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第7章)
17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七章常见网络安全技术第十七周教案

(3)在查看“网上邻居”时出现“无法浏览网络。网络不可访问。想得到更多信息请查看‘帮助索引’中的‘网络疑难解答’专题”的错误提示
(4)在“网上邻居”中只能看到本机的计算机名
(5)可以访问服务器,也可以访问Internet,但无法访问其他工作站
(6)可以Ping通IP地址,但Ping不通域名
5.IPSec技术
IPSec(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是一种网络通信的加密算法,采用了网络通信加密技术。IPSec的主要特征在于它可以对所有IP级的通信进行加密和认证,正是这一点才使IPSec可以确保包括远程登录、客户/服务器、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及Web访问在内的多种应用程序的安全。
(2)服务访问策略
典型的服务访问策略是:允许通过增强认证的用户在必要的情况下从Internet访问某些内部主机和服务;允许内部用户访问指定的Internet主机和服务。
(3)防火墙设计策略
通常有两种基本的设计策略:允许任何服务除非被明确禁止;禁止任何服务除非被明确允许。
(4)增强的认证
增强的认证机制包含智能卡,认证令牌,生理特征(指纹)以及基于软件(RSA)等技术,来克服传统口令的弱点。目前许多流行的增强机制使用一次有效的口令和密钥(如SmartCard和认证令牌)。
(7)网络上其他的计算机无法与我的计算机连接
(8)安装网卡后计算机启动的速度慢了很多
(9)在“网上邻居”中看不到任何计算机
(10)别人能看到我的计算机,但不能读取我计算机上的数据
(11)在安装网卡后,通过“控制面板|系统|设备管理器”查看时,报告“可能没有该设备,也可能此设备未正常运行,或没有安装此设备的所有驱动程序”的错误信息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第7章 身份鉴别技术

实体鉴别与消息鉴别的差别
(1)实体鉴别一般都是实时的,消息鉴别一般不提供 时间性。
(2)实体鉴别只证实实体的身份,消息鉴别除了消息 的合法和完整外,还需要知道消息的含义。
(3)数字签字是实现身份识别的有效途径。但在身份 识别中消息的语义是基本固定的,一般不是“终 生”的,签字是长期有效的。
7.2 鉴别机制
鉴别机制主要有:非密码的鉴别机制、基于密码 算法的鉴别机制和零知识证明协议鉴别机制。
交换联系起来。
实体鉴别实现安全目标的方式
(1) 作为访问控制服务的一种必要支持,访问控制 服务的执行依赖于确知的身份,即访问控制服务 直接对达到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及合法使用 目标提供支持;
(2)当它与数据完整性机制结合起来使用时,作为提 供数据起源认证的一种可能方法;
(3) 作为对责任原则的一种直接支持,例如,在审 计追踪过程中做记录时,提供与某一活动相联系 的确知身份。
鉴别的目的是验明用户或信息的正身,就是验证 用户身份的合法性和用户间传输信息的完整性与 真实性。
鉴别服务提供了关于某个实体身份的保证,所有 其它的安全服务都依赖于该服务。
鉴别是最重要的安全服务之一。
基于不同的认证目的,鉴别还可分为实体鉴别和 数据源发鉴别两种情形。
7.1.1 实体鉴别和数据源发鉴别 7.1.2 单向散列函数
第7章 身份鉴别技术
本章要求
了解数据鉴别的服务类型 掌握数据鉴别的基本方法 了解Internet中常见的数据鉴别技术,包括
KERBEROS系统、GSSAPIv2
本章主要内容
7.1 鉴别概述 7.2 鉴别机制 7.3 KERBEROS系统 7.4 GSSAPIv2
