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谱-五线谱还是简谱

合集下载

初学音乐识谱入门

初学音乐识谱入门

初学音乐识谱入门音乐识谱是学习音乐的重要基础,下面是初学音乐识谱的入门指南:1.了解基本的音乐符号:音乐符号包括五线谱、音符、休止符、节拍符号等。

需要学会识别并理解它们的含义。

2.学会读谱:学习音乐时,需要通过五线谱识别并演奏音符。

五线谱由五条水平线组成,音符位于这些线上或线之间。

3.认识音符:音符有不同的形状和位置,表示不同的音高和音时。

常见的有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

学习这些音符的形状和记忆它们对应的音高和时值。

4.理解音符位置:音符在五线谱上的位置表示了它们的音高。

高音的音符位于五线谱上方,低音的音符位于五线谱下方。

5.记住音符的音高:音符通过音线和空隙来表示特定的音高。

在五线谱中,E、G、B、D、F分别位于每条线上,而F、A、C、E位于每个空隙中。

6.掌握节拍和节奏:节拍是音乐中的基本单位,通过音符的时值来表示。

学会识别不同的节拍符号和不同的拍子。

7.练习音阶:音阶是有序的一组音符,是学习音乐理论和技巧的基础。

常见的有C大调和G大调等。

学会演奏和唱各种音阶。

8.练习乐曲:通过练习乐曲来实践识谱技巧,提高音乐表达能力。

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简单乐曲。

9.跟着教材学习:使用一本适合初学者的音乐教材,跟着教材上的示范和练习进行学习。

10.坚持练习:学习音乐需要持之以恒的练习,每天都要分配一定的时间来练习音乐识谱和演奏乐曲。

通过以上步骤,你将逐渐掌握音乐识谱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能够读谱演奏简单的乐曲,并为进一步学习和探索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线谱和简谱时值对照表,来咯

五线谱和简谱时值对照表,来咯

五线谱和简谱时值对照表,来咯
展开全文
很多琴友反馈,五线谱太难了,看着头晕。

一个五线谱上的音符要想好久才能跟简谱对上,总之就是傻傻分不清楚!
今天,五线谱与简谱音符的时值对照表,来咯!如果你会简谱但不会五线谱,那这张表肯定是你的福音啦,简单明了,好记又好背,很多初学五线谱的琴友都是从这张表开始的哦!所以,赶紧边学边收藏起来!
音符对照表
休止符对照表
附点音符对照表
三和弦对照表
三和弦是由三个音按三度关系叠置而成的。

三和弦有四种性质
七和弦对照表
七和弦是由四个音按三度关系叠置而成的。

伴奏中运用最多的属七和弦。

和弦的原位与转位
三和弦有一个原位、两个转位;七和弦有一个原位、三个转位。

正三和弦
在任何一个大小调音阶上的第一、四、五级音上构成的和弦叫正三和弦。

这三个和弦也是我们在编配和声伴奏时用得最多的和弦。

大调正三和弦音色明亮、坚定、有力,小调正三和弦音色柔和、优美、暗淡。

一、c自然大调
五线谱:
简谱:
二、a和声小调
五线谱:
简谱:
自然大调
自然大调音阶中音程的构成关系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

五线谱:
简谱:
自然小调
五线谱:
简谱:
实践歌曲
以上这些五线谱和简谱的对照关系熟悉后,我们再来读完整曲谱就会轻松许多,来看看这首《上学歌》五线谱与简谱的对照▼五线谱:
简谱:
我们还是非常推荐五线谱与简谱对应着来学习读谱,在练习过程
中相辅相成、互为助益,最终能够达到独立识别两种不同的记谱法,并达到运用自如。

简谱识谱入门教程

简谱识谱入门教程

简谱识谱入门教程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简谱和识谱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下面将给大家介绍简谱和识谱的入门教程,帮助初学者快速掌握这两个知识点。

