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端螺旋体病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七章 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病PPT课件

第七章 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病
概
述
简称钩体病,由各种型别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 (简称钩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属自 然疫源性疾病,鼠类和猪是两大主要传染源。 临床起病急,早期有高热、全身酸痛、体弱乏 力、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淋巴结肿大,以 后可伴有肺出血、黄疸、出血倾向、肾炎、脑 膜炎、呼吸衰竭等。
全世界发现23个血清群,223个血清型。
我国有18个群,70个型。
最重要的流行群是:黄疸出血群、波摩那 群、犬群等。
流行病学
钩体病遍及各大洲 我国以南方及西南各省,特别是四川、湖北、贵州为严重。 传染源:
自然疫源地:以鼠类为主,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
广大地区,以黑线姬鼠、黄毛鼠、黄胸鼠为主。
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
流行特征(1)
地区分布:广泛
流行形式:分稻田型、雨水型、洪水型
南方以稻田型流行为主,传染源是鼠类。
北方以洪水型流行为主,传染源是猪类。
南北方均可出现雨水型,传染源是猪和犬
流行特征(2)
发病季节:夏秋之交,水稻收割期,以6
~10月份为高峰。
发病年龄:以青壮年多见,20 ~40岁占总例
病原体毒力强
缺乏特异免疫力 病后未早期休息,仍然劳动者 郝氏反应:大剂量抗生素和扩容,促进肺 出血快速进展。
肾衰竭型
肾损害十分普遍,主要表现 为
蛋白尿及少量细胞核管型, 严重者 可出现少尿或无尿,甚至肾功能衰竭。
脑膜脑炎型
临床表现:发热3~4d后,出现发热、头
痛、呕吐、颈强等脑膜炎症
早期全身感染性中毒症状
钩体病是全身广泛性的疾病
早期主要是中毒性微血管功能改变,
病理 形态改变轻微而功能改变显著, 钩体的侵袭力有其粘附细胞作用或其 毒性侵入细胞,引起细胞超微结构损 伤。
概
述
简称钩体病,由各种型别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 (简称钩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属自 然疫源性疾病,鼠类和猪是两大主要传染源。 临床起病急,早期有高热、全身酸痛、体弱乏 力、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淋巴结肿大,以 后可伴有肺出血、黄疸、出血倾向、肾炎、脑 膜炎、呼吸衰竭等。
全世界发现23个血清群,223个血清型。
我国有18个群,70个型。
最重要的流行群是:黄疸出血群、波摩那 群、犬群等。
流行病学
钩体病遍及各大洲 我国以南方及西南各省,特别是四川、湖北、贵州为严重。 传染源:
自然疫源地:以鼠类为主,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
广大地区,以黑线姬鼠、黄毛鼠、黄胸鼠为主。
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
流行特征(1)
地区分布:广泛
流行形式:分稻田型、雨水型、洪水型
南方以稻田型流行为主,传染源是鼠类。
北方以洪水型流行为主,传染源是猪类。
南北方均可出现雨水型,传染源是猪和犬
流行特征(2)
发病季节:夏秋之交,水稻收割期,以6
~10月份为高峰。
发病年龄:以青壮年多见,20 ~40岁占总例
病原体毒力强
缺乏特异免疫力 病后未早期休息,仍然劳动者 郝氏反应:大剂量抗生素和扩容,促进肺 出血快速进展。
肾衰竭型
肾损害十分普遍,主要表现 为
蛋白尿及少量细胞核管型, 严重者 可出现少尿或无尿,甚至肾功能衰竭。
脑膜脑炎型
临床表现:发热3~4d后,出现发热、头
痛、呕吐、颈强等脑膜炎症
早期全身感染性中毒症状
钩体病是全身广泛性的疾病
早期主要是中毒性微血管功能改变,
