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药一中药药材图片

合集下载

执业药师考试第一部分 常用单味中药

执业药师考试第一部分 常用单味中药

第一部分常用单味中药第1章解表药第一节辛温解表药一、发汗:麻黄、桂枝、香薷、紫苏、生姜二、祛风:荆芥、防风、羌活、藁本、西河柳三、通鼻窍:辛夷、细辛、苍耳子、白芷一、发汗: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记:蚂蟥在水中喘)—表实无汗证、水肿兼有表证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记:桂树枝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表虚有汗,表实无汗;阳虚水肿香薷—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记:香香被褥被水淋湿了)—阴寒闭暑及风水水肿;“夏月麻黄”紫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胃寒呕吐),温肺止咳(风寒咳嗽)—解鱼蟹、半夏及天南星毒二、祛风:荆芥—散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荆芥炭)—麻疹透发不畅,疮疡初起有表证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治风通用药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太阳头痛(后脑勺痛)及上半身风湿痹痛藁本—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善治颠顶头痛西河柳—发表透疹,祛风除湿以上除了荆芥,均可以治疗风湿痹痛。

荆芥、防风治疗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均可以。

三、通鼻窍: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记:细心饮水)—寒饮伏肺之要药。

少阴头痛(头痛连齿)。

用量:1~3g。

白芷—发散风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阳明头痛最宜。

苍耳子—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治鼻渊头痛之要药。

辛夷—散风寒,通鼻窍。

通鼻窍的药物记忆:辛姨细心的将苍耳子放在白纸上吹,来通鼻窍。

第二节辛凉解表药一、透疹: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二、平肝明目:桑叶、菊花三、升阳:柴胡、升麻、葛根四、其他:蔓荆子、淡豆豉、浮萍、木贼一、透疹:薄荷—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

—肝气郁滞,胸闷胁胀。

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

(记:牛旁边孩子中毒咳嗽)—风热或肺热咳嗽、咯痰不畅,咽喉肿痛。

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记:蝉在风中飞,闪着明亮的眼睛)—小儿惊哭夜啼,破伤风。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点归纳:第八章常见药材鉴别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点归纳:第八章常见药材鉴别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点归纳:第八章常见药材鉴别分值:35分考点一:术语题(每年必考,2-3分)“菊花心”:甘草、黄芪、防风(蚯蚓头)“星点”:大黄“云锦花纹”:何首乌“朱砂点”、“起霜”:苍术(茅苍术)“罗盘纹”:商陆“车轮纹、猪大肠”:防己“砂眼、珍珠盘”:银柴胡“金包头”:知母“怀中抱月”:松贝“乌金衣、挂甲”:牛黄“翘鼻头、佛指甲、方胜纹、连珠斑”:蕲蛇“剑脊”:乌梢蛇“合把”、“血丝”、“通天眼”:羚羊角【2015年真题】【97-98】A.全蝎B.牛黄C.蟾酥D.羚羊角E.海螵蛸97.具有“乌金衣”的是98.具有“通天眼”的是【答案】B D考点二、气味题1.穿心莲、黄连、山豆根、胡黄连、苦参:味极苦2.细辛:气辛香,味辛辣麻舌3.肉桂:气香浓烈,味甜、辣。

4.远志:嚼之微有刺喉感5.川芎:有特异浓郁香气,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味回甜。

6.辛夷:味辛凉7.豆蔻:有樟脑味8.薄荷:特殊清凉香气9.丁香:香气浓郁,味辣麻舌考点三、药用部位题帶叶茎枝:槲寄生、桑寄生茎髓:通草花蕾入药:辛夷、丁香、金银花、槐米、款冬菌核入药:茯苓、猪苓子座入药:冬虫夏草地衣体入药:松萝【2014年真题】【47-48】A.花蕾B.花粉粒C.柱头D.雄蕊E.花柱47.莲须的药用部位48.丁香的药用部位【答案】D A【2014年真题】【59-60】A.冬虫夏草B.茯苓C.海藻D.灵芝E.松萝59.药用部位为干燥菌核的药材是60.药用部位为干燥地衣体的药材是【答案】B EA类药材(超高频,试卷中必然出现,作为答案的频率>30%,看图识药)数量:分值:20分一、狗脊考点:药材表面金黄色绒毛,饮片横切面近外皮处有一条明显突起的棕黄色木质部环纹【2014年真题】A.炮制片B.绵马贯众C.地榆D.狗脊E.白芷28.呈不规则长条形,切面近边缘有1条棕黄色隆起的木质环纹【答案】D二.大黄考点1:加工题:忌用铁器考点2:术语题:髓部具有“星点”考点3:气味题:气清香,嚼之黏牙,沙粒感,唾液染成黄色。

