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饲料技术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发酵饲料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分析

发酵饲料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分析

发酵饲料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分析
一、发酵饲料的基本定义
发酵饲料指的是通过微生物的发酵过程将普通饲料进行改良,从而提高饲料的营养成分和可消化性。

发酵饲料的主要制作原料包括:豆类、麦麸、玉米饼、米糠等,其发酵过程则需要使用特定菌种以及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1、富含营养成分
发酵饲料通过添加微生物,可有效地使饲料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营养成分得以充分利用,从而提高了水产动物的营养素吸收能力。

2、提高饲料的可消化性
通过微生物的发酵处理,发酵饲料中的纤维素和其他难以消化的成分得以分解,从而大大提高了饲料的可消化性。

此外,发酵饲料还可适当增加水产养殖动物的食欲刺激胃液分泌,对于克服不良消化现象也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3、增强水产养殖动物的体免力
发酵饲料中含有大量乳酸菌、酵母菌等有益微生物,能够有效地提高水产动物的体免力,增强其抵御病毒和疾病的免疫力。

4、减少养殖成本
发酵饲料制作简单,原料易取得,且加工成本低廉,可有效地降低养殖成本。

此外,发酵饲料还可以通过合理配置与混配等方式,满足不同种类的水产养殖动物的营养需求。

三、发酵饲料在应用中注意事项
尽管发酵饲料有很多优点和优势,但在使用中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发酵饲料的制作过程需要精准掌控时间、温度、湿度等参数,否则容易导致发酵失败,产生不良菌株。

同时,还需要注重饲喂的数量、频率以及饲料的合理搭配,避免过度喂养或减少喂养等情况的出现。

综上所述,发酵饲料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点和优势,能够有效地提高水产动物的养分吸收能力与体免力,并降低养殖成本。

但同时需要严格掌控饲喂方法和营养成分,以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和损失。

发酵饲料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分析

发酵饲料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分析

发酵饲料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分析
发酵饲料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饲料中的大分子化合物可以被分解成较小的分子,提高其消化率和吸收率。

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酶和生物活性物质也可以增加饲料的营养价值,提高鱼类的生长和免疫力。

发酵饲料可以促进鱼类健康生长。

发酵饲料中的益生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改善鱼肠道菌群平衡,减少鱼类的肠道病变和肠道炎症。

发酵饲料中的有机酸能够调节鱼类酸碱平衡,增强鱼类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发酵饲料可以改善饲料的口感和风味。

发酵饲料中的酶能够分解饲料中的一些反刍因子和抗营养因子,降低饲料的苦味和刺激性。

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芳香物质和味道物质可以改善饲料的口感,提高鱼类对饲料的摄食率和利用率。

第四,发酵饲料可以减少水体污染和环境负荷。

发酵饲料中的微生物可以降解饲料中的一些反刍因子和抗营养物质,减少饲料中的污染物释放到水体中,降低水体的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

发酵饲料的高效利用也可以减少饲料的浪费,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环境友好型。

发酵饲料还可以提高养殖效益。

由于发酵饲料具有更好的营养价值和口感,可以促进鱼类生长和提高摄食率,减少饲料转化率,提高养殖效益。

发酵饲料的抗病能力可以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水平和经济效益。

发酵饲料在水产养殖中具有诸多优点和应用前景。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发酵饲料,更好地满足养殖需求,提高水产养殖效益和环境友好型。

发酵饲料的制作方法猪饲料发酵技术与应用

发酵饲料的制作方法猪饲料发酵技术与应用

发酵饲料的制作方法猪饲料发酵技术与应用饲料发酵技术是一种将饲料原料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代谢作用,改变饲料原料的生理、化学和物理性质,提高饲料利用率和营养价值的方法。

猪饲料的发酵可以提高猪只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率,增加猪只的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猪饲料发酵的制作方法及应用。

