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题训练-理解句子含义(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备考:理解散文重要句子含意(含答案)

高中语文备考—理解散文重要句子含意【考情简述】理解句子的含意,主要是指理解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句子的含意。
就散文而言,高考一般会选考那些使用准确、精练、形象、生动的语句。
“准确”,不仅指对外部特征概括得准确,还指对作者感情、体验、思想表达得准确;“精练”,指的是高度概括性和内涵的丰富性“形象、生动”是指使用修辞手法的作用。
这些语句通常包括以下几类语句:含蓄句(或有某些深刻含意,或凝聚了某种情感,或具有某种哲理与警示作用)、行文思路句(包括对下文有起始作用的总领句,对上文有概括作用的总结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前后呼应的照应句等)、结构复杂句、技巧句(使用了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的句子)、主旨情感句(或揭示主旨,或彰显作者的主要情感与观点)。
【设问方式】(1)作者为什么说“你在没有走题干中往往进这些胡同人家之前,关于北京文化的理解,是有“分析”不便言深的”?请结合上下文具体说明。
(《北京的“大”与“深”》)(2)根据全文,分析作者“感到如此新奇和庆幸”的深层意蕴。
(《汴京的星河》)(3)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
(《我们的裁缝店》)【解题思路】1.审题定向“赏析”“解释”等作答动词和“含意”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2.理解重要句子含意的方法(1)把握中心,整体领悟。
有些文章,寓深刻的道理于平凡的小事中,其中有些句子就需要着眼于全文的中心,从整体上领会和感悟全文的主旨才能理解。
(2)瞻前顾后,审读语境。
必须把句子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来分析,通过对具体句子前后句含意的分析,弄清所问语句的含意。
一般来说,语句的含意常在其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就有表述,答题时,或者直接引用原句,或者理解后进行转述。
(3)抓关键词,揣摩句意。
句子中的关键词往往是些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等,它们常常是揭示事物性质或状态的重要信息。
我们可通过抓关键词,运用替换词语的方法来揣摩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4)看句子的位置。
就重要句子来说,揭示段意的,一般处于段首或段尾;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往往是那些具有总领性、过渡性、总结性的语句。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题训练-内涵的不同(含答案)

散文专题训练-------内涵的不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月下老人祠下俞平伯君忆南湖荡桨时,老人祠下共寻诗。
而今陌上花开日,应有将雏旧燕知。
闲兄最怕读拙作的小引,在此于是不写。
但是——在一九二二年十一月二十日上找着一段日记,“节抄无趣,剪而贴之”。
午偕环【注】在素香斋吃素,湖滨闲步,西园啜茗。
三四妹来,泛舟湖中,泊白云观,景物清绝。
有题壁诗四章,各默记其一而归,录其较佳者:“蝴蝶交飞江上春,花开缓缓唤归人。
至今越国如花女,荡桨南湖学拜神。
”更泛舟西泠,走苏堤上吃橘子。
更于抵京之后,十二月十一日写给环的歪诗上找着几句:街头一醉,依然无那荒寒,北风涴鬓,京洛茫茫尘土。
冷壁寻诗,长堤买橘,犹记南湖荡桨侣。
够了!再讲下去岂非引子乎?然此亦一引子也。
“人生能几清游?”除却这个,陈迹的追怀久而不衰,殆有其他的缘由在。
从天之涯海之角,这样悄悄地慢慢地归来。
发纽约城过蒙屈利而,绝落山机至温哥华,更犯太平洋之风涛而西,如此走了二十三天,飘飘然到了杭州城站。
真不容易呀!但您猜一猜,我住了几天?不含糊,不多也不少,三天。
尖而怪的高楼,黑而忙的地道,更有什么bus,taxi等等,转瞬不见了。
