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学前教育 (2)

合集下载

学前比较教育名词解释

学前比较教育名词解释

学前比较教育名词解释学前比较教育是指在学前教育阶段,对幼儿进行各种比较活动,帮助他们发展比较思维和比较能力的教育方法。

通过比较,幼儿可以发现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能够分辨颜色、形状、大小、数量等属性,并进行分类、比较和排序。

下面是对学前比较教育涉及的几个名词进行解释。

1. 比较思维:指幼儿通过对不同事物进行比较,分析其共同点和差异的思维方式。

比较思维是一种抽象思维的形式,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归纳能力。

2. 比较能力:指幼儿进行比较的能力,包括分类、比较、排序等。

比较能力是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比较,幼儿可以发展对事物的认知、语言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比较活动:指幼儿在教育环境中进行的各种比较任务和游戏。

比较活动可以通过比较物体的大小、颜色、形状等属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同时也能够帮助幼儿培养对事物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4. 属性比较:指幼儿通过比较事物的属性,例如颜色、形状、大小等来进行排序和分类的活动。

属性比较是学前比较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帮助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和差异。

5. 数量比较:指幼儿通过比较事物的数量来进行排序和分类的活动。

数量比较是学前比较教育的关键内容,可以帮助幼儿建立数量概念和数学思维。

6. 比较游戏:指幼儿在游戏中进行比较活动的教育方法。

比较游戏可以通过各种玩具、图片和游戏道具,引导幼儿进行比较和分类,促进幼儿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能力的发展。

总之,学前比较教育是一种以比较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幼儿教育方法,旨在培养幼儿的比较思维和比较能力。

通过比较,幼儿可以发展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从而为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比较学前教育

比较学前教育

比较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指为3-6岁儿童提供的早期教育,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和培养其综合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亲子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然而,在选择学前教育方案时,家长们常常面临难以取舍的情况。

本文将比较各种学前教育方案,以帮助家长们做出明智的选择。

一、传统学前教育传统学前教育是指传统幼儿园或托儿院提供的教育方式。

它通常采用集中化的授课模式,注重知识灌输和学术考核。

传统学前教育课程包括语言、数学、音乐、绘画等学科,着重培养幼儿的认知和智力能力。

优点:1. 传统学前教育有专业的教师团队,能提供系统的教育服务。

2. 学科多样化,有助于全面发展幼儿的各项能力。

3. 学习环境相对稳定,可以培养幼儿的纪律和自律能力。

缺点:1. 学前教育课程内容过于学术化,缺乏足够的互动和游戏元素。

2. 学习压力较大,可能会给幼儿带来心理负担。

3. 班级规模较大,个别幼儿可能得不到足够的关注和照顾。

二、游戏为主的学前教育游戏为主的学前教育是一种以游戏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强调幼儿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在这种教育方案下,幼儿可以在玩乐中学习和成长。

优点:1. 游戏为主的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教育内容更贴近幼儿生活,有助于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3. 学习过程中强调互动和合作,有助于培养社交能力。

缺点:1. 由于游戏为主,学前教育内容可能相对单一,无法提供全面的学科知识。

2. 学前教育的评估标准较为模糊,难以准确评估幼儿的学习成果。

3. 学习过程可能缺乏规范,有时不易掌握幼儿的学习进度。

三、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指父母亲自承担起幼儿的教育任务,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兴趣开展教学活动。

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家庭成员可以与幼儿建立更为亲密的关系,全面关注和照顾幼儿的身心发展。

