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爱国的励志小故事

合集下载

爱国的名人经典故事(通用14篇)

爱国的名人经典故事(通用14篇)

爱国的名人经典故事爱国的名人经典故事(通用14篇)导语:爱国应该和爱自己的家一样。

为了国家,不仅在牺牲财产,就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这就是报国的大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爱国的名人经典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爱国的名人经典故事篇1科学家献身祖国1946年,美国某大学以优厚的条件聘请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为终身教授。

但他回答说:“为了抉择真理,为了国家民族,我要回国去!”终于带着妻儿回到了北平(今北京)。

回国后,他不仅刻苦致力于理论研究,而且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

此外,还有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生物学家童第周、核物理学家钱学森,高能物理学家张文裕,化学家唐敖庆……他们个个都满怀爱国之志,为国家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爱国的名人经典故事篇2朱自清饿死不食救济粮朱自清是清华大学教授,著名的文学家。

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一方面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一方面又利用签订条约的办法在中国获取了许多特权,还加紧武装战败国日本,对中国重新构成威胁。

当时社会上物价上涨,物品奇缺,很多人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

人民对美国和国民党政府十分不满,反抗的呼声越来越高。

美国为了支持蒋介石,就运来了一些面粉,说要“救济”中国人,好让中国人“感谢”美国,不反对它。

朱自清看透了美国的用心,认为美国的救济是对中国人的侮辱。

他和一些学者一起,在一份宣言上庄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那份宣言表示,坚决拒绝美国的“援助”,不领美国的面粉。

当时,朱自清正患严重的胃病,身体非常瘦弱,体重还不到40公斤,经常呕吐,甚至整夜不能入睡。

拒领救济粉意味着每月生活费要减少600万法币,生活更加困难。

可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尊严,他坚决拒绝那些别有用心的“赏赐”。

他在日记中写道:“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

因为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的行动,就不应该逃避自己的责任。

”两个月后,朱自清困贫病交加,不幸去世。

中国名人热爱国家的小故事(精选15篇)

中国名人热爱国家的小故事(精选15篇)

中国名人热爱国家的小故事爱国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的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名人热爱祖国的小故事(精选15篇),欢迎参考~中国名人热爱国家的小故事篇1《苏武》——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还把汉朝的使者都放回来。

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

苏武到了匈奴,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礼物。

苏武正等单于写个回信让他回去,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出了一件倒霉的事儿。

匈奴中有人造反,苏武的手下牵连其中,苏武知道自己有辱使命,决定自尽,未遂,单于就把他关押起来不给饭吃,苏武吃雪和毡毛活了下来,匈奴人认为很神奇,就把他流放北海边牧羊。

所有羊都是公羊,要求他让公羊生下小羊才让他回来。

苏武到了北海,旁边什么人都没有,唯一和他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

匈奴不给口粮,他就掘野鼠洞里的草根充饥。

日子一久,旌节上的穗子全掉了。

一直到了公元前85年,匈奴的单于死了,匈奴发生内乱,分成了三个国家。

新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又打发使者来求和。

那时候,汉武帝已死去,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

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匈奴谎说苏武已经死了。

使者信以为真,就没有再提。

后来汉朝又有使者来到匈奴,苏武的手下悄悄与其取得了联系,告诉他们苏武还活着。

这才让苏武返回大汉。

这中间度过了十九年。

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

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

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

他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说他真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

中国名人热爱国家的小故事篇2《刘胡兰》——生的光荣,死的伟大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

母亲早亡,父亲刘景谦续娶胡文秀为妻。

简短的爱国名人小故事10篇

简短的爱国名人小故事10篇

简短的爱国名人小故事10篇简短的爱国名人小故事【精选10篇】如何准备爱国名人小故事?快来看看吧。

爱国应该和爱自己的家一样。

为了国家,不仅在牺牲财产,就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这就是报国的大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简短的爱国名人小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简短的爱国名人小故事精选篇11947年,生活在美国的钱学森,对美国来说,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使美国的科技不断发展。

钱学森在美国生活十多年了,被誉为是“在美国处于领导地位的第一位火箭专家”,金钱、地位、声誉都有了。

可是他想:我是中国人,我的根扎在中国。

我可以放弃美国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

我应该在早回到美国去,为建设新中国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但是他的决定被美国禁止了,被关了起来,他并没有屈服。

