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名词解释考研自用必背50个

合集下载

考研复习材料之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考研复习材料之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考研复习材料之现代汉语名词解释现代汉语名词解释1. 口语:说出来的话。

2. 书面语:用笔写下来的话。

3. 古汉语:古代文言和古代白话统称为古汉语。

4. 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另一种含义包括普通话和各种方言。

5.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6. 白话:古代白话和当代白话统称为白话。

7. 文言:周秦时代的书面语就是文言。

8. 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9. 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

由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振动次数的多少决定。

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咼,音咼就咼;振动的次数少,频率低,音咼就低。

10. 音强:即声音的强弱,也叫音势。

由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决定。

幅度大,声音就强;幅度小,声音就弱。

11. 音长:指声音的长短。

由发音体振动持续时间的久暂决定。

12. 音色:指声音的个性、特色,又叫音质。

决定于音波振动形式的不同。

从发音的角度分析,决定音色不同有三个原因:发音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共鸣器形状不同。

13. 音节:是听感上最容易分辩出来的语音单位。

14. 音素:是从音色的角度对音节进行分析得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15. 音位:是把实际语言里众多的音素或声调归并而成的一个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16. 发音部位:一个音节开头的辅音叫声,用来表示声的字母叫声母。

17. 韵母:一个音节声母后面的部分叫韵,用来表示韵的字母叫韵母。

18. 发音方法:发辅音时,发音器官形成阻碍和除去阻碍的方法叫发音方法。

19. 声调:是指音节读音高低升降的变化,是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20. 四呼:是我国音韵学对韵母按韵头分为四类,即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简称四呼”21. 调类:即声调的种类。

22. 音变:说话时一连串的语流中常常会产生章节之间的读音变化。

2022年自考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完整精华版】

2022年自考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完整精华版】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1. 文字:记录语言旳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旳辅助性交际工具。

2中文:是记录汉语旳书写性符号系统,是汉族人在长期旳社会实践中逐渐发明出来旳。

3六国古文:战国时期秦国旳文字变化较小,我们把秦以外旳诸侯国旳文字称之为六国古文。

4隶变:用横、竖、撇、点、捺等笔画转写隶书所发生旳变化。

5表音文字:用数目但是旳文字及字母表达一种文字里有限旳音位和音节,从而标记语言中词语旳声音。

一定旳音又一定旳字母来表达,一定旳字母又表达一定旳音。

6假借:本无其字而根据被记录旳词旳读音,借用音同或音近旳已有中文表达新词旳一种措施。

(胡)/ 一种借字表音旳措施,即借一种已有旳字来表达语言中与其声音相似或相近旳5语素。

这种由于音同或音近而被借来表达此外意义旳字叫假借字。

7转注:部首相似,声音相似或相近,意义相通,可以互相训释旳字。

7笔画:字形旳最小构造单位,是独体字旳构造单位,书写时从落笔到提笔称之为一笔或一画,它由点和线构成。

这些点和线旳具体形状叫做笔形。

8部件:中文合体字中由一种以上旳笔画构成旳可以独立书写旳组字单位。

9偏旁:合体字进行第一次切分而产生旳两个部分。

10笔顺:书写现代中文时,笔画有先有后,书写时旳这种笔画先后叫做笔顺。

11部首:字典为了给中文分类而拟定旳字类标目,是从分析字型旳构造产生旳。

/ 具有字型归类作用旳偏旁,是字书中各部旳首字。

12通用中文:在现代使用旳中文,除去专用中文(人名、地名及科技专用字)以外旳字。

13六书:古人把中文旳构造方式和使用方式归结为六种类型,称为“六书”。

“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中文旳构造形体,转注、假借指旳是中文旳使用方式。

14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原则音,以北方话为基本方言,以典范旳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旳一般话。