执业药师-中药彩图

执业药师-中药彩图

中药彩图残留金黄色绒毛;切面近边缘约1-4mm处有1条棕黄色隆起的木质部环纹或条纹。

质坚硬,不易折断。

狗脊味苦、甘,性温。

补肝肾,强腰膝,祛风湿。

长倒卵形,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鳞片,断面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

绵马贯众味苦,性微寒。

杀虫,清热解毒,止血。

常卷缩成团,根茎横生呈不规则圆柱形,质脆,断面黄白色,气辛香,味辛辣、麻舌。

细辛味辛,温。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髓部可见“星点”(异型维管束),嚼之黏牙,有沙粒感。

大黄苦,寒。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止血,活血祛瘀。

切面皮部较薄,木部宽广,皮部与木部较易分离。

根茎髓中有隔或呈空洞状。

虎杖味苦,性微寒。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化痰止咳,泻下通便。

皮部有4-11个圆形异性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状花纹。

何首乌味苦、甘、涩,性微温。

补益精血,解毒,截疟,润肠通便。

断面略呈角质样,外围散有多数黄白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2-4轮,筋脉点。

牛膝味苦、甘、酸,性平。

活血通经,利尿通淋,引血下行,补肝肾,强筋骨。

维管束点状,排列成数轮同心环,筋脉点。

川牛膝味甘、微苦,性平。

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引血下行。

木部隆起,形成数个突起同心环轮,俗称“罗盘纹”。

呈细长纺锤形或条形,稍弯曲。

凹陷处有须根痕,质硬而脆,断面平坦,角质样。

太子参味甘、微苦,性平。

补气生津。

根茎呈柱状,下侧着生多条细根,断面皮部较广,木部淡黄色,略呈方形,皮部与木部常有裂隙。

威灵仙味辛、咸,性温。

祛风湿,通经络,消痰水,治骨鲠。

乌头的母根(主根),呈不规则圆锥形,弯曲,顶端有残茎,中部向一侧膨大,有小瘤状侧根。

断面类白色,形成层环纹呈多角形。

川乌味辛、苦,性热。

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北乌头的块根,一侧具圆形或扁圆形不定根残基(钉角)。

质硬,有裂隙,形成层环纹多角形或类圆形。

乌头子根加工品,无外皮,黄白色,半透明,厚约0.3cm。

附子味辛、性大热。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收藏执业药师中药鉴别高清图鉴(一)

收藏执业药师中药鉴别高清图鉴(一)

收藏执业药师中药鉴别高清图鉴(一)作为医药工作者,特别是中药工作者,饮片辩识是相当重要的,本系列根据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为依据,整理标注中药材及相应饮片特点,为中医药执业药师考试的应试者提供一点点的便利。

下面就先对根及根茎类中药进行排版,如有不同意见请及时沟通。

根及根茎类1、狗脊: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的干燥根茎狗脊药材;图片来源:承继堂狗脊饮片;图片来源:承继堂2、绵马贯众: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的干燥根茎和叶柄残基绵马贯众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绵马贯众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绵马贯众饮片;图片来源:本草植物3、细辛: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根和根茎。