一、简谱入门教程1. 了解简谱的基本概念。

简谱是以五线谱为基础,用数字代替音符来表示音高和音名。

简谱中,数字1-7分别代表音阶的音名do、re、mi、fa、sol、la、si。

2. 学习简谱的基本表示方法。

简谱中,高音用数字1-7表示,低音则在正常数字前加一个逗号“,”。

例如,高音do用“1”表示,低音do用“,1”表示。

3. 根据简谱谱号学习音高的变化。

简谱谱号是由多段横线组成的,每一段横线表示音高上升一个八度。

根据谱号上的横线数量,可推断出音高的变化。

4. 学习简谱的节拍和时值。

简谱中,每个数字代表一个音符,其时值由音符的形状决定。

例如,实心圆圈代表全音符,空心圆圈代表二分之一音符。

二、识谱入门教程1. 学习五线谱的基本构成。

五线谱由五条平行的横线和四个间隔组成。

五线谱上方有一个谱记来表示音高。

通常,高音区谱记为“G”音,中音区为“C”音,低音区为“F”音。

2. 学习五线谱上音符的位置和表示方法。

五线谱上每个位置代表一个音符,具体音名通过谱记来确定。

同时,音符的形状和附加符号也决定了其时值。

3. 学习五线谱上的基本节拍。

五线谱上的节拍通过不同形状的音符表示,例如,实心圆圈代表全音符,空心圆圈代表二分之一音符。

4. 练习识谱和演奏简单的音乐作品。

通过不断的练习,逐渐提高对五线谱的识读能力,并尝试演奏一些简单的音乐作品。

以上就是简谱和识谱的入门教程。

希望这些介绍能对初学者有所帮助,为进一步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

记得多多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能力哦!。

钢琴入门,有一份最全的五线谱基础知识大全

钢琴入门,有一份最全的五线谱基础知识大全

钢琴入门 | 有一份最全的五线谱基础知识大全五线谱是记录音乐的一种语言,是一种记谱方法。

五线谱,顾名思义是由五条平行线组成的,当然还包括每相邻两条平行线之间的“间”。

谱表在五线谱中,由五条平行横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谱表。

谱表有许多种类,比较常用的有高音谱表(又叫G谱表)、低音谱表(又叫F谱表)、大谱表和联合谱表。

谱表不同,各线各间的音高位置就不同。

谱号在五线谱上确定音高的位置——也就是音名位置的符号叫做谱号。

通常用的谱号有三种:调号调:音乐作品或其中某部分,起核心作用的主音及基本音级所构成的音列的音高位置叫做调。

调号:用以标记调的升降记号叫做调号。

一般记在谱号之后拍号之前,转调时则标记在转调处。

音符音符:在乐谱表上表示正在进行的音的长短(也叫“音值”)的符号。

在五线谱上,音符的符头位置越高音也越高,反之符头位置越低音也越低。

附点音符:使它前面的音符的时值延长一半休止符拍号二拍子系统:二拍子系统是以强-弱、强-弱的力度形态进行的拍子系统,常见的二拍子拍号如下:在上方的数字代表一个小节有几拍,下方的数字则代表用几分音符当一拍。

三拍子系统:三拍子系统是以强-弱-弱的力度形态进行的拍子系统,常见的三拍子拍号如下:后拍子系统:后拍子系统是前二者的综合运用,常见的有5拍和7拍两种。

一、简谱到五线谱如图1-1所示,描述了简谱中常见的元素。

图1-1 简谱基本元素任何一首曲子,都可以被分为任意数量的“小节”,用长竖线(分节符)分割。

乐曲使用拍子控制节奏,“拍”是音符历时长短的单位。

一拍的时间由乐曲要求规定,如果要求一分钟60拍,那么一拍就是一秒。

每一小节都是有固定“拍数”的,在简谱最上角描述每小节的拍数。

如4/4拍,含义是“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四拍”。

假定我们规定一拍是一秒,那么一个四分音符的持续时间就是一秒,一小节就有四秒。

什么是四分音符呢?我们常见的1(duo)、2(re)、3(me)、4(fa)、5(sol)、6(la)、7(si)、0(休止符,不发音)都是四分音符,它们占用一拍的时间。