15方言:全民语言即民族共同语旳地方变体或地区分支,是附属于民族共同语旳语言低档形式,是为全民范畴内某一地区旳人民服务旳,并不是与一般话并立旳独立形式。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绪论1、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2、现代汉语:广义的包括各种方言,狭义的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3、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4、方言: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

5、共同语:人类社会统一体所通用的语言。

6、能记:是能为人们以某种方式(如视觉、听觉)感知得到的外在形式;7、所记:是符号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或内容;8、语系:依据共同历史来源划分出来的类别,同一语系的语言还可以依据亲疏关系划分出若干语族和语支;语音1、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就是语音。

2、音高: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颤动次数的多少。

3、音强:声音的强弱,也叫音势或音量,决定于一定时间内音波振动幅度的大小。

4、音长: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音波持续时间的长短。

5、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个性、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黄本)6、音节: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7、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断,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的。

8、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9、塞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从肺部出来的气流积聚在受阻碍部分,阻塞部分突然打开,气流迸裂而出,造成爆发色彩的音。

10、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靠近,形成缝隙,气流从缝隙挤出,造成摩擦音。

11、塞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阻住气流,然后逐步放开,形成一条窄缝,让气流从窄缝挤出,造成塞擦音。

12、鼻音:发音时软腭下垂,鼻腔通路打开,口腔里形成阻碍的两部分完全闭合,气流不能从口腔通过,转道鼻腔流出,发出鼻音。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绪论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现代汉语广义的包括各种方言,狭义的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方言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

共同语是人类社会统一体所通用的语言。

能记是能为人们以某种方式(如视觉、听觉)感知得到的外在形式,所记是符号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或内容。

语系是依据共同历史来源划分出来的类别,同一语系的语言还可以依据亲疏关系划分出若干语族和语支。

语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就是语音。

音高是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颤动次数的多少。

音强是声音的强弱,也叫音势或音量,决定于一定时间内音波振动幅度的大小。

音长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音波持续时间的长短。

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个性、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断,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的。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XXX是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从肺部出来的气流积聚在受阻碍部分,阻塞部分突然打开,气流迸裂而出,造成爆发色彩的音。

擦音是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靠近,形成缝隙,气流从缝隙挤出,造成摩擦音。

塞擦音是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阻住气流,然后逐步放开,形成一条窄缝,让气流从窄缝挤出,造成塞擦音。

鼻音是发音时软腭下垂,鼻腔通路打开,口腔里形成阻碍的两部分完全闭合,气流不能从口腔通过,转道鼻腔流出,发出鼻音。

边音是发音时舌尖和上腭的某一点接触,形成阻碍,舌的两边松弛、自然,气流沿舌的两边(或一边)流出,造成边音。

现代汉语复习题之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复习题之名词解释

术语解释0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话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02.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03.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04.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辅音:是气流在口腔或烟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元音:是气流颤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05.音节:由音素组成,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

10.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11.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15.象形:就是用描绘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

指事:就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

会意: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

形声: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这种造字法叫形声。

16.词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17.语素:是最小的有音又有意的语言单位。

成词语素: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又叫自由语素。

不成词语素: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必须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

18. 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单位。

19.自由短语:是词跟词按表达的需要的临时组合,一般称为“短语”20.固定短语:诗词跟词的固定组合,一般不能任意增减、该换其中的词语。

21.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联绵词:指两个不同的音节连缀表示一个意义而不能拆开成两个语素的词。

叠音词:有不成词语素的音节重叠构成,它只是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22.合成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

23.词义:是词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即词的内容。

理性义:词义中同表示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叫做理性义,或叫概念义,主要意义。

色彩义:附着在词的理性义之上表达人或语境所赋予的特定感受,又叫附属义。

24.义项: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1. 爱情:指人与人之间互相喜爱、关心、尊重和亲密交往的感情。

2. 安全:指人的生命、财产和身体得到保护,没有受到威胁和危险的状态。

3. 环境:指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周围条件,包括大气、水、土壤等自然要素以及社会、文化等人为因素。

