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方法介绍

合集下载

涂装作业-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

涂装作业-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

涂装作业-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涂装作业-工作危害分析(JHA) + 评价记录1. 介绍涂装作业是在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项工作,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潜在的危害和风险。

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进行一次涂装作业的工作危害分析 (JHA) 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档将介绍如何进行涂装作业的JHA和评价记录。

2. 工作危害分析(JHA)2.1 定义工作危害分析(JHA),也称作工作风险评估,是一种系统性的分析方法,用于确定并评估工作过程中的潜在危害和风险。

2.2 涂装作业的潜在危害和风险在进行涂装作业时,可能存在以下潜在危害和风险:- 化学物质暴露:使用涂料和溶剂可能产生有害化学物质,并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

- 吸入风险:涂料中的挥发性有机物 (VOCs) 可能会被呼吸进入人体,导致呼吸道问题。

- 火灾和爆炸:在使用易燃涂料和溶剂时,火灾和爆炸风险增加。

- 机械受伤:使用喷枪或其他涂装设备时,不当使用可能导致机械受伤。

2.3 JHA的步骤进行涂装作业的JHA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识别任务:确定涂装作业的具体任务和步骤。

2. 识别潜在危害和风险:对每个任务步骤进行分析,识别可能存在的危害和风险。

3. 评估危害和风险严重程度:根据潜在危害和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4. 制定控制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适当的控制措施,以减轻或消除危害和风险。

5. 实施和监督控制措施:确保制定的控制措施得到有效实施,并进行定期监督和检查。

3. 评价记录评价记录是对涂装作业JHA过程进行记录和总结,以便参考和备案。

以下是评价记录的内容:- JHA的日期和时间- 工作任务和步骤的描述- 识别到的潜在危害和风险- 危害和风险的严重程度评估结果- 制定的控制措施- 实施和监督控制措施的情况- 其他相关备注和建议评价记录的目的是为了记录每次涂装作业的JHA过程,并作为未来类似工作的参考。

这有助于对比和分析不同涂装作业任务之间的差异,并根据需要调整控制措施。

工作危害分析(JHA)法

工作危害分析(JHA)法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一、什么是JHA?工作危害分析〔JHA〕又称工作平安分析(JSA)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平安治理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作业平安分析与操作的治理工具。

是为了识别和操作操作危害的预防性工作流程。

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渐分析,找出其多余的、有危险的工作步骤和工作设备/设施,进行操作和预防。

二、主要用途和方法JHA主要用来进行设备设施平安隐患、作业园地平安隐患、员工不平安行为隐患等的有效识别。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假设干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操作措施。

三、作业步骤的划分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

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和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操作措施。

划分的作业步骤不能过粗,但过细也不胜繁琐,能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是如何进行的,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

电器使用说明书中对电器使用方法的说明可供借鉴。

作业步骤简单地用几个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

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根底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商量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进行分析。

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一块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四、危害辨识对于每一步骤都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给自己提出问题,比方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危害导致的事件发生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其严峻性也应识别。

然后识别现有平安操作措施,进行风险评估。

如果这些操作措施缺乏以操作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操作措施。

统观对这项作业所作的识别,规定标准的平安工作步骤。

最终据此制定标准的平安操作程序。

1、识别各步骤潜在危害时,可以按下述问题提示清单提问。

a)身体某一部位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b)工具、机器或装备是否存在危害因素?c)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d)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滑倒、绊倒或摔落?e)从业人员是否可能因推、举、拉、用力过度而扭伤?f)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g)是否存在过度的噪音或震动?h)是否存在物体坠落的危害因素?i)是否存在照明问题?j)天气状况是否可能对平安造成影响?k)存在产生有害辐射的可能吗?l)是否可能接触灼热物质、有毒物质或腐蚀物质?m)空气中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以上仅为举例,在实际工作中问题远不止这些。