优点:1. 家庭教育能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满足幼儿的个体差异。

2. 与家人相处可以建立更为密切的亲子关系,加强家庭凝聚力。

3. 家庭教育更加具有灵活性,能够根据幼儿的状态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

自考《比较学前教育》各国学前教育机构比较表

自考《比较学前教育》各国学前教育机构比较表
①按照幼几园创办的组织不同,可以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
②按照幼几园接收保教时间的长短,幼儿园又分为全日制与半日制
③按照招收对象之间的群体差异,幼儿园可分为普通幼儿园、学前班和特殊学校
④林间幼儿园是德国出现的一种较新的幼儿园类型,与传铣幼儿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林间幼儿园:幼儿园没有房屋和围墙,教师们在大自然中进行幼儿教育活动,孩子们可以在草地上游戏,观察真实的动植物,进餐时没有桌椅,席地而坐,是儿童更加接近大自然,促进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增加了儿童的运动能力。
南非
(1)学前班:学前应既有公立的也有私立的,以公立的为主,普及率很离。一般附属在小学,招收5岁及其以上儿童。
(2)小学预备学校:主要招收3- 5岁的儿童,按照学校的作息制度开展活动。
(3)社区保育中心:耜收从出生至5岁的儿童,有全日制,半日制和寄宿制三种。
(4)母亲日托:由有子女的妇女在家开设,招收0- -6岁的儿童,最多只能招收6名儿童,包括看护者自己孩子。
(5)游戏小组:非正式的授育机构,经费来源与社会发展部,一般招收3- -5岁的儿童,不提供食物和休息场所。工作者选择户外的公园一公共场所。或者某一社区札堂带领幼儿做游戏或开展教学活动,由父母陪网来到游戏小组参加游戏和活动。
(6)家庭拓展机构:是南非一种新型的幼教机构,该组织的教育工作者一般受到非营利性教育组织或者政府部门的培训。经費来源于社会发展部支持,针对于部分无力将孩子通早教机构的状况,政府发展迸敦上门的教育形式。教育工作者在特定时间上门,一方面向家长输送知识,一方面与幼儿沟通做游戏。
(5)临时托幼服务中心:是在获得政府主管部门的批准后,在商业中心、教堂或社区中心设立的临时和记时托幼服务。
(6)函授学校:是专为偏远地区的儿童以及您有疾病、行动不便的儿童或遇到特殊情况而不能离家外出受教的儿童服务的,由各州的函授学校提供。

奥鹏教育2020年秋学段《比较学前教育》离线答案 (2)

奥鹏教育2020年秋学段《比较学前教育》离线答案 (2)

离线考核《比较学前教育学》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发展适宜性实践》答:《发展适宜性实践》(DAP)是全美幼儿教育协会(NAEYC)于 1987 年针对早期教育质量提升而颁布的一个文件。

《发展适宜性实践》是在尊重儿童的基础上促进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一套教育哲学、理论框架、行动指南和评估标准,发展适宜性实践活动对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学前教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发展适宜性”的内涵主要包括:年龄适宜性,即早期教育必须考虑儿童自身发展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趋势,针对儿童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对儿童进行因势利导;个体适宜性,即强调适宜的教育方案必须考虑儿童个人的发展速度、任职方式、学习风格等个性特征;文化适宜性,即强调有效的早期教育需要将教育对象的独有文化背景考虑进来,并使之成为有效的教育资源。

2.《初等教育法》答:《初等教育法》是英国政府在 1870 年颁布的法案,也称“福斯特法案”,这是英国国民教育制度正式形成的标志。

该法案规定了由学区设置办学委员会,就地筹款,举办学校,补充私立学校之不足。

从此英国有了与私立学校并驾齐驱的地方公立学校。

3.光谱方案答:光谱方案是由加德纳和费尔德曼教授率领哈弗大学的零点方案工作组和塔伏茨大学研究小组合作完成的,一种课程与评估相结合的方案,目的是使每个儿童的能力与长处在富有材料和活动的环境与教育机会中得到发展。

4.游戏小组答:游戏小组是英国学前教育中的特有现象。

它是儿童在游戏中观察、学习和参加社交活动的集体,它也是成人的组织,因为成人是小组的支柱,为儿童提出各种游戏的建议,并在工作中使成人自己也得到发展。

游戏小组作为正规学前教育的过渡性辅助机构,其主要目的在于向儿童提供丰富的、有促进作用的游戏活动,使儿童中得到健康发展。

同时,也为家长们参加义务工作和学习育儿方法,提供了理想的场所。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日本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答:(1)积极推进幼保一元化改革(2)加强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社区的合作(3)重视提高学前教育师资质量2.英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答:进入 21 世纪以来,为了提高学前教育质量,英国工党政府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以确保每个儿童都能享受学前教育服务,从中可见未来英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1)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创造入学机会;(2)学前教育机构行政管理整合化;(3)规范和提高托幼机构服务质量;(4)促进学前教育机构与社区家庭的积极合作;(5)提高幼儿教师任职标准,加强教师培训;(6)注重幼儿教师教育的一体化。

