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命令

合集下载

linux常用100个命令

linux常用100个命令

linux常用100个命令以下是常用的100个Linux命令:1. ls - 列出当前目录中的文件和文件夹2. cd - 改变当前工作目录3. pwd - 显示当前工作目录的路径4. mkdir - 创建一个新的目录5. rmdir - 删除一个空的目录6. touch - 创建一个新的空文件7. cp - 复制文件或目录8. mv - 移动或重命名文件或目录9. rm - 删除文件或目录10. cat - 显示文件内容11. less - 逐行显示文件内容12. head - 显示文件的前几行内容13. tail - 显示文件的后几行内容14. grep - 在文件中搜索匹配的文本15. find - 在文件系统中搜索文件16. chmod - 改变文件或目录的权限17. chown - 改变文件或目录的所有者18. chgrp - 改变文件或目录的所属组19. du - 显示目录或文件的磁盘使用情况20. df - 显示文件系统的磁盘使用情况21. file - 显示文件的类型22. ln - 创建一个硬链接或符号链接23. mount - 挂载文件系统24. umount - 卸载文件系统25. tar - 创建或解压归档文件26. gzip - 压缩文件27. gunzip - 解压缩文件28. wget - 下载文件29. curl - 通过URL获取或发送数据30. ssh - 远程登录到另一台计算机31. scp - 在本地主机和远程主机之间复制文件32. ping - 测试与另一台计算机的连接33. ifconfig - 显示或配置网络接口34. netstat - 显示网络连接、路由表等信息35. iptables - 配置防火墙规则36. ps - 显示当前运行的进程37. top - 显示系统中运行的进程和资源使用情况38. kill - 终止正在运行的进程39. service - 启动、停止或重启系统服务40. systemctl - 管理系统服务41. uname - 显示系统信息42. date - 显示或设置系统时间和日期43. history - 显示或搜索命令历史记录44. which - 显示可执行文件的路径45. echo - 显示文本或变量的值46. export - 设置环境变量47. source - 执行一个脚本文件48. alias - 创建命令别名49. sed - 流编辑器,用于文件内容的替换和修改50. awk - 文本处理工具,用于提取和处理文本数据51. sort - 对文本进行排序52. uniq - 删除重复的行53. diff - 比较两个文件的差异54. tr - 替换、删除或压缩字符55. cut - 从文本中提取字段56. paste - 将多个文件的行合并成一行57. join - 根据共同的字段将两个文件合并58. split - 将文件分割成多个较小的文件59. grep -v - 显示不匹配的文本行60. grep -c - 统计匹配的文本行数61. grep -i - 忽略大小写进行匹配62. grep -r - 递归地搜索目录中的文件63. grep -w - 匹配整个单词而不是部分匹配64. grep -A - 显示匹配行及其后面的几行65. grep -B - 显示匹配行及其前面的几行66. grep -C - 显示匹配行及其前后的几行67. awk '{print $1}' - 打印每行的第一个字段68. awk '{print $NF}' - 打印每行的最后一个字段69. awk '/pattern/{print}' - 打印匹配模式的行70. awk '/pattern/{print $2}' - 打印匹配模式的第二个字段71. awk '{sum+=$1} END {print sum}' - 计算第一列的总和72. awk '{if ($1 > 10) print}' - 打印第一列大于10的行73. awk '{if ($1 > 10) print $2}' - 打印第一列大于10的第二个字段74. awk '{print NR, $0}' - 打印行号和整行内容75. awk '{for (i=1; i<=NF; i++) print $i}' - 打印每个字段76. sed 's/pattern/replace/' - 替换匹配的文本77. sed '/pattern/d' - 删除匹配的文本行78. sed '/pattern/s/old/new/' - 在匹配的文本行中替换文本79. sed '/pattern/!d' - 删除不匹配的文本行80. sed '1d' - 删除第一行81. sed '$d' - 删除最后一行82. sed -n '1,5p' - 打印前5行83. sed -n '5,$p' - 打印从第5行到最后一行84. sed -n '/pattern/p' - 打印匹配的文本行85. sed -n '/pattern/{p;q;}' - 打印匹配的文本行并退出86. sort -n - 对数字进行排序87. sort -r - 逆序排序88. sort -u - 去除重复的行89. sort -k2 - 按第二个字段进行排序90. sort -t',' -k2 - 使用逗号作为分隔符,按第二个字段进行排序91. uniq -c - 统计重复的行数92. uniq -d - 只显示重复的行93. uniq -u - 只显示不重复的行94. diff -u - 显示详细的差异95. diff -r - 递归比较目录中的文件96. tr 'a-z' 'A-Z' - 将小写字母转换为大写字母97. tr -d '[:digit:]' - 删除所有数字98. tr -s ' ' - 合并连续的空格为一个空格99. cut -d',' -f1 - 使用逗号作为分隔符,打印第一个字段100. cut -c1-5 - 打印每行的前五个字符这些命令是Linux中最常用的命令之一,可以帮助您在终端中进行文件和文本处理、系统管理、网络配置等操作。