JHA、SCL、LEC风险评价方法

JHA、SCL、LEC风险评价方法

JHA、SCL、LEC风险评价方法一、作业危害分析评价法(JHA)作业危害分析(JobHazardAnalysis,JHA)又称作业安全分析(JobSafetyAnalysis,JSA)作业危害分解(JobHazardBreakdown,JHB)/是一种定性风险分析方法。

实施作业危害分析,能够识别作业中潜在的危害,确定相应的工程措施,提供适当的个体防护装置,以防止事故发生,防止人员受到伤害。

此方法适用于工艺操作、设备设施检修等。

作业危害分析将对作业活动的每一步骤进行分析,从而辨识潜在的危害并制定安全措施作业危害分析的主要步骤是:1、确定(或选择)待分析的作业;2、将作业划分为一系列的步骤;3、辨识每一步骤的潜在危害;4、确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划分的作业活动步骤不能太笼统,步骤划分也不宜太细,以致出现许多的步骤。

根据经验,一项作业活动的步骤一般不超过10项,要保持各个步骤正确的顺序。

为了辨识危害,需要对作业活动作进一步的观察和分析。

辨识危害应该思考的问题是:可能发生的故障或错误是什么?其后果如何?事故是怎样发生的?其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发生的可能性?以下是危害辨识的部分内容:•是否穿着个体防护服或配戴个体防护器具?•操作环境、设备、地槽、坑及危险的操作是否有有效的防护?•维修设备时,是否对相互连通的设备采取了隔离?•是否有能引起伤害的固定物体,如锋利的设备边缘?•操作者能否触及机器部件或机器部件之间操作?•操作者能否受到运动的机器部件或移动物料的伤害?•操作者是否会处于失去平衡的状态?•操作者是否管理着带有潜在危险的装置?•操作者是否需要从事可能使头、脚受伤或被扭伤的活动(往复运动的危害)?•操作者是否会被物体冲撞(或撞击)到机器或物体?•操作者是否会跌倒?•操作者是否会由于提升、拖拉物体或运送笨重物品而受到伤害?•作业时是否有环境因素的危害——粉尘、化学物质、放射线、电焊弧光、热、高噪音?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单位:日期:工作岗位:工作任务:风险度R:a)轻微的(LxS=1~3);b)可承受的(LxS=4~8);c)中等的(LxS=9~12);d)重大的(LxS=15~16);e)不可承受的(LxS=20~25)建议的改进措施:A—表示轻微的,不必采取措施;B—表示可承受的,应维持现状、保持记录,但要保持检查或测量;C—表示中等的,应制定管理制度、规定、规程进行控制;D—表示重大的,应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限期治理;E—表示不可承受的,应立即采取隐患治理措施;二、安全检查表评价法(SCL)所谓安全检查表,就是为系统地辨识和诊断某一系统的安全状况而事先拟好的问题清单。

工作危害分析(JHA)法

工作危害分析(JHA)法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一、什么就是JHA?工作危害分析(JHA)又称工作安全分析(JSA)就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最普遍得一种作业安全分析与控制得管理工具。

就是为了识别与控制操作危害得预防性工作流程。

通过对工作过程得逐步分析,找出其多余得、有危险得工作步骤与工作设备/设施,进行控制与预防.二、主要用途与方法JHA主要用来进行设备设施安全隐患、作业场所安全隐患、员工不安全行为隐患等得有效识别。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相连得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得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三、作业步骤得划分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与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控制措施。

划分得作业步骤不能过粗,但过细也不胜繁琐,能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就是如何进行得,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

电器使用说明书中对电器使用方法得说明可供借鉴。

作业步骤简单地用几个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

作业步骤得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得基础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得知识进行分析。

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一块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四、危害辨识对于每一步骤都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她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危害导致得事件发生后可能出现得结果及其严重性也应识别。

然后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进行风险评估。

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得控制措施.统观对这项作业所作得识别,规定标准得安全工作步骤。