东师20春《比较学前教育学》在线作业2

东师20春《比较学前教育学》在线作业2

1.在1933年发表《比较教育》一书的人是:()A、康德尔B、汉斯C、库森D、萨德勒参考答案:A2.发展成熟论课程模式的代表人物是:()A、华生B、卢梭C、布鲁纳D、皮亚杰参考答案:B3.前苏联最盛行的一种学前教育机构是:()A、托儿所-幼儿园B、集体农庄幼儿园C、幼儿之家D、疗养幼儿园参考答案:A4.前苏联一种为聋、哑、盲、智力落后及有缺陷的儿童办的教育机构是:()A、托儿所-幼儿园B、集体农庄幼儿园C、幼儿之家D、疗养幼儿园参考答案:D5.美国幼儿教育协会1986年以后极力提倡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是:()A、适合儿童发展的早期教育方案B、蒙台梭利教育法C、班克街模式D、瑞吉欧教育模式参考答案:A6.1898年,首次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开设比较教育课的人是:()A、康德尔B、汉斯C、库森D、罗素参考答案:D7.被称为“日本幼儿园教育之父”的人是:()A、和田实B、仓桥惣三C、田中不二磨D、铃木镇一参考答案:B8.在日本幼儿教育的发展期,保育的内容包括四个项目,指的是:()B、观察C、谈话D、手技E、唱歌参考答案:ACDE9.美国比较教育学家贝雷迪提出比较教育研究的四个步骤是:()A、描述B、解释C、并列D、比较E、分析参考答案:ABCD10.日托的形式有:()A、家庭保育B、日托中心C、雇主资助的日托D、政府资助的日托E、非正式的儿童保育参考答案:ABCDE11.重视学前教育师资的在职进修培训工作是世界各国在学前教育师资培训方面表现出的特点。

()B、正确参考答案:B12.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受福禄倍尔教育思想的影响。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3.1869年,俄国在莫斯科发行了最早的学前教育刊物《幼儿园》。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4.皮亚杰认为2-8岁儿童属于前运算阶段。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5.前苏联确立幼儿园教学过程的组织形式——必修作业的人是阿尔金。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6.重视强化技术是行为主义理论课程模式的主要特点。

学前教育比较

学前教育比较

学前教育比较学前教育是指为3-6岁儿童提供早期教育服务的一种教育形式。

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提供适当的学前教育对于他们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多元化,不同的学前教育形式也应运而生。

本文将比较幼儿园、托儿所和家庭教育这三种常见的学前教育方式。

一、幼儿园幼儿园是一所专门为幼儿提供教育和看护的机构。

它通常有固定的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和教学设备。

幼儿园可以提供系统的学前教育,让孩子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游戏和社交。

幼儿园的课程内容一般包括语言、数学、艺术和体育等方面的教育,以及社交技能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的优点在于它提供了专业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

教师经过专业培训,能够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指导孩子的学习和发展。

此外,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和学习。

然而,幼儿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学前教育资源有限,导致幼儿园普及率不高,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其次,幼儿园的收费相对较高,对于一些家庭来说可能承担不起。

