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各种应用服务器配置

合集下载

Linux服务器搭建环境部署

Linux服务器搭建环境部署

Linux服务器搭建环境部署Linux服务器是许多企业和个人选择的首选操作系统,其稳定性、安全性和自由度受到广泛认可。

在开始使用Linux服务器前,我们需要进行环境部署,以确保服务器的正常运行和满足我们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Linux服务器搭建环境部署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选择适合的Linux发行版Linux操作系统有多个不同的发行版,如CentOS、Ubuntu、Debian 等。

不同的发行版在安装和使用上有一些差异,我们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发行版。

1. CentOS:CentOS是一款稳定、安全且易于维护的Linux发行版。

它以企业级应用而闻名,并且具有长期支持(LTS)版本。

如果您需要一个可靠的服务器操作系统,CentOS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 Ubuntu:Ubuntu是一款用户友好且易于上手的Linux发行版。

它以易用性和完整的桌面环境而受到欢迎,同时也可用于服务器环境。

如果您需要一个简单且功能强大的服务器操作系统,Ubuntu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 Debian:Debian是一款稳定且经过广泛测试的Linux发行版。

它以其稳定性和安全性而著称,并提供多种软件包选择。

如果您对稳定性和安全性有高要求,Debian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安装Linux操作系统在选择了合适的Linux发行版后,我们需要将其安装到服务器上。

下面是安装Linux操作系统的一般步骤:1. 下载镜像文件:在Linux发行版的官方网站上下载适用于服务器的镜像文件。

2. 制作安装介质:将镜像文件烧录到DVD或制作启动U盘。

3. 启动服务器:将安装介质插入服务器,启动服务器,并选择从DVD或U盘启动。

4. 安装Linux系统:按照安装程序的指示进行系统安装。

通常需要选择安装目标、分区、设置用户名和密码等。

5. 更新系统:安装完成后,及时更新系统补丁以确保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基础配置和优化完成Linux系统的安装后,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基础配置和优化,以满足我们的实际需求。

linux下配置FTP服务器步骤

linux下配置FTP服务器步骤

一、创建匿名FTP服务器的方法1。

增加新用户ftp,设置其主目录对任何用户都无写权限;2。

新建立一个组anonymou,它只能被匿名ftp使用;3.在ftp用户的主目录下创建一个bin目录,它属于root用户,而且对任何用户都不能写;4。

在ftp用户主目录下创建一个etc目录,它属于root用户,而且对任何用户都不能写;5.在ftp用户主目录下创建一个public目录,它属于ftp用户,而且对任何用户都能写。

如果由于安全等原因,您不允许其他用户在您的计算机上具有存储能力,那么您可以将其权限设置成555;6.将ls程序放到已创建的bin目录下,并将其修改成111方式,即对任何用户只能执行;7。

在已创建的etc目录下,创建passwd和group两个文件,并将它们设置成444方式(只读)。

二、创建匿名FTP---—在Unix下用root登录,然后按下列步骤逐步建立FTP服务器.1.建立新组anonymou----#mkgroupanonymou2.建立新用户ftp,且ftp用户属于anonymou组—--—#mkuserpgrp=‘nonymou'home=‘ /u/anonymou’ftp3。

在用户目录下建立相关的目录#cd/u/anonymou#mkdiretc#mkdirbin#mkdirpublic4。

将ls拷贝到/usr/anonymou/bin下,并设置其读写属性#cp/bin/ls./bin#chmod111。

/bin/ls5.创建/u/anonymou/etc/group文件————在该文件中增加一行:anonymou:!:201:6.创建/u/anonymou/etc/passwd文件--—-在该文件中增加一行:ftp:*:213:201::/u/anonymou:/bin/ksh7。

修改/u/anonymou/etc/group文件和/u/anonymou/etc/passwd文件的属性#chmod444/u/anonymou/etc/passwd—--—#chmod444/u/anonymou/etc/group8。

linux在服务器方面的应用及服务器架构设计方案__概述及范文模板

linux在服务器方面的应用及服务器架构设计方案__概述及范文模板

linux在服务器方面的应用及服务器架构设计方案概述及范文模板1. 引言1.1 概述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服务器扮演着连接世界的关键角色。

