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第1节杠杆公开课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2章第1节 杠杆 课件(共18张PPT)

认识杠杆的几个概念
F
L2 O 支 点
阻力
F2
动力
F1
L1
动
力
作用ຫໍສະໝຸດ 线想一想画出图中杠杆各力的力臂
l1
F1
O
F l2
2
分别画出下图中的力臂。
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 提出问题:
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 、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 的关系?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 臂=阻力×阻力臂
3、杠杆的平衡条件: F1 l1 F2 l2
或
F1 l2
F2
l1
盘点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 有哪些收获?
练习:如图是搬运砖头的独轮车,车厢和砖头所受 的总重力G=1000N独轮车的有关尺寸如图,推车时
,人手向上的力F应为多少?
小结:
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2、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及 阻力臂。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12.1 杠杆
学习目标:
1、能识别出杠杆,并能准确
找出支点、动力、阻力、动力 臂、阻力臂。
2、通过实验探究,能得出杠
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利用杠杆 的平衡条件进行相关的计算。
这些工具在使用时,有什么共同特点? 它们工作时,能绕一个固定点转动。
钢丝钳
杆秤
瓶盖起子
道钉撬
火钳
独轮车
这些工具都是杠杆
什么是动力,什么是阻力
F1 l1 F2 l2
或
F1 l2
F2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金奖微课赛课省赛获奖PPT课件

简单机械
第一节 杠杆(2)
第1页
自主导学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1.省力杠杆:L 1 > L 2,F1 <F2。(省力费距离,如: 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 花枝剪刀)
2.费劲杠杆:L 1 < L 2,F1 > F2。(费劲省距离,如: 人前臂、剪发剪刀、钓鱼竿)
3.等臂杠杆:L 1 = L 2,F1 = F2。(不省力、不省距 离,能改变力方向,如:天平。许多称质量秤,如杆秤、 案秤,都是依据杠杆原理制成)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7.如图12.1-16所表示,在处于水平平衡杠杆上A点,挂上4 个钩码(每个钩码质量为50g),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 平衡,作用在杠杆B点力最小为( )。D(g取10N/kg) A.15N B.6N C.3N D.1.5N
正文 第一节 杠杆(2)
第8页
基础练习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正文 第一节 杠杆(2)
第2页
基础练习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1.图12.1-9 是开瓶盖起子,能够看成是一个杠杆,能正确 表示出杠杆支点、动力和阻力图是( )。C
正文 第一节 杠杆(2)
第3页
基础练习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2.如图所表示是生活中几个常见杠杆,其中属于费劲杠杆 是( D)。1-17所表示,要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在A点分别
作用四个力中,最小是( C)。
A.F1
B.F2
C.F3
D.F4
9.如图12.1-18所表示,轻杆可绕O点无摩擦转动,A端挂一
个重为300N物块,AO与OB长度之比为5:4,若一直沿竖直
向下拉挂在B端轻环,使轻杆水平平衡,则拉力为__3_7_5_N。 当轻杆在图中虚线位置平衡时,拉力大小将______不__变。
《杠杆》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1
2
3
学校标志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F1
l2
=
F2
l1
学校标志
三、杠杆的分类
学校标志
1、 分析上面表格中的数据,总结当:F1=F2、 F1>F2 、F1<F2 时,L1与L2有什么关系?
2、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杠杆的类型及判断依据。
三、杠杆的种类
1、培养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兴趣。
3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2、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杠杆的平衡条件 2.杠杆的类型
学校标志
2 难点
设计探究杠杆 平衡的方案
学校标志
它
们
都
是
杠
杆,
共同特征:
有
什
受到力的作用
么
共
同
绕一个固定点转动
特
点
?
硬棒
一、杠杆
学校标志
1、讨论总结:什么是杠杆?
(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学校标志
1.讨论并展示设计方案。
2.完善实验方案。
方案
① 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②在杠杆的左侧挂上适量的钩码,用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
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
③改变钩码数量或位置,重复上面的步骤,得出三组数据。
(四)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HIGH QUALITY
F2阻力
F1
学校标志
∟
4、力臂的作法
1)找出支点O
2)沿力的方向作出力的作用线
l1
o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1节杠杆的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1节杠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杠杆。
杠杆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了解杠杆的原理对我们理解物体运动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将介绍杠杆的定义、分类、特点以及杠杆的平衡条件。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杠杆的定义、分类和特点,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
2. 能够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杠杆的定义、分类、特点和杠杆的平衡条件。
难点:杠杆的平衡条件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杠杆模型、剪刀、钳子等。
学具:笔记本、尺子、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把剪刀,让学生观察剪刀的构造,引导学生发现剪刀的刀片和把手构成了一个杠杆。
让学生思考: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分别是哪些部分?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2. 概念讲解:教师介绍杠杆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杠杆是指能够在固定点旋转的硬棒,它分为三类:一类是支点在杠杆的一端,称为一端支点杠杆;一类是支点在杠杆的中间,称为中间支点杠杆;一类是支点在杠杆的外侧,称为外侧支点杠杆。
杠杆的特点是能够在力的作用下平衡,即动力臂与阻力臂的乘积相等。
3. 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师讲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即动力臂与阻力臂的乘积相等。
引导学生理解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概念,动力臂是指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臂是指阻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
4.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如:一根杠杆,动力臂为3cm,阻力臂为4cm,求动力与阻力的关系。
引导学生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解答。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随堂练习题,如:一根杠杆,动力臂为5cm,阻力臂为6cm,判断动力与阻力的关系。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杠杆定义:能够在固定点旋转的硬棒分类:1. 一端支点杠杆2. 中间支点杠杆3. 外侧支点杠杆特点:能够在力的作用下平衡平衡条件:动力臂与阻力臂的乘积相等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一根杠杆,动力臂为2cm,阻力臂为3cm,求动力与阻力的关系。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第1课时杠杆及其平衡条件课件