1955年8月美国被迫同意钱学森返回中国。

他努力为国家工作,被誉为“导弹之父”。

现在的社会上,有多少人能像钱学森一样,放弃一切,报效祖国。

人们认为只要挣到钱就是好事,能去国外工作更是了不起的事,都很羡慕能出国的人,难道他们都希望为别的国家工作?不愿意留在中国,为自己的祖国出一份力吗?我觉得是为了金钱。

有多少人因为金钱,而失去了理想,迷失了方向。

钱学森为了为祖国做出贡献,放弃了在美国的金钱、地名誉,他的爱国情感难道不值得让我们学习吗?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简短的爱国名人小故事精选篇2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遭弃兮,何日夜而忘之。

——题记“令尊为何如此轻易就放弃了性命呢?”“楚民涂炭,流离失所。

吾宁坠之江河,葬身鱼腹,也不愿吾之高尚人洁受这世俗的侮辱!”吾曾劝诫过楚怀王,望楚怀王圣哲茂行,举贤授能。

怀王对吾之意见甚是欢喜,下旨逐条实施。

吾却未曾想过竟遭奸佞之陷害,胡乱散布谣言,把吾陷入不忠不孝之地。

怀王竟也听信谗言,至此便疏远于吾,吾的一片赤胆忠心,从此应流散于何方?一年,秦国派张仪来楚。

秦王目的明了,就是想要破坏齐楚两国的联盟关系。

名人爱国小故事5篇

名人爱国小故事5篇

名人爱国小故事5篇爱国志士永垂青史,受人景仰。

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名人爱国小故事,欢迎阅读~名人爱国小故事一:⑴詹天佑为国不计名与利:近代科学先驱、著名工程师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困难场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爱国小故事。

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山山岭岭,只用了500万元、4年时间就修成了外国人计划需资900万元、需时7年才能修完的京张铁路。

前来参观的外国专家无不震惊和赞赏。

当时,美国有所大学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并请他参加仪式。

可是,詹天佑正担负着另一条铁路的设计任务,因而决然谢绝了邀请。

他这种为国家不为个人功名的精神,赢得了国内外的称赞。

名人爱国小故事二:⑵华罗庚决然回国: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

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决然率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名人爱国小故事三:⑶郑成功收复台湾:早在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就派兵侵占了我国领土台湾,实行了极端野蛮残酷的统治,台湾人民英勇地同侵略者进行斗争。

1661年,在东南沿海领导抗清斗争的郑成功,率领战船350多艘,将士25000多人,包围了台湾,经过9个月的激战,荷兰总督被-迫签订投降书,率领残兵败将,灰溜溜地滚出台湾。

台湾又回到祖国怀抱。

名人爱国小故事四:⑷爱国英雄杨靖宇: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

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

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率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

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

历史名人爱国故事精选五篇

历史名人爱国故事精选五篇

历史名⼈爱国故事精选五篇真正的爱国主义不应表现在漂亮的话上,⽽应该表现在为祖国谋福利的⾏动上。

这才是真正的爱国。

今天⼩编在这给⼤家整理了⼀些爱国励志故事,我们⼀起来看看吧!爱国励志故事1著名的抗⽇民族英雄、东北抗⽇联军创建⼈和领导⼈杨靖宇牺牲后,当残忍的⽇军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尽是枯草、树⽪和棉絮,竟⽆⼀粒粮⾷,也⽆不为之震惊。

杨靖宇,1905年⽣于河南省确⼭县。

1926年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4⽉参与领导确⼭农民暴动,同年5⽉转⼊中国共产党。

⼤⾰命失败后,组织确⼭起义,任农民⾰命军总指挥。

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命⼯作。

曾5次被捕⼊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

1931年“九⼀⼋”事变后,他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

1932年秋被派往南满,组建中国⼯农红军第三⼗⼆军南满游击队,任政治委员,创建了以磐⽯红⽯砬⼦为中⼼的游击根据地。

1933年9⽉任东北⼈民⾰命军第⼀军第⼀独⽴师师长兼政治委员。

1934年4⽉联合17⽀抗⽇武装成⽴抗⽇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

后任东北抗⽇联军第⼀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联军第⼀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

