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的生产工艺与区别
活性炭生产工艺流程

活性炭生产工艺流程活性炭是一种具有极强吸附能力的吸附剂,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医药、食品加工等领域。
活性炭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准备、炭化、活化和粉碎等环节。
首先,原料准备是活性炭生产的第一步。
一般来说,活性炭的原料主要是木质素类物质,如木屑、果壳、秸秆等,也可以使用煤炭、石油焦等炭质原料。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破碎、筛分、干燥等处理,以保证原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接下来是炭化过程。
炭化是将原料在高温下进行干馏或氧化,使其转化为炭质物质的过程。
一般情况下,炭化可以分为干法炭化和湿法炭化两种方式。
干法炭化是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湿法炭化则需要在水蒸气或其他气体的作用下进行。
炭化的关键是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原料完全炭化,同时又不使炭质物质烧损。
然后是活化过程。
活化是指将炭化后的原料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气相或液相的活化处理,以增加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和比表面积。
活化方式主要有物理活化和化学活化两种。
物理活化是利用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或化学活化剂(如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等)进行活化处理。
通过活化处理,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最后是粉碎和筛分。
经过活化处理的活性炭需要进行粉碎和筛分,以得到符合要求的颗粒度和颗粒分布。
一般情况下,活性炭的颗粒度会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活性炭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炭化、活化和粉碎等环节。
通过这些环节的精心设计和严格控制,可以生产出具有优良吸附性能的活性炭产品,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活性炭的生产工艺流程对产品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木质活性炭生产工艺

木质活性炭生产工艺木质活性炭是一种具有高度多孔性、高吸附性能的新型吸附材料,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医药、食品、化工等领域。
木质活性炭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选择、炭化、活化和后处理。
下面将详细介绍木质活性炭的生产工艺。
原料选择:原料是制备木质活性炭的关键,常见的原料有木材、竹材、果壳、花椒杆等。
原料的选择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应用确定,比如用于水处理的活性炭一般选用比较坚硬、密度较大的原料,而用于空气净化的活性炭则要求原料纤维细且颗粒均匀。
炭化:炭化是将木质原料进行高温处理,使其转变为炭素材料的过程。
一般采用加热炉进行炭化,炭化温度一般在600-900℃之间,时间为数小时至数十小时。
炭化过程中,原料中的有机物质会被分解和挥发,生成残留的炭质骨架,提高活性炭的孔隙度和比表面积。
活化:活化是炭化后的木质材料转变为具有高吸附性能的活性炭的过程。
活化一般分为物理活化和化学活化两种方式。
物理活化是通过热风或水蒸气等辅助剂进行热解和收缩,进一步增加孔隙度和比表面积;化学活化是在炭化温度下加入碱性激活剂,如磷酸、钾碱、锌盐等,使木质材料发生氧化和脱除,形成更多的孔隙结构。
