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论文作业

合集下载

关于继电保护的论文

关于继电保护的论文

关于继电保护的论文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安全措施的现状1.1继电保护的带电检修的二次安全措施当继电保护系统在带电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的时候:第一,应该禁止工作人员打开互感器的二次侧开路,同时不能将回路中的永久接地点断开;第二,对于短路电流互感器而言,禁止用导线进行缠绕,这样才能保障短路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第三,禁止在电流互感器与短路端子之间的回路进行工作,同时也禁止在电流互感器与短路端子之间的导线上进行工作。

总之,当继电保护系统在带电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的时候,应该以避免二次侧开路中产生高电压危险为主要原则,从而保障回路的正常工作。

当继电保护系统在带电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的时候,应该以防止二次侧短路或接地事故的发生:第一,当工作人员取下或者是投入电压端子连接片与线头的时候,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小心操作,避免误碰相邻端子或接地部分,与此同时,当工作人员在拆开电压线头的时候,应该给拆开的电压线头做好标记,并用绝缘布将电压线头包好。

第二,当工作人员在操作的时候,必须使用相应的绝缘工作,同时应该戴好绝缘手套。

在必要的时候,必须在值班负责人或者调度员允许以后才能在工作之前将继电保护装置关闭。

第三,当工作人员接临时负载的时候,必须在电路中安装专用的’隔离开关与保险器,并要保证保险器的熔丝熔断电流与电压互感器保护熔丝相配合。

1.2继电保护设备停电检查的二次安全措施第一,工作人员必须断开与被检修设备相连接的电流回路,同时也应断开与被检修设备相连接的电压回路;第二,工作人员必须将继电保护系统中被检修设备电流互感器到母线保护之间的电流回路切断;第三,工作人员必须将继电保护中被检修设备与运行断路器之间的跳闸回路切断,如变压器的后备保护跳母线联络断路器、分段断路器以及旁路断路器的跳闸回路等;第四,工作人员必须将继电保护中的被检修设备启动失灵保证跳闸回路切断,主要包括启动远跳对侧断路器的相关回路;第五,工作人员必须将继电保护中的被检修设备启动中央信号、故障录波回路切断。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毕业论文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毕业论文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毕业论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毕业论文摘要活力电网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是根据短路时电流增大的特点构成的,在单侧电源辐射形网络中采用阶段式电流保护,它由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组成,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两段式或三段式。

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共同构成电流的主保护,定时限过电流保护是本线路的近后备保护和相邻线路的远后备保护。

设计首先是对保护原理进行分析,保护的整定计算及灵敏性效验。

设计内容包括原理分析、保护整定计算和灵敏性校验。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反映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而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生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作用是:全系统范围内,按指定分区实时地检测各种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快速及时地采取故障隔离或告警信号等措施,以求最大限度地维持系统的稳定、保持供电的连续性、保障人身的安全、防止或减轻设备的损坏。

随着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注入了新的动力。

关键词: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设计原理、故障分析、目录第一章继电保护概述1.1继电保护的作用1.2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1.2.1选择性1.2.2速动性1.2.3灵敏性1.2.4可靠性第二章短路的电流保护2.1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工作原理2.2限时电流速断电流保护2.2.1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单相原理接线2.2.2总结2.3定时限过电流保护2.4电流三段保护小结第三章设计方案3.1、原始数据及保护方案的选择3.1.1原始数据3.1.2保护方案的选择第四章保护整定计算4.1无时限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4.2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计算4.2.1最大三相短路电流整定4.2.2与相邻线路的电流速断保护相配合4.2.3灵敏度校验。

4.3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4.3.1流过线路AB的最大负荷电流4.3.2过电流保护作为本线路的近后备时4.3.3过电流保护作为相邻线路的远后备时4.34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灵敏系数均满足要求4.35反时限电流保护第五章三段式电流保护的评价第六章总结致谢参考文献前言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变电、输电、供电、配电、用电等设备和技术组成的一个将一次能源转换为电能的同一系统。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毕业论文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毕业论文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毕业论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毕业论文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扩大,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的安全保障措施,其主要作用是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迅速切除故障部分,保护电力设备和系统的安全运行。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毕业论文旨在研究和探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相关理论和技术,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一、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电力系统中的电流、电压等参数,与预设的保护参数进行比较,当参数超出设定范围时,继电保护设备将发出保护信号,切除故障部分。

