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故里导游词修改稿
5篇湖北屈原故里导游词

5篇湖北屈原故里导游词----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精选5篇湖北屈原故里导游词(一)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美丽宜昌!不知道你们听说过没有:来湖北是看四人,也就是诗人(屈原)、美人(王昭君)、野人(神农架野人)和死人(荆州博物馆的西汉软体男尸)。
而在我们美丽的宜昌就有三人旅游线,也就是诗人、美人和野人。
由此可见,宜昌是湖北的精华,今天我们将要去游览的就是精华中的精华----诗人和美人的故乡,也就是屈原故里和昭君故里----秭归。
趁现在还没到目的地,我先对你们简要的介绍一下秭归吧!秭归地处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畔三峡工程坝上库首,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里,也是历史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的故乡。
秭归历史悠久,是楚文化发祥地之一。
境内现存许多关于屈原的遗迹和传说,如归州的屈原祠、衣冠冢、屈原纪念馆、屈原故里牌坊和乐平里的“三间八景”以及纪念屈原的龙舟竞渡、民俗歌舞等。
秭归的名胜多与屈原有关,秭归县城东门外,矗立着一高大的牌坊,上书“屈原故里”四字,系郭末若手书。
旁边还有两块石碑,分别刻“楚大人屈原故里”和“汉昭君王嫱故里”。
秭归与香溪之间有一沙滩,传说是屈原遗体安葬处,后取名“屈原沱”。
沱上有屈原祠,最早始建于唐朝元和十五年(公元820)。
每年端午节,秭归人民都要在屈原沱上赛龙舟。
这一抚慰屈原忠魂的古俗世代相传并延至今日。
连秭归地名的由来,传说都与屈原有关。
屈原投江后,其姐女嬃赶到汨罗江,将弟遗体打捞起来,亲自护送回家乡。
屈姊那深深亲情使乡亲们大为感动,因而将县名改为“姊归”,后来“姊”演变为“秭”了。
屈原的遗迹和传说特别多,古人曾集为“八景”,诸如照面井,读书洞,玉半三坵等。
屈原祠重新修缮后,内有屈原塑像,屈原文物纪念馆,屈原墓,屈原诗文碑廊。
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的原始形态是庆丰收。
五月,是农忙夏收完毕,准备秋收的过渡时间,人们便在这个时间安排一个稍事休整和娱乐的“端午节”。
但是为什么一定要安排在这个月的初五呢?这是为了便于习惯能记忆,类如三月三、七月七、九月九。
屈原故里导游词精选

屈原故里导游词精选屈原故里导游词精选(1)欢迎大家来到屈原故里,本次文化之旅将为您揭开这位伟大诗人的生平和屈原故里的独特魅力。
屈原,古代楚国的政治家、爱国诗人和散文家,他的诗篇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对于楚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现在,请跟我一起走进屈原故里,一探其中的奥秘。
首先,我们来到屈原故里的中心地带——屈原纪念馆。
这座纪念馆是用来纪念屈原先生的,它以现代化的设计和展示手段,生动地展示了屈原的一生和他对楚国的贡献。
在馆内,您可以看到屈原的雕像和一些珍贵的文物,如他的手迹和古代文物等。
同时,馆内还有一些关于屈原的历史资料和研究成果,让您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的国士。
接下来,我们将前往屈原故里的重要景点之一——屈原故居。
这是屈原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也是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的地方。
故居由若干座建筑组成,每座建筑都有着独特的特点和历史意义。
在这里,您可以亲身感受到屈原当年的生活环境和创作灵感,仿佛穿越回古代,与屈原共鸣。
然后,我们来到屈原故里的著名景点——屈原雕塑广场。
