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学习策略章节练习复习过程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专题练习-第八章--学习策略

教育心理学专题练习-第八章--学习策略

教育心理学专题练习-第八章--学习策略(总8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第八章学习策略一、单选题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A 复杂方案B 学习计划 C可行方案 D思维程序2.在认知活动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并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行动、策略的效果,这是指()A 元认知计划B 元认知知识C 元认知控制 D元认知监视3.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称为( )A 计划策略B 调节策略 C复述策略 D时间管理策略4.在学习新材料时,先对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然后用简要的语词,按材料中的逻辑关系,写下主要和次要观点,这属于( )A 复述策略B 理解——控制策略C 精细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5.不属于认知策略的是()A计划策略 B 学习策略 C监控策略 D调节策略6.()是使记忆内容能够在短时间内长期保持的有效手段。

A 精细加工B 生成性学习 C组织 D复述7.()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的结果的检查,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根据对认知活动的结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A 元认知调节 B元认知控制 C元认知监视 D元认知计划8.()主要是用来帮助成绩差的学生阅读领会。

A 指导教学模式 B完形训练模式 C交互式教学模式 D程序化训练9.为了暂时记住朋友的电话号码以便拨号,最适宜的记忆策略是()A 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 组织策略 D生成技术10.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应归类于()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11.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课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

这种学习方法属于()A 精细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做笔记策略12.认知策略这个术语最初是由()提出的。

教师资格证——两学复习材料——教育心理学第八章

教师资格证——两学复习材料——教育心理学第八章

第八章学习策略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的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特征: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

有效学习所需。

有关学习过程。

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麦卡尔的学习策略分类图第二节典型的学习策略一、认知策略(一)复述策略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1.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无意识记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经过努力的识记。

对人有重大意义的、与人的需要和兴趣有关的、给人以强烈情绪反应的人或事容易无意识记有意识记是指有目的的、有意识的识记。

2.排除相互干扰在安排复习时,要尽量考虑预防两种抑制的影响,要尽量错开学习两种容易混淆的内容,避免相互干扰。

利用首位效应和近位效应,把最重要的新概念放在复习的开头,在最后对它们进行总结。

3.多种感官参与人一般可记住自己阅读的10%,自己听到的20%,自己看到的30%,自己看到和听到的50%,交谈时自己所说的70%。

这一结果表明,多种感官的参与能有效地增强记忆。

4.复习形式多样化听、说、读、写5.画线画线是阅读时常用的一种复述策略。

(二)精细加工策略精细加工策略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以此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也就是应用已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新信息合理化。

它是一种理解性的记忆策略。

1.记忆术(1)位置记忆法。

(2)缩简和编歌诀。

(3)谐音联想法。

(4)关键词法。

(5)视觉想像。

(6)语义联想。

例如英语学习。

2.做笔记做笔记是阅读和听讲时常用的一种精细加工策略。

教师能促进学生做笔记和复习笔记。

3.提问如果学生在阅读时教学生提一些“谁”、“什么”、“哪儿”和“如何”的问题,他们能领会得很好。

4.生成性学习生成性学习就是要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如图形、图像、表格和图解等,以加强其深层理解。

第八章 化学学习策略及其实施

第八章  化学学习策略及其实施

第八章化学学习策略及其实施教学目的:1.了解化学学习策略的涵义、特征与构成。

2.理解并初步掌握事实性知识、理论性知识、技能性知识的学习和教学策略以及情意类内容的养成策略、化学问题的解决策略。

教学内容:8.1化学学习策略概述8.2事实性知识学习的策略8.3理论性知识学习的策略8.4技能性知识学习的策略8.5情意类内容的养成策略8.6化学问题的解决策略重点:1.事实性知识、理论性知识、技能性知识的学习和教学策略。

2.化学问题的解决策略。

难点:1.事实性知识、理论性知识、技能性知识的学习和教学策略。

2.化学问题的解决策略。

3.情意类内容的养成策略。

第一节化学学习策略概述一、学习策略的涵义与特征1. 学习策略的涵义学习策略的涵义有多种界定,至少8种以上,归为3类:(1)抽象意义上的学习策略:是一种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

