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课文教案教学设计
泉城教学设计【优秀8篇】

泉城教学设计【优秀8篇】教学重点:篇一体会泉城泉多,水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年级语文拍手歌教案篇二学习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读出节奏感,背诵拍手歌。
3、有保护动物的意愿。
多音字处(chù)深处辨作名词,表示“地方”“机关,或机关、团体里的部门”时,读chù,(chǔ)处分析如,住处、办事处;作动词,表示“居住”“存在,置身”“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办理,决定”时,读chǔ,如,处理、设身处地。
近义词飞翔——翱(áo)翔伙伴——同伴(朋友)反义词朋友——敌人保护——破坏词语解释伙伴:现在泛指共同参加某种组织或从事某种活动的人。
不休:不停止(用作补语)。
“休”不要写成“体育”的“体”。
嬉戏:游戏;玩耍。
互动探究1课文一共写了几种动物?请同学们找一找。
本文一共写了8种动物,分别是孔雀、锦鸡、雄鹰、雁、猛虎、黄鹂、百灵、熊猫。
2你觉得“雁群”会写什么字呢?“雁群会写字”是说雁群飞的形状,飞的形状一会儿像“人”字,一会儿像“一”字。
3“猛虎”为什么生活在“丛林深处”?因为丛林深处是适合老虎生长的环境,在丛林深处也方便老虎捕捉猎物。
4请说说你对“保护动物是大事”的理解。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动物和人类互相依存,只有关爱动物,保护动物,我们人类才能拥有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园。
读出拍手歌的节奏。
“拍手歌”一般都有两个特点:一是押韵,二是节奏感强,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
为了更好地读出节奏感,同学们可以进行分节练习:首先练习拍手,拍打的节奏要均匀,可由慢逐渐加快;然后单独练习读课文,先把课文读熟,当然是越熟越好;最后把读课文和拍手结合起来,随着拍手的节奏朗读,练习时可以由慢到快。
同学们可以多练习几遍,因为熟能生巧!二年级语文拍手歌教案篇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读出节奏感并背诵。
《泉城》教案设计

《泉城》教案设计《泉城》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三单元第9课。
教材分析《泉城》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介绍了泉城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
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用准确的词语、丰富的联想、形象的比方、清晰的条理描绘了济南四大名泉的奇丽景色,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全文共6个自然段,是一种很典型的“总-分-总”的写作结构,中间的四个自然段采用了相同的构段方式,都是先介绍泉水的位置,再描绘泉水的特点。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和初步的感受、理解语言的能力。
但是他们处于低段向高段的过渡期,对于阅读感悟文章,他们还处于朦胧期。
因此,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想象内化是学习本课语言最有效的途径。
教学中要以读书训练为主线,让学生在情感朗读中推敲、品味语言魅力,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悟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实现知识内化。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通过研读感悟,了解泉城所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多,水美。
感悟语言文字的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感悟,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多、水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法、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基于此,我采用的教法是激趣法、以读代讲法、媒体演示法、拓展迁移法。
在使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贯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指导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自读探究、讨论交流、朗读感悟。
课前准备:ppt课件答题卡第一课时主要是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扫清文字障碍,读通课文。
理解课文的构段方式,精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对泉城有一个大致的总的印象。
《泉城》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泉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泉城的地理特点和泉水文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泉城的兴趣。
(2)学会通过课文寻找答案的方法,提高信息提取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主动分享的学习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2)培养学生对祖国美好景色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难点:理解泉水文化的内涵,学会通过课文寻找答案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 课件:泉城的图片、相关视频等。
2. 课文:《泉城》文本。
3. 生字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泉城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泉城的特色。
(2)引入课文《泉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朗读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教师提问,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寻找答案,讨论交流。
3. 探究泉水文化:(1)分组讨论:泉城的泉水文化特点是什么?(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总结与拓展:(1)总结课文内容,强调泉水文化的重要性。
(2)布置作业:以“我眼中的泉城”为主题,进行绘画或写作。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展示、课文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泉城的地理特点和泉水文化。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主动分享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合作意识等,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指导。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绘画或写作作业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对泉水文化的理解和创意表达。
3. 学习效果评价:通过课后访谈、小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和学习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泉城》的教案优秀5篇

