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飘》的感想与心得
《飘》读书笔记心得与感悟(精选8篇)

《飘》读书笔记心得与感悟(精选8篇)《飘》读书笔记心得与感悟篇1《飘》这本书写的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公斯嘉丽的家庭也因为战争而被迫搬迁。
斯嘉丽也因此遇到许多磨难,但她始终那么坚强,不管遇到什么难题都会勇敢地去面对,从不退缩。
斯嘉丽的勇敢我们不用质疑,因为事实摆在眼前。
当斯嘉丽家的东西将被抢走,而对方又带着枪时,斯嘉丽没有被吓哭,而是从容地把值钱的东西藏好,她甚至把东西藏在婴儿的尿布里。
当有人抢走斯嘉丽的东西后,斯嘉丽没有服从,而是拿起了一个女人所不使用的东西-枪,对准了对方,扣下板机。
当强盗死后,鲜血流了一地,别人都十分害怕,只有斯嘉丽仍然镇定地想办法,把尸体埋了起来。
斯嘉丽也是一个有能力的女人。
当原本的家产几乎变得一无所有时,斯嘉丽没有恐慌,而是尽自己的力量去拯救它们。
斯嘉丽的妹妹已准备好了嫁人,逃离这苦难的地方,但只有斯嘉丽留下来保护家产。
很快,斯嘉丽就通过做生意赚了钱,并用了当时爱人敌视的也是最便宜的黑人。
在斯嘉丽的智慧和努力下,棉花生长了,有东西吃了,条件也变得好了,但是斯嘉丽不是满足于现况,而是用这点本钱,将生意做得越来越大。
斯嘉丽的能力总是让人无法相信这只是一个柔弱的女人,另外斯嘉丽的临危不惧,坚强勇敢,她的能力,智慧一样让人敬佩。
斯嘉丽是乐观的,她总是相信明天会更好,因为明天毕竟是新的一天了。
斯嘉丽的故事让我们知道了坚强的重要,我们要擦干眼泪,在阳光下微笑,用坚强去与困难抗争。
我们一定可以成功的,因为斯嘉丽正在对我们微笑呢,你看到了吗?《飘》读书笔记心得与感悟篇2《飘》是全球范围内最畅销的世界文学名著之一。
这本书因被改编拍成电影,故又名“乱世佳人。
”是美国著名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爱情故事。
而我看完之后,最喜欢的是思佳。
问她的不幸而伤感,也为她的幸运而感动。
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前夕,塔拉庄园的小姐思佳爱上了“十二以上”庄园主的儿子阿什利,但阿什利却选择了她的表妹梅兰妮。
《飘》名著读书心得(7篇)

《飘》名著读书心得(7篇)《飘》名著读书心得1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看完了它,很惭愧自己像老牛走路似的看书速度,却也不敢恭维自己看得有多精。
读完后,心里有股淡淡的惆怅感觉,朦胧中,总觉得自己身上依稀有思嘉的身影。
读完《飘》,它确实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更唤起我对过去的懊悔。
同时,对书中的描述的人生、友情、爱情,我也感触颇多。
关于人生的善与恶,我不敢妄加评论,因为,毕竟我走的人生路还不及三分之一。
十六岁的我,想法也许是很幼稚的。
《飘》中女主人公思嘉·奥哈拉并不是传统观念的好女人,她有着迷人的外貌、聪慧的头脑、坚强的内心、果敢的行为。
同时,她也骄傲、贪婪、虚荣、追求实际,甚至曾经有过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她渴望爱情,不顾一切世俗观念,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
但当感情和现实利益相冲突时,她毅然将经济需求放在首位。
如果说我佩服思嘉,那我更衷情于瑞德,因为我也同样的崇高自由,他的豪放不羁,他的'现实,他的勇敢,都传神地说明了他在乱世社会中成长的一个人才,是在乱世生存与发展的强者,强者应适应任何一个社会,这也成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
在经济社会中对精神的取舍,在面对新生事物时,是适应还是回避?思索过后,相信我们会有更多的启发!谈到友情,虽然在《飘》中,作者并没有极力去描写友情,但媚兰对朋友的这份友情仍然是让我羡慕不已。
