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马鞍山PPT
安徽省马鞍山市

马鞍山 市市花:
桂花
马鞍山 市市树: 香樟树
马鞍山 精神:
聚山纳 川 ,一 马当先
铁路:宁铜铁路、宁安城际铁路(建设中)上的 列车均停靠马鞍山站。
公路:宁芜高速公路和205国道纵穿马鞍山,马鞍 山长江公路大桥于2013年12月31日建成通车。
水运:马鞍山港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郑蒲新港 是继上海、南京两个深水港后,长江第三个,也 是最后一个深水港项目。
山市,为省辖市。全市户籍人口为230万人,市区 户籍人口92万、市区常住人口102万。全市土地面 积4042平方公里,市区规划面积715平方公里,市 区建成区面积105平方公里,城市化率66%。境内辖 3区3县,城市规划区范围界定为:博望区、花山区、 雨山区范围,约715平方千米。3县分别为当涂县、 和县、含山县。
和县素有“鱼米之乡”。全县耕地面积100.38万亩,
宜林面积为19.38万亩。该县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目前发现的 主要矿藏有煤、铁、磷、白云石、石灰石、建筑沙、地热、 矿泉等十多个矿种。其中煤预计储量100万吨,磷矿为预计储 量50万多吨,白云石预计储量为3亿多吨,石灰石预计储量10 亿多吨。尤以建筑石料、水泥用灰最为丰富。二十世纪八十 年代的改革春风吹进了这片热土,和县从此焕发青春;农业 结构不断优化,大棚蔬菜名震大江南北,成为“长江中下游 最大的菜篮子”;工业发展初具规模,开辟了乌江、历阳两 个工业园,构筑起造纸、机械、化工、建材、农副产品加工 为支柱的工业体系;旅游产业蓬勃兴起,规划建设了中国国 际香泉湖、天门山、霸王祠等重点旅游景区。
马鞍山中国国际 吟诗节和中国诗歌 节,是马鞍山人民 缅怀李白的节日。 每年农历9月9日重 阳节期间举办,主 要活动有国内外游 人集中吟诗、寻觅 李白游踪,游览采 石叽,参观李白墓, 观看文艺表演。这 也成为马鞍山人民 娱乐活动的一个不 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诗城马鞍山简介

马鞍山名称由来:相传楚汉战争时,楚霸王项羽被困垓下,败退至和县乌江,自刎而亡。
乌骓马思念主人,翻滚自戕,马鞍落地化为一山,该山即名马鞍山,马鞍山市也由此得名。
地理位置: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南岸,东临石臼湖与江苏溧水县和高淳县交界;西面长江与和县相望,南与芜湖市郊、芜湖县、宣城市接壤;北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毗连。
气候特征: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有四季分明,季风显著,温和湿润,梅雨集中,降水量略偏少,日照偏少等特征。
历史文化:历史悠久,西周时属吴国,春秋战国时先后由吴改属越国和楚国。
秦至西晋均属丹阳县,隋以后为当涂县。
众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大量诗赋书画。
唐代大诗人李白晚年多次驻留马鞍山,留下了诸多佳话,也让这座城市与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
比如他写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成为千古名句。
城市荣誉:是全国文明城市,并且从2009 年开始已蝉联五届。
旅游资源:采石矶:是国家5A 级景区,与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并称为“长江三矶”。
这里江面狭窄,形势险要,自古为江防重地,景色壮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李白文化园:位于马鞍山市南部的当涂县,是李白的墓地所在,对于研究李白的生平和诗歌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景点:还有陋室、霸王祠、褒禅山等景点,分别与刘禹锡、项羽、王安石等历史人物相关,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经济产业:马鞍山是一座资源型城市,因钢设市、因钢兴市,以马钢而闻名,是中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
总的来说,马鞍山是一座兼具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诗城”的美誉名副其实。
它的旅游资源丰富,经济产业具有一定特色,是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也是长三角城市群和南京、合肥都市圈的重要成员。
介绍家乡马鞍山

介绍家乡马鞍山
马鞍山,位于安徽东部,横跨长江两岸,是一座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
这座城市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马鞍山是诗仙李白的终老之地,这里有李白墓、太白楼等遗迹,吸引着众多文学爱好者前来探访。
此外,马鞍山还是一座钢铁城市,拥有著名的马钢集团,为国家的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马鞍山的自然风光同样令人陶醉。
这里有著名的采石矶,它是长江三大名矶之一,峭壁千寻,突兀江流,素有“千古一秀”之美誉。
此外,雨山湖、濮塘等自然景观也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不少魅力。
这座城市的美食文化也别具特色。
马鞍山的特色小吃如采石茶干、当涂大肉面等深受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喜爱。
这些美食不仅反映了马鞍山的地方特色,也成为了人们了解这座城市的窗口。
近年来,马鞍山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
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同时,马鞍山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致力于打造一个绿色、宜居的城市。
总之,马鞍山是一座兼具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现代发展的城市。
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喜爱。
无论你是来旅游、学习还是工作,马鞍山都能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
马鞍山概况