病理 形态改变轻微而功能改变显著, 钩体的侵袭力有其粘附细胞作用或其 毒性侵入细胞,引起细胞超微结构损 伤。
钩端螺旋体病培训ppt课件

3.肺出血型①肺咯血较明显者:镇静、激素②肺弥漫性出血型:及早使用镇静剂 及激素,酌用强心剂:西地兰4.黄疸出血型、肾功能衰竭型、脑膜脑炎型 ___________相应处理
钩端螺旋体病 21
返回
预 防㈠控制传染源1.猪的管理 2.犬的管理 3.灭鼠(蛇)
钩端螺旋体病 返19 回
治 疗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就地治疗l㈠病原治疗青霉素类、庆大霉素、四环素等 l㈡对症治疗1. 支持疗法2. 赫氏反应的治疗:镇静、激素 镇静剂──异丙嗪、氯丙嗪 激 素─钩端─螺旋体氢病化可的松 20
染中毒型损伤。
钩端螺旋体病 4
返回
l㈡传播途径: 间接接触传播l㈢人群易感性
l㈣流行特征:
流行病学
l㈠传染源
钩端螺旋体病 5
返回
1.储存宿主: 多种动物2.传染源: 鼠、猪、犬
病后7~10天以后。 钩端螺旋体病 11
“寒热酸痛身疲惫, 眼红腿痛淋结大”钩端螺旋体病 12
2.肌肉疼痛4.浅表淋巴结肿大及压痛 6.其他,肝脾肿大
病原学l钩体为微嗜氧菌。在柯氏( Korthof)培养基培养约1周才能 生长。l钩体的抗原结构复杂,血清学分 型的群和型很多。
钩端螺旋体病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返回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l病情轻重与钩体菌型和人体免 疫状态有关。l基本病理:全身毛细血管的感
钩端螺旋体病
中毒型损伤。l临床特点:急起发热、全身酸痛。多脏器的损 伤表现:肺(肺出血)、肝(黄疸)、 肾(肾功能衰竭)、CNS(脑膜脑炎)。
概 述l动物源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l基本病理 :全身毛细血管的感染
钩端螺旋体病 返2回
钩端螺旋体病 8
9
钩端螺旋体病-精品医学课件

• 根据上述出现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该男子患上的 可能是钩端螺旋体病。在之后所做的血清学试验检测中也发现了 他体内确切存在钩端螺旋体的抗体IgM和抗体IgG。这使诊断得到 了证实。而他的主治医生怀疑,该养殖户所养殖的猪很有可能就 是导致他患上此病的传染源。
• 一般情况下,眼前房积血通常都是由眼部外伤导致的,但在极少 数的情况下,也可能是由感染导致。如本案例中,该男子的情况 就有可能是钩端螺旋体病导致的。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接处示意图
紧密
松动
窗口
开启
病理改变
• 突出特点是机体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和组织形态变化轻微的不一 致性。
• 此种轻微组织结构变化极易恢复,包括出现严重临床症状的病例,病 理改变仍相对轻微。
• 非特异性中毒性炎性变化 • 特征性病理检查,是在各组织切片上,经特殊染色后直接查找钩体,
寒 型
腓肠肌痛 淋巴结肿
其他表现
中期 内脏损害期 (3~5 天时出现) 肺出血型(川、陕) 黄疸出血型(广东) 脑膜脑炎型(福建) 肾型 休克型
后期(恢复期) 变态反应期
(病后 2 周~6 月内) 后发热 眼后发症 神经系统后发症
最常见的病型:流感伤寒型
• 最常见的病型(占90%) • 轻者似感冒,内脏损害少或无,3~5天自愈。 • 有些病例由于抵抗力较弱,菌型毒力较强,或因治疗不当则发展
素40~80万U,每日2次,肌注,疗程2周,泼尼松30~40mg/d, 并配合血管扩张剂治疗效果较好。对有颅内压增高、颅内出血或 抽搐等并发症者,可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多数病例经治疗后恢 复较好,部分患者可遗留瘫痪、失语或意识障碍等后遗症。
预防
• 重点在于消灭传染源与切断传播途径,做好预防注射。 • 1. 传染源的管理:防鼠、灭鼠。猪、犬的管理。及早发现病人,
钩端螺旋体病课件

✓ CT检查:观察肺部、脑 部等器官的详细结构, 有助于诊断
12
34
✓ 超声检查:观察心脏、
✓ 核磁共振(MRI)检查:
肝脏等器官的形态和功
观察脑部、脊髓等器官的
能,有助于诊断
详细结构,有助于诊断
临床诊断