二、继电保护的分类继电保护可以根据其作用范围和功能进行分类。

常见的继电保护类型包括过电流保护、差动保护、距离保护、频率保护等。

每种类型的继电保护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适用范围。

三、继电保护的技术挑战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研究和实践中,面临着一些技术挑战。

首先,电力系统规模越来越大,继电保护需要处理的数据量也越来越大,传统的继电保护设备可能无法满足需求。

其次,电力系统中存在各种复杂的故障模式,继电保护需要能够准确识别和判断不同类型的故障。

此外,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继电保护需要能够快速响应和切除故障,以减少故障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四、继电保护的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继电保护也在不断演进和创新。

一方面,继电保护设备逐渐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可以更好地处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另一方面,继电保护与其他电力系统设备的互联互通也日益紧密,形成了继电保护与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交叉应用。

五、继电保护的案例分析本论文还将通过对一些实际电力系统故障案例的分析,探讨继电保护在故障处理中的应用。

通过对故障原因的分析和继电保护的响应情况,可以评估继电保护的性能和可靠性,并提出改进方案。

六、结论继电保护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本论文通过对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分类、技术挑战和发展趋势的研究,以及对实际案例的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和改进建议。

微机继电保护论文

微机继电保护论文

新疆农业大学课程论文题目: 基于DSPIC30F的双CPU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课程: 微型机继电保护原理**: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 电气082学号: *************: ***2012年1月基于DSPIC30F的双CPU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王超毅(新疆农业大学机械交通学院电气082班083736239号)摘要: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新型继电保护装置特别是微机保护的推广应用,对相应的微机继电保护系统的设计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由DSPIC30F组成的微机继电保护装置,采用双CPU系统的硬件、软件结构,并以12路模拟量的采集、改进的傅氏算法,系统外围器件少,结构简单,能够进行复杂的保护算法,满足多种通信要求,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关键词:电力工业;继电保护装置;DSPIC30F;双CPU系统The dual-CPU computer protection devices based on DSPIC30FWang Chao-yi(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Mechanical traffic institute Electrical engineeringand automation 082 NO.083736239)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power industry, new protection devices in particular, promote the use of microprocessor-based protection, the corresponding relay on the corresponding computer system design with the newer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med by the DSPIC30F computer protection devices, dual-CPU system hardware, software architecture, and to 12 analog acquisition, an improved Fourier algorithm, the system peripheral devices, simple structure, capable of complex protection algorithms, meet a variety of communication requirements, have good market prospects.Keywords: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Protection devices;DSPIC30F; Dual-CPU system0 前言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35kV变电站微机继电保护论文

35kV变电站微机继电保护论文

35kV变电站微机继电保护论文【摘要】本文对35kV变电站微机继电保护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5kV变电站是否正常运行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及人民日常生产生活有着严重的影响,加强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并大力引进先进科学技术、设备,能够为35kV变电站的正常运行提供可靠的保障。

【关键词】35kV变电站;微机继电保护;优点;构成;应用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的作用是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通过继电保护自动消除故障或是发出警告,以便电力工作人员及时处理故障,从而达到保证35kV变电站正常运行的目的。

微机继电保护是一种新型的继电保护结构,相较于传统继电保护结构,具有较多优点,在35kV变电站中应用微机继电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微机继电保护的优点概述第一,性能稳定,可靠性高。

微机继电保护是以微型计算机强大的运算能力作为基础,对对电力系统是否正常运行进行判据,其数字元件所具有的特性受各种因素影响较小,例如温差变化、使用年限、电源波动等,具有性能稳定,可靠性高的优点。

第二,动作正确率高。

相较于传统的继电保护,微机继电保护具有一定的特性,能够实现故障分量保护、状态预测、自动控制等手段,将这些手段应用到继电保护中,能够极大的提高动作正确率。

第三,容易获取附加功能。

微机继电保护即是利用微型计算机来实现对继电的保护,通过配置相关辅助设备,例如打印机、显示屏等,并进行联网,能够轻松获取有关电力系统故障的信息情况,例如故障录波、波形分析等,从而为电力部门处理电力系统故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第四,灵活性较强。