(2)操作意义上的学习策略:是一个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与控制的有机统一体。

(3)结构意义上的学习策略:是由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与控制等要素构成的。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整。

既是内隐的规则系统,又是外显的程序步骤。

2.学习策略的基本特征:(1)学习策略是一个多层次的动态系统(操作层次、抽象层次)。

(2)掌握学习策略不是机械套用,而是灵活应用。

(3)不同类型的知识有不同的学习策略。

(4)学习策略更多地是学习者在学习中形成和发展的。

二、化学学习策略的构成分类:1.化学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策略2.化学理论性知识的学习策略3.化学技能性知识的学习策略4.化学情意类内容的养成策略5.化学问题解决策略构成:基本的化学学习方法对化学学习方法的调控、应用三、学习方式、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学习方式: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

分为:探究式学习方式、接受式学习方式。

(大方向)学习策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

(中方向)学习方法:学生具体学习的技巧、规则,是学习策略的构成要素之一。

教师招聘,特岗复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第八章学习策略)

教师招聘,特岗复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第八章学习策略)

教师招聘,特岗复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第八章学习策略1.学习策略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学习策略具有如下特点:主动性、有效性、过程性、程序性。

2.迈克卡等人认为,学习策略可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种。

3.认知策略,包括复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4.识记过程的复述策略:有效利用不随意记忆和有意记忆、排除相互干扰、整体记忆和分段记忆、多种感官参与能有效增强记忆、尝试背诵与反复阅读相结合、过度学习。

5.保持过程中的复述策略:及时复习、复习形式多样化、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画线和批注。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6.精细加工策略: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生活。

7.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组织策略对认知结构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对知识的简化、系统化和概括化上。

常见的组织策略:列提纲、利用图形、利用表格。

8.元认知策略▲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调节,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调控。

元认知知识是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知道做什么,是在完成任务之前的一种认识。

元认知调控是运用自我监视机制确保任务能成功地完成——知道何时、如何做什么,它是对认知行为的管理和控制。

元认知在学会学习中有起止作用、变通作用和增效作用。

元认知策略主要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9.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学业求助策略。

第九章学习迁移1.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迁移表明了各种经验内部及其不同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迁移,各种经验能得以沟通,经验结构能得以整合。

迁移是学习的一种普遍现象,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与态度的学习中,平时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即是典型的迁移形式。

教育心理学专题练习-第八章--学习策略

教育心理学专题练习-第八章--学习策略

第八章学习策略一、单选题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A 复杂方案B 学习计划C可行方案D思维程序2.在认知活动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并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行动、策略的效果,这是指()A 元认知计划B 元认知知识C 元认知控制D元认知监视3.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称为( )A 计划策略B 调节策略C复述策略D时间管理策略4.在学习新材料时,先对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然后用简要的语词,按材料中的逻辑关系,写下主要和次要观点,这属于( )A 复述策略B 理解——控制策略C 精细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5.不属于认知策略的是()A计划策略 B 学习策略C监控策略D调节策略6.()是使记忆内容能够在短时间内长期保持的有效手段。

A 精细加工B 生成性学习C组织D复述7.()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的结果的检查,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根据对认知活动的结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A 元认知调节B元认知控制C元认知监视D元认知计划8.()主要是用来帮助成绩差的学生阅读领会。

A 指导教学模式B完形训练模式C交互式教学模式D程序化训练9.为了暂时记住朋友的电话号码以便拨号,最适宜的记忆策略是()A 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 C 组织策略D生成技术10.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应归类于()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11.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课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

这种学习方法属于()A 精细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复述策略D做笔记策略12.认知策略这个术语最初是由()提出的。

A加涅B布鲁纳 C 斯滕伯格D弗拉维尔13. ()是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第8章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第8章练习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平时练习题笫八章学习策略一、选择题:l、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学习策略是【D】 A.元认知策略 B.认知策略 C.组织策略 D.精加工策略2、个人对自己认识过程的凋节和监控是【 C 】P130A.意志 b.意识 C.元认知 D.自我认知3、一个人根据自己的总体目标,对学习时间作出总体安排,并通过阶段性的时间表来落实这是【 C 】P131A.元认知策略 B.计划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调节策略4、阅读时对信息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高,考试时留意自己的速度和时间等,属于元认知策略中【 A 】P131A.监视策略 B.补救策略 c.计划策略 D.调节策略5、在活动前,预计结果、选择策略、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估其有效性,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A 】P130A.计划策略 B.调节策略 c.监视策略 D.修正策略6、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谁的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它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 A 】A.自已 13.同学 C.老师 D.教材7、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有人按字音归类识字,有人按偏旁结构归类识字,这属于【 D 】A.复述策略 B.理解一一控制策略C.精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8、学生学习课文时分段、总结段落大意。

