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黄连口服制剂药理作用及质量评价方法综述-陈华利

合集下载

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含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含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含量的影响因素研究作者:李建晨廖明丽贾玉捷李文磊刘佳来源:《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5年第05期摘要:为找出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含量下降过快的原因,通过改进工艺达到改善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稳定性的目的。

采用HPLC法测定各样品中的绿原酸含量,考察金银花提取、精制等环节的处理方法;通过拆分处方考察处方中其他药味及添加的各种辅料,如缓冲液、抗氧剂、增溶剂、络合剂对绿原酸稳定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金银花混提、单提和提取温度对绿原酸的提取效率无显著影响;pH值是影响口服液中绿原酸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通过调节口服液pH值的方法,改进了双黄连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口服液中绿原酸的稳定性增强。

考察了黄芩苷、缓冲液、抗氧化剂、增溶剂和络合剂5个影响绿原酸含量的因素,明确了缓冲液的影响最大,黄芩苷、抗氧化剂、增溶剂和络合剂影响较小。

关键词:药物化学;双黄连口服液;绿原酸;金银花;稳定性;HPLC中图分类号:TQ460.1;R932文献标志码:AAbstract:This paper aims to find the reason of the decrease of chlorogenic acid in Shuanghuanglian oral liquid, and to enhance the stability of chlorogenic acid by improving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The extraction method of Lonicerae japonicae flos, concomitance ingredients and excipients such as buffer, antioxidant, solubilizer and complexing agent which may affect the stability of chlorogenic acid were studied by HPLC method. Result shows that the mixed extraction,single extraction and extraction temperature have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extraction yeild; the main influence factor of chlorogenic acid content is the pH value of Shuanghuanglian oral liquid,and the stability of chlorogenic acid can be enhanced by adjusting the pH value of oral liquid; five factors including baicalin, buffer, antioxidant, solubilizer and complexing agent which may affect the content of chlorogenic acid are studied. It is concluded that buffer has obvious effect on the content of chlorogenic acid, while the other four factors have no significant effect.Keywords: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Shuanghuanglian oral liquid; chlorogenic acid;Lonicerae japonicae flos; stability; HPLC双黄连口服液由金银花、黄芩苷和连翘3味中药组成,功效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咳嗽、咽痛等[15]。

双黄连口服液质量标准的研究

双黄连口服液质量标准的研究

双黄连口服液质量标准的研究发布时间:2021-12-31T07:03:07.080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5期作者:段晓红黄晓蕾张黎达[导读]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金银花、黄芩和连翘成分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该口服液中的黄芩苷和绿原酸进行定量分析。

黄芩苷在0.72-2.58μ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绿原酸在0.113-0.519μ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实验所采用的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能够为双黄连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依据。

哈药集团三精制药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69摘要:双黄连口服液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三味中药经提取制成的口服液,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病毒或细菌感染而引起的风热感冒发热、肺炎、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等疾病,疗效确切、安全有效。

研究对双黄连口服液中的中药材及其主要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试验,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测定口服液中的绿原酸、黄芩苷、连翘苷成分的含量。

从而为双黄连口服液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双黄连口服液;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金银花、黄芩和连翘成分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该口服液中的黄芩苷和绿原酸进行定量分析。

黄芩苷在0.72-2.58μ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绿原酸在0.113-0.519μ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实验所采用的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能够为双黄连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依据。

一、实验材料1.药品和对照品。

双黄连口服液(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81109220811246208121342)。

绿原酸对照品、黄芩苷对照品、连翘药材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

2.仪器。

高校液相色谱仪:岛津LC-2A;超声处理器:LCQ-500E(昆山超声仪器有限公司);分析天平:上海天平仪器厂生产。

二、实验方法和结果1.定性分析。

双黄连口服液的功效与作用

双黄连口服液的功效与作用

双黄连口服液的功效与作用
双黄连口服液是一种中药制剂,由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等多种中药组合而成。