后处理:后处理是对活化后的木质活性炭进行处理,以改善其吸附性能和稳定性。
常见的后处理方法包括水洗、干燥、筛分、研磨、浸渍等。
水洗是去除活化过程中残留的无机盐,干燥是去除水分,筛分和研磨是调整粒径分布,浸渍是在活性炭表面形成一层包覆物以改善吸附性能。
总结:木质活性炭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选择、炭化、活化和后处理。
选择合适的原料,通过炭化和活化使木质材料转变为具有高吸附性能的活性炭,然后经过后处理提高其吸附能力和稳定性。
通过这一系列工艺,可以制备出不同领域和需求的木质活性炭。
活性炭制造的主要工艺过程-回转炉活化法

活性炭制造的主要工艺过程-活化法制造活性炭的关键工艺是活化。
由于所用活化剂的不同,可分为两类方法:(1)用氯化锌或磷酸等化学品为活化剂的化学品活化法;(2)用水蒸气或二氧化碳等为活化剂的气体活化法。
前者称为化学活化法,后者称为物理活化法。
其实两类活化过程都各自发生质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的过程。
1、化学品活化法(一)氯化锌活化法以化学品氯化锌为活化剂。
将0.4~5.0份氯化锌浓溶液和1份泥炭或锯屑混合,在转炉中下燥,加热到600~700℃,成品以酸洗和水洗回收锌盐。
有时化学品活化后继续进行水蒸气活化,藉以增加活性炭的细孔。
氯化锌活化的活性炭具较多大孔。
虽然这是有效和简单的方法,但因锌化合物的环境污染而渐衰。
(二)磷酸活化法以化学品磷酸为活化剂。
炭化的或未炭化的含碳物作起始原料。
例如将研细的锯屑和磷酸混成浆状,在转炉中干燥,加热到400~600℃。
萃取回收磷酸,有时中和后回收磷酸盐。
于燥得活性炭,一般较氯化锌法的活性炭具有更细的细孔。
也可采用磷酸和水蒸气联合活化法。
近年磷酸活化法趋向广泛应用,磷酸回收等革新未见发表。
(三)氢氧化钾活化法以化学品氢氧化钾为活化剂。
将含碳原料以熔融的无水氢氧化钾处理,激烈的反应产生非常高的多孔性,比表而积可高达3000m2/g。
(四)其他化学品活化法硫酸、硫化钾、氯化铝、氯化钱、硼酸盐、硼酸、氯化钙、氢氧化钙、氯气、氯化氢、铁盐、镍盐、硝酸、亚硝气、五氧化二磷、金属钾、高锰酸钾、金属钠、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均可用于活化。
2、气体活化法以水蒸气、二氧化碳或两者的混合气体为活化剂,将含碳物料和气体在转炉或者沸腾炉内,在800~1000℃高温下进行碳的氧化反应,制成细孔结构发达的活性炭。
水蒸气、二氧化碳和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而氧和碳的反应是很强的放热反应,因此炉内反应温度难以控制,尤其要避免局部过热,防止不均匀活化更难,故氧或空气不宜作为活化剂。
有时使用空气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用碳的燃烧作为热源。
活性炭专业生产工艺流程

活性炭专业生产工艺流程活性炭是一种高效的吸附材料,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化学品处理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活性炭的专业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碳化、激活等步骤。
原料准备活性炭的原料主要是木材、椰壳、煤炭等,这些材料含有丰富的碳元素,具备良好的吸附性能。
在原料准备阶段,首先需要对原料进行粉碎和筛分,以便获得适合生产活性炭的颗粒大小。
碳化碳化是指将原料进行高温炭化处理,将其中的杂质和非碳元素去除,得到含碳高的物质。
碳化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包括热解、气化和焦化等。
其中,热解是最常用的方法,它通过在高温下将原料分解为固体碳和气体产物。
激活激活是在高温环境中,通过将碳材料与气体或化学物质接触,增加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和表面积,从而提高其吸附性能。
激活过程可以分为物理激活和化学激活两种方法。
•物理激活:物理激活是指使用水蒸汽、空气或惰性气体等对碳材料进行高温处理。
这种方法主要通过蒸发原料中的挥发性物质,扩大碳材料中的孔隙,从而提高吸附性能。
•化学激活:化学激活是指将碳材料浸泡在化学剂溶液中,然后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煮沸或烘干。