记得桑费有句话:“朋友有三种:爱你的朋友、恨你的朋友、忘记你的朋友。
”我想媚兰就是那种爱思嘉的朋友。
她对思嘉感恩、感激,甚至为了她可以去死,她的真心在临死前终于让思嘉明白她是她唯一的真正朋友。
在人的一生当中,谁能没有朋友?有几个真正的朋友便成了人一生最珍贵的东西。
对待朋友,最好也是最真的办法——那就是真心!读完了整本书,我也摘出了最喜爱的两句话:“美貌并不能使人高尚,衣着也不能使人尊贵。
”——警告贪慕虚荣的人。
“我向来不是那样的人,不能耐心地拾起一些碎片,把他们黏合在一起,然后对自己说这个修补好了的东西跟新的一模一样,一样东西破碎了就是破碎了一一我宁愿记住它最好时的模样,而不想把它修补好,然后终生看着那些碎了的地方”。
《飘》阅读感想

《飘》阅读感想
《飘》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女子斯嘉丽·奥哈拉的坚韧生活和爱情故事。
阅读这部小说,我有以下几点感想:
1. 坚韧不拔的精神:斯嘉丽·奥哈拉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复杂性格的女性形象。
她在战争中失去了家园,亲人和朋友,但她并没有被困境击垮,而是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努力重建家园,最终成为了一位成功的商人。
她的坚韧不拔精神令人敬佩。
2. 爱情的无奈与现实:《飘》中的爱情故事让人感慨万分。
斯嘉丽一直钟爱着艾希礼,但艾希礼却爱上了她的朋友梅兰妮。
而斯嘉丽在失去艾希礼后,又嫁给了瑞德·巴特勒。
然而,瑞德并不是她真正爱的人,她始终无法忘记艾希礼。
这种无法圆满的爱情让人感叹命运的无常和现实的无奈。
3. 对历史的反思:《飘》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展现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摧残和影响。
小说中的人物在战争中失去了家园,亲人和朋友,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平,反思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4. 人性的复杂与多样: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满,性格各异。
有
善良的梅兰妮,有狡猾的瑞德,有坚强的斯嘉丽等等。
这些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都反映了人性的复杂与多样,让我们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飘》是一部值得一读的经典之作。
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与无奈,还让我们对历史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飘》读书分享心得

《飘》读书分享心得人生如草木之秋;像梦一样漂浮,像悲剧一样。
看完《飘》后的思考。
战争是对生命的毁灭,但也像是黑暗下改变人的催化剂。
所谓的爱情,在战争面前是那么渺小。
以下是分享《飘》阅读分享经验的小系列。
请参考。
《飘》读书分享心得1同学们把这个《飘》“漂”到我身边。
我在一千多页的厚厚一叠里看着就害怕。
当时我就盯着她看。
“飘”有什么不好?怎样才能有信心和耐心看完?所以这个《飘》是我放在床上的,也只是每天陪我睡觉。
直到最近生病在家的时候,杂志都看完了,没有书看。
突然想起来这本书《飘》,是我留下的。
随便翻了几页,没想到这一翻就停了,直到花了三天时间一口气看完。
《飘》有很多主题,比如乱世美女的命运,飘零的美国南方文化。
主人公的思想感情深受美国内战的影响。
战争改变了女性。
他们在战火和硝烟中守护着自己的土地。
他们勇敢、坚强、不屈不挠,因为“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如果说读《飘》让我感到压抑,那么读《活着》让我感到更加愤怒和难过。