五分钟教你认识简谱和五线谱

五分钟教你认识简谱和五线谱

五分钟教你认识简谱和五线谱从零学音乐----教你认识简谱从零学音乐----教你认识简谱和语言一样,不同民族都有过自己创立并传承下来的记录音乐的方式---记谱法。

各民族的记谱方式各有千秋,但是目前被更广泛使用的是五线谱和简谱(据说简谱是由法国思想家卢梭于1742年发明的)。

简谱应该说是一种比较简单易学的音乐记谱法。

它的最大好处是仅用7个阿拉伯数字----1234567,就能将万千变化的音乐曲子记录并表示出来,并能使人很快记住而终身不忘;同时涉及其他的音乐元素也基本可以正确显示。

简谱虽然不是出现在中国,但是好象只有在中国得到非常广泛的传播。

一般来说,所有音乐的构成有四个基本要素,而其中最重要的是“音的高低”和“音的长短”:1 音的高低:任何一首曲子都是高低相间的音组成的,从钢琴上直观看就是越往左面的键盘音越低,越往右面的键盘音越高。

2 音的长短:除了音的高低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音的长短。

音的高低和长短的标住决定了该首曲子有别于另外的曲子,因此成为构成音乐的最重要的基础元素。

3 音的力度:音乐的力度很容易理解,也叫强度。

一首音乐作品总会有一些音符的力度比教强一些,有些地方弱一些。

而力度的变化是音乐作品中表达情感的因素之一。

4 音质:也可以称音色。

也就是发出音乐的乐器或人声。

同样的旋律音高男生和女声唱就不一样的音色;小提琴和钢琴的音色就不一样。

上述四项构成了任一首乐曲的基础元素。

应该说简谱基本可以将这些基础性元素正确标住。

音符在简谱中,记录音的高低和长短的符号,叫做音符。

而用来表示这些音的高低的符号,是用七个阿拉伯数字作为标记,它们的写法是:1 2 3 4 5 6 7 读法为:do re mi fa so la si(多来米发梭拉西)。

这些唱出来的声音符号叫唱名。

这七个音还有与之相对应的英文字母的名称:1--C;2--D;3--E;4--F;5--G;6--A;7--B。

这些字母叫做音名。

它们是固定不变的。

音乐制谱基础知识

音乐制谱基础知识

音乐制谱基础知识音乐制谱是一种将音乐通用化的方式,是音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制谱,音乐可以被记录下来,方便演奏者、作曲家和学习者阅读、理解和演奏。

本文将介绍音乐制谱的基础知识,包括五线谱和简谱两种常见的制谱方法。

一、五线谱五线谱是最常见的制谱方式,用于记录所有乐器的音乐。

它由五条水平且平行的线组成,音符和其他符号被放置在这些线上或之间的空间中。

五线谱从上到下分别表示高音区、中音区和低音区。

1. 音符及其位置音符是五线谱中记录音高的符号。

常见的音符有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

音符的位置取决于音高,高音的音符在五线谱上方,低音的音符在五线谱下方。

五条线被规定为A、B、C、D、E、F、G音符所在的位置,我们可以通过记忆这些音符的位置来读谱。

2. 节拍及其表示节拍是音乐中规律的重复脉动,通过节拍,我们可以感受到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在五线谱中,节拍可以通过拍号、小节线和音符的时值来表示。