此外,幼儿园教育容易让孩子陷入竞争和功利的氛围中,缺乏个性化的关注和照顾。

二、托儿所托儿所是为家长提供托管服务的机构。

它主要关注照顾和看护,提供婴幼儿生活所需的基本保健和护理服务。

托儿所的特点是灵活,可以根据家长的需求提供全日制或半日制服务。

在托儿所,婴幼儿可以得到早期照顾和保健,如喂养、洗澡、玩耍等,但在教育方面相对较少。

托儿所的优点在于它能够较好地解决家庭照顾和工作之间的矛盾。

它提供了家长需要的看护服务,让他们能够专注于工作。

此外,托儿所的收费相对较低,较为经济实惠。

然而,托儿所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教师专业素养参差不齐。

由于托儿所的主要任务是看护,教育质量和效果可能不如幼儿园。

此外,托儿所的环境和安全问题也值得关注,需要家长仔细选择。

三、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最常见的学前教育形式之一。

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通过日常生活和亲子互动来引导孩子的成长。

学前比较教育-第二章-法国学前教育

学前比较教育-第二章-法国学前教育

第二节 法国学前教育现状
二、法国学前教育的课程和方法 (二)母育学校的课程(P52)
体育活动; 交流、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活动; 艺术与审美活动; 科学技术活动
(三)对教师的要求(P53)
扎实的普通文化,关于不同活动领域的知识及教学能力; 了解儿童、关心儿童
第二节 法国学前教育现状
真题练习
1.法国学前教育承担着教育、保育、诊断和治疗四种职能 ,其课程涵盖的三大领域是
A.交往、科学及语言 B.社会、卫生及心理 C.社会、卫生及母育 D.情感、认知及运动 B 2.1844年,设立法国第一所婴儿日间看护中心的是( ) A.柯夏 B.马尔波 C.德瑞 D.奥柏林 B
真题练习
三、战后法国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郎之万—瓦隆方案首次提出了“教育民主化”的思想,并强调教育必须 照顾儿童的个别差异,要求根据儿童的年龄、能力和心理特点来设计学 校,被称为一个真正“以儿童为中心”的可以改革计划。其原则影响战 后几十年法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进程。(P47)
20世纪60年代末,法国在初等教育阶段全面推行合科教育以取代传统的 分科教学。1969年,“三分段教育法”(三分制教学):基础学科(语 文、数学)、启蒙知识科(历史、地理等)和体育。主要为了克服分科 教学的绝对性,使各科有机联系,使儿童统一、协调和整体地去认识世 界。(P48)
学前比较教育
第二章 法国学前教育
第一节 法国学前教育沿革 第二节 法国学前教育现状 第三节 法国学前教育改革动向
第一节 法国学前教育沿革
一、18世纪末—19世纪末法国学前教育
(一)编织学校(P44)
1770年,法国新教派牧师奥柏林创立“编织学校”,照顾和教育4-7岁 的学前儿童。
(二)从日间看护中心到母育教育学校(P44-P45)

学前比较教育

学前比较教育

学前比较教育学前教育是指对3-6岁儿童进行针对性教育的过程,它是儿童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然而,在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下,存在着各种不同形式的学前教育。

本文将比较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差异,并分析其优点和缺点,旨在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前比较教育,并做出明智的选择。

一、传统教育传统学前教育注重灌输知识,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和基础学习能力。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通常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而学生则被动接受教育。

教师主导教学,课程内容固定,缺乏个性化的关注和培养。

传统教育的优点在于对学生的控制和纪律管理更加严格,学生学习效率较高。

此外,传统教育注重基本功训练,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基础知识体系。

然而,传统教育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它过于重视学术成绩,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此外,传统教育的教学方法单一,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个性发展关注不够。

二、现代教育现代学前教育强调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创造力。

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

与传统教育相比,现代教育强调与学生的互动,注重个性化教学和针对学生的兴趣设计课程。

现代教育的优点在于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现代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然而,现代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现代教育过于注重孩子的自由和个性发展,有时忽视了基本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的培养。

此外,现代教育中的一些教育方法和工具可能会过度依赖技术,使孩子缺乏实际操作和体验。

三、学前比较教育的重要性学前比较教育是为了弥补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不足之处而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

它旨在综合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优点,为学前儿童提供更完善的教育体系。

学前比较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能够满足不同家庭和学生个体之间的教育需求。

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学前比较教育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其次,学前比较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张绪论名词解释:比较学前教育:比较学前教育是比较教育的分支学科,是学前教育领域中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

综合比较研究:综合比较研究综合了横向比较研究和纵向比较研究,一般是指连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

影响比较教育:影响比较教育是指对两个或多个在社会经济文化,尤其是在学前教育方面相互影响较大的国家、地区的学前教育进行的比较研究。

专题比较研究:专题比较研究是把各国、各地区同一类学前教育问题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找过各国、各地区学前教育特点和共同趋势的研究方法。

区域比较研究:区域比较研究是指地理区域、社会制度、民族传统、政治背景、经济状况、语言习惯等不同标准,把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分成不同的国家群、区域群,然后再对它们之间的学前教育进行总体比较的研究。

朱利安:朱利安是法国教育家,比较教育学的创始人,被称为“比较教育之父”。

简答题:1.简述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

比较学前教育是以当代学前教育为中心,对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各个领域进行比较研究,以达到改进本国学前教育的目的。

2.简述比较学前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比较学前教育的目的是:借鉴国际学前教育经验,探讨学前教育发展规律,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

比较学前教育的意义是:扩大学习者的眼界和视野,加深对学前教育的认识;推动本国学前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帮助世界各国、各地区制定学前教育政策;促进国际学前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3.简述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类型。

1.横向比较研究、纵向比较研究和综合比较研究2.平行比较研究和影响比较研究3.专题比较研究和总体比较研究4.定性比较研究和定量比较研究5.宏观比较研究和微观比较研究6.区域比较研究和问题比较研究4.简述学前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