对斯佳丽的卑鄙、残忍甚至阴险感到愤怒。
我们过去看到的女主人公,要么温柔贤惠,大方宽容,纯洁善良,忠贞不渝,要么历经磨难却最终找到真爱。
不,小说开篇没多久,斯佳丽为了报复魏西丽和梅兰妮的订婚派对,勾引了梅兰妮的哥哥。
不久他们结婚了,生了一个儿子。
看到这个地方我很生气。
我希望女主角天真的形象消失。
她的骄傲、贪婪、虚荣,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都表现在下面的故事里。
她渴望爱情,不顾一切世俗的想法,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
但当感情和现实利益发生冲突时,她坚决把经济需求放在第一位。
为了陶乐300元的房租,在骗了瑞特的钱但失败后,她又重复了勾引连姐姐未婚夫的干爹弗莱的老把戏,只因为干爹有个小木材厂,能给她300元。
我不敢评论生活中的善恶,因为毕竟我的人生轨迹还不到三分之一。
二十多岁,思想可能比较幼稚。
平心而论,我也有点同情斯佳丽。
对于她“不择手段”的“自私自利”,也许这些都是她为了生存不得不采取的权宜之计。
《飘》读后感

《飘》是一部由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小说,讲述了在美国南北战争和重建时期,一个名叫斯嘉丽的南方女性的生活和成长。
这部小说以其丰富的情节、生动的人物塑造和深刻的社会背景,吸引了无数读者。
读完《飘》,我被它所展现的那个时代的历史画卷所震撼,同时也对主人公斯嘉丽的性格和命运有了深刻的感悟。
斯嘉丽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角色,她美丽、聪明、坚强,但同时也自私、虚荣、无情。
她在一个男权社会中展现出了女性的力量和韧性,她的生命力和对生活的执着让我印象深刻。
斯嘉丽的故事让我看到了一个女性在极端困境中的生存挣扎,也让我对女性的地位和角色有了更深的思考。
小说中的南北战争背景为斯嘉丽的命运增添了许多戏剧性和悲剧性。
战争不仅改变了她的生活,也塑造了她的性格。
斯嘉丽在战争中失去了家人、财富和爱人,但她从未放弃希望,始终坚持着。
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我感到钦佩,也让我明白了生活的不易和坚持的重要性。
同时,《飘》也揭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问题,如奴隶制度、性别歧视等。
这些问题在今天的社会中虽然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仍存在一定的影子。
这让我认为,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学习,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公平。
读书心得——从女性主义翻译角度看《飘》的三个译本

读书心得——从女性主义翻译角度看《飘》的三个译本1 女性主义与翻译女性主义研究始于西方,女性视角自20世纪80年代被纳入翻译理论以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通过对原著的解读,使译文更适合目的语环境,注重对文化语境的描写,说明翻译不仅是语言技巧的问题,更是文化意识形态的问题。
女性主义从性别的角度来审视翻译,如传统翻译理论中的“忠实”和作者与译者、原文与译文的二元对立,发现了女性主义与翻译的相似之处。
并且认为翻译中存在着严重的性别歧视,开始质疑以男性为中心的翻译理论,并由此引发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讨论。
为了消除翻译过程中的歧视,重建女性的性别认同,使女性主体意识在译文中得到体现,女性主义译者强调译者介入翻译实践。
译文不仅体现了原文的内容,而且赋予了原文更多样化的含义。
通过对原文的研究,对译文的具体解读体现出女性主义翻译方法是一种表达女性声音的文化策略,使译文具有拓展原文意义的功能。