这座广场以屈原的雕塑为中心,雕塑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屈原的风采和高尚情操。
同时,广场周围还有一些关于屈原的壁画和雕塑,让您在欣赏景观的同时,更好地了解屈原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
在这里,您可以与屈原合影留念,永久珍藏这一特殊的时刻。
最后,我们还将顺道参观一下屈原故里的美食文化。
楚菜是湖北地区的特色菜系,其中有不少菜品是受到屈原文化的启发而产生的。
比如,有名的“屈原炮肚”就是将瘦肉切成薄片,用酱料腌渍后,再用葱姜蒜炖煮而成,具有浓郁的楚味和屈原故里的风采。
除了屈原炮肚外,屈原故里还有其他各种美食佳肴等待着您的品尝。
感谢大家对屈原故里的关注和参观,希望这次文化之旅能够让尊崇屈原文化的您有一个难忘的经历。
屈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楚国骄傲的象征。
通过深入了解屈原和屈原故里,相信您将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体验。
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配合!欢迎再次来到屈原故里!屈原故里导游词精选(2)尊敬的各位游客,欢迎来到屈原故里,屈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诗篇影响了中国文学的发展。
2024年湖北屈原故里的导游词范文(四篇)

2024年湖北屈原故里的导游词范文屈原故里景区位于秭归县新县城,毗邻三峡大坝且直线距离为____米,占地面积约____亩,高峡平湖美景尽收眼底,同时以屈原祠、江渎庙为代表的____处峡江地面文物集中搬迁于此,____年____月被____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保护区主要内容包括以屈原祠为主的屈原纪念景区,以新滩古民居、峡江石刻、峡江古桥等为重点的三峡古民居区,以及屈原文化艺术中心、滨水景观带等景点。
屈原故里景区开发建设是以激扬屈原文化、追溯峡江楚韵、拥览天筑情怀为主题思路,突出屈原故里文化底蕴,增加文化内涵,把秭归县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与屈原文化资源结合起来,培育和发展具有巴风楚韵的文艺、戏曲、表演和饮食,拓展和发掘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祭祀、娱乐活动和旅游服务项目;同时注重开发具有三峡地方特色的历史文物、宗教文化、民居文化、茶文化等文化内涵丰富的旅游产品。
屈原祠是该国家文物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屈原祠原址在秭归归州城东五里的“屈原沱”处,唐代始建,元丰三年(公元____年)更名为“清烈公祠”。
____年____月,因葛洲坝水利工程兴建,迁建至归州,更名为“屈原祠”。
如今,因三峡大坝建设,新建的屈原祠位于凤凰山的山梁上,面向东南,与三峡大坝正面相对,有山门、两厢配房、碑廊、前殿、乐舞楼、正殿、享堂、屈原墓等建筑组成。
屈原故里景区的开发建设重在宏扬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屈原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把屈原和秭归丰富的文物资源、历史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结合起来,打造三峡文化旅游精品,最终打造成三峡地区文物保护的示范区、全国着名的文化旅游区。
2024年湖北屈原故里的导游词范文(二)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湖北屈原故里。
我将为大家带来一段关于屈原的故事,让我们一同探寻他的生平和事迹。
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政治家和文化名人,被尊称为楚国之民族精神的象征。
湖北屈原故里导游词

