苏教版中职《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测试
职高第二册语文试卷

江苏省新沂中等专业学校12级学生语文第二册考试卷班级姓名得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
第Ⅰ卷1页至页,第Ⅱ卷页至页。
两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学校、专业、班级、姓名填写在答题纸密封线内。
3.考生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纸上,如果答案不填写在答题纸上,成绩将无效。
4.考试结束,考生将答题纸上交,试卷自留保存好。
(2014.11)第Ⅰ卷(共70分)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1.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A.文绉绉.(zōu)眼翳.(yì)轻薄.(bó)B.名讳.(huì)一绺.(liǔ)珍馐.(xiū)C.吝.啬(lìng)汗涔涔.(cén))哂.(shěn)D.蚋.(nà)喟.然(wèi)祭祀.(sì)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起来穿上新衣,感觉特别神密,特别寒冷,牙齿得得地打着站。
B.骑自行车的人都熟悉从马路驶上人行道边沿的台阶时遇到的困难。
这台阶就是一种垂直嶂碍。
C.今天,人类的活动已经使陆地上的面貌大为改观,许多地方出现了纵横交错的车路,在这样的条件下,动物身上会不会进化出轮子来呢?D.街上兵慌马乱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3.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明日黄花..(菊花)余风遗响.(影响)援.例(引用)B. 沸.反盈天(翻滚)欣.羡(欣赏)冠冕.堂皇(皇帝的帽子)C. 悲.戚(悲哀)有史可稽.(核查)攻讦.(奸诈)D. 鲰生..(小人)相形见绌.(不足)习.焉不察(学习)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为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宾馆领导规定,所有工作人员,对待每一位宾客都要相敬如宾。
B.人才交流市场上,那些口才好、成绩好的大学生在自我推销时能够侃侃而谈,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苏教版职高语文第二册期中试卷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语文(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共50分)一、选择题(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A.媲美(bì)啮齿(niè)蜕变(tuì)刮垢磨光(gòu)B.亲眷(juàn)曝晒(bào)威慑(shè)清沁肺腑(qìn)C.呵斥(hē)臃肿(yōng)藏匿(nì)一蹴而就(jiù)D.憎恶(zēng)得逞(chěng)钳制(qián)晕外霞光(yù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自顾不瑕疾言厉色衣衫褴褛冠冕堂皇B.烟熏火燎震耳欲聋舞谢歌台无动于衷C.相形见绌冥思苦想人人自危一丝不苟D.源源不断联锁反映金碧辉煌迫在眉睫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庶祖母(旁支)笔管条直(笔直)冠冕堂皇(古代帝王的礼帽)斟酌(反复推敲)B.雕栏玉砌(台阶)骤雨初歇(刚刚)兰舟催发(船的美称)雄姿英发(头发)C.寻常巷陌(街道)烽火扬州路(道路)无动于衷(内心)乍暖还寒(忽然)D.早生华发(花白)生活拮据(缺钱)或以为怪(有时)人囚家破(囚禁)4.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四年黑暗中的,一月阳光下的,这就是蝉的生活。
我们不应当厌烦它那喧嚣的歌声。
它穿着的外套,掘土四年,现在才忽然能换上的服饰,长出了堪与飞鸟媲美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陶醉在这个世界的欢愉中。
A.苦工享受高雅洁净B.苦工享乐肮脏高雅C.劳苦享受高雅肮脏D.享乐劳苦肮脏洁净5.下面句中画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组是()A.法国大昆虫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富有诗意的笔触给人们描绘了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
B.诗歌到了《诗经》时代,有了琴瑟的伴奏,更是洋洋大观了。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2第一专题 珍爱生命(文本研习)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下列文学常识与文化常识表述\underset\cdot有\underset\cdot错的一项是()A.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其中“风”原指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骚”原指《离骚》B. 《陋室铭》中“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丝竹”指奏乐的声音C. 成语“一鼓作气”“扑朔迷离”“黔驴技穷”分别出自于《曹刿论战》《口技》《黔之驴》D.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 有临别赠言的性质【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对文化、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C项”“扑朔迷离……出自于《曹刿论战》”错误扑朔迷离原指把兔子耳朵提起雄兔会扑腾不停雌兔会眯上眼睛而在地上跑的时候雌雄难辨后来形容事物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出自《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12个字南极冰盖的变化①_______________ 比如企鹅?