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组织重要知识点概括

合集下载

国际组织概论重点完整版

国际组织概论重点完整版

(一)北约:1.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缩写:NATO;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

北约拥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规部队,是西方的重要军事力量。

这是二战后西方阵营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是马歇尔计划在军事领域的延伸和发展,使美国得以控制以德国和法国为首的欧盟的防务体系,是美国世界超级大国领导地位的标志。

2.宗旨:成员国在集体防务和维持和平与安全方面共同努力,促进北大西洋地区的稳定和繁荣。

(二)东盟:1.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简称东盟。

成员国有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文莱、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

其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

1967年8月7-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即《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

2.原则:坚持不干涉内政的基本原则;尊重各成员国的独立、主权、平等、领土完整和民族特性;坚持以和平手段解决纷争;不干涉成员国内政;就涉及关系东盟共同利益事宜加强磋商机制,依照东盟条约和国际惯例解决纷争,棘手问题将交由东盟首脑会议协商决定。

(三)APEC:1.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APEC)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

截至2014年9月,亚太经合组织共有21个正式成员和三个观察员。

1989年11月5日至7日,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成立。

1993年6月改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成立背景:亚太经合作组织诞生于全球冷战结束的年代。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形势日趋缓和,经济全球化、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渐成为潮流。

国际关系学国际组织知识点整理

国际关系学国际组织知识点整理

国际关系学国际组织知识点整理在国际关系的广袤领域中,国际组织宛如璀璨繁星,各自闪耀且相互交织,对全球事务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索国际关系学中有关国际组织的关键知识点。

一、国际组织的定义与分类国际组织,简而言之,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其他国际法主体)为实现共同的政治经济目的,依据其缔结的条约或其他正式法律文件建立的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常设性机构。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国际组织可以有多种分类方式。

按照成员的构成范围,可分为全球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

全球性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其成员来自世界各个角落,致力于解决全球性的问题;区域性国际组织则侧重于处理特定地区的事务,例如欧盟、东盟等。

依据组织的宗旨和职能,又可分为一般性国际组织和专门性国际组织。

一般性国际组织的职能较为广泛,涉及多个领域,像联合国就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而专门性国际组织则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如世界卫生组织聚焦于全球卫生事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重点关注国际金融与货币问题。

二、国际组织的形成与发展国际组织的发展历程源远流长。

早在古代,就有一些类似于国际组织的形式存在,如国家间的同盟和联盟。

然而,现代意义上的国际组织始于 19 世纪。

工业革命推动了各国之间经济联系的加强,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进步也使得国际交流更为便捷,为国际组织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20 世纪是国际组织迅速发展的时期。

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促使各国认识到通过国际合作维护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性。

联合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战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各种专门性国际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涵盖贸易、金融、环保、人权等众多领域。

进入 21 世纪,国际组织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全球性问题日益复杂,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对国际组织的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际组织的权力格局。

国际组织理论课堂笔记整理

国际组织理论课堂笔记整理

国际组织理论理想主义:缔造永久和平,主张建立超国家组织、法那么,维护和平。

例如威尔逊的“十四点原那么“主张建立国际联盟,但把美国的领导作用与国联结合,有其固有的局限性。

现实主义: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认为国际组织的制的世界是不理智的,主张用权利来维持。

例如卡尔对国联的批判,认为有其固有局限缺陷:表现:1、国际社会没有同等对待不同国家,具有双重标准。

2、国际社会难以看到国际道德的作用,看到的是大国间的权利和利益。

卡尔总结国际组织发挥作用要具备一定条件:1、共同道德标准,一视同仁,不能有双重标准。

2、共同利益的认同而不是单个利益,也就是组织的整体利益大于局部利益。

3、超国家的权力,即国际组织的权力大于成员国的权力。

国际组织的内涵1、国际组织是一种跨越国界的国际机构,强调跨越国界。

2、是由不同国家或其政府或不同国家的自然人或法人组成的机构,既可以为国家,也可以为自然人或法人。

3、具有较完整的结构体系。

4、它根据其组成分子间的协议而建立,基于组成分子的是其组成分子集体契约的结晶。

5、具有特定的目的和使命。

6、在国际社会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国际组织未来开展趋势呈现的特点1、数量方面,今后不会有大幅度的增加,会趋于重新的分化和组合。