枯林寒叶的蒙屈利而,积雪下的落山机,温煦如新秋的温哥华,嘶着吼着的太泙洋,青青拥髻的日本内海,绿阴门巷的长崎,疏灯明灭的吴淞江上,转瞬又不见了,只有一只小小的划子,在一杯水的西湖中,摆摇摇地。
云呀,山呀,……凡伴着我的都是熟人哩。
非但不用我张罗,并且不用我说话,甚而至于不用我去想。
其滋味有如开笼的飞鸟、脱网的游鱼,仰知天地的广大,俯觉吾身之自在。
月余凝想中的好梦,果真捏在手心里,反空空的不自信起来。
我惟有惘惘然,“我回来了”。
冬天的游人真少,船到了漪园,依然清清冷冷的。
从殿宇旁踅进去,便是老人的祠宇。
前后两院落,中建小屋三楹,龛内老人披半旧的红袍,丰颐微须,面浅赭色,神仪俊朗,佳塑也。
前后四壁,匾额对联实之。
照例,好的少。
2023年高考语文散文阅读考点专练:词义、句意理解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2023年高考语文散文阅读考点专练:词义、句意理解统编版高三总复习(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这就是呼伦贝尔。
大雪无痕,周天寒彻,然而每一种生命都勇敢地活着,顽强地延续着,物竞天择,永不放弃,构成了生生不息的春天。
春天的信息如期而至。
我指给朋友看,在南面的石缝中,溢出一缕缕苔藓样的污渍,那是鹰的粪便。
鹰在这里坐窝孵卵,是因为这里险峻又有阳光。
岩石的南北两面的温差很大,一块面包,在南可以晒焦,在北可以雪藏到夏天。
朋友背靠岩石,果然感到一片温热,瞬间将身上的寒凉驱走。
我拨开脚下的草丛,让朋友看——一抹嫩嫩的绿,已经在泥土里洇出。
谁说季节还在沉睡?西来的风撒下一把冰冷的钢针,为河道清除了积雪,掀开了盖头,让春天由此崭露美颜。
看那河床吧——长长的蓝冰在雪原上闪耀光泽,犹如蓝宝石的无数切面,反弹着太阳的光芒,仿佛一条雪原上的项链,熠熠楚楚,美不胜收。
下山走去,我们远远就闻到了河水的气味,是灌木浸泡在水中的清香,是干草在冰雪中酥软的冷香。
蓝冰的边缘已经融化,河畔弥漫着温情的潮湿。
我们拥抱蓝冰,听到河底微微的水声。
(节选自艾平《呼伦贝尔银色的春天》,有删改)1.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洇出:(2)冰冷的钢针:答案:(1)“洇”原指液体落在纸或其他物体上向四外散开或渗透,文中借以形容春天的新绿已经在泥土中萌芽并四散的样子,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生动地呈现了看似银装素裹的呼伦贝尔,春天的信息早已如期而至。
(2)运用暗喻,将呼伦贝尔的春雨比作冰冷的钢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雨冰冷、降水强度大的特点,正是这样的草原春雨将河道的积雪清除,让春天崭露美颜。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金岭,是大悟的一个小小村落,被人知晓的首先是那片土地上茫茫田野开着真如铺了黄金的向日葵花,以及那些不亚于任何一处久负盛名秋景的红叶。
不知何时开始的,各种各样的自媒体上,标明大悟,说着金岭的炫目秋景。
让南来北往的高铁,在一处叫孝感北的小站停了下来。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散文专题训练余秋雨散文(含答案)(含答案)

散文专题训练------余秋雨散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戏剧需要激情余秋雨戏剧需要激情。
列托尔斯泰对“艺术”下了一个简单明确的定义:“作者所体验过的感情感染了观众或听众,这就是艺术。
”别林斯基认为“激情”是一切诗歌体裁所必有的,而且,他还说:“(激情)这个字眼,在谈戏剧时最经常地被人采用,因为就其本质来说,戏剧是最富有激情的诗歌体裁……”剧作家和观众交流的媒介是形象,而只有用激情熔铸起来的形象,才具有真正的审美价值。
剧作家从现实生活中发掘出来的思想是一部剧作的灵魂,正是它,赋予剧作家的产品以一定的社会价值;戏剧最忌的是理性说教,思想必须饱含激情,才能对观众产生巨大的感染力。
戏剧的基本手段是动作,而动作不过是激发感情共鸣的有力手段,如果动作不能产生感情反应,它就失去了自己固有的意义。
在不同种类的剧作中,激情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它有时引起观众热泪盈眶,有时使他们开怀大笑,有时促使他们深思冥想;但却不能没有它,失去了它,剧本就不能唤起观众的共鸣。