O支点 的固定点
F1动力
使杠杆转动 的力
F2阻力
阻碍杠杆转 动的力
l1动力臂
支点到动力作用
(动力作用线)
线的垂直距离
这些概念很重要
F1
l2
o
支 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l1
动 力(F1):促使杠杆转动的力。
F2
阻 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力的作用线: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的直线)
F1
B
A
F2
3.作力臂的方法
F1
B
O
➢ 找出支点的位置
A F2
l1
➢ 确定动力、阻力作用线
O
➢ 从支点作动力、阻力作用线的垂线
l2
➢ 标垂足,定力臂
试一试:画出图中杠杆各力的力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l1
F1
O
l2 F2
O
F2
l1
l2
F1
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平衡: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时,我 们就说杠杆平衡。
例题:
l1=9m F1=200N
l2=6cm O
F2
解: 由F1l1=F2l2 得:
F2 =
F1 l1 l2
=
=3×104N
200N×9m 0.06m
m=
F2 g
=
3×104N 10N·kg-1
=3×103kg = 3 t
课堂跟踪练习
1.结合动手体验,请在图中标出支点、动力和阻力。
提示:(1)将小木块垫在下面,用螺丝刀将钉子撬起时,螺丝刀与木块接触的点固定不动,该 点为支点,施加在螺丝刀上的力为动力,钉子对螺丝刀产生的向下压的力阻碍螺丝刀转动, 为阻力。 (2)开启瓶盖时,瓶盖起子与瓶盖中间接触的点固定不动,该点为支点,对瓶盖起子施加向 上的力为动力,瓶盖起子下端与瓶盖边缘接触的位置使瓶盖阻碍瓶盖起子转动的力为阻 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金奖微课赛课省赛获奖PPT课件

1.杠杆绕着转动固定点叫作 支点,使杠杆转动力
叫 动力 ,妨碍杠杆转动力叫 阻,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线
距离叫
,动支力点臂到阻力作用线距离叫
。 阻力臂
2.以下关于杠杆一些说法中,正确是( )B。
A.杠杆必须是一根直棒
B.杠杆一定要有支点
C.动力臂就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点距离
D.当力作用线过支点时,力臂最大
3.以下关于杠杆说法中,正确是( )D。
8.如图12.1-6 所表示杠杆中, 点O 为支点,请画出图中力 F1 和F2 力臂L1 和L2。
正文 第一节 杠杆(1)
第7页
提升练习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9.如图12.1-7所表示,杠杆AOB 用细线悬挂起来,A、B 两 端分别挂上质量为m1、m2 重物时,杠杆平衡,此时AO 恰 好处于水平位置,AO=BO,不计杠杆重力,则m1、m2 关 系为( )B。 A.m1 > m2 B.m1 < m2 C.m1=m2 D.无法判断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一节 杠杆(1)
第1页
自主导学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1.一根硬棒,在力作用下假如能绕着 固定转点动,这
根硬棒叫杠杆。 2.杠杆五要素: 支点,
动力,
阻,力
动力臂, 阻力臂 。
3.见图12.1-1,杠杆平衡条件是:
F1l1=F2l2 。
正文 第一节 杠杆(1)
第2页
基础练习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正文 第一节 杠杆(1)
第8页
提升练习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10.如图12.1-8所表示是一个切甘蔗用铡刀示意图。以下相 关说法正确是( )C。 A.刀刃很薄能够增大压力 B.铡刀实质上是一个费劲杠杆 C.甘蔗放在a点比b点更易被切断 D.手沿F1方向用力比沿F2方向更省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1节-杠杆辅导教学案(基础班)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杠杆的定义、分类和力的作用效果。
具体内容包括:1. 杠杆的定义:介绍什么是杠杆,以及杠杆的基本要素,如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等。
2. 杠杆的分类:讲解费力杠杆、省力杠杆和等臂杠杆的定义和特点。
3. 力的作用效果:分析力在杠杆上的作用效果,如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点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杠杆的定义、分类和力的作用效果,能够识别各种杠杆并分析其平衡条件。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科学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杠杆的定义、分类和力的作用效果。
难点: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杠杆模型、图片、PPT等。
学具:笔记本、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杠杆现象,如撬棍、剪刀、筷子等,引导学生关注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概念讲解:讲解杠杆的定义、分类和力的作用效果,通过PPT 展示相关图片和动画,帮助学生理解。
3. 举例说明: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杠杆实例,如剪刀、钳子等,引导学生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杠杆的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动脑,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如如何使用撬棍打开瓶盖等。
7.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杠杆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杠杆1. 定义: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2. 分类:费力杠杆、省力杠杆、等臂杠杆3. 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七、作业设计1.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杠杆的定义和分类。
答案:杠杆是由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组成的,能在力的作用下绕支点转动的硬棒。
根据动力和阻力的关系,杠杆分为费力杠杆、省力杠杆和等臂杠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第2课时 教学课件PPT初中公开课