双黄连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增强免疫力等功效,是一种常用的中药药物。

下面将介绍双黄连口服液的功效与作用。

首先,双黄连口服液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古人就认为双黄连能够"以清热胜毒"。

在临床上,双黄连能够有效清热解毒,对
于热性疾病如急性咽喉炎、急性肠炎、急性胃炎等有明显的疗效。

此外,双黄连还能够凉血,对于火热引起的皮肤疾病如风疹、湿疹等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双黄连口服液还具有抗菌消炎作用。

双黄连中的黄连、黄芩等成分富含黄连素、黄芩苷等物质,这些物质能够发挥有效的抗生素作用。

因此,双黄连口服液能够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繁殖,对于急性感染性疾病如感冒、咽炎等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此外,研究还发现双黄连口服液对于一些抗药性细菌也有抑制作用,可用于一些抗药性感染的治疗。

双黄连口服液还能够增强免疫力。

双黄连中的黄连素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能够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双黄连还能够抑制病毒的复制,增强对病毒的抵抗能力,对于病毒感染如流感、肠胃病毒感染等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另外,双黄连口服液还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老化,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总的来说,双黄连口服液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增强免疫力等多种功效的中药制剂。

在临床上,双黄连口服液广泛应用于各种热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其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然而,由于每个人在使用药物时的体质不同,还是需要遵医嘱服用,并且避免过量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双黄连口服液概述

双黄连口服液概述

药物简介
• 性状:本品为棕红色的澄清液体;味甜、微苦。 • 主要功效:疏 风 解 表 ,清 热 解 毒 。用于外感风热 所 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 • 药理作用:双黄连口服液对多种病菌抑制作用,如链球菌、 肺炎双球菌、金葡球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 菌、绿脓杆菌、福氏杆菌、宋内氏杆菌、志贺氏杆菌、鲍 氏杆菌、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小肠结肠炎耶氏 菌等。抑制病毒作用有流感病毒甲、乙型、上呼吸道合胞 病毒、柯萨奇病毒、艾可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带状 疱疹病毒等。还具有消炎、解热、镇痛作用。还具有提高 细胞免疫作用,调节和增强机体的多种免疫功能。 • 包装:药用口服液玻璃瓶,每支装10毫升,每盒10支。
3、浓缩:滤过后的提取液再进行适当浓 缩。其浓缩程度,一般以每日服用量30-60ml 为宜。 口服液可根据需要选择添加矫味剂和防腐 剂。常用的矫味剂有蜂蜜、单糖浆、甘草酸和 甜菊苷等;防腐剂有山梨酸、苯甲酸和丙酸等。 4、分装:在分装前,液体中加入了一定 剂量的矫味剂、防腐剂,搅拌均匀后,可进行 粗滤、精滤,装入无菌、洁净、干燥的指形管 或适宜的容器中,密封。 5、灭菌:分装后,采用多种灭菌法(如 煮沸法、蒸汽法、热压法等)进行灭菌
双黄连口服液(合剂)的制备
基本概念
口服液系指合剂以单剂量包装者 是在汤剂、注射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剂型。
口服液吸收了中药注射剂的工艺特点,是将汤剂进一 步精制、浓缩、灌封、灭菌而得到的。口服液最早是 以保健品的一种形式出现于市场的如太太口服液等; 而最近,许多治疗性的口服液已在制剂中大量涌现, 口服液具有服用剂量小、吸收较快、质量稳定、携带 和服用方便、易保存等优点,尤其适合工业化生产。 有些品种可适于中医急症用药但口服液的生产设备和 工艺条件要求都较高,成本较昂贵。

双黄连口服液论文:双黄连口服液连翘连翘酯苷A生物利用度在体肠吸收吸收机制大鼠肝微粒体体外代谢

双黄连口服液论文:双黄连口服液连翘连翘酯苷A生物利用度在体肠吸收吸收机制大鼠肝微粒体体外代谢

双黄连口服液论文:双黄连口服液连翘连翘酯苷A 生物利用度在体肠吸收吸收机制大鼠肝微粒体体外代谢【中文摘要】口服给药是临床最常用的给药方式。

中药活性成分的体内过程特征、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是给药途径、剂型设计及工艺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活性成分的体内吸收、代谢是影响中药制剂生物利用度的关键环节,研究揭示中药活性组分的吸收、代谢机理,了解影响吸收、代谢的因素,明确吸收过程中转运体及代谢过程中酶的作用、作用机制与作用程度,以及中药多种活性组分在吸收、代谢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有利于揭示中药制剂特点及组方合理性。