2、其职权范围在逐步扩大。

1其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是条件。

2.专门性国际组织区域性国际组织对国际世界的奉献也不可无视。

国际组织在国际格局中的作用和地位1、国际组织对国际格局的独特作用1、国际组织是多国机构,普遍认为其结局问题比拟对其有信任感,直接或间接成为国际力量的补充。

2、国际组织有协调职能,他能协调国际关系,增进国家之间的协调与协作,为各国之间的交流提供场所和平台。

2、极少数地区性国际组织可构成国际格局的主角,以欧盟为例或者第三世界的东南亚国家联盟。

3、国际组织在格局对抗中充当国际格局主角的工具和制约力量。

国际组织受到新因素的制约1、国际组织受新的国家因素的制约,主要指大国的干预和控制,国际组织与其成员国相互制约的关系向更深层次开展。

第四单元 国际组织 知识提纲(核心知识点)-【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第四单元 国际组织 知识提纲(核心知识点)-【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提纲整理第四单元国际组织第八课主要的国际组织(核心知识点)1.国际组织的含义、地位、分类①.含义:是指若干国家的政府或民间团体经协商联合建立的经常性组织。

②.地位: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基石)③.分类:A、按成员性质分:政府间国际组织(主权国家或地区的政府)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团体或个人)B、按地理范围:世界性国际组织(面向全世界)和区域性国际组织(限于某一特定的地域范围)C、按职能范围:一般性国际组织(职能范围广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和专门性国际组织(具有专业职能——主要:科、教、文、卫等)2.国际组织的机构①.议事和决策机构:全体成员参加的大会,享有广泛的权力——制定和修改章程、接纳新成员、选举执行机构成员和最高行政官员、审核财政预算和决算、审议个机构年度报告等②.执行机构:大会休会期间,部分成员组成执行机构,执行相关的决议,履行各种职能。

③.秘书处:负责处理日常事物,为其他机构提供服务。

④.司法机构:解决成员间的矛盾、纠纷。

3.国际组织的产生及作用①.产生: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要求,表明了人类交往的日益频繁和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适应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情况和新变化。

②.作用A.积极作用:可以促进国际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协调、合作,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冲突和经济纠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B.交际作用——有局限性:个别大国依仗实力,力图控制国际组织,使其成为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工具。

4.联合国的地位、宗旨、原则①.地位:党建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②.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③.原则A.各会员国主权平等B.各会员国应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C.各会员国应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D.各会员国必须避免使用物理或以武力相威胁,不侵害别国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E.各会员国对于联合过依宪章规定而采取的行动,应尽力予以协助F.联合国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内政的事物。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知识点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知识点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知识点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知识点专题一: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1、了解国家的性质国家的性质,也就是国体,反映了不同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和政权掌握的阶级。

因此,判断一个国家的性质,需要看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以及实行的是哪个阶级的政策。

2、理解民主与专政的关系专政是国家的根本职能,即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其意志。

而民主则是一种国家制度,按照多数人的意志来实现国家职能。

两者相互对立,但也相互依存,共同体现国家的性质。

3、说明国体和政体的关系国体反映了社会各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而政体则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政体体现国体,并服务于特定的国体,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不适当的则会危害国体。

4、了解代议制的含义代议制是一种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是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充当公民与国家之间的政治纽带。

5、了解不同国家制度的基本形式现代国家大致有两种基本管理形式,即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是建立在民主基本原则上的政体,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是经过选举产生的。

而君主立宪制则是国家元首由的君主担任,但其权力受到宪法框架的限制。

此外,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还可以分为议会制、总统制、半总统制和委员会制等形式。

在议会制国家中,政府负责行政权力,向议会负责。

政府由议会产生,接受议会的监督,并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

如果议会对政府表示不信任,政府必须集体辞职,或由政府首脑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进行议会选举,根据新的议会选举结果成立新的政府。

在总统制国家中,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直接行使国家最高行政权力。

总统独立于议会之外,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只对选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单一制和联邦制是国家结构形式的两种形式。

单一制国家由中央政权统一领导,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只能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享有权力并直接行使于人民,相互间不得任意干涉。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考点必背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考点必背

《国家与国际组织》考点必背专题一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1、国家的本质(1)国家和国家性质(a):①国家的内涵: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构成国家的基本要素,是国家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②国家性质:国家的性质即国体,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国家的性质。

③国家的历史类型:按国家性质不同可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2)专政和民主(b):①职能: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根本职能是政治统治(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即专政);国家也具有社会管理的职能。