第12章 第1节 第2课时1.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利用F1l1=F2l2进行相关计算2. 能对杠杆进行分类,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杠杆当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绕支点转动状态时 , 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在杠杆的使用中,杠杆的 平衡状态是一种非常重要 的状态。
杠杆在满足什么条件时才 会平衡呢?知识点1 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 1 ) 提出问题:当杠杆平衡时,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呢? ( 2 ) 猜想与假设:对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之间的关系可作如下猜想:A.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B.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C.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D.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 ) 设计实验在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时,分别测出动力F1、 阻力F2、 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
( 4 ) 实验步骤①首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 时,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注意:杠杆平衡的调节 → “左低右调、 右低左调” 。
)序号动力F 1/N 动力臂 l 1/cm 动力× 动力臂阻力F 2/N 阻力臂 l 2/cm 阻力×阻力 臂12…②杠杆两边挂不同数量的钩码,杠杆平衡后测出动力 臂、 阻力臂,记录F 1、 F 2、l 1和l 2的数值。
③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多做几次 实验,把有关数据填入表内。
实验结果表明,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为: F 1 ×l 1 =F 2 ×l 2。
序号动力 F 1/N 动力臂 l 1/cm 动力× 动力臂阻力 F 2/N 阻力臂 l 2/cm 阻力× 阻力臂1210201202023103021530…( 5 )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2021·天津中考 ) 在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 1)实验前,若使如图所示的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 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 __(选填 “左”或 “右”)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1
o l2
l1 F2
支 点: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O。 动 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阻 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动力臂:从支点O 到动力F1作用线的距离l1。 阻力臂:从支点O 到阻力F2作用线的距离l2。
画出图中杠杆各力的力臂
一找支点
二找力的作用线
L1
F1
O
三作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 垂线段 四标记
4.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次数
动力 F1/N
动力臂 l1/m
阻力 F2/N
阻力臂 l2/m
1
2
3
5.分析与论证
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F1 l1 F2 l2
杠杆的平衡不是力的“平衡”,而是“力与力臂 的乘积的平衡”
O
G1
G2
∵G1×L1 =G2×L2 又∵L1>L2 ∴G1<G2
怎么分呀?
哈哈…… 我知道!
第十二章 第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杠杆
观察下列工具,思考并讨论其共同特征。
一、杠杆:
在力 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叫做杠杆。
F1
o
F2 支 点: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O。 动 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阻 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观察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任意一因素的改变都 可通过哪一个因素反映出来。
阻力臂的大小。
16
给动画中的杠杆分类
课堂小结
杠杆的 概念
杠杆平衡 的条件
杠杆的 分类
THANK YOU
欢迎各位老师指导
L2 F2
O
F2
L1
L2
F1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一)杠杆平衡: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时,
我们就说杠杆平衡。
O
1.问题:杠杆在满足什么条 件时才会平衡?
2.猜想:
F1
L1 L2
F2
3.实验设计
(1)测量的物理量: 力、力臂 保证力臂沿杠杆,便于测量。 (2)器材: 杠杆、钩码、铁架台
(3)实验操作:
①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水平平衡。 ②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水平 平衡。将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记录表格中。 ③改变阻力和阻力臂的大小,相应调节动力和动力臂的大小,再 做几次实验。 ④在杠杆的一侧挂上钩码作为阻力,通过在其他位置上用弹簧测 力计拉住杠杆的办法使杠杆平衡。将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 阻力臂l2记录表格中。
我国古代的杠杆
捣谷的舂
汲水的桔槔
13
三、生活中的杠杆
杠杆的分类
杠杆平衡条件: F1 l1 F2 l2
三类杠杆:
若l1>l2,则F1 < F2
省力杠杆 省力费距离
若l1= l2,则F1 = F2 若l1<l2,则F1 > F2
等臂杠杆 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费力杠杆 费力省距离
小结:判断杠杆的类型,实际就是比较动力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