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信息检索2017)
信息检索名词解释与简答 答案

●名词解释●信息检索●广义的信息检索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用户的需要找到有关信息的过程和技术。
狭义的信息检索是指从信息集合中找到所需信息的过程。
●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指判断何时、何地需要信息,并有效地定位、获取、评价和利用信息的一系列能力的总和。
●信息意识●信息意识又称信息观念,是人们对信息需求的自觉反映,即对信息的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的敏感性。
●信息能力●是人们有效快速的获取、加工、存储、利用和传递信息的能力。
●信息道德●是指在整个信息活动中,信息创建者、信息服务提供者和信息使用者所必须要遵守的社会法律法规和行为准则。
●零次文献●是指未公开出版的实验记录、原始录音(像)、书信、手稿、口头交流的信息或实物等。
●一次文献●指以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为依据而撰写并公开发表或出版的信息。
●二次文献●是对一定范围、时间或类型的大量一次文献按其特征收集整理、压缩、加工,并按一定顺序组织编排、用于检索查找利用这些文献而编制的文献。
如书目、索引、文摘、题录、简介等。
●三次文献●三次文献是在充分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对一次文献做出的系统整理和概括的论述,并加以分析综合编写而成的概括性文献。
●主题词●是以自然语言为基础,以概念组配为基本原理,并经过规范化处理,表达主题的最小概念单元,作为信息存储和检索依据的一种检索语言。
●关键词●关键词是出现在文献题名、文摘、正文中,能够表达文献主题,具有检索意义的语词。
●叙词●所谓叙词,是指从自然语言中优选出来并经过规范化处理的术语,又称主题词。
●查全率●查全率是指系统在进行某一检索时,检出的相关文献量与系统文献库中相关文献总量的比率,它反映该系统文献库中实用的相关文献量在多大程度上被检索出来。
●查全率=【检出相关文献量/文献库内相关文献总量】×100%●查准率●查准率是指系统在进行某一检索时,检出的相关文献量与检出文献总量的比率,它反映每次从该系统文献库中实际检出的全部文献中有多少是相关的。
信息检索答案

一、名词解释(5x4=20分)1.截词检索:是指在检索标识中保留相同的部分,用相应的截词符代替可变化部分。
检索中,计算机会将所有含有相同部分标识的记录全部检索出来。
截词符一般用“?”或“*”表示,但不同的数据库中有所差别。
2.信息检索: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
3.查准率:是指检出文献中合乎需要的文献数量占检出文献全部数量的比例。
4.查全率:是指检出的文献数量占数据库中全部相关文献数量的比例。
5.引文索引:是一种将科技期刊、专刊、专题丛书等文献资料所发表的论文后所附的参考文献的作者、题目、出处等项目,按照引证与被引证的关系进行排列而编制的索引。
二、简答(5x6=30分)1.查找国内外学位与会议论文分别有哪些数据库?每类中分别举2个英文数据库(包括全称、简称与中译)和1个中文数据库。
(1)国内外的学位论文数据库包括索引与摘要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如CALIS的《学位论文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CNKI的《优秀硕博士论文数据库》,美国博硕士论文库PQDD(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s),美国学位论文网络数字图书馆NDLTD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is and Dissertations)等。
(2)会议论文数据库包括:会议论文索引与摘要,如CALIS会议论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OCLC会议数据库——《在会议上提交的文章索引》(Papers First),《会议出版物索引》(Proceedings),Web of Knowledge的会议录引文索引CPCI(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
2.布尔逻辑检索的主要运算符有哪些?它们各代表什么含义?请分别举一例说明。
数据挖掘中的名词解释

第一章1,数据挖掘(Data Mining),就是从存放在数据库,数据仓库或其他信息库中的大量的数据中获取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最终可理解的模式的非平凡过程。
2,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
3,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是研究计算机怎样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结构使之不断改善自身的性能。