最终据此制定标准得安全操作程序。

1、识别各步骤潜在危害时,可以按下述问题提示清单提问.a)身体某一部位就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b)工具、机器或装备就是否存在危害因素?c)从业人员就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d)从业人员就是否可能滑倒、绊倒或摔落?e)从业人员就是否可能因推、举、拉、用力过度而扭伤?f)从业人员就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得环境中?g)就是否存在过度得噪音或震动?h)就是否存在物体坠落得危害因素?i)就是否存在照明问题?j)天气状况就是否可能对安全造成影响?k)存在产生有害辐射得可能吗?l)就是否可能接触灼热物质、有毒物质或腐蚀物质?m)空气中就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以上仅为举例,在实际工作中问题远不止这些.2、还可以从能量与物质得角度做出提示.其中从能量得角度可以考虑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热能与辐射能等.机械能可造成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坍塌、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压力容器爆炸。

风险评价方法(JHA)说明与举例

风险评价方法(JHA)说明与举例

风险管理——评价方法说明一、选定的方法二、方法介绍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1)定义: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2)特点:①.是一种半定量评价方法。

②简单易行,操作性强。

③分解作业步骤,比较清晰。

④有别于掌握每一步骤的危险情况,不仅能分析作业人员不规范的危害,而且能分析作业现场存在的潜在危害(客观条件)。

三、评价过程1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及风险等级判定1.1 工作危害分析(JHA)1.1.1 工作危害分析流程1.1.2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地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订控制措施。

1.1.3 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

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和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控制措施。

1.1.4 作业步骤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

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基础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进行分析。

1.1.5 识别每一步骤可能发生的危害,对危害导致的事故发生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及严重性也应识别。

识别现有安全措施,进行风险评估,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控制措施。

1.1.6 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很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

每一块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1.1.7 对采用工作危害分析的评价单元,其每一步骤均需判定风险等级,控制措施首先针对风险等级最高的步骤加以控制。

1.1.8 频繁进行的类似作业,可事先制定标准的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

1.3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等级判定风险度R=可能性L×后果严重性S的评价法四、工作表设计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部门:工段:工作任务:编号:. 专业word可编辑 .分析人员: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下面有举例. 专业word可编辑 .案例1 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JHA). 专业word可编辑 .案例2 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 专业word可编辑 .. . . . .. 专业word可编辑 .案例4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部门:烧碱分厂工段:电解工段工作任务:隔膜电解事故氯装置编号:. 专业word可编辑 .分析人员:沈来友日期:2007年8月27日审核人:日期:年月日审定人:日期:年月日. 专业word可编辑 .案例5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部门:氯制品分厂工段:液氯工作任务:液氯包装编号:. 专业word可编辑 .. 专业word可编辑 .. 专业word可编辑 .分析人员:袁先祥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 专业word可编辑 .. 专业word可编辑 .案例7氢气柜底板及氢气柜排空管更换作业危险性分析表单元/任务:氢气柜底板及氢气柜排空管更换区域:压缩氢区域编制人员:胡永强瞿建华胡鑫阳、岗位人员等分析日期:2007. 11~2007.1.14。

作业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方法介绍

作业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方法介绍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方法介绍一、工作危害分析(JHA)(1)定义: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2)特点:①是一种半定量评价方法。

②简单易行,操作性强。

③分解作业步骤,比较清晰。

④有别于掌握每一步骤的危险情况,不仅能分析作业人员不规范的危害,而且能分析作业现场存在的潜在危害(客观条件)。

(3)R=L×S式中:R—风险度L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S —事件发生后果严重性二、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方法(1)工作危害分析流程选定作业活动分解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和后果风险分析控制措施定期评审(2) 工作危害分析 L、S、R 的分值取值参考①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L 的判定准则表-1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 判定准则等级标准(分值)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检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5监控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

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作过任何检测,或在现场有4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常发生或在预期情况下发生。