微机继电保护能够对电力系统故障状态进行预测并进行自动控制,实现了人机界面,不仅为维护调试提供了便利,还减少了故障处理时间,提高了故障处理效率。

通过对微机继电保护的运行情况进行长期观测表明,能够利用微机中的相关软件在现场改变继电保护的特性以及结构。

此外,微机继电保护还具有串行通信功能,能够通过网络连接实现远程监控[1]。

微机继电保护技术论文(2)

微机继电保护技术论文(2)

微机继电保护技术论文(2)微机继电保护技术论文篇二浅谈微机继电保护相关技术摘要:继电保护技术主要是针对电力系统故障及危害到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异常工况,进行对策探讨或反事故自动化处理的具体措施。

因此,可以说在实际应用中,电力系统的微机继电保护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或缩短电力故障的排除时间,避免故障设备对相邻供电地区间接影响。

本文笔者旨在讨论微机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对其构成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研究,结合实际,总结出了未来微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微机继电保护技术;概念;构成;趋势中图分类号: F4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前言:微机继电保护的智能化方便了继电保护的调试工作,极大的减少了对硬件维护量。

尤其是,其凭借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及较强的数字通讯能力,极大的提高了微机继电保护的快速性、选择性、灵敏性、可靠性等性能,在促进电力系统管理、维护的信息化、远程化的同时,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的水平。

因此,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微机继电保护的重要性。

以下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微机继电保护的实际工程经验,对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系统的构成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粗浅的探究,以供参考。

1.微机继电保护概述1.1 基本概念微机继电保护是以数字式计算机为基础来构成的继电保护,其硬件以微处理器为核心,配以合适的输入输出通道、人机接口、通讯接口等;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持续快速的发展,加之微机保护相比于传统继电保护装置有着更加显著的优势,日益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1.2 微机继电保护系统的构成(1)管理与保护故障录波器的接口,实现对不同厂家的保护及故障录波器的数据采集及转换功能。

通常情况下,对保护的运行状态进行巡检,接收保护的异常报告。

当电网出现故障后,接收、保护故障录波器的事故报告。

(2)管理与远动主站的接口,把装置异常、保护投退,以及其它关键的信息通过远动主站进行实时上送到调度端。

(3)管理、修改保护定值。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毕业论文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毕业论文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毕业论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主要功能是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及时地检测出故障信号,并切断故障电路。

本文旨在探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原理、分类和应用。

一、继电保护原理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检测电力系统中电流、电压等物理量的变化,判断系统是否出现故障,以及故障的位置和类型,同时切断故障电路,保护系统正常运行。

电力系统中常用的继电保护装置有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它们可以将高电压、高电流信号转化为低电压、低电流信号,方便继电保护装置的检测和处理。

继电保护装置内部一般由比较器、逻辑器和执行器组成,最终通过电磁器等执行器实现故障切除。

二、继电保护分类1. 按照保护对象分类(1) 发电机保护发电机保护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保护对象,其主要目的是防止发电机出现故障,如过电流、过温、不平衡等。

(2) 变压器保护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电力变换设备,变压器保护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变压器出现故障,如过载、内部短路等。

(3) 输电线路保护输电线路保护是指对电力系统中的输电线路进行保护。

其主要目的是防止输电线路出现故障,如接地故障、短路故障等。

2. 按照保护方式分类(1) 时间保护时间保护是一种常用的继电保护方式,其原理是通过设置保护时限,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继电保护装置会将故障电路切断。

(2) 差动保护差动保护是一种常用的电气保护方式,其原理是通过检测电力系统中的电流差值,来判断系统是否存在故障。

(3) 反向保护反向保护的原理是在电力系统出现单向故障的情况下,利用一些特殊的电气元件,实现故障检测和切除。

三、继电保护应用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十分广泛,其主要作用是保护电力设备和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一般来说,继电保护应用的主要场景有以下几个:(1) 发电机保护为了保护发电机的安全运行,通常应用差动保护、过电流保护和低压保护等。

(2) 变压器保护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在其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过温、过载及短路等故障。