在不同风格的剧作中,有的激情汹涌澎湃,有如奔腾咆哮的江水;有的感情含而不露,就像水渗沙石之中…… 可是,如果没有它,剧本就成了一片龟裂的干河,是没有生命的。
剧作家需要技巧,但更需要激情。
一位技巧娴熟但却没有激情的作家,最多只能成为熟练的匠人。
剧本不能没有戏剧性,可是,戏剧更需要激情的滋养,否则,它就会是没有生命的枯木干枝,难成茂叶繁花之美。
戏剧需要戏剧性,但也需要抒情性。
两者应该是并行不悖,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
不过,谈到“抒情”,人们首先会想到诗,特别是抒情诗。
抒情诗要求通过凝练.节奏鲜明.感彩浓厚的语言,抒发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内心感受,引起读者.听众的强烈共鸣。
戏剧要求的是贯穿的动作,是鲜明的人物性格,是完整.紧凑的情节,而这些却是抒情诗所不能容纳的;如果不顾戏剧的特性,在剧本中让人物脱离剧情发展去大抒其情,又会造成剧情的停滞。
从这个角度来说,戏剧和抒情似乎是对立的。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题训练---汪曾祺的散文(含答案)

散文专题训练-----汪曾祺的散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是一个中国人——散步随想(节选)汪曾祺我是一个中国人。
中国人必然会接受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影响,我接受了什么影响?道家?中国化了的佛家——禅宗?都很少,比较起来,我还是接受儒家的思想多一些。
我不是从道理上,而是从感情上接受儒家思想的。
我认为儒家是讲人情的,是一种富于人情味的思想。
《论语》里的孔夫子是一个活人。
他可以骂人,可以生气着急,赌咒发誓。
我很喜欢《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我以为这是一种很美的生活态度。
我欣赏孟子的“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我认为陶渊明是一个纯正的儒家。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我很熟悉这样的充满人的气息的“人境”,我觉得很亲切。
我喜欢这样的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顿觉眼前生意满,须知世上苦人多”。
这是蔼然仁者之言。
这样的诗人总是想到别人。
有人让我用一句话概括出我的思想,我想了想,说:我大概是一个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我不了解前些时报上关于人道主义的争论的实质和背景。
我愿意看看这样的文章,但是我没有力量去作哲学上的论辩。
我的人道主义不带任何理论色彩,很朴素,就是对人的关心,对人的尊重和欣赏。
讲一点人道主义有什么不好呢?说老实话,不是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不是经过拨乱反正,我是不会产生对于人道主义的追求,不会用充满温情的眼睛看人,去发掘普通人身上的美和诗意的。
不会感觉到周围生活生意盎然,不会有碧绿透明的幽默感,不会有我近几年的作品。
关于现代派。
我的意见很简单:在民族传统的基础上接受外来影响,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吸收现代派的某些表现手法。
最新的现代派我不了解,我知道一点的是老一代的现代派。
我曾经很爱读弗·沃尔芙和阿索林的作品(通过翻译)。
我觉得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旗帜下的某些苏联作家是吸收了现代派的表现手法的。
2023届高考语文散文专题训练-理解句子含义(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散文专题训练-理解句子含义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泥火盆儿张金凤①“江山千里雪,炉火一点红。
”展望北方的苍茫原野,这开阔而温馨的诗句迎面而来。
入诗的一定是红泥小火炉吧,我童年那一盆红彤彤的炉火,似雪中红梅闪耀光芒,照亮了我的冬日情怀。
我记忆中的火炉不是那种婉约的小火炉,而是朴素简约的泥火盆儿,它的温暖是几代人抹不去的记忆。
②那时候的乡下,几乎家家有一两个泥火盆儿,泥火盆儿是秋天就做好的,到村外岭畔挖些干净的带粘性的黄泥土,拌点麦糠和成厚泥巴,还要绞碎一些破布片儿、旧绳头儿加进泥里,这样火盆儿就有了筋骨,不易碎裂。