湖北屈原故里导游词湖北屈原故里导游词尊敬的游客们,欢迎来到湖北省巴陵市古长江文化旅游区,今天我们将一起探访著名古代文化名人屈原的故里。
屈原,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政治家、军事家,他生前著作等身,代表作品《离骚》至今流传不息,更有着‘中国第一辞人’的美誉。
而他的故里,就坐落在我们眼前。
首先,我们来到屈子祠。
从巍然入眼的“楚国独秀”巨柏,便可看出,这里是一个千年古庙,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
走进屈子祠,你会发现它并不是一座泛泛的庙宇,而是有着自己独特的特色。
如当天遭遇厄运之人,在这里求神拜佛时需要三比三怀抱处绑石、打石、睁眼线路盲后开大礼帽、首字母发声九重考验才能得到神的恩赐。
除此之外,游客在屈子祠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巴陵咸肉、葛根粉等美食,并且还有多种体验活动等待你的到来。
离开屈子祠,我们来到爱慕亭。
这是一个由宋代的巴陵名士所建的小亭,宋之文臣、庶民、书法家、诗人均曾到此题诗。
而最为吸引人的,莫过于这里听到的传说了。
传说中,屈原自尽后便化为一条巨龙,躲入洞庭湖底,每年五月五日,就会浮出水面,顺着洞庭湖底的航线,到达爱慕亭。
每当这个时候,就有本地居民划着小舟,来到爱慕亭为屈大人敬献小龙舟、龙虾、浮萍等等祭品,以祭奠这位为国奉献生命的楚国名将。
最后,我们来到屈原故里的精华和压轴——雨花台。
这里是屈原故里中最为富有历史氛围和人文底蕴的地方,整座雨花台以千年楚文化、京杭大运河、茶文化为主题,以山文化、水文化、农文化为依托,以龙舟、茶楼、书院、园林、展馆等多种文化元素为内容,已经成为体现湘楚苏杭文化交汇融合的楚庭园林旅游名片。
这里有着“湘楚之魂,巨龙祭祀”的传统,每年七月初举行互市龙舟竞渡、互市品茗咖啡吧、互市楷书大展、互市舞龙舞狮等各类传统文艺活动,极具当地特色。
此外,这里还有雨花茶馆,常常有茶友们在此品茶聊天,点燃屈原文化中茶与诗文的交流火花。
在本次旅游活动中,我们将了解到屈原的人生经历、作品精髓和文化地位,了解到一个千年古城的魅力与历史文化底蕴。
屈原故里的导游词

屈原故里的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屈原故里,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地方。
在这里,我们将带您一同探索屈原的故乡,领略这片土地的美丽和传统。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屈原。
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政治家和文化名人。
屈原生于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不仅是楚国的宰相,更是楚怀王的亲信和好友。
他的名字也因此被永远地铭记在了中国的历史上。
首先,我们将来到乌江。
乌江是长江的支流,也是屈原故里的象征。
这条江流经楚国境内,是屈原的诗作《离骚》的灵感来源之一。
站在乌江边,您可以感受到江水奔流的声音和力量,它仿佛在诉说屈原忠诚和痛苦的故事。
接下来,我们将来到岳阳楼。
岳阳楼是楚国著名的古建筑,被誉为“天下江山最险峻”。
这座楼建于唐朝,占据了屈原生活的故乡岳阳的最高点。
登上楼顶,您可以欣赏到壮丽的江景和周围山脉的美景。
据说,在这里屈原曾经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让我们一同感受他的智慧和豪情。
然后,我们将来到屈子祠。
屈子祠是为纪念和崇拜屈原而建立的庙宇。
祠内供奉着屈原的塑像和诸多文物,包括屈原的书籍和衣物。
祠内还有一座屈原纪念碑,上面刻有屈原的名言和事迹。
这里是向这位伟大的诗人和政治家致敬的地方,也是了解屈原生平及其思想的好去处。
最后,我们来到屈原墓。
屈原墓位于岳阳市郊外的烟霞岭上,这是一个由巨大石头雕刻而成的墓穴。
根据史书记载,屈原生前曾为楚怀王效力,后来因受到诬陷被贬谪。
屈原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烟霞岭上投江自尽。