windows下常用的100个cmd命令

windows下常用的100个cmd命令

windows下常用的100个cmd命令Windows操作系统是目前最为常见的操作系统之一,而命令提示符(CMD)是Windows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工具。

通过CMD命令,用户可以在Windows系统中进行各种操作和管理。

本文将介绍Windows下常用的100个CMD命令,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CMD命令。

1. dir:显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和文件夹列表。

2. cd:切换当前目录。

3. md:创建新的文件夹。

4. rd:删除文件夹。

5. copy:复制文件或文件夹。

6. del:删除文件。

7. ren:重命名文件或文件夹。

8. move:移动文件或文件夹。

9. type:显示文本文件的内容。

10. find:在文本文件中查找指定的字符串。

11. sort:对文本文件进行排序。

12. tree:以树状图显示文件和文件夹的结构。

13. attrib:显示或更改文件的属性。

14. chkdsk:检查磁盘的错误。

15. format:格式化磁盘。

16. diskpart:管理磁盘分区。

17. ipconfig:显示网络配置信息。

18. ping:测试与另一台计算机的连接。

19. tracert:跟踪数据包的路径。

20. netstat:显示网络连接和端口状态。

21. tasklist:显示当前运行的进程列表。

22. taskkill:终止指定的进程。

23. shutdown:关闭计算机。

24. restart:重新启动计算机。

25. systeminfo:显示系统信息。

26. driverquery:显示已安装的驱动程序。

27. regedit:打开注册表编辑器。

28. msconfig:配置系统启动项。

29. sfc:扫描和修复系统文件。

30. gpupdate:更新组策略。

31. gpresult:显示组策略的结果。

32. net user:管理用户账户。

33. net localgroup:管理本地用户组。

Windows电脑常用命令

Windows电脑常用命令

Windows电脑常用命令1. gpedit.msc-----组策略2. sndrec32-------录音机3. Nslookup-------IP地址侦测器4. explorer-------打开资源管理器5. logoff---------注销命令6. shutdown-------60秒倒计时关机命令7. lusrmgr.msc----本机用户和组8. services.msc---本地服务设置9. oobe/msoobe /a----检查XP是否激活10. notepad--------打开记事本11. cleanmgr-------垃圾整理12. net start messenger----开始信使服务13. compmgmt.msc---计算机管理14. net stop messenger-----停止信使服务15. conf-----------启动netmeeting16. dvdplay--------DVD播放器17. charmap--------启动字符映射表18. diskmgmt.msc---磁盘管理实用程序19. calc-----------启动计算器20. dfrg.msc-------磁盘碎片整理程序21. chkdsk.exe-----Chkdsk磁盘检查22. devmgmt.msc--- 设备管理器23. regsvr32 /u *.dll----停止dll文件运行24. drwtsn32------ 系统医生25. rononce -p----15秒关机26. dxdiag---------检查DirectX信息27. regedt32-------注册表编辑器28. Msconfig.exe---系统配置实用程序29. rsop.msc-------组策略结果集30. mem.exe--------显示内存使用情况31. regedit.exe----注册表32. winchat--------XP自带局域网聊天33. progman--------程序管理器34. winmsd---------系统信息35. perfmon.msc----计算机性能监测程序36. winver---------检查Windows版本37. sfc /scannow-----扫描错误并复原38. taskmgr-----任务管理器(2000/xp/200340. wmimgmt.msc----打开windows管理体系结构(WMI)41. wupdmgr--------windows更新程序42. wscript--------windows脚本宿主设置43. write----------写字板45. wiaacmgr-------扫描仪和照相机向导46. winchat--------XP自带局域网聊天49. mplayer2-------简易widnows media player50. mspaint--------画图板51. mstsc----------远程桌面连接52. magnify--------放大镜实用程序53. mmc------------打开控制台54. mobsync--------同步命令55. iexpress-------木马捆绑工具,系统自带56. fsmgmt.msc-----共享文件夹管理器57. utilman--------辅助工具管理器68. dcomcnfg-------打开系统组件服务59. ddeshare-------打开DDE共享设置60. osk------------打开屏幕键盘61. odbcad32-------ODBC数据源管理器62. oobe/msoobe /a----检查XP是否激活63. ntbackup-------系统备份和还原64. narrator-------屏幕“讲述人”65. ntmsmgr.msc----移动存储管理器66. ntmsoprq.msc---移动存储管理员操作请求67. netstat -an----(TC)命令检查接口68. syncapp--------创建一个公文包69. sysedit--------系统配置编辑器70. sigverif-------文件签名验证程序71. ciadv.msc------索引服务程序72. shrpubw--------创建共享文件夹73. secpol.msc-----本地安全策略74. syskey---------系统加密,一旦加密就不能解开,保护windows xp系统的双重密码75. services.msc---本地服务设置76. Sndvol32-------音量控制程序77. sfc.exe--------系统文件检查器78. sfc /scannow---windows文件保护79. ciadv.msc------索引服务程序80. tourstart------xp简介(安装完成后出现的漫游xp程序)81. taskmgr--------任务管理器82. eventvwr-------事件查看器83. eudcedit-------造字程序84. compmgmt.msc---计算机管理85. packager-------对象包装程序86. perfmon.msc----计算机性能监测程序87. charmap--------启动字符映射表88. cliconfg-------SQL SERVER 客户端网络实用程序89. Clipbrd--------剪贴板查看器90. conf-----------启动netmeeting91. certmgr.msc----证书管理实用程序92. regsvr32 /u *.dll----停止dll文件运行93. regsvr32 /u zipfldr.dll------取消ZIP支持94. netsh wlan show profiles 展示所有网络95. netsh wlan show profile name=“想查看的wifi的名称” key=clear (查看电脑已连接的WiFi密码(上接94的命令,先输入94的命令,在通过95的命令查看需要查的wifi密码))96.powercfg /batteryreport 查看电池损耗使用情况,电脑会生成一个电池使用报告文件,根据文件路径用浏览器打开即可查阅。