1.调查法2.文献法3.比较法4.分析法论述题:1.结合当前我国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分析比较学前教育的意义。

2.查阅一篇有关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论文,分析其运作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美国学前教育名词解释:开端计划:“开端计划”是美国政府从1965年开始在全国实行的一项重要的学前教育计划,目的是对低收入家庭的儿童进行补偿教育,打破贫困循环,实现教育公平。

幼儿智力开发运动:幼儿智力开发运动是美国以科学教育改革为核心,旨在加强早起教育在儿童智力开发中的作用的教育改革运动。

《芝麻街》:《芝麻街》是美国幼儿智力开发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专门针对儿童智力开发而设计的一档具有教育性的电视节目,1969年10月,在美国电视台播出。

保育学校:保育学校主要招收2.5-5岁的儿童,一般以3-4岁儿童为主,目的是通过游戏、音乐、绘画等活动促进儿童各方面的发展。

《早期学习标准》:《早期学习标准》是1994年美国国会通过的从幼儿园到12年级(K-12)各科课程标准,它规定了从学前班到12年级的学生在每个阶段结束时应该达到的学习结果。

0-5岁教育计划:0-5岁教育计划是奥巴马政府在2009年为使弱势儿童做好入学准备而提出的教育计划。

该项计划将重点放在幼儿的早期保育和教育方面,强调为儿童进入机构接收教育做好准备工作。

光谱方案:光谱方案是由德纳和费尔德曼教授率领哈佛大学的零点方案工作组和塔伏茨大学的研究小组合作完成的,是一种课程和评估相结合的方案,目的是使每一个儿童的能力与长处在富有材料和活动的环境与教育机会中得到发展。

高瞻课程:高瞻课程(High Scope)又称海伊斯科普课程,是由韦卡特和他的同事在1962年创建的课程。

该课程模式在海伊斯科普佩里幼儿学校得到实施和运用,是美国密歇根州海伊斯科普佩里学校学前教育科研项目的一部分,是美国“开端计划”中第一批通过的帮助处境不利儿童摆脱贫困的早期教育方案。

直接教学模式:直接教学模式(Direct Instruction Model)是为5-8岁(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儿童设计的课程方案。

是贝瑞特和恩格尔曼在1966年为帮助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在学业上能够赶上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儿童所设计的教育方案。

《发展适宜性实践》:《发展适宜性实践》是在尊重儿童的基础上促进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一套教育哲学、理论框架、行动指南和评估标准,发展适宜性实践活动对美国乃至世界的学前教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简述题:1.简述开端计划的作用。

开端计划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公平教育、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和提高家长及儿童素质三方面,其中在提高儿童基础学业能力和素质方面的效果尤为显著。

2.简述美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类型。

美国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有保育学校、幼儿园、日托所或日托中心。

3.简述美国学前教育的主要课程模式。

目前在美国比较有影响力的学前教育课程模式和教育方案包括:银行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直接教学模式、高瞻课程、光谱方案等。

4.简述美国幼儿教师的职前培训课程类型。

美国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的课程包括学位课程、儿童发展助理(CDA)国家证书课程和儿童发展助理(CDA)职业预备课程三种。

5.简述“发展适宜性”的内涵。

“发展适宜性”的内涵主要包括:年龄适宜性,即早期教育必要考虑儿童自身发展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趋势,针对儿童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对儿童进行因势利导;个体适宜性,即强调适宜的教育方案必须考虑儿童个人的发展速度、认知方式、学习风格等个体特性;文化适宜性,即强调有效的早期教育需要将教育对象的独有文化背景考虑进来,并使之成为有效的教育资源。

论述题1.分析美国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2.根据《发展适宜性实践》中关于教师作用的观点,分析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作用。

3.论述美国开端计划的内容与作用,并分析对我国的启示。

第三章日本学前教育1.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是日本学前教育史上第一所公共学前教育机构,归文部省管辖。

2.《保育所保育指南》:《保育所保育指南》指出:由于所接纳的婴幼儿年龄不同,保育所的教育内容也应有所不同。

对2岁以下的幼儿注重生活和游戏;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内容逐渐增加,2岁增加社会教育内容,3岁增加语言教育内容,4岁以上的教育内容与幼儿园相同。