第7章网络计划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七章计划评审方法与关键路线法1已知下表所列资料工序紧前工序工序时间(天数)工序紧前工序工序时间(天数)a - 3 f c 8b a 4 gc 4c a 5 h d,e 2d b,c 7 i g 3e b,c 7 j j,h,i 2要求:(1)绘制网络图;(2)计算各结点的最早时间与最迟时间;(3)计算各工序的最早开工、最早完工、最迟开工及最迟完工时间;(4)计算各工序的总时差(总机动时间);(5)确定关键路线。
2 已知建设一个汽车库及引道的作业明细表如下表所示。
要求:(1)计算该项工程从施工开始到全部结束的最短周期;(2)若工序l拖期10天,对整个工程进度有何影响;(3)若工序j的时间由12天缩短到8天,对整个工程进度有何影响;(4)为保证整个工程进度在最短周期内完成,工序i最迟必须在哪一天开工;(5)若要求整个工程在75天完工,要不要采取措施?若要的话,应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工序代号工序名称工序时间(天)紧前工序a 清理场地开工10 -b 备料8 -c 车库地面施工 6 a,bd 预制墙及房顶16 be 车库地面保养24 cf 立墙架 4 d,eg 立房顶架 4 fh 装窗及边墙10 fi 装门 4 fj 装天花板12 gk 油漆16 h,i,jl 引道施工8 cm 引道保养24 ln 交工验收 4 k,m 3 已知下表所列资料:工序代号正常时间最短时间紧前工序正常完成的直接费用(百元)费用斜率(百元/天)A 4 3 — 20 5B 8 6 — 30 4C 6 4 B 15 3D 3 2 A 5 2E 5 3 A 18 4F 7 5 A 40 7G 4 3 B、D 10 3H 3 2E、F、G15 6合计 153工程的间接费用5(百元/天)求出该项工程总费用最低的最优工期(最低成本日程)。
4 已知某工程的网络图如下图所示,设该项工程开工时间为零,合同规定该项工程的完工时间为25天。
要求:(1)确定各工序的平均工序时间和均方差;(2)画出网络图并按平均工序时间照常网络图中的关键路线;(3)求该项工程按合同规定的日期完工的概率。
网络互联技术与实践第7章:使用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路由

7.2.1 VLAN路由简介
1.每个路由器接口对应一个VLAN
传统路由要求路由器具有多个物理接口,以便进行 VLAN间路由。路由器通过每个物理接口连接到唯一的 VLAN,从而实现路由。各接口配置有一个IP地址,该IP 地址与所连接的特定VLAN子网相关联。由于各物理接口 配置了IP地址,各个VLAN相连的网络设备可通过连接到 同一VLAN的物理接口与路由器通信。
7.2.2 使用第三层交换机进行VLAN间路由
2. 第三层交换IP路由选择类型 (2)使用动态路由协议生成的路由 三层交换机通过动态路由协议来计算转发报文的最佳 路径。 动态路由协议有两种类型: 距离矢量协议(如RIP协议)通过距离值维护路由表, 并且周期性的将路由表向他们的相邻设备传送。距离矢量 协议通过跳数单位计算出最佳路由。特点是易于配置和使 用。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如OSPF协议)维护了一个网络 拓扑图结构的数据库,该数据库基于路由器之间链路状态 通告(ISA)的交换。
7.2.1 VLAN路由简介
3.第三层交换机
S1 F0/1 F0/2 VLAN接口: VLAN10:192.168.10.1 VLAn20:192.168.20.1 VLAn30:192.168.30.1 F0/3:中继 F0/1-f0/2:中继 交换机S2端口: F0/3:VLAN10 F0/7:VLAN20 F0/13:VLAN30 F0/1-f0/2:中继
7.2.1 VLAN路由简介
2.单臂路由器
Trunk S1 F0/1 F0/2 Trunk F0/1 F0/2 F0/3 F0/1 R: F0/3:中继 F0/1-f0/2:中继 交换机S2端口: F0/3:VLAN10 F0/7:VLAN20 F0/13:VLAN30 F0/1-f0/2:中继 路由器R1子接口 F0/0.1:VLAN10 F0/0.2:VLAN20 F0/0.3:VLAN30
第7章-AS-I

在经扩展后它也可以处理模拟量信号了,但它的主要处理对象还是开关量信号。