细辛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4、大黄: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掌叶大黄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掌叶大黄断面;图片来源:冬凌草药用大黄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药用大黄断面;图片来源:冬凌草唐古特大黄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唐古特大黄断面;图片来源:冬凌草5、虎杖:蓼科植物虎杖干燥根茎及根虎杖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6、何首乌: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何首乌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何首乌饮片;图片来源:本草植物7、牛膝: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牛膝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8、川牛膝:苋科植物川牛膝的干燥根川牛膝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9、商陆:商陆科植物商陆或垂序商陆的干燥根垂序商陆饮片;图片来源:本草植物10、银柴胡: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干燥根银柴胡药材及饮片;图片来源:承继堂11、太子参: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根太子参药材;图片来源:守一真源12、威灵仙:毛茛科植物威灵仙、棉团铁线莲或东北铁线莲的干燥根及根茎威灵仙饮片;图片来源:本草植物13、川乌: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川乌饮片;图片来源:承继堂14、草乌:毛茛科植物北乌头的干燥块根草乌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15、附子: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黑顺片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白附片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16、白芍: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白芍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白芍饮片;图片来源:本草植物17、赤芍: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赤芍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18、黄连: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根茎黄连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19、升麻: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兴安升麻或升麻的干燥根茎大三叶升麻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20、防己: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干燥根防己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21、北豆根: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干燥根茎北豆根药材及饮片;图片来源:承继堂22、延胡索: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延胡索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延胡索饮片;图片来源:本草植物23、板蓝根: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板蓝根药材;图片来源:承继堂板蓝根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24、地榆:蔷薇科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干燥根地榆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25、苦参: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苦参饮片;图片来源:本草植物26、山豆根: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及根茎山豆根药材及饮片;图片来源:承继堂27、葛根: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葛根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28、粉葛:豆科植物甘葛藤的干燥根粉葛饮片;图片来源:守一真源29、甘草: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甘草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30、黄芪: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夹黄芪的干燥根蒙古黄芪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蒙古黄芪饮片;图片来源:本草植物31、远志:远志科植物远志或卵叶远志的干燥根远志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32、人参: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和根茎人参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人参饮片;图片来源:本草植物33、红参: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栽培品经蒸制后的干燥根和根茎红参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红参饮片;图片来源:本草植物34、西洋参: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干燥根西洋参药材;图片来源:守一真源西洋参饮片;图片来源:守一真源35、三七: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三七药材;图片来源:本草植物36、白芷: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白芷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白芷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37、当归: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38、羌活:伞形科植物羌活或宽叶羌活的干燥根茎及根羌活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羌活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39、前胡: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的干燥根前胡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40、川芎: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川芎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川芎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41、藁本:伞形科植物藁本或辽藁本的干燥根茎及根藁本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藁本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42、防风: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防风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防风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43、柴胡:伞形科植物柴胡(北柴胡)或狭叶柴胡(南柴胡)的干燥根柴胡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柴胡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柴胡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柴胡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44、北沙参: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北沙参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45、龙胆: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龙胆或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龙胆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龙胆饮片;图片来源:本草植物后续会继续更新,请持续关注声明:文中图片仅限于学习交流。

中药鉴定-执业药师一彩图(上)

中药鉴定-执业药师一彩图(上)

中药鉴定-执业药师一彩图(上)
狗脊:近边缘1~4mm处有1条棕黄色隆起的木质部环纹或条纹
绵马贯众: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
大黄:有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及“星点”散在
何首乌:皮部有4~11个类圆形异型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状花纹
牛膝:其外周散有多数黄白色点状维管束,断续排列成2~4轮。

川牛膝:断面浅黄色或棕黄色,维管束点状,排列成轮同心环。

商陆:切面木部隆起,形成数个突起的同心性环轮,俗称“罗盘纹”。

白芍: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光洁或有纵皱纹及细根痕
黄连:味连,形如鸡爪,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

板蓝根:有纵皱纹、横长皮孔样突起及支根痕
甘草:显“菊花心”
黄芪: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

嚼之微有豆腥味。

人参:根茎(芦头)长1~4cm,直径0.3~1.5cm,多拘挛而弯曲,具不定根(艼)和稀疏的凹窝状茎痕(芦碗)。

三七:主根习称“三七”,支根习称“筋条”,根茎习称“剪口”,须根习称“绒根”。

川芎:断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可见波状环纹(形成层)及错综纹理
防风: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习称“蚯蚓头”。

执业药师-常用237味中药彩图+鉴定+产地

执业药师-常用237味中药彩图+鉴定+产地

太全了!常用237 味中药彩图+鉴定+产地,赶紧收藏!一、根及根茎类狗脊药材呈不规则的长块状,残留金黄色绒毛;饮片呈不规则长条形或圆形,近边缘处有1条棕黄色隆起的木质部环纹,偶有金黄色茸毛残留绵马贯众长倒卵形,略弯曲,表面黄棕色至黑褐色,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鳞片,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

