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建筑设计中的节能建筑设计
探讨建筑工程中的节能设计方案

遮挡 高度角较大 、 从上方入射 的太 阳光 , 适用于南 向的窗户 ; 垂直遮 阳能 遮挡高度角较小 、 从侧面斜射入 的太 阳光 , 适用于 东北 向、 西北向和 正北 向的窗户 ; 综合遮 阳则综合 了水平与垂直遮 阳的优 点, 适用于 东南向、 西 南 向和正南 向的窗户 () 2 合理处理遮 阳与隔热 。在水平遮 阳构件 的选择上采用通透 性的 构件 , 如金属百 叶、 混凝土格栅板等 , 使上升 的热空气 能有 效地散失 , 减 少对室 内的影响 。目前较为先进 的双层玻璃幕墙系统 中, 为了利 于热 空 气 的上升,其两层玻璃幕墙 问的空气夹层往往是一个可连续 的整体 , 即 垂直方 向上的 间隔均 为通透 的金属构件 ,确保 热空气能上 升并带走热
尽管外 窗面积 比外墙面积要 小得 多, 但通 过外 窗得失热量却 占外围 护结构得失热量 的 4 %左右 , 0 因此 需根据不 同地 区气候特 征合理控制 窗
墙比。
23做好建筑物的平面通风设计 _
() 1合理控制建筑物平面尺寸 。 () 2 合理控制可开启窗户位置与面积 。 () 3 合理控制窗户开启方式 。 () 设 导 风 板 。 4增
关 键 词 : 筑 ; 能 ; 计 建 节 设
1 规划节 能设 计
提倡建筑节 能首先应该重视规划节能。规划节能是指在规划 设计当 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外部环境 的关系 , 以节 能作 为指 导规划 设计的主要原 则, 充分利用 自然 资源 , 实现从总体上 为建筑 节能创造先 决条件 的设计 方法 。
11 建 筑 的 主 要 朝 向 .
建筑的主要朝 向应迎合 当地夏季的主 导风 向( 国大部分地 区以南 我 北向或接近南北 向布局为宜) 有利于 自然通风 , 高居住 的舒适度 。同 , 提 时, 由于南北朝 向的建筑物在夏季所受到 的太 阳辐射 也相对 东西朝 向建 筑要 少很多 , 以节省夏 季空调的用量 ; 可 同时, 在冬季 时, 建筑 受到太 阳 辐射 的情况刚好与夏 季相 反, 从而节约 了建筑保温所 需的能耗 。
建筑设计中的被动式节能技术

建筑设计中的被动式节能技术现如今,世界各地都在积极推广绿色环保理念,其中被动式节能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被动式节能技术指的是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建筑材料的选择,降低建筑物使用能源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的被动式节能技术,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保温材料的选择保温材料在建筑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物内外热量的传递。
目前市场上有各种不同类型的保温材料可供选择,如聚苯板、矿棉板、岩棉板等。
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可以将热量传递降至最低,从而减少能源消耗。
二、建筑朝向和窗户设计建筑朝向和窗户设计对室内采光和通风起着重要作用。
在南半球,应尽量将建筑物的主要窗户朝向北面,以减少室内夏季的阳光照射。
在北半球,则可以将主要窗户朝南面,利用阳光进行室内采暖。
此外,合理的窗户设计也可实现室内通风的效果,减少空调的使用次数。
三、绿色屋顶和墙体绿色屋顶和墙体是一种常见的被动式节能技术,它们可以减少建筑物对空调和供暖的需求。
绿色屋顶可以起到保温降温的效果,同时还可以吸收雨水,减少排水的压力。
绿色墙体则可以吸收雨水和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四、采光和照明设计合理的采光和照明设计是被动式节能技术的关键。
通过合理设置窗户和天窗,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线,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
此外,使用节能灯具和自动感应灯也能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
五、隔热玻璃和窗帘隔热玻璃和窗帘是被动式节能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隔热玻璃可以有效地阻挡室内外热量的传递,保持室内温度稳定。
窗帘则可以在夏季降低室内温度,阻挡阳光的直射,减少空调的使用。
六、适度使用建筑自然通风系统建筑自然通风系统是一种低能耗的通风方式,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建筑结构可以实现自然通风的效果。
这不仅可以减少空调的使用,还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总结起来,在建筑设计中应该综合考虑多个被动式节能技术,并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方案。
被动式节能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还能为建筑物提供一个舒适、可持续的环境。
节能设计思想在建筑方案设计中应用分析

节能设计思想在建筑方案设计中应用分析1.天津市 300000摘要:随着能源资源的消耗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节能设计成为建筑行业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在建筑方案设计中应用节能设计思想,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还可以提升室内舒适性、延长建筑使用寿命,并提升建筑的市场价值。
因此,合理运用节能设计思想已经成为建筑师和设计团队必备的技能。
通过合理应用节能设计思想,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满足人们对于高品质、低能耗建筑的需求。
关键词:节能设计思想;建筑方案;设计应用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节能设计在建筑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节能设计思想在建筑方案设计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还可以为建筑师和业主带来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创新的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为人们提供更舒适、健康和节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下文将详细介绍节能设计思想在建筑方案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和相关技术措施。
1.节能设计思想在建筑方案设计中意义资源节约:建筑行业是能源消耗的重要领域,节能设计思想可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能源资源的需求,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建筑产生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是造成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采用节能设计思想可以减少碳排放、降低空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为建设清洁、可持续的未来做出贡献。
经济效益:节能设计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运营成本,包括能源消耗和维护费用等。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采用高效节能技术,可以降低能源支出,提高经济效益。
