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监测数据库开发与应用

合集下载

全国土地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

全国土地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

全国土地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简介全国土地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简称土地监测系统)是一个由中国政府开发和运营的信息化平台,旨在实时监测和监管全国土地利用情况。

该系统集成了多种数据源,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进行智能化分析和预测,提供决策支持和监管服务,以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

系统架构土地监测系统的架构包括四个主要组件: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应用系统。

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采集与处理组件负责从各级地方政府、卫星遥感、无人机、传感器等多种数据源获取土地利用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土地面积、土地覆盖类型、土地利用变化等信息。

采集到的数据经过预处理、清洗和验证后,被存储到数据存储与管理组件中。

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存储与管理组件利用先进的数据库技术和云存储技术,对采集到的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

该组件提供高效的数据管理和查询功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组件利用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和空间分析等技术,对土地利用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和预测。

通过建立数据模型和算法,可以实现对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预测、决策支持和风险预警等功能。

应用系统应用系统是土地监测系统的用户界面,提供给政府相关部门和研究机构使用。

通过该系统,用户可以进行数据查询、分析和可视化展示,了解全国范围内土地利用的情况和变化趋势,以及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功能特点土地监测系统具有以下功能特点:实时监测土地监测系统基于实时的数据源,能够迅速获取最新的土地利用数据。

通过与各级地方政府的数据接口对接,可以实现土地利用数据的实时监测和更新。

智能分析土地监测系统采用先进的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大量土地利用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和预测。

通过建立数据模型和算法,可以发现土地利用的规律和趋势,为决策提供支持。

决策支持土地监测系统提供数据查询、分析和可视化展示等功能,为决策者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

决策者可以根据系统提供的分析结果和预测趋势,制定相应的土地利用政策和措施。

立井井筒动态监测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立井井筒动态监测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ISSN1006-7167CN31-1707/TRESEARCHANDEXPLORATIONINLABORATORY第39卷第12期 Vol.39No.122020年12月Dec.2020 立井井筒动态监测软件的设计与实现顾海荣, 张雅倩, 叶 敏, 苏燕芹, 郭项伟(长安大学公路养护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西安710064)摘 要:矿山钻孔救援过程中,为及时获得救援井筒信息、提高救援效率,提出了一种立井井筒变形动态监测方案,救援设备在井筒内上下移动过程中,能实时监测不同深度处井筒截面的数据。

基于Windows窗体应用程序和OpenGL类库(SharpGL)设计了立井井筒动态监测软件,软件应用程序界面通过LabVIEW监控程序调用,与测试系统数据库关联,数据库中数据改变实时驱动井筒模型变化。

在实现立井井筒参数动态监测的基础上,增加了危险部位标记、图形缩放平移旋转等功能。

搭建了立井井筒救援模拟实验平台,进行了监测系统功能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该动态监测方案及软件设计可以实现井筒变形的动态监测,有效指导救援进程。

关键词:立井井筒变形;Windows窗体应用程序;界面调用;动态监测中图分类号:TD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67(2021)01-0033-04DesignandRealizationofVerticalShaftDynamicMonitoringSoftwareGUHairong, ZHANGYaqian, YEMin, SUYanqin, GUOXiangwei(NationalEngineeringLaboratoryforHighwayMaintenanceEquipment,Chang’anUniversity,Xi’an710064,China)Abstract:Intheprocessofminedrillingboreholerescue,inordertoproviderescueshaftinformationintimeandimproverescueefficiency,adynamicmonitoringschemefortheverticalshaftdeformationwasproposed.Whenrescueequipmentmovesupanddownintheshaft,itcanmonitorthedataofshaftsectionatdifferentdepthsinrealtime.ThedynamicmonitoringsoftwarefortheverticalshaftdeformationwasdesignedbasedontheWindowsFormsapplicationandOpenGLclasslibrary(SharpGL).TheWindowsFormsapplicationinterfaceiscalledthroughLabVIEWmonitoringprogramandisassociatedwiththetestsystemdatabase.Thechangeofdatainthedatabasedrivesthechangeoftheverticalshaftmodelinrealtime.Onthebasisofrealizingdynamicmonitoring,thefunctionsofmarkingdangerousparts,zooming,translatingandrotatinggraphicswereadded.Asimulationexperimentplatformofrescuingaboutverticalshaftwasbuilt,andthemonitoringsystemfunctiontestwascarriedout.Thetestresultsshowthatthedynamicmonitoringschemeandthesoftwaredesigncanrealizethedynamicmonitoringofverticalshaftdeformationandguideprocessofrescuingeffectively.Keywords:deformationofverticalshaft;WindowsFormsapplication;interfacecall;dynamicmonitoring收稿日期:2020 06 08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0808204);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XGH19092);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重点课题项目(1801 12);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攻关项目(19BG010、19JZ001、19ZY004)作者简介:顾海荣(1981-),男,江苏江都人,副教授,现主要从事公路养护技术与装备研究。