对此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授程晓说企鹅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物种受气候变暖、受冰的变化影响非常剧烈在全球环境变化、冰盖融化和冰架崩解的大背景下②_______________对企鹅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因为企鹅是从海洋里抓鱼和磷虾来吃的因此冰的退缩、海冰和冰架的变化必然会对企鹅生存环境产生影响另外冰架崩解产生大的冰山③_______________ 如果挡住了一些企鹅下海的路径就会对整个企鹅群落的觅食造成很大的影响进而导致企鹅大批的死亡【答案】①是否会影响到南极的生物, ②南极冰盖的变化, ③会随着洋流漂浮【解析】①处结合后文“比如企鹅”的疑问句式可以看出此处应是探讨南极冰盖的变化是否会影响到南极的物种因此可填“是否会影响到南极的生物”之类的句子②处前文一直提到“南极冰盖的变化” 而横线后边是“对企鹅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据此分析此处应填的内容应和前面的叙述主体一致因此可填“南极冰盖的变化”之类的句子③处结合前文“冰架崩解产生大的冰山” 后文动词“挡住了”分析可知横线处应是指冰山的移动因此可填“会随着洋流漂浮”之类的句子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3.(1)下列对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2)下列对文中画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居丧尽礼持佛法长斋至于骨立杖而后起②长史宋钦道以睿冒犯暑热遂遣舆冰倍道追送3.(5)高睿为什么坚持主张罢免和士开?A. 睿于是亲帅所部/与之俱还/配合州乡/部分营伍/遇善水草/即为停顿/分有余/赡不足/屯以全者十三四焉B. 睿于是亲帅/所部与之俱还/配合州乡部分/营伍遇善水草/即为停顿/分有余/赡不足/屯以全者十三四焉C. 睿于是亲帅所部/与之俱还/配合州乡部分/营伍遇善水草/即为停顿/分有余/赡不足/屯以全者十三四焉D. 睿于是亲帅/所部与之俱还/配合州乡/部分营伍/遇善水草/即为停顿/分有余/赡不足/屯以全者十三四焉【答案】A【解析】(1)“所部”是“帅”的宾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D两项“配合”为谓语“州乡”为宾语“配合州乡”结构完整应在“州乡”后断开排除C项故选A【答案】D【解析】(2)D项“表示褒奖的称号”错谥号并非都是褒奖也有贬损【答案】A【解析】(3)A项“始终不肯饮水吃饭”错由“并敕左右不听进水虽绝清漱午后辄不肯食”可知高睿只是午后不吃饭【答案】(4)①高睿在家守丧极尽礼节奉佛法吃长斋以至于十分消瘦拄着手杖才能站立②长史宋钦道因为高睿冒着酷暑(劳作)就派人用车拉着冰加快速度追着送给他【解析】(4)①居丧在家守丧长斋长时间吃斋饭骨立形容十分消瘦杖拄着手杖②以因为冒犯冒着顶着舆冰用车拉着冰倍道兼程加快速度【答案】(5)①高睿以国家社稷为重②和士开是邪臣不应该留在年幼的皇帝身边【解析】(5)依据文章中“今嗣主幼冲岂可使邪臣在侧不守之以正何面戴天”“今论国家大事非为卮酒”“社稷事重吾当以死效之”可知高睿认为和士开是邪臣不应该留在年幼的皇帝身边且高睿不顾个人生死安危时刻为君主着想以国家社稷为重四、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赠阙下裴舍人钱起二月黄莺飞上林^① 春城紫禁晓阴阴长乐^②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新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③高蟾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注】①上林上林苑②长乐唐宫③永崇指长安永崇坊高侍郎指当时的礼部侍郎高湜A. 钱诗前两联写景从动、静、声、色等多个角度描写皇宫园囿殿阁的景色描绘了一幅秾丽的宫苑春景图B. 钱诗前两联尽管没有正面提到裴舍人却句句恭维不露痕迹用景物反衬出裴舍人的特殊身份和地位C. 高诗用“天上碧桃”“日边红杏”比拟新中举的进士“和露种”“倚云栽”比喻他们有所凭恃特承恩宠D. 高诗以“芙蓉”自比“秋江上”与前两句的“天上”“日边”形成对比写出后者与前者所处地位的悬殊【答案】B【解析】B项“反衬”错应该是正面烘托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5.(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5.(2)根据原文内容推断下列选项不符合金庸小说现代精神的一项是()5.(3)金庸作品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请联系全文简要概括A. 真正的文学要启人之蒙有益人生又要令人愉悦给人艺术享受这与金庸的小说观根本上是相通的B. 金庸小说武侠其表世情其实里面的江湖世界是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曲折反映对时代和现实并不回避C. 通俗小说因为要面向大众供人消遣形式通俗它的题材和类型也限制了一些有素养、有追求的作家的写作D. 金庸小说中的武技较量不是单纯的刀光剑影而是武戏文写蕴含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因素【答案】A【解析】(1)C项“它的题材和类型也限制了一些有素养、有追求的作家的写作”错误金庸的成功就是例子如文章第二段所说通俗小说是供人消追的话金庸小说把这两方面统一了起来文章最后一段说“他创造性吸收了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历史小说、侦探小说、滑稽小说等众多门类艺术经验……使他的小说从思想到艺术都呈现出新的质素达到新的高度” 由此可知通俗小说的题材和类型并没有限制这些有素养有追求作家的写作【答案】A【解析】(2)A项“比如《天龙八部》里乔峰聚贤庄以一敌众快意恩仇”错误该分析与文中金庸小说现代精神不符文章第四段“对于旧式武侠小说‘快意恩仇’的普遍观念金庸小说从根本上是批评和否定的他反对睚眦必报反对滥杀无辜”【答案】(3)思想饱满通俗而不媚俗萃取传统注入现代精神跨越雅俗铸就时代经典【解析】(3)第一段“金庸作品特别值得琢磨的一个特征是它虽然产生在香港商业化环境中却没有旧式武侠小说那种低级趣味和粗俗气息……更具有高雅的格调、深邃的思想” 第二段“他的小说武侠其表世情其实透过众多武林人物的描绘……活泼轻松有时又令人沉重兴趣盎然又启人深思” 这说明金庸的作品思想饱满通俗而不媚俗第三段“金庸小说蕴含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这是广大读者的共同感觉” 第四段“与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浸润、萃取相交织的却是金庸小说的现代精神” 这说明金庸的作品萃取传统同时又注入现代精神最后一段“金庸小说吸取‘雅’‘俗’两方经验又超越‘雅’‘俗’”“成为通俗小说的集大成者……使他的小说从思想到艺术都呈现出新的质素达到新的高度” 这说明金庸的作品跨越雅俗铸就时代经典6.