windows常用的100个命令

windows常用的100个命令

windows常用的100个命令Windows操作系统是目前最常用的操作系统之一,它提供了丰富的命令行工具,方便用户进行各种操作和管理。

本文将介绍Windows 常用的100个命令,并对每个命令进行详细解释和应用场景说明。

1. ping命令:用于测试与指定主机之间的网络连通性。

2. ipconfig命令:显示当前网络配置信息,如IP地址、子网掩码等。

3. tracert命令:用于跟踪数据包在网络中的路径。

4. netstat命令:显示当前网络连接和监听状态。

5. nslookup命令:查询指定域名的IP地址。

6. arp命令:显示或修改本地ARP缓存表。

7. route命令:用于配置和显示IP路由表。

8. telnet命令:用于远程登录到其他主机。

9. ftp命令:用于在本地和远程主机之间传输文件。

10. net命令:管理本地计算机的用户、组、共享资源等。

11. tasklist命令:显示当前正在运行的进程列表。

12. taskkill命令:结束指定的进程。

13. shutdown命令:用于关闭或重启计算机。

14. sfc命令:扫描并修复系统文件。

15. chkdsk命令:检查并修复硬盘上的错误。

16. format命令:格式化磁盘。

17. diskpart命令:用于管理磁盘分区。

18. defrag命令:对硬盘进行碎片整理。

19. cacls命令:修改文件或文件夹的访问控制列表。

20. attrib命令:修改文件或文件夹的属性。

21. copy命令:复制文件或文件夹。

22. move命令:移动文件或文件夹。

23. rename命令:重命名文件或文件夹。

24. del命令:删除文件。

25. rmdir命令:删除空文件夹。

26. mkdir命令:创建新文件夹。

27. type命令:显示文本文件的内容。

28. find命令:在文本文件中查找指定字符串。

29. sort命令:对文本文件进行排序。

30. start命令:启动一个新的窗口来运行指定的程序或命令。

30个常用汇编命令

30个常用汇编命令

11、BSWAP(字节交换)
写法:bswap reg32 作用:将 reg32 的第 0 与第 3 个字节,第 1 与第 2 个字节进行交换。 示例:设 EAX=12345678h 执行 bswap eax;后,eax=78563412H
12、XLAT(换码)
写法:XLAT; 作用:AL=DS:[bx+AL] 将 DS:BX 所指内存中的由 AL 指定位移处的一个字节赋值给 AL。原来它的主要用途是查表。注意可以给它提供操作
13、ADD(加法)
写法:ADD reg/mem reg/mem/imm 作用:将后面的操作数加到前面的操作数中 注意:两个操作数必须类型匹配,并且不能同时是内存操作数 ADC (带进位加法) 写法:ADC reg/mem, reg/mem/imm ; 作用:dest=dest+src+cf 当 CF=0 时 ADD 与 ADC 的作用是相同的。 示例:实现 64 位数 EDX:EAX 与 ECX:EBX 的加法: Add EAX,EBX; ADC EDX,ECX;
写法:NEG reg/mem 作用:求补就是求相反数,即:dest=0-dest;
20、CMPXCHG(比较交换)
写法:CMPXCHG reg/mem, reg;
作用:AL/AX/EAX-oprd1,如果等于 0,则 oprd1=oprd2,否则,AL/AX/EAX=oprd1; 即:比较 AL/AX/EAX 与第一个操作数,如果相等,则置 ZF=1,并复制第二个操作数给第一个操作数;否则,置 ZF=0, 并复制第一个操作数给 AL/AX/EAX。 说明:CMPXCHG 主要为实现原子操作提供支持 CMPXCHG8B(8 字节比较交换指令) 写法:CMPXCHG8B MEM64; 功能:将 EDX:EAX 中的 64 位数与内存的 64 位数进行比较,如果相等,则置 ZF=1,并存储 ECX:EBX 到 mem64 指定 的内存地址;否则,置 ZF=0,并设置 EDX:EAX 为 mem64 的 8 字节内容

100个常用的linux命令

100个常用的linux命令

100个常用的linux命令100个常用的Linux命令Linux作为一种常用的操作系统,拥有丰富的命令用于管理和操作系统。

本文将介绍100个常用的Linux命令,并对其功能和使用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和解释。