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地,威震东北,配合了全国的抗⽇战争。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向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武装表⽰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之模范”。

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他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

⾃⼰率警卫旅转战于蒙江⼀带,最后只⾝与敌周旋5昼夜。

1940年2⽉23⽇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壮烈牺牲,时年35岁。

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队改名为杨靖宇⽀队,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爱国励志故事2中华民族是⼀个从来不屈服于外来压⼒的伟⼤民族,有着与敌⼈⾎战到底的英雄⽓概。

每当遇到外敌⼊侵之时,中华民族的英雄⼉⼥便会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指引下,挺⾝⽽出,共赴国难,不惜⽤鲜⾎和⽣命,维护祖国的独⽴和领⼟完整。

经典励志的名人爱国小故事_名人简短爱国故事10篇

经典励志的名人爱国小故事_名人简短爱国故事10篇

经典励志的名人爱国小故事_名人简短爱国故事10篇爱国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荣旗帜,爱国主义教育无疑是最重要的教育!名人的爱国故事能激发读者,尤其是青少年们的爱国热情。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经典励志的名人爱国小故事_名人简短爱国故事10篇,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爱国小故事1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

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

”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爱国小故事2近代科学先驱、着名工程师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

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山山岭岭,只用了500万元、4年时间就修成了外国人计划需资900万元、需时7年才能修完的京张铁路。

前来参观的外国专家无不震惊和赞叹。

当时,美国有所大学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并请他参加仪式。

可是,詹天佑正担负着另一条铁路的设计任务,因而毅然谢绝了邀请。

他这种为国家不为个人功名的精神,赢得了国内外的称赞。

爱国小故事31937年7月28日,北平大战开始。

北京城外的南苑,佟麟阁所在的第二十九军司令部遭受40余架敌机的轮番轰炸,并有3000人的机械化部队从地面发动猛烈攻击。

佟麟阁与132师师长赵登禹誓死坚守阵地,指挥二十九军拼死抗击。

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

后奉命向大红门转移,途中再遭致日军包围,在组织部队突击时,被机枪射中腿部,头部再受重伤,流血过多,壮烈殉国。

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佟麟阁等国x党抗日将领,称赞他们“给了全中国人民以崇高伟大的模范”。

1937年7月31日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授佟麟阁为陆军上将。

爱祖国历史名人经典小故事(通用7篇)

爱祖国历史名人经典小故事(通用7篇)

爱祖国历史名人经典小故事(通用7篇)爱祖国历史名人经典小故事(通用7篇)爱祖国历史名人经典小故事很重要,你知道如何来写吗?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行避开地会接触到励志故事吧,那要怎么了解励志故事呢?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爱祖国历史名人经典小故事,欢迎大家共享。

爱祖国历史名人经典小故事(篇1)朱自清就是清华高校教授,闻名的文学家。

抗日战斗结束后,美国政府一方面支持发动内战,一方面又利用签定条约的方法在中国猎取了很多特权,还加紧武装战败国日本,对中国重新造成威逼。

当时社会上物价飞涨,物品奇缺,许多人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

人民对美国和政府非常不满,抵抗的呼声越来越高。

美国为了支持,就运来一些面粉,说要“救济”中国人,好让中国人“感谢”美国,不反对它。

朱自清看透了美国的专心,认为美国的救济就是对中国人的污辱。

他和一些学者一齐,在一份宣言上庄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那份宣言表示,坚决拒绝美国的“救济”,不领美国的面粉。