一、现状基本特征1、地理位置马鞍山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东岸,长江三角洲的西缘。
北、东两面分别与江苏省江宁县高淳县接壤,南面与芜湖市接壤,西临长江与和县相望。
长江水路东到上海440公里,西达武汉685公里,陆路北距南京市区45公里,南距芜湖市区50公里,东至南京禄口机场35公里。
2、历史沿革马鞍山地区历史悠久。
西周属吴国,春秋战国先后由吴改属越国和楚国。
秦至西晋,均属丹阳县,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侨置于皖南一带的当涂县徙沿姑孰,上旨姑孰为当涂县之始,迄今相沿不变,从这时开始至1956年的1368年间,马鞍山地区均属当涂县。
民国裁府留县,当涂县属安徽省,1949年4月24日马鞍山解放。
1954年设马鞍山镇。
1955年设马鞍山矿区。
1956年10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置马鞍山市。
3、自然条件马鞍山市西临长江,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一部分。
市区地形基本上分为三部分:东部丘陵区;西部沿江地带分布着低丘,低丘与长江之间是狭长的阶地与河漫滩,长江中还有沙洲;中部是较为平坦宽阔的冲积平原,平均海拔在10米左右。
马鞍山市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型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季风显著,温和湿润,梅雨集中。
马鞍山境内河渠纵横,湖塘密布。
长江在市域内全长41公里,干流36公里。
慈湖河总长26公里,流域面积124.58平方公里。
采石河总长18.2公里,流域面积100.70平方公里,雨山河总长5.1公里,流域面积27.5平方公里,雨山湖水面0.85平方公里,调蓄容量120万立方米,以上河流均自东向西流入长江。
5、规模特征2001年底,城市建成区面积达67.58平方公里(含当涂县城),其中主城区61.25平方公里,当涂县城6.33平方公里;城市常住人口62万人(含当涂县城)其中主城区55万人,当涂县城7万人。
6、空间形态特征主城区规划采取“一城四团式”的空间结构,保持东进南扩的发展态势,工业和居住两大主要功能用地分别位于宁芜铁路两侧平行向南发展的格局。
马鞍山介绍

举 杯 邀 明 月
饮中八仙指唐朝嗜 酒的八位学者名人, 亦称酒中八仙或醉 八仙。《新唐书· 李 白传》载,李白、 贺知章、李适之、 汝阳王李进、崔宗 之、苏晋、张旭、 焦遂为“酒中八仙 人”。
• 马钢是中国特大型钢铁联合企 业和重要的钢材生产基地,隶 属安徽省管辖,主营业务为黑 色金属冶炼及其压延加工与产 品销售、钢铁产品延伸加工、 矿产品采选、建筑、设计、钢 结构、设备制造及安装、技术 咨询及劳务服务等,其中钢铁 生产业务集中于马鞍山钢铁股 份有限公司。截至2009年底, 公司具备1600万吨钢配套生产 能力,员工近6万人,总资产 761亿元。 • 马钢前身是成立于1953年的马 鞍山铁厂。1958年,马鞍山钢 铁公司成立。1993年,马钢进 行股份制改制,分立为马鞍山 马钢总公司和马鞍山钢铁股份 有限公司。1998年,马鞍山马 钢总公司改制为马钢(集团) 控股有限公司。
太白楼始建于唐元和年间 (806~820年),原名“谪 仙楼”,宋元时期均有修葺。 明正统五年(1440年),工 部右侍郎周忱巡视江南时重 建。清顺治十四年(1657 年),知府胡季瀛重建,改 名为太白楼,又称“唐李公 青莲祠”。后毁于兵燹。清 光绪三年(1877年),兵部 尚书彭玉麟捐资重建。
天官赐福、地官赦 罪、水官解厄
大 脚 印
月 台
太 白 墓
诗 仙 长 原葬于当涂县城南5公 里的龙山东麓。唐元和十二年(817),李白生前好友范 作之子范传正,时为宣歙观察使,因念与李白有通家之情, 经过几年的明察暗访,得知李白儿子李伯禽虽然定居当涂, 曾为其父守孝,但已于25年前离开人世。李白孙子离家出 走,不知所终,唯有两个孙女,也已“一为陈云之室,一 乃刘劝之妻。”她们告诉范传正:“先祖志在青山,殡于 龙山东麓,地近而非本意。”范传正为了遂李白的遗愿, 他同当涂县令诸葛纵合力将李白墓迁葬于青山西麓。范传 正亲自为新墓撰文,“谢家山兮李公墓,异代诗流同此 路。”给予李白很高评价。墓前建了享堂一座(今太白 祠)。
马鞍山简介