4. 教育:指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学习,培养人的知识、能力、品德和态度的过程。

5. 人权:指人类共有的、不可分割的自由和权益。

6. 政府:指治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组织机构,负责管理公共事务,维护社会秩序和提供公共服务。

7. 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艺术作品等的综合体。

8. 健康:指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状况,即没有疾病和痛苦,身心正常运转的状态。

9. 知识:指人们通过学习和实践所掌握的有关事物的信息和技能。

10. 消费:指人们购买和使用商品和服务的行为。

11. 媒体:指传播信息和传播意见的工具和机构,如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

12. 建筑:指为人类活动而建造的房屋、公共设施和工程。

13. 交通:指人和物在不同地点之间流动的方式和工具,如道路、铁路、航空、海运等。

14. 科技:指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体,包括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

15. 文学:指用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和意境的艺术形式。

16. 历史:指过去发生的事件、人物和事物的纪录和研究。

17. 经济:指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一系列活动。

18. 政治:指社会组织和管理权力的活动和制度。

19. 心理:指人的思维、情感、意识等心理过程和状态。

20. 卫生:指人的健康保健和疾病预防的措施和活动。

21. 军事:指国家用来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武装力量和战争活动。

22. 农业:指种植农作物和养殖家畜的生产活动。

23. 玩具:指供儿童玩耍和学习的物品。

24. 电影:指用电影摄影技术制作的艺术作品。

25. 社会:指人类的群体组织和关系,以及人们在其中生活和互动的活动。

(完整版)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总

(完整版)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总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有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汉语作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同的属性。

即从结构上说,它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从功能上说,它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2.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用这种标准消除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3.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4.-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5.文学语言:是经过加工、规范的书面语,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

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不仅包括文艺作品语言,也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的语言。

文学语言主要在书面上,也在口头上为民族文化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各方面服务,它对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有极大地推动作用。

6.方言: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是语言的地域分支。

7.次方言:由于在同一方言内部仍存有语言分歧现象,常常把一种大方言再分列若干方言片,又称次方言。

8.地点方言:次方言下再分成一些小的方言点称作“土语”,即地点方言。

9.共同语:人类社会统一体所通用的语言。

6 能记:是能为人们以某种方式(如视觉、听觉)感知得到的外在形式7 所记:是符号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或内容;的交际职能能以实现的物质手段,语言必须凭借语音这个物质载体才能表达出来。

一切语音都具有三方面的性质,即物理性质、生理性质和社会性质。

2.出的声音就高;反之,声音就低。

汉语的音调有高低升降的变化,主要是音高的变化。

3.的幅度大,声音就强;反之,声音就弱。

普通话语音的轻声和非轻声音节的主要区别就是音强的不同。

4.反之,声音就短。

在普通话中,轻声音节的音长要比非轻声音节短一些。

5.,指的是声音的个性、本质、特色,是一种声音区别于另一种声音的本质特征,是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

现代汉语复习(名词解释部分)

现代汉语复习(名词解释部分)