一、饲料发酵的基本原理饲料发酵是利用微生物对饲料原料中的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和脂肪等进行降解和转化,从而改善饲料的肠道消化性能和营养价值的一种方法。

发酵作用可以分解和转化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如纤维素和木质素等,使其变得容易被猪只消化和吸收。

同时,发酵还可以生成一些有益的代谢产物,如益生菌、酸和酶等,能够增强饲料的营养价值,改善动物的肠道环境,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二、饲料发酵的制作方法1.选择适宜的发酵菌种:选择发酵效果好、适应性强、生长快的菌种进行发酵。

常用的发酵菌种有乳酸菌、酵母菌和酶菌等。

2.饲料原料的处理:将饲料原料进行清洗、研磨和粉碎,去除杂质和控制粒度。

3.菌种培养:将选择好的发酵菌种进行菌种培养。

通常采用液体培养的方法,将菌种接种到预培养基中,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和增殖,使菌种数量达到一定的水平。

4.发酵条件的控制:将菌种加入到饲料原料中,再根据饲料原料的特性和菌种的要求,控制适宜的温度、湿度、通气量和pH值等环境因素,促进菌种的发酵作用。

通常发酵过程中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并提供足够的氧气。

5.发酵时间的控制:发酵时间可以根据饲料原料的类型、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和饲料的需求来进行调整。

一般发酵时间在24小时到72小时之间。

6.发酵饲料的贮存:发酵后的饲料需要进行贮存,可以选择进行干燥和压缩等处理,以延长其保存时间。

同时也要避免饲料受到二次污染。

三、猪饲料发酵的应用猪饲料发酵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善猪只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率,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猪只的排泄量和环境污染,并且可以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国内外秸秆类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国内外秸秆类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一、特点、优势和适用范围
一、特点、优势和适用范围
秸秆类微生物发酵饲料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对秸秆进行发酵处理的饲料。它具 有以下特点:
1、提高了秸秆的营养价值:发酵过程可以增加秸秆中的蛋白质、纤维素等营 养成分,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
一、特点、优势和适用范围
2、改善了秸秆的适口性:发酵过程可以降低秸秆的硬度,改善其口感,提高 动物的采食量。
3、生产成本高:由于目前的发酵技术和生产设备等原因,秸秆类微 生物发酵饲料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制约了其广泛应用。
2、拓展适用范围:加强对其他类型动物养殖的研究,拓展秸秆类微生物发酵 饲料的适用范围。
3、生产成本高:由于目前的发酵技术和生产设备等原因,秸秆类微 生物发酵饲料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制约了其广泛应用。
2、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2、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微生物发酵饲料在水产养殖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水产养殖环境复杂, 动物的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容易受到病原菌和有害物质的侵袭。而微 生物发酵饲料中的有益微生物菌体可以有效地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促进其生长发育,因此在水产养殖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三、农作物秸秆饲料的营养特点
三、农作物秸秆饲料的营养特点
1、农作物秸秆饲料的营养成分含量较低,主要为粗纤维、木质素等难以消化 的物质,导致其营养价值较低。
三、农作物秸秆饲料的营养特点
2、经、浸泡、氨化等方法处理后,可以提高秸秆饲料的消化吸收率。
三、问题与挑战
2、适用范围有限:目前秸秆类微生物发酵饲料主要适用于草食性动物养殖, 对于其他类型的动物养殖适用性还不够广泛。
三、问题与挑战
3、生产成本高:由于目前的发酵技术和生产设备等原因,秸秆类微生物发酵 饲料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制约了其广泛应用。

发酵饲料生产工艺与应用培训资料

发酵饲料生产工艺与应用培训资料

发酵饲料生产工艺与应用培训资料1. 引言发酵饲料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处理饲料原料的方法,具有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改善饲料口感、降低饲料污染等优点。

发酵饲料的生产工艺和应用技术日益受到养殖业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将介绍发酵饲料的生产工艺和应用方法,以供养殖从业人员参考和学习。