面对日益增长的网络流量和数据处理需求,有效的服务器应用和强大的服务器架构设计方案变得尤为重要。

Linux作为一种自由开源的操作系统,得益于其稳定性、安全性和灵活性等众多优势,在服务器领域享有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Linux在服务器方面的应用,并提供一些设计方案供参考。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四个主要部分来论述Linux在服务器方面的应用及相应的架构设计方案:引言部分介绍了文章的背景和组织结构;第二部分将重点介绍Linux在服务器方面的应用,从服务器概念、Linux优势以及具体案例进行说明;第三部分将详细探讨服务器架构设计方案,包括设计原则、主要组件与功能划分以及安全性与可靠性考虑;最后一部分将提供实施与推广策略,包括实施计划与阶段目标设定、推广策略及落地措施以及进行效果监测与反馈。

最后,我们会给出一个结论作为全文的总结。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探讨Linux在服务器方面的应用,旨在展示Linux在服务器领域具有一定优势,并通过分析和研究设计出合理有效的服务器架构方案。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了解到Linux作为服务器操作系统的重要性,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架构设计和应用部署。

希望本文能对关注服务器领域发展的读者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促进更好地利用Linux在服务器方面发挥其巨大潜力。

2. Linux在服务器方面的应用2.1 服务器概念在介绍Linux在服务器方面的应用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服务器。

服务器指的是一种提供服务的计算机或设备,它能够接收用户请求并作出响应。

服务器通常运行着特殊的操作系统,其中Linux是最常用和广泛使用的服务器操作系统之一。

2.2 Linux的优势Linux之所以成为服务器领域的首选操作系统,有以下几个重要优势:稳定性和可靠性:Linux以其稳定性而闻名,在大型企业、互联网公司及科研机构中得到广泛应用。

LINUX操作系统配置规范

LINUX操作系统配置规范

LINUX操作系统配置规范Linux操作系统是一种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相对于其他操作系统,Linux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可定制性。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Linux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需要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配置。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Linux操作系统配置规范。

1.安全性配置:- 禁止使用root账户远程登录,使用普通用户登录系统。

-设置复杂的用户密码,定期修改用户密码。

-安装并启用防火墙,限制网络访问权限。

-安装常用的安全软件,如杀毒软件和入侵检测系统。

-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包,修复安全漏洞。

2.网络配置:-配置正确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

- 禁止使用未加密的传输协议,如Telnet,使用SSH进行远程登录。

- 使用iptables配置防火墙规则,限制网络访问权限。

-配置DNS服务器,加速域名解析。

3.磁盘和文件系统配置:- 对磁盘进行分区,并将关键目录(如/, /usr, /var等)挂载到单独的分区上,以提高系统性能和安全性。

-使用LVM(逻辑卷管理器)对磁盘进行管理,方便动态扩展和迁移。

4.内核参数配置:-调整文件描述符限制,避免文件打开过多导致系统崩溃。

-调整内核参数,优化系统性能,如内存管理、磁盘I/O等参数。

-禁用不必要的内核模块,减少潜在的安全隐患。

5.日志监控与管理:-配置系统日志,记录关键操作和事件。

-定期检查日志文件,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使用日志分析工具,对日志文件进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

6.服务配置:-禁止不必要的服务和进程,减少安全风险。

-配置开机自启动的服务,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设置服务的资源限制,避免资源占用过多导致系统宕机。