微型机继电保护论文

微型机继电保护论文

基于傅式算法的嵌入式继电保护装置摘要:本文介绍了利用嵌入式 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处理器强大的以太网通信功能和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实现微机距离保护功能。

主要运用了基于信号为周期信号函数模型的傅里叶算法。

分析了 ARM 和 DSP 结构及双口 RAM 用于双处理器间的高速数据交换的特点。

构造了距离保护的判据和详细傅立叶算法。

在微机保护装置中,首先要对反映被保护设备的电气量模型量进行采集,然后对这些采集的数据进行数字滤波,再对这些经过数值滤波声望数字信号进行数学运算,并进行分析判断,最终输出跳闸命令、信号命令或计算结果,以实现各种继电保护功能。

关键词:嵌入式ARM; 数字信号处理器; 距离保护; 以太网通讯微机继电保护;周期信号;傅里叶算法。

Fourier-based algorithm embedded protection devices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use of embedded ARM (Advanced RISC Machines) processor, a powerful Ethernetcommunication and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DSP (Digital SignalProcessor) to implement computer from protection. The main use of the periodic signal based on the signal function model for the Fourier algorithm. Analysis of the ARM and DSP architecture and dual-port RAM for dual-processorHigh-speed data exchange between the characteristics. Constructed from the protection criteria and detailed Fourier algorithm. Protection devices in the computer, we must first reflect the amount of electrical equipment to be protected volume model for the collection, then These data collected after digital filtering, and then through the values of these filtered digital signal reputation math, and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final output trip command, the command signal or calculated resultsIf, in order to achieve a variety of protective relaying functions. Keywords: Embedded ARM;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distance protection; Ethernet communications relay protection; cycle signal;Fourier algorithm.引言微机继电保护是用数学的方法实现故障的测量、分析和判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系统变压器微机继电保护说明书林健(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自104班学号:1008040227)摘要 :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相当普遍又及其重要的设备,因此,变压器微机保护自从出现以来,不断经过人们的改进和发展,现以其独特的优势在电力系统中被广泛应用。

而当微机保护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时,依然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

本文针对变压器微机保护现存的一些问题,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

首先,在深入了解变压器差动保护原理的基础上,对不平衡电流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以及电流互感器(CT)饱和对差动保护的影响进行理论和仿真分析,尤其是对剩磁对CT饱和的影响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得出剩磁的大小与CT 的饱和时间成反比,而饱和时间的增大对变压器保护是有利的,应采取措施减少剩磁的影响,并进行了仿真验证。

其次,综合分析比较了目前励磁涌流与内部故障电流鉴别原理的优点和不足,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励磁涌流鉴别方法,该方法与以往基于仅D0坐标系的瞬时无功功率鉴别方法不同,采用基于dq0坐标系下的广义瞬时无功功率理论来进行判断,更具有实用性。

并通过MATLAB建立了仿真系统模型,对变压器发生励磁涌流时与发生内部故障时,以及空投于内部故障时做了大量的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可有效区分励磁涌流与内部故障,但对轻微匝间短路的区分不是很明显,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另外,针对目前傅氏改进算法中实虚部混乱问题,在给出了输入信号不同时正确的傅氏表达式的基础上,对几种典型的改进算法进行修正,并通过仿真算例验证对这几种改进算法做综合性能比较,指出了它们的优缺点和使用范围,为在不同场合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最后,顺应目前微机保护发展对软、硬件系统要求的主流趋势,给出一种基于双DSP结构的微机保护软、硬件系统结构方案,并对其中主要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流程图进行了设计和详细的分析介绍。

关键词:变压器;微机保护;电流互感器饱和;励磁涌流;傅氏算法一、引言电力变压器作为联系不同电压等级网络的设备,是电力系统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配电等各个环节中被广泛使用。

随着近些年来,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压等级的提高,增加了很多大容量的变压器,因而它的安全运行与否,是整个电力系统能否连续稳定工作的关键,也是电力系统可靠工作的必要条件。

而且电力变压器本身造价昂贵,一旦发生故障而遭到破坏,将给维修带来很大困难,造成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必须根据变压器的容量和重要程度,并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各种故障类型和不正常运行状态,来装设性能良好、工作可靠的继电保护装置。