屈原墓至今仍然被人们铭记和祭奠,每年的屈原祭都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来参观。
亲爱的游客朋友,屈原故里是一座承载着中国古代文化的地方,它是楚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在这里,您能够感受到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希望您在屈原故里度过愉快的时光,感受到屈原的智慧和楚国文化的魅力。
谢谢大家!祝您旅途愉快!。
屈原故里导游词(大全)

屈原故里导游词(大全)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屈原故里导游词(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屈原故里导游词(大全)》。
第一篇:湖北屈原故里的导游词磨山,是中国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东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三面环水,六峰逶迤,既有优美如画的自然风光、众多的奇花异卉,又有丰富的楚文化人文景观,每年接待中外游客100多万人次。
楚城是进入磨山楚文化游览区的第一个景点。
城在先秦时期是国家象征。
楚国有城最早见于史册的是楚成王时期,楚成王十六年(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兵伐楚,楚将军屈完以“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御敌于方城之外。
方城实为楚国最早依据地形在北疆兴建的长城。
而楚国真正“筑城以为民,修廓以为君”的算是楚庄王了。
磨山楚城依据楚人喜欢临水居高筑城的特点,按照郢都故城形制而建。
城门23.4米,长105米,其中望楼高12.4米,城墙高11米。
城门分水门和陆门,都是一门三道,由红砂石砌筑的水门、陆门、城墙、烽火台构成。
湖北是梅花的故乡之一。
早在秦汉时,野生梅花就散见于大江两岸;唐宋时期栽培梅花盛行一时,至明清,赏梅、咏梅已成时尚。
磨山梅园开创于50年代,占地300亩,培育“金钱绿萼”、“大羽”、“骨江垂枝”、“老人美大红”等梅花珍品。
磨山梅花与南京的梅花山、上海的淀山湖梅园、无锡梅园并称“江南四大梅园”。
楚文化旅游区沿磨山第二峰依次展开。
1987年动工兴建,历时数年,现已建成开放的景点有楚城、楚市、风标、楚天台、祝融观星雕塑、离骚碑、楚辞轩等。
1992年中国花卉协会、中国梅花腊梅协会将磨山梅园定为“中国梅花研究中心”。
郭沫若写诗赞道:“且喜东湖春到早,红梅万树一起开。
”第二篇:湖北屈原故里的导游词我们现在来到燕天景区的站天门垭。
天门垭海拔2328米,距红坪12公里,西南濒东沟、号房,东北与燕子垭对峙,垭两侧危崖叠石,青松、红桦、紫杉、山花杂生其间。
209国道从垭口穿越南北,是湖北省境内国道公路的点。
介绍湖北屈原故里导游词

介绍湖北屈原故里导游词介绍湖北屈原故里导游词范文介绍湖北屈原故里导游词范文1xx:宜昌秭归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畔,历史上被称为返乡、归州,其中归州使用时间最长。
它是战国时期爱国主义诗人、楚国三鹿医生屈原的故乡。
归州改为秭归也与之有关。
《水经记》记载,屈原有贤姐,闻原放逐,也来回,因为叫姊妹归。
三峡工程结束后,辞别三峡旅游热在这里盛行,位于西陵峡畔的秭归也因旅游再次在国内外闻名,盛久不衰。
三峡工程于1994年开工建设,20xx年竣工,三峡水位提高175米,改善航运,发展水电,也面临原峡江文物吞没问题,为了保护这些文物,国家文物局组织各种文物保护机构和专家进入施工现场,开展峡江文物保护、搬家和重建工作。
其中,大量文物古迹搬家重建放置在秭归新县凤凰山,即屈原故乡。
秭归作为屈原的出生地,实际上存在一些争议。
然而,自东晋、北魏以来,历代史学家、作家和现代屈原学家都以各种形式明确了秭归作为屈原的故乡。
尽管如此,仍有少数声音对此表示怀疑,但这并不影响世界对秭归的认可和支持。