1 症状观察: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 2 血液检查:血常规、生化指标等 3 尿液检查:尿常规、尿蛋白等 4 影像学检查:X光、CT等 5 病原学检查:钩端螺旋体培养、血清学检测等 6 诊断标准: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03
康复训练: 帮助患者恢 复身体机能, 提高生活质 量
04
家庭支持: 家属给予患 者关爱和照 顾,增强患 者信心
预防措施
0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污水、粪便等
02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03
避免与病畜、病禽接触,减少感染风险
04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钩端螺旋体病
4
钩端螺旋体病的预防
疫苗接种
疫苗种类: 钩端螺旋体
疫苗
接种时间: 根据个人情 况,建议在 旅行前接种
接种方式: 肌肉注射
接种效果: 预防钩端螺 旋体病,降 低感染风险
卫生习惯
保持个人卫
1 生:勤洗手、 洗澡、刷牙 等
保持环境卫生:
2 保持室内外环 境整洁,减少 细菌滋生
避免接触污染
3 源:避免接触 污水、垃圾等 污染源
3
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
抗生素治疗
01
抗生素种类: 青霉素、四 环素、链霉 素等
02
治疗原则: 早期、足量、 足疗程
03
治疗效果: 有效控制病 情,减轻症 状
钩端螺旋体病ppt课件

3.临床病理特征: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与组织
形态轻微变化不相一致,较易逆转。如肺弥漫性出
血时,其功能障碍很严重,但病理损伤却较轻微。
11
肺出血病理
钩体毒素与肺组织间相互反应引起肺毛细血管功 能改变或结构变化;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接处由松弛到完全开启,形 成细胞间的“孔道”或出现缺口,红细胞则以伪
9
四、发病机制
钩体经皮肤粘膜侵入 经淋巴、毛细血管入血繁殖 形成钩体败血症--流感伤寒型表现 钩体入内脏 -- 肺出血、肝炎、肾衰及脑膜 脑炎 病情轻重与菌型及人体免疫状态有关
10
内脏损害三特征:
1.临床病变基础:是毛细血管感染中毒性损伤。 2.临床类型基础:全身毛细血管病变导致各重要器 官功能障碍,器官障碍程度不同而临床表现不同, 主要靶器官不同-血培养柯氏培养基:1-8w,20-70%
PCR检测血、脑脊液、尿中的钩体DNA
26
七、诊
断
流行病学
• 季节(6-10月) • 疫水接触史(28d内)
临床表现
• 三症状+三体征(腓肠肌疼痛) • 并发黄疸、肺出血、肾损害、脑膜脑炎 • 青霉素G治疗过程中出现赫氏反应
1.流感伤寒型:无器官损害 2.肺出血型:
• 颇为常见,在早期基础上,第3-4d开始加重 • 以全身毒血症状及轻重不一的咯血为特征 • 分型:肺出血轻型、肺弥漫性出血型
18
2.肺出血型
肺出血轻型:
• 咳嗽、痰中带血、肺部少量湿啰音 • X线:肺部小片影,无呼吸、循环功能障碍
肺弥漫性出血型:
•
•
青霉素 首选 庆大、四环素、三代头孢、喹诺酮 对症治疗 重症:常规镇静剂 赫氏反应:镇静+氢化可的松 肺出血型:镇静+氢化可的松,强心 黄疸出血型:护肝、止血等 后发症治疗 对症、激素
精品医学PPT课件:钩端螺旋体病

口诀:寒热酸痛一身乏 ,眼红腿痛淋巴大。
㈡肺出血型:初期同上型,第3-4天后病情
逐渐加重。
⒈ 肺出血轻型:痰血、咳血,胸片仅见肺纹理 增多、点状、小片状阴影,症状迅速恢复。
⒉肺弥漫性出血型(原肺大出血型) 突然恶化,无黄疸钩体病常见死因, 救治难度大 先兆期→出血期→垂危期 1)先兆期:及时治疗可以逆转
热带、亚热带。
流行类别:稻田型、雨水型、洪水型。
钩体病主要流行类型及特点
主要传染源 主要菌群 传播因素 传染地区 发病情况 国内地区 临床类型
稻田型 鼠 黄疸出血群 鼠尿污染 稻田 水塘 较集中 南方水稻耕作区 流感伤寒型 黄疸出血型 肺出血型
雨水型 猪和 犬 波摩那群 暴雨积水 地势低洼村落 分散 北方和南方 流感伤寒型
⒊肾脏:间质水肿、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肿胀坏
死;钩体在肾脏中停留时间较长。