2007.2 V2.0
现场总线技术及应用教程 Copyright by Wang Yanfen
4
7.1 AS-i技术概述
● AS-i技术及其 应用
2007.2 V2.0
现场总线技术及应用教程 Copyright by Wang Yanfen
9
7.1 AS-i技术概述
● AS-i技术及其 应用
7. AS-i的基本组成
网络部件
主要网络部件有电缆、中继器和测试诊断工具。
2007.2 V2.0
现场总线技术及应用教程 Copyright by Wang Yanfen
13
7.2 AS-i技术解析
● AS-i技术及其 应用
1. AS-i的行规 从站行规 目前被AS-i组织定义的从站行规 ✓ 上表中:I:输入,O:输出,B:I/O,R:保留,V:新状态。第3列表示的是从站对应 的I/O情况。 (下面的X代表0~E中的任一字符) ✓ S-X.0:远程I/O行规; ✓ S-0.1:双重信号传感器行规; ✓ S-1.1:单传感器行规; ✓ S-3.1:双传感器/执行器行规; ✓ S-7.1:模拟量输入/输出行规(6~18位); ✓ S-7.2:扩展模拟量输入/输出行规(6~21位); ✓ S-7.3:集成的扩展模拟量输入/输出行规(16位,需集成的主站支持); ✓ S-7.4:集成的扩展模拟量输入/输出行规(16位); ✓ S-7.B:安全型传感器(工作安全型); ✓ S-X.A:为扩展的A/B从站保留(AS-i V2.1);X为0~E,不包括2和A。 ✓ S-7.D:电机控制继电器行规; ✓ S-7.E:固态电机控制继电器行规; ✓ S-8.1:双重信号执行器行规; ✓ S-B.1:有反馈的双执行器行规; ✓ S-D.1:有监控的单执行器行规; ✓ S-X.F:自由设备行规,如未定义的设备,用于制造商的一些特殊设备。
第7章网络计划技术习题

第7章网络计划技术习题1 、用双代号网络图的形式表达下列逻辑关系:( 1 ) A 、B 的紧前工作为C ;B 的紧前工作为 D 。
( 2 ) H 的紧后工作为 A 、 B ; F 的紧后工作为 B 、 C 。
( 3 ) A 、B 、C 完成后进行 D; B 、 C 、完成后进行 E 。
( 4 ) A 、 B 完成后进行 H ; B 、 C 完成后进行 F ; C 、 D 完成后进行 G 。
( 5 ) A 的紧后工作为 B 、 C 、 D ; B 、 C 、 D 的紧后工作为 E ; C 、D 的紧后工作为 F 。
( 6 ) A 的紧后工作为 M 、 N ; B 的紧后工作为 N 、 P ; C 的紧后工作为 N 、 P 。
( 7 ) H 的紧前工作为 A 、 B 、 C ; F 的紧前工作为 B 、 C 、 D ; G 的紧前工作为 C 、 D 、 E 。
2 .根据表3 - 1 ~ 3 - 3 中的逻辑关系,绘制双代号网络图。
4 .已知某单位工程施工过程的逻辑关系如表 3-4 所示,试绘制双代号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并指出关键线路。
表 3-4 某单位工程施工过程逻辑关系表5 .已知网络计划各工作的逻辑关系和持续时间如表3-5 所示。
如果该计划拟于6月24日(星期二)开始(每星期日休息),试绘制带有绝对坐标、日历坐标和星期坐标的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
表 3 - 5 某单位工程施工逻辑关系6 .试在如图 3 - 2 所示单代号搭接网络图上计算各项工作的时间参数.并确定关键线路和工期。
8 .已知网络计划如图 3 - 4 所示。
图中话线下方括号外数据为正常持续时间,括号内数据为最短持续时间;话线上方括号外数据为正常持续时间下的直接资,括号内数据为最短持续时间下的直接费。
费用单位为千元,时间单位为天,若间接费率为 0 . 8 千元/天,试对其进行费用优化。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与习题-第7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8
第 7 章 计 算 机 网 络 技 术 基 础
实验7-2 资源搜索与下载
四、练习பைடு நூலகம்验