化学激活可以引起碳材料的增强孔隙结构和活化表面。
洗涤和干燥在激活过程结束后,活性炭需要经过洗涤和干燥步骤,以去除激活剂和其他杂质,并将其变为干燥的固体状态。
•洗涤:洗涤一般使用盐酸、盐溶液或水等溶液,将活性炭浸泡在其中,并通过搅拌或过滤等方式去除激活剂和其他杂质。
•干燥:完成洗涤后,活性炭需要经过干燥过程,以保证其稳定性。
干燥可以通过自然晾干或者利用烘干设备进行。
质量检验生产过程的最后一步是对活性炭进行质量检验。
主要检验项目包括孔隙度、表面积、吸附性能等。
这些检验可以使用物理测试方法,如氮气吸附法和比表面积测定法,或者化学分析方法,如酸洗法和碘吸附法等。
包装和存储经过质量检验合格的活性炭将被包装,通常以塑料袋或纸箱为包装材料。
在包装过程中,需要避免活性炭与湿气的接触,并确保包装密封牢固。
包装完成后,活性炭需要储存在干燥、通风、避光的仓库中,以防止湿度和阳光的影响。
活性炭生产工艺

活性炭生产工艺煤质颗粒活性炭强度高、孔隙发达、比表面积大,尤其微孔容积大而独具优点。
煤质活性炭对各种水中的有机质、游离氯以及空气中有害气体有极强的吸附能力,是城市饮用水深度净化的优良吸附剂,并应用于脱除空气中细菌及毒害气体。
煤质活性炭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是一种优良的广谱碳质吸附材料。
根据外表形态的不同,煤质活性炭主要可分为煤质颗粒活性炭和煤质粉状活性炭,颗粒活性炭又分为煤质成型炭 [包括柱状炭、压块炭 (或压片炭)和球形炭和原煤破碎活性炭两大类。
根据用途不同,可分为净化水用、净化空气用、脱色用、回收溶剂用、针剂用、防护用等多种用途活性炭。
由于其耐酸、耐碱、耐热,且颗粒活性炭在吸附饱和后,可方便地再生,所以,活性炭是现代社会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必不可少的碳质吸附材料。
煤质颗粒活性炭吸附水中溶质分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几种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离子吸引力、范德华力、化学杂和力。
根据吸附的双速率扩散理论认为,吸附是一个由迅速扩散和缓慢扩散两阶段构成的双速过程,迅速扩散在数小时内即完成,发挥了60%~80%煤质颗粒活性炭的吸附容量。
迅速扩散是溶质分子在碳粒内沿径向均匀分布的阻力小的大孔隙中扩散的过程。
这些大孔隙产生径向的扩散阻力。
当分子从大孔进一步进入与大孔相通的微孔中扩散时,由于受到狭窄孔径所产生的很大阻力,从而极为缓慢。
微孔也是在碳粒内均匀分布,但不构成径向的扩散阻力。
影响煤质颗粒活性炭吸附的因素涉及溶质分子极性、分子量大小、空间结构,这一点取决于水源水质的特征。
煤质颗粒活性炭对不同的物质分子具有选择吸附性。
无烟煤活性炭采用优质无烟煤为原材料,成品无烟煤活性炭从外观上一般分为颗粒活性炭、柱状活性炭、蜂窝活性炭、粉末活性炭等,有时可根据客户需求另行加工。
一、活性炭生产过程表述:1.原料初选:选用优质无烟煤,用螺旋洗料机将原材料进行反复水洗,去除材料中杂质,将水洗过的原材料经过晴天晾晒,为炭化作准备;2.炭化阶段:生产活性炭一般需要2台回转炉,一台炭化用,一台活化用。
活性炭生产工艺流程

活性炭生产工艺流程活性炭是一种具有高度发达的细孔结构和巨大比表面积的吸附材料,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环境保护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活性炭的生产工艺流程。
活性炭的生产过程可以分为原料准备、炭化、活化和产品处理四个步骤。
首先是原料准备。
常见的活性炭原料包括木材、煤炭、椰壳等。
原料应首先进行预处理,去除杂质和水分。
然后将原料破碎成适当大小的颗粒。
接下来是炭化过程。
原料颗粒被放入炭化炉中进行干馏,炭化温度通常在800-1000℃之间。
在这个过程中,原料中的有机物质将分解产生固体炭化物。
然后是活化过程。
炭化后的炭化物还需进行气化、脱硫以及除铁等处理。
该过程通常使用蒸汽、氨等化学物质进行。
这些化学物质能够通过与炭化物反应,打开其内部的微孔结构,增加其比表面积。
活化时间一般为2-4小时。
最后是产品处理。
活化后的活性炭需要经过洗涤、干燥和筛分等工艺进行处理。
洗涤过程用来去除残留物和活化剂,确保活性炭的质量。
干燥过程将活性炭中的水分蒸发,使其达到标准的含水率。