现代汉语复习(名词解释部分)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3.※共同语: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4.※方言: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5.现代汉语规范化: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用这种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同时对它的书写符号、文字的形、音、义各个方面也要制定标准进行规范6.音高: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7.音强:声音的强弱,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8.音长: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的久暂9.音色(音质):声音的特色,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10.音素: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11.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12.元音(母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13.音节:从听觉角度: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从发音过程角度:发音时口腔肌肉紧张松弛一次14.声母:音节中位于元音前头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15.韵母: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16.声调: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17.※音位: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18.发音部位: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19.声母的发音方法: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20.国际音标顺口溜:俺乖爱团圆[a]华夏是一家[A]港澳消狂强勿显你裂绝21.单元音韵母(单韵母):由单元音构成的韵母22.单元音:发音时舌位、唇形及开口度始终不变的元音23.复元音韵母:由复元音构成,指发音时舌位、唇形都有变化的元音24.调值: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25.※相对音高:用比较的方法确定的同一基调的音高变化形式和幅度26.五度标记法:用五度竖标来标记调值相对音高的一种方法27.※调类: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28.音节: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29.韵腹:音节中的主要元音[ā、ò、ē、ê、ī、ū、ǖ、er、-ī([]、[])]30.韵头(介音):韵腹前面的元音(ī、ū、ǖ)31.韵尾:韵腹后面的音素(ī、ū、n、ng)32.※变调: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与单读时调值不同的变化33.※轻声:在一定的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调子34.※儿化: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35.辅音音位:从辅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36.元音音位:从元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37.声调音位(调位):从声调中归纳出来的音位138.※※※音位变体: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就叫做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39.※※※条件变体: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音位变体(出现条件书P116)40.自由变体:没有环境限制,可以自由替换而不影响意义的音位变体41.互补分布:音位的不同条件变体各有自己的分布条件,绝不出现在相同的位置上,因而它们的分布状况是互相补充的,这叫作“互补分布”42.×语调:说话或阅读时,句子有停顿,声音有轻重快慢和高低长短的变化,总称语调43.×停顿:说话或阅读时,段落之间,语句之间、后头出现的间歇44.×意群:从意义上的联系来看,词与词可以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意义整体,这叫“意群”45.×节拍群:较大的意群里,还可以按照疏密不同的意义关系和结构层次再划成更小一些的意义整体46.×重音:语句中念得比较重,听起来特别清晰的音47.文字: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48.汉字: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是表意体系的文字49.×宋体(老宋体、古宋体、灯笼体):笔画横细竖粗,结体方正严谨,是最通用的印刷体50.×仿宋体(真宋体):笔画不分粗细,结体方正秀丽,讲究顿笔51.×楷体(大宋体):近于手写楷书52.×黑体(黑头字、方头字、方体字):笔画等粗,浓黑醒目,一般表示着重时用,常用来排标题53.×手写体:用手执笔直接写成的汉字54.×软笔字:传统的毛笔字55.×硬笔字:钢笔字、铅笔字、圆珠笔字、尼龙笔字等56.×金文:古代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这里主要指西周青铜器上的文字57.×大篆:春秋战国时代秦国的文字58.×秦隶(古隶):秦代运用的隶书,汉隶(今隶),是汉代通行的字体59.笔画: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连笔单位60.复合笔画:两种或两种以上笔画的连接61.部件(偏旁):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字结构的视角)62.部首:字书中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部目(字书中排序的视角)63.笔顺:书写汉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64.象形:描绘事物形状的造字法:月雨口牛羊车舟泉瓜65.指事: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某个词的造字法:上下三本末朱甘刃66.会意: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的造字法:武休取明涉益从森67.异体会意字:用不同字组成同体会意字68.形声: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的造字法(90%)69.亦声字:会意兼形声字70.古代“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71.定量: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数量72.定形: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字形73.定音: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读音74.定序: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排列顺序75.音序法:按照字音排列字的顺序76.形序法:按照字形排列字的顺序77.笔画法:根据笔画数和笔形的顺序编排的78.部首法:按部首编排汉字的79.号码法:按字形确定的号码编排汉字280.81.82.83.84.85.86.87.88.89.汉字编码:汉字输入码的编制不规范简体字: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简体字错别字(错字):写得不成字,规范字典查不到的字别字(白字):把甲字写成乙字读错字:把字音念错规范字:通行时间长、使用范围广以及笔画少的字异体字:音同、义同而形体不同的字词汇(语汇):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替代法:用已知语素替代有待确定是不是语素的语言单位90.※※※区别成词语素与不成词语素:成词语素: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91.不成词语素: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92.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93.剩余法:拆开后各自能单独做句法成分的区别词和语素的方法,可以单用是词94.短语:词和词的语法组合95.扩展法:短语中间可以插入别的造句成分,词不能分离,区别词和短语的方法96.固定短语:词跟词的固定组合,一般不能任意增减、改换其中词语97.自由短语:词跟词按表达的需要的临时组合98.略语:语言中经过压缩和省略的词语99.简称:较复杂的名称的简化形式100.数词略语:对一些习用的联合短语,选择其中各项的共同语素加上短语包含的项数,即是数词略语101.词根:意义实在、在合成词内位置不固定的不成词语素和成词语素102.词缀:意义不实在、在合成词内位置固定在前或在后的不成词语素103.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104.合成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105.联绵词: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的词106.词义:词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即词的内容,词的形式是语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50个-354汉语基础考试用【必背】第一章语音1.语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人类通过发音器官来传递信息的声音。