拍号告诉我们每小节中有多少拍,常见的拍号有4/4、3/4和2/4等。

小节线将五线谱分为小节的单位,音符和符号都需要在小节内进行编排。

3. 强弱、速度和其他符号除了上述介绍的音符和节拍,五线谱还使用符号表示音乐的强弱和速度等。

例如,大、小字母“p”和“f”分别表示弱音和强音,而“m”则表示中音。

速度可以用“快”、“慢”、“中等”等词语来描述,也可以使用意大利语词汇如“allegro”、“adagio”等具体表示。

二、简谱简谱是一种简化的音乐制谱方法,相对于五线谱更易于初学者学习和应用。

它使用数字和字母来表示音符和乐器演奏方式。

1. 数字表示音符高度简谱使用数字1到7表示音符,1代表低音区的“Do”,2代表低音区的“Re”,以此类推,7代表高音区的“Si”。

数字在五线谱上的位置对应着音符的高低。

2. 字母表示音符长短简谱使用“1”表示全音符,“2”表示二分音符,“4”表示四分音符,“8”表示八分音符,以此类推。

【音乐教师教案分享】——五线谱与简谱的介绍与区别

【音乐教师教案分享】——五线谱与简谱的介绍与区别

【音乐教师教案分享】——五线谱与简谱的介绍与区别音乐教师教案分享——五线谱与简谱的介绍与区别一、五线谱的介绍五线谱,也称五线谱谱表或标准记谱法,是用五条平行的线和其中四个间隔组成的乐谱的基本元素,每一条线和线之间的间隔都代表着一个音符,亦即是我们所说的音高。

五线谱在西洋音乐中广泛使用,尤其是在古典音乐中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五线谱从上至下第一条线代表着音高E,第二条线代表着音高G,第三条线代表着音高B,第四条线代表着音高D,第五条线代表着音高F。

每条线和线之间的间隔称为一个“间”,每两个相邻的间称为一个“度”。

五线谱中包含了全音符、半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各个节拍类型。

通过不同的音符排列,可以演奏出各种复杂的音乐。

在五线谱中,高音区域常用的标识是“8va”或“8va alta”,意思是使乐谱中要演奏的音符往上移一个八度,即变为更高的音频。

二、简谱的介绍简谱是一种简化的谱记法,它把五线谱中的音符简化,把复杂的音乐符号简化成最简单的数字与字母组合,易于学习和记忆。

简谱因其简单易学的特点,在学校音乐教育中被广泛地应用。

简谱由不同的数字和字母组合构成,它的基础是五线谱的音符和音阶。

简谱相对于五线谱来说,更加直观易懂。

对初学者来说,掌握简谱比掌握五线谱要简单得多。

三、五线谱与简谱的区别1. 符号不同:五线谱使用五条平行线和符号标示,简谱使用数字和字母标示。

2. 准确性不同:五线谱比较准确地标示了音符的时长、音高、音调等属性,简谱则对这些方面的标示较为简单。

3. 适应对象不同:五线谱适应于各种水平的音乐爱好者,而简谱则更适用于初学者或学龄前儿童等。

4. 长度范围不同:五线谱在表达乐曲时可以表达极小的音符,而在简谱中通常只包含了四个八度的音符,因此对于一些复杂的曲目来说,五线谱表现力要更强。

四、结语五线谱和简谱均为不同的乐谱记谱法,各有其特点和优劣。

五线谱能够将复杂的乐曲表达得更为准确和完整,简谱则能够为初学者提供更为简单的乐谱阅读方法。

简谱与五线谱的综全运用

简谱与五线谱的综全运用

简谱与五线谱的综全运用一、同根同体,相煎何急简谱产生于十七世纪的法国,而五线谱发展到十七世纪已经基本上比较成熟和完备了。

简谱是在五线谱形成及发展了近千年后,由五线谱派生出来的一种记谱方式。

最初的产生原因是为了教徒歌唱的便利。

十八世纪中叶,卢梭认为五线谱记谱过于复杂,不利于大众普及学习,为减少群众学习音乐上的困难,降低五线谱学习的难度,从方便大众学习音乐的目的出发,系统化创造发展了简谱,经后继者加兰、帕里斯、谢威等人进一步发展成熟,成为大众学习音乐和歌咏活动的流行记谱法,深受普通群众的欢迎。