奇特异。

细辛(关药,产于东北,“辽细辛”)常卷曲成团,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环形的节,有须根及须根痕;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黄白色大黄(西北药)药材呈类圆柱形、圆锥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块片状,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虎杖饮片为不规则厚片,表皮可见纵皱纹及须根痕;切面射线放射状,根茎髓中有隔或呈空洞状何首乌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皮部有4-11个类圆形异常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状花纹”牛膝(四大怀药之一,产于河南)饮片呈圆柱形的段,中心维管束木质部较大,黄白色,其外围散有多数黄白色点状异型维管束,习称“筋脉点”川牛膝(川药,产于四川、西藏等)饮片呈圆形或椭圆形薄片,切面淡黄色至棕黄色,可见多数黄色点状异型维管束排成数轮同心环商陆横切片:木部隆起形成数个突起的同心性环轮,俗称“罗盘纹”;纵切片:木部呈平行条状突起太子参(华南药,产于江苏、山东、安徽等)药材呈细长纺锤形或细长条形,稍弯曲,表面微有纵皱纹,凹陷处有须根痕,顶端有茎痕,断面中心淡黄白色威灵仙药材根茎呈柱状,表面淡棕黄色断面纤维性,下侧着生多数细根。

断面皮部较广,木部淡黄色,略呈方形,皮部与木部常有裂隙川乌(川药,产于四川、西藏等)有小瘤状突起的侧根及除去子根后的痕迹,形成层环纹呈多角形,味辛辣、麻舌草乌(主产于东北、华北)药材呈不规则长圆锥形,略弯曲,形如乌鸦头,顶端常有残茎和少数不定根残基,有的顶端一侧有一枯萎的芽,一侧有一圆形或扁圆形不定根残基(习称“钉角")附子(白附片,川药,产于四川、西藏等)白附片无外皮,黄白色,半透明,厚约0.3cm附子(黑顺片,川药,产于四川,西藏等)黑顺片为纵切片,上宽下窄,外皮黑褐色,切面暗黄色,油润具光泽,半透明状,并有纵向导管束,断面角质样白芍(浙药,产于浙江)饮片断面类白色或略带棕红色,形成层环明显,可见稍隆起的筋脉纹呈放射状排列赤芍(关药,产于东北三省等地)药材呈圆柱形,稍弯曲,表面有须根痕及横长的皮孔样突起;饮片为类圆形切片,木部放射状纹理,具裂隙黄连(川药,产于四川、西藏等。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图谱及归纳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图谱及归纳

残留金黄色绒毛,边缘有1条棕黄色隆起的木质部环纹或条纹表面密被叶柄残基及鳞片,断面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

辽细辛,常卷曲成团。

根茎横生成不规则圆柱形髓部可见星点,嚼之黏牙,有沙粒感。

切面皮部较薄,木部宽广,皮部与木部较易分离。

根茎髓中有隔或呈空洞状。

皮部有4~11个圆形异性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状花纹外围散有多数黄白色点状维管束,断续排列成2~4轮 筋脉点维管束点状,排列成数轮同心环筋脉点木部隆起,形成数个突起同心环环轮,“罗盘纹”呈细长纺锤形或条形,稍弯曲。

凹陷处有须根痕,质硬而脆,断面平坦乌头的母根(主根),呈不规则圆锥形,弯曲,顶端有残茎,中部向一侧膨大,有小瘤状侧根,形成层环纹呈多角形断面皮部较广,木部淡黄色,略呈方形,皮部与木部常有裂隙北乌头的块根,一侧具圆形或扁圆形不定根残基(钉角)乌头的子根(侧根)加工品,泥附子,浸入食用胆巴水溶液,煮至透心,取出,去皮,纵切,蒸,晒乌头的子根(侧根)加工品,泥附子,浸入食用胆巴水溶液,煮至透心,取出,水漂,纵切,染色,蒸出油,烘,晒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菊花心木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有裂隙有髓形如鸡爪,有的节间长而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

雅连,“过桥”过长。

云连,形如蝎尾形似猪大肠,富粉性,饮片,有稀疏的放射状纹理 “车轮纹”不规则扁球形,顶端凹陷,断面有蜡样光泽根头略大,疣状突起;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 金井玉栏关药。