4,知识工程(Knowledge Engineering)是人工智能的原理和方法,对那些需要专家知识才能解决的应用难题提供求解的手段。
5,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是指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的信息的过程和技术。
6,数据可视化(Data Visualization)是关于数据之视觉表现形式的研究;其中,这种数据的视觉表现形式被定义为一种以某种概要形式抽提出来的信息,包括相应信息单位的各种属性和变量。
7,联机事务处理系统(OLTP)实时地采集处理与事务相连的数据以及共享数据库和其它文件的地位的变化。
在联机事务处理中,事务是被立即执行的,这与批处理相反,一批事务被存储一段时间,然后再被执行。
8, 联机分析处理(OLAP)使分析人员,管理人员或执行人员能够从多角度对信息进行快速一致,交互地存取,从而获得对数据的更深入了解的一类软件技术。
8,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是辅助决策者通过数据、模型和知识,以人机交互方式进行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决策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它为决策者提供分析问题、建立模型、模拟决策过程和方案的环境,调用各种信息资源和分析工具,帮助决策者提高决策水平和质量。
信息检索与利用的名词解释

信息检索与利用的名词解释信息检索与利用是指通过特定的工具和技术,从大量的信息中准确地获取所需的信息,并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检索与利用成为了人们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与信息检索与利用相关的重要名词进行解释。
一、信息检索信息检索是指通过各种信息存储介质和检索系统,根据用户需求,从大规模信息资源中查找并提供相关信息的过程。
它包括了信息需求分析、检索策略制定、检索行为和结果评价等阶段。
信息检索的目标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准确地找到相关的信息。
1. 查询查询是用户通过检索系统输入的查找信息的指令或问题。
查询可以是关键词、短语甚至一整个句子。
合理构建查询是信息检索的关键,它决定了检索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 检索系统检索系统是用来存储和组织大量信息资源,并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的系统。
它们通常由索引、搜索引擎、检索算法和用户接口等部分组成。
常见的检索系统包括网络搜索引擎、图书馆信息系统和企业内部知识库等。
3. 信息过滤信息过滤是通过自动化的方式,根据用户的兴趣和关注点,从大规模信息中筛选出符合用户需求的内容。
信息过滤可以根据各种条件和规则进行,例如关键词、时间范围、作者等。
它通过过滤无用信息,提供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二、信息利用信息利用是将检索到的信息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问题或产生价值的过程。
信息利用是信息检索的延伸和发展,它强调将获得的信息应用到实际场景中,以满足用户的具体需求。
1. 信息处理信息处理是将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加工的过程。
它包括信息的分类、筛选、归纳和汇总等操作,以便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利用信息。
2. 知识发现知识发现是通过对大规模信息的分析、挖掘和模式识别,从中发现新的知识和规律的过程。
它利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从信息中抽取价值,用于决策支持和创新等领域。
3. 信息可视化信息可视化是通过图表、图形和其他视觉化方式,将信息呈现给用户,以提高信息的理解和交流效果。
文献信息检索作业

信息检索大作业一、名词解释1、信息检索信息检索最普通的理解就是信息查找。
它是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求查找出有关的信息的过程和技术。
信息检索又叫做信息存储与检索(information storage and retrieval)。
信息检索可以分为事实检索、数据检索、文献检索。
2、文献检索文献检索实在检索工具或文献数据库中查找含有情报用户特定需要内容的文献的方法和过程。
它是信息检索的信息检索中最重要的部分。
因此可以将信息检索和文献检索看做是同义词。
3、特种文献特种文献是一种不以书刊形式出版的文献,一般不公开发行,它包括专利文献、会议资料、科技报告、技术标淮、学位论文、政府出版物、产品样本及其说明书等。
其特点是内容涉及面广、种类多、数量大、报道快、参考价值高。
4、检索语言信息检索语言是根据信息检索的需要而创造的专门供信息标引和信息检索使用的一种人工语言。
检索语言是人与检索系统进行对话的基础。