7.软件包管理:-使用包管理器安装软件包,避免从源代码编译安装。

-定期更新软件包,修复漏洞和提升性能。

-删除不必要的软件包,减少系统资源占用。

8.工作目录和文件权限:-限制普通用户对系统核心文件的访问权限。

-设置用户家目录的权限,确保用户的私密数据不会被其他用户读取。

Linu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服务器架设

Linu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服务器架设
Redis:开源、免费、跨平台,适用 于缓存和实时数据处理
SQLite:开源、免费、跨平台,适 用于小型嵌入式应用
服务器安全配置与 管理
用户和权限管理
用户分类:系统用户、普通用户、管理 员用户
用户创建:使用adduser命令创建新用 户
用户权限:通过修改/etc/passwd文件 设置用户权限
用户管理:使用usermod命令修改用户 信息,使用userdel命令删除用户
软件要求:安装必 要的软件,如虚拟 机、Linux镜像文 件等
网络要求:确保计 算机连接到互联网 ,以便下载和更新 软件
备份数据:在安装 前备份重要数据, 以防数据丢失
安装Linux操作系统
准备U盘:格式化为 FAT 3 2 格 式 , 下 载 L i n u x 系统镜像
制作启动盘:使用 UltraISO等工具将系统镜 像写入U盘
系统性能优化建议
定期更新 系统软件 和硬件驱 动
优化系统 配置,如 内存、 CPU、磁 盘等
定期清理 系统垃圾 和缓存
优化网络 设置,如 带宽、延 迟等
优化数据 库性能, 如索引、 查询优化 等
监控系统 性能,及 时发现和 解决问题
服务器日常维护与管理
定期备份数据: 确保数据安全, 防止数据丢失
06
系统安全审计与日志管理
安全审计:定期检查系统安全状态, 及时发现并修复漏洞
安全策略:制定并实施安全策略, 包括访问控制、数据加密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日志管理:记录系统运行状态和操 作记录,便于追踪和审计
安全工具:使用安全工具,如防火 墙、入侵检测系统等,提高系统安 全性
服务器性能优化与 维护

Linux服务器管理与网络配置教程

Linux服务器管理与网络配置教程

Linux服务器管理与网络配置教程第一章:Linux服务器管理基础Linux 服务器管理是使用 Linux 操作系统来管理和维护服务器的过程。

本章将介绍如何使用一些基础的 Linux 命令和工具来管理服务器,包括登录服务器、创建用户账户、修改文件权限等。

1.1 登录服务器要管理 Linux 服务器,首先需要登录服务器。

常用的远程登录工具有 SSH(Secure Shell)和 PuTTY。

本节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SSH 和 PuTTY 远程登录服务器,并提供一些常用的登录命令示例。

1.2 创建用户账户为了管理服务器,需要创建一个具有管理员权限的用户账户。

本节将介绍如何使用命令行和图形界面工具来创建用户账户,并授予相应的权限。

1.3 修改文件权限为了保护服务器的安全性和文件的完整性,需要正确设置文件权限。

本节将介绍如何使用命令行和图形界面工具来修改文件和目录的权限,并阐述权限的含义和作用。

第二章:Linux 服务器网络配置本章将介绍如何配置 Linux 服务器的网络设置,包括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和 DNS 配置等。

还将介绍如何进行网络故障排除和常见网络问题的解决方法。

2.1 配置静态 IP 地址静态IP 地址是指服务器在启动过程中不会改变的固定IP 地址。

本节将介绍如何使用命令行和图形界面工具来配置静态 IP 地址。

2.2 配置子网掩码和网关子网掩码和网关是用于确定服务器与其他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的重要参数。

本节将介绍如何设置子网掩码和网关,并解释其原理。

2.3 配置 DNSDNS(Domain Name System)用于将域名转换为 IP 地址。

本节将介绍如何配置 DNS 服务器的设置,包括使用本地 DNS 服务器和公共 DNS 服务器。

2.4 网络故障排除网络故障是服务器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本节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网络故障排除方法,例如检查网络连接、排查网络配置问题等。