分析电力变压器的故障,可分为短路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两种Ⅲ,而变压器的短路故障,又可按发生在变压器的内外部情况分为内部故障和外部故障。

变压器的内部故障主要是指各相绕组之间发生的相间短路、绕组的线匝之间发生的匝间短路、绕组或引出线通过外壳发生的接地短路故障等。

变压器的外部故障主要是指外部绝缘套管和引出线上发生相间短路和直接接地短路故障。

变压器的不正常运行状态主要有:由于外部相间短路引起的过电流和外部接地短路引起的过电流和中性点过电压;由于负荷超过额定容量引起的过负荷以及由于漏油造成的油面降低;由于外加电压过高或频率降低引起的过励磁;变压器油温升高和冷却系统故障等。

根据上述故障类型和不正常运行状态,依DL400.91《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范》的规定,变压器应装设以下保护:1.瓦斯保护对于变压器油箱内的各种故障以及油面的降低,应装设瓦斯保护,它反应于油箱内部所产生的气体或油流而动作,同时也能反映绕组的开焊故障。

2.纵联差动保护或电流速断保护为反应变压器绕组和引出线的相间短路故障、中性点直接接地侧绕组和引出线的接地短路故障以及绕组匝间短路故障,应装设纵联差动保护或电流速断保护。

保护动作后,跳开变压器各电源侧的断路器。

3.反映外部相间短路的后备保护动作于变压器的外部故障和作为主保护的后备保护,根据变压器的容量和应用情况,可分别采用过电流保护、复合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负序电流及单相式低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阻抗保护。

4.反映外部接地短路的接地保护对中性点直接接地电力网内,由外部接地短路引起过电流时,应装设零序电流保护。

当电力网中部分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运行,应根据具体情况,装设专用的保护装置,如零序过电压保护,中性点装放电间隙加零序电流保护等。

5.过负荷保护对0.4MVA以上的变压器,当数台并列运行,或单独运行并作为其他负荷的备用电源时,应根据可能过负荷的情况,装设过负荷保护。

过负荷保护接于一相电流上,并延时作用于信号。

6.过励磁保护高压侧电压为500kV及以上的变压器,对频率降低和电压升高而引起的变压器励磁电流的升高,应装设过励磁保护。

7.非电量保护对变压器本体和有载调压部分的温度、油箱内压力升高以及冷却系统的故障,应按现行变压器标准的要求,装设可作用于信号或动作于跳闸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保护内容的功能,适应当今大容量变压器应用的日益增多以及电力系统网络日益复杂化的趋势,并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在高压电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目前继电保护中最重要的保护形式。

微机保护相比与传统的保护装置,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快速性和灵敏度,可更大限度的保证电力系统和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减少事故的损失。

二、变压器纵联研究差动保护分析纵联差动保护作为变压器的主保护,从问世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继电保护的发展过程中有着独特的地位,至今仍广泛应用于电气主设备和线路保护中。

而在变压器中的应用主要用来反映变压器绕组的相间短路故障、绕组的匝间短路故障、中性点接地侧绕组的接地故障以及引出线的相间短路故障、中性点接地侧引出线的接地故障。

下面将对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原理和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纵联差动保护原理纵联差动保护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在绕组变压器的两侧均装设电流互感器(current transformer,简称CT),其二次侧按循环电流法接线,即如果两侧CT 的同极性端都朝向母线侧,则将同级性端子相连,并在两接线之间并联接入电流继电器,通过比较差动回路中两侧CT二次电流的大小和相位而做出相应的动作,其中流入差动回路的电流为被保护变压器两侧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电流。

以YIA 双绕组变压器为例,其差动保护单相原理接线图如图2所示。

I图2.I双绕组变压器差动保护单相原理接线图其中,变压器T两侧电流I1、I2流入变压器为其电流正方向。

当变压器正常运行或发生外部短路故障时,有I1+i2=0,若CT变比合理选择,调整CT二次回路接线,使变压器的电源侧和负荷侧的CT二次线电流相位相差1800,则在理想状态下有id=i1+i2=0,也就是不平衡电流,此时差动继电器不动作,i1与i2反相。