5、专利的“国际三性”三性是指专利的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
新颖性是指专利申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是前所未有的。
创造性是指同申请日以前的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该实用新型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6、计算机检索计算机检索就是通过计算机进行的文献信息检索。
计算机检索包括光盘数据库检索、网络数据库检索和互联网信息检索。
7、数据库从信息的角度来说,数据的集合,指将大量的信息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并存储起来所形成的数据集合。
8、布尔逻辑算符布尔逻辑算符是在信息检索过程中为了提高检索效率而用来组合检索词,进行检索语言或者检索代码的组配,规定检索词之间的逻辑关系的算符。
布尔逻辑算符包括逻辑与(and *)、逻辑和(or +)、逻辑非(not -)。
二、简答1.信息、知识、情报和文献之间的关系。
信息是物质存在方式及其运动规律、特点的外在表现。
信息检索服务的名词解释

信息检索服务的名词解释信息检索服务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帮助用户查找并获取所需信息的一种服务。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信息爆炸式增长的时代已经到来。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一种高效、准确的方法来检索和获取我们想要的信息,信息检索服务就应运而生。
一、信息检索服务的定义和功能信息检索服务是指通过信息检索系统来提供信息搜索、过滤和定位等功能,以满足用户对信息查询和获取的需求。
它通过建立索引和应用信息检索算法,在海量的信息中快速定位和提供用户所需的信息。
1.1 信息检索的定义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IR)是一个广泛涵盖的概念,指的是在大规模的信息集合中找到满足特定信息需求的文档或资源。
它不仅仅是传统的文本搜索,也包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内容的检索。
1.2 信息检索服务的功能信息检索服务的主要功能包括:(1)检索文档:通过关键词或其他查询方式对大规模的文档进行检索,提供用户所需的信息。
(2)过滤信息:根据用户的需求,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和过滤,提供更准确和相关的信息。
(3)排序文档:将搜索结果按照一定的排序算法进行排序,使用户能够更方便地找到最相关的信息。
(4)信息推荐:根据用户的历史搜索行为和兴趣偏好,向用户推荐个性化的信息,提供更好的搜索体验。
二、信息检索服务的基本原理信息检索服务是建立在信息检索系统的基础上的,它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现信息的检索和提供。
2.1 建立索引信息检索系统首先需要对文档集合进行建立索引的操作。
索引是一种数据结构,它存储了文档中关键词的出现位置和频率等信息,以便于后续的快速检索。
2.2 查询处理当用户输入查询请求时,信息检索系统会对查询请求进行处理。
这个处理过程包括分析查询语句的语法、去除停用词、展开同义词等操作,以便于生成一个能够准确表示用户需求的查询表达式。
2.3 检索匹配在得到查询表达式后,信息检索系统会将其与索引中的关键词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程度对文档进行排序。
医学信息检索名词解释

信息(一):信息指物质存在或运动方式与状态的表现形式或反映,是现实世界事物的反应,它提供了客观世界的消息、知识,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
知识:是人类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中各种现象、规律的信息反映进行思维分析,加工提炼,经过系统化、理论化的结果。
情报:情报是人们以各种方式传递与交流的具有一定目的与时效的信息,是人们为一定目的搜集的有使用价值的知识或信息。
文献: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情报意识:是指人对信息敏锐的感受力、判断能力和洞察力。
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指判断何时、何地需要信息,并有效地定位、获取、评价和利用信息的一系列能力的总和。
文献检索: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的信息过程,所以它的全称又叫“信息的存储与检索”。
检索语言:是根据信息检索的需要创造出来的一种人工语言,是在文献检索领域中用来描述文献特征和表达信息检索提问的一种专用语言。
一次文献:指以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为依据而撰写并公开发表或的信息。