1. ls:列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和文件夹。

2. cd:切换当前目录。

3. pwd:显示当前工作目录的绝对路径。

4. mkdir:创建新的目录。

5. rm:删除文件或目录。

6. cp:复制文件或目录。

7. mv:移动文件或目录。

8. touch:创建新的空文件。

9. cat:查看文件内容。

10. more:逐页显示文件内容。

11. less:逐行显示文件内容。

12. grep:在文件中搜索指定的字符串。

13. find:在文件系统中搜索文件。

14. tar:打包和解压文件。

15. gzip:压缩文件。

16. gunzip:解压缩文件。

17. chown:修改文件的所有者。

18. chmod:修改文件的权限。

19. chgrp:修改文件的所属组。

20. ps:显示当前运行的进程。

21. top:实时显示系统的运行情况。

22. kill:终止指定的进程。

23. ifconfig:查看和配置网络接口。

24. ping:测试网络连接。

25. ssh:远程登录到其他主机。

26. scp:在本地主机和远程主机之间复制文件。

27. wget:下载文件。

28. curl:通过URL传输数据。

29. head:显示文件的前几行。

30. tail:显示文件的后几行。

31. du:查看文件或目录的磁盘使用情况。

32. df:查看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使用情况。

33. free:查看内存的使用情况。

34. uname:显示系统信息。

35. who:显示当前登录的用户。

36. su:切换用户身份。

37. sudo:以管理员身份执行命令。

38. history:查看命令历史记录。

39. man:查看命令的帮助文档。

40. info:查看命令的详细信息。

常用键盘快捷命令

常用键盘快捷命令

3.常用默认键盘快捷指令空格或回车确定
ESC 中断退出TR 剪切沿边剪切,连敲两次空格直接剪切L 直线MI镜像ME 等分线段定距离
A 圆弧SC缩放DIV 等分线段定份数
C 圆O 偏移TAN 切点捕捉
SPL 样条曲线BR 打断PER 垂足捕捉
XL 构造线AR 阵列PAR 平行线捕捉
REC 矩形PO点AA 计算面积
EL 椭圆J 合并DI 测量距离
POL 多边形LEN 改变长度
E 删除
DS 草图设置
T 多行文字DT 单行
EX 延伸连续敲两次空格
M 移动
CO 拷贝并移动
I 插入图形
U 撤销并返回
H 填充
F 倒圆角当圆角半径输入零时相当于剪切
CHA 到钝角
RO 旋转
SC 缩放比例缩放,参照缩放
D 尺寸标注样式管理
DLI 水平或垂直尺寸标注
DIM 平行尺寸标注
LE 引线标注连续按三次回车可编辑文字
DAN 角度标注shift+6 上标右建堆叠
DRA 半径标注TOL 标注形位公差
DAL 对齐标注
DDI 直径标注
ED 编辑尺寸或文本
B 块定义
W 写块
I 插入块
X 块打散
LW 线宽设置
RE 重新生成模型
S 拉伸
Li 清单参数
F1: 获取帮助
F2: 实现作图窗和文本窗口的切换
F3: 控制是否实现对象自动捕捉
F4: 数字化仪控制
F5: 等轴测平面切换
F6: 控制状态行上坐标的显示方式F7: 栅格显示模式控制
F8: 正交模式控制
F9: 栅格捕捉模式控制
F10: 极轴模式控制
F11: 对象追踪式控制。

华为常用命令及用法

华为常用命令及用法

华为常用命令及用法一、基础命令1. 查看和配置IP地址•查看接口信息:display interface brief•进入接口配置模式:interface <interface_name>•配置IP地址:ip address <ip_address> <mask>•结束接口配置:quit•保存配置:save2. 查看和配置VLAN•查看VLAN信息:display vlan brief•进入VLAN配置模式:vlan <vlan_id>•配置VLAN名称:name <name>•添加端口到VLAN:port <interface_name> <vlan_mode> <vlan_id>(vlan_mode为access或trunk)•删除端口从VLAN:undo port <interface_name>3. 查看和配置静态路由•查看路由表:display ip routing-table•进入路由配置模式:ip route-static <destination_network> <mask> <next_hop>•撤销静态路由:undo ip route-static <destination_network> <mask> <next_hop>二、高级命令1. 