(1)下列对深潜器“蛟龙”号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6.(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6.(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国在海洋深潜领域取得不断发展的原因A.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虽是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但并不是完全自主研发的属于旧一代B. “蛟龙”号启动10年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2012年更是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创下7062米载人潜水器最大深水记录C. “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获得成功意味着它能在特殊的海洋环境或海底地质条件下完成保压取样等复杂任务D.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制成功对我国后来载人深潜器的研制有重大影响“深海勇士”就受其影响研制而成【答案】B【解析】(1)B项“2012年更是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创下7062米载人潜水器最大深水记录”错误扩大范围原文是“创下7062米同类型载人潜水器最大潜深纪录”【答案】B【解析】(2)B项“表明中国掌握了关键技术”错误根据原文“将关键部件国产化率提升到超过九成”可知中国还没有完全掌握关键技术【答案】(3)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技术将关键部件国产化率提升到超过九成具备了自主研开发和制造深海载人潜水器的能力②国家支持党的十八大作出“建设海洋强国”和“创新延动发展”的战略部署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③日益强大的科技实力有力支撑了我国拓展深海、极地等海洋战略新疆域【解析】(3)根据原文“鉴于蛟龙号的研制依托于国际合作包括载人舱耐压球壳和一些部件如传感器、推力器等是从国外引进这就要求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新一代载人潜水器”“将关键部件国产化率提升到超过九成”可知中国在海洋深潜领域取得不断发展的原因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技术根据“党的十八大作出‘建设海洋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部署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可知中国在海洋深潜领域取得不断发展的原因有国家支持根据“日益强大的科技实力有力支撑了我国拓展深海、极地等海洋战略新疆域有效增强了国家在全球海洋的战略权益”可知中国在海洋深潜领域取得不断发展的原因是日益强大的科技实力有力支撑了我国拓展深海、极地等海洋战略新疆域7.(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对“数字经济”相关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7.(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7.(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需要贯彻深度融合的理念”论据的一项是()7.(4)概括材料二的中心论点并分析材料是如何对其进行论证的7.(5)根据材料来看数字经济有哪些积极意义?A. 数字经济的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B. 数字经济是生产、流通和消费经济活动的总和C. 数字经济的重要推动力是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D. 数字经济的主体部分是产业数字化【答案】C【解析】(1)A项由材料一“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可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是数字经济的关键生产要素该项说法不严谨B项由材料一“数字经济代表了围绕数据这种关键生产要素所进行的一系列生产、流通和消费经济活动的总和”可知选项少了“围绕数据这种关键生产要素”的限定D项由材料一“融合型数字经济也称作产业数字化这是目前数字经济的主体部分”可知选项中少了“目前”的时间限定故选C【答案】D【解析】(2)D项“数字经济的超大规模效应使互联网的边际成本得以降低”说法错误材料三最后一段是说“互联网较低的边际成本支撑起了数字经济的超大规模效应”【答案】A【解析】(3)A项该项是均衡普惠的原则的体现不能作为“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需要贯彻深度融合的理念”的论据【答案】(4)材料二的中心论点要注重数字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从论证结构上看采用了总分式论证结构从论证方法上看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两种论证方法【解析】(4)归纳论点要从文章找信息区分论点与论据分析文章论证结构注意先分析层次概括出各个段落层次的主要内容然后分析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根据材料二中“另一方面尤其要注重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让这个新引擎能够持续输出强劲动力发挥好驱动作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坚持均衡普惠的原则”“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需要贯彻深度融合的理念”等句子可知材料二的中心论点是要注重数字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材料二的第一段提出总论点“要注重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三段分别就“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坚持均衡普惠的原则”“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