2 《飘》《飘》是以美国内战为背景的一部小说,被公认为美国最经典的小说之一。
该书以女主人公的成长与变化为主线,描写了美国内战和战后格鲁吉亚重建时期的社会变迁,展现了浪漫爱情与现实主义的完美融合。
《飘》是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一部社会小说,塑造了一个以现代女性为特征,追求自由和爱情的女强人斯嘉丽。
玛格丽特·米切尔塑造了一个以现代女性为特征,追求自由和爱情的女强人斯嘉丽。
她敢于追求爱情,不避讳流言蜚语;面对事业,她坚强勇敢;面对家庭,她克服困难,敢于对家庭负责。
在当时的传统社会中,这种精神给了处于底层、没有社会地位的妇女莫大的希望。
其独特的魅力以斯佳丽叛逆进取的精神吸引了众多女性的青睐和学者的研究。
3 从女性主义讨论《飘》的三个译本傅东华译本,戴侃、李野光译本,李美华译本,三种译本分别由男译者、女译者和男女合作翻译,从女性视角探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角色再现和内心活动的影响。
傅东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将《飘》译成中文的翻译家。
关于文学名著《飘》心得体会300字10篇

关于文学名著《飘》心得体会300字10篇文学名著《飘》心得体会300字(篇1)《飘》,是美国文学史上最为畅销的小说之一,同时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飘》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讲述了女主人公郝思嘉所经历的感情纠葛和成长历程。
郝思嘉是美国佐治亚州的一位社交名媛,她出生在塔拉当地一个富足且颇有名望的种植园主家庭,母亲温柔和善,父亲爽朗能干,仆人忠心耿耿,而且自己还美丽动人,看起来,郝思嘉似乎拥有了一切的美好。
可郝思嘉心里却一直爱慕着一个求之不得的人,那就是英俊潇洒的卫希礼,可卫希礼却要跟表妹媚兰结婚。
于是,郝思嘉打算在卫希礼宣布订婚之前,跟卫希礼表白,却遭到了卫希礼的拒绝,还遭到了一名外地男子白瑞德的嘲笑。
于是,郝思嘉赌气嫁给了媚兰的哥哥查理。
可谁料到,新婚不久,查理就入伍并战死在了沙场,独留下思嘉和一个孩子。
无奈的思嘉便到了亚特兰大的媚兰家中,但不久后,战争促使思嘉带着刚生产完的媚兰回到了塔拉,并打算重振破产的庄园。
为了利益,更为了生存,思嘉又先后嫁给了妹妹的未婚夫甘扶澜和视她为“同类”的白瑞德,前者为了给她主持公道而死,而后者因为思嘉不爱他而出走(然思嘉最终醒悟,准备追回瑞德)。
在思嘉的身上,我看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品质,一种****于思嘉出身名门的母亲,这是属于女人的柔弱,是贤妻良母的专属;而还有一种则是来自于思嘉年少在外闯荡的父亲,放荡不羁,野性未泯,有着一股男人的刚强,这种品质使得思嘉在日后的战乱中能够创出一片天地,自强不息。
面对情感上的一次次失意,母亲的去世,父亲的精神失常,生命中的依靠一个个消失……面对命运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她并没有自甘堕落,而是独自一人承担着重任。
在塔拉的一段时间里,她从一个养尊处优的大小姐,变成了一个勤劳能干的乡野村妇,她那白皙娇嫩的小手上,必定是磨出了许多水泡,变得粗糙不堪了。
在整本书中,思嘉最看重的便是金钱,而我并不觉得思嘉很俗,因为有了金钱,思嘉便能有能力保护深爱的家园。
《飘》读书心得体会范文1000字(35篇)

《飘》读书心得体会范文1000字(35篇)《飘》读书心得体会范文1000字(精选35篇)《飘》读书心得体会范文1000字篇1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长篇小说《飘》于1936年问世,该书取材于美国南北战争及战后南方重建时期,全文故事以亚特兰大为核心展开,书中十二橡树的烤肉宴会、亚特兰大的义卖会、杰拉尔德的葬礼等等描述展现出当时南方社会风貌,书中还大量地描绘战争期间病员缺医少药、伤亡惨重的悲惨景象。