二次文献:是对一定范围、时间或类型的大量一次文献按其特征收集整理、压缩、加工,并按一定顺序组织编排、用于检索查找利用这些文献而编制的文献。
如书目、索引、文摘、题录、简介等。
三次文献:三次文献是在充分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对一次文献做出的系统整理和概括的论述,并加以分析综合编写而成的概括性文献。
:由依法设立的单位。
特种文献:是指发行和获取途径都比较特殊的科技文献。
检索途径:是指检索系统为用户提供的得到所需文献的路径。
主题词:是以自然语言为基础,以概念组配为基本原理,并经过规范化处理,表达主题的最小概念单元,作为信息存储和检索依据的一种检索语言。
分类途径:是指按照文献资料所属学科(专业)类别进行检索的途径,它所依据的是检索工具中的分类索引。
主题索引:也称主题途径。
这是按照文献的主题内容查找文献的途径。
是出现在文献题名、文摘、正文中,能够表达文献主题,具有检索意义的语词。
信息检索

信息检索一、名词解释:1.信息检索:狭义的信息检索概念是指在信息的海洋中选取符合需要的信息的过程称为信息检索。
而如今发展为包括信息的储存、组织、查询、提取等多个工作过程,所以广义的信息检索又称为信息储存与检索。
2.CALIS:全称为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information system),其联合目录数据库始建于1997年。
其资源类型包括原文、图片、阴文、文摘、馆藏、相关文献等;育种覆盖中文、英语和日语。
3.引文索引:利用文献引证关系检索相关文献的索引。
引文索引以某一文献(包括作者、题名、发表年份、出处等基本数据)作为标目,标目下著录引用或参考过该文献的全部文献及出处。
它主要供用户从被引文献查找引用文献。
4.截词检索:截词检索是预防漏检提高查全率的一种常用检索技术,大多数系统都提供截词检索的功能。
截词是指在检索词的合适位置进行截断,然后使用截词符进行处理,这样既可节省输入的字符数目,又可达到较高的查全率。
尤其在西文检索系统中,使用截词符处理自由词,对提高查全率的效果非常显著。
5.科技查新:科技查新是文献检索和情报调研相结合的情报研究工作,它以文献为基础,以文献检索和情报调研为手段,以检出结果为依据,通过综合分析,对查新项目的新颖性进行情报学审查,写出有依据、有分析、有对比、有结论的查新报告。
二、填空1.文献按内容层次可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
2.计算机信息技术中常用的检索技术是:布尔逻辑检索、截词检索、限制检索、词位检索。
3.信息素质的内涵包括:信息意识、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
4.SCI是什么的缩写: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5.位置算符W:这个算符表示其两侧的检索词必须紧密相连,除空格和标点符号外,不得插入其他词或字母,两词的词序不可以颠倒,3N:此算符两侧的检索词之间允许间隔最多3个其他词或字母,且两者词序可颠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信息检索: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用户需要找出相关文献的过程。
其中包括存与取两个环节,存即信息存储,是对信息进行收集、标引、描述、及组织,并对其特征化表达集加以整序,形成信息检索工具或检索系统的过程。
取即信息查找,是通过某种查询机制从检索工具或检索系统中查找出用户所需的特定信息或获取其线索的过程。
2、查全率:是指检出的相关文献量与检索系统中相关文献总量的比率,是衡量信息检索系统检出相关文献能力的尺度,可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查全率=(检出相关文献量/系统中相关文献总量)*100%
3、查准率:是指检出的相关文献量与检出文献总量的比率,是衡量信息检索系统精确度的尺度,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查准率=(检出相关文献量/检出文献总量)*100%
4、漏检率:是指漏检相关文献量与在检索系统中相关文献总量的比率,是衡量信息检索系统漏检文献的尺度,可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漏检率=(漏检相关文献量/系统中相关文献总量)*100%
5、跨库检索:可同时检索多个平台上的多种资源,输入一个检索式,便可以看到多个数据库的查询结果。
6、单库检索:在选定的单一数据库中进行检索。
7、经典论文优先:被引用数比较多,或者文章发表在档次比较高的杂志上等经典的、有价值的文献优先排在前面。
8、相关度优先:和查询的条件内容最相关的文献优先排在前面。
9、最新论文优先:发表时间比较新的文献优先排在前面。
10、精确匹配:检索结果中包含与检索词完全相同的词语
11、模糊匹配:检索结果包含检索词或检索词中的词素
12、顺查法是根据有关课题的起始年代利用选定的检索工具由远及近的进行逐年查找。
13、倒查法从最新时间查找起,直到满足检索要求为止。
14、抽查法是针对有关学科的发展特点,抽查某些特定时期的文献信息。
15、二次检索是指在前一次检索结果的范围内,继续进行检索。