失业动态监测系统

失业动态监测系统

失业动态监测系统简介失业动态监测系统是一个用于监测和分析失业状况的信息系统。

该系统可以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实时了解失业人数、失业率以及失业趋势,从而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促进就业。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该系统的功能、架构和实施计划。

功能1.数据收集:系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失业人口的相关数据,如就业登记、失业保险数据、调查问卷等。

这些数据将被统一存储在系统的数据库中。

2.数据分析:系统可以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失业人数、失业率、失业原因、失业期限等指标的统计和趋势分析。

分析结果可以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帮助用户直观地了解失业动态。

3.报表生成: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生成各种失业相关的报表,如月度失业报表、年度失业报表等。

报表可以根据不同的维度进行切片和汇总,方便用户进行深入分析。

4.预警功能:系统可以根据预设的阈值和规则进行失业预警,当失业率超过预设的阈值时会自动触发预警机制,向相关部门发送预警信息,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5.数据可视化:系统提供丰富的数据可视化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图表、图像等方式直观地展示失业数据,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传达相关信息。

架构失业动态监测系统的架构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前端界面:用户可以通过前端界面进行系统的访问和操作。

前端界面提供了友好的用户交互界面,方便用户浏览数据、生成报表以及进行数据分析。

2.后端服务:后端服务是系统的核心部分,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和报表生成等核心功能。

后端服务可以通过API的形式对外提供服务,方便其他系统或应用程序进行集成。

3.数据库:系统使用关系型数据库来存储收集到的失业数据,包括失业人口信息、失业原因、失业期限等。

数据库提供高效的数据存储和查询功能,方便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和报表生成。

4.失业数据源:系统通过与各种数据源进行集成,获取失业数据。

数据源可以包括就业登记系统、失业保险系统、调查问卷等。

系统需要与这些数据源建立连接,定期或实时地获取失业数据。

基于地下水位动态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地下水位动态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地下水位动态 监测系统的研究与 应用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引言 • 地下水位动态监测系统概述 • 地下水位动态监测系统的关键技术 • 地下水位动态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地下水位动态监测系统的实验与验证 • 地下水位动态监测系统的应用案例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地下水位动态监测在水利、环境、地质等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于防治地质灾害、保护生态环境、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 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质学和环境工程学等多学 科理论,为地下水位动态监测系统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 论基础。
02 03
开发了高效稳定的监测系统
通过研究地下水位动态监测的关键技术,优化了系统设计 和配置,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降低了监测成 本。
实现了实时监测和数据共享
通过将监测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实现了地 下水位的实时监测和空间分布展示,为水资源管理和环境 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水位、水温、土壤湿度等 参数。
在地质灾害易发区选择若 干个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 监测点布设,监测点的布 设应考虑全面覆盖、突出 重点的原则。
采用无线传输方式,将监 测数据实时传输至数据中 心。
为地质灾害预警与防控提 供科学依据,提前采取应 对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07
结论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01
完善了地下水位动态监测系统的理论基础
要点三
加强与其他领域的交 叉研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地下水位动态监测系统在水利、环境 、地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可以加强与其他领域的交叉研究,将 相关理论和技术应用到地下水位动态 监测中,进一步拓展其应用领域和范 围。