需要贯彻深度融合的理念”这两个分论点进行论证这是运用了总分式的论证结构根据“例如经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一家企业的生产线生产效率提高10%以上能源利用率提高20%以上企业的竞争力大为提升”等处可以看出运用了举例论证根据第二段从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现状以及互联网连接情况做出的“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仍需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这一推论来看运用了道理论证【答案】(5)①与传统产业相结合能增加产出提升效率②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③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④促使企业加快转型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解析】(5)根据材料一中“具体是指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相结合所带来的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 材料二中“一方面要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进程中创造和拥抱新模式、新业态将数字经济真正打造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数字经济是大势所趋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材料三中“在线办公远程视频、智能制造、云上零售……借力数字化加快转型、渡过难关是很多行业企业的真实写照”等处进行概括作答即可8.(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8.(2)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概括分析8.(3)有人评价黄咏梅《父亲的后视镜》是“小人物的人生轨迹隐含着时代的步音” 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A. 后视镜具有深刻的隐喻性实指货车后视镜承载着的是父亲对家的责任还虚指他后半生的经历B. 母亲自己在家里带两个孩子很辛苦她认为父亲一个人在外面很潇洒所以她一直责怪埋怨着父亲C. 小说采用虚实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塑造出了这位父亲鲜活而生动的形象D. 小说用散文式笔触缓缓讲述了父亲的一生语言平实质朴但平实质朴中却又饱含着对父亲的深情【答案】B【解析】(1)B项“她一直责怪埋怨着父亲”理解有误母亲的责怪埋怨只是一时的由文中“母亲经常忧心忡忡地说‘也不知道你们父亲在路上会遇到什么?’”“母亲彻底沉默了肩膀慢慢地松懈下来”都可以看出来真实的情况【答案】(2)①乐观开朗爱表现父亲常和别人炫耀自己的出生年月与工作②有责任心吃苦耐劳自己在外奔波养育着家里的三口也从不向家里诉苦抱怨身体落下疾病也没有停止③有理想热爱生活开长途汽车像是追寻自己心中的自由晚年坚持倒走来缓解病痛还要开始游泳回味自己的人生与回忆【解析】(2)阅读文本从“过去他总是响亮地跟别人说我跟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父亲跟人炫耀光辉岁月总是说他最远跑到过天路”可以看出父亲乐观开朗爱表现从“父亲跟他们完全不一样他无论跑多远都穿得整整齐齐的第二颗扣子永远扣牢以支撑衣领的挺拔”“发胶刚刚开始流行那阵父亲的车上就一直备着一瓶风从来吹不动他的大背头”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从“60岁那年医生检查出父亲的脊椎变形、增生是长期坐驾驶椅落下的职业病晚年加重”可以看出父亲是吃苦耐劳的自己在外奔波养育着家里的三口也从不向家里诉苦抱怨身体落下疾病也没有停止从“我接到父亲的电话他兴致勃勃地告诉我他决定开始练习游泳他打算到运河里游一游”可以看出父亲还是一个有理想的人【答案】(3)①父亲生于1949年那个时期汽车司机很红而父亲正值壮年写出了新中国成立初的中国之貌②90年代初父亲手上常备发胶显示出90年代社会流行之貌③“我”与哥哥初三时父亲借相机拍风景给“我们”看显示出中国科技的进步发展④父亲晚年退休后被检查出疾病父亲此时60岁医疗的发达显示出新时代中国日新月异⑤文章以父亲人生为轨迹侧面写了时代发展具有深刻原历史性与时代性【解析】(3)首先理解“小人物的人生轨迹隐含着时代的步音”这句话说的主要是人物与时代的关联性人物的故事与国家的时代步伐是同步的文章先是交待了父亲的出生年月正好是新中国成立的时间“那些年月汽车司机是很红的跟副食品店员、纺织工人合称‘三件宝’” 写出了新中国成立初的中国之貌接着文中又出现了“90年代初”“80年代”这样的时间“在彩虹照相馆拍的4寸艺术照”“发胶刚刚开始流行那阵父亲的车上就一直备着一瓶风从来吹不动他的大背头”等显示出了中国科技的进步发展接下来就是父亲60岁那年按时间推算已进入二十一世纪父亲晚年退休后被检查出疾病医疗的发达显示出新时代中国日新月异由此可以看出文章以父亲人生为轨迹侧面写了时代发展具有深刻原历史性与时代性六、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如何在空间设计中体现民宿丰富多元的文化特质?留耕堂是一个范例 ________ 留耕堂位于历史文化名村一一江西省婺源县浙源乡虹关村曾是清代制墨大家詹成圭的孙子詹国涵的宅第由于历史变迁古老的建筑闲置已久如今租用留耕堂民宿的也是一位热爱徽墨文化的江西人他在虹关村居住多年并在村中设立制墨工艺体验工坊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已经成为虹关村的一分子因此设计师在改造中一方面尽力保留老建筑的主要历史信息保持徽州古宅的空间精神另一方面 ________ 正堂是原建筑最重要的公共空间有点题之用也是彰显主人追求和品位的重要载体改造后新正堂成为读书室原来两侧的居住空间成为画室和茶室表达了主人的生活情怀在局部区域设计师引入艺术元素以强化民宿个性特征比如在餐厅中以徽墨故事为蓝本创作的壁画 ________ 又活跃了空间氛围【答案】或许提供了一种思路, 注重表达主人的生活情怀, 既体现了民宿文化特色【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①处根据第一句的问句以及前后的内容可以得出这里要填的内容和“留耕堂”有关留耕堂是一个成功的范例给我们提供了思路第②处根据“一方面”的提示和后文内容这里应填的内容和“表达主人情怀”有关第③处根据关联词搭配结合“设计师引人艺术元素以强化民宿个性特征” 这里应填“体现民宿文化特色”的内容10.