产生于物体的振动,具有物理属性;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具有生理属性;由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具有社会属性。

其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

2.元音:元音是气流振动声带发出声音,经过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母音,如“a、o、e”等。

发元音时,气流较弱,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元音更加响亮。

3.辅音:辅音是气流经过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子音,如“b、p、m、f”等。

发辅音时,气流较强,声带不一定振动,声音一般不响亮。

4.音素: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音素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如花(hua)可以划分出“h、u、a”三个音素。

5.音色:音色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造成音色不同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发音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发音时共鸣器的形状不同。

6.音节:音节是由音素构成的语音片段,是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一个音节可以只有一个音素,也可以由几个音素合成。

7.音高: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汉语字音之声调、句子之语调的不同主要是由音高的高低升降形成的格式造成的。

8.音强: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语言中的重音、轻音是由音强的不同所致。

9.音长: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他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发音体振动时间持续久,声音就长,反之则短。

10.声调:声调指的是依附在音节上的超音段成分,在音高变化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

11.零声母:在普通话里有一些音节没有辅音声母,习惯上叫作“零声母”,如“衣、无、语、安、恩”等都属于没有辅音声母的“零声母”音节。

12.复元音:复元音指的是发音时舌位、唇形都有变化的元音。

复元音有前响复元音、中响复元音和后响复元音三类。

13.韵腹:韵腹是韵母的主干,是韵母中不可缺少的,和韵尾、韵头相比,声音最清晰响亮,所以也叫“主要元音”,所有的元音都能出现在韵腹的位置上。

14.音位:音位是按照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最小的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

15.四呼:四呼是按韵母开头的元音口形分类的。

把韵母开头的发音按唇形和舌位的不同,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

16.调值:调值是指依附在音节里高低升降的音高变化的固定格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音。

一般用“五度标记法”来标记调值。

17.调类:调类是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汉语普通话中有四种基本的调值,就有四种调类。

18.轻声:轻声是四声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比原调又短又轻的声调变体。

:“轻”是就音节的音强而言,音波振幅比原调小,听起来声音轻些、弱些;“短”是就音长而言,轻声音节比原调音节听起来时间短一些。

轻声有区别词义和区分词性的作用。

19.儿化:儿化指的是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

如“花儿”中的“儿”字不是一个独立的音节,也不是音素,只是一个表示卷舌动作的符号。

儿化具有区别词义、区分词性和表示细小、轻松或亲切、喜爱的感情色彩的作用。

20.语调:说话或朗读时,句子有停顿,声音有轻重快慢和高低长短的变化,这些统称为语调。

第二章文字1.汉字: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它是汉族人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

汉字是世界上起源最早的文字之一,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汉字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统一、汉族语言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

2.笔画: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

从落笔到起笔所写的点、线叫一笔或一画。

笔画是现行汉字的两级结构单位之一,独体字、合体字等都是由笔画构成的。

3.部首: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各部的领头的部件或笔画。

大部分部首都是汉字的部件。

采用部首给汉字归类,始于许慎的《说文解字》。

4.部件: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一个合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构成,部件是由笔画构成的,多数部件由一笔以上的笔画构成。