(3)在第1题查询到的网页中,选择其中一段文
字,复制后,利用“选择性粘贴”,以“无文本 格式”的方式粘贴到E盘的“考研信息”文件夹的 “考研.doc”文档中。 (4)在网络上搜索“网际快车”的安装文件,使
用实验中介绍的“迅雷”软件下载“网际快车” 的安装文件。
9
第 7 章 计 算 机 网 络 技 术 基 础
实验7-3 电子邮件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1)会注册免费电子邮箱。 (2)掌握电子邮件的使用方法,会收发电 子邮件。 (3)会使用专业软件对电子邮件进行管理。
10
第 7 章 计 算 机 网 络 技 术 基 础
实验7-3 电子邮件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实验7-2 资源搜索与下载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利用搜索引擎查询需要信息的方法 与技巧。 (2)会保存网页内容。 (3)掌握利用下载工具下载文档、音频、视 频、软件等资源的方法。
5
第 7 章 计 算 机 网 络 技 术 基 础
实验7-2 资源搜索与下载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1.利用搜索引擎查询所需要的信息 ——搜索2008北京奥运会,中国获奖牌情况 2.按要求保存页面信息 3.使用下载工具下载资料 ——下载QQ安装文件
四、练习实验
(1)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 “/”,查 看其网页内容。 (2)将第1小题中显示的网页设为浏览器主页。 (3)将第1小题中的网址收藏到“收藏夹”的 “教育”文件夹中(若“教育”文件夹不存在, 请创建一个新文件夹并命名为“教育”)。
4
第 7 章 计 算 机 网 络 技 术 基 础
第7章网络计划技术习题

第7章网络计划技术习题1 、用双代号网络图的形式表达下列逻辑关系:( 1 ) A 、B 的紧前工作为C ;B 的紧前工作为 D 。
( 2 ) H 的紧后工作为 A 、 B ; F 的紧后工作为 B 、 C 。
( 3 ) A 、B 、C 完成后进行 D; B 、 C 、完成后进行 E 。
( 4 ) A 、 B 完成后进行 H ; B 、 C 完成后进行 F ; C 、 D 完成后进行 G 。
( 5 ) A 的紧后工作为 B 、 C 、 D ; B 、 C 、 D 的紧后工作为 E ; C 、D 的紧后工作为 F 。
( 6 ) A 的紧后工作为 M 、 N ; B 的紧后工作为 N 、 P ; C 的紧后工作为 N 、 P 。
( 7 ) H 的紧前工作为 A 、 B 、 C ; F 的紧前工作为 B 、 C 、 D ; G 的紧前工作为 C 、 D 、 E 。
2 .根据表3 - 1 ~ 3 - 3 中的逻辑关系,绘制双代号网络图。
4 .已知某单位工程施工过程的逻辑关系如表 3-4 所示,试绘制双代号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并指出关键线路。
表 3-4 某单位工程施工过程逻辑关系表5 .已知网络计划各工作的逻辑关系和持续时间如表3-5 所示。
如果该计划拟于6月24日(星期二)开始(每星期日休息),试绘制带有绝对坐标、日历坐标和星期坐标的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
表 3 - 5 某单位工程施工逻辑关系6 .试在如图 3 - 2 所示单代号搭接网络图上计算各项工作的时间参数.并确定关键线路和工期。
8 .已知网络计划如图 3 - 4 所示。
图中话线下方括号外数据为正常持续时间,括号内数据为最短持续时间;话线上方括号外数据为正常持续时间下的直接资,括号内数据为最短持续时间下的直接费。
费用单位为千元,时间单位为天,若间接费率为 0 . 8 千元/天,试对其进行费用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3 IP数据报分片与重组(略)
2、IP数据报分片 数据报分片示例
20B
20B
?