增强舒适性:节能设计不仅关注能源消耗的减少,也考虑居住者的舒适感受。
例如,合理采光与遮阳设计可以提供良好的室内光线环境,保持室内温度的舒适范围,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1]。
提升建筑品质:节能设计思想促使建筑师在方案设计中注重细节和创新,通过科学计算和技术应用,实现建筑外观与功能的协调统一,提升建筑的整体品质和形象。
节能设计思想在建筑方案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能源资源的日益紧缺和环境问题的加剧,建筑节能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
二建建筑的建筑节能与环保设计

二建建筑的建筑节能与环保设计二建建筑的建筑节能与环保设计在现代建筑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建筑行业也在积极响应,并致力于通过节能与环保设计来减少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二建建筑的相关原则、技术和方法,旨在加深对二建建筑节能与环保设计的理解。
一、建筑节能设计原则1. 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二建建筑中,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一项重要的节能原则。
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能够为建筑提供清洁的、廉价的能源供应。
通过使用太阳能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
2. 优化建筑朝向与布局:通过优化建筑的朝向和布局,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系统的依赖,从而实现节能目的。
合理的建筑布局也能够减少能源传输的损耗。
3. 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在二建建筑的设计中,选择高效节能设备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设备包括节能灯具、高效空调系统、太阳能热水器等。
通过采用这些设备,可以显著降低能源消耗,并且提高建筑的工作效率。
二、建筑环保设计方法1. 循环利用与再生材料:通过使用可再生材料和回收利用材料,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在二建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选择可再生材料和回收材料,如再生钢材、再生混凝土等,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的环境影响。
2. 高效绝缘与隔热设计:高效绝缘与隔热设计是建筑环保设计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采用高效的隔热材料和绝缘材料,如保温材料、隔热窗等,可以减少室内与室外之间的能量传递,从而降低空调和供暖设备的能源消耗。
3. 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在建筑环保设计中,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通过收集并利用雨水,如雨水收集装置、雨水存储池等,可以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同时减少排放给排水系统的污水量,达到节水和环保的目的。
三、二建建筑节能与环保设计案例1. 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在二建建筑中,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应用可以为建筑提供清洁的电力供应。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在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心得总结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在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心得总结建筑节能是当前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也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作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我对建筑节能设计有了一些心得和总结。
首先,建筑节能设计需要综合运用各项技术和措施。
在建筑设计中,光线、温度、通风等环境因素都会对能源消耗造成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绿色建筑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智能控制系统等,来实现建筑节能。
例如,在建筑外墙设计中,可以选用具有良好隔热保温性能的材料,结合外墙保温系统,并合理设计窗户位置和开启方式,以减少能源的损耗。
其次,建筑节能设计需要考虑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适应性。
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气候特点,如高温多湿、寒冷干燥等。
因此,我们需要在设计中考虑到当地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手段。
例如,在高温多湿地区,可以采用太阳能利用系统,利用太阳能进行热水供应和空调制冷,以减少对电力的依赖。
此外,合理利用被动设计原则也是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内容。
被动设计原则意味着通过建筑的形状、朝向和空间布局等设计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的耗费。
例如,合理设置建筑的朝向,使得阳光能够充分照射到室内,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通过合理设置通风口和良好的通风系统,实现室内外空气的交换,减少空调的使用等。
在进行建筑节能设计时,我们还需要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
建筑物的建设和运行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建筑材料的环境友好性,选择绿色环保材料;在建筑运行中,注重资源的节约利用,减少废物的产生等。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可以选择使用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碳排放。
综上所述,作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建筑节能设计中,我们需要综合运用各项技术和措施,考虑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适应性,合理利用被动设计原则,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只有通过系统思考和综合应用各种手段,才能设计出更加节能环保的建筑。
论建筑工程中的节能设计要点

机 的 电源联 锁关 闭 。
信 号 报警 后 , 联 动开 启着 火 层 前室 加压 送 风 口, 并
将 相 对 应 的加压 送 风 机 以及 防烟 楼 梯 间送 风 机 开 启 。 机 停止 运转 , 复位 加压 送风 口。
4 . 2 机械排烟 系统
3 9 ~ 4 0 .