配置OSPF•进入OSPF进程配置模式:ospf <process_id>•配置区域:area <area_id>•配置区域内路由器:network <network> <mask> [advertise]•配置区域间路由器:area-range <start_address> <end_address>•配置重分布:import-route <protocol> <process_id>•退出OSPF进程配置模式:quit2. 配置ACL•进入ACL配置模式:acl number <acl_number>•配置规则:rule <rule_id> [deny|permit] <source> <destination> [service]•应用ACL:traffic-filter <acl_number> [<in|out>]•退出ACL配置模式:quit3. 配置QoS•进入策略模式:traffic classifier <classifier_name>•配置分类规则:if-match <acl_number>•进入行为模式:traffic behavior <behavior_name>•配置动作:remark <remark_value>•配置队列:queue <queue_id>•应用策略:traffic policy <policy_name>•退出策略模式:quit4. 配置NAT•启用NAT:nat enable•进入NAT地址池配置模式:nat address-group <group_id>•配置地址池:address <start_address> <end_address> [mapping <mapping_address>]•进入ACL配置模式:acl number <acl_number>•配置规则:rule <rule_id> [source <source>] [destination <destination>] [service <service>] [action <action>]•应用NAT:nat policy <acl_number>•退出ACL配置模式:quit三、故障排除命令1. 查看日志•查看系统日志:display logbuffer•根据等级过滤日志:display logbuffer filter-error•清除日志缓冲:clear logbuffer2. 查看接口状态•查看接口状态:display interface <interface_name>•查看接口统计信息:display interface <interface_name> statistics3. 查看路由信息•查看路由表:display ip routing-table•查看OSPF邻居信息:display ospf neighbor•查看BGP邻居信息:display bgp peer4. 远程诊断•进入远程诊断模式:ping•Ping测试:ping <destination_address>•Traceroute测试:tracert <destination_address>•退出远程诊断模式:quit四、安全命令1. 查看用户•查看当前用户:display users•查看用户权限:display aaa2. 配置SSH•进入SSH配置模式:ssh server•启用SSH服务:telnet server enable•配置最大用户数:user-max <max_user>•退出SSH配置模式:quit3. 配置防火墙•开启防火墙:firewall enable•进入防火墙规则配置模式:acl number <acl_number>•配置入站规则:rule <rule_id> [source <source>] [destination <destination>] [service <service>] [action <action>]•配置出站规则:rule <rule_id> [destination <destination>] [source <source>] [service <service>] [action <action>]•应用防火墙策略:firewall policy <acl_number>•退出防火墙规则配置模式:quit以上是华为常用命令及用法的简要介绍,通过掌握这些命令,可以有效地进行网络设备的配置和故障排除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务器开始加电,等待片刻会自动引导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初始化完毕后会出现登录界面,输入正确的用户名:root和密码:zclroot就可以进入X 图形桌面环境了。