做火盆儿的模子是一只旧脸盆,倒扣在平展的地上,在盆面擦一层锅底掏出来的草木灰。
然后,一层层往上糊泥巴,轻轻拍打,拍打得火盆儿瓷实且四壁均匀。
做好的火盆儿就像一个厚重的大脸盆,要放在荫凉处慢慢地干,干急了会有裂纹。
祖父时常去火盆儿前看看,发现小裂缝就立即用细泥给封好、抹平。
火盆儿干透了,小心翻转过来,从中间把脸盆抽出,一只丰满的泥火盆儿就笑吟吟地端坐在墙角。
③到了四九天气,寒气逼人的时候,就要请泥火盆儿出场了。
从热灶膛里拣几块红彤彤的木炭置于火盆儿内,端到屋子里,屋里顿时就腾起一股暖流。
清晨,小孩子懒被窝,大人在早早生起的泥火盆儿上烤烤棉袄再给孩子穿上。
在炕上绣花的大姑娘,绣花针拿久了,寒气就聚在手上,手僵了做不了活,双手拢在火盆边儿烤烤搓搓,绣出的花就都更灵性了。
外出的人回家来,也许顶着一头的雪花,拿笤帚扫扫一身的雪粒子,坐在暖融融的火盆儿前,无比感慨。
冬天,在火盆儿边,多少英雄变得儿女情长,被这一小盆红通通的炭火拴住了出去闯荡的脚步;多少游子又在日思夜念老家炕头上泥火盆儿那冒着蓝火苗的温馨。
家里来客串门,最热情的招呼就是拉到火盆边说,来,烤烤火!围着火盆儿拉呱着日子,闲话着岁月,一天天地向年关迈进,向春天的盼头挪动。
火盆的微红,映着庄户人一脸的安详和知足。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题训练——解释词语含义(含答案)

散文专题训练------解释词语含义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铁凝①那时的清晨我在冀中乡村,在无边的大地上常看雾的飘游、雾的散落。
看雾是怎样染白了草垛、屋檐和冻土,看由雾而凝成的微小如芥的水珠是怎样湿润着农家的墙头和人的衣着面颊。
雾使簇簇枯草开放着簇簇霜花,只在雾落时橘黄的太阳才从将尽的雾里跳出地面。
于是大地玲珑剔透起来,于是不论你正做着什么,都会情不自禁地感谢你拥有这样一个好的早晨。
太阳多好,没有雾的朦胧,哪里有太阳的灿烂,大地的玲珑?②我在新迁入的这座城市度过了第一个冬天。
这是一个多雾的冬天,不知什么原因,这座城市在冬天常有大雾。
城市因为有了雾,会即刻实在地不知所措起来。
路灯不知所措起来,天早该大亮着,灯还大开着。
车辆不知所措起来,它们不再是往日里神气活现地煞有介事,大车、小车不分档次,都变成了蠕动,城市的节奏便因此而减了速。
人也不知所措起来,早晨上班不知该乘车还是该走路,此时的乘车大约真不比走路快呢。
③我在一个大雾的早晨步行着上了路,我要从这个城市的一端走到另一端。
我选择了一条僻静的小巷一步步走着,我庆幸我对这走的选择,大雾引我走进了一个自由王国,一切嘈杂和一切注视都被阻隔在一米之外,一米之内才有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气派,这气派使我的行走不再有长征一般的艰辛。
④为何不作些腾云驾雾的想象呢?假如没有在雾中的行走,我便无法体味人何以能驾驭无形的雾。
一个“驾”字包含了人类那么多的勇气和主动,那么多的浪漫和潇洒。
雾能被你步履轻松地驾驭,这时你驾驭的又何止是雾?你分明在驾驭着雾里的一个城市,雾里的一个世界。
为何不作些黑白交替的对比呢?黑色也能阻隔嘈杂和注视,但黑夜同时也阻隔了你注视你自己。
只有大雾之中你才能够在看不见一切的同时,清晰无比地看见你的本身。
⑤于是这阻隔、这驾驭、这单对自己的注视就演变出了你的得意忘形。
你不得不暂时忘掉“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有走相”的人间训诫,你想到的只有走得自在,走得稀奇古怪。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题训练-理解词语含义(含答案)

散文专题训练------理解词语含义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错误——中国故事常见的开端张晓风在中国,错误不见得是一件坏事,诗人愁予有首诗,题目就叫《错误》,末段那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四十年来像一支名笛,不知被多少嘴唇呜然吹响。
《三国志》里记载周瑜雅擅音律,即使酒后也仍然轻易可以辨出乐工的错误。
当时民间有首歌谣唱道:“曲有误,周郎顾”,诗人多事,故意翻写了两句:“欲使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是无限机趣,描述弹琴的女孩贪看周郎的眉目,故意多弹错几个音,害他频频回首,风流俊赏的周郎哪料到自己竟中了弹琴素手甜蜜的机关。