3.天使计划:为了尽快在社会形成一个能使儿童健康成长的、能使父母安心生育和养育孩子的良好社会环境,日本文部省、厚生省、劳动省和建设省于1994年联合制定并颁布了《关于今后为了支援育子而进行施策的基本方向》(即“天使计划”),旨在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建构起对育子进行全面支援的社会。

4.认定儿童园:认定儿童园是集幼儿园和保育所功能于一体的教育机构,对0-6岁儿童实施教育和保育,同时为家庭提供教育支援。

5.行事活动:行事活动是指日本幼儿园、保育所常年例行的较大规模的庆祝活动,是取材于社会生活或幼儿园生活重大事件的综合主题活动。

6.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以提高幼儿入园率为落脚点,彻底该变了日本以往家庭和社会不重视学前教育的传统观念,有力地促进了日本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7.幼保一元化:所谓幼保一元化,是将幼儿园和保育所两种机构改为一元性的幼儿教育机构,以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

简答题:1.简述日本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类型。

日本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依据文部科学省颁布的《学校教育法》而设立的幼儿园;另一类是依据厚生劳动省颁布的《儿童福利发》而设立的保育所。

2.简述日本的幼儿园与托儿所的差异。

幼儿园设有监事(相当于现在的园长)1人,首席保姆1人,教育对象是社会上层阶级的子女。

托儿所是由私人出于慈善动机开办的私立机构,专门为贫民子女开设,招收0岁至入学前的儿童,收费很低,主要是照顾孩子。

每天的保育时间为11-12小时,托儿所对工作人员的资格要求也很低。

3.简述“天使计划”的基本方向及其施策重点。

1.提供支援以缓解家长育子与工作之间的矛盾施策重点包括:改善雇佣环境,如充实育儿休业制度、缩短劳动时间等,使养育着既能安心的养育子女,又能安心的参加工作;发展低龄儿保育事业;发展延长保育事业;完善保育所的多功能化;充实放学后儿童教育的设施。

2.支援家庭育子施策重点包括:强化支援家庭育子的政策,完善能使母亲安心生育子女的母子保健医疗体制;推进地区乳儿健康支援服务事业的发展;完善育子支援基础的建设。

3.改善育子家庭的住宅以及生活环境施策重点包括:尽可能为养育子女的家庭提供优良的住宅条件。

同时,进一步完善与儿童成长有关的各种社会设施(如完善地区中儿童游戏场的建设等),为儿童提供一个丰富并且安全的生活环境。

4.实现宽松式的教育,促使人才的健全育成施策重点包括:推进宽松式的学校教育;完善家庭教育。

5.减轻育子的费用施策重点包括:推进入园奖励事业的发展;适当减轻乳儿保育费和多子女家庭的保育费;在学校中发展育英奖学事业等。

4.简述日本学前教育课程的内容。

日本学前教育课程内容包括5大领域: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表现。

5.简述日本学前教师的任用资格。

不管是国立幼儿园、公立幼儿园还是私立幼儿园,对师资的要求都是一致的,即需具备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

6.简述日本学前教师职后培训的形式。

新任教师研修、10年经验者研修7.简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学前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两次修订《幼儿园教育大纲》、制定“天使计划”、修改《教育基本法》、继续实施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8.简述日本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少子化给学前教育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学前教育机构二元化体制的弊端凸显9.简述日本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

积极推进幼保一元化改革、加强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社区的合作、重视提高学前教育师资质量论述题:1.论述日本学前教育沿革的阶段及其主要内容。

2.论述日本历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3.论述日本的二元化学前教育体系。

4.论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学前教育改革对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启示。

第四章俄罗斯学前教育名词解释:1.克鲁普斯卡娅:克鲁普斯卡娅(1869-1939)是苏联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教育家,也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活动家。

2.乌索娃:乌索娃(1898-1957)是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学院通讯院士,学前教育研究室第一位领导人,苏联公认的学前教育理论家。

3.个性---定向型相互作用的教育模式:个性---定向型教育模式以教育人道化为宗旨,教师以儿童同伴的身份平等地与儿童交往,以促进儿童个性的形成,保证儿童的心理安全感;利用游戏及合作教育的形式,发展儿童主体的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儿童的个性特征并使其充分发展。

4.《学前教育构想》:1989年6月16日,苏联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和公布《学前教育构想》,以此为标志,苏联开始了学前教育的第三次改革。

5.托儿所---幼儿园联合体:托儿所---幼儿园联合体是兼具托儿所和幼儿园特点的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招收2个月至7岁的儿童,是俄罗斯学前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