秭归还以包容性强的态度对待这些噪音,这是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在秭归根深蒂固的结果。
所以,让我们也以这种平易近利的心态,沿着屈原故乡的观光路来感受这里的屈原文化和峡江文化盛宴。
屈原故乡位于秭归新城凤凰山,与三峡大坝隔河而望。
直线距离为600米,是欣赏这个伟大工程最短、视角最全面的地方。
为弘扬屈原文化,增加秭归文化遗产,这里不仅收集和发展了大端午节、锣鼓等反映巴楚风情的地方风俗习惯,还集中了屈原祠、江渎庙、青滩古民居等以三峡库区紧急搬迁为代表的原峡江文物,被国务院认定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屈原祠是秭归文物的重中之重。
为了保护屈原文化的精神,历史上有三个建设过程。
它建于唐代,旧址位于秭归州东部的“屈原沱”。
元峰三年更名为“清烈祠”。
1976年葛洲坝建成时,迁至归州,正式更名为“屈原祠”。
1994年三峡大坝建成后,根据原建筑格局,在凤凰山进行了改扩建。
5篇介绍湖北屈原故里的导游词范文

5篇介绍湖北屈原故里的导游词范文湖北省秭归县是中国战国时代楚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也是楚文化发源地之一。
秭归县位于中国湖北省西部,宜昌市辖县,地处川鄂咽喉,长江西陵峡两岸,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此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主要的有屈原故里、屈原祠等。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5篇介绍湖北屈原故里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介绍湖北屈原故里的导游词范文(一)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我姓胡,你们可以叫我胡导,在这一天里,你们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找我,我会竭诚为大家服务。
今天我们参观的是屈原故里。
这里是5A级旅游景点,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为了纪念屈原而建成的。
请大家随我一起踏上美好的“屈原故里”之行吧!一进景区,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这一座座巍峨的建筑——屈原祠。
大家跟着我走到第一层,这里刻着“梅兰竹菊”四君子,这是为了纪念他爱国主义的精神。
这上面还刻着他写的诗:《离骚》、《九哥》、《天问》……大家紧跟着我来到第二层。
左边可以看到屈原世系族谱和他相关的故事。
右边有讲述屈原励精图治、忠肝义胆的故事。
现在大家跟着我的脚步来到第三层。
左边有《屈子远游图》、《端午祭扫图》、《九哥》的图片;右边有抛洒粽子、赛龙舟等照片。
大家跟着我继续参观,我们现在去往皮影戏馆。
皮影是我国文化遗产非常珍贵的文化资源。
请大家休息片刻,欣赏一下皮影戏,再继续出发。
怎么样?皮影戏是不是很有趣?请继续跟着我往里面走,这里就是读书洞。
这是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这种顽强学习、虚心的习惯而建成的一个石洞。
据说以前屈原看自己家族快灭亡,就投江自尽了,人们为了不让鱼吃了他的尸体,就把饭团丢进江里,所以现在五月初五吃粽子就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成的一种习俗。
好了,朋友们,屈原故里游玩就此结束了,谢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下次再见!5篇介绍湖北屈原故里的导游词范文(二)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美丽宜昌!不知道你们听说过没有:来湖北是看四人,也就是诗人(屈原)、美人(王昭君)、野人(神农架野人)和死人(荆州博物馆的西汉软体男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讲解词各位朋友,大家早上好!欢迎各位来到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参观!我是大家此行的导游,小刘。