在中国,故事里的错误也仿佛是那弹琴女子在略施巧计,是善意而美丽的——想想如果不错它几个音,又焉能赚得你的回眸呢?错误,对中国故事而言有时几乎成为必须了。
如果你看到《花田错》《风筝误》《误入桃源》这样的戏目不要觉得古怪,如果不错它一错,哪来的故事呢!我们先来讲《红楼梦》吧,女娲炼石补天,偏偏炼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
本来三万六千五百是个完整的数目,非常精准正确,可以刚刚补好残天。
女娲既是神明,她心里其实是雪亮的,但她存心要让一向正确的自己错它一次,要让一向精明的手段错它一点。
“正确”,只应是对工作的要求,“错误”,才是她乐于留给自己的一道难题,她要看看那块多余的石头,究竟会怎么样往返人世,出入虚实,并且历经情劫。
就是这一点点的谬错,于是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便有了一块顽石,而由于有了这块顽石,又牵出了日后的通灵宝玉。
整个一部《红楼梦》原来恰恰只是数学上三万六千五百分之一的差误而滑移出来的轨迹,并且逐步演化出一串荒唐幽渺的情节。
世上的错误往往不美丽,而美丽又每每不错误,惟独运气好碰上“美丽的错误”才可以生发出歌哭交感的故事。
《水浒传》楔子里的铸错则和希腊神话“潘朵拉的盒子”有些类似,都是禁不住好奇,去窥探人类不该追究的奥秘。
但相较之下,洪太尉“揭封”又比潘朵拉“开盒子”复杂得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专题训练---理解句子含义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我心归去韩少功①我在圣纳塞尔市为时一个月的“家”,是一幢雅静的别墅。
两层楼的六间房子四张床三个厕所全属于我,怎么也用不过来。
房子前面是蓝海,旁边是绿公园。
很少看见人——除了偶尔隔着玻璃窗向我叽里哇啦说些法语的公园游客。
②最初几天的约会和采访热潮已经过去,任何外来者都会突然陷入难耐的冷清,恐怕连流亡的总统或国王也概莫能外。
这个城市不属于你,除了所有的服务都要你付钱外,这里的一切声响都弃你而去,奔赴它们既定的目的,与你没有什么关系。
你拿起电话不知道要打向哪里,你拿着门钥匙不知道出门后要去向何方。
电视广播以及行人的谈话全是法语法语法语,把你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无处逃遁。
从巴黎带来的华文报纸和英文书看完了,这成了最严重的事态,因为在下一个钟头,下一刻钟,下一分钟,你就不知道该干什么。
你到了悬崖的边缘,前面是寂静的深谷,不,连深谷也不是。
深谷还可以使你粉身碎骨,使你头破血流,使你感触到实在,那不是深谷,那里什么也没有,你跳下去不会有任何声音和光影,只有虚空。
③你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研究,这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
移民的日子是能让人发疯的。
④我不想移民,好像是缺乏勇气也缺乏兴趣。
C曾问我想不想留在法国,他的市长朋友可以办成这件事,他的父亲与法国总理也是好朋友。
我说我在这里能干什么?守仓库或做家具?当文化盲流变着法子讨饭?即使能活得好,我就那么在乎法国的面包和雷诺牌汽车?⑤很想念家里——似乎是有点没出息。
倒不是特别害怕孤寂,而是惦念亲人。
我知道我对她们来说是多么重要,我是她们的快乐和依靠。
我坐在柔和的灯雾里,听窗外的海涛和海鸥的鸣叫,想像母亲、妻子、女儿现在熟睡的模样,隔着万里守候她们睡到天明。
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法不时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因为那里有他的亲友,至少也有他的过去。
时光总是把过去的日子冲洗得熠熠闪光,引人回望。
⑥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各种异国的旅游景区都不能像故乡一样使我感到亲切和激动。
我的故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
故乡甚至是贫瘠而脏乱的。
但假若你在旅途的夕阳中听到舒伯特的某支独唱曲,使你热泪突然涌流的想像,常常是故乡的小径,故乡的月夜,月夜下的草坡泛着银色的光泽,一只小羊还未归家,或者一只犁头还插在地边等待明天。
这哪里对呀?也许舒伯特在歌颂宫廷或爱情,但我相信所有雄浑的男声独唱都应该是献给故乡的。