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未严格按操作规程3执行,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控系统),或曾经过检测,或过去曾经发生过类似事故或事件,或在异常情况下发生过类似事故或事件。

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检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2执行,或过去偶然发生事故或事件。

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检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1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

② 事件发生后果严重性 S 的判定准则表-2 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定准则等级人员财产损失停车其它(分值)/万元5 造成人员死亡> 50 公司停车重大环境污染4 造成人员重伤>25 部分关键装置停车公司形象受到重大负面影响3 造成轻伤> 10 降低生产负荷造成环境污染2 造成人员轻微伤<10 影响不大,几乎不停车造成轻微环境污染1 无人员伤亡无损失无停车无污染、无影响③ 风险等级 R 的判定准则表-3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风险度风险等级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实施期限(分值)20~25 巨大风险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立刻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

工作危害分析方法(JHA)概述

工作危害分析方法(JHA)概述

方法概述工作危害分析方法(Job Hazard Analysis,简称JHA),是一种比较细致的分析作业过程中存在危害的方法。

它将一项工作活动分解为相关联的若干个步骤,识别出每个步骤中的危害,并设法控制事故的发生。

这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先辨识出工作中的危害,然后根据风险度二风险发生的概率x后果的公式来计算出数值,确定其数值大小来确定风险的大小和分级,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一步把一项工作分解为若干主要步骤,即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用三四个词表示一个步骤。

分解时应该认真研究这项工作,班组有关人员—起讨论,分解出合理的工作步骤。

工作危害分析的主要步骤是先确定待分析的工作,然后将该工作划分为若干个步骤,再辨识出每一步骤的潜在危害,最后确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分析前应当成立分析小组,确定分析的具体工作,把这项工作分解成若于步骤后,填写到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中。

