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公布39个重点实验室主任名单
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

高速水力学实验室 成都科技大学
超快速激光光谱实验室 中山大学
农业部
作物遗传改良实验室 华中农业大学
农业生物技术实验室 北京农业大学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实验室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兽医生物技术实验室 农科院哈尔滨兽医所
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实验室 华南热作两院
理论化学计算实验室 吉林大学
吸咐分离功能高分子材料实验室 南开大学
染料、表面活性剂精细化工合成实验室 大连理工大学
重质油加工实验室 石油大学
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实验室 北京大学
近代声学实验室 南京大学
流体传动及控制实验室 浙江大学
制浆造纸工程实验室 华南理工大学
纤维材料改性实验室 中国纺织大学
爆炸灾害预防、控制实验室 北京理工大学
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实验室 清华、北大、动物所
海洋工程实验室 上海交通大学
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实验室 北京大学
遗传工程实验室 复旦大学
视觉听觉信息处理实验室 北京大学
元素有机化学实验室 南开大学
应用有机化学实验室 兰州大学
海岸和近海工程实验室 大连理工大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
中国科学院
模式识别实验室 自动化研究所
金属材料疲劳与断裂实验室 金属研究所
传感技术联合实验室 电子所、冶金所、半导体所等
超导实验室 物理所
红外物理实验室 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生物大分子实验室 生物物理研究所
大气数值模拟实验室 大气物理研究所
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实验室 武汉物理研究所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
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工业心理学国家专业实验室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爆炸灾害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基因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先进材料教育部开放实验室清华大学应用有机化学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东南大学分子与生物分子电子学重点实验室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物理与器件国家专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生物传感器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二次资源化工国家专业实验室浙江大学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电力电子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浙江大学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气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阻燃材料研究重点学科点专业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吴健雄实验室、分子与生物分子电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塑性成形模拟及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新型电机国家专业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高纯硅及硅烷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生物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作物遗传与特异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湍流与复杂系统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薄膜与微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聚合反应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信号采集与处理重点学科点专业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机器视觉听觉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暴雨监测与预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光电技术及系统开放实验室重庆大学汽车动力性及排放测试重点学科点专业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卫生部抗感染药物临床药理基地北京大学聚合物成型加工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学及机器人机构重点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直升机旋翼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碳化学与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医学免疫学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安全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单原子分子测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力学与组织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卫生部精神卫生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结构工程与振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颜色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点专业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生育健康部级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肾脏疾病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工业大学高速水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学部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激光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安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燃料电池工程中心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计算机硬件实验室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精细功能电子材料与器件国家专业实验室湍流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技大学快电子学实验室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图书馆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发育分子生物学研究室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实验站中科院数字地图制作与服务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大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开放实验室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近代声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动态及稳定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OLIDIFICATION PROCESSING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尺度灾害性天气国家专业实验室南京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国家专业试点实验室南京大学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信息光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胶体与界面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茶叶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农业部茶叶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试行)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03.12.30•【文号】教技[2003]9号•【施行日期】2004.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的通知》(发布日期:2007年5月18日实施日期:2007年5月1日)停止执行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试行)的通知(教技〔2003〕9号2003年12月30日)为了进一步加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规范实验室的评估工作,我部制定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试行),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的管理,规范实验室评估工作,根据《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暂行办法》,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评估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健全制度,创新机制,以评促建,加快发展,并为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第三条实验室评估工作贯彻“公开、公平、公正”和“依靠专家、发扬民主、实事求是、公正合理”的原则。
第四条评估工作力求精简、高效,重点对实验室总体运行状况进行评价,实行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相结合,定性评估为主。
主要指标为研究水平与贡献、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评估指标体系见附1)。
第五条所有通过验收并正式开放运行的实验室原则上都应参加五年一次的评估,每年评估一至两个学科(领域)的实验室。
第六条实验室评估工作由教育部科技司负责组织与实施。
第二章职责第七条教育部主要职责:组织制订评估规则和指标体系,确定评估任务,制订评估方案,接受评估申请,组织专家评估,发布评估报告,公布评估结果。
第八条实验室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指导评估工作,组织依托单位和实验室做好评估工作,审核和汇总评估申请材料。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聘任名单