就像我相信所有的中国二胡都只能演奏悲怆,即便是赛马曲与赶集调,那也是带泪的笑。
⑦故乡存留了我们的童年,或者还有青年和壮年,也就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成了我们自己。
它不是商品,不是旅游的去处,不是按照一定价格可以向任何顾客出售的往返车票和周末消遣节目。
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
故乡的美丽总是含着悲伤。
而美的从来就是悲的。
中国的“悲”含有眷顾之义,美使人悲,使人痛,使人怜,这已把美学的真理揭示无余。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旅游景区的美都多少有点不够格,只是失血的矫饰。
⑧我已来过法国三次,这个风雅富贵之邦,无论我这样来多少次,我也只是一名来付钱的观赏者。
我与这里的主人碰杯、唱歌、说笑、合影、拍肩膀,我的心却在一次次偷偷归去。
我当然知道,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会对故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望,会对故乡阴沉连日的雨季失望,但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
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
——选自《我心归去》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段,作者就展示了自己在法国的优裕的物质生活,与下文记忆中故乡浮粪四溢的废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对故乡贫穷落后的忧虑与失望。
B.第三段里“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探究”是无聊至极的举动,夸张的细节描写,夸大的语气,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寂寞、孤独与空虚。
C.第六段写对故乡的思念,选择了“小径”、“月夜”、“草坡”、“小羊”、“犁头”等日常生活里的意象,表现了对故乡的熟稔,思乡之情已融入了“我”的生活与血脉之中。
D.作者从对法国游历的记叙开始,描写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再到思乡之情的抒发,最后是对“故乡”的思考与感悟,完成了主题的升华。
2.结合原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旅游景区的美都多少有点不够格,只是失血的矫饰。
②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普通人梁晓声(1)父亲去世已经一个月了。
我仍为我的父亲戴着黑纱。
有几次出门前,我将黑纱摘了下来,但倏忽间,内心里涌起一种怅然若失的情感,戚戚地,我便又戴上了。
我明白自己不可能永不摘下,然而怀念是一种相会的形式,我们人人的情感都曾一度依赖于它。
(2)1984年至1986年,父亲栖居北京的两年,曾在五六部电影和电视剧中当过群众演员。
父亲被选去当群众演员,毫无疑问地最初是由于他那十分惹人注目的胡子。
父亲的胡子留得很长,长及上衣第二颗纽扣。
总体银白。
谁见了都对我说:“梁晓声,你老父亲的一把大胡子真帅。
”(3)父亲第一次当群众演员,在《泥人常传奇》剧组。
导演是李文化。
副导演先找了父亲。
父亲说得征求我的意见。
父亲大概将当群众演员这回事看得太重,以为便等于投身了艺术。
所以希望我替他做主,判断他到底能不能胜任。
我替父亲拒绝了。
那时群众演员的酬金才2元。
我之所以拒绝不是因为酬金低,而是因为我不愿我的老父亲在摄影机前被人呼来挥去的。
(4)李文化亲自来找我——说他这部影片的群众演员中,少了一位长胡子老头儿。
“放心,我吩咐对老人家要格外尊重,像尊重老演员们一样还不行吗?”——他这么保证。
无奈,我只好违心同意。
(5)从此,父亲便开始了他的“演员生涯”,在他74岁的时候……(6)父亲演的尽是迎着镜头走过来或背着镜头走过去的“角色”。
说那也算“角色”,是太夸大其词了。
不同的服装,使我的老父亲在镜头前成为老绅士、老乞丐、摆烟摊的或挑菜行卖的……不久,便常有人对我说:“哎呀晓声,你父亲真好。
演戏认真极了!”但那也算“演戏”吗?我每每一笑置之。
然而听到别人夸奖自己的父亲,内心里总是高兴的。