今天我们参观的景点主要有三个:屈原祠、古民居以及江渎庙,整个行程大约需要三个半小时。
从大门出发步行至第一个景点约需十五分钟时间。
好,接下来,请大家保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随我一起踏上美好的“屈原故里”之行吧!现在我们脚下的这个广场是面向市民开放的“雏凤广场”,请大家仔细看看地面的图案,大家觉得像什么?是的,有朋友答对了,是凤尾。
因为我们今天所要拜访的屈原大夫生活在战国时期的楚国,而楚人最为崇尚的就是凤凰。
大家再仔细看看广场边的自然山体,是按凤身造型进行绿化的,整个凤身顺山体一直绵延向前,并与旅游区检票口凤头石雕相连,就形成了“雏凤展翅”的造型。
其浪漫意境,寓意屈原在秭归诞生与成长,同时也与地名“秭归”和“凤凰山”暗相吻合。
现在请各位抬头看,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就是由我国现代文学巨匠、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手书的“屈原故里”几个大字。
下方撰刻一首“秭归赋”——“秭归渊远,熊绎故疆。
汉臵归府,古称丹阳。
大坝锁江,平湖汤汤。
泗溪九畹,三闾灵光。
天宝物华,脐橙名乡。
诗祖屈子,伟辞逸响。
上控巴蜀,下引荆襄。
西陵峡壮,长江画廊。
美人王嫱,千秋流香。
明翰镇远,气贯穹苍。
龙舟投粽,挂艾飞觞。
骚坛长咏,扬烈吐芳。
端午习俗,代代承扬。
千载文明,万世其昌。
”这首“秭归赋”,是对秭归这个融了巴楚文化、屈原文化、峡江文化、移民文化于一炉的小城所做的精辟介绍。
走进这道门,就代表您真正进了屈原的故乡。
从旅游区大门进来后,大家现在所看见的“景贤门”,是原归州古城南门。
作为“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24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因三峡工程兴建而被搬迁到现在这个位臵。
城楼面阔三间共12.6米,每间进深5.4米,平面呈单排无廊柱网式布局。
门外匾额阴刻有“景贤门”,城砖上有“嘉庆九年”及“归州”字样。
城门主体的建筑材料都是用古城墙石垒砌,石头之间的粘合剂采用的传统建造工艺—石灰与糯米混合物,虽然没有现在的钢筋水泥,却异常牢固。
据老人们讲归州古城总共有一百二十五座城门,“景贤门”只是其中的一座。
那么其它一百二十四座城门现在何处呢?其实归州城有“北门贯”的地名,本地方言的“北”和十百千的“百”谐音,城外有上石门和下石门的地名,石头的“石”和八九十的“十”谐音,这就构成了归州城的一百二十座城门。
再加上迎和门、瞻夔门、拱极门和鼎新门就正好构成了余下的一百二十四座城门。
而今搬迁到屈原故里旅游区的只有“景贤门”和“迎和门”,其余的或沉入水下,或毁于战乱了。
前方大家所见到的风头石雕是取材于楚国出土文物中典型的凤造型,以花岗岩材质雕刻而成,形态拙朴典雅,古风盎然。
请大家稍等一分钟,我去为大家领取入场券。
下面请大家准备好所拿到的入场券,跟随我一同进入检票口。
进入旅游区大门后,现在映入眼帘的是以祥云为绿化图案的“九龙奔江”电瓶车站,所有电瓶车均采用龙舟造型,旨在将其作为纪念屈原的特殊文化符号,展示在中外游客面前。
关于“九龙奔江”,秭归一带还有这样一个传说。
古时候的秭归,本叫夔子国,是个十年九旱、有种不收的地方。
老百姓为了战胜旱灾,在一位老人张老龙的带领下,打算把鲊溪水引上山,浇灌田地。
谁知道这件事被住在夔城的夔巫知道了,他最喜欢天旱,因为一天旱,人们就要请他去求雨。
他想:“要是堰沟修成了,谁还请我去求雨呢?”于是赶快跑去报告夔王说:“有个张老龙,率众修堰沟,要是修成了,就会破了夔国的风水,败了宝地的灵气,危及大王子孙呀。
”夔王一听,大怒道:“这还了得?快把他杀了!”于是张老龙真被杀了。
他的九个儿子张大龙、张二龙、张三龙……张九龙一起收回父亲的尸体,哭了九天后就都决心为父报仇,继承父亲治水的遗志。
