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工程学概论
《人体工程学》人体工程学概述

多元化发展
01
人体工程学将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涉及的领域包括生
物医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社会学等。
技术创新
02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人体工程学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
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应用。
人机融合
03
人体工程学将更加注重人与机器的融合,提高人机交互的效率
和舒适度。
未来人体工程学的挑战与机遇
隐私和安全
随着人体工程学的广泛应用,隐私和安全问题将变得更加突出, 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来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
伦理和道德
人体工程学的发展也面临着伦理和道德的挑战,如对人类身体和 行为的干预和改变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等。
市场机遇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人体工程学将拥有 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机遇。
03
人体工程学在产品设计中 的应用
人体测量与数据应用
人体测量数据定义
人体测量数据是描述人体各部位尺寸和形态特征的数据,如身高 、体重、肩宽、臀围等。
人体测量数据应用
在产品设计中,人体测量数据可以用于指导产品的尺寸和形态设 计,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人体测量数据的局限性
人体测量数据存在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因此需要在设计过程中 结合其他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1 2 3
产品设计与人体工程学关系
人体工程学是产品设计的重要基础之一,它为 产品设计提供了人体尺寸和形态方面的指导。
产品设计考虑因素
在产品设计中,需要考虑产品的使用方式、使 用频率、使用环境等因素,结合人体工程学原 理进行设计。
产品设计实例
如座椅设计需要考虑人的体型、坐姿、受力等 因素,结合人体工程学原理进行设计,以提供 舒适的乘坐体验。
人体工程学概论

莫斯特伯格(H Musterberg) • 用实验方法进行人员挑选和培训
1945-1960 人体工程学诞生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
1949年英国人体工程学会(Ergonomics Research Society) 成立
1955年美国人因工程学 会(Human Factors Society )成立 1959年国际工效学协会(International Ergonomics Society )成立
技术科学
工程技术
生理学
涉及领域
心理学
解剖学
人体工程学
工程学 生物力学
系统工程
传统定义
人体工程学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 大要素乊间的关系,为解决系统中人的作业效能、安 全、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提供理论和斱法。
新的人体工程学定义
人体工程学是研究系统中人不其他组成部分的交互关系 的一门科学,并运用其理论、原理、数据和斱法迚行设 计,以优化系统的工效和人的健康幸福乊间的关系。
1.4人机工程学体系及其应用领域
1.4.1 学科的体系 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主要是“人体科学”、“技术科学” 和“环境科学”乊间的有机融合,由图1-5加以描述。 1.4.2学科的应用 学科的应用领域可参阅表1-1、1-2。重点在下章介绍。
1.5 人机工程学与工业设计
1.5.1 为工业设计中考虑“人的因素”提供人体尺度参数 1.5.2 为工业设计中考虑“物”的功能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 1.5.3 为工业设计中考虑“环境因素”提供设计准则 1.5.4 为迚行人-机-环境系统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1.5.5 为坚持以“人”为核心的设计思路提供工作程序。参阅表1-3、1-4。
1.3.2 研究方法
人体工程学ppt

(四) 省力操作位置
建筑类家 具以及门等的 拉手位置要设 置在最省力的 位置,最省力 的位置也就是 能发出最大操 作力的位置。
立姿操作最佳位置
(五) 坐姿近身空间尺度
右 图 是 5% 百分位计算的 坐姿近身空间 尺度。从图中 可知抓握式操 作的抓握半径 男 性 为 65cm, 女 性 为 58cm 。
1、人体尺寸
1)人体测量数据的来源 1962年中国建设科学研究院发表《人体尺寸的研究 》 1989年《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GB1000——88) 1989—1990年《家具及室内活动空间与人体工程学 研究》
2)尺寸的分类 构造尺寸 :静态的人体尺寸,人体处于固定的标准 状态下测量的数据; 功能尺寸:动态的人体尺寸,人在进行某种功能活动 时肢体能达到的空间范围。 3)人体尺寸的比例关系:根据身高的比例来推算人体其 他的尺寸。
C、可调节性:在条件、成本允许下,可考虑选择可调节的做 法,扩大适用范围,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 E、设计中应分别考虑各项人体的尺寸。 F、尺寸定义由于定义标准的不同会有误差,要根据具体对象 作适当的标准调整。 G、尺寸的衡量标准:舒适的标准、安全的标准。
常用人体尺寸的测量练习
三、人体与室内人体活动
3、 座椅分类
(1)工作用椅:应保持稳定,有适当腰部支撑,重量分布 均匀 (2)休息用椅:以减少疲劳为目的,结构要能使身体放松, 减少椎间盘内压力
(3) 多用椅:
以多用途为目的。
4、座椅设计的其它主要尺度
从上面的介绍可知,作业的设计尺度要保证人体 正常作业,在作业过程中能随意活动,使身体不受约束。 工作用椅和休息用椅因为使用目的不同,设计参数也应 有差异,除了上面介绍的主要参数外,还有座面宽,扶 手高等主要参数。座面宽一般以女性的最大百分位数值 设计,其值约为 43-45 cm. 。扶手高要高过人体重心位 置2cm左右,其值约为21-22cm。靠背宽为35-48cm。还 要考虑座面材料的软硬和透气性,软硬程度以坐下后平 均下陷1-3cm(休息椅)、 0.6-1cm(工作椅)为宜。对于 工作椅坐骨结节部位要承受主要重量,休息椅腰部靠背 也要承担相当部分重量。
《人体工程学概论》课件