.
.
.
.
• 位于安徽当涂县的李白墓 园枕着郁郁葱葱的青林山, 园内有牌坊、太白碑林、 眺青阁、太白祠,李白墓、 青莲书院、十咏亭、盆景 园等景点。李白墓完整地 保存了唐代名人墓葬形制, 太白祠、享堂集中展现了 明清宗族祠堂的建筑风格。
李白之墓
李白雕塑
播放到此结束
谢谢观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马鞍山简介
马鞍山市位于长江下 游南岸、安徽省东部。 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层 城市,长三角城市经 济协调会成员城市, 皖江城市带成员城市。 面积3927平方公里, 人口252万(2011 年)。
·
• 采石矶是国家重点风景 名胜的核心景区,位于 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5 公里处的长江东岸,南 接著名米乡芜湖,北连 六朝古都南京,峭壁千 寻,突兀江流,历史悠 久,名胜众多,素有 “千古一秀”之美誉。
.
• 采石矶历来为江南名胜, 古往今来,吸引着许多 文人名士,像白居易、 王安石、苏东坡、陆游、 文天祥等都曾来此题诗 咏唱,特别是唐代大诗 人李白在这里饮酒赋诗, 相传最后因酒醉赴水中 捉月而淹死,更增添了 神秘的色彩。现在在采 石矶上建有国家4A级旅 游景区,是马鞍山的重 要旅游景点。
.
雨山湖,旧名洼儿塘, 又称娃娃塘,位于马鞍 山市区中心,花雨广场 畔,水域面积1987亩。 湖东有佳山,西有雨山, 两山相对,湖光山色, 浑然一体。湖周围垂柳 倒映,高楼成群,为市 中心风景区。1959年, 辟为公园,园因湖名, 与临近的佳山和雨山共 同构成了马鞍山城市景 观中山水相依的特色。
初二写景作文《马鞍山》750字(总10页PPT)

岩石 过了没多久,身边的
也越来
越奇险,那橫岩遮住了一半的艳
阳天,我们生怕那橫岩掉下来,
情形 那
虽不比三峡可怕,但也很
令人心惊。
一路上,石阶因山势越来越
不平 起伏
了,就像浑然天成一般,
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喜爱上它的奇险。
关键词:岩石,奇险,艳阳天,情形,山
势,不平,遮住,生怕,掉下来,起伏,喜爱, 心惊,一般。 词语:岩石 拼音:yánshí 解释:高大的石块;大石块。《史 记·高祖本纪》:“高祖即自疑,亡匿, 隐於芒碭山泽巖石之间。”南朝梁江 淹《诣建平王上书》:“其上则隐於 篇肆之间,卧於巖石之下。”清陈康 祺《郎潜纪闻》卷三:“﹝苏州沧浪 亭﹞巖石玲瓏,水木清美,遂为城中 名胜...
初二写景作文
马鞍山
750字
最近一次去马鞍山,是秋天,但
公公 太阳
还是在天上笑嘻嘻的放
同学 射着阳光,我和
说着笑着来
到了马鞍山脚下。那一座像马鞍的山 笔直的坐在那里,身上披着郁郁葱葱
衣裳 的绿
,头上还顶着几个凉亭
当帽子。
弯弯曲曲的小路上,护栏和
石阶像一条蛇一样围绕着山。
关键词:公公,同学,衣裳,帽子,护栏,
我们从小到大熟悉着,热爱着的山, 在我们马坝人的心里,它就是我们的 家!
关键词:马坝人,熟悉,热爱。
初二写景作文《马鞍山》
目标再远大,终离不开信念去支撑。
再见
2019年7月31日星期三
夜幕,马坝,小城,奇险,披上,安详,怀抱, 无限,活泼,秀丽,雄伟。 词语:人们 拼音:rén men 解释:泛称许多人。刘大白《旧梦》 诗之七九:“归坟墓去吧,这许多行 尸走肉,为甚占领着活人底世界,妨 碍人们底生存?”巴金《灭亡》第四 章:“我受够了人们底嘲笑是,那是我们马坝人的山,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山矿
210m
1100m
Search on TMALL . COM
哎呀呀我的家乡很普通,但对我来说却不普通, 欢迎大
家来马鞍山做客, 当然了 我请客, 你付钱, 我报销,
谢谢观看
2017
制作人:男生221寝室
讲述人:乐屹
三台阁
三台阁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长江名阁,始建于明崇祯年间,后毁于战火。20世 纪末得以重建。 三台阁是采石矶的制高点,采石矶是万里长江的结穴处。登临三 台阁,可南望天门中断,西眺大江奔流,东睹古镇采石,北看九华风光。三台阁已 成为采石砚风景区乃至马鞍山的新亮点。
三台阁
李白衣冠冢
市 花 市 树
我的家乡——马鞍山
创立于 1956.
林散之艺术馆
姓名:林散之 comtemporary 生卒:1898年-1989年12月6日 职业:Poet、Calligrapher、Painter 简介:林散之,草圣。名霖,又名以霖, 字散之,号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 和县乌江人。自幼喜欢书画。1972年中 日书法交流选拔时一举成名,赵朴初、 启功等称之诗、书、画“当代三绝”. The representative 《Sino Japanese Friendship po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