本课题以双黄连口服液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药剂学和药动学手段研究主要活性成分的吸收、代谢过程,以及吸收、代谢过程中组分间的相互作用,为该制剂的剂型选择、处方筛选、工艺优化、质量评价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从吸收、代谢角度揭示组方的科学性。

双黄连口服液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及解热消炎等作用,本文以其中药理活性显著的成分-连翘酯苷A为研究对象,建立适用于双黄连中连翘酯苷A吸收、代谢研究的大鼠原位灌注模型、整体动物实验模型以及体外肝微粒体模型,系统地研究了双黄连中主要活性成分连翘酯苷A的吸收、代谢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从吸收、代谢角度阐明双黄连口服液中主要活性成分连翘酯苷A生物利用度高于连翘提取液中连翘酯苷A生物利用度的原因。

体内药动学模型表明,大鼠灌胃给药不同的组方配伍,LC-MS测定血浆中连翘酯苷A的浓度,经DAS1.0程序处理数据,考察不同药材配伍对连翘酯苷A体内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连翘酯苷A的AUC、Cmax等大小顺序为连翘提取液0.05);其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段的吸收未发生明显变化。

由此推测在实验浓度范围内,连翘酯苷A在大鼠肠道内的吸收方式可能为被动扩散,且无特定的吸收部位。

在大鼠肠循环液中加入4μg·mL-1环孢素、50μmol.L-1咪达唑仑后,循环液中连翘酯苷A的剩余药量分别为466.16μg和463.43μg,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呈显著性差异(P黄芩+连翘、金银花+连翘>连翘。

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稳定性方法研究

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稳定性方法研究

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稳定性方法研究乔洪民(哈尔滨汇利药业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76)摘要:目的:本文介绍了根据绿原酸的性质和双黄连口服液制剂特点,通过改进工艺达到增强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稳定性的目的。

方法:¹采用调节pH值、加入抗氧剂、pH稳定剂的方法,改进了双黄连口服液工艺,抑制绿原酸的氧化和水解。

º通过加速稳定性实验,考察改进工艺后双黄连口服液绿原酸的稳定性。

结果:与原工艺相比,改进工艺方法后,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的稳定性明显增强,产品质量更加稳定。

结论:采用调节pH值、加入抗氧剂、pH值稳定剂的方法,抑制绿原酸的氧化和水解,应用于双黄连口服液工艺是可行的,增强了绿原酸稳定性,使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可靠。

关键词:双黄连口服液;绿原酸;稳定性中图分类号:R97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04(2012)01-0061-01 双黄连口服液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经提取制成的中药口服液体制剂,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

双黄连口服液的主要活性成分绿原酸极其不稳定,绿原酸分子结构中有酯键、不饱和双键及多元酚三个不稳定部分,易于受热水解为异构体,导致制剂过程绿原酸含量难以控制、制剂过程中绿原酸含量损失较大,成品的有效期内绿原酸含量下降较大,成品有效期难以保证,使双黄连口服液不能确保原始的临床治疗效果,影响了双黄连口服液的产品质量。

据相关资料报道,水溶液pH值=3.0时,绿原酸最稳定。

在制剂过程中,采取将双黄连口服液药液pH值调至3.0,在建立绿原酸最稳定的药液环境条件下,加入抗氧剂亚硫酸氢钠,然后再煮沸,达到药液受热过程中抑制绿原酸氧化和水解的目的,然后将药液pH值回调至7.0,满足产品标准要求,再加入pH稳定剂磷酸氢二钠、1%磷酸二氢钠,创建稳定的药液酸碱环境,使产品在有效期内具有稳定的抑制绿原酸氧化和水解的液体环境,进一步改进了双黄连口服液制剂工艺,增强药液中绿原酸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双黄连口服液的质量稳定性。

双黄连口服液中有效成份含量测定技术

双黄连口服液中有效成份含量测定技术

双黄连口服液中有效成份含量测定技术目的利用HPLC法对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进行科学测定。