(7)一次,我从办公室回家,经过北影一条街——就是那条旧北京假景街,见父亲端端地坐在台阶上,而导演们在摄影机前指手画脚地议论什么,不像再有群众场面要拍的样子。
时已中午,我走到父亲跟前,说:“爸爸,你还坐在这儿干什么呀?回家吃饭吧。
”父亲说:“不行。
我不能离开。
”我问:“为什么?”父亲回答:“我们导演说了——别的群众演员没事儿了,可以打发走了。
但这位老人不能走,我还用得着他。
”父亲的语调中,很有一种自豪感似的。
父亲坐得很特别,那是一种正襟危坐。
他身上的演员服,是一件褐色绸质长袍。
他将长袍的后摆,掀起来搭在背上。
而将长袍的前摆,卷起来放在膝上。
他不依墙,也不靠什么。
就那样子端端地坐着,也不知已经坐了多久。
(8)父亲不肯离开,我只好去问导演。
导演却已经把我的老父亲忘在脑后了,一个劲儿地向我道歉……(9)中国之电影电视剧,群众演员的问题,对任何一位导演,都是很沮丧的事。
往往的,需要10个群众演员,预先得组织十五六个,真开拍了,剩下一半就算不错。
有些群众演员,钱一到手,人也便脚底板抹油,溜了。
群众演员,在这一点上,倒可谓相当出色地演着我们现实中的些个“群众”,些个中国人。
①(10)我细思忖:都愿请我的老父亲当群众演员,当然并不完全因为他的胡子……(11)那两年内,父亲睡在我的办公室。
有时我因写作到深夜,常和父亲一块儿睡在办公室。
有一天夜里,下起了大雨。
我被雷声惊醒,翻了个身,黑暗中,恍恍地,发现父亲披着衣服坐在折叠床上吸烟。
我好生奇怪,不安地询问:“爸,你怎么了?为什么夜里不睡吸烟?爸,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啊?”黑暗之中,但闻父亲叹了口气。
许久,才听他说:“唉,我为我们导演发愁哇!他就怕这几天下雨……”父亲不论在哪一个剧组当群众演员,都一概地称导演为“我们导演”。
从这种称谓中我听得出来,他是把他自己——一个迎着镜头走过来或背着镜头走过去的群众演员,与一位导演之间联系得太紧密了。
(12)而我认为这是荒唐的,因为这实实在在是很犯不上的。
(13)我嘟哝地说:“爸,你替他操这份心干吗?下雨不下雨的,与你有什么关系?睡吧睡吧。
”“有你这么说话的吗?”父亲教训我道,“全厂2000来人,等着这一部电影早拍完,早收了,才好发工资,发奖金,你不明白?你一点儿不关心?”我佯装没听到,不吭声。
天亮后,我起来,见父亲站在窗前发怔。
我也不说什么。
怕一说,使他觉得听了逆耳,惹他不高兴。
后来父亲东找西找的。
我问找什么。
他说找雨具。
他说要亲自到拍摄现场去,看看今天究竟是能拍还是不能拍。
他自言自语:“雨小多了嘛,万一能拍呢?万一能拍,我们导演找不到我,我们导演岂不是发急吗?……”听他那口气,仿佛他是主角。
(14)我说:“爸,我替你打个电话,向你们剧组问问不就行了吗?”父亲不语,算是默许了。
于是我就到走廊去打电话。
其实是为我自己的事打电话。
回到办公室,我对父亲说:“电话打过了。
你们组里今天不拍戏。
”——我明知今天准拍不成。
父亲火了,冲我吼:“你怎么骗我?你明明不是给我剧组打电话,我听得清清楚楚。
你当我耳聋吗?”父亲他怒冲冲地就走出去了。
我站在办公室窗口,见父亲在雨中大步疾行,不免地羞愧。
(15)在我写这篇文字间又有人打来电话——“我们想请你父亲演个群众角色……”“这……我父亲已经去世了……”“去世了?……对不起……”对方的失望大大多于歉意。
(16)父亲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
以我的父亲为镜,我常不免问我自己——在生活这大舞台上,我也是演员吗?我是一个什么样的演员呢?就表演艺术而言,我崇敬性格演员。
就现实中人而言,恰恰相反,我崇敬每一个“本色”的人,而十分警惕“性格演员”②……(有删节)1.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①群众演员,在这一点上,倒可谓相当出色地演着我们现实中的些个“群众”,些个中国人。
②就现实中人而言,恰恰相反,我崇敬每一个“本色”的人,而十分警惕“性格演员”。
三、阅读下面这篇散文,完成各题。
母亲莫言①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
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
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
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
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