而当变压器发生内部短路故障时,则有i1+i2=ik(短路电流),于是id流过相应的短路电流,当电流值达到保护装置的动作值时,保护装置将动作,启动继电器KD跳闸动作,此时的i1与i2同相位,将故障变压器从电网中切除,起到保护的作用。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纵联差动保护的范围是电源侧和负荷侧电流互感器之间的电气部分,即在原理上是只反应被保护设备的内部短路电流,对保护区外故障不会动作,因此差动保护不需要与保护区外相邻元件保护在动作值和动作时限上相互配合,所以在区内故障时,可以瞬时动作。

长期的运行经验表明差动保护是能灵敏地区分区内和区外故障的。

而在实际应用当中,为了使纵联差动保护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性能,在接线上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1)由于变压器接线的原因,变压器两侧电流之间存在相位移动,为保证正常运行或外部短路故障时i1与i2有反相关系,所以必须进行相位角矫正。

(2)即使满足了外部短路故障时i1与i2的反相关系,考虑到变压器两侧电流互感器变比的不同,为保证外部短路故障时差动继电器电流尽量小,|i1|应与|i2|相等,为此要进行幅值矫正。

(3)YN侧保护区外接地故障时,如图2.1中K点接地,零序电流仅在变压器一侧流通,流过电流互感器CTl,因此,为保证差动保护不动作,i1电流中应扣除相应的零序电流分量。

以上是对双绕组变压器差动保护原理的分析,在图2.2中示出了三绕组变压器的差动保护接线图,对三绕组变压器来说,差动保护原理与双绕组差动保护原理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励磁涌流鉴别原理变压器为能量传输设备,通过一次、二次绕组间的磁势平衡和电磁感应关系来实现能量的传递。

当变压器正常运行时,有功损耗总和为铁损、铜损及一些杂散损耗,都比较小,对于大型变压器来说,这个数值会更小,且基本为姆欧损耗。

而在励磁绕组电抗分量的无功部分,则随着磁通的变化而波动。

当变压器空载投入电网或外部故障切除后电压恢复时,由于铁心磁通的饱和及铁心材料的非线性特征,将产生很大的由无功磁化电流和有功铁耗电流两部分组成的励磁涌流,此时无功电流占主要成分,它对应于变压器与系统之间能量交换的部分,所以积蓄在电抗分量的能量变化很大,而除去铜耗后,流入变压器的有功功率的增加就相当小了。

且这一有功功率损耗从物理本质上来说是由铁芯的反复磁化过程所造成的,其值相对较小,因而三相变压器发生励磁涌流时,两侧三相差无功功率与三相差有功功率的比值应较大。

当变压器发生内部短路故障时,诸如匝间短路、相间短路、匝地短路等,短路故障电流很大,故障点的弧光电阻加上短路部分的绕组电阻可与短路部分的绕组等效电抗相比拟,功率因数提高,变压器有功功率消耗增大,无功损耗有所减小,因而此时两侧三相差无功功率与三相差有功功率的比值应较小。

为方便讨论,令P1、Q1为变压器一次侧的三相瞬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P2、Q2为二次侧的三相瞬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P3、Q3为两侧瞬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差值,P0、Q0为两侧瞬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差值的直流分量,由上述分析可得,P0、Q0可对应于变压器运行在不同状态下的内部的有功损耗和无功损耗。

因此,可通过分析Q0/P0的值K,结合变压器参数及运行方式来整定值Kpq,使得在Q0/Po=K>Kpq时,判断为励磁涌流,反之则为内部故障。

三、仿真分析验证为验证上述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本文利用MATLAB,结合实际变压器设计参数,进行了相关的仿真实验,构建的仿真系统如图所示。

变压器空载合闸产生励磁涌流时的仿真分析变压器△型侧空载合闸,合闸角为零,合闸时间为0.02s时,产生的励磁涌流波形如图3.9所示,图3.10为变压器空载合闸产生励磁涌流时,三相差瞬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波形。

为了分析变压器在不同合闸角情况下空载合闸时,内部功耗的变化情况。

本文对此做了大量的仿真,如在表3.1中示出了在不同合闸角情况下,采样周期为一周期内的三相差瞬时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的直流分量比值的变化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