2. 发酵饲料的定义和作用发酵饲料是指通过在饲料中添加适当的微生物菌种,利用菌种对饲料原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成分进行分解、转化,从而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消化利用率的一种饲料形式。

发酵饲料具有以下作用:•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种能够分解饲料原料中的不易消化的纤维素和淀粉,并释放出更多的营养物质,提高饲料的能量和蛋白质含量。

•改善饲料口感: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种能够分解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如抗生物质和有毒物质,改善饲料的口感和风味。

•降低饲料的污染: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种能够分解和去除饲料原料中的有害物质,如霉菌毒素和重金属等,减少对动物的危害。

3. 发酵饲料的生产工艺3.1 饲料原料的选择和预处理在发酵饲料的生产过程中,饲料原料的选择和预处理非常重要。

通常选择含有丰富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饲料原料作为基础材料,如玉米、麦麸、豆粕等。

在选择饲料原料时,还需考虑饲料的价格、供应和饲料成分的平衡等因素。

在预处理阶段,应对饲料原料进行清洗、破碎和调质等处理,以去除杂质、改善饲料的可口性和利于微生物的发酵生长。

3.2 发酵菌种的选择和培养发酵饲料的关键步骤在于选择和培养合适的发酵菌种。

常用的发酵菌种包括乳酸菌、酵母菌和青霉菌等。

选择菌种时,应考虑其耐受性、产酶能力和对饲料原料的适应性等因素。

菌种的培养可以通过传统的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方法进行。

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菌种的活性和纯度,避免细菌杂交和变异。

3.3 发酵条件的控制和调节发酵饲料的发酵过程需要控制和调节适宜的温度、湿度和pH值等因素。

温度是发酵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范围在30-40摄氏度之间。

发酵技术在饲料

发酵技术在饲料

生产中的应用发酵技术在饲料生产中的应用引言饲料生产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为了提高饲料的品质和营养价值,发酵技术在饲料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发酵技术在饲料生产中的应用,并探讨其优势和局限性。

发酵技术的定义和原理发酵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性,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更有利于饲料品质和营养的物质过程。

在饲料生产中,常用的发酵技术包括静态发酵、动态发酵和液态发酵等。

静态发酵是将饲料原料与发酵剂混合后,放置静置一段时间进行发酵。

这种发酵方式常用于粗饲料的处理,如玉米秸秆、豆饼等。

而动态发酵则是将饲料原料与发酵剂加入到特殊的发酵器中进行发酵,这种发酵方式常用于谷物类饲料的处理,如谷物皮和麸皮等。

液态发酵是将饲料原料与大量水混合后,再加入发酵剂进行发酵,这种发酵方式常用于饲料液态添加剂的生产。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代谢活性不仅能够分解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还能够合成出一些对动物生长和健康有益的物质,如益生菌、酶和维生素等。

发酵技术在饲料生产中的应用提高饲料品质发酵技术可以明显改善饲料的物理性状和营养价值。

例如,通过发酵处理能够改善饲料的口感,增加饲料的可食性。

此外,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可以分解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的消化率,从而提高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

发酵技术还能够提高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含量。

例如,在动态发酵的过程中,微生物可以合成和分泌一些酶,这些酶能够分解饲料中的复杂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使其更易于消化和吸收。

此外,发酵还能够提高饲料中的维生素含量,增加饲料的营养价值。

利用副产品发酵技术在饲料生产中还可以利用一些副产品。

例如,在乳制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乳清是一种常见的副产品,通过发酵处理后可以制作成乳清发酵液态添加剂,用于饲料生产中。

同样地,通过发酵处理废弃果皮和废弃蔬菜等副产品,可以生产出高营养价值的液态添加剂,丰富饲料的营养组成。

保护环境发酵技术在饲料生产中还有一个显著的优势就是可以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污染。

发酵饲料在水产中的应用及分析

发酵饲料在水产中的应用及分析

发酵饲料在水产中的应用及分析如今,“禁抗”这个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养殖户认可,而说到抗生素的替代品,发酵饲料可以说是备受追捧。