应用力学
清华大学
施惠基
王自强
16
实验畸形学
山东大学
邵常顺
张学
17
心血管重构与功能研究
山东大学
张运
刘德培
18
高效洁净机械制造
山东大学
黄传真
卢秉恒
19
药用资源与天然药物化学
陕西师范大学
王喆之
洪德元
20
应用表面与胶体化学
陕西师范大学
刘昭铁
江明
21
细胞分化与凋亡
上海交通大学
陈国强
王恩多
22
靶向药物与释药系统
浙江大学
刘建新
朱作言
31
濒危动植物保护生物学
浙江大学
方盛国
陈宜瑜
32
海水养殖
中国海洋大学
麦康森
唐启升
33
海洋药物
中国海洋大学
管华诗
陈凯先
34
植物-土壤相互作用
中国农业大学
张福锁
石元春
35
现代精细农业系统集成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
李民赞
汪懋华
36
功能乳品
中国农业大学
罗云波
吴常信
37
基因工程
中山大学
庄诗美
王恩多
四川大学
张志荣
刘昌孝
23
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
四川大学
杨毅
张亚平
24
岩土及地下工程
同济大学
黄茂松
顾金才
25
口腔生物医学
武汉大学
边专
巴德年
26
环境与疾病相关基因
西安交通大学
闫剑群
李立明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快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范和加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实验室是高等学校组织高水平科学研究、培养和集聚创新人才、开展学术合作交流的重要基地,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任务是面向科学前沿,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区域发展需求,开展创新性研究,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推动学科建设发展,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
第三条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坚持科教融合,创新引领,定期评估,动态调整。
第四条实验室是由高等学校建设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科研实体,实行人、财、物相应独立的管理机制。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五条教育部是实验室的宏观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一)制定实验室发展方针和政策,编制发展规划,发布建设指南。
(二)制定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指导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
(三)负责实验室的立项建设、调整和撤销。
(四)组织实验室的验收、评估和检查。
第六条高等学校主管部门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的主要职责是:(一)将实验室的建设发展纳入行业和地方的发展重点。
(二)推进、落实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经费,以及相应人事配套政策。
(三)依据本办法,指导和监督实验室的运行和管理。
(四)协助教育部做好实验室的验收、评估和检查工作。
第七条高等学校是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管理的主体,其主要职责是:(一)将实验室建设和基本运行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在重点学科建设、人才引进和队伍建设、研究生培养指标、自主选题研究等的年度计划中对实验室给予重点支持;提供人力资源、科研场所和仪器设备等条件保障。
(二)组织实验室的申报、论证,制定运行管理的实施细则,解决实验室建设运行中的有关问题。
(三)聘任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组建实验室学术委员会。
(四)组织实验室年度考核,负责日常监督管理,配合做好定期评估。
教育部2资料4个司局机构跟部分直属机构正司局级干部简历

本文介绍教育部24个司局机构和部分直属机构正司局级干部简历P1办公厅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发展规划司人事司财务司基础教育司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等教育司民族教育司师范教育司教育督导团办公室思想政治工作司社会科学司直属高校工作司P2高校学生司科学技术司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直属机关党委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离退休干部局监察局科技发展中心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办公厅主任牟阳春主持办公厅的全面工作,重点负责部中心任务、重点工作和部党组会、部长办公会议等事项的落实、督办工作。
根据部党组的指示,办理与中办、国办的相应联系协调事项。
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司长孙霄兵,博士。
原任教育部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副司长,2005年12月任教育部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司长。
发展规划司司长韩进,原任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2004年12月任发展规划司司长。
人事司司长姜沛民,原任教育部教育督导团办公室主任,2004年6月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现任教育部人事司司长。
葛道凯个人简历葛道凯: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河南济源市人,1963年出生,*党员。
1980年至1984年在焦作矿业学院(现河南理工大学)读本科,1984年至1990年先后在中国地质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1990年至1992年在北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2年被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聘为副教授,1994年被聘为教授,曾任北京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沉积学,先后参加过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攀登计划项目、“973”项目及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研究工作,曾获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发表中英文科技论文和教育文章数十篇。
1995年由北京大学调国家教委工作,曾任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理科教育处副处长、处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科教育处处长,2001年11月起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
2006年6月被*教育部党组任命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校长。
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办法

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根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第三条重点实验室的任务是根据国家科技发展方针,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围绕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培养创新性人才。
其目标是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
第四条重点实验室是依托高等学校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科研实体,依托高等学校要赋予实验室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为独立的预算单位,在资源分配上,计划单列,与院、系平行。
第五条重点实验室是学科建设的重点,依托高等学校应将其列入重点建设和发展的范畴。
第六条重点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
第七条重点实验室要接受定期评估,优胜劣汰,动态发展。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八条教育部是重点实验室的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一)贯彻国家有关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方针、政策和规章,支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二)指导重点实验室的运行和管理,组织实施重点实验室建设。
(三)编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
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章。
(四)审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立项、重组、合并、降级和撤消。
(五)聘任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
(六)组织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验收和评估。
(七)拨发、配套有关经费。
第九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对地方所属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的主要职责是:(一)制定地方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的发展规划。
(二)组织地方高等学校申请重点实验室立项,组织实施重点实验室建设,并指导运行和管理组织编报建设申请书、计划任务书和验收报告。
(三)审核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
(四)监督项目建设和重点实验室的运行。
批准建设的4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