当时,朱自清正患严峻的胃病,身体非常瘦弱,体重还不到40公斤,常常呕吐,甚至整夜不能入睡。

拒领救济粉意味着每月生活费要削减600万法币,生活更加困难。

但就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尊严,他坚决拒绝那些别有专心的“赏赐”。

他在日记中写道:“坚信我的签名之举就是正确的。

由于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政策,要实行直接的行动,就不应躲避自己的职责。

”两个月后,朱自清因贫病交加,不幸去世。

他宁肯挨饿而死,也不愿领带污辱性的“救济”,表现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尊严。

爱祖国历史名人经典小故事(篇2)秦始皇建立的秦朝,后来被农夫起义推翻。

当时领导农夫起义军的首领有两个最出名的,一个是刘邦,一个是项羽。

项羽武艺高强,很会打仗,可他为人残暴,还缺乏远见。

他本是楚国人,楚国被秦始皇灭了,他一心要恢复楚国,恢复已经被灭亡的其他诸侯国。

所以灭秦之后,他仗着自己人多势众,自称西楚霸王,把全国又分成18个小国。

被封了国的人相互不服气,很快争战起来,项羽又缺乏统治力量,结果统一不久的国家又面临大分裂的危急。

经典的名人爱国励志小故事

经典的名人爱国励志小故事

经典的名人爱国励志小故事经典的名人爱国励志小故事(精选11个)爱国字义为忠于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国家。

下面是本店铺帮大家整理的经典的名人爱国励志小故事(精选11个)希望大家喜欢。

1、文天祥《正气歌》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

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

";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2、岳飞学艺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

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3、沈括上山看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这句诗时,沈括的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矛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来得晚呀。

凭借着这种求索精神和实证方法,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

4、徐霞客志在天下有一天,江边发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在打捞落水的石狮,却怎么也找不着。

这时,一个叫徐霞客的小孩说,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狮。

果然石狮找到了,大家都赞誉这个聪颖的小孩。

原来他就是长大后成为伟大地理学家、旅行家的徐霞客。

5、华佗拜师学艺华佗,字元化,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沛国(今安徽亳县)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

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是一种很有效的全身麻醉药,比西方的麻醉药要早一千六百年左右,华佗对世界医学的贡献非常巨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人爱国的励志小故事
德国诗人海涅曾说过:热爱自己的祖国是理所当然的事,那么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
看吧。

鉴真是唐代的一位高僧学问很深的和尚。

他是扬州大明寺的住持,不但精通佛法,还
努力钻研医学、建筑、文物、书法等方面的学问,受到人们的尊敬,远近闻名。

当时,我国的东邻日本正在发展时期,非常羡慕和崇尚中国的文化,派了许多人到唐
朝留学。

有两个日本僧人也到扬州向鉴真学习,并请求他派人到日本传授佛法。

鉴真的弟
子们听说去日本路途遥远又要渡过大海,都不愿意去。

鉴真就决定自己去。

但是他5次渡
海都失败了,眼睛也失明了。

他没有动摇,终于在65岁那年渡海成功,到了日本,被请
到奈良东大寺。

日本朝廷请鉴真主持授戒,连天皇、太上皇、皇太后也来让他授戒。

鉴真不但传授佛法,主持佛事,还热心传播中国文化,按中国建筑风格兴建了唐招提寺;把中国的雕塑、
书法、文字、语言传播给日本人。

他还不顾年老失明,亲自用中医药为日本人治病,教他
们制作豆腐。

日本人民至今尊鉴真是“日本文化的恩人”、“律宗太祖”、“医术之祖”、“圣僧”,连豆腐房也奉他为始祖。

他去世后,日本佛教徒为他建造了墓塔。

鉴真东渡日本,不但促进了日本文明的发展,也使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大大增强了。

明朝的时候,皇帝明成祖为了加强国际交往,决定派大型船队出使西洋各国,也就是
现在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