主人公思嘉在此时代背景下,从生活优越的富家小姐变成了寡妇,战争使她面对饥饿、贫困。
她捧着脚下肥沃的土壤决心要重新开辟自己的新家园,面对北佬强盗的大肆掠抢她毫不退缩,显露出父系爱尔兰人的强悍。
前两次的婚姻并非思嘉真正想要的,而白瑞德对她的爱意始终未变。
终于在不顾亲友的反对与劝阻下,她和白瑞德结了婚。
白瑞德对他们的孩子邦尼倾注了全部心血与关怀,但思嘉对艾希礼仍然旧情不忘。
直至媚兰去世后,艾希礼像小孩子一样比以往时候更加害怕。
思嘉终于明白她对艾希礼的感情只是因为他没有像其他男人一样迷上自己。
这时她才知道一直以来她爱的是白瑞德,白瑞德的存在仿佛让她重新看到了生存的希望。
但一切都已经晚了,白瑞德对思嘉很失望,决定离家出走。
全文结束语是思嘉自言自语的一段话:明天,我会想出办法把他搞回来。
不管怎么说,明天又是另一天了。
全文一方面展现出主人公思嘉坚强勇敢的顽强精神,她们家族的人从来不知道失败的精神。
即使在失败面前她仍然昂起头来藐视一切困难,另一方面也正是这种争强好胜、缺乏对事物的冷静分析、盲目追求不适合自己的东西的缺点,致使她到最后一刻才明白爱她的人是谁。
但白瑞德终于结束这场感情独角戏中走了,全文结局可谓是一个悲剧。
从书中看人生,我们也能汲取到一些人生经验。
回首过往,每个人不免都有一些未被自己珍视的亲人、朋友、或是一段经历。
当我们身处当下时应该理性对待周围值得珍惜的一切,时光一去不返,只有真正意识到错失了对自己好的人时,只能怅然一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飘》的感想与心得
阅读《飘》的感想与心得1
心中微微酸楚而头脑震撼的感觉你可曾尝试过?每每想起都激动不以,希望分享却解释不清的经历你可曾有过?心情的起伏、震荡你可曾清楚感到过?我不曾相信只因一个故事可以深深感受,直到走进了《飘》的世界。
偶然的一翻《飘》让我沉醉于思嘉的爱恨情仇,在红土地上长大的她,有着与别人一样的家庭、生活和少女的情怀,但不一样的是她的身上散发着不一样的气质,她看起来复杂、放肆还有点狡滑,但她的内心却是坚强、善良、自由与天真。
也正因为这份天真,她追寻着自己相信的爱情,可到头来伤痕累累。
不过还好,瑞德一直在她身边,小心谨慎的呵护她,瑞德的爱不显而易见,但却爱得深沉。
瑞德说的对,思嘉与他很相似,他们都是在美国动荡的年代里优秀的人才,瑞德曾讽刺南方人只有傲慢,思嘉曾使红土地起死回生,他们都一样能干,可是在感情上却实在算不上精明,思嘉傻傻的爱着不值得爱的卫希里,瑞德傻傻的等着思嘉,终于思嘉幡然醒悟,瑞德却离开了。
但是,我相信思嘉一定能追回自己的爱情,因为她天使般的美貌,心灵的坚强和执着,更因为她那自信的话语:“After all,tomorrow is another day。
”
思嘉的形象并不完美,她有着人性的弱点,但也正是这些,让我感觉她更美好,因为这样她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虽不曾无数次的读过这本书,却无数次为思嘉的魅力所折服,无数次为瑞德的爱情所感慨。
多么敬佩玛格丽特米切尔能写出这样一本绝世佳作,不愧是她一生的心血。
阅读《飘》的感想与心得2
《飘》,是我最喜爱的书。
喜欢斯佳丽的勇敢坚强,喜欢瑞特的机智果断,喜欢玫兰妮的外柔内刚。
对于斯佳丽这个人物,我的感觉是矛盾的,是讨厌却又不得不敬佩她。
她是个非常有个性的人物,她一生中爱了两个男人,而她却没一个是了解的。
如果她了解阿希礼,那她就不会爱他;如果她了解瑞特,那她就不会失去他。
她一直以来是辜负瑞特的,她只是不停追寻着自己梦中的王子――阿希礼。
她只是把自己爱的特点认为阿希礼有,她只是做了一件华丽的衣服,让阿希礼穿上,而后爱上他。
而事实是,她爱的只是那件衣服。
对于她,我是不得不佩服的,佩服她的坚强,佩服她对土地的执着,佩服她能在那中环境下放下以前所受的教育下田干活,佩服她能不顾社会上的言论而开创自己的事业。
她生命有几个灵魂,一个是她的母亲。
他的母亲是一位非常能干、温柔的典型贵夫人,是她最敬佩的人。
可是,母亲为了救人而被传染伤寒,去
世了。
另一个,是她十几年来最爱的人――阿希礼。
她能在逆境中站起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阿希礼。