实验室名称实验室主任建设承担单位单位负责人实验室代码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符习勤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武汉大学袁隆平李晓红2011DA770014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喻树迅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大学喻树迅娄源功2011DA125024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卢孟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东北林业大学张守攻杨传平2011DA169034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夏庆友西南大学王小佳2011DA105044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康振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孙其信2011DA105054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陈保善广西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唐纪良陈晓阳2011DA790064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胡盛寿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胡盛寿2011DA131078肾脏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陈香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李书章2011DA V00088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沙家豪南京医科大学陈琪2011DA690098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庾石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蒋建东2011DA131108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李萍中国药科大学吴晓明2011DA105118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吴丰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孟伟2011DA144123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许志琴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侯增谦2011DA121133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王浩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匡尚富2011DA126143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童金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王焰新2011DA105153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徐义刚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徐义刚2011DA173163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倪四道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孙和平2011DA173173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陈亚宁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陈曦2011DA173183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南志标兰州大学周旭红2011DA105194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王东晓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张偲2011DA173203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韩兴国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韩兴国2011DA173213高性能复杂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段吉安中南大学黄伯云2011DA105227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郭占成北京科技大学徐金梧2011DA105237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王铁军西安交通大学郑南宁2011DA105247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熊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朱荻2011DA124257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段献华中科技大学李培2011DA10室忠根5267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吉臻华北电力大学刘吉臻2011DA105277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李晓红重庆大学林建华2011DA105287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孙凝晖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李国杰2011DA173295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任晓敏北京邮电大学方滨兴2011DA105305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王飞跃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王东琳2011DA173315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柴天佑东北大学丁烈云2011DA105325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丁建东复旦大学杨玉良2011DA105331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建峰北京化工大学王子镐2011DA105346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赵修建武汉理工大学张清杰2011DA105356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钟登华天津大学李家俊2011DA105367理论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吴岳良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吴岳良2011DA173372低维量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薛其坤清华大学顾秉林2011DA105382发光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申德振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宣明2011DA173395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曹镛华南理工大学李元元2011DA105406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贻芳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和生侯建国2011DA173412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姜宗林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樊菁2011DA173422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鞠熀先南京大学陈骏2011DA105431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饶子和南开大学龚克2011DA105444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朱学良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陈晓亚2011DA173454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韩家淮厦门大学朱崇实2011DA105464分子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杨维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薛勇彪2011DA173474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杏忠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黄力2011DA173484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邓子新上海交通大学张杰2011DA1054942011-10-25二○一一年一月十九日附件1:通过验收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名单序号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通过验收时间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应用1北京大学2010年5月研究2 岩土及地下工程同济大学2010年5月3 系统生物工程天津大学2010年7月4 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浙江大学2010年7月5 夸克与轻子物理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8月北京航空航天大6 空天先进材料与服役2010年9月学7 功能纳米晶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11月8 植物细胞工程与种质创新山东大学2010年12月9 系统控制与信息处理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12月10 特种显示技术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12月附件2:通过验收的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名单序实验室名称共建地方依托单位通过验收时间号1 食品营养与安全天津市天津科技大学2009 年11月南方农业机械与装备关键技2广东省华南农业大学2010年5月术3 制药工程浙江省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6月4 黄淮水环境与污染防治河南省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6月5 设施园艺辽宁省沈阳农业大学2010年7月6 工业微生物天津市天津科技大学2010年8月7 显示材料与光电器件天津市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8月哈尔滨理工大8 工程电介质及其应用技术黑龙江省2010年8月学哈尔滨医科大2010年8月9 生物医药工程黑龙江省学10 微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云南省云南大学2010年9月11 分子磁体与磁信息材料山西省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9月北京信息科技12 现代测控技术北京市2010年10月大学13 绿色化工过程湖北省武汉工程大学2010年10月新型纺织材料绿色加工及其14湖北省武汉纺织大学2010年10月功能化附件3:部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名称调整名单序号实验室原名称依托单位实验室调整后名称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应用研1北京大学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究2 制药工程浙江工业大学绿色制药技术与装备3 系统生物工程天津大学定量系统生物工程4 工业微生物天津科技大学工业发酵微生物哈尔滨理工大5 工程电介质及其应用技术工程电介质及其应用学哈尔滨医科大6 生物医药工程心血管药物研究学7 微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云南大学西南微生物多样性8 分子磁体与磁信息材料山西师范大学磁性分子与磁信息材料新型纺织材料绿色加工及其9武汉纺织大学纺织纤维及制品功能化北京航空航天10 信息数学与信息行为数学、信息与行为大学11 功能纳米晶南京理工大学软化学与功能材料12 承压系统安全科学华东理工大学承压系统与安全13 电力系统仿真控制天津大学智能电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部公布39个重点实验室主任名单
同时公布相应的学术委员会主任名单
据教育部科技司网站消息,根据《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为保证实验室持续稳定发展,加强实验室规范管理,在各省教育厅和高等学校推荐的基础上,教育部科技司经认真研究和考核,同意聘任游伟程教授等分别担任相应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魏于全院士等分别担任相应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具体名单见附件)。
按照《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的任期以评估为周期,对于参加评估的实验室任期至下轮评估结束;对于不参加评估的实验室任期最长不超过5年,任期结束后重新聘任。
附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聘任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