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

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

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总体实施方案国家海洋局二○○六年四月目录1、编制依据 (1)2、总体目标和原则 (2)2.1总体目标 (2)2.2阶段目标 (2)2.3基本原则 (3)3、系统总体结构 (3)3.1系统结构 (3)3.2数据流程 (5)4、动态监视监测主要业务工作 (6)4.1卫星遥感监视监测 (6)4.1.1监视监测内容 (6)4.1.2监视监测范围 (6)4.1.3监视监测精度 (6)4.1.4监视监测频率 (6)4.1.5监视监测产品 (7)4.2航空遥感监视监测 (7)4.2.1监视监测内容 (7)4.2.2监视监测范围 (7)4.2.3监视监测精度 (8)4.2.4监视监测频率 (8)4.2.5监视监测产品 (8)4. 3 地面监视监测 (8)4.3.1监视监测内容 (8)4.3.2监视监测范围 (9)4.3.3监视监测频率 (9)4.3.4监视监测产品 (9)4.4业务应用系统运行 (9)4.4.1海域使用动态监控与指挥 (9)4.4.2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业务管理 (9)4.4.3海域动态评价与决策支持 (9)4.5海域管理信息服务 (10)4.5.1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公报 (10)4.5.2网站信息发布 (10)4.6 数据更新与系统维护 (10)5、能力建设 (10)5.1业务机构建设 (10)5.1.1国家级业务机构建设 (10)5.1.2省级业务机构建设 (12)5.1.3市级业务机构建设 (13)5.2监视监测数据库建设 (15)5.3传输网络建设 (16)5.3.1建设内容 (16)5.3.2建设方式 (17)5.4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应用系统建设 (17)5.4.1海域使用动态监控与指挥办公系统 (18)5.4.2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业务管理系统 (18)5.4.3海域动态评价与决策支持系统 (19)5.5 信息发布平台 (19)6、组织管理与质量保证 (20)6.1组织管理机构 (20)6.2业务运行 (20)6.3管理制度 (20)6.4技术规范化 (20)6.5质量保证 (21)6.6技术培训 (21)7、进度安排 (21)1、编制依据本实施方案编制的主要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第五条规定,“国家建立海域使用管理信息系统,对海域使用状况实施监视、监测”。