1.启动应用,数据库和数据交换
1).在数据库(SDB)机器上启动数据交换,在#号切到db2inst1用户:
su –db2inst1
dbstart (启动数据库)
2)启动websphere:点击屏幕左下角的终端程序(贝壳状图标),然后在#后面输入
/opt/IBM/WebSphere/AppServer/bin/startServer.sh server1
提示进程号则表示启动成功,大约需要五分钟,注意:最后面是数字1不是字母l,server1前面有个空格,注意大小写字母
注:相应的停止websphere的命令为:
#/opt/IBM/WebSphere/AppServer/bin/stopServer.sh server1
注意:如果在启动websphere的时候提示:
ADMUO116I:正在文件
/opt/IBM/WebSphere/AppServer/bin/startServer.log
中记录工具信息
ADMUO128I:正在启动具有default概要文件的工具
ADMU3100I:正在从服务器读取配置:server1
ADMU3028I:在端口8880上检测到冲突。

可能的原因:a)
已经有一个服务器server1的实例在运行b)
一些其他程序在使用端口8880
ADMU3027E:可能已经有一个服务器的实例在运行:server1
ADMU0111E:由于错误
Com.ibm.websphere.management.exception.AdminExcetption:
ADMU3027E:
可能已经有一个服务器的实例在运行:server1 ,程序推出。

ADMU1211I:要获取故障的全部跟踪,使用–trace选项。

此时表示应用W ebsphere已经启动了,不需要再进行启动。

注意:如果在停止websphere的时候提示:
ADMUO116I:正在文件
/opt/IBM/WebSphere/AppServer/bin/startServer.log
中记录工具信息
ADMUO128I:正在启动具有default概要文件的工具
ADMU3100I:正在从服务器读取配置:server1
ADMUO509I:无法到达
server “server1”.服务器看上去已经停止。

ADMUO211I:在文件
/opt/IBM/WebSphere/AppServer/bin/stopServer.log
中可以看到错误的信息
表示此时:应用W ebsphere现在处在停止状态,需要启动。

3)在数据库(SDB)机器上启动数据交换,在#号切到db2inst1用户:
su –db2inst1
>cd server
>showsjjh (查看数据交换,如果有四行表示数据交换已经启动。

)
> stopsjjh (停止数据交换)
>showsjjh (查看数据交换,到没有命令行显示为止)
>loadsjjh (启动数据交换)
>showsjjh (查看数据交换信息) 出现如上四条信息为正常启动了数据交换
2.重启及开关机命令
#reboot重新启动计算机
#shutdown -r now 重新启动计算机,停止服务后重新启动计算机
#shutdown -h now 关闭计算机,停止服务后再关闭系统
#halt 关闭计算机,强制关闭
一般用shutdown -r now,在重启系统是关闭相关服务,shutdown -h now也是如此。

3.备份
#su –db2inst1
>db2 force applications all (切断目前所有与数据库的连接,可以多执行几次)
>db2 backup db sino to /db2log (备份目录)
若备份成功会返回提示,并生成一个时间戳,所谓时间戳就是一串记录当前“年月日时分秒”的数字,形如20070212152930,也包含在新生成的备份文件的文件名里。

压缩命令
tar -cvfz sino20070317(压缩后的文件名).tar.gz 被压缩的文件名
4.在登陆系统,输入用户密码时显示:404错误:“您访问的url资源不存在问题”。


者该“用户在系统中不存在问题”
1)/opt/IBM/WebSphere/AppServer/bin/stopServer.sh server1 (root用户关闭WebSphere
服务)
4)su - db2inst1 切换到db2用户
db2stop 提示:DB2STOP处理成功
db2start 提示:DB2START处理成功
5)/opt/IBM/WebSphere/AppServer/bin/startServer.sh server1 切换回root用户然后重启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