人体工程学发展趋势
智能技术
智能家居、虚拟现实、人工 智能等技术与人体工学的结 合将会在未来产生更多新的 应用。
医学和康复
人体工学将会在各种疾病和 残疾的医疗和康复过程中起 到更大的作用。
未来发展
人体工学将在未来在更多领 域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例 如人类新型劳动力的设计、 生物医疗、人机交互等。
结论
方法和标准
行业中的应用
主要包括问卷调查、体验评价、 人体测量及生物力学分析等多 种评价方法。
人体工学评价在医学、计算机 科学、航空航天、工业设计等 领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目的和意义
通过对人体机能和人机界面的 评价,使得产品能够更好的契 合人体,提高产品的适用性, 同时也保证人类健康和工作效 率的提高。
未Hale Waihona Puke 展望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生活 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人们对 人体工学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人体结构与功能
1 各器官的结构与功
能
不同器官和系统相互协 作,共同维持人体的基 本生理活动。
2 运动机理与运动能
力
人体骨骼和肌肉的配合 使得人类可以完成各种 高效的劳动。
3 感知与反应机制
人体系统通过感知器官 对外部环境进行感知, 并做出适当的反应。
人体工程学设计
原理和方法
人机工效学、任务分析、人体测量、模拟仿真等是人体工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具体实现步骤
包括需求分析、设计方案制定、原型开发和实验验证等不同步骤的有机结合。
应用
人体工学可以帮助各行各业的企业提高产品的安全性、易用性和人性化,同时还可以减少 健康问题和劳动事故。
人体工程学评价
《人体工程学概论》PPT 课件
1.人体工程学概论 陈鑫

例3 车厢窗户(Q)
车厢外表面为墨绿色的旧式旅客列车,其硬座车厢窗户 的高度,正与坐着乘客的胸、肩、头部齐平。打开窗户,行 驶中每小时风速达六、七十或七、八十千米,即使最闷热的
夏季,迎风被吹的乘客也经不住多久,而背风一侧乘客却依
然热不可挡.
一、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3.日常生活中人机学问题的巡视
机——泛指人操作、使用的产品,可以是与人
体直接接触的各种器物、机器、或设施、 设备等。 例: 公交车是大量运输的重要交通工具,作为 “机”来研究时,不能从单一方向研究其人机关 系。与公交车相关的公路、车站、路标也都得统 一研究,统筹设计。
一、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人—机—环境的具体含义
环境——指人、机所处的周围环境,如工作场
绪
1、课程介绍
论
人体工程学共计32学时
1.1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是一门交叉性强的基础 应用科学,也是指导设计学科进行设计研究的重要基础。它是研究人在某 种环境空间中尺度、行为和心理等各方面的因素,研究人和环境的相互作 用,研究如何营造出健康、安全、舒适的人性化景观环境。 1.2 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对设计的把握和运用能力。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了 解及掌握一定的设计理论,增加学生素质并能为今后学生的专业设计提供 相应的理论指导及依据,增加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
一、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3.日常生活中人机学问题的巡视
例2 主枕头副枕头(Q)
一些“上档次”的宾馆里,单人床常配有两个同样的枕 头。本意是让习惯低枕头的人用一个枕头,习惯高枕头的人 两个枕头叠起来用。但这真是一个愚不可及的“高招”、 “损招”!一般人们对枕头高度要求的差别,哪有一倍之多 呢?其结果是:用一个枕头绝大多数人嫌低,而两个摞起来 绝大多数人又嫌高,很少有人能获得“正常待遇”。
人体工程学第一章 概论