⒋脑:脑血管损害表现为脑炎、脑膜炎改变。神经
系统后发病,1-6月后出现脑多发性、闭 塞性脉管炎(免疫反应炎症)。
⒌肌肉:肌纤维变性,横纹消失,腓肠肌肿胀出血
⒍心肌:间质水肿、坏死、出血。
⒎眼:后发病,热退后2-4周出现葡萄膜炎、
缺氧:心慌气促烦躁,呼吸脉搏增快
双肺呼吸音增粗→散在啰音→逐渐增多 可有痰血 咯血 x线:散在点 片状影→逐渐融合
导致因素: 病原体毒力强(多为黄疸出血群) 缺乏特异免疫力 未早期休息、及时治疗 赫氏反应(Herxheime reaction)
2)出血期:救治难度大 缺氧:心慌气促烦躁,呼吸脉搏增快 症状 进一步加重
Epidemiology
传染源:
(1)储存宿主 目前已从170余种动物中分离到钩
体。我国南方—稻田型—野生鼠类(黑线姬鼠)— 黄疸出血群;
㈡肺出血型:初期同上型,第3-4天后病情
逐渐加重。
⒈ 肺出血轻型:痰血、咳血,胸片仅见肺纹理 增多、点状、小片状阴影,症状迅速恢复。
⒉肺弥漫性出血型(原肺大出血型) 突然恶化,无黄疸钩体病常见死因, 救治难度大 先兆期→出血期→垂危期 1)先兆期:及时治疗可以逆转
热带、亚热带。
流行类别:稻田型、雨水型、洪水型。
钩体病主要流行类型及特点
主要传染源 主要菌群 传播因素 传染地区 发病情况 国内地区 临床类型
稻田型 鼠 黄疸出血群 鼠尿污染 稻田 水塘 较集中 南方水稻耕作区 流感伤寒型 黄疸出血型 肺出血型
雨水型 猪和 犬 波摩那群 暴雨积水 地势低洼村落 分散 北方和南方 流感伤寒型
⒊肾脏:间质水肿、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肿胀坏
死;钩体在肾脏中停留时间较长。
⒋脑:脑血管损害表现为脑炎、脑膜炎改变。神经
系统后发病,1-6月后出现脑多发性、闭 塞性脉管炎(免疫反应炎症)。
⒌肌肉:肌纤维变性,横纹消失,腓肠肌肿胀出血
⒍心肌:间质水肿、坏死、出血。
⒎眼:后发病,热退后2-4周出现葡萄膜炎、
缺氧:心慌气促烦躁,呼吸脉搏增快
双肺呼吸音增粗→散在啰音→逐渐增多 可有痰血 咯血 x线:散在点 片状影→逐渐融合
导致因素: 病原体毒力强(多为黄疸出血群) 缺乏特异免疫力 未早期休息、及时治疗 赫氏反应(Herxheime reaction)
2)出血期:救治难度大 缺氧:心慌气促烦躁,呼吸脉搏增快 症状 进一步加重
Epidemiology
传染源:
(1)储存宿主 目前已从170余种动物中分离到钩
体。我国南方—稻田型—野生鼠类(黑线姬鼠)— 黄疸出血群;
钩端螺旋体病-精品医学课件

剂量160~240万单位/日。疗程5~7天,首剂用量宜小( 40万单位)或采用静脉滴注方式,或同时静滴氢化可的松, 以避免发生赫氏反应。还可以使用庆大霉素、四环素、头孢 三代和喹诺酮等。 (3)首剂抗菌治疗后应监护数小时,或同时加用激素静脉滴注 预防。
Go on
治疗Therapy 部分钩体病病人首次用青霉素G治疗后,可
4.闭塞性脑动脉炎:见于波摩那型隐型感染后2~5个月,表现类 似脑膜炎型,脑血管造影为脑基底部多发性动脉炎,血清补体 结合试验及显凝试验阳性。多于治疗1~2月后因血管病变好转 或侧枝循环建立而恢复。
实验室检查Lab.exam.
(一)常规 1.WBC和中性粒细胞轻度升高或正常。 2.尿常规2/3病人有轻度蛋白尿,镜下有少量 红细胞、白细胞或管型。 3.胸片 (二)特异性检查 1.血培养 柯氏培养基,至少2周才能生长,4 周不长为阴性。阳性率0.2-0.7。 2.血清学试验:显凝试验(MAT):>1:400
治疗 ③解Th毒era及py早应用氢考200~300mg静滴, 必要时100mg缓慢静注(肺泡细胞具有的钩 体内毒素的特殊受体,同时又是肾上腺皮质 激素的受体。所以早期使用氢化可的松能竞 争性抑制钩体内毒素的毒性作用)。
④强心 酌用强心剂,如西地兰或毒K。
⑤止血:酌情给云南白药、维生素K等。亦 可输新鲜全血。
口鼻涌血;
图片
(4)肺组织无明显结构破坏。
Go on
病理
Pathology
end
临床表现Clinical feature
潜伏期: 2~28天, 多7~14天, 平均10天。 临床表现常多种多样,轻重不一。 病程分(早、中、晚)三期,五型。
临床表现Clinical feature
Go on
治疗Therapy 部分钩体病病人首次用青霉素G治疗后,可
4.闭塞性脑动脉炎:见于波摩那型隐型感染后2~5个月,表现类 似脑膜炎型,脑血管造影为脑基底部多发性动脉炎,血清补体 结合试验及显凝试验阳性。多于治疗1~2月后因血管病变好转 或侧枝循环建立而恢复。
实验室检查Lab.exam.