这属于【 C 】P129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理解——控制策略9、由教师和一小组学生一起进行的,旨在教学生掌握总结、提问、析疑和预测等四种阅读策略的教学模式是【 D 】P135A.合作学习模式 B.程序化练模式C.完形训练模式 D.交互式教学模式10、为了学好英语,把英文单词“Tiger”联想成“泰山上的一只老虎”这是【 B 】P126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ll、将中国历史朝代、主要人物、历史事件归纳成一张表格,这种学习策略是【 A 】P129 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精加工策略12、有人把圆周率3.14159,编成顺口溜“山颠一寺一壶酒”来背诵,这是利用了【D】P126A.生成性学习 B.组织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记忆术13、下列哪种学习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 A 】P130A.设置目标B.列提纲C.寻求同学帮助D.做笔记14、画线是阅读时常用的一种。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第八章学习策略+实战演练汇编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第八章学习策略+实战演练汇编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提示:第八章学习策略重点提示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心理学考试,本章的考查重点是:(1)学习策略的构成。

(2)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与方法。

(3)教学中如何运用学习策略。

考纲链接1.学习策略的概念: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有目的有意识地运用有效的学习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的学习过程。

2.学习策略的基本特征:(1)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2)是有效学习所需的;(3)是有关学习过程的;(4)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3.学习策略的意义:(1)可以改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2)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3)有利于更好的适应发展。

4.学习策略的构成:学习策略主要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5.认知策略指对信息进行加工时所用的有关方法和技术,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6.复述策略的概念及常用的方法。

(1)复述策略指为了记住某信息不断积极地重复的过程;(2)常用的复述策略有以下方法:①排除相互干扰;②注意复习时间的合理安排;③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④多种感官参与;⑤试图回忆;⑥画线。

7.精加工策略的方法:精加工策略指为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住正在学习的东西而作的充实意义的添加、构建或升华的过程。

常用的方法有:(1)记忆术:①位置法;②首字母缩略词法;③关键词法;④谐音法。

(2)做笔记;(3)扩展与引申;(4)提问。

8.组织策略的方法:组织策略是建构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过程。

其方法有:(1)聚类组织策略;(2)概括法;(3)纲要法;(4)构建网络法;(5)比较法。

9.元认知策略:即监控策略,指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和控制。

主要有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10.资源管理策略:即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主要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和寻求支持策略。

11.学习时间管理要注意:(1)统筹安排学习时间;(2)高效利用最佳时间。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

3)提问 4)生成性学习~
就是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内容产生一个个类比或表象, 如图形、图像、图解和表格等,以加深对所阅读的内容的 理解的方法。 5)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二、复述:对学习材料的维持性言语重复或在选
择基础上的保留重复。
一)识记阶段的复述策略 1.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 2.避免干扰 要考虑到短时记忆的有限容量,在进行进 一步的学习之前,要有时间吸收和重复新信 息。
I am good at starting work
1 2 3 4 5
I always get my work on time 1 2 3 4 5 I always file my notes away
1 2 3 4 5
I am good at planning ahead 1 2 3 4 5 I never waste time 1 2 3 4 5
3.谐音联想法 如珠穆朗玛峰的海拔8,848米时,把8,848记成谐音 “爬爬试吧”,因此当想到珠穆朗玛的海拔时,就“爬爬 试吧”,是8,848米。 π =3.1415926535897932384626 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把酒吃,酒杀尔,杀不死, 乐尔乐。 3.14159,26535,897,932,384,626
金属元素活动的顺序为:钾、钠、钙、镁、铝、锌、铁、 锡、铅、铜、汞、银、铂、金。 ——加那个美丽新的锡铅,统共一百斤
联想
由一事物必然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现象叫联想。 接近律:由一事物必然想到在时空上与之接近的另一事物, 叫做接近律。 相似律:由一事物必然想到在性质上与之相似的另一事物, 叫做相似律。
当教师开始讲课时,林丽马上就开始记笔记了, 但是她发现自己根本就跟不上。她意识到自己不 可能记下老师所说的每一句话,所以她试着用自 己的话把老师的讲课内容简化一下,然后记下来, 这样就好多了。但是她很快又发现自己的笔记越 记越乱,因为老师开始做实验了,操作越来越多, 而说的则越来越少,而且也没有什么结构。她知 道,老师是想让大家画一个完整的线路来,这样 林丽就不再记老师说的话了,而是开始按照老师 所说的进行制图。效果确实不错,林丽已经能看 到自己的笔记做出一个完整的线路图来了。下课 的时候,林丽觉得自己在这节课上收获颇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学习策略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为了暂时记住朋友的电话号码以便拨号,最适宜的记忆策略是()。