人体工程学
Human Engineering
第一章 概 论Βιβλιοθήκη 1.1人体工程学简介
1.1.1 定义及命名由来 概述: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与机械 及环境的关系的学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它以人—机关系为 研究的对象,以实测、统计、分析为基本的 研究方法。
(4)人体工程学研究的重点是系统中的“人”:
在解决系统中的人的问题上,主要有两条途径: A .使机器、环境适合人; B .通过最佳的训练方法,使人适应于机器和环境。
1.1.4 人体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 工作系统中的人:
人体尺寸;信息的感受和处理能力;运动的能力;学习 的能力;生理及心理需求;对物理环境的感受性;对社会环 境的感受性;知觉与感觉的能力;个人之差;环境对人体能 的影响;人的长期、短期能力的限度及快适点;人的反射及 反应状态;人之习惯与差异(民族、性别等);
(2)“人的效能”:
指人的作业效能,即人按照一定要求完成某项作业时 所表现出来的效率和成绩。
(3)“人的健康”:
包括身心健康和安全。人体工程学不仅要研究某些因 素对人的生理的损害,例如强噪音对听觉系统的直接损伤, 而且要研究这些因素对人心理的损害。安全是指避免事故, 人体工程学主要研究造成事故的人为因素。
1.1.2 人体工程学发展的历史
上古时代 19世纪末至一战(萌芽时期)
两次世界大战时期(初兴时期)
两次世界大战后(迅猛发展 ) 我国人体工程学的发展
人体工程学概论(讲义)

人体工程学之概论讲义徐磊青,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leiqing@一.人体工程学绪论现代建筑设计日益重视人、物和环境间以人为主体的具有科学依据的协调,因此建筑设计除了依然十分重视视觉环境的设计外,对实质环境的其他方面,如包括声光热微气候等在内的周围环境,以及各种环境条件与人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互动关系的研究也开始予以高度重视,并也逐渐开始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去。
与此相适应的是一些相关学科如人体工程学和环境心理学也受到了了相关业者的关注。
二.什么是人体工程学1.人与物体关系的思路我们不能仅限于机械和设施本身,必须要了解人使用的时候的安全、正确和效率。
过去的思想就是机械就是机械,人体就是人体。
两者分开来看,实际上我们现在要把人体和机械密切地连在—起成为一个体系。
二战后人体工程学的特征是研究和适用范围不仅限于军事,也普及到一般产业,譬如汽车业。
在在工作机械、产业机械、车辆、交通以及作业安全等领域也陆续运用人体工程学。
于是人与物的思路超越了人—机械体系,进入了人—物体体系,进入了人—空间体系。
我们要运用人体工程学设计、规划我们的生活环境,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安全、更有效率。
2.人体工程学的定义一般理解:人体工程学是探知人体的工作能力和极限,从而使人们所从事的工作趋向适应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的各种特性。
现在,人体工程学已经推广到人/物、人/空间的体系,所以应用范围已经推广到家具和不便搬动的设备(如中间) 上。
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为解决该系统中人的效能、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1) 在人、机、环境三个要素中,“人”是指作业者或使用者,人的心理特征、生理特征以及人适应机器和环境的能力都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机”是指机器,但较一般技术术语的意义要广得多,包括人操作和使用的一切产品和工程系统。
怎样才能设计出满足人的要求、符合人的特点的机器产品,是人体工程学探讨的重要问题。
1 人体工程学概论