(一)常规 1.WBC和中性粒细胞轻度升高或正常。 2.尿常规2/3病人有轻度蛋白尿,镜下有少量 红细胞、白细胞或管型。 3.胸片 (二)特异性检查 1.血培养 柯氏培养基,至少2周才能生长,4 周不长为阴性。阳性率0.2-0.7。 2.血清学试验:显凝试验(MAT):>1:400
治疗 ③解Th毒era及py早应用氢考200~300mg静滴, 必要时100mg缓慢静注(肺泡细胞具有的钩 体内毒素的特殊受体,同时又是肾上腺皮质 激素的受体。所以早期使用氢化可的松能竞 争性抑制钩体内毒素的毒性作用)。
④强心 酌用强心剂,如西地兰或毒K。
⑤止血:酌情给云南白药、维生素K等。亦 可输新鲜全血。
口鼻涌血;
图片
(4)肺组织无明显结构破坏。
Go on
病理
Pathology
end
临床表现Clinical feature
潜伏期: 2~28天, 多7~14天, 平均10天。 临床表现常多种多样,轻重不一。 病程分(早、中、晚)三期,五型。
临床表现Clinical feature
《钩端螺旋体病》课件

1 皮肤损伤和疼痛
钩端螺旋体病通常会引起皮肤损伤和疼痛,染钩端螺旋体后,患者常会出现发热和寒 战等全身性症状。
3 消化系统不适
部分感染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 化系统不适症状。
4 神经系统症状
在一些严重感染病例中,患者可能出现头痛、 头晕、神经功能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
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了解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和管理疾病。
治疗方法
• 抗生素疗法,如喹诺酮类或大环内酯类药物。 • 对症治疗,如镇痛药和消炎药。 • 康复护理和休息。
预防措施
• 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洗澡。 • 避免接触被感染的蚂蚁和其他受感染的动物。 • 饮用安全和清洁的水源。 • 烹饪和食用熟透的食物。
蚂蚁传播
某些种类的蚂蚁可以被感染并传 播钩端螺旋体,人类通过接触感 染的蚂蚁而患病。
水源污染
饮用被感染的水源是另一种常见 的钩端螺旋体病传播途径,特别 是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
食物污染
摄入被感染的食物,特别是生或 未煮熟的食物也可能导致钩端螺 旋体感染。
钩端螺旋体病的症状和临床表现
钩端螺旋体病的症状和临床表现可以有所不同,取决于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本部分将详细介绍常见的症状 和临床表现。
钩端螺旋体病是什么?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钩端螺旋 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它可 以感染人类和动物。
病原体特征
钩端螺旋体是一种微小的细 菌,以螺旋状的形态存在, 具有弯曲和钩状的末端,因 此得名。
疾病分类
钩端螺旋体病可分为不同类 型,包括经典型和非经典型, 严重程度和症状也有所不同。
钩端螺旋体的传播途径
钩端螺旋体病的传播途径决定了人们感染疾病的方式。了解传播途径对预防和控制钩端螺旋体病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钩端螺旋体病 leptospirosis
精品课件
1
螺旋体
细长、柔软、螺旋状、运动活泼
基本结构与细菌相似
繁殖方式
致病菌属
密螺旋体:梅毒、雅司病
疏螺旋体:流行性回归热、莱姆病
钩端螺旋体:钩端螺旋体病
精品课件
2
一、概论
致病钩端螺旋体
动物源性传染病
鼠与猪为主要传染源
临床特点
早期:钩体败血症
1.临床病变基础:是毛细血管感染中毒性损伤。
2.临床类型基础:全身毛细血管病变导致各重要器
官功能障碍,器官障碍程度不同而临床表现不同,