南海区域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库及web开发应用

南海区域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库及web开发应用
3WE B应用平台 由于南海海洋环境监测 系统涉 及整个 南海 区域的海岸线 观测 、涉及四个海洋环境 中心站 、 多个生产单位 、 百万渔民、 资料应用范 围广 , 而且 用户需求也不一样 , 这就要求资料平 台具有多用
3 - 要 技术 方 法 2主
户、 操作 简单快捷 、 数据显示直观 的特点。采用 A P及 A P E 动态 网页进行数据发布既满足 S S. T N 范 同广用户多的需求 , 也满足剧户图象话浏览的 要求 , 且操作简 。 首 先 在 Mirsf D vlp rSu i 开 发 环 coot e eoe t o d 3 功能简介 . 1 境下 建 立 一 个 Vi a C s l #下 的 A RN TW E u S E B应 了丰富的海洋气象观测资料 , 之成为气象决策 使 31 .. 询功能 1查 用程序项 目, 页面改名保存 为云图页面 t e 将 i— d 服务 的重要依据 , 为防灾抗灾发挥积极作用。 水文气象海洋 龄测数据显示 主要有两种方 l e s x ̄ { i a p i 面负责根据时间及站点序号从数据 n , 2系统组成及数据库i -  ̄ .t 式: 文本和图象。 库 中导 出 潮 位 数据 ,再 利 用 G I 类 库 中的 D+ 2 南海海洋环境监测系统组成 . 1 南海海洋环境蛉测 系统主要 由南 海海洋环 文本数据查询 。 文本数据是直接可以读出的 Bt a 子类 初始 化 函数 生成 Bt a i p m i p子类 的实 m 如实时资料和定 时资料。这类资料用 例 , 根据潮位数据进行绘制潮位 曲线 , 最后调用 境 监测站 、 中心数据库 、 业务化数据应用平 台三 要素数值 , 需要精 确的数值 , 要素全 Bt a 子类的 Sv 方法把 图象字节流传递给与 且 i p m ae 部分组成。 安装在南海区域沿岸及平台上的海洋 户关心 的瞬时状态 , 一般采用表格形式。 主要有多站实时 、 单站实 P g 关联的 H t ep ne 象,进而实现潮位 ae t R so s 对 p 环境监测站 , 并设立显示和数据采集 、 接收 、 保存 面, 的计算机终端 , 实时监测海洋环境观测数据 , 通 时 、 单站定 时等页面 , 户可以通过 页面的向前 数据图象 的浏浏览器查阅。 用 过海洋岸站与南海区域 中心之 间的数据 专线或 向后一月 、 一周 、 一天导航链接进行查 询, 也可 以 用 户管理。 用户管理采用 I P和用户名墙 码 公历或农历 ) 进行直接定位 , 以 两种论 证方式 。当用户开始浏览时 , 可 首先检查终 G R 无线传输 网络将数据发送到南海 区域中心 通过 陕速 日历( PS 数据库 , 不同用户通过 w b e 浏览器可 以交互查 询 直接切换到图形查询方式。 端计算机 i地址是否 已经注册成为拥护 , p 并根据 凋阅单个或多个 、 实况或历史各类监测资料 以及 动态图象查淘。 对于时间序列资料 , 如潮位 、 注册信息显示 相应 站点 、 数据 ; 种类 如果没 有注 统计下载数据 , 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其应用平台 风力 、 气温 、 气压等 , 用户需要了解某一时 间段 内 册 , 进入登陆也面 ,  ̄s后 , 登陆, J 再根据用户信息 j 进行设备监控和授权管理 。 的变 化趋势 , 以寻找其 规律性 , 时采 用文本资 显示相应数据 ; 这 如果登 陆不成 功 , 以进行 资 也可 2 . 2数据库设 汁 料列表往往 不够直接明了。另外 , 对于某些非专 料查询 , 只能查询 当前水 文气象 实况 , 无权查询 中心数据库采用 S L m e2 0 , 典型的 业用户 ,对于精确 的数据往往不能全面了解 ,l 历史及水文气象数据 , Q S w r0 3是 女 】 对于注册用户根据其级别 关系型数据库 , 简单 、 具有 方便 、 易用 、 理功能 风向的方位等 , 管 通过 图示的方法就较容易理解。 只能再预先设定范围内查询资料。 强等特| 特别是其应用开发接 口简单。主要数 图象 资料显示同样通过时问进行导航 , 以任意 , 可 4结束语 据库表包括站点信息表 、 日志表 、 运行 原始 记录 指定起 止时间, 根据需要选择时问长度。 南海 海洋 环境监测数 据库及 W B应用平 E 表、 观测要素资料表 、 资料统计表等。 日 站点信息 31 监控 功能 .2 . 台 自2 0 年投入使用 以来 ,以其友好明了的界 08 表保存南海区域 各个海洋监测站的序号 、 地理位 监控功能包括设备运行状况和沿岸海况 的 面 、 简单通用 的操作 、 面丰富的数据 、 全 特别是动 置、 监测项 目、 风速风向仪高度 、 维护人员联系电 监视。 设备运行状况的监视是通过查询运行 日 志 态潮汐 、 风况等要 素演 变曲线 , 大方便预报员 极 话等资料数据。 运行 日志表主要是记录保存系统 表实现 , 于设备 故障可以直 接发现 , 对 如果没有 的 日 预报及工程设计管理人员使用 , 常 不但拓宽 运行状态 , 包括 站点序号 、 开始时 间 、 结束 时间 、 最新运行 日 志记录则表明网络故障。 沿岸海况监 了资料应 用范 围,而且实现 多站数据集 中发布 , 维修维护项 目捕述等南子站程序 和主站程序在 视是定 时根据预先设定的报警条件对原始记 录 多 单位共享 , 足了用 户不同需求 , 洋环境 满 在海 遇到特殊事件时填写 。 原始 记录表保存海洋环境 表进行 检查 。监控功能运行在预报平台后台运 预报, 及防灾减灾等方面发挥 了 重要作用。 监 站的实时定时数据, 测 包括全部各类海洋水文 行 . 只在需要报警时弹出窗口。 参 考 文 献 及气象要素 ,根据 各个站点的观测 项 目 选择 使 3. . 1 3统计功能 [蔡新国。 用环境监测数据库软件 E S] 】 】 通 D 0. 江苏 用, 将所有 自动站整合在一个数据库表 中 , 用时 般常规统计资料 州 以直接查询 日资料统 环 境科 技 ,9 3 ‘ l9 . 问和站点代号及数据类型作为主键 。 计表 , 对于特殊需要可以统计页面实现 。通过 与 [海 洋监测质量保证手册[ 北京 : 2 ] . 海洋出版社 , 记录大风数据 , 起止时间及风向风速 。 用户交互 , 可以指定资料类型 、 站点名称 、 要素名 2000. 日资料统计表记录当天(o —0 ) 2 时 2 时 的高 称及范 围 、 时间标 记以及返回类型( 最大 、 最小 、 [a 3 3 s 程序 员参考手册( Rca ne o, ]p 英)i r A dr n hd s 机 潮时问、 低潮时间 、 、 水位 平均风速 、 天气性质 、 浪 平均 、 合汁、 次 ) 出现 数 等等。 械 工 业 出版 社 ,0 1 20. 高、 波高、 增减水等。 3 . 载功 能 .4下 1 [V S A #案例教程 。北京希望电子 出 4 IU L C ] 版社 . 2 3数据保存及通讯程序 . 由于原始资料以数据库 的形式进行保存 , 为 2002 通过对海洋环境监测站数据采集接 收软 件 了方便 户将 资料用于研究等用途 , 应用平台还 进行修改 , 使之能输出实时资料 。实时资料文件 特意编 制了资料下载页面。用户 叮以选择 个 作者简介 : 芳( 8一 , , 李远 1 0 ) 中国海洋大 9 女 采 固定名称, 时间在文件内部指定。子站通 过 站 , 可选 择多个 站 , 也 分别进行小 时资料和 日资 学环境科 学与工程 学院在读硕士 , 工程师 , 目前 基于 T P P 议 的 O B C/ I D C数据 源 接 口 ,使 _ 料下载 , 台会将下载的资料保存保存在剔除 r 在 国家海洋局 南海预报 中心 , 东省海洋预报 台 } _ } = I 平 广 Mc s t c e i oo x数据对 象 ( m ) r fA A 0 来快 速建 立 所有装饰页面中 , 通过浏览器另存为本地 文 本义 从事海洋环境监 工作 。 与助战数据库连接 , 将数据添加 到中心数据库。 件。