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生成技术2.学生刚学英语时,对26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这种现象可解释的理论是()。

A.痕迹消退说B.动机说C.同化说D.首位效应和近位效应3.不属于元认知的策略的是()。

A.计划策略B.学习策略C.监控策略D.调节策略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

A.意识和能力构成B.规则和技能构成C.认知策略构成D.经验和方法构成5.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有帮助的这种方法称为()。

A.语义联想B.视觉想象C.关键词法D.谐音联想法6.以下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

A.设置学习目标B.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C.测验先做简单题目D.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7.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

A.组织策略B.复述策略C.元认识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8.学习策略一般包括()、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A.记忆策略B.认知策略C.思维策略D.学习方法9.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学习策略称为()。

A.组织策略B.复述策略C.计划策略D.调节策略10.流程图可用来表现步骤、事件和阶段的顺序,如系统结构图、模式或模型图、网络关系图。

在学习策略中,它是一种典型的()。

A.精细加工策略B.调节策略C.努力管理策略D.组织策略11.有人记忆马克思的生日“1818年5月5日”时,联想为“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产阶级呜呜地哭”,这是使用了()。

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元认识策略D.复述策略12.以下学习策略从分类上看,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A.调整阅读速度B.获得个别指导C.自我测查D.重新阅读13.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称为()。

A.复述策略B.组织策略C.计划策略D.调节策略14.对学习过程中制定自我学习计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略,一般称为()。

A.智力技能B.学习自觉性C.元认知策略D.自我意识15.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有人按字音归类识字,有人按偏旁结构归类识字,这属于()。

A.复述策略B.理解-控制策略C.精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16.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称之为()。

A.元认知知识B.元认知能力C.元认知控制D.元认知计划17.在教学生列提纲时,教师可先提供一个列得比较好的提纲,然后解释这些提纲是如何统领材料的,下一步就给学生提供一个不完整的提纲,分步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学习策略训练模式称为()。

A.完形训练模式B.合作学习模式C.交互式教学模式D.程序化训练模式18.在学习新材料时,先对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然后,用简要的语词,按材料中的逻辑关系,写下主要和交要的观点,这属于()。

A.复述策略B.理解-控制策略C.精细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19.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对重点内容圈点的方法帮助记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20.测验时跳过某个难题,先做简单的题目,这属于()。

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21.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应归类于()。

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22.我国古代教育著作《学记》中就写道:“学无当于五官,五官不得不治”。

从学习策略上看,这是属于()。

A.认知策略B.复述策略C.监视策略D.组织策略23.认知策略这个术语最初是由()提出来的。

A.加涅B.布鲁纳C.斯腾伯格D.弗拉维尔24.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的记忆策略。

A.感知性B.理解性C.计划性D.调节性25.学生建立时间表、设置学习目标等,这在学习策略上是一种()。

A.精细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调节策略26.按照学习进程进行的分类,做笔记属于()。

A.促进选择性注意的策略B.促进新旧知识联系的策略C.促进新知识长期保存的策略D.促进短时记忆的策略27.创造一个故事,将所要记忆的信息编在一起的学习策略属于()。

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28.一个人根据自己的总体目标,对时间做出总体安排,并通过阶段性的时间表来落实。