下面是某中学组织学生参加“莒县文化体验”活动的构思框架图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答案】本次“莒县文化体验”活动参观博物馆、定林寺、陵阳河遗址三处地方并开设“莒部落”、“莒鲁会盟”、“毋忘在莒”三个讲座活动结束后写一篇体验报告【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做好此类题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看出所给图形的构图特点二是将所给信息按一定规律形成文字三是注意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第一步是看图这是一个某中学组织学生参加“莒县文化体验”活动的构思框架图图中由三级信息组成即“参观”“听讲座”“撰写体验报告” 于题干所要求的字数在用文字表达的时候无法写出全部可能的细节只能把所给信息用连贯的话语连缀起来表达所以首先可写出最大的一级信息内容也就是“本次“莒县文化体验活动”之类的文段起始语然后写参观、听讲座、撰写体验报告的信息可以表述为“参观博物馆、定林寺、陵阳河遗址三处地方并开设“莒部落’、‘莒鲁会盟’、‘毋忘在莒’三个讲座活动结束后写一篇体验报告” 文字叙述中要避免遗漏信息还要注意语句的准确以及表达的连贯性。
中职教育语文第二册期中题库(一至三单元)

一、【单选题】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A.外甥.(shēn)窘.迫(jiǒng)刮痧.(shā)秩.序(chì)B.份.礼(fèn)筹.划(chóu)供给.(gěi)惦.念(diàn)C.蛮横.(hèng)拥挤不堪.(kān)殷.勤(yīn)济.南(jǐ)D.私塾.(shú)廿.位(niàn)丧.事(sàng)撮.土(chuō)【分数】1【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略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说怿.女美(喜欢)行迈.靡靡(远行)静.女(娴雅安静)B.爱.而不见(隐藏)自牧归.荑(回来)悠悠..苍天(悠远,高远)C.俟.我于城隅(等候)洵.美且异(与众不同)匪.女之为美(不是)D.贻.我彤管(赠送)中心摇摇..(心神不定)俟我于城隅.(角落)【分数】1【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归”通“馈”,馈赠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又叫“国风”共有15国风,160篇。
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大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祀时的乐歌,共40篇。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
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诗经》中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分数】1【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四言为主4. 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爱而不见B.说怿女美C.自牧归荑D.洵美且异【分数】1【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略5.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在铅灰色的水泥楼房之间,摇曳赏心乐目的清翠。
B.坐在绿色的长椅上看孩子们嘻戏,自有种悠然自得的味道。
C.我虽然心里有点战战兢兢的,却总是装出豪不在乎的样子。
学业测试-中职语文第二册1-3单元1并解析

语文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试卷共两部分,每部分5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50分)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项是()A.辐.射蝙蝠.副.职福.如东海幅.员辽阔B.流淌.徜.徉倘.若躺.着休息穿上绱.鞋C.骨骼.奶酪.硌.牙络.绎不绝胳.膊肘子D.喷洒.栖.居粞.米英勇牺.牲沧海一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认读3500个常用汉字,本题属于容易题,考试能力层级要求为A。
【答案】C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口径臃肿荆棘曲指可数B.顾忌涂墁岂图庞然大物C.金羌啮齿储存灭顶之灾D.隐蔽暄嚣下榻无动于衷【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认读3500个常用汉字,本题属于容易题,考试能力层级要求为A。
【答案】C3.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纤.弱(细小)小镐.(刨土用的工具)转瞬即逝.(时间、水流等过去)B.小巷.(较窄的街道) 媲.美(匹敌,比得上) 冥思苦.想(辛苦的)C.畜.牧(蓄养)中枢.(中心,要害)一丝不苟.(马虎)D.栖.居(居住,停留)鞘.翅(装刀剑的套子)相形见绌.(不足,不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并理解字词在语境中的含义的能力,本题属于容易题,考试能力层级要求为B。
【答案】B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些人根据站不住脚的理由,给他种种“莫须有”的罪名,给他种种痛苦的折磨,直至被迫退职回乡。
B.“生存美学”的发展彻底改变了实践美学一枝独秀的格局,形成了多元并存、相互促进,为美学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创新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C.火灾原因认定书引起本次火灾的原因是由于青岛拓昆工程机件有限公司车间门外电闸短路打火引燃车间造成的。