②国家的本质:一定阶级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③民主: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服务于统治阶级。

④关系:共同体现国家性质,凡实行民主制的国家,必然包括一定阶级的民主,也包括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3)国体和政体(b):①国体即国家性质,政体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②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国体决定政体,并通过一定的政体来体现;政体体现国体,并服务于特定的国体,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不适当的政体会危害国体;政体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人口素质、发展程度、外来势力的影响,同样的国体也会采取不同的政体。

2、现代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1)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和影响政体的因素(a):①共同特征:代议制。

由选举产生、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

一方面,只有公民广泛参与,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政体。

另一方面,不可能全体公民都经常性地直接管理所有国家事务。

代议制本质上是一种间接民主,充当公民和国家之间的政治纽带,成为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

②影响因素:国体决定政体,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人口素质、发展程度等,都是影响政体的因素。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知识点汇总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知识点汇总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知识点汇总非凡教育2018届高考《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精编一、国家概况1、国体和政体的关系(1)国体决定政体。

(2)整体体现并服务于国体。

(3)适当的政体能巩固国体;不适当政体会危害国体。

2、影响国家管理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的因素除国体对政体的决定外,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人口素质、发展程度等,都是影响国家管理形式的因素。

采用何种国家结构形式,是阶级、民主、历史和文化等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

3、维护国家统一(1)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2)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

(3)维护国家统一,一方面要维护民族团结。

不断增强包括各民族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方面要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坚决反对任何外来势力的入侵和占领,坚决反对分裂国家的行为。

二、英国1、英国国王:英国政体的显著特征是存在君主。

国王仅具有象征性的地位,是一个“虚位元首”。

国王名义上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总司令,形式上有权任免首相、各部大臣等高级官员,有权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有权批准法律。

2、英国议会: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主要由上议院和下议院组成。

(20世纪以来,英国议会的实际权力不断萎缩。

主要原因有(1)由下院多数党组织的内阁,要求其议会党团服从党纪,议员很难自己做出决定;(2)随着社会发展,专业性立法越来越多,议会受到专业限制,多数是根据内阁的提案做出选择。

)3、英国的内阁和首相(1)内阁产生:议会大选后,由国王召见多数党领袖,任命其为首相并授权组阁。

该党领袖从本党议员中提出内阁人员名单,请国王任命。

组阁人数由首相确定。

首相和内阁要向议会负责。

(2)首相权利:即党政军大权于一身,掌握政府人事大权;领导内阁,对重大问题作出最终裁决;控制国家财政大权,掌握预算决策权;有权建议国王解散议会,宣布重新大选;是武装部队的实际最高领导人,可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

英国首相权力虽然很大,但仍要受到种种制约:如果内阁和议会党团中的多数人认为首相已经不能胜任,他就必须下台;议会有权监督内阁和首相;国王对首相有磋商权和警告权;舆论和反对党随时关注首相的一举一动,制约其“过分”行为。

中国与国际组织的知识点

中国与国际组织的知识点

中国与国际组织的知识点中国与国际组织一、背景介绍•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积极参与并支持国际组织的发展。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了多个国际组织的成员,拥有一席之地,并参与着全球事务的治理与决策。

二、中国加入国际组织的意义•政治意义–通过加入国际组织,中国可以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自身利益和意愿得到更多的认可和实现。

–参与国际组织的决策制定,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经济意义–加入国际组织可以促进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合作,拓展中国的市场和资源来源。

–进一步融入国际经济体系,有利于吸引外资和技术引进,促进国内经济发展。

•社会意义–加入国际组织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好关系。

–通过参与国际组织的活动,中国能够分享国际社会的发展成果和经验,对国内社会发展有积极影响。

三、中国参与的主要国际组织及角色•联合国(United Nations,UN)–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并长期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

–在联合国安理会中是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对重大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作用。

•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成为其成员国之一。

–在WTO框架下,中国积极参与全球贸易谈判,并依法履行贸易承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1945年,中国成为IMF创始会员国,并在1980年恢复其在IMF中的成员资格。

–作为IMF的会员国,中国享有应有的权利和承担相应的义务,参与国际金融合作与协调。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1972年,中国恢复成为WHO的正式会员国,并为其工作提供了全面支持。

–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中国积极参与疾病防控、疫苗研发等合作,为全球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ADB)–1986年,中国加入了亚洲开发银行,并成为该组织的重要成员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国家和国际组织
一、国家职能:、
二、国家管理形式(政体)
1、从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及其职权范围看分为、
2、从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看,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分为、