筛分过程则是通过筛网将活性炭分为不同粒径的产品。
活性炭生产工艺流程中的每一步都非常重要。
原料选择和预处理对活性炭的质量至关重要。
炭化过程决定了炭化物的成分和结构。
活化过程则决定了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和比表面积。
最后,产品处理环节则能够确保活性炭达到规定的品质。
值得一提的是,活性炭的生产工艺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和要求进行调整和改进。
例如,一些特殊的生产过程可以改变活性炭的表面化学性质,使其具有更好的吸附性能。
总的来说,活性炭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炭化、活化和产品处理四个步骤。
通过合理的工艺和工艺控制,可以生产出具备高比表面积和特殊吸附性能的优质活性炭产品。
这些产品在环境治理和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活性炭的生产工艺

活性炭的生产工艺
活性炭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处理、炭化、激活和后处理。
1. 原料处理:活性炭的原料可以是许多有机物,如木材、煤、椰壳等。
这些原料需要进行破碎、清洗和干燥处理,以去除杂质和水分,为后续的炭化做准备。
2. 炭化:原料经过炭化过程转化为活性炭。
炭化是一个高温的过程,通常在高温和低氧气的条件下进行。
这种条件可以使原料内部的无机物和大部分有机物被燃烧掉,形成具有高孔隙度和大表面积的炭质物质。
3. 激活:炭化后的原料经过激活处理,增加其孔隙度和表面积。
激活可以通过物理激活或化学激活来实现。
物理激活是利用高温蒸汽或气体进行,该过程会导致孔隙的扩大和表面积的增加。
化学激活是在高温下使用化学物质,如碱性和酸性物质,使孔隙扩展和表面积增加。
4. 后处理:经过激活后的活性炭需要进行后处理,以去除激活剂残留和其他杂质。
后处理过程包括洗涤、过滤、干燥等步骤,以确保最终产品的纯净性和质量。
以上是活性炭的典型生产工艺,具体工艺步骤可能因不同的厂家和产品种类而有所差异。
活性炭的比较

活性炭的比较首先在这里强调一下,本人对其他活性炭的了解不多,甚至对我代理的活性炭的了解也还只是皮毛,其中有不详细和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理解,我的目的是“倾我所知,推而广之”和“抛砖引玉”。
如果仍然有人说我是在做广告,那我就毫不客气地说,希望能夺得几个回帖和奖励。
当然最终的目的是帮助大家解决问题和提高产能,我想这也是有机化学论坛的目的。
当前,就活性炭生产和使用水平来说,国外比国内高,其中日本的最高,这也是我公司代理日本活性炭的原因,当然其他国家的活性炭也有不错的。
从我所代理的活性炭进行比较。
毕竟是自己的东西自己比较了解吧,但是我还不是最了解的,最了解的应该是生产厂家和我的产品经理,我在这里只是尽我所知吧,希望大家不要笑话。
1.从材质上:活性炭有三种:煤炭,木材,椰壳。
2.从形状上:粉炭,颗粒炭;其中颗粒炭因为形状又可以分为破碎状,球状,柱状。
3.从生产工艺上:活性炭的生产工艺有两种:物理法和化学法。
物理法就是蒸汽活化。
化学法是用化学物质进行活性炭的活化,又可以分成氯化锌火化和磷酸活化。
4.从内部结构上:因为炭吸附的本质就是靠活性炭的内部的微孔,而根据孔的大小又有不同。
有2.0nm,3.0nm等。
5.从精制上:对于活性炭的生产,我了解得并不时非常专业,但是我知道活性炭在活化以后,必须进行洗涤,以达到不同行业的使用要求。
其次国内炭的区别,我对国内活性炭的了解不多,大多了解都是从客户那儿归纳出来的,当然,有些了解颇为偏颇,希望大家能理解。
1.在材质上,国产炭和进口炭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2.在形状上,国产炭和进口炭也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要说区别也就是活性炭的颗粒的均匀度,特别是粉炭,由于粉状活性炭的使用绝大多数为间歇操作,因此活性炭的分离就成了很大的问题,如果活性炭的颗粒均匀,就可以在活性炭的分离时,方便滤布或者滤纸等过滤材料的选择和定型,增加一次过滤度,减少助滤剂使用,而且减少过滤过程中的胶连,和处理的难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性炭的生产工艺与区别