此时一位名叫彭祖的老大爷吊孝来了,同时告诉九兄弟一个办法。
他说:“在夔城前面的江中,有莲花三旋,这里一到半夜子时,每个旋涡里便可开出一朵金莲花来,如果把你们父亲的尸体葬到中间那朵莲花里,再在水塘里闹上一百天,然后到江边去喝一百口水,就可以成龙归海、报仇灭灾了。
”听彭祖这么一说,九兄弟便连夜抬着棺材,来到江边,等到半夜子时,只见三个旋涡里突然闪出三道金光,三朵莲花苞在旋涡飞快地旋转着,不到一会儿全开放了,并散发出阵阵奇异的清香。
九龙弟兄一时间都看呆了,差点儿忘了埋葬父亲的事。
这时棺材里面连响三声,兄弟们才赶快把它放进莲花里面去。
很快那金莲便一瓣瓣儿、一层层儿的收拢来,包住棺材,然后慢慢的沉下去了。
与此同时,睡得正香的夔王,猛地一震,被摔倒在地上,感到很奇怪。
于是第二天一早便招来夔巫,让他卜算吉凶。
夔巫掐指一算,忙说:“大王容禀,大祸临头啊!昨夜有人在我们的风水宝地莲花三旋里下祖先尸骨,因此引起龙庭震动。
把他葬这里,他的后人就要成为龙了,若这龙到了江中,直奔夔城,夔城不就淹没了?若顺江而下,撞倒鸡笼山,堵了西陵峡,我方不就成为汪洋大海了?啊呀呀,你我都会死无葬身之地呀!”夔王马上询问夔巫肇事者系何人。
夔巫说:“启禀我王,小臣窥见西北天空一团黑气,就是看不清他们是谁,容臣慢慢访来。
”夔王点了点头:“快去查来!”夔巫哪里会看得清呢?原来九龙弟兄葬父回家后,就按彭祖的办法,跳进了门前清水堰塘里钻上钻下,在水里闹了九十九天后,身上开始长鳞了。
不料他们在水中钻来钻去,把天数记错了,竟把九十九天当成一百天,便动身向江边走去。
九弟兄不在水里闹了,水色清了,天色也清了,随时注意天空的夔巫看清楚了,便赶快去禀告夔王,作好了布署。
夔巫的阴谋,九龙弟兄并不知道,他们正在江边喝水呢!他们只想快点喝完一百口水好报父仇,改变夔子国连年旱灾的悲惨境况。
九龙弟兄连喝了九十九口水,已经都变成龙了,就差最后一口水没飞腾起来。
同时,狡猾的夔巫还策划了另一个计谋:他们在城内城外抓来一百只黑狗杀了,到了午时便向中间那个旋涡里倒狗血。
很快,九龙弟兄父亲的棺材就漂出水面,流走了。
这棺材一漂走,九龙弟兄便马上失去护身法力了,全身不由已地震动了一下。
突然,一支箭射到大龙背上,发出雷呜般的响声,大龙惨叫一声,再也不能喝水了。
那八个弟弟听得哥哥的惨叫声,心里真难过呀,嘴里慢了一点,也没喝完第一百口水,就都被射死了。
九龙弟兄死后,他们的尸首变成了九道大石梁,头向江心,尾向后山,大有奔江过去,直抢楚王台之势,这就是人们说的“九龙奔江”。
它们千百年来一直雄踞老秭归城西门外,仍有跃跃欲奔之势。
穿过电瓶车站,沿着滨江路前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三峡工程蓄水后形成的巨型水库。
1956年毛泽东横渡长江之后,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游泳》,其中有关“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预想,在大半个世纪后的今天终于成为现实。
三峡水库是一个长约600公里,宽约1.1公里的长条形水域,为典型的峡谷河道型水库,蓄水后平均宽度较原天然河道增加不到一倍。
也就是说,蓄水以后的三峡既有湖光山色相互掩映的景致,又较好的保持了原有的峡谷风貌。
现在请大家面江而立,并向您的右手方向望过去,有一道灰白色的堤坝,一头连着三峡大坝右岸坝头、另一头连着秭归新县城——这,就是著名的茅坪溪防护坝。
防护坝全长1144米,坝顶高程为185米,与三峡大坝等高。
它作为三峡工程的副坝,防护着坝后的茅坪溪两岸拥有万亩粮田的秭归重要产粮区。
为保护耕地,缩小三峡库区淹没范围,国家投资10亿修建了这座防护坝,能有效防护方圆7.5平方公里的土地,并保护周边6500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前往屈原祠的路上,大家可一边欣赏风景,一边听我介绍。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
他于公元前340年出生在楚国丹阳,也就是如今的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