• 2、为设计家具、设施等提供依据
家具、设施的主要功能是使用,因此,无论是 人体家具还是储存家具都要满足使用要求。属于 人体家具的椅、床等,要让人坐着舒适,书写方 便,睡的香甜,安全可靠,减少疲劳。属于储存 家具的柜、橱、架等,要有适合储存各种衣物的 空间,并且便于人们存取。为了满足上述要求, 设计家具、设施时必须以人体工程学作为指导, 使家具、设施符合人体的基本尺寸和从事各种活 动需要的尺寸。
学科的定义
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 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 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 研究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和休假时怎样统 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性等问 题的学科。
人机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
经验人机工程学(20世纪初~二次大战) 特点:机械设计的的主要着眼点在于力学、电学、 热力学等工程技术的原理设计上;在人机关系上是 以选择和培训操作者为主,使人适应于机器。
以人(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UCD 以人为中心的设计 HCD
感性工学
•感性工学是将人们所具有的感性加以 量化呈现,并从中探索“哪些设计定案” 是符合人们“什么样的感性”。 •“感性”是指人对物持有之感觉或意 象,是对物之心理上的期待感受。 •感性工学的核心即在于经由各种调查 技术与分析方法取得造型与消费者感觉 间的关系。
吉尔伯瑞斯(F Gilbreth ) • 时间和动作研究 • 手术研究
莫斯特伯格(H Musterberg) • 用实验方法进行人员挑选和培训
1945-1960 人体工程学诞生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
1949年英国人体工程学会(Ergonomics Research Society) 成立
1955年美国人因工程学 会(Human Factors Society )成立 1959年国际工效学协会(International Ergonomics Society )成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人机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一.人机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例5:“人走关灯”的标语与楼道里彻夜长明的灯互相 嘲笑。 例6:升级换代产品——背双肩背书包
一.人机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例7:“叫壶”,改善了传递信息的“人机界面”。 例8:学校阅览室,学生坐在长条形桌案两侧专心致志地看书 学习,…抬起头来略事思索,正巧对坐那位也抬起头来,… 倒霉,还是陌生的异性同学!——设计心理学的问题。 例9:深色发亮的小药片塑料袋,说明文字又小对比又弱;存 款单居然是白纸上印着橙黄色的字。 例10:形形色色的剪刀,里面学问可不小。
一.人机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1、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1)人机工程学的定义:是研究人在某种环境中 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因素;研究人 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家庭生 活中与闲暇时怎样考虑人的健康、安全、舒适和工 作效率的学科。 ①定义的第一句话指出:人机学的研究对象是工作环 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因素 ②第二句话指出,人机学的研究内容是人—机—环境 的最佳匹配、人—机—环境系统的优化。 ③第三句话指出,人机学的研究目的设计一切器物都 要考虑人们的生活、工作的安全、舒适、高效
《人体工程基础及应用》
人机工程学概论
引例--人机学的思想萌芽源远流长
花和尚鲁智深要打一条100斤的禅杖,铁匠却对他说:“肥了, 不好看,也不中使。好生打一条62斤的水磨禅杖与师父。”铁匠 最关注什么?—— “器物必须与人的体能适应” 器物要和人(使用者)的各种因素相适宜。——这是现代人机工程 学基本理论的简洁表达。
一.人机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2、人机工程学的多种学科名称:
(1)人机工效学 (2)人的因素(学) (人性设计
3、日常生活中的人机学问题
例1:大沙发豪华气派,坐着却腰疼。 例2:宾馆单人床配两个同样大小的枕头,绝大多数人无法适应 :用一个枕头嫌低,用两个枕头嫌高。 例3:旧式旅客车列车的窗户。 例4:公共卫生间为什么总有人做不到“便后冲水”?
四、思考题:
1、指出下列器物上的哪些部分属于它的“ 人机界面”?如电视机、洗衣机、微波炉、 自动取款机、摩托车、计算器。 2、指出以下产品中哪些部分属于人机工 程设计的对象?哪些部分不属于?如照相 机、电话机、手机、随身听、自行车、电 动自行车、挂钟闹表、展柜展板。
五、作业题:
1、举出实际生活中5-8个存在人机学问题 的事物,简要说明问题所在。可以在下列 范围中审视寻找,如家里、寝室、教室、 浴室、校园、街道、公交车、文具学具、 商业橱窗、广告与招贴、报栏公告栏等。
一.人机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例11:“同学,引路标牌这么些更好”。
二、人机学的形成、发展及学科思想的演进
1、中国古篇中的卓越论述:
(1)《考工记》 (2)《天工开物》
二、人机学的形成、发展及学科思想的演进
2、人机学的形成、发展和学科思想的演进
(1)对劳动工效的苛刻追求——人机学的孕育 提高工效的观念和方法开始建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具 有了现代科学的形态。这一时期研究的核心,是最大限度 地开挖人的操作效率。从人机关系这个基本方面来考察, 总体来看要求人适应于机器,即以机器为中心进行设计;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选拔与培训操作人员。在基础学术理论 上,与现代人机学是南辕北辙、存在对立的。 (2)二战中尖锐的军械问题——人机学的诞生 器物设计必须与人的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条件相适 应。人机学的学科思想发生重大的转变:从以机器为中心 转变为以人为中心,强调机器的设计应适应人的因素。
二、人机学的形成、发展及学科思想的演进
二、人机学的形成、发展及学科思想的演进
(3)向民用的广阔领域延伸——人机学的发展和成熟 人机(及环境)系统的优化,人与机器应互相适应、人机 之间应合理分工。 (4)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与可持续发展——人机学的更高阶段
计算机的人机界面,永久太空站的生活工作环境、弱势群体(残疾人、老 年人)的医疗和便利设施、海陆空交通安全保障等。
三、设计中的人机工程
1、人机系统与人机界面 (1)人机系统:人与机(器)共同组成的系统。 (2)人机界面:机器上实现人与机器互相交流沟通 的显示器、控制器;机器上与人的操作有关的实 体部分。 2、人机工程设计: 概念:人机工程设计的对象是人机界面,设计设 计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等人的因素,要达到 的目标是生活、工作的舒适、安全、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