3、我国的管理形式:
(1)最重要、最显著的特点
(2)根本原因:
4、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三、现代国家的国家结构形式
1、分类: 、
2、坚持一个中国,实现祖国统一:
为什么?
怎么做?
四、国际组织:
1、分类
2、作用
第二单元: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英国和法国为例
一、英国国王和君主立宪制
(一)英国的议会
1、议会是最高,由和组成。

①下院
②上院
(二)英国的内阁与首相
1、地位:内阁是英国政府的核心领导机关。

2、内阁权力主要有:
(三)决定君主立宪制存在与否的因素:、、
(四)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和特点
1.英国国家的主要机构有、、
2.特点:
(1)(2)
(3)(4)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实质
二、法国的民主共和制与半总统半议会制
(一)民主共和制的形成与主要权力机关
1、法国是典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国家。

人们根据它的政体特征,又把称为
2、法国国家机构由、、组成(1)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的统帅;任期五年;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2)总理是政府首脑,由总统任命。

(3)议会由和两院组成。

①国民议会
A、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B、主要职权:、、
②参议院成员
A、参议院由国民议会议员、省议会议员、市议会议员组成的选举团选举产生。

B、参议院的主要职权:
(二)法国政体的运行
1、总统及其主要职权:、、
4、总理与总统的关系:、、
5、议会及其主要职权:、
(三)法国政体的特点:
1、半总统半议会制
(1)总统——地位高,权力大
(2)议会监督政府,削弱总统权力
(3)议会对总统有直接和间接的监督权
(4)总统的重要文件、命令要由总理副署
2、“左右共治”是法国政体结构导致的一种特有现象。

“左右共治”对总统和总理都是一种挑战,处理不好,就会引发危机。

原因:总统和总理权力来源不同。

(选民选出总统,总统直接任命总理,但总理要对议会负责,因此总统任命总理时,必须接受议会多数党推举的总理候选人,但总统与总理不一定是同一党派)
3、多党制也是法国政体的一个特点。

三、英法政治体制的异同
(一)两国政体的差异:
(二)政体相异的缘由、、
(三)英法两国政体的共同点:
第三单元: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以美国为例
一、美国的联邦制
1、美国联邦制的特点:、、
2、联邦制的利弊:、
二、美国的两党制
1、美国两党制的主要表现:
2、美国政党的特征:
3、两党制的实质
三、美国的三权分立
1、三权分立制的含义及其影响:
(1)含义:
(2)影响:
2、美国确立三权分立原则的原因、
3、三权分立原则的地位:
4、核心内容——权力分立、制约和平衡。

(1)权力分立:
(2)三种权力的相互制衡(一定要记住国会与总统的关系)
5、三权分立的历史进步性与弊端:
6、三权分立制的本质
四、美国的利益集团
(一)名目繁多的利益集团
1、利益集团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影响:
(二)利益集团的活动方式
1、利益集团用以影响美国政治的主要因素:、、
2、利益集团影响政府的手段(合法):
(三)利益集团的政治作用:
第五单元: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
一、联合国:最具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1、联合国宪章倡导的国际关系基本原则
2、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世贸组织
1、世贸组织的宗旨
2、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
4、中国加人世贸组织承担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
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式
(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宗旨和作用
1、亚太经合组织简介:
(1)地位
(2)性质
2、宗旨
(二)、独特的APEC
1、APEC方式的独特之处:
2、作用
3、中国关于APEC的主张:
四、欧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
1、宗旨:
2、主要机构
注意:欧盟首脑会议和部长理事会是欧盟的政府间机构,主要代表成员国的利益;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议会是欧盟的超国家机构,主要代表欧盟的整体利益。

3、主要机构体现的特点:
重点问题提醒:
1、当代国家的管理形式要学会判断(了解每一种政体的特点)
2、坚持一个中国,实现祖国统一。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和特点以及实质
4、法国政体的特点,左右共治、行政双头制
5、英法政治体制的异同
6、美国联邦制的特点和利弊
7、美国的两党制的实质
8、美国三权分立制的核心内容——权力分立、制约和平衡
9、美国利益集团的地位、影响;活动方式;手段;作用和实质
10、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如何实现依法治国
12、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民主制度的比较
13、APEC方式的独特之处;作用;中国关于APEC的主张
(如果评价某一种政治现象,主要回答作用和实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