参考 文献
摘 要: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带来的问题也开始 突出, 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建筑能耗 问题 。建筑节能设计 已成为今后
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作者就结合多年 工作经验 , 谈谈 自己在建筑节能设计 中的一些看法, 供 同行参考。 关键词 : 建筑工程 ; 节能设计 ; 可再生能源 ; 要点分析
已经势 在必 行 。对 于建筑 行业 来说 , 建筑 设计 是最 为重 约 了建筑 保温 所 需的 能耗 。
. 2 居 住 建 筑 的 间 距 要 的环 节之 一 , 所 以加 强节 台 匕 环 保 设计 十分必 要 。在建 1 居住 建筑 的间距 应 在满 足 当地 规划 部 门 的 日照 间 筑 设 计过 程 中建筑 节 能 设计 可 以贯 穿于 整 个设 计过 程 中, 通 过科 学 合理 的规 划 以及 对 于建 筑材 料 的选 取 , 最 距 要 求上 适 当加 大 。增 加建 筑物 的间距 有利 于 居住 区
随着 我 国经济 建 设 的不断 发展 ,面对 复 杂激 烈 的 国大部 分地 区 以南 北 向或 接近 南 北 向布局 为 宜) , 有 利
国际环境 , 建筑 行业 在各 个城 市 中逐 渐兴起 和 壮大 。2 l 于 自然 通风 , 提 高 居住 的舒适 度 。 同时 , 由于 南北 朝 向
1 】 唐 共鹰. 建筑消 防设施管 理及对策 [ J J . 消防与生活 , 2 0 0 3 , ( 9 ) : 扑灭 火灾 后 , 消 防控 制 中心 发 出指 令 , 使各 个 加压 送风 [ 『 2 1 吴叔康 , 吴 良欢. 从建筑消防检测看防排烟设计、 施工存在的 问 题及对策『 J 1 . 消防技术与产 品信息 , 2 0 0 5 , ( 8 ) : 2 5 2 8 . 【 3 】 陆耀庆 . 供 暖通 风设 计手册 【 M] . 北京: 中 国建 筑工 业 出版 社 ,
节能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浅谈节能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摘要:节能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通过建筑选址、建筑布局、建筑体型、建筑朝向、建筑间距等合理运用建筑设计原则显得及其重要。
关键词:建筑设计;节能;设计要点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建筑选址建筑节能设计首先要全面了解建筑所在区域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水文资料,这些因素对建筑规划的选址、建筑节能的效率及室内热环境都是有影响的。
气候条件对建筑物的影响。
建筑的地域性首先表现为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及特殊性,它包括建筑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如气候条件、地形地貌、自然资源等,其中气候条件对建筑的作用最为突出。
因此,建筑节能设计应了解当地的太阳辐射照度、冬季日照率、冬夏两季最冷月和最热月平均气温、空气湿度、冬夏季主导风向以及建筑物室外的微气候环境。
建筑节能设计首先应考虑充分利用建筑物所处区域的自然能源和条件,在尽可能不消耗常规能源的条件下,遵循气候设计方法和利用建筑技术措施,创造出适宜于人们生活和工作所需要的室内热环境。
地形地貌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建筑所处位置的地形地貌。
如位于平地或坡地、山谷或山顶、江河或湖泊水系等,将直接影响建筑室内外热环境和建筑能耗的大小。
在严寒或寒冷地区,建筑宜布置在向阳、避风的地域。
不宜布置在山谷、洼地、沟底等凹形地域。
这主要是规避建筑物的霜洞效应,因为冬季凹地容易聚集冷气流。
建筑布置在避风、向阳的地域,会相应的降低为保证室内温室所消耗的采暖能耗。
争取使建筑向阳、避风建造。
节能建筑为满足冬暖夏凉的目的,合理地利用阳光是最经济有效的途径。
同时人类生存,身心健康、卫生、工作效率也与日照有着密切关系。
在节能建筑的规划设计中应对以下几面予以注意:(1) 以建筑物的朝向为主要考虑因素。
(2) 应选择满足日照要求、不受周围其他建筑物严重遮挡阳光的基地。
(3) 居住和公共建筑的基地应选择在向阳、避风的地段上。
(4) 利用建筑楼群合理布局争取日照。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节能环保技术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节能环保技术随着现代化建筑的不断发展,房屋建筑工程也越来越注重节能环保方面的技术应用。
下面就来谈谈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节能环保技术。
一、建筑节能技术建筑节能技术是指在房屋建筑设计施工中,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达到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等目的的技术手段。
目前,建筑节能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隔热保温技术在建筑设计中,合理的隔热保温工艺能够有效地减少室内外温差的影响,从而达到节能效果。
目前主要采用的隔热保温材料有聚苯板、岩棉板、硅酸钙板等。
2. 采光技术合理的采光让室内充满自然光线,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视觉体验,同时还可以节省照明用电量,减少能源的消耗。
3. 外墙材料选择在房屋外立面的材料选择上,应该优先选择那些性能优良、保温隔热、防火、防水等方面表现突出的材料。
比如,墙体外保温材料可以选择现代化保温板材,而屋面防水可以采用高分子材料等。