《泉城》的教案优秀5篇《泉城》教案设计第二课时篇一教学目标:1. 会读剔啸昼,学会10个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正确地朗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与背诵首尾两个自然段。
3.理清课文脉络,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多与水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感受语言文字的特点与优美,想像画面,适当借助视频与音乐,体会泉城的泉多与水美,并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到过哪些地方?师:是啊,我们的祖国有众多的名山大川,风景名胜,你一定去过或通过阅读身临其境游览过许多地方,下面老师考考大家,知不知道这是哪儿。
2.逐个出示图片,师表述:这里鲜花盛开,四季如春,被称为中国的春城,这里是中国的(生答:昆明)这里有连绵不绝的山脉,整个城市依山而建,被成为山城,这里是(生答:重庆)这里是板桥故居,被成为梦里水乡,这是(生答:兴化)3.你们知道兴化为什么被成为梦里水乡吗?(兴化河道众多、纵横交错)4.师板书:济南师:同学们想到了什么?(泉城)5.板书课题,学生伸出小手齐写,读题。
二、初读课文1.师:济南为什么被成为泉城呢?课文哪句话能回答这个问题?生自由读文。
2.生读句交流,出示第六自然段:济南的泉水天下闻名,所以人们城济南为泉城。
板书:天下闻名,理解并读好这个词。
指读这句话。
设疑:为什么济南的泉水天下闻名?她到底有哪些独特的地方呢?请大家自读课文,要求:大声读文,借助课本注音与字词典,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学生自读课文。
4.检查。
(1)出示生字,练读,指读,齐读。
济(jǐ)南约(yuē)一亩见方忽断(duagrave;n)忽续悬(xuaacute;n)崖洞穴(xueacute;) 占(zhagrave;n)冒(magrave;o) 三堆(duī)白雪(2)出示文中难读词语,练读,指读,齐读。
白浪翻滚晶莹剔(tī)透明珠散(sagrave;n)落银花盛开虎啸(xiagrave;o)狮吼秋雨潇(xiāo)潇昼(zhograve;u)夜不息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完成填空。
《泉城》教案设计范文

《泉城》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泉城》。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泉城的地理位置、泉水的特点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泉城的自然景观。
(2)运用地图工具,学会查找泉城的位置。
(3)分组讨论,探讨泉水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2)提高学生保护水资源、珍惜自然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泉城》。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泉城的地理位置、泉水的特点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泉水特点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泉城》的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泉城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4)地图工具。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泉城》。
(2)查阅有关泉城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泉城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泉城的美景。
(2)邀请学生分享查阅的关于泉城的资料。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泉城》。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3)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所描述的泉城景色及泉水特点。
3.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
(2)学生绘制泉城地理位置示意图。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泉城》。
(2)运用所学生字词写一篇关于泉城的短文。
(3)调查身边的水资源,思考如何保护水资源、珍惜自然。
2. 拓展作业:(1)邀请家长参与保护水资源的实践活动。
(2)学生与家长共同收集有关泉城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讨论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对生字词的掌握、短文的写作以及水资源保护的思考,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应用能力。
小学生公开课《泉城》教案设计(大全五篇)

小学生公开课《泉城》教案设计(大全五篇)第一篇:小学生公开课《泉城》教案设计一、复习导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通过指导朗读词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词语也是有感情色彩的,读词语和读文章一样,要根据词语表达的意思读出感情。
接着,采用变序教学法进行教学,从第六自然段入手,抓住关键词“天下闻名”,让学生知道为什么人们把济南称之为泉城,并用上“因为……所以……”这一句式来表达。
过渡:说到济南,人们自然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让我们跟随导游一起走进泉城!二、运用多媒体,感悟优美的文字播放一段介绍泉城的录像,让学生直观地身临其境地感受济南泉水的多和美,为语言训练提供了情境。
观看录像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内心的感受,进行口头表达和想象力的训练。
多媒体的应用,是文本内容的再补充,有助于学生进入文本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
过渡:济南的泉又多又美,作者是怎样来描写的呢?阅读第一自然段,交流阅读感受:读了第一自然段,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仿佛听到了什么?让学生想象泉水喷涌时的各种形态和声音,体会文章蕴含于字里行间的意思和情味,进一步感受济南泉水的多与美。
三、指导阅读,掌握学习方法过渡:在济南七十二泉中,最著名的要数——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和趵突泉了,想去看一看吗?那就跟着老师一起去浏览济南的四大名泉吧!课文2~5自然段分别介绍了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和趵突泉这四大名泉,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必须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充分地品读,自读自悟,感受泉水的特点和作者描绘的真切细致。
教学时,我重点指导学生理解感悟第二自然段对珍珠泉的描写,课件出示珍珠泉的图片和文字,把生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珍珠泉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交流时,抓住“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等词语,边读边体会珍珠泉的美丽与神奇。
让学生抓住描写珍珠泉的关键词句细细地品读,感受珍珠泉泉水的美。
课文《泉城》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课文《泉城》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课文《泉城》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课文《泉城》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文《泉城》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练习用“有的……有的……有的”说句话。
2、能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喜爱自然风光,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1、熟读课文,理解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体会描写泉城泉水流动的动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教师讲读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教学准备:泉城图片或课件、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有关泉城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谁愿意读一读搜集到的有关泉城的资料?(学生踊跃举手)2、听了这些同学的介绍,你心里有没有觉得很痒,迫不及待地想去看一看泉城?现在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泉城游览一下。
二、初读指导1、轻声读课文,提出要求:边读边圈出生字并多读几遍,把好词好句好段及有疑问的地方用上我们学过的标记符号做好标记。
2、小组内交流。
3、检查自学效果。
三、精读指导1、师配乐朗读读第一自然段,学生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读一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内容。
读完后,师:请同学们睁开眼睛,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银花盛开。
生:我还看到了明珠散落。
生:我听到了虎啸狮吼。
生:我还听到了潇潇的秋雨声。
师:那你对泉城有什么整体感受?生:泉城的泉既美丽又神奇。
生:泉城的泉非常多。
师:你从第一段哪句话看出济南的泉多?生:第一句:说到济南,自然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
师(出示《济南泉城分布示意图》):从这幅图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济南的泉非常之多。
师:那么,说一说你是从文中哪些句子看出泉城的泉既美丽又神奇?生:(1)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由于白浪上下滚动、翻腾,所以看起来像银花盛开一样。
《泉城》优秀教案