对比抗生素,微生物发酵饲料拥有诸多优势,其中最大一点便是健康,健康之于任何生物都是头等大事。

而发酵饲料对水产养殖业达到了绿色环保的效果。

它是将动、植物蛋白原料接种微生物,并通过科学地发酵处理,获取全新的饲料,让水产动物的自身免疫力得以提升。

因此,深入探究和分析发酵饲料在水产养殖中的具体应用尤为必要,具有重要的研究与实践价值。

发酵饲料得到越来越多养户的认可通常情况下,按照发酵类型可将发酵饲料划分成微生物酶发酵、微生物菌体发酵、生物工程细胞发酵以及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等;而按照微生物类型划分,可将发酵饲料划分为厌氧发酵和好氧发酵两类;以培养基中水分含量的多少作为划分依据,则可划分为固体发酵饲料和液体发酵饲料;以设备为划分依据,则可将发酵饲料划分为敞口发酵、封闭发酵、深层发酵以及浅盘发酵等。

现阶段,常用到的发酵饲料涵盖了秸秆制作饲料、木薯渣应用、菌糠制作饲料、棉菜茶籽饼粕的研制、动物下脚料的制造、果渣制作的应用、酒糟的运用、青贮饲料工艺以及生物蛋白和肽等。

一、发酵饲料类型划分相关概述通常情况下,按照发酵类型可将发酵饲料划分成微生物酶发酵、微生物菌体发酵、生物工程细胞发酵以及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等;而按照微生物类型划分,可将发酵饲料划分为厌氧发酵和好氧发酵两类;以培养基中水分含量的多少作为划分依据,则可划分为固体发酵饲料和液体发酵饲料;以设备为划分依据,则可将发酵饲料划分为敞口发酵、封闭发酵、深层发酵以及浅盘发酵等。

现阶段,常用到的发酵饲料涵盖了秸秆制作饲料、木薯渣应用、菌糠制作饲料、棉菜茶籽饼粕的研制、动物下脚料的制造、果渣制作的应用、酒糟的运用、青贮饲料工艺以及生物蛋白和肽等。

营养丰富二、发酵饲料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2.1 应用发酵饲料能够提升水产动物体质生物发酵饲料中存在的有益微生物属于十分重要的非特异免疫调节因子,依靠细菌自身或者细胞壁的构成部分,可对宿主免疫细胞进行刺激,发挥出激活的效果,通过对吞噬细胞活力进行激发的方式取得良好的成效;与此同时,相关有益微生物利用自身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可使水产动物体中B细胞形成相应抗体的水平得以提升;当完成生物发酵饲料喂食之后,相应的有益微生物能够让机体体液与细胞的免疫活动进一步加快,提升水产动物的抗体能力,增强其免疫效果。

发酵饲料的生产及其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发酵饲料的生产及其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而提高 了饲料 的消化吸收率。同时 , 在饲料发酵的过程 中还
用的微生物菌种 , 分别是 : 地衣芽胞杆菌 、 枯草芽胞杆 菌 、 两 歧双歧杆菌 、 粪肠球 菌 、 屎肠球 菌、 乳酸肠球菌 、 嗜酸乳杆 菌 、
干 酪乳 杆 菌 、 酸 乳 杆 菌 、 物 乳 杆 菌 、 酸 片 球 菌 、 糖 片 乳 植 乳 戊 球 菌 、 朊 假 丝 酵母 、 酒 酵母 、 产 酿 沼泽 红 假 单胞 菌等 。 对 于专 业 技 术 有 限 的发 酵 饲 料 厂 家 , 到正 规 单 位购 买 应
16 后发酵 .
处理 。
发酵饲 料的产物 是饲料原料 , 因此必 须进行
后发 酵, 目的是对其 中的微 生物细胞 进行杀灭 、 破碎等特 殊 17 干燥 .
要求 。
将发 酵基料进行 干燥 , 水分符合 饲料原料 的 使 一般应对发酵饲料进行沙 门氏菌、 大肠杆 菌、 霉
料中可能存在的毒 素, 高某些营养 物质的含量 , 提 还能 大大
料蛋 白研究( 07 0 ) 20 15 作者简介 :吕永智(9 8一) 男, 17 , 重庆綦江人 , 硕士 , 师, 讲 主要从事 微生物工程 、 饲料生物技术研究。E—m i f el2 0 @16 cm al r ay0 5 2 o :e l