二、环保技术除了建筑节能技术,环保技术也是现代建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环保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污水处理技术建筑工程中的污水处理应该符合环保要求,确保排放出的废水不会对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
目前,污水处理技术包括生物法、膜法等。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垃圾处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保问题。
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减少压实垃圾量、降低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3. 绿色材料使用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绿色建材是核心。
在选材上应该尽可能使用环保绿色建材,并且实行循环利用,从而减少建筑工程对于环境的污染。
总之,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节能环保技术应该在设计施工之初就考虑,严格按照科学的标准实施,从而达到更好的环保效果。
环保、节能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把环保的理念融入到生活、工作和学习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建筑设计中的节能建筑设计
发表时间:2018-01-22T10:21:04.34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4期作者:唐笛
[导读]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建筑行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广西汉和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530000
摘要:当前,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十分显著的提高,建筑行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但是在建筑行业发展的同时,对能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高,这必然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建筑设计中我们就必须充分运用节能理念,采用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在保证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少建筑工程的能耗,促进能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节能;建筑设计;设计要点
1.当前建筑行业能源消耗现状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建筑行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能源的消耗量在社会中的比例却处于一直增长的状态,这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例如在夏季,我国仅仅城市空调电能消耗电荷量就高达4550万千瓦,是三峡电站全负荷输出电量的3倍。
随着我国能源问题不断严重,尽管我国部分工业结构进行改造升级,降低了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所以在城市空调负荷的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并不会造成城市电力供应出现很大的问题,但是随着建筑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不断增大,仅仅通过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电能消耗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能源紧张问题的,这对于我国可持续经济、环境保护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所以针对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的设计对于建筑行业中节能是十分重要的。
在建筑行业中,建筑节能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是巨大的,但是仅仅依靠节能建筑设计来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是远远不够的,节能建筑设计缺乏科学的规划和相关的节能新技术支持,同时还缺乏相应的国家政策的保护,再加上节能建筑工程相对于一般的建筑工程复杂很多,这对于建筑设计过程中的难度增加了不少,不仅仅需要不同建筑的用能特点及使用寿命,制定相关的规划和设计运行计划,同时还需要保证建筑的节能效果,所以我国的节能建筑发展缓慢。
2.建筑节能设计的涵义
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其工程量大,涉及面广,因此要想真正实现建筑的节能,就必须要从各个环节做起。
从本质上讲,建筑节能涵盖了建筑规划、建筑施工、建筑选址以及建筑设计和使用等诸多环节,基于对一些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的运用,就节能环保的产品和设备,应当严格遵守建筑节能的相关性规定,在建筑设备的管理和运行过程中,强化对建筑节能设备的管理工作,对建筑的一些围护架构应当采取科学的手段对其进行设计,致使建筑的围护架构的热工性质能达到最佳状态,这样一来,便可实现照明系统、制冷系统、通风系统以及采暖和给排水系统等的工作效率达到最大,建筑设备的运行也如此,除此之外,也使得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得到了再次提高。