方法其固定相主要是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对十八烷基键合硅胶进行选择。

其中流动相为甲醇:水:冰乙酸(60:50:1)。

结果黄芩苷所呈现的线性良好,但是为范围在25~220μg范围内,注意其平均回收率需要控制在100.59%。

结论该种方法不仅可实现对杂质的有效分离,对该制剂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积极意义。

标签:高效液相色谱法;黄芩苷;双黄连口服液金银花、黄芩和连翘是双黄连口服液处方的主要成分,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是双黄连口服液的主要功效,在缓解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症状方面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中国要药典针对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含量测定工作所使用的质量指标为HPLC法。

通过实验发现黄芩苷峰与杂质峰之间呈现出无法分离的状态。

效果好,快速准确,重现性好是改变流动相比例的明显优势,因此我我们说将其用于制剂质量控制工作过程中至关重要。

一、仪器与试药1.SSIⅣ型液相泵是在实际实验过程中所使用的主要仪器,该仪器由美国生产,M525紫外检测器,Anastar色谱工作站也是同一公司所提供的试验仪器。

电子天平也是试验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其型号为赛多利斯BP-211D。

2.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200512的黄芩苷是本次试验的对照品。

双黄连口服液主要由哈高科白天鹅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吴中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苏州长征制药厂以及中国黑龙江完达山制药提供,批号分别为05117-1、050114以及050301。

甲醇(色谱纯)、冰乙酸(AR)以及重蒸水也是在试验过程中所必须使用的材料,在实际准备过程中必须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检验。

KromasilC18柱(5μm,250mm×4.6mm)是药典流动相样品的HPLC色谱条件色谱柱,甲醇:水:冰乙醇(60:50:1)作为流动相存在于上述试验中,注意其温度最高不可超过40°C,检测波长也需要借助必要的措施与手段控制在274nm。

双黄连口服液药品及原料药材的药理作用

双黄连口服液药品及原料药材的药理作用

双黄连口服液药品及原料药材的药理作用摘要:双黄连口服液主要是由三种药材组成的,也就是金银花、连翘还有黄芩,该制剂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对很多症状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应用广泛,目前已拥有多种不同剂型,市场上应用得比较多的是双黄连的口服液还有注射液,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本文主要是对双黄连口服液药品及原料药材的药理作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双黄连口服液;金银花;黄芩;连翘;药理作用引言随着对双黄连制剂药效成分和作用机理的不断研究,其治疗范围不断扩展,特别在儿童用药和中西联合用药中表现出一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1]。

但是,该制剂化学物质基础、药效作用机制以及方剂配伍结构等问题尚有待开展更加系统、整体的研究,本文通过查阅双黄连制剂国内外研究文献,分别对双黄连口服液药品及原料药材的药理作用进行归纳和总结,为进一步明确双黄连制剂药效作用机制,解析方剂配伍关系等提供研究基础,这些研究对积极地开展双黄连药物的二次开发,还有原料的研究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积极意义。

一、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吕玉霞等通过临床研究不同剂型的双黄连对小儿风热症的治疗作用,发现双黄连颗粒和口服液治疗小儿风热症疗效显著,并且双黄连颗粒整体疗效优于口服液。

马亚虹使用双黄连对146例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发现该药治疗优点是降温效果显著,控制高热、惊厥较单纯用抗生素效果理想,无副作用。

另外,双黄连制剂在兽医临床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林仙军印对双黄连的应用研究进行总结,发现双黄连制剂可以治疗猪流感、猪子宫内膜炎、猪白痢、猪气喘以及防治动物传染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具有良好的疗效[2]。

HengfeiShi等发现黄芩苷不仅可以阻断病毒对细胞的吸附,并且发现在病毒进入细胞后,黄芩苷对于病毒的复制仍有抑制作用,学者认为可能是通过降低病毒感染的炎症反应,重新激活机体已有的免疫应答来实现的[3]。