矿井通风自学习动态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矿井通风自学习动态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矿井通风是保 障矿井安全生 产的主要手段 之一 ,因此 , 《 煤矿安全规程 》对井下测风做 了严格规定 。现在 ,测风 技
术有 了很大提 高 ,井下 一般都 安装 风速传 感器 ,克 服 了传
统模式 的弊端 ,真正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到 了煤 矿测 风 自动化 、规 范化 、数
字 化 和 网络 化 ,可 以 对 主 要 巷 道 的 风 速 进 行 实 时 监 控 , 大
Q = 。・ V+b
M = Ⅱ・ M +b
() 1
() 2
因为 M 0时 ,M 0,代 入式 ( ) = = 2 ,得到 :b 0 = 。 因此式 ( ) 2 可以简化为 : 1 、( )
Q = n・ V
M =Ⅱ ・ ,
() 3
() 4
图 2 全 矿 井实 时风 量 分 布 图
的将 风速传 感 器采 集到 的 实时风速 转换 为巷道 风 量 ,通 过通 风解 算和风 网反 算获得 全矿 井较 准确
的 实时分风 量 分布状 况 ,通过 与 瓦斯浓度 的相 关 分析确 定巷道 瓦斯 变化 规律 。该监 测 系统 的应 用
可保 障矿 井通风 的安 全性 。
关 键词 :矿 井通 风 ;动 态监 测 系统 ; 自学 习;相 关分析

I通风 解算 ———一
数 整
二二工二
瓦斯变化 规律 ( 是否异常等)
个智能控制 系统若 能通 过 自主学 习, 自动获 取知 识
与实时风茸对比
— \ — /
=>一 = =
并能将所学到 的知识用 来不 断改 善一个 具有 未知 特征过 程 的控制性能 ,则称 这种 系统 为 自学 习控制 系统 ,其关 键部 分是 自学习控 制器 ,它 一般包 括知 识库 、学 习器 、推 理机 和监督 器等 环节 ,当然 自学习 控制 器 由微 机软 件来 实 现。 实际上 ,它是一 组具 有 拟人 自学 习功能 的 智能 控制 程 序。 自学 习系统 是一 个强 反馈 系统 ,它 能修正 自己的特性 以适 应对象 和扰动的动态 特性 的变化 。在这种 控制 中要求 系统 能够根 据被 测参 数、环境 等的变化而 自动对 系统进行调 节 ,