文章由xxxx净水材料有限公司整理
烧结活性炭、压缩活性炭、挤压活性炭是以它们的生产工艺特点命名的,CTO、网炭是以它们最终成型的外观形态称乎的词语。
它们外形虽然一样,但内在品质和生产工艺大不相同。
烧结活性炭:
是采用活性炭滤料材料和高分子热熔成孔材料混合,灌入特制模具,在200-300℃高温下烧结而成;由于粘结材料本身有成孔性,与活性炭混合后,保持了活性炭粉料比表面积大的特点,成孔性优良,过滤效果更好,与液体接触更充分;因其加工工艺复杂,产能有限。
压缩活性炭:
是活性炭粉体材料和无机液体粘结剂混合后,灌入特制模具,用压力机高压压缩成型,出模后烘干;此工艺活性炭含量高,过滤效果好,但无机粘结材料无法成孔,孔径主要靠活性炭的粒度控制,滤芯的成孔性不好。
挤压活性炭:
是活性炭和普通热熔树脂混合后,放入螺杆挤出机加热挤出成型的。
此生产工艺中活性炭外表被热熔树脂高温后融化包裹,堵塞了活性炭微孔,失去了吸附效果,生产成本低,产量高。
使用中其实就是个摆设,没有任何作用。
CTO、网炭、挤压活性炭、烧结活性炭、压缩活性炭广义的讲它们是活性炭的棒装形态,可以统称为成型活性炭。
目前,成型活性炭滤芯在水处理行业的使用越来越受重视,其主要原因是:
一、成型活性炭集吸附和拦截于一体,不但具有活性炭的吸附性还因它有致密的空隙,可有效拦截大颗粒的杂质,有效降低水质的物理污染;二、孔径可以任意调节,最小可达到
0.2微米,比市场上所谓的大通量中空超滤膜要好;三、流出的黑水比颗粒活性炭少,不会象颗粒活性炭那样因为水流的冲刷造成吸附后的脱吸附,形成二次污染;四、低于80目的活性炭粉料加工,比表面积大,使活性炭性能得以充分发挥。
烧结活性炭技术由于其成型的工艺特殊,可以开发以活性炭为主体与多种超细滤料粉体混合使用的复合型滤芯。
其品种有专用脱色脱味、除有机物、软化水质的专用滤芯;除去水中的铝、汞、锰、砷等重金属的专用除金属滤芯,针对高氟水地区的专用除氟滤芯;针对井水、软水添加微量元素、矿物质的专用矿化滤芯;抑制细菌滋生,添加抑菌材料的抑菌滤芯。
烧结活性炭滤芯因其有迂回曲折的笼状微孔径通道,过滤杂质效果明显,由于杂质的堆积,滤芯容易堵塞使水流量会变小,因而,国外的水处理公司(如:3M公司)就提出“会堵的滤芯才是好滤芯”;为延长滤芯使用时间减少堵塞情况,烧结活性炭滤芯前应有效果较好的预处理前置过滤滤芯,如:1um的pp棉滤芯。
区分滤芯实验
烧结活性炭滤芯因外形和低端的挤压外形相似,区分主要有2个方法:
一、亲水性实验,烧结活性炭亲水性好,滴一滴水上去,马上渗入滤芯里面,而挤压活性炭水滴会一直浮在滤芯上面;二、烧结活性炭滤芯刚通水时流出的水是热的,挤压活性炭滤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一是可乐(xx)实验:
实验滤芯竖立在事先备好的白纸上,将可乐直接倒入实验滤芯中间内孔,稍后滤芯外壁均匀渗出清澈水珠,可乐甜味明显变淡。
普通滤芯没此优势。
二是漂白水(漂渍液)实验:
取大玻璃杯一个(500毫升),加满水,滴入漂白水(漂渍液)2-4滴,搅拌,把混合液倒小半杯到一次性杯里备用;把实验滤芯放入另一大玻璃杯,随后把大玻璃杯中的混合液倒入实验滤芯中间内孔,稍后滤芯外壁均匀渗出清澈水珠,装实验滤芯的大杯渗出液体足够多后(离杯底1厘米高),取出实验滤芯,此时拿出
余氯试液往渗出水和原来预留的混合液里分别滴入2-3滴,可以发现渗出液里颜色保持清澈,混合液里颜色马上变黄。
说明烧结活性炭滤芯具有超强的去除余氯及其衍生物的功效。
烧结活性炭因特殊的烧结工艺,产能低,模具投入大,选料严格(材料的粒径需小于80目),其产品成本较普通滤芯高,但其优越的产品性能,眼光独特的业内精英们早就开始使用这种高端产品了。
随着行业的不断规范,为价格竞争而横行市场的劣质滤材必定被摒弃,烧结活性炭滤芯将成为净水行业的必备配件。
生物xxPK活性炭
活性炭是用纯物理吸附来去除有害气体。
那么我们首先从纯物理吸附的角度来对比一下生物陶和活性炭。
我们先看一些物理参数和电子显微镜扫描图:
实验结果表明生物陶孔隙结构细小,在500纳米下能看到清晰孔径。
而椰壳活性炭在200纳米下才能看到孔径,其它活性炭更不具备孔隙结构。
我们知道物理吸附就是依靠孔隙结构吸附有害气体,因此只有生物陶和和椰壳活性炭具备吸附功能。
甲醛、苯等有机分子尺寸约为1纳米。
椰壳活性炭孔径20微米,生物陶孔径500纳米。
椰壳活性炭孔径为甲醛的200倍,生物陶为500倍。
根据吸附理论,吸附效果由孔径和需吸附分子尺寸之间的比例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