第三章:Linux 服务器服务管理本章将介绍如何管理 Linux 服务器中的服务,包括启动和停止服务、设置开机自启动等。

Linux服务器基础配置

Linux服务器基础配置

启动服务:servic‎e服务名start停止服务:servic‎e服务名stop重启服务:servic‎e服务名 restar‎t重新装载配置‎文件:servic‎e服务名reload‎ftp 配置步骤服务名Vsf‎t pd一、注册用户1、创建用户te‎s tuser‎,给testu‎s er添加口‎令2、关闭防火墙3、在windo‎w s的c:\下用记事本创‎建一个上传文‎件a.txt4、在/home/testus‎er中创建一‎个下载文件b‎.txt5、在Linux‎服务器上启动‎v sftpd‎服务6、在windo‎w s的命令提‎示符窗口登陆‎F TP : FTP 192.168.1.1, 输入用户名t‎e stuse‎r输入口令进行文件上传‎下载的命令lcd 改变当前目录‎put 上传(/home/testus‎er)get 下载(当前目录)mkdir ftpdir‎(创建目录)7、在windo‎w s的浏览器‎窗口登陆FT‎P :在地址栏输入‎:f tp://testus‎er @192.168.1.1二、匿名用户1、匿名用户的默‎认共享目录是‎/var/ftp/pub2、查看pub的‎权限(修改为777‎,在PUB中建‎立一个下载文‎件)3、打开脚本文件‎/etc/vsftpd‎/vsftpd‎.conf,将匿名用户的‎有关权限打开‎,保存文件修改‎后退出4、重新装载配置‎文件5、在windo‎w s的命令提‎示符窗口登陆‎F TP :FTP 192.168.1.1,输入用户名a‎n onymo‎u s6、将PUB中文‎件的下载到D‎:\7、在windo‎w s的浏览器‎窗口登陆FT‎P :在地址栏输入‎:f tp://192.168.1.1vsftpd‎.conf文件‎解析/etc/vsftpd‎/vsftpd‎.confSmb 配置步骤服务名smb‎1.建立test‎u ser 的smb 口令由于Wind‎ow s和LI‎N UX的用户‎密码算法不一‎样,因此,LINUX上‎的原有用户密‎码文件,不能作为SM‎B 服务的密码‎文件。

浅谈Linux系统下NFS服务器配置及应用

浅谈Linux系统下NFS服务器配置及应用

p o r t m a p ( 端 口映
射) 服务, 提供了多种文件共享服务方式, 在嵌入式开发中, 多用于宿主主机与开发板 间文件传输。 本文简要阐述L i n u x 系统下N F s 服务的配置
方法及 应用技巧 。
关键 词: N F S ; P o r t m a p ; 共 享服务
1 9 2 . 1 6 8 . 1 . 3 ( s y n c , r W )
[ 参考文献】
[ 1 ] 刘 昆. L i n u x 环 境下宿主机 与A R M 开发板 N F S J ]  ̄ 务的配置. 科技 资讯
录。
0 0 8 , 第五期. ( 3 ) 修改 / h o m e 、 / a b c 目录的权 限, 允许其它用户读 写共享 目 2 _ 2 ] 陈欣. R H E L 5 TN F s 月 艮 务器的配置与研究. 科技与生活, 2 0 1 1 年第1 7 期.
在 启动N F s 服务器 前, 先 启动p o r t r n a p  ̄ 务, 然 后再启动
F s 服 务, N F s 服 务向p 0 r t m a p 服务注册, 建立端 口映射 关系 。 客户端模 式, 依赖于p o r t m启动占用1 1 1 端 口, N F S 启动占用2 0 4 9 端 口, 使用r p e i n f o 件共享 方式 , 在 嵌入式 开发和L i n u x 系统 问共享 文件 中得 到广 p