寻源问宗,可以看出简谱、五线谱本就是同根一体,是同一事物的统一体系。

现代简谱记谱已发展到了十分科学和规范的程度,在记谱理论上和五线谱基本相同,如时值、节奏、调号、拍号、小节线、各种变化音记号、速度、力度、表情、省略、反复等各种记号都与五线谱相同。

简谱原本是从五线谱变化创造而来,只是简谱发挥了首调视唱的特性优势,在音域不宽的歌唱和首调性质的乐器演奏中应用十分方便,且记谱方式比五线谱简单易学,方便了更多的人学习音乐。

如果能掌握简谱,学习五线谱也会变得很容易,如果学会了五线谱,一看简谱自然也就明白,这也说明二者的同一性和相通性。

但是由于简谱具有首调视唱特性和记谱简单易学,比线谱更适于普通大众学习音乐,在普通音乐教育和大众音乐生活中更容易成为学习音乐的工具。

简谱七个数字音符的数字本身就给人有音阶和高低的音高感,熟悉简谱的人都会有这种潜在的数字音高意识,可以说看到数字音符而产生的直观音高感,也不逊于五线谱音符上下排列而形成的直观音高感,这又怎么能把直观音高感不明确的“罪名”加给简谱呢?从简谱的产生和记谱上看,简谱和五线谱是同一体系的一个整体事物,彰显着各自独特的优势,在不同情况的音乐实践中给人们提供相同的“工具”作用。

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五线谱和简谱就如同尺和寸的关系,二者都是人们的使用工具,都在不同的方面发挥和弥补了对方不足的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个人对简谱、五线谱的看法
学前儿童的听力、模仿力特强,唱歌不用看谱背词(因为看不懂)。

好听的歌,反复听几次。

例如电视剧主题歌,每天看,一段时间后,他们都会唱,而且有声有色。

我开始摆弄小提琴时,觉得它就是搁在脖子上的二胡,用拉二胡的方法,只用高音两根弦,不用看谱也能拉广东音乐之类的聊以自娱。

如果我们学小提琴的目的是自娱,看不看谱没有关系,更不用说简谱还是五线谱。

就好象跳迪斯高一样,随心所欲。

无规矩当然不能成方圆,但没有规矩却正是自娱所需要的(哈哈!)我开始真正接触音乐,学的就是简谱,顾名思义,简谱就是简单,容易的乐谱,对我这样的中国普罗大众特别合适。

尤其用简谱学唱歌(声乐)再好不过。

读简谱相当于读五线谱时使用首调(又有叫守调的)唱名法读谱。

因为七个音之间的关系是固定的,例如大调与自然小调中1、2之间,2、3之间,4、5之间,5、6之间,6、7之间是全音,而3、4之间,7、i 之间则是半音,而大调主音是1,小调主音却是6 (其他小调略) 。

所谓主音,大概可以理解为乐曲结束的音。

一首以1或1主大和弦结束的乐曲,基本上可以判断其为大调乐曲。

那么小调基本上就以6或6主小和弦结束。

只要不是听力有问题,谁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唱好这七个音。

用简谱的优点之一,是不用担心乐曲用什么调写成(诸如A大调,B小调等)。

只要看乐曲开始处:1=( )。

例如看到1=B,就用钢琴(或其他乐器或调音器) 弹出B音。

然后用这个音的高度唱1,其他音如此类推就可以了。

如果能较准确地唱出1234567,无论发B音作1,还是C音作1,或者D音作1,等等,都一样的容易,运用声带不存在变调转线的麻烦。

当然实际读谱时还要根椐音符的长短、节奏的快慢,力度的强弱轻重等作适当的表现。

所以看简谱学唱歌再好不过。

又或者用简谱拉二胡、高胡之类,也是较为有利的。

特别是广东音乐,一般来说,二胡(或高胡) 基本上只有正线与反线(两个调),或者说5 2 (高音2) 线(或弦) 与1 5 线。

要记住这两组线,以至熟练并非难事。

又或者用小提琴拉诸如广东音乐之类,用简谱未尝不可,还确有其方便之处。

但用简谱要把西方的小提琴音乐系统地学习,似乎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说学有所成了。