记录表包括工作步骤,该步骤的潜在危害、主要后果、风险度和建议改进措施等内容。

这种方法需要有一些长期积累的基础数据,并认真总结和统计,在计算时才能更准确地反映出真实情况;否则由于分析人员认识的不同可能产生较大的偏差。

方法应用该方法首先要把一项工作分解为若十个主要步骤。

分解时,班组有关人员要一起讨论,认真研究该项工作,才能分解出合理的工作步骤。

在辨识危害过程中的方法基本与上期介绍的标准危害(隐患)分析方法一致,结合相关标准和工作经验进行辨识,并列出清单。

然后,再判断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比照已划分好的标准分别填写相应的数值。

在测算危害发生的可能性时,重点考虑同类事故以前是否发生过,以及人体暴露在危险中的频繁程度、安全防范措施、安全检查、操作规程和员工技能等方面的因素。

针对每一因素制定具体的测算标准,根据工作中的实际情况逐项比照标准填写相应的数值。

测算的标准可参照表1所列内容。

在测算危害的后果严重程度时,重点考虑法律影响、人身影响、经济影响、损失工时影响、对环境的影响、对企业形象的影响等方面。

风险评价方法(JHA)详细说明与举例

风险评价方法(JHA)详细说明与举例
液氯泄漏
氯气浓度报警
2
4
8
定期对管道进行检测
4
开启包装称
重量设置偏低
欠装
重量复称
1
1
1
重量设置偏高
超装
曾经发生
重量复称
2
3
6
复称采用电脑控制
5
充装液氯
液氯切断阀泄漏
超装
曾经发生
包重量复称
2
3
6
采用耐腐蚀更好的阀门
包装铜管破裂
液氯泄漏
氯气浓度报警
2
3
6
及时更换铜管
包装铜管堵塞
充装速度慢或不能充装
曾经发生
无需采用控制措施,但需保存记录
4.风险评估表
严重性可能性
1
2
3
4
5
1
1
2
3
4
5
2
2
4
6
8
10
3
3
6
9
12
15
4
4
8
12
16
20
5
5
10
15
20
25
四、工作表设计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
部门:工段:工作任务:编号:№: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人、物、作业环境、管理)
主要后果
以往事故发生频率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3
拆除管子工作
盲目拆除,安全带不挂
Cl2中毒,高空坠落
(1)项目负责人确认管路中无Cl2,可在取样管中观察或取样分析(2)安全带挂好
4
拆除
管路中剩余气体挥发
Cl2中毒
(1)拆除时先拆对角用撬棒螺丝,确认无气体后再拆卸;(2)戴好防毒面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生频率
R=L×S 风险的措施
(L) (S)
两次动火间隔
未定期分析
火灾、爆炸 曾经发生 执行停工置换方案 2
30 分钟以上应
5
10
在动火前重新
进行分析
工具脱落
执行直接作业环节
人身伤害 曾经发生
2
4
8
管理规定
设备损害、
执行吊装作业安全
吊装设备有缺陷
曾经发生
2
4
8
人身伤害
规程
执行国家特种作业
吊装人员不具备 设备损害、
1
14
板 有盲板未拆除 影响生产 从未发生 拆除盲板管理制度 1
3
3
3
3
气柜
气柜投用
未进行试验或试
加强对气柜钟罩升
钟罩
后,会导致 以前发生
15
验不当,会造成
降导轨的润滑,确 2
升降
气压不正 过
气柜升降不畅
保润滑。
试验

加强润滑,实施
5
10 后 定 期 作 升 降
检查.
工作危害分析(JHA) 评价方法介绍
一、工作危害分析(JHA) (1)定义: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 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 定控制措施。 (2)特点:
①是一种半定量评价方法。 ②简单易行,操作性强。 ③分解作业步骤,比较清晰。 ④有别于掌握每一步骤的危险情况,不仅能分析作业人员不规范的危害,而且 能分析作业现场存在的潜在危害(客观条件)。 (3) R = L × S 式中:R —风险度

2
4
8

损坏
票证制度”
执行动火作业管理
未与前系统隔绝 爆炸 曾经发生
2
制度
系统动火部位
5
10 必 须 和 系 统 前
彻底隔开
动火
乙炔瓶回
8 作业
火、氧气瓶
所用动火作业器
执行电焊、气割作
环节
胶管老化
具不符合安全要
曾经发生

2
泄漏燃烧、

安全规程
焊钳部位
作业前对所有
作业器具进行
5
10
安全检查,合格
方可准许使用
严格对吊装作
5
10
业方案的把关
主要 序号 工作
步骤
危害及潜在事件
危害发生 危害后果
以住事故
风险度 建议改正/控制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可能性 严重性
发生频率
R=L×S 风险的措施
(L) (S)
吊车翻倒、
物体
超负荷起吊
打击,人身
执行吊装安全管理
曾经发生
2
伤害、
制度
选择适合的吨
5
10
位的吊车
起吊物坠
牢固、晃动
4
8
执行施工现场安全
现场未设警戒线 人员误入 曾经发生
2
4
8
规定
主要 序号 工作
步骤
危害及潜在事件
危害发生 危害后果
以住事故
风险度 建议改正/控制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可能性 严重性
发生频率
R=L×S 风险的措施
(L) (S)
人身伤害、
执行“八项作业安
安全措施未落实 爆炸、设备 曾经发生
致人触电
人员紧张、脚踏
执行高处作业安全
高处坠落 从未发生
2
4
8

管理制度
高处
9
执行高处作业安全
作业 安全带不起作用 高处坠落 曾经发生
2
4
8
管理制度
环节
执行高处作业安全
所站位置不当 高处坠落 曾经发生
2
3
6
管理制度
吊装 10
作业 无吊装方案 环节
物体打击、
执行吊装安全管理
人员坠落、 曾经发生
2
制度
设备损坏
15~16
重大风险
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 立即或近期整改
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
9~12
中等
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 训及沟通。
2年内治理
4~8
可接受
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但需要 有条件、有经费时
定期检查。
治理
轻微或忽略的风
<4
无须采取控制措施,但需要保存记录。