土地动态监测中遥感信息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分析

土地动态监测中遥感信息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分析

土地动态监测中遥感信息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分析发布时间:2023-02-01T05:25:06.950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9月18期作者:王雯玥[导读] 保护土地资源,确保资源得到科学利用,是资源管理与利用的基本保障。

王雯玥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辽宁沈阳 110122摘要:保护土地资源,确保资源得到科学利用,是资源管理与利用的基本保障。

科学合理运用地理信息和遥感信息技术,实现土地资源的动态监测,进而更好地分析土地利用变化,以此分析当地经济和发展,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因而,工作人员需要充分学习并掌握信息化测绘技术的运用,并在土地动态监测工程测量中得到全面运用,提升土地动态监测工作质量,为我国土地管理奠定更加稳定的基础。

就此,文章简要针对地理信息和遥感信息在土地监测中的应用展开论述,为资源的管理与合理规划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

关键词:土地动态监测;遥感信息;信息系统;运用0引言土地监测作为影响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还受到自然环境和日常生活的影响。

为了能够准确地获取土地资源变化,需要有效发挥土地监测遥感技术,为土地管理和经济发展提供管理依据,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1土地资源与土地动态监测概述1.1土地资源概述土地资源管理主要是国家利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等来提高土地资源所能创造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为改变土地性质、管理土地利用而进行的一系列决策、协调、组织等活动。

土地资源管理是国家对于土地进行行政管理的重要方式,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2土地动态监控GPRS技术和定位系统进行有效地配合,把发生变化的信息随时更新到土地模型中。

在这一过程当中,监控工作人员要通过监控模型获得土地的实时状态。

采用此种方式方法,能够在现代测绘技术的基础之上与动态监控机制进行有效地结合,实时监控更大面积的土地状态,有效提升其监控效率。

1.2.1遥感信息技术遥感信息利用遥感设备研究物体,不同物体对光谱的响应不同,识别和区分不同物体,确保远程感知事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吐哈油田油资料每年产生大量的测试数据,历史资料非常丰富,这些资料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建立油藏动态监测数据库,对油藏动态监测资料进行统一管理和实时共享,以扩大在油田开发中的深化应用,并提高测试数据的利用率和解释评价质量。

关键词:油藏动态监测数据库
一、项目背景
吐哈油田油藏动态监测资料每年产生大量的测试数据,历史资料非常丰富,这些资料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建设动态监测数据库综合应用系统,对历史资料进行资源整合,以扩大在油田开发中的深化应用,有效提高测试数据的利用率和解释评价质量。

二、技术路线
系统实现了以下功能:
1、搭建了油藏动态监测数据的录入、查询、维护及综合分析的应用平台。

2、实现了油藏动态监测数据库的统计与查询。

3、实现了区块井点分布图、区块开采现状图、动用状况统计分析图、历史资料对比等的综合查询与应用。

三、系统功能
动态监测综合应用平台实现了对油藏动态监测数据库中数据的综合应用,在对地质数据和测试数据灵活应用的基础上实现了地理信息导航模块,在对测试数据分类综合应用的基础之上实现了监测项目查询模块,在对单井信息综合应用方面实现了单井智能搜索引擎,在对区块、井组、单井信息综合应用方面实现了基于动态数据、静态数据的综合应用模块。

1、系统导航功能
在动态监测综合应用平台的建设过程中,在对地质数据灵活应用的基础上,结合动态监测数据,完成了可视化的信息导航功能,实现了基于单井、多井测试信息的综合应用导航;基于油田―采油厂―区块―井组―单井的地理信息导航;以目录树的方式实现的系统功能导航。

2、监测项目查询
监测项目查询功能模块实现了单井智能搜索引擎,基于试井、测井的综合信息发布,化验分析数据的综合发布以及基于生产测井注、产剖面的动用状况统计分析模块。

2.1 试井信息发布
在整个试井综合信息发布模块中,首先完成了试井综合信息的通用查询功能,用户通过指定井号、测试时间段、采油厂、区块、测试项目、测试工艺、测试方式等项目的组合,来实现用户指定条件的试井综合信息的查询、统计、报表生成。