主要靶器官不同--临床类型不同。
3.临床病理特征: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与组织
形态轻微变化不相一致,较易逆转。如肺弥漫性出
血时,其功能障碍很严重,但病理损伤却较轻微。
我国 绝大部精品分课件省、市、自治区均有。8
流行类型及其特点
传染源 主要菌群 传播因素 流行季节 感染地区 发病情况 国内地区 临床类型
稻田型 鼠 黄疸出血 鼠尿污染 秋季 稻田 、塘 集中 南方 流感伤寒型 少数肺出血 黄疸出血
雨水型 猪或犬 波摩那 暴雨积水 夏季 院落内外 分散 北、南方 流感伤寒型
生长速度缓慢,一周
抵抗力:对干燥冷热敏感,一般消毒剂可杀灭,
水或湿土中存活时间长
精品课件
4
精品课件
5
抗原性
菌体脂多糖复合物--群,多糖蛋白复合物--型
国际 23个群 269个血清型
国内 19个群
75个血清型
我国主要菌群
波摩那群:洪水型和雨水型主要菌群
黄疸出血群:稻田型主要菌群
精品课件
6
三、流行病学
精品课件
18
2.肺出血型
肺出血轻型:
咳嗽、痰中带血、肺部少量湿啰音
X线:肺部小片影,无呼吸、循环功能障碍
肺弥漫性出血型:
先兆期:心慌、气促、烦躁、血痰、咯血
脉快、肺部湿啰音渐多
X线点、片影,小片融合
出血期:发绀、窒息、咯血、大量啰音
X线广泛点、片影,大片融合
垂危期:神志、呼吸改精品变课件、大咯血。
畏寒高热、肌肉酸痛、全身乏力 眼结膜充血出血、腓肠肌压痛、淋巴节肿大
中期:各器官损害、功能障碍
后期:变态反应后发精症品课件
3
二、病原学
形态结构:细长,一般呈12~18个细密规则的螺
旋状结构,两端呈钩状,穿透力强。由菌体、轴丝、
外膜组成
染色:革兰染色阴性,镀银染色为黑、褐色
培养:需氧,在含兔血清的柯氏培养基内生长,
三体征
- 结膜充血出血:无炎性分泌物
- 腓肠肌压痛
- 淋巴结肿大及压痛:腹股沟及腋窝淋巴结
总结: 发热、酸痛、一身乏,精眼品课红件 、腿疼、淋结大
17
中 期(3-10d)
1.流感伤寒型:无器官损害 2.肺出血型:
颇为常见,在早期基础上,第3-4d开始加重 以全身毒血症状及轻重不一的咯血为特征 分型:肺出血轻型、肺弥漫性出血型
脑损害 后期-恢复期(第7-10d后)---后发症
精品课件
15
临床分型
流感伤寒型--最常见 肺出血型(轻型、弥漫出血型) 黄疸出血型 脑膜脑炎型 肾功能衰竭型
精品课件
16
早 期(1-3d)(各型相同)
三症状
- 发热:急起稽留或弛张,可有寒战
- 肌肉酸痛:全身肌肉酸痛,以腓肠肌为著
- 全身乏力
精品课件
11
肺出血病理
钩体毒素与肺组织间相互反应引起肺毛细血管功
能改变或结构变化;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接处由松弛到完全开启,形
成细胞间的“孔道”或出现缺口,红细胞则以伪
足
形式由孔道中溢入肺泡;
这种出血属肺微血管漏出精性品课出件 血。
12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接处示意图
缺口
精品课件
紧密
松动
开启
13
病理
(无钩体血症,不需抗菌素治疗)
精品课件
23
后发症
后发热:热退1-5d,再发热,1-3d后消失 眼后发症:热退1w-1m出现,波摩那群有关,
葡萄膜炎、虹膜睫状体炎 反应性脑膜炎:后发热同时出现 闭塞性脑动脉炎:0.5m-5m出现,偏瘫、失
语、短暂肢体瘫痪。脑基底部多发A狭窄
精品课件
24
六、实验检查
常规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轻度增 高。
尿常规:蛋白尿,少量细胞及管型。
肝功能、肾功能
脑 脊 液 : 压 力 ↑ 、 蛋 白 ↑ 、 wbc < 500×106/L、糖↓、氯正常
精品≥1:400,4倍增高 抗体1w出现阳性,2-3w高峰
IgM抗体检测:敏感性特异性高 血培养柯氏培养基:1-8w,20-70% PCR检测血、脑脊液、尿中的钩体DNA
19
肺弥漫性出血型
精品课件
20
中期
3.黄疸出血型:早期基础上,第4-5d后加重
黄疸与肝损
腔道出血(鼻、消化道)
肾损害-主要死因