D.两千多年来,曲阜孔庙由一座私人住宅发展成为与帝王宫殿相媲美的庞大建筑群,延时之久,记载之丰,可以说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孤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考试能力层级要求为C。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二)及参考答案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二)及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敕.造(chì)槲.寄生(hú)锲.而不舍(qiè)长歌当.哭(dàng)B.炽.热(zhì)汗涔涔.(cén)层峦.叠嶂(luán)百舸.争流(kě)C.孱.头(càn)潭柘.寺(zhè)煊.赫一时(xuǎn)昙.花一现(tán)D.茗.烟(míng)文绉绉.(zhōu)锱.铢必较(zī)间.或一轮(jiàn)2.下列句子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A.商人可以拿着它走遍天涯,到任何地方兑现和流通。
B.它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陶醉在这个世界的欢愉之中。
C.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辩得出。
D.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里说:“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B.但北大的匿名《壁报文学》从此减少,几至绝了迹。
C.放的是他自己糊的蜈蚣(我们那里叫“百脚”),是用染了色的绢糊的。
D.也许有人会问:我们人类怎么样呢?是否也要遵循伯格曼法则呢?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父亲是一个绝顶聪明的智者。
B.在哲学领域里,没有一条真理是能够不引起争论和怀疑的。
C.许多港督都曾对港督府进行过大规模装修、扩建和改建。
D.由于众人慢慢劝解,使得黛玉止住了哭,拜见了外祖母。
5.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拟人)B.可他们为什么不把轮子作为交通工具呢?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驮兽比轮子更优越。
(设问)C.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学业测试-中职语文第二册1-3单元1并解析

语文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试卷共两部分,每部分 50 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第一部分 选择题( 50 分)一 . 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 (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A. 辐射 蝙蝠 副职福如东海 幅员辽阔 B. 流淌 徜徉 倘若 躺着休息 穿上绱 鞋 C. 骨骼 奶酪 硌牙 络绎不绝 胳膊肘子 D. 喷洒栖居粞米英勇牺 牲沧海一粟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口径 臃肿荆棘 曲指可数B. 顾忌 涂墁 岂图 庞然大物C. 金羌 啮齿 储存 灭顶之灾D. 隐蔽 暄嚣下榻无动于衷【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认读 3500 个常用汉字,本题属于容易题,考试能力层级要求为 A 。
【答案】 C3. 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纤弱(细小) 小镐( 刨土用的工具)转瞬即逝 (时间、水流等过去)B. 小巷 ( 较窄的街道 )媲美( 匹敌 , 比得上 ) 冥思苦 想( 辛苦的 ) C. 畜牧(蓄养) 中枢 (中心,要害) 一丝不苟 (马虎) D. 栖居(居住,停留) 鞘翅(装刀剑的套子)相形见绌 (不足,不够)【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并理解字词在语境中的含义的能力, 本题 属于容易题,考试能力层级要求为B 。
【答案】 B4.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一些人根据站不住脚的理由,给他种种“莫须有”的罪名,给他种种痛苦的折磨, 直至被迫退职回乡。
B. “生存美学”的发展彻底改变了实践美学一枝独秀的格局, 促进,为美学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创新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C. 火灾原因认定书引起本次火灾的原因是由于青岛拓昆工程机件有限公司车间门外 电闸短路打火引燃车间造成的。
D. 两千多年来,曲阜孔庙由一座私人住宅发展成为与帝王宫殿相媲美的庞大建筑群, 延时之久,记载【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认读 层级要求为 A 。
苏教版职业高中语文第二册1-2单元练习

谏壁职业中学05级综合班三月份月考试卷考试时间:2006年3月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6分)1.下列各项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苑囿(yǒu)迥(jiǒng)乎夯(hāng)筑B.闭塞(sāi)眼睛钦差(chāi)大臣水门汀(dīng)C.南麓(lù)青冢(zhǒng)梁枋(fāng)D.红缯(zēng)龟(guī)裂贮(zhù)藏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有的放矢部署阻碍渣滓B 实事求事严谨异议怠工C 因地制宜枯髅搔痒禅师D 百无聊赖万籁浅獭皮辊3 下面释意有误的一项()A左睇.右盼(看、望)颀.长(高)故.(旧的)纸堆B落落..寡合(孤独的样子)断碣.(石栏杆)承蜩.(蝉)C干坼.(裂)无的.(靶子)放失滥.(叫人腻烦)调D强聒.(罗嗦)不舍华.(开花)而不实谬.(错误)种流传4.下列句子中的方框处应填人的最恰当的一组短语是:()我们只有这样做了,才有可能①解决问题,而这样地解决问题,究竟是否②,还需要今后的实践来检验。
如果我们不这样做,那我们就一定什么问题也③。
A.①正确地或者比较正确地;②正确或完全正确;③不可能正确解决,或不可能解决。
B.①比较正确地或者正确地;②完全正确或正确;③不可能解决,或不可能正确地解决。
C.①正确地或者比较正确地;②完全正确或正确;③不可能解决,或不可能正确地解决。
D.①正确地或者比较正确地;②正确或完全正确;③不可能解决,或不可能正确地解决。
5、下列句中空格处应慎的关联词正确的一组是()1.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
单凭热情去工作,如同斯大林所说的那样: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
2.在这种态度下,就是不要割断历史。