二、双黄连口服液药品的应用和药理作用(一)双黄连口服液的应用1、治疗感冒当人体感冒的时候,如果表征是外感风热,那么症状表现就是会发热,不怕冷或是较轻的怕冷,整个集体会头疼眼睛会发胀,口干想要喝水,会表现想要咳嗽,痰也是黏稠偏黄的,咽喉会疼痛肿大,舌头会发红舌苔会变得微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1第18卷 第7期 2016 年 7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8 No. 7 Jul .,2016from retrospective Studies of disease[ J ] .J Natl Cancer Inst,1959,22:719-748.[ 5 ] 方利洲,梁晓,赵芝焕,等.痰热清注射液治疗重症肺炎疗效观察[ J ]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 ( 6 ):936-937.[ 6 ] 廖殿昌,杨汉杰,赖淑芬.痰热清注射液对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作用[ J ]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 ( 12 ):1791-1792.[ 7 ] 陈一凡,彭文莉.痰热清联合莫西沙星治疗重症肺炎24例疗效观察[ J ]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0,12 ( 2 ):92-93.[ 8 ] 孔令宜.痰热清注射液治疗重症肺炎疗效观察[ J ]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 ( 6 ):917-918.[ 9 ]吴昊,茹晃耀.痰热清注射液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 J ] . 中医药导报,2011,17 ( 10 ):43-44.[ 10 ] 曹鑫明.痰热清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J ] .西部医学,2012,24 ( 7 ):1360-1361.[ 11 ] 吴晓东.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抗生素降阶梯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观察[ J ]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 ( 11 ):1981-1982.[ 12 ] 李洁.痰热清注射液治疗重症肺炎痰热壅肺证临床疗效观察[ J ]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 ( 3 ):182-183.[ 13 ] 谷琴.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抗生素降阶梯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J ]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 ( 6 ):17-18.[ 14 ] 李彬.痰热清注射液联合西医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J ] .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23 ( 3 ):396-397.双黄连口服制剂药理作用及质量评价方法综述陈华利1,刘晓金1,高燕2,赵渤年2(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5;2.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14)摘 要: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成药的质量控制与质量标准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重要前提。

双黄连口服液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3味中药组成,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作用,是家庭的日常用药,对它的质量控制也吸引很多专家学者研究,对它指纹图谱的研究更是成为热点,该文将通过对文献调研,就双黄连口服制剂的药理作用及其质量评价方法做简要综述。

关键词:双黄连;药理作用;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R2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6) 07- 0161- 03收稿日期:2015-10-11基金项目: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4GSF119023)作者简介:陈华利(1991-),女,河北邢台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与质量控制研究。

通讯作者:赵渤年(1965-),男,山东济南人,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与质量控制研究。

E-mail:bonianzh@。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 and Quality Evaluation Method of Shuanghuanglian Oral Liquid CHEN Huali 1,LIU Xiaojin 1,GAO Yan 2,ZHAO Bonian 2(1.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an 250355,Shandong,China;2. Shandong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e,Jinan 250014,Shandong,China)Abstract: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the treas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proprietary Chinesemedicine quality control and quality standards has been concern for people,is the important premise to realiz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Shuanghuanglian Oral Liquid is composed of honeysuckle,scutellaria baicalensis,forsythia suspense thre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have the effect of cold-pungent diaphoresis and clearing auay heat and toxic material. And it is a family of daily medicine,to control the quality of it also attracted many experts and scholars study,fingerprint has become the study hotspot in it.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literature research,aims to summarize the research development on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 and quality evaluation method of Shuanghuanglian Oral Liquid .Keywords:Shuanghuanglian Oral Liquid;pharmacological activity;quality evaluation 双黄连方剂由银翘散(《温病条辨》)精简化裁而来,是由双花(金银花)、黄芩、连翘3味中药所组成的现代中药复方制剂,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作用,是外感风热所致感冒的常用药,药理研究表明,具有良好的抗菌、抗病毒、解热抗炎等作用。

为保证制剂的安全有效、质量稳定可控,国内学者利用现代分析技术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就双黄连口服制剂的药理作用及其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作一综述。

1 双黄连的药理作用1.1 抗菌作用杨彦军[1]在含一定量的肉汤试管内分别接种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11种菌,发现双黄连口服液对这11种菌均有抑制作用,尤其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抑制较强。