贵州畜牧兽医
21 00年
第3 4卷
第 2期
吕永智 ,刘
宏, 程文超
4 40 ) 00 1
( 庆 三峡 职 业 学 院农 业 与 生 物 工程 系 , 庆 重 重
中图 分 类 号 :S86 6 1 .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 0 7—17 (0 0 0 0 0 0 10 4 4 2 1 )2— 0 8—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酵豆粕技术及其应用
致***公司***董事长
2013年8月25日
提纲
发酵豆粕的目的;
舒肽宝定位及分型;
舒肽宝的质量稳定性;
发酵豆粕的质量评估技术。

发酵豆粕的目的 破坏豆粕中抗营养因子
降解大分子蛋白质
形成各种有益发酵产物
豆粕中抗营养因子
热不稳定性抗营养因子:
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生大豆3%,抑制蛋白酶的活性。

凝集素;
脲酶;
脂肪氧化酶。

豆腥味因子,抗维生素因子
热稳定性抗营养因子:
抗原蛋白;
不良寡糖;
植酸。

凝集素
•凝血素在动物肠道中不易被蛋白酶水解,反而对肠道内的蛋白水解酶有抗性。

•凝血素与小肠壁上皮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细胞外被多糖)结合,从而损坏小肠壁刷状缘粘膜结构,干扰消化酶的分泌,抑制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使蛋白质利用率下降,动物生长受阻甚至停滞
大豆抗原蛋白
•主要包括大豆球蛋白(11S)和α、β、γ-伴大豆球蛋白。

其中大豆球蛋白(11S)和 β-伴球蛋白(7S)是大豆中免疫原性最强的 2 种抗原蛋白,为大豆蛋白的主要功能成分,约占大豆蛋白的70%,
•抗营养作用主要表现在:(l)降低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2)由于活化免疫系统而提高了维持需要;(3)增加内源蛋白质的分泌,导致粪氮增加;(4)有些敏感动物会出现过敏反应,导致腹泻,生产性能下降甚至死亡。

大豆低聚糖
◆大豆低聚糖是可溶性寡糖的总称,在豆粕中主要成分是蔗糖、水苏糖、棉籽糖。

水苏糖和棉籽糖不能被来自于动物体内的内源酶所代谢,是一种抗营养因子,进入大肠中,被肠道产气微生物利用,产生CO2、H2、CH3-和少量甲烷等气体,从而引起动物隔气、肠鸣等肠胃胀气或腹疼现象,甚至提高动物胃肠腔渗透压,引起渗出性腹泻。

◆大豆寡糖在1% 以上时对断奶仔猪日增重有负效应, 且主要发生在断奶后前2 周,当大豆寡糖达到2% 时,可显著降低断奶仔猪的饲料转化效率,同时提高断奶仔猪的腹泻率。

植酸
•肌醇六磷酸
•豆粕中植酸的含量高达2%。

•它在肠胃中能鳌合多种矿物质,形成难溶性的植酸盐络合物,不能被动物有效吸收,导致动物出现矿物质缺乏症状,如厌食、消瘦、生长迟缓和脱毛等。

•植酸在低pH值能使蛋白质沉淀,降低了蛋白质的生物效价与消化率,影响蛋白质的功能特性和吸收利用。

•植酸还能抑制消化酶的作用,严重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与生殖能力。

破坏豆粕中抗营养因子
•发酵过程中通过微生物、酶及发酵产生的有机酸的作用,使得抗营养因子被降解或者钝化,从而得到破坏
降解大分子蛋白质
•通过发酵酶解及辅助酶解,豆粕中大分子蛋白质被降解,分子量降低,游离氨基酸、小肽及各种多肽含量增加,有利于动物的吸收利用。