是懂得希腊就行了,要懂得中国;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要懂得中国革命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中职《语文》第二学期第一单元测试练习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基础知识1、下面选项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眼翳.(yì) 狐肷.(qiàn) 蟋蟀.(shuài) 文绉绉..(zōu)B、褴.褛(lán) 癖.好(pǐ) 哽咽.(yâ) 腊.八粥(là)C、野蛮.(mán) 宽恕.(shù) 绰.号(zhuî)嬉.戏(xī)D、疾.言厉色(jí)神祇.(dǐ)名讳.(huì)冠冕.堂皇(miǎ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自顾不瑕疾言厉色衣衫褴褛冠冕堂皇B、烟熏火撩振耳欲聋待人接物无动于衷C、相形见绌暝思苦想笔管挑直一丝不苟D、源源不断人人自危金碧辉煌迫在眉睫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释义正确的一项是()A、庶.祖母(旁支)冠冕.堂皇(古代帝王的礼帽)斟酌..(反复推敲)B、文绉绉..(不尊重)眼翳.(眼睛角膜)..(一种皱纹的丝织品)轻薄C、狐肷..(衣服破烂不堪)..(挑逗)褴褛..(狐狸腹部和腋下的皮毛)逗拢D、名讳.(避忌)衙役..(境况窘迫)..(在衙门中服役的人)拮据4、依次填入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我母亲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2)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了一顿。
(3)我母亲待人最,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A、管教责罚慈爱B、管束责罚仁慈C、管教惩罚仁慈D、管束惩罚慈爱5、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一座座新建的楼房,一排排电视天线,短短三年,故乡已经面目全非....了。
B、我军识破敌人的神机妙算....,提前赶到了沪定桥,把他们消灭在河对岸。
C、看来,作者是怀着激动的心清,写下这行云流水般....的篇章的。
D、保育院的孩子,一个个都是肥头大耳,面红耳赤....,身体棒着哩!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整合并匀衡教育资源,真正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平等的教育、优质的教育。
B、根据气象资料分析,长江中下游近期基本无降雨过程,仅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可能有短时小到中雨。
C、初始阶段,由于对滩海地区的地质条件整体认识存在误区,导致了勘探队多次与遇到的油层擦肩而过。
D、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农业产后经济,应当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7、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B、到了近半夜,快要封门了,我母亲才从后门出去,央一位邻居本家到我家来,每一家债户开发一点钱。
C、他连“临时户口”也不能上,是个“黑人”,我们留他在家住,等于“窝藏”了他。
D、秀才嘛!是知识分子,有学问的人,但刀才是什么?母亲也解说不清。
8、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A、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尝试集》《庐山游记》等。
B、亨利希.曼(1871-1950),德国作家。
作品有《垃圾教授》《臣仆》等。
C、莫言,1955年生,山东高密人,中国当代家。
作品有《红高粱》《檀香刑》。
D、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现代作家,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二、阅读理解(一)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
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她看我清醒了,便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
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
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
”(跌股便是丢脸出丑。
)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
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
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
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
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
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眠醒时才教训我。
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
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
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
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
”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
”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
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
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的责罚了一顿。
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