呈结节状,有数个圆形空洞的茎基痕,洞内壁显网状沟纹切面较平坦,粉红色、淡黄色或黄棕色,木部略显呈放射状排列;或皮部有多数黄棕色绵状纤维(长叶地榆,绵地榆)外皮薄,常破裂反卷,较为粗糙,鳞片状剥落。

味极苦。

饮片切面具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有时可见同心环断面有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裂隙,显“菊花心”味甜而特殊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

放射状纹理及裂隙“菊花心”,嚼之有豆腥味,微甜 金井玉栏园参,根茎(芦头)多拘挛而弯曲,具不定根(艼)和稀疏凹窝状茎痕(芦碗),须根有细小疣状突起,皮部棕黄色小点有较密深陷的横皱纹,略呈结节状。

执业药师考试:中草药实物图131张

执业药师考试:中草药实物图131张

目录A1狗脊 (4)A2绵马贯众 (4)A3细辛 (5)A4大黄 (5)A5虎杖 (6)A6何首乌 (6)A7牛膝 (7)A8川牛膝 (7)A9商陆 (8)A10太子参 (8)A11威灵仙 (9)A12川乌 (9)A13草乌 (10)A14附子(白附片) (10)A15附子(黑顺片) (11)A16白芍 (11)A17赤芍 (12)A18黄连(黄连片) (12)A19黄连(味连) (13)A20升麻 (13)A21防已 (14)A22延胡索 (14)A23板蓝根 (15)A24地榆 (15)A25苦参 (16)A26葛根 (16)A27甘草 (17)A28黄芪 (17)A29远志 (18)A30人参 (18)A31西洋参 (19)A32三七 (19)A33白芷 (20)A34当归 (20)A35羌活 (21)A36川芎 (21)A37藁本 (22)A38防风 (22)A39柴胡 (23)A40北沙参 (23)A41龙胆 (24)A43白前 (25)A44紫草 (25)A45丹参 (26)A46黄芩 (26)A47玄参 (27)A48地黄 (27)A49巴戟天 (28)A50续断 (28)A51天花粉 (29)A52桔梗 (29)A53党参 (30)A54南沙参 (30)A55木香 (31)A56白术 (31)A57苍术 (32)A58三棱 (32)A59泽泻 (33)A60香附 (33)A61天南星 (34)A62半夏 (34)A63石菖蒲 (35)A64百部 (35)A65川贝母 (36)A66浙贝母 (36)B1瓜蒌 (37)B2牛蒡子 (37)B3薏苡仁 (38)B4槟榔 (38)B5砂仁 (39)B6草果 (39)B7豆蔻 (40)B8益智 (40)B9麻黄 (41)B10紫花地丁 (41)B11金钱草 (42)B12广藿香 (42)B13荆芥 (43)B14益母草 (43)B15薄荷 (44)B16半枝莲 (44)B17肉苁蓉 (45)B18穿心莲 (45)B19茵陈 (46)B21大蓟 (47)B22淡竹叶 (47)B23海藻 (48)B24冬虫夏草 (48)B25灵芝 (49)B26茯苓 (49)B27猪苓 (50)B28乳香 (50)B29没药 (51)B30血竭 (51)B31海金沙 (52)B32青黛 (52)B33儿茶 (53)B34冰片 (53)B35五倍子 (54)B36地龙 (54)B37水蛭 (55)B38石决明 (55)B39珍珠 (56)B40牡蛎 (56)B41海螵蛸 (57)B42全蝎 (57)B43土鳖虫 (58)B44斑蝥 (58)B45僵蚕 (59)B46蟾酥 (59)B47龟甲 (60)B48鳖甲 (60)B49蛤蚧 (61)B50金钱白花蛇 (61)B51蕲蛇 (62)B52乌梢蛇 (62)B53麝香 (63)B54鹿茸 (63)B55牛黄 (64)B56羚羊角 (64)B57朱砂 (65)B58雄黄 (65)B59自然铜 (66)B60赭石 (66)B61炉甘石 (67)B62滑石 (67)B63石膏 (68)B65硫黄 (69)A1狗脊A2绵马贯众A3细辛A4大黄A5虎杖A6何首乌A7牛膝A8川牛膝A9商陆A10太子参A11威灵仙A12川乌A13草乌A14附子(白附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