曾经发生
人员
2
5 吊开 作业资质
人身伤害
管理制度
钟罩
吊装作业人员
5
10 持 国 家 特 种 作
业证
吊车应具备国
设备损害、
执行国家特种设备
吊装车辆有缺陷
曾经发生
2
人身伤害
管理制度
家规定的有检
5
10 验 资 质 的 部 门
出具的安全检
验合格证书
高处作业人员安
劳动防护用品使用
全帽、安全带未 人身伤害 曾经发生
2
3
6
换施工安全方案
未进行危害识别 发生事故 曾经发生 安全标准化管理求 2
3
6
劳动防护用品配
员工劳动防护用品
准备 备不齐全、不完 人身伤害 从未发生
2
4
8
1
使用制度
工作 好
安全教育不到位 人身伤害 曾经发生 有安全教育制度
2
进行专项安全
5
10
教育
设警戒区及警戒
未拉警戒线
人员误入 曾经发生
1
5
5
线,专人监管
3
管理规定
正确使用
危险作业设专
4
12 人监护,加强监

无防护手套 人员
劳动防护用品使用
人身伤害 曾经发生
2
管理规定
6 防护 现场照明不符合 触电 曾经发生 临时用电管理规定 2
措施 安全要求
落实 照明不足
影响作业 从未发生 临时用电管理规定 1
4
8
使用防爆电器、
5
10 安全电压、
胶套保护电缆
4
4
登高工具安置不 坠落伤害 曾经发生 高处作业安全规定 2
系统气源未彻底 置换
从未发生 执行停工置换方案 2
4
8
停工 隔绝
不合格
2
置换
置换
置换时间不够
从未发生 执行停工置换方案 2
4
8
不合格
加强对氮气的
保护氮气给入量 置换
从未发生 执行停工置换方案 2
给入 不足
不合格
3
氮气
检查、检测分
5
10
析,确保置换所
需的氮气量
保护氮气质量不 置换不合
从未发生 确保氮气质量达标 2
故发生
号 步骤

境、管理)
频率
现有安 全控制
措施
危害发 生可能
性 (L)
危害后 果严重
性 (S)2
风险 度 R=L ×S
建议改进/ 控制风险措

三、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方法示例
例 1:某厂乙烯气柜排空管更换作业工作危害分析
表-5 气柜排空管更换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格式)
单元/任务:气柜排空管更换
(3) 工作危害分析(JHA)方法说明
①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 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地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订控 制措施。
② 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 步骤分析。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和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控制措施。
⑤ 对采用工作危害分析的评价单元,其每一步骤均需判定风险等级,控制措施首 先针对风险等级最高的步骤加以控制。
⑥ 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很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一块 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表-4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
危害(人、
以往事
序 工作
主要后
物、作业环
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
② 事件发生后果严重性 S 的判定准则
表-2 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定准则
等级 (分值)
5
4
人员
造成人员死亡 造成人员重伤
财产损失
停车
/万元
> 50 公司停车
>25 部分关键装置停车
3
造成轻伤
> 10
2
造成人员轻微伤
<10
1
无人员伤亡
无损失
③ 风险等级 R 的判定准则
监护人员责任心
八项作业安全管理
炸、起重伤 从未发生
2
4
8
不强
制度

检查 工具遗留
影响生产 从未发生 检修管理制度
1
3
3
12
验收 烧焊质量不良 影响生产 从未发生 检修管理制度
2
4
8
安装
13
安装不当
钟罩
影响钟罩
上下活动, 从未发生 气柜检修规程
2
造成波动
专人负责对滑
5
10 轮进行润滑,加
强检查。
拆盲 器具击中人员 人身伤害 从未发生 检修管理制度
等级 (分值)
5


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检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 监控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