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翳病。
医来医去,总医不好。
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
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
家中财政本不宽裕,全靠二哥在上海经营调度。
大哥从小便是败子,吸鸦片烟、赌博,钱到手就光,光了便回家打主意,见了香炉便拿出去卖,捞着锡茶壶便拿出押。
我母亲几次邀了本家长辈来,给他定下每月用费的数目。
但他总不够用,到处都欠下烟债赌债。
每年除夕我家中总有一大群讨债的,每人一盏灯笼,坐在大厅上不肯去。
大哥早已避出去了。
大厅的两排椅子上满满的都是灯笼和债主。
我母亲走进走出,料理年夜饭,谢灶神,压岁钱等事,只当做不曾看见这一群人。
到了近半夜,快要“封门”了,我母亲才走后门出去,央一位邻居本家到我家来,每一家债户开发一点钱。
做好做歹的,这一群讨债的才一个一个提着灯笼走出去。
一会儿,大哥敲门回来了。
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
并且因为是新年,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这样的过年,我过了六七次。
9、选文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是()A.母亲从不在外人面前打我、骂我——保护孩子自尊心,教子有方。
B.唤我起床,催我上学——谆谆教诲,严格督促。
C.我说轻薄话,手重重责罚——教之严。
D.新年之际,大哥的债主讨债,母亲从不迁怒别人——宽容、温和、仁慈。
10、在学习方面,母亲是如何要求我的?下列表述最准确的是()A.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
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
B.“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
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C.每天天刚亮时,她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
D.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
11、下列语句能体现母亲既是“慈母”又是“严师”的是()A.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
B.母亲听了我一句轻薄的话后,重重的责罚我;“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C.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
D.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12、对“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语言质朴、真切,饱蘸感情。
B.表现出母亲对“我”的挚爱。
C.字里行间渗透着“我”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
D.体现了母亲无知和可笑。
(二)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
父亲是个绝顶聪明的人。
他是画家,会刻图章,画写意花卉。
图章初宗浙派,中年后治汉印。
他会摆弄各种乐器,弹琵琶,拉胡琴,笙箫管笛,无一不通。
他认为乐器中最难的其实是胡琴,看起来简单,只有两根弦,但是变化很多,两手都要有功夫。
他拉的是老派胡琴,弓子硬,松香滴得很厚――现在拉胡琴的松香都只滴了薄薄的一层。
他的胡琴音色刚亮。
胡琴码子都是他自己刻的,他认为买来的不中使。
他养蟋蟀,养金铃子。
他养过花,他养的一盆素心兰在我母亲病故那年死了,从此他就不再养花。
我母亲死后,他亲手给她做了几箱子冥衣――我们那里有烧冥衣的风俗。
按照母亲生前的喜好,选购了各种花素色纸做衣料,单夹皮棉,四时不缺。
他做的皮衣能分得出小麦穗、羊羔,灰鼠、狐肷。
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过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
他爱孩子,喜欢孩子,爱跟孩子玩,带着孩子玩。
我的姑妈称他为“孩子头”。
春天,不到清明,他领一群孩子到麦田里放风筝。
放的是他自己糊的蜈蚣(我们那里叫“百脚”),是用染了色的绢糊的。
放风筝的线是胡琴的老弦。
老弦结实而轻,这样风筝可笔直的飞上去,没有“肚儿”。
用胡琴弦放风筝,我还未见过第二人。
清明节前,小麦还没有“起身”,是不怕践踏的,而且越踏会越长得旺。
孩子们在屋里闷了一冬天,在春天的田野里奔跑跳跃,身心都极其畅快。
他用钻石刀把玻璃裁成不同形状的小块,再一块一块逗拢,接缝处用胶水粘牢,做成小桥、小亭子、八角玲珑水晶球。
桥、亭、球是中空的,里面养了金铃子。
从外面可以看到金铃子在里面自在爬行,振翅鸣叫。
他会做各种灯。
用浅绿透明的“鱼鳞纸”扎了一只纺织娘,栩栩如生。
用西洋红染了色,上深下浅,通草做花瓣,做了一个重瓣荷花灯,真是美极了。
用小西瓜(这是拉秧的小瓜,因其小,不中吃,叫做“打瓜”或“笃瓜”)上开小口挖净瓜瓤,在瓜皮上雕镂出极细的花纹,做成西瓜灯。
我们在这些灯里点了蜡烛,穿街过巷,邻居的孩子都跟过来看,非常羡慕。
13、下列对第1自然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句话是承题目而来,“这”是指“多年父子成兄弟”,可见作者对这句话的喜爱。
B.作者在“父亲”前面加了一个“我”,是担心读者不知道这句话是自己父亲的名言。
C.说是“名言”有三层意思:一是父亲经常说;二是这句话因怪出名;三是被后代记住。
D.这句话是全文的开始,交代了题目的由来,引领全文。
14、对第2自然段中两处破折号的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两处都是解释说明。
B.第一处是解释说明,第二处是补充说明。
C.两处都是补充说明。
D.第一处是补充说明,第二处是解释说明。
15、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父亲不再养花,说明父亲很重夫妻情,是个重情重义的人。
B.父亲觉得母亲病故花就死了,肯定是养花不吉利,所以不再养花。
C.父亲觉得花通人性,不能随便养花,所以不再养花。
D.说明父亲不擅长养花,所以他不愿意再把时间浪费在养花上。
16、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2自然段写父亲的心灵手巧,作者通过四件事来表现父亲的“绝顶聪明”;会画画刻章;会摆弄各种乐器;会养花草;会做冥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