《泉城》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泉城的地理特点和泉水文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合作能力。
(2)运用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感受泉城的美丽风光。
(3)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体验泉水文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2)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3)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了解泉城的地理特点和泉水文化。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合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中所描绘的泉城美景的理解。
(3)角色扮演中情感的把握和表达。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4)角色扮演道具。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搜集有关泉城的资料,了解泉水文化。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欣赏泉城的图片,激发学习兴趣。
(2)简要介绍泉城的地理特点和泉水文化。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朗读课文。
(3)分段朗读,体会课文中所描绘的美景。
3.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
(2)小组讨论:课文中的泉水文化对我们的启示。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 强调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3. 引导学生关注和保护泉水资源,传承泉水文化。
六、教学延伸1. 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画出你心中的泉城美景。
(2)写一篇关于泉城的小作文,分享你的感受。
2. 实践活动:(1)组织一次泉城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泉水文化。
(2)开展泉城文化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更多泉水文化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泉城课文教案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quanzheng text teaching plan
第 1 页共 5 页
泉城课文教案教学设计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义乌的小商品享誉世界,所以义乌也称
为----小商品城。
那么你知道,冰城是指哪座城市呢?为什么被称为冰城呢?
师:冰城的“冰”直截了当地让我们感受到了哈尔滨的
冰天雪地。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课题是泉城(板书泉城)大声读课题!
你们说这座城市以什么闻名天下?
师: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让学生产生阅读期待,有目的地从阅读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初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师: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看能不能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遇到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
师:你们的问题在文中找到答案了吗?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这里并未直接进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环节,哪怕是初读课文,学生也已经对课文产生初步联想及理解,教者不想打断学生的思维过程,所以让他一气呵成连贯下来] 2.引入研究课题,生成高层次阅读期待。
师:有些问题同学们明白了,有些问题同学还未彻底地了解。
济南素有“泉城”、“泉都”之称。
元代地理学家于钦亦称赞说:“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
”这甲天下的济南的泉,到底有什么绝妙之处,能博得天下第一的美誉呢?
第 3 页共 5 页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把书多读几遍,我们就能在书中找到答案。
3.多种形式练读。
出示自读要求:
(1)自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大声慢速朗读课文,读通句子。
(2)同桌互查
4.检查自读情况。
出示生词和词组:
晶莹剔透秋雨潇潇昼夜不息
济南大约一亩见方不断悬崖洞穴占地往上冒三堆白雪
师:现在,让我们大声的读读这些生词一遍。
5.联系生词,品析济南泉水。
师:联系课文,你能不能从上面某个词中发现济南泉水的一些特点?也许从这里我们能找到济南泉水甲天下的原因。
大声读课文,边读边想。
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理解或。
z 指名回答。
6.齐读课文,试着把这些特点读出来。
7.同学们,我们读几遍了,背一背!背不出?不要紧,看书,记得我位极人臣一些棧8970-9几句背几句。
[这种记忆过程,能帮助学生主动思考课文写了那些内容。
]
三、学生描红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2、抄写生词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第 5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