她对阿希礼是异常执着的。
还有一个,就是玫兰妮。
在一起奋斗的十几年里,玫兰妮已经成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飘》绝对是部值得再三品味的好书,文字优美,情节跌荡起伏、扣人心弦,虽然其中由于作者的主观因素,对于美国南北战争的评价并不客观和全面,但以文学角度来说,这绝对是一部绝世佳作,值得一看。
瑞特是个复杂的人,他有良好的家世,但却仍和旧时代格格不入,他有锐利的眼睛,可以在乱世找到自己的处身之道,他对国家有热情,即使他明知必败无疑,却仍在最后关头入了军。
他爱斯佳丽,但他更了解斯佳丽,所以他从不说,只是通过行动表达,而斯佳丽却从来不想去了解他。
最后,他绝望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使他再也没有勇气再去尝试,他累了。
阅读《飘》的感想与心得3
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长假。
放假的第一天,我便再一次捧起了我最喜爱的那部小说——《飘》。
记得上一次读《飘》,应该是一年以前的事了。
那时,我偶然地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一篇关于《飘》的*,内容不记得了,但读后却记住了“飘”这个好听了名字。
于是很快,我就到书店把
它买了回来。
怀着一股好奇,在几天的时间里一口气将它看完了。
我想,这应该是我所读过的最能吸引我的一书了吧。
《飘》是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遗世之作,自问世以来,便靡全球,并且畅销全球,而主人公斯佳丽与瑞特·巴特勒在美国南北战争及重建的背景下展开的爱情故事也成为历久不衰的
爱情经典。
当我第一次读的时候,我深深地被其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所吸引着,而这一次,更能吸引我的,则是小说中作者所塑造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物。
勇敢无畏、为生存用尽手段的斯佳丽;英俊优雅颇具绅士风度的韦尔克斯·阿希礼;善解人意的玫兰妮;投机倒卖,发“国难财”却又机智幽默不乏绅士风度的巴特勒……这些个性鲜明的平凡小人物身上,都散发出一种独特气息与魅力,吸引着我。
而在这些人物中,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是斯佳丽。
这位从小深受南方文化传统熏陶而血液里却流淌着叛逆因
子的女子,在战争前一心只想着如何凭借自己的美貌吸引全县所有青年才俊特别是阿希礼的目光,而战后,为了生存,为了她所视为生命的土地,她用她那稚嫩的肩膀承担起了一切,包括养活她情人和她情敌在内的一大家人。
为了生存,她开枪打死了闯入塔拉庄园企图抢劫的北佬军官;为了保住塔拉庄园,她可不择手段,抢走自己亲妹妹的未婚夫;为了三百美元,她也可以下嫁给“流氓”巴特勒……
在她以前所熟悉和生存的世界被战争彻底颠覆后,她并没有因此而倒下,而勇敢地站了出来,“以自己的豪侠气概去征服世界”。
尽管斯佳丽的手段卑劣,爱钱如命,但这一切都只是生存,为了挑起整个奥哈拉家族的重担,尽管她有时会怨天尤人,垂头丧气,但她却永远不会丧失对生活的勇气与希望,无论处境多么艰难,她都不会放弃。
“Afterall,tomorrow is another day.”
说得真好!毕竟,明天是新的一天了,这是故事结尾斯佳丽面对深爱自己的巴特勒最终离去时说的一句话。
“明天,我一定有办法留住他!”看,这就是斯佳丽的信心与勇气,无论怎样,永不言弃。
如同梁静茹在《勇气》中所唱的那样:“我是宇宙无数超级勇气美少女。
”这,就是斯佳丽的豪侠本色,无所畏惧,一往无前。
《飘》所带给我的,是一种信心,更是一种勇气。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一个人在战斗,就像斯佳丽那样需要独力去撑起塔拉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