4.脑膜脑炎型:
以中枢N系统损害为主
颅内压↑表现
5.肾功能衰竭型:单纯精少品课见件
21
黄疸出血型
精品课件
22
后发症期(7-10d后)
钩体病后发症: 部分钩体病人在发热消退的恢复期可再次 出现发热、眼部症状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一般认为是由机体感染钩体后诱发的变态 反应引起。出现时间在病后2周到6个月内。
传染源:南方以野鼠为主,北方以猪为主。
黑线姬鼠 —— 稻田型
猪
—— 洪水型
传播途径:直接接触传播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病后对同型钩体有
免疫力,型间交叉免疫少。
精品课件
7
流行特征
形式:稻田型:南方各省 洪水型:北方各省
季节:夏秋季(6~10月); 年龄:青壮年; 性别:男>女; 职业:以农民、渔民、屠宰工人为主; 地区分布:全球 分布广,以热、亚热带最多;
洪水型 猪 波摩那 洪水泛滥 夏季 洪水泛滥区 集中 北、南方 流感伤寒型 少数脑膜脑炎型
精品课件
9
四、发病机制
钩体经皮肤粘膜侵入 经淋巴、毛细血管入血繁殖 形成钩体败血症--流感伤寒型表现 钩体入内脏--肺出血、肝炎、肾衰及脑膜
脑炎 病情轻重与菌型及人体免疫状态有关
精品课件
10
内脏损害三特征:
肝 细胞变性肿胀,炎细胞侵润,胆汁淤积, 包膜下出血。
肾 间质水肿,肾小管退行性变,坏死。
肺 毛细血管内皮间隙增宽,漏出性出血。
脑 血管损伤、炎性浸润。
肌 腓肠肌明显,肿胀、横纹肌消失、出血、
炎性细胞浸润。
精品课件
14
五、临床表现
潜伏期2-28d 临床分期:3期 早期-败血症期(第1-3d)---三症,三征 中期-器官损伤期(第3-10d)---肺、肝、肾、
精品课件
1
螺旋体
细长、柔软、螺旋状、运动活泼
基本结构与细菌相似
繁殖方式
致病菌属
密螺旋体:梅毒、雅司病
疏螺旋体:流行性回归热、莱姆病
钩端螺旋体:钩端螺旋体病
精品课件
2
一、概论
致病钩端螺旋体
动物源性传染病
鼠与猪为主要传染源
临床特点
早期:钩体败血症
1.临床病变基础:是毛细血管感染中毒性损伤。
2.临床类型基础:全身毛细血管病变导致各重要器
官功能障碍,器官障碍程度不同而临床表现不同,
主要靶器官不同--临床类型不同。
3.临床病理特征: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与组织
形态轻微变化不相一致,较易逆转。如肺弥漫性出
血时,其功能障碍很严重,但病理损伤却较轻微。
我国 绝大部精品分课件省、市、自治区均有。8
流行类型及其特点
传染源 主要菌群 传播因素 流行季节 感染地区 发病情况 国内地区 临床类型
稻田型 鼠 黄疸出血 鼠尿污染 秋季 稻田 、塘 集中 南方 流感伤寒型 少数肺出血 黄疸出血
雨水型 猪或犬 波摩那 暴雨积水 夏季 院落内外 分散 北、南方 流感伤寒型
生长速度缓慢,一周
抵抗力:对干燥冷热敏感,一般消毒剂可杀灭,
水或湿土中存活时间长
精品课件
4
精品课件
5
抗原性
菌体脂多糖复合物--群,多糖蛋白复合物--型
国际 23个群 269个血清型
国内 19个群
75个血清型
我国主要菌群
波摩那群:洪水型和雨水型主要菌群
黄疸出血群:稻田型主要菌群
精品课件
6
三、流行病学
精品课件
18
2.肺出血型
肺出血轻型:
咳嗽、痰中带血、肺部少量湿啰音
X线:肺部小片影,无呼吸、循环功能障碍
肺弥漫性出血型:
先兆期:心慌、气促、烦躁、血痰、咯血
脉快、肺部湿啰音渐多
X线点、片影,小片融合
出血期:发绀、窒息、咯血、大量啰音
X线广泛点、片影,大片融合
垂危期:神志、呼吸改精品变课件、大咯血。
畏寒高热、肌肉酸痛、全身乏力 眼结膜充血出血、腓肠肌压痛、淋巴节肿大
中期:各器官损害、功能障碍
后期:变态反应后发精症品课件
3
二、病原学
形态结构:细长,一般呈12~18个细密规则的螺
旋状结构,两端呈钩状,穿透力强。由菌体、轴丝、
外膜组成
染色:革兰染色阴性,镀银染色为黑、褐色
培养:需氧,在含兔血清的柯氏培养基内生长,
三体征
- 结膜充血出血:无炎性分泌物
- 腓肠肌压痛
- 淋巴结肿大及压痛:腹股沟及腋窝淋巴结