这支船队的正使,就是人称三宝保太监的郑和。

郑和经过充分准备,在1405年,率领水手官兵、医生、工匠等两万多人,带着许多
中国的特产出发了。

他们的海船最大的长44丈、宽18丈,可以坐1000人,造船技巧十
分高超,还用指南针定向。

这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各国见了这样大的船队,都佩
服中国人的智慧和才能。

郑和在28年内,先后七次远航,到达了现在的东南亚各国、阿拉伯半岛,最远到了
非洲的东海岸。

他每到一地,都拜会当地的国王和首领,赠送礼品,表示友好,邀请他们
访问中国。

船队和当地人民进行贸易,互通有无,所以人们都把中国的海船叫“宝船”。

和西方有些探险家掠夺财物、抢夺奴隶的作法不同,郑和远航是为了友谊和交往。


和各国人交往时,总是彬彬有礼,精神抖擞,给人留下美好印象。

现在的东南亚许多国家,还有以“三宝”命名的城市、港口和其他地名。

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是最早的,为
祖国赢得了友谊和荣誉。

清朝末年,我国派出了第一批出国留学生。

他们都是些少年。

有个才12岁的少年叫
詹天佑,十分聪明好学,又立志为国效力。

后来他学习工程技术毕业,回到了国内。

可清
朝政府对本国人才不信任,像修铁路,就都让外国人主持。

詹天佑尽管有才干,也只能当
助手。

1905年,修建北京到张家口铁路的消息传开了。

英国和俄国都争着要修,因为他们知道这条铁路在中国的战略要地,掌握了它就能控制中国,双方争执不下,最后达成“协议”,说中国如果不让他们修,他们就什么也不提供。

他们以为中国人离开他们肯定修不成这条铁路。

清朝政府这才让詹天佑担任总工程师。

有人对他不放心,说他自不量力,说他胆大包天,劝他不要承担这项难度非常大的工程。

詹天佑说:“京张铁路如果失败,不但是我的不幸,也会给中国带来很大损失。

外国人说中国工程师不行,我则坚持由自己来办!”为了给中国人争口气,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进去,和工人们一起吃住在工地,细心勘探,大胆试验,经过4年艰苦的劳动,终于成功地修筑了京张铁路。

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志气。

詹天佑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原来那些瞧不起中国工程师的英国人也表示对他由衷敬佩。

历史上,还有一些少年英雄为国牺牲。

他们同样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古代的春秋时期,鲁国有个少年叫汪踦。

一次,鲁国受到外敌入侵,军队将士打了败仗,土气消沉。

身为仆人的汪踦跟随主人一起跳上战车,高喊着杀敌的口号,冲向敌人。

将士们见了,士气大振,又重新杀上战场,终于打退了敌人。

而汪踦在战斗中牺牲了。

近代史上,有一个不知名的少年,他的家乡旅顺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被日军占领,全城的大多数人被日寇杀害。

这个少年决心为同胞报仇,就化装成小乞丐,混入敌营,把毒药放进水缸,毒死了许多敌人。

他被敌人发觉抓住后说:“我就是来毒死你们的,并不想求生!”他倒在敌人的屠刀下。

在革命战争年月,为国牺牲的少年更多了。

河北完县的农村少年王璞是儿童团长。

1943年,日寇对根据地大扫荡,王璞和大人们被敌人围在空场上,四周架着机抢。

敌人让他认出人群中谁是八路军,他坚决不认。

敌人打他,他高喊:“宁为抗日死,不当亡国
奴!”被敌人杀害。

还有刘胡兰。

她15岁的时候,参加了人民的解放事业。

敌人逮住了她,用铡刀相威胁,逼她吐露真情。

她却勇敢地走向了铡刀,宁死不屈,把生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苏武是汉朝时候的一位官员。

有一年,他作为汉朝的使臣到北方匈奴人那里办事。

不料,匈奴人违背诺言,不放苏武返回汉钥,扣留了他,还劝他投降。

苏武严辞拒绝,说:“我奉国家命令出使匈奴,丧失气节就是污辱了使命,丢大汉朝的脸。

我如果那样,还有什么脸见人!”匈奴人用刀威胁他,他索性把脖子伸过去,宁死不从。

匈奴人把他放进地窖,不给吃喝,他就吃羊皮,吃雪,顽强地活着。

匈奴人又把他送到遥远的北海今贝加尔湖,叫他放羊,说不投降就让他在那里待一辈子。

苏武没有忘记自己是汉朝的使臣,代表着国家。

他坚决不做有辱国格的事,宁肯每天挖野菜,吃田鼠,受冷挨饿,也不向匈奴人央求什么。

而且,那根代表汉朝、表明使者身份的“使节”一根长
棍,上面挂着穗子,他一直放在身边,放羊的时候也拿在手中。

天长日久,“使节”上的穗子都掉光了,他仍然紧握不放。

苏武在匈奴度过了19个年头,始终没有屈服,匈奴人只好放他回汉朝。

他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受到人们的尊敬。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