刘春等[2]研究也证实了双黄连口服液具有广谱的杀菌作用。

田乐等[3]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双黄连口服液中主要活性成分黄芩苷、绿原酸、连翘苷、连翘酯苷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16.07.048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18卷A进行不同组合,观察组合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抑体外抑制作用,并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双黄连口服液抗菌药效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连翘酯苷A、黄芩苷的结论。

马朝等[4]分别测定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孢菌对小鼠的最小致死量(MLD),并以MLD量菌液腹腔注射感染小鼠,发现双黄连片对这3种菌感染小鼠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黎菊凤等[5]做盲肠结扎穿刺手术复制得到脓毒症大鼠动物模型,证实双黄连口服液对脓毒症大鼠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且发现对细菌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中和细菌产生的内毒素产生的,其机制则有可能与抑制CLP术后大鼠的 TNF-α和 IL-6 释放,促进机体产生α-干扰素,使机体自身的免疫力增强有关。

1.2抗病毒作用陈杲等[6]运用网络生物学方法分别构建甲型H1N1流感体内反应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和双黄连口服液的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建立了双黄连口服液对抗甲型H1N1流感的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进行了网络拓扑结构和基因本位论分析,得出双黄连口服液能通过影响GSK3B等信号通路,调节细胞凋亡而减少病毒复制,抑制甲型 H1N1流感传播进程的结论。

吴成林等[7]对双黄连口服液的毒性进行测定,培养观察CPE,测定不同浓度药物作用于感染细胞后的病毒感染性滴度及抗病毒指数,发现病毒的感染性滴度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判定双黄连口服液能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增殖。

1.3解热、抗炎作用邹忠杰等[8]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后的变化及双黄连口服液发挥抗炎作用的相关代谢途径,鉴定与炎症相关的代谢标志物,发现双黄连口服液可以使大鼠足肿胀后发生紊乱的机体代谢表型回归到正常水平,能有效地缓解角叉菜胶导致的大鼠机体脂质和糖代谢失衡,调节肠道菌群。

侯莹[9]采用统计学双尾组间T检验法,发现双黄连口服液的抗炎、解热作用与阳性对照物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郭娟[10]用角叉菜胶得到大鼠足拓肿胀模型,对双黄连口服液的抗炎、解热作用进行研究,发现双黄连口服液可显著抑制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拓肿胀的炎性反应,并明显降低细菌内毒素诱导的发热大鼠的体温,具有较强的解热、抗炎作用,其效果与非甾体抗炎药物阿司匹林相当。

2 双黄连口服制剂的质量控制中药历经数千年而不衰,在当今世界上越来越被重视,其疗效不但经受住了长期临床实践的检验,也得到了现代科学研究的证实,与西药相比较,中药的特色在于其成分复杂,对疾病的疗效是其所有药效物质基础协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药效温和且毒副作用小。

但过于复杂的成分体系却给中药质量监控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这也直接影响了中药产品的疗效。

根据目的不同,目前对双黄连制剂质量控制的研究主要是单一成分的研究、指纹图谱的研究和微量元素测定3个方面。

2.1单一指标成分2.1.1 薄层色谱复方制剂质量控制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防止投料药材被替代,双黄连制剂中最易掺假的就是用价格低廉的山银花取代金银花或在金银花中掺入山银花。

山银花与金银花虽然外形相似,个别化学成分也相同,但不具备与金银花相同的药理作用。

北京市朝阳区药品检验所[11]采用薄层色谱法,先将供试品用乙酸乙酯和水饱和正丁醇分别提取后,制备成两份供试品溶液,再以金银花中成分绿原酸、木犀草苷以及山银花中的特征成分川续断皂苷乙、灰毡毛忍冬皂苷乙作为对照品,分别点薄层板上,利用两个展开系统展开,成功的对双黄连口服液中金银花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进行了改进,同时对其中是否使用山银花进行鉴别。

2.1.2 紫外光谱韩秋伟[12]建立双黄连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90%的乙醇溶液和0.2 mol/L盐酸溶液为溶剂,检测波长为276 n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