总结: 发热、酸痛、一身乏,精眼品课红件 、腿疼、淋结大
17
中 期(3-10d)
1.流感伤寒型:无器官损害 2.肺出血型:
颇为常见,在早期基础上,第3-4d开始加重 以全身毒血症状及轻重不一的咯血为特征 分型:肺出血轻型、肺弥漫性出血型
脑损害 后期-恢复期(第7-10d后)---后发症
精品课件
15
临床分型
流感伤寒型--最常见 肺出血型(轻型、弥漫出血型) 黄疸出血型 脑膜脑炎型 肾功能衰竭型
精品课件
16
早 期(1-3d)(各型相同)
三症状
- 发热:急起稽留或弛张,可有寒战
- 肌肉酸痛:全身肌肉酸痛,以腓肠肌为著
- 全身乏力
精品课件
11
肺出血病理
钩体毒素与肺组织间相互反应引起肺毛细血管功
能改变或结构变化;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接处由松弛到完全开启,形
成细胞间的“孔道”或出现缺口,红细胞则以伪
足
形式由孔道中溢入肺泡;
这种出血属肺微血管漏出精性品课出件 血。
12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接处示意图
缺口
精品课件
紧密
松动
开启
13
病理
(无钩体血症,不需抗菌素治疗)
精品课件
23
后发症
后发热:热退1-5d,再发热,1-3d后消失 眼后发症:热退1w-1m出现,波摩那群有关,
葡萄膜炎、虹膜睫状体炎 反应性脑膜炎:后发热同时出现 闭塞性脑动脉炎:0.5m-5m出现,偏瘫、失
语、短暂肢体瘫痪。脑基底部多发A狭窄
精品课件
24
六、实验检查
常规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轻度增 高。
尿常规:蛋白尿,少量细胞及管型。
肝功能、肾功能
脑 脊 液 : 压 力 ↑ 、 蛋 白 ↑ 、 wbc < 500×106/L、糖↓、氯正常
精品≥1:400,4倍增高 抗体1w出现阳性,2-3w高峰
IgM抗体检测:敏感性特异性高 血培养柯氏培养基:1-8w,20-70% PCR检测血、脑脊液、尿中的钩体DNA
19
肺弥漫性出血型
精品课件
20
中期
3.黄疸出血型:早期基础上,第4-5d后加重
黄疸与肝损
腔道出血(鼻、消化道)
肾损害-主要死因
4.脑膜脑炎型:
以中枢N系统损害为主
颅内压↑表现
5.肾功能衰竭型:单纯精少品课见件
21
黄疸出血型
精品课件
22
后发症期(7-10d后)
钩体病后发症: 部分钩体病人在发热消退的恢复期可再次 出现发热、眼部症状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一般认为是由机体感染钩体后诱发的变态 反应引起。出现时间在病后2周到6个月内。
传染源:南方以野鼠为主,北方以猪为主。
黑线姬鼠 —— 稻田型
猪
—— 洪水型
传播途径:直接接触传播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病后对同型钩体有
免疫力,型间交叉免疫少。
精品课件
7
流行特征
形式:稻田型:南方各省 洪水型:北方各省
季节:夏秋季(6~10月); 年龄:青壮年; 性别:男>女; 职业:以农民、渔民、屠宰工人为主; 地区分布:全球 分布广,以热、亚热带最多;
洪水型 猪 波摩那 洪水泛滥 夏季 洪水泛滥区 集中 北、南方 流感伤寒型 少数脑膜脑炎型
精品课件
9
四、发病机制
钩体经皮肤粘膜侵入 经淋巴、毛细血管入血繁殖 形成钩体败血症--流感伤寒型表现 钩体入内脏--肺出血、肝炎、肾衰及脑膜
脑炎 病情轻重与菌型及人体免疫状态有关
精品课件
10
内脏损害三特征:
肝 细胞变性肿胀,炎细胞侵润,胆汁淤积, 包膜下出血。
肾 间质水肿,肾小管退行性变,坏死。
肺 毛细血管内皮间隙增宽,漏出性出血。
脑 血管损伤、炎性浸润。
肌 腓肠肌明显,肿胀、横纹肌消失、出血、
炎性细胞浸润。
精品课件
14
五、临床表现
潜伏期2-28d 临床分期:3期 早期-败血症期(第1-3d)---三症,三征 中期-器官损伤期(第3-10d)---肺、肝、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