个 配置 文件提 供 共享 目录, 文件 位: ] : / e t c 目 录下, 文件名 为
共享 目录名 客户端主机I P 地址 ( 配置选项 ) 。 例如 : 配 置N F s 服 务器 ( 基于R e d H a t E n t e r p r i s e A 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NSBIND包位于第4张光盘上,软件包为bind-9.2.4BIND服务器的服务程序名称是named,需使用chkconfig在35级别启用基本配置1. cat /etc/named.conf2. BIND服务器的工作目录 ls /var/named3. BIND服务器的启动与停止Service named restart4. DNS 服务器的3种类型缓存域名服务器主域名服务器从域名服务器构建缓存域名服务器1.1 安装caching-nameserver 软件包在第一张光盘中在系统中安装了caching-nameserver软件包后,缓存域名服务器的配置已经保存在named.conf 配置文件中option {directory “/var/named”; 设置BIND服务器的工作目录dump-file “/var/named/data/cache_dump.db”;设置域名缓存文件的保存位置和文件名statistics-file “/var/named/data/named_stars.txt”;};1.2根区域设置及根区域文件在缓存域名服务器的named.conf文件中包括根区域的配置信息如下:Zone “.” IN {type hint; 类型为根区域file “named.ca”; 设置区域文件,根区域文件的名称是name.ca};named.ca文件在/var/named/chroot/var/named/1.2 localhost 正向解析localhost 区域的作用是对主机名称localhost和回环地址127.0.0.1之间进行解析,因此localhost总是代表本地zone “localhost” IN {type master; 类型为主服务器file “localhost.zone”; 区域文件名为localhost.zoneallow-update { none; };};cat /var/named/chroot/var/named/localhost.zone$TTL 86400 时间生存期@ IN SOA @ root (@ IN NS @IN A 127.0.0.1IN AAAA ::1SOA(起始受权记录)@ 在区域文件所表示默认的域(当前域)NS 表明后面是DNS服务器A 表明后面是主机记录MX表明后面是邮件交换记录CHAME代表别名1.3 localhost 反向解析zone “0.0.127.in-addr.arpa” IN {type master;file “named.local”;allow-update { none; };};Cat /var/named/named.local1 IN PTR localhost.构建主域名服务器Zone “” {Type master;File “.zone”;};Zone “1.168.192.in-addr.arpa” {Type master;File “192.168.1.rev”;};在named.conf配置文件中完成1test域的正向和反向区域设置后,需要按照设定的文件名建立正向和反向区域文件。

添加地址记录Ns1 IN A 192.168.1.2名为NS1的主机,IP地址为192.168.1.2,该主机将作为主域名服务器使用添加别名记录Mail IN CHAME .添加邮件记录@ IN MX 5 5为优先级,(1-500)优先级越小越优先,多域间互发邮件Cat /var/named/.zone$TTL 86400 时间生存期@ IN SOA . . (42 ; serial (d. adams)3H ; refresh15M ; retry1W ;expiry1D ) ; minimum@ IN NS .Ns1 IN A 192.168.1.2Mail IN CHAME host1@ IN MX 5 .Cat /var/named/192.168.1.rev$TTL 864002 IN PTR .配置文件和区域文件的测试named-checkconf测试正反区域文件named-checkzone /var/named/.zone启动named服务器程序service named restart构建从域名服务器Bind-9.2.4-2.i386.rpmCaching-nameserver-7.3-3.noarch.rpm设置named.confZone “” {Type slave ;File “slaves/.zone”Masters { 192.168.1.2 ; } ;};Zone “1.168.192.in-addr.arpa” {Type slave ;File “ salves/192.168.1.rev”;Masters { 192.168.1.2 ; } ;};域名服务器的测试1. nslookup2. set type=ns3. dig dig @192.168.1.2 (域名)具体实验步骤1.vi /var/named/chroot/etc/named.conf 写正向。