16、定题检索SDI (selective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查找有关特定主题最新信息的检索。
17、回溯检索RS (retrospective search)查找一段时期内有关特定主题信息的检索。
18、检索语言又称为情报语言、情报存储和检索语言、信息组织语言,是信息存储与检索过程中用于描述信息特征和表达用户信息提问的一种人工语言,是实现人与检索系统对话的交流语言。
19、手工检索:以手工操作的方式,利用检索工具书进行信息检索。
20、检索工具是用来报道、存和查找信息的工具,通常是指以书本或卡片形式呈现、采用手工方式进行的设施,如检索期刊、书目索引和卡片目录等。
21、全文检索是将存储于数据库中的整本书、整篇文章中的任意内容找出来的检索。
22、同句检索是要求参加检索运算的两个词必须在同一自然句中出现,其先后顺序不受限制。
23、搜索引擎是指Internet上的、在万维网中主动搜索信息并能自动索引、提供查询服务的一类网站,这些网站通过网络搜索软件(又称网络搜索机器人)或网站登录等方式,将Internet上大量网站的页面收集到本地,经过加工处理建立建成数据库从而能够对用户提出的各种查询作出响应,提供用户所需的信息。
24、初级检索:初学者适用。
该方法的特点是方便、快捷、效率高,但查询结果有很大的冗余。
在检索结果中要进行二次检索才能提高查准率
1.(1)图书[M]:包括专著、教科书、各种科普读物及专业参考工具书等,特点是:内容系统、成熟、定型、信息经筛选,可靠性强,出版周期长,更新速度慢,从检索角度,图书一般不作为主要检索对象。
分类:1)阅读性图书:包括教科书、专著、文集等。
2)工具书:包括字词典、百科全书、手册、年鉴等。
3)检索用书,如以图书形式刊行的书目、题录、文摘等。
(2)期刊[J]:定期或不定期刊行的连续出版物,如杂志、年度报告、年鉴、丛书、学会的会议录、学报和纪要等,特点是:数量大、品种多,内容丰富多样、出版周期短、报道速度较快、发行、流通面很广泛,连续性强,伴随着相应的学科领域发展前进。
职能:记录正式的公开的科学技术活动,传播科技信息的主要工具。
分类:1)学术性与技术性期刊:各种学报、通报、汇刊、评论、进展等。
2)杂志:者娱乐、新闻等。
3)检索性期刊:专门报道二次文献信息4)快报性期刊:如各种通讯、短讯等。
(3)会议文献的特点是传递情报比较及时,内容新颖,专业性和针对性强,种类繁多,出版形式多样。
它是科技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一会议上的文献论题集中、新颖、丰富、专深、学术性强,一般是经过挑选的,质量较高,能及时反映科学技术中的新发现、新成果、新成就以及学科发展趋向,是了解各国科技发展水平和动向的重要文献来源。
文献按载体形势分为:刻写型、印刷型、缩微型、声像型、电子型。
14.美国四大科技报告(AD,PB,NASA ,DOE )
AD报告1951年开始出版。
现由美国国防技术情报中心负责收集整理和出版。
报告内容以国防部各个合同户的研究报告为主,其报告号冠以AD,A原先为Armed、D则为Document 之意,现在则可理解为入藏报告(Accession Document);PB报告产生于二战结束之后,当时美国政府为了整理和利用从战败国获得的数以千吨计的秘密科技资料,于1945年6月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出版局,即美国商务部出版局(Publication Board),负责收集、整理、报导利用这些资料;NASA报告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科技情报处编辑、出版的专业性检索刊物,它是检索航空航天科技报告的重要工具。
;DOE 报告,是美国能源部DOE技术情报中心编辑出版的半月刊。
收录能源部部属科研机构和各大学等一切与能源有关的科技文献,以科技报告为主。
2.文献检索是以文献作为检索对象,查找含有用户所需信息内容的文献,文献是一种相关性检索而非确定性检索,系统不直接解答用户所提出的问题本身,只提供与之相关文献或文献的属性信息与来源指示供用户参考和取舍。
所以其检索对象是包含特定信息的各种文献。
数据检索是将经过选择、整理、鉴定的数值存入数据库中,根据需要查出可回答某一问题的数据的检索。
数据检索是一种确定性的检索,即直接提供用户所需要的确切数据。
而且检索结果一般也是确定性的,要么是有,要么是没有;要么是对,要么是错。
有些数据检索系统不仅能查出数据,还提供一定的运算、推导能力。
事实检索是检索关于某些客体(如机构、人物等)的指示性描述,或关于某一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等信息并将其查找出来的检索。
如:名词术语、概念、定义、理论、方法、公式、事件等。
事实检索属于数据,因为事实也是一种数据,即非数值性数据
3.信息检索语言(retrieval language)又称为情报语言、情报存储和检索语言、信息组织语言,是用来描述文献特征,表达主题提问的一种专门的人工语言,是由给定领域中的一切可用来描述信息内容和信息需求的词汇或符号,及其使用规则构成的供标引和检索的工具。
是沟通信息存储与检索两个过程,标引人员与检索人员的桥梁。
信息检索语言是检索系统的语言基础,主要作用是:表达描述信息内容和信息需求;用于信息的组织和整序;用于对检索系统中索引标识或提问标识的规范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