作为三峡工程的第一个移民新县城,秭归县西距老县城归州37公里,东距宜昌市40公里,是中国第一个荣获“人居环境示范奖”的县级城市。
我们现在所在的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则位于秭归新县城的茅坪镇上。
此旅游区位于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主坝体上游约一公里处,整个景区占地X平方公里,共复建了24处峡江文物,均按照“修旧如旧,原样搬迁”的原则进行复建,是全国最大的文物集中搬迁保护点之一,更是屈原文化与三峡文化的典型代表,堪称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的一大杰作。
其中凤凰山古建筑群在2006年6月被列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这里大家不仅可以身临其境领略一代伟人毛主席词中描绘的“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壮丽画卷;也可以跟随现代诗人余光中笔下的蓝墨水拜谒世界文化名人——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还可以深入西陵峡新滩古民居的寻常巷陌,穿越时空隧道感受古老的峡江民俗风情。
继续漫步前行,我们的左手边的边坡上将会出现一部大型竹简。
这部竹简长42米,高约7.5米,以紫铜铸就,上刻屈原大夫的长篇巨著《天问》全文。
《天问》全文共374句,提出了172个问题,问及天、地、人之事。
文中杂以与天事有关的神话、鲧禹治水的传说以及一些夏商至楚的史事,涵盖作者对宇宙、人生、历史乃至神话的看法,表现了屈原大夫渊博的学识面、深沉的思考度和丰富的想象力,反映了他大胆怀疑和批判的精神。
与《天问》的思辨色彩相映衬,滨江路边的海棠则展现出屈子故里的浪漫情怀,每到三、四月间这里便开出一片艳媚烂漫的花海,花团锦簇,重葩叠萼,一树千花,令人陶醉。
唐朝贾耽的《花谱》一书,曾把海棠称为“花中神仙”,也有“花贵妃”、“花尊贵”之称,在皇家园林中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贵”的意境。
接下来,就让我们在花仙的引导下,一起走近屈原祠吧!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片气势恢宏的广场就是屈原广场。
其中主广场采用与屈原祠中轴对称的手法,按照能同时容纳15000人,可以屈原祠或三峡大坝为背景进行演出的要求进行设计,具有主题鲜明、简洁大气的特点。
广场中央设过道和旱喷,中心圆的铺装仍采用经典凤纹纹样,恰好与主入口雏凤的主题相呼应;广场跌台边,设计有屈原生平和表现其作品意境的大型浮雕长卷,游人能直观地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和艺术成果。
整个广场以“凤凰涅磐”为主题。
下面,我来为大家讲讲“凤凰涅磐”的故事。
相传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就要背负起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的灿烂终结而换取人世的祥和幸福,同样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轮回后它才能获得更为美丽与美好的重生。
凤凰涅磐一般意寓不畏痛苦、义无反顾、不断追求、提升自我的执着精神。
屈原广场旨在表达屈原精神和人格的升华,由入口的“雏凤”到屈原祠前的“涅磐”,是屈原人生历程的再现,也寓意秭归县城在移民搬迁中由沉寂走向了大立。
在这儿,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不久的将来,大家将可在此广场上观赏到一场名为“大唐端午祭”的大型室外表演。
主广场旁的副广场是供游客休憩所用,广场旁边安放的屈原大夫与哥白尼、拉伯雷、何塞马蒂的头像并排而立,皆因1953年在赫尔辛基,世界和平理事会将此四人并举颁布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