反向区域2.cd /var/named/chroot/var 把localhost.zone复制到aa.zone把named.local复制到bb.zone4. hostname5. 进入/etc/hosts6. 进入/etc/sysconfig/network7. hostname localhost8. vi /etc/resolv.conf DNS SERVER IP最多三台从DNS1.vi /var/named/chroot/etc/named.conf 只修改此文件,以下文件自动生成2.cp /var/named/chroot/var/named/localhost.zone slaves/chuanqi.zone cp /var/named/chroot/var/named/named.local slaves/172.16.revFTP在命令行下进入FTP 为主动模式端口号为 20 21在WEB访问进入FTP 为被动模式端口号为21 >1024在命令行下进入FTP1. 不能下载文件夹2. 下载多个文件(1)prompt (2) mget *.vsftpd 服务器的RPM 安装包文件位于第1张安装光盘中包名为 vsftpd -2.0.1-5.i1386.rpm2.2.2 vsftpd 服务器的基本配置1./etc/ vsftpd.conf 配置文件.anonymous_enable = YES 开启匿名用户登录.local_enable = YES 允许本地用户登录.write_enable=YES 服务器开放对本地用户的写权限.local_umask=022 权限的掩码反过来即为755.dirmessage_enable=YES 即提示,如I‟M YOU.xferlog_enable=YES FTP服务器将启动上传和下载日志.connect_from_port_20=YES 服务器将启动FTP数据端口的连接请求.xferlog_std_format=YES 服务器将使用标准的ftpd xferlog日志格式pam_service_name=vsftpd 设备PAM认证服务的配置文件名称,在/etc/pam.d userlist_enable=YES 检查/etc/er_list中指定用户可否访问listen=YES 服务器将处于独立启动模式(相对于受xinetd管理的启动模式tcp_wrappers=YES 服务器将使用tcp_wrappers作为主机访问控制方式在/etc/hosts.allow /etc/hosts.denymax_clients=100 服务器的所有客户端最大连接数不超过100个max_per_ip=5 同一IP地址的客户机与服务器建立的最大连接数不超过5个local_max_rate=500000 服务器的本地用户最大传输数率设置为500KB/sanon_max_rate=200000 服务器的匿名用户最大传输数率设置为200KB/s/etc/vsftpd.ftpusers (此文件用户不能访问FTP)/etc/er_list (此文件用户不能访问FTP)(1) 设置禁止登录的用户帐号userlist_enable=YES(允许此文件起作用)userlist_deny=YES 是YES为拒绝(2) 设置只允许登录的用户帐号userlist_enable=YES(允许此文件起作用)userlist_deny=NO 是NO为允许4.匿名用户登录目录为/var/ftp/pub虚拟用户登录目录为/home/ftpsite2.2.3 vsftpd 服务器的启动chkconfig - -list vsftpdservice vsftpd startservice vsftpd stopservice vsftpd restart5设置将FTP本地用户禁锢在宿主目录中chroot_rocal_user=YESservice vsftpd restart2.3.1 配置FTP服务器的虚拟用户1.设置过程(1)建立虚拟用户口令库文件(2)生成vsftpd的认证文件(3)建立虚拟用户所需的PAM配置文件(4)建立虚拟用户及所要访问的目录并设置相应权限(5)设置vsftpd.conf配置文件2.建立虚拟用户口令库文件如: vi /etc/qq.txtabc123Aabbcc1122333. 生成vsftpd的认证文件db_load -T–t hash –f qq.txt /etc/vsftpd/vsftpd_qq.dbvsftpd_login.db 文件的权限应设置为只对root用户可读可写,即600chmod 600 /etc/vsftpd/vsftpd_login.db4. 建立虚拟用户所需的PAM配置文件在/etc/pam.d 目录中建立vsftpd虚拟用户身份认证所需的PAM配置文件,名称是vsftpd.vu ,需要手工建立如:vi /etc/pam.d/vsftpd.vuauth required /lib/security/pam_userdb.so db=/etc/vsftpd/vsfptd_login(认证模块account required /lib/security/pam_userdb.so db=/etc/vsftpd/vsftpd.login5. 建立虚拟用户及要访问的目录并设置相应的权限Useradd –d /home/ftpsite virtualChmod 700 /home/ftpsite6. 设置vsftpd.conf配置文件guest_enable=YES (启用虚拟用户)guest_username=virtual (映射到这个用户)pam_service_name=vsftpd.vu (指定配置文件)7.service vsftpd restart8.测试vsftpd 中的虚拟用户帐号Touch /home/ftpsite/abc.chown virtual.virtual /home/ftpsite/abc1. 对不同的虚拟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1)设置主配置文件User_config_dir=/etc/vsftpd_user_conf(不是统一配置,单独配置)(2)建立虚拟用户配置文件目录mkdir /etc/vsftpd_user_confvi /etc/vsftpd_user_conf/mike权限:anon_world_readable_only=NO表示用户可以浏览FTP目录和下载文件anon_upload_enable=YES表示可以上传文件anon_mkdir_write_enable=YES表示用户具有建立和删除目录的权利anon_other_write_enable=YES表示具有文件改名和删除文件的权利WEBaApache 配置文件(中文详解)2008-04-14 09:37## 基于 NCSA 服务的配置文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