对每天的活动,都要列出一张活动顺序表来。

这是属于()。

A.资源管理策略B.复述策略C.组织策略D.精加工策略29.学习课文时分段、总结段意属于()。

A.复述策略B.理解-控制策略C.精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30.元认知策略总是和()共同起作用的。

A.监视策略B.认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计划策略31.想象、口述、总结、做笔记、类比、答疑等,这些都是一种理解性的记忆策略。

从学习策略的分类上看属于()。

A.组织策略B.复述策略C.计划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32.人们常利用顺口溜、歌诀等来帮助自己记忆一些材料,这种记忆方法是()。

A.特征法B.韵律法C.地点法D.联想法33.()就是利用图解的方式来说明在某个过程中各要素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的。

A.流程图B.网络关系图C.系统结构图D.组织策略34.元认知的实质是个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

A.自我控制B.自我认知C.自我指导D.自我学习35.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属于()。

A.监视策略B.组织策略C.复述策略D.元认知计划策略36.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利用多样化的复习方式巩固知识的学习策略属于()。

‘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37.以下属于认知策略的是()。

A.在阅读困难或不熟的材料时放慢速度B.对每一天的活动,都列出一张活动顺序表C.将所学的知识再用实验证明、写成报告、做出总结D.意识到不理解课文的某一部分时,退回去读困难的段落.38.随意识记使用的策略主要归属于()策略。

A.组织B.复述C.精细加工D.计划39.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为提高识记效果,尽可能地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40.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课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

这种学习方法属于()。

A.精细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复述策略D.做笔记策略41.学习者在头脑中创建一幅熟悉的场景,在其中确立一条明确的路线,并在其上确定一些特定的点,回忆时按这条路线上的各个点提取所记的项目的位置的记忆法属于()。

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包括主体性原则、______、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的监控、个人自我效能感。

2.学习的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______和组织策略。

3.元认知是于1976年由______提出来的,它由三个成分组成,即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

4.交互式教学模式主要是用来帮助学习成绩______的学习阅读领会。

5.在利用组织策略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常用的图形有:______、流程图、模型图、网络关系图。

6.______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

7.元认知具有三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即认知过程、元认知体验与______。

8.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______。

9.______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经过努力的识记。

10.一般来说,先前所学的信息对后面所学信息的干扰叫做前摄抑制;后面所学的信息对前面所学信息的干扰叫做______。

11.把最重要的概念放在复习的开头,在最后再对它们进行总结,这是利用了首位效应和______的原理。

12.元认知计划是根据认知活动的______,在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计划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测其有效性。

13.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______、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

14.______是关于个人对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知识的能力。

15.元认知包括两个成分:对认知过程的______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16.学习策略的构成因素主要包括元认知、学习的调节与控制和______。

17.交互式教学旨在教学生四种策略:总结、提问、析疑和______。

18.______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它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

19.常用的组织策略有______、利用图形和利用表格。

20.元认知是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

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对______的认识;第二,对任务的认识;第三,对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认识。

21.元认知监视策略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______、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等。

22.指导教学模式训练______年级的学生比较有效。

23.元认知控制过程包括:______、监视计划的执行以及对认知过程的调整和修改。

24.______是对知识最好的复习。

25.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的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______策略。

26.______就是要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如图形、图像、表格和图解等,以加强其深层理解。

27.认知策略因所学知识的类型而有所不同,复述、精细加工和组织策略主要是针对______知识的。

28.在利用组织策略进行复习的过程中,常用的表格有一览表和______。

29.常见的精细加工策略有:记忆术、做笔记、______、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30.画线是一种常用的______。

31.一般认为,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______和资源管理策略三个方面。

32.一般来说,资源管理策略可分为______、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和社会资源利用策略。

33.对于篇幅短小或者内在联系密切的材料,适于采用______;对于篇幅较长或者较难、内在联系不强的材料,适于采用分段识记。

34.针对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策略有______策略和动作系列学习策略等。

35.______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通过努力的识记。

36.有目的、有意识的识记是______。

37.视觉联想就是要通过______来帮助人们对联系的记忆。

38.对学习材料进行归类整理,将主要信息归为不同水平或不同部分,然后形成一个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