形成各种发酵代谢产物
•目前豆粕发酵普遍采用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和乳酸菌等安全菌株,产品发酵后往往含有较高数量的有益菌、以乳酸为主的有机酸、以蛋白酶为主的复杂酶系、多种维生素、上万种未知因子、保健物质等代谢产物。

•发酵结束后,烘干温度越低,代谢产物含量越丰富。


舒肽宝生产工艺流程
2013-8-27
粉碎
包装冷却低温三级烘干豆粕专用酶
辅助酶解
固体接种豆粕
瞬间灭菌
生产种子制备实验室
种子制备发酵车装料
进入发酵隧道固体发酵
舒肽宝产品定位
舒肽宝分型
仔猪专用型:代号601,
纯豆粕厌氧发酵+辅助酶解 中大猪及母猪型:代号602
豆粕+瓜尔豆粕厌氧发酵+辅助酶解
禽用型:代号603
豆粕+瓜尔豆粕厌氧发酵+辅助酶解
瓜尔豆粕
•瓜尔豆:又称菜豆、青豆,主要在印度、巴基斯坦大面积种植,在中国云南、广西等地有少量种植。

•瓜尔豆粕(guarmeal )为瓜尔豆通过一定的加工工艺提取其中的瓜尔豆胶后所余下的副产品。

由于提取工艺原因,一般瓜尔豆粕中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瓜尔豆胶。

•瓜尔豆胶的主要成分:半乳甘露聚糖
瓜尔豆粕饲用限制
不能在单胃动物日粮中直接使用。

⑴半乳甘露聚糖的高度水溶性和黏性,可显著增加消
化道中食糜的黏稠度,降低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的消化率;
⑵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较高;
⑶脂肪氧化酶含量较高。

可以在牛羊精料中使用5%以下。

瓜尔豆粕处理工艺
热处理(102℃ 15min)
发酵+酶解
(蛋白酶+多种NSP酶)
降解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脂肪氧化酶
蛋白质溶解度大幅降低半乳甘露聚糖降解为半乳甘露寡糖
降低蛋白质分子量
产生多种代谢产物
提高蛋白质溶解度
舒肽宝的质量稳定性
•防止杂菌污染;
•品质稳定;
防止杂菌污染
•厌氧发酵;
•豆粕消毒/提高初始料温;•大剂量接种,建立优势菌群;•乳酸的抑菌作用。

品质稳定性
•原料品质稳定;
•特殊发酵工艺便于过程控制;
抗原蛋白与蛋白质溶解度

豆粕
12号
125℃10min 40%87%
13号125℃30min 20%60%
14号125℃30min 30%64%
15号125℃30min 40%38%
16号125℃60min
20%59%
17号125℃60min 30%59%
18号125℃60min 40%59%
11号125℃10min 30%75%
6016.15产品 82%
601
7.3产品
76%
10号125℃10min 20%74%
1号100℃10min 20%82%
2号100℃10min 30%89%
3号100℃10min 40%88%
4号100℃30min 20%86%
5号100℃30min 30%92%
6号100℃30min 40%80%
7号
100℃60min 20%83%
8号100℃60min 30%71%
9号100℃60min 40%76%
原豆粕
评估抗原蛋白的基础
在KOH蛋白质溶解度均达到70%以上的基础上,对照评估抗原蛋白处理水平。

胃蛋白酶体外消化率
•设备与试剂:恒温摇床、胃蛋白酶、丙酮
•GB/T 17811-2008 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胃蛋白酶消化率的测定 过滤法
请各位专家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