这样,除了可确保室内热的环境的质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家住的运用功能,同时也充分的对能源进行了运用,为减少建筑能源消耗取得了保障。
3.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分析
3.1应用可再生能源与新型节能环保建材
设计师在开展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选择可替代性能源、可持续利用能源。
太阳能、潮汐能以及风能等作为可再生能源,充分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可实现能源持续利用的效果。
可替代性和可持续利用能源具有低能耗、少污染、多功能、可循环再生利用率高等特征,实现了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
在建筑节能设计中不断利用可替代性和可持续利用能源,将逐渐成为一种健康、文明积极的生活态度,有利于充分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维持生态保护的平衡发展。
同时,大力发展新型节能环保建材。
轻质绿色建筑材料具有防火、防臭、防潮、隔热、隔音、保湿、无毒、无害、灭菌等性能。
绿色建筑材料作为清洁生产和产品生态化的重要手段,在生产与使用过程中,能有效避免对人们身体的伤害。
在现建筑施工中应用环保型的绿色材料,实现节能材料结构的优化,为人们提供环保清洁的生活环境,从根本上保障居住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3.2外墙保温节能设计
外墙保温节能设计符合节能环保的理念。
在我国常规的建筑中,墙体的空间面积非常大,所以要想节约建筑材料资源,应该尽量的降低外围墙体的资源消耗量,这样才能够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降低外围墙体的材料消耗,最重要的是使用新型的墙体材料,因为新型的建筑材料一般相比传统的建筑材料更加的环保和节能,因此建筑设计师在选用建筑材料的时候,应该优秀考虑环保节约型的建筑材料。
在墙体材料运用上,应该选用保温性能良好的材料,因为这样才能够让室内的温度达到标准,因而可以节约一部分的保温能源的消耗,所以使用外墙保温的技术,是一种建筑节能的有效方式。
除了使用节能环保型材料之外,还可以通过科学的设计建筑墙体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由于墙体占空间的面积是最大的,所以在墙体建筑的设计方面,建筑设计师应该引起重视。
一般而言在设计墙体建筑的时候,应该采用合理的设计方式,让墙体隔离太阳的热量,这样能够保证室内的居住环境,在设计的时候应该根据建筑所处位置灵活的进行变通,将太阳强光隔离开来。
3.3建筑物的门窗
建筑物的外门和外窗是冬季冷风侵入、夏季阳光入射的主要通道。
将开窗率控制在适当的水平,并尽量避免在东、西向开窗,是节能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开窗率适当、遮阳良好的建筑堪称节能佳作。
外门窗是建筑物能耗散失的最薄弱部位,所以在保证日照、采光、通风、观景要求的条件下,尽量减小外门窗洞口的面积,提高外门窗本身的保温性能。
其节能措施有:①控制窗墙比。
②提高外窗的气密性,减少冷空气渗透。
如设置泡沫塑料密封条,使用新型的、密封性能良好的门窗材料。
③改善门窗的保温性能。
窗户最好采用钢塑复合窗和塑料窗,这样可避免金属窗产生的冷桥,可设置双玻璃或三玻璃,并积极采用中空玻璃、镀膜玻璃等。
3.4建筑物的屋顶
受阳光照射的建筑物屋顶,表面温度比其他围护结构高得多,如:在夏季,南方地区用沥青材料的平屋顶表面温度可达 60 ~70℃左右,对室内温度影响很大,因此顶层房间冬冷夏热现象十分明显。
对此,除了必须考虑屋面隔热保温措施以外,还可从建筑设计角度考虑
在顶屋设置通风隔热层或将顶层做为设备问等,形成 2次隔热,减少屋面温度的影响。
在炎热地区的屋面可通过蓄水(如屋顶游泳池)和屋面定时喷水系统使屋面显著降温。
3.5 绿化与节能
近年来由于城市绿地不断减少,加之空调的大量使用,导致“热岛效应”,空气环境日益恶化,给建筑节能带来负效应。
1 块草地和 1 块沥青地面的表面温度差可达 14℃以上。
绿地每天蒸发大量水份,带走大量热量,为建筑物创造了十分有利的周围环境条件,同时美化了城市,改善了空气品质。
因此,在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庭院绿化、创造优美环境是造福人类的大事。
结束语:总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建筑建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而设计师在建筑设计方面,应该不断的创新,利用新型的节能技术,节能建造材料消耗以及房屋能源消耗,以达到节能建筑设计的效果。
本文仅针对建筑节能设计的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因此仍需要广大建筑设计师加大对节能建筑的关注与研究,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节能建筑设计,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靳娅田.浅析环保节能建筑设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
[2]潘齐勇.关于建筑节能设计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
[3]富松.建筑设计中的节能建筑设计的思考[J].门窗.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