7.2.3 IP数据报分片与重组(略)
因此,分片必须满足2个条件: 1)各片尽可能大,但片长≤MTU; 2)片大小(B)必须为8的倍数。 3、片重组 在目的站进行重组。缺点:可能浪费带宽;一个 分片丢失,全部不能重组。 4、分片与重组控制 分片和重组控制有关的字段有3个,即标识字段、 标志字段和片偏移字段。 重组定时器:收到第一个分片后启动,倒计时。
net-id
net-id
127
任意
本地软件回送测试,Internet上不能出现这种地址
7.2.1 分类IPv4地址及子网划分
2、划分子网
子网划分技术可以将一个大型网络分为由若干个 相互连接的子网构成,这些物理网络统称为子网。 划分子网的好处?有利于IP地址的充分使用,也 便于整个网络的管理和提高网络性能,增强网络的安 全性。 划分子网思想:将主机号中的前若干位划分出来 作为子网号,在本网络内使用路由器将各子网互连。 子网号使用多少位,根据需要决定。划分的子网和子 网中的主机,不使用全0和全1的子网号和主机号,称 为变长子网划分,相当于使用了三级地址。
7.2.4 IP数据报转发
路由表中目的地址只使用网络前缀(网络号) 的信息,这使路由表大大减小。 路由表中还包括一些其它信息,如转发数据报 的端口,到达目的网络的跳数。 3、默认路由与指定主机路由 IP在路由表中查找目的网络,若没有,则把数 据报发到默认路由。 路由表中一般使用目的主机所在的网络,但也 允许特定主机路由。
有3块私有的IP地址空间(1个A类地址段,16个B 类地址段,256个C类地址段)
类别 A
地址块 1
地址范围 10.0.0.0 ~ 10.255.255.255
B C
16 256
172.16.0.0 ~ 172.31.255.255 192.168.0.0 ~ 192.168.255.255
7.2.2 IP数据报格式
64KB
7.2.3 IP数据报分片与重组(略)
1、IP数据报封装中的问题
IP数据报(最大64KB)是封装在底层网络的帧中传 送的,最大传输单元 MTU。不同网络,MTU不一样大 小。如以太网 1500B , X.25 是 576B ,光纤分布数据 接口4500B。
IP的做法是:选择一个合适的初始数据报大小,使 其在源站所在网络上能进行最大限度的封装。 IP 协议提供一种分片机制,在路径中如果经过 MTU 较小的网络,就将数据报分片进行传输。分片 总是出现在网络的交界处,由路由器负责。分片到 达目的站后,IP协议将分片重组。
7.2.1 分类IPv4地址及子网划分
IP地址分为五类:A,B,C,D,E 。 二级的IP地址有如下特点: net-id 可用于将数据报路由到目的网络; host-id可用于将数据报交付到本网络上的主 机; 简化了路由表。 采用点分十进制记法。
7.2.1 分类IPv4地址及子网划分 IP地址格式
7.4 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略) 7.5 无类别域间路由CIDR(略)
7.6
路由协议
7.6.1 路由协议简介
7.2.4 IP数据报转发
1、直接交付和间接交付:前者是指直接交到目的站, 如在同一个网络,或者是最后一个路由器。 2、路由表: 最基本的IP路由表包含了如下的序偶: (目的网络IP地址,下一跳IP地址) 路由表仅仅指明了到达目的网络路径上的下一跳, 转发结点并不知道到达目的网络的全部路径。 IP的数据报转发机制是基于路由表的下一跳转发 , 整个传送过程是逐跳进行的。每个结点只负责转 发到下一跳。
7.2.4 IP数据报转发
6、统一的IP数据报转发流程:子网IP数据报转发处 理可以兼容基本IP数据报转发处理。 需对子网掩码形式进一步规定: · 划分了子网的网络,子网掩码规定不变; · 不划分子网的网络,其子网掩码形式规定为IP地 址的host-id部分对应的比特为“0”,其余为 “ 1 ”; · 指定主机路由,子网掩码规定为全“1”; · 默认路由,其IP地址记为0.0.0.0,子网掩码则 规定为全“0”。
统一的IP数据报转发流程: for 每一个路由表的表项 do 把目的站IP地址D与该项子网掩码进 行“与”得到目的网络地址N 将N和该表项中的目的网络地址进行 匹配测试 if 匹配成功 then 把数据报发送到该表项下一跳 地 址指定的结点 else 循环进入下一个路由表表项 if 在路由表中找不到匹配成功的表项 then 宣布数据报转发出错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举例:
设某公司需要创建内部的网络,该公司包括 工程技术部、市场部、财务部和办公室等四大部 门,每个部门约有20~30台计算机。 (1)若要将几个部门从网络上进行分开。如果分配 该公司使用的地址为一个C类地址,网络地址为 220.168.1.0,如何划分网络,将几个部门分开? (2)确定各部门的网络IP地址和子网掩码,并写出 分配给每个部门网络中的主机IP地址有效范围。