原因很多,首先想到的是:按传统西洋音乐来说,单看调号就有十五个或更多,常用的超过十个。

如果用简谱的概念来描述的话,拉C调乐曲时,小提琴的四条弦从低至高的空弦就是5 ( 低音5 )、2 、6 、3 (高音3, 下略) ;拉D 调时,就是4 、1 、5、2;E调时,就是3、降7、4、1;还有F、G、A、B、以及各升、降等调,相应的空弦简谱唱名就更为繁复了。

试问如何才能记得住如此复杂的空弦唱名(或如何才能记得住如此复杂的弦?又或如何才能记得住如此复杂的线)?就算勉强记住了,难保在实际演奏时不会互相混淆,张冠李戴。

如果用首调唱名法读小提琴五线谱,和简谱一样,必然出现上述繁复变调转线的情况。

天无绝人之路,五线谱的固定唱名法使上述困惑迎刃而解。

可怜的是象我这样的先懂简谱的平庸之辈,1234567之间的音高关系,在头脑中竟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至在以固定唱名法唱一首不是C调的乐曲时,总觉得不顺,尽管它是一首熟悉的乐曲。

一般而言,我习惯了以1或6结束的乐曲(尽管中国民间音乐中使用五声音阶,五个音都可以作主音)。

用其他音结束,我觉得不习惯。

是否用英文字母代替1234567的固定唱名会好一些。

例如用英文字母表示小提琴四根空弦自低向高的固定唱名就是GDAE。

那么白毛女G调的北风吹6552323唱成3226767不顺,唱成EDDABAB是否会好一点。

而事实上,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就是这样教小提琴的(包括其他乐器) 。

当然学生也要练音阶。

一般也从主音开始。

也就是从简谱概念中的1或6开始。

但这与简谱概念的变调转线,从练琴的角度出发,有天渊之别。

用简谱练音阶,有上述变调转线的困惑。

用五线谱则不然:空弦GDAE既定,其他音也是不变的。

每个音都在五线谱上有相应的音符,也是不变的(当然小提琴用不同的弦可以发音高相同的音。

五线谱的音符通常只有一种表达。

不过通过用升、降、重升、重降符号表示该音符与其他线、间的音符的音高相同的情况也是有的。

这与进一步的乐理有关,略)。

由于五线谱上
的音符与小提琴各弦上的音高相对固定,看到任何一个音符,左手某指马上按在相应的位置即可得该音。

例如拉G大调音阶(在调号位置标有升F表示G大调时),从G开始依次上升或下降,遇到F时升半音即可:上行即G A B C D E #F G,下行G #F E D C B A G。

听起来还是12345671或17654321。

不会听成56712345或54321765,因为其中的4升了半个音,它们之间的关系就起了变化(其他音阶仿此)。

当你把音阶拉好,你就知道那一个是主音,那一个是属音、下属音等等,不在乎它叫A或B。

无论哪一个是主音( 例如A或B) 只要音与音之间的关系正确,调式就会显示出来(例如A大调、B小调等),丝毫不会影响你对乐曲欣赏的乐趣。

综上所述:如果你是一位认真的小提琴爱好者,无论目前水平如何,使用五线谱固定唱名法是学习小提琴的先决条件。

好在五线谱固定唱名法是不难学会的。

从乐器演奏的角度看,它比用首调唱名法读五线谱容易得多。

记住,运用固定唱名法不是要我们去唱,而是要小提琴唱,自己来欣尝。

如果我只不过想凑凑热闹,聊而自娱,读简谱拉小提琴又何尝不是一种享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