2.2 测井综合信息发布
在测井综合信息发布中,实现了生产测井、工程测井、饱和度测井、井间监测信息的综合发布。

2.3、单井综合探索引擎
单井综合探索引擎是单井最广泛的应用,该引擎实现了对单井所包含的各类信息的综合引擎,实现了基于单井信息的综合应用分析,帮助用户进行基于单井的辅助决策。

2.4、区块信息综合应用
在区块信息综合应用中,系统完成了区块井点参数分布图、区块开采现状图、井组注、产剖面综合对比图以及井组试井模型诊断图综合对比、井组试井解释成果图综合对比、单井注、产剖面历次对比分析图、单井模型诊断图历次对比分析图、单井解释成果图历次对比分析。

3、数据录入
数据录入模块提供了基于试井各个测试项目、测井各个测试项目的数据录入功能,实现了对数据的分项目、分类别录入。

数据录入时采用基础项目+数据模板的方式,用户根据模板填入数据,直接上传模板;录入时提供实时检测功能,边录入边校验,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对于上报的数据进行锁定,只有审核人员打回以后才能进行修改;对入库的数据按照规范进行检查,提供数据的唯一性验证。

3.1 试井录入
试井录入的测试项目包括流静压数据、分层测试数据、系统试井、压恢压降数据。

3.2 测井数据录入
测井数据录入提供了生产测井、工程测井、饱和度测井、井间测井的录入功能,生产测井有产出剖面、注入剖面两类测试项目的录入,工程测井包括磁性定位、普通井径、多臂井径、多臂井径成像、同位素验窜、地应力测井、井眼轨迹项目的录入,含油饱和度测井包括ekos测井、陀螺测井、碳氢比、过套管电阻率测井项目的录入,井间测井包括井间示踪、人工裂缝、井地电位、裂缝方位、陀螺测斜、水驱前缘监测项目的录入。

4、数据审核
本套系统提供了可视化的数据审核功能。

通过两级的数据审核,对上报的数据进行检查、审定,保证上报数据的准确性。

数据审核模块与监测项目查询模块相对应,按照试井、测井的各个测试项目,提供分项目审核功能。

审核流程示意图如下:
审核流程示意图
5、报表系统
报表系统提供了综合工作量统计报表、油公司生产测井报表、油公司开发动态监测报表、区块工作量统计报表,来方便管理部门对整个油田的测试情况进行灵活统计。

油田公司生产测井报表
6、个人设置
个人设置提供个人基础信息的修改、密码修改、权限查看功能。

7、系统设置
系统设置功能主要实现了系统的数据字典管理、数据的备份、数据的刷新、系统的公告管理、用户访问情况管理、数据审核流程管理、用户、角色、权限管理。

7.1 用户管理
用户管理实现了用户的增、删、改功能。

7.2 角色管理
角色管理实现了系统角色的增、删、改功能。

7.3 权限管理
权限管理根据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实现了权限的增、删、改功能。

7.4 系统字典表管理
系统字典表管理实现了对测试单位、解释单位、测试工艺、测试方式的增、删、改功能。

7.5 数据备份
数据备份实现了对整库、数据表的自动备份。

四、取得成果与建议
油藏动态监测数据库系统在对地质数据、测试数据灵活应用的基础上,完成了地理信息导航、系统功能导航、区块井点参数分布图、区块开采现状图、试井综合信息发布、测井综合信息发布、试井数据录入、测井数据录入、试井数据审核、测井数据审核、公司报表、个人设置、系统管理以及系统辅助管理的功能。

通过对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从油田公司―采油厂―区块―井组―单井的综合分析功能。

用户通过查看区块的井点参数分布图,初步了解当前区块的开采情况;通过查看区块的开采现状图,了解区块在不同时间的生产、压力变化情况;通过查看井组的注、产剖面对比分析图,分析区块内井组施效井与受效井的关系变化,通过可视化的对比分析功能,来帮助用户进行辅助的分析决策。

本项目完成了对动态监测数据的整合,在对动态监测数据的利用上略显单薄,在下步工作中,主要提高对测井资料、试井资料的利用率,尽可能的发挥动态监测数据的作用,通过对试井、测井数据的综合应用与研究,以达到动态监测资料高效应用于油气藏开采与研究科学化、规范化、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的应用目标,进行帮助用户辅助的进行决策分析,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