7.2.1 分类IPv4地址及子网划分
私有地址:私有IP地址是一段保留的IP地址。只 是使用在局域网中,在Internet上是不使用的。
私有地址也能和公有地址在企业内混合使用。 私有地址网络上的主机需要访问 Internet服务, 私有地址网络需要通过网络地址转换 NAT路由 器连接到Internet。
IP定义了网际层的PDU,规定了它的格式;
IP 软件实现数据报转发功能,选择发送的路由并 转发;
IP 还包括了一组体现了不可靠、尽力分组传送的 规则。
7.2 网际协议
7.2.1 分类IPv4地址及子网划分
1、分类IPv4地址 32比特(4字节)长度的二级地址,包括 3个 字段: 类别字段; 网络号字段net-id; 主机号字段host-id。
B
16382
128.1~191.254
65534
0.1~255.254
C
2097150
192.0.1~ 223.255.254
254
1~254
判断以下IP地址的类型:
特殊形式的IP地址
IP地 址 网络号 主机号 全为0
用
途
全为0 表示本主机,只作源地址,启动时用,之后获得了IP 地址不再使用
全为0 host-id 本地网络上主机号为host-id的主机,只作源地址 全为1 全为1 本地网络上有限广播,各路由器都不转发,只作目的 地址 全为1 向net-id标识的网络定向广播,只作目的地址 全为0 标识一个网络
A类、B类、C类IP地址默认的子网掩码
地址类型
点分十进制表 示 255.0.0.0 11111111
子网掩码的二进制位
A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B
255.255.0.0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00000000
C
255.255.255.0
11111111
划分子网的方法是:
两级IP地址在本网络内部就变为三级IP地址, 即网络号、子网号和主机号。 通过网络号确定了一个网络,通过子网号确定 一个物理子网,而通过主机号则确定了与子网相连 的主机地址。
网络号 主 机号
网络号
子网号 图7-12 子网划分
主机号
7.2.1 分类IPv4地址及子网划分
子网掩码: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串,将对应于IP地 址中网络地址(网络号和子网号)的所有位都设置 为1,对应于主机地址(主机号)的所有地址都设 置为0。
7.3 地址解析协议
7.3.1
IP地址与物理地址
IP层及以上使用IP地址寻址,数据链路层使用物 理地址(MAC地址,硬件地址)寻址。
IP地址和物理地址的使用
7.3.2 ARP地址解析机制
地址解析协 议ARP用动态绑 定方式进行IP地 址到物理地址的 转换。 ARP缓存:存 放最近获得的IP 地址和物理地址 的映射。
第7章 网络互联
曹
晶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概述 网际协议 地址解析协议 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 无类别域间路由 路由协议 IP多播 下一代网际协议IPv6 IP主干网
7.1.1 Internet构造基础-网络互联
跨越使用不同标准的异构的网络进行通信,即实现 网络互联,是构造互联网的基础。 实现网络互联是网络层的核心功能,网络层的协议 实现了分组跨越互联网的传输。
4、基本的IP数据报转发流程
从数据报中提取目的站 IP 地址 D ,并计算其网络前缀 N , 查找路由表。 if N与任何直接相连的网络的地址匹配 then 通过该网络把数据报交付到目的地 D (其中涉及 到把D转换成一个物理地址、封装数据报并发送该帧) else if 路由表中包含一个到D的指定主机路由 then 把数据报发送到表中指定的下一跳 else if 路由表中包含到网络N的一个路由 then 把数据报发送到表中指定的下一跳 else if 路由表中包含一个默认路由 then 把数据报发送到表中指定的默 认路由器 Else 宣布数据报转发出错
路由器的结构
NIC:网络接口即端口。
转发引掣:根据IP数据报首部的信息,查路由表,决策 转发路径。
交换结构:实现分组从输入端口到输出端口的转发。
路由选择:路由器间交换信息,动态更新优化路由表。
7.1.3 网际层的服务和协议
网际层负责将分组从源主机传送到目的主机,提供无 连接的、不可靠的但尽力而为的分组传送服务。 网际层实现这种服务的分组传送机制为网际协议,通 常称为IP协议,它主要提供3个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