5.隶变:隶变是指汉字的字体从篆书演变为隶书的过程,它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分水岭,汉字从此由具备象形特点的古文字转变为了不象形的今文字。

6.异体字:异体字指音同、义同而形不同的字。

异体字的存在没有任何积极作用,只会增加人们的负担,应该予以整理。

7.六书:“六书”是古人解说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后世学者定名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前四种是造字法,后两种是用字法。

8.会意字:“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这种造字法是会意。

用会意方法造的字,就是会意字,如“休、明、森”等。

9.形声字:“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形声是指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的造字法。

用这种造字法造的字叫形声字,如“沐、湖、沽”等字,形声字都是合体字。

10.汉字标准化:汉字标准化要求对汉字进行四定,即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定量指规范现行汉字的数量,定形指规定现行汉字的标准字形,定音和定序是指规范现行汉字的读音和排列顺序。

第三章词汇1.语素:语素是最小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

确定语素可以使用替代法。

语素有不同分类,按照音节的多少,可以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按照组合能力,可以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

2.词:词由语素构成。

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

“独立运用”是指能够“单说”(单独成句)或“单用”(单独做句法成分或单独起语法作用,但不能单独成句)。

如“他又来送信了”中“他、来、送、信”可以单说,“又”能单独作句法成分,“了”能单独起语法作用,都是词。

3.固定短语:固定短语是词跟词的固定组合,一般不能任意增减、改换其中的词语。

固定短语可以分为专名和熟语两类。

与之相对的叫临时短语,是词跟词按表达的需要的临时组合。

4.缩略语:缩略语是语言中经过压缩和省略的词语。

为了称说简便,人们常把形式较长的名称或习用的短语化短,成为缩略语。

缩略语可分为两类:简称和数词略语。

5.词根:词根指的是意义实在、在合成词内位置不固定的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

6.词缀:词缀指的是意义不实在、在合成词内位置固定的不成词语素。

根据在词根前后的不同位置,又可以分为前缀和后缀。

7.单纯词: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按照音节的多少,可以分为单音节单纯词和多音节单纯词、多音节单纯词主要分为联绵词、叠音词、音译的外来词等。

8.联绵词:联綿词是指两个不同的音节连缀成一个语素,表示一个意义的词。

联绵词多由古代传承下来,其中有双声的、叠韵的和非双声叠韵的。

9.合成词: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

合成词的三种构词方式:复合式(联合型、偏正型、补充型、动宾型、主谓型)、重叠式、附加式(前加型和后加型)。

10.理性义:理性义又叫概念义、主要意义,是指词义中同表达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

其作用在于给词所联系的事物划定一个范围。

11.义项:义项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

有的词有一个义项,有的词有多个义项,各个义项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各有自己的出现环境。

12.转义:转义由基本义直接或间接的发展转化而来。

转义是相对于基本义而言的,分为引申义和比喻义两种。

引申义是在基本义的基础上经过推演发展而产生的意义;比喻义是借用一个词的基本义来比喻另一种事物所产生并固定下来的新的意义。

13.多义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彼此间有意义联系的词叫作多义词。

如多义司“宽”,有“横的距离大、使松缓、不严厉”等多个义项,这些义项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14.同音词:同音词是指语音相同而意义之间并无联系的一组词,是多词多音现象。

如“别”有“别离、卡住(别上一朵花)、不要(别哭了)”等意思,这三个“别”就是同音词的关系。

同音词包括同字同音和异字同音(动、冻、洞、栋)两类。

15.义素:义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又叫词的语义成分或语义特征,也就是词义的区别特征。

同组中的共同特征叫共同义素,区别特征叫区别义素。

16.语义场:语义场是语义的类聚,既有共同义素又有区别义素的一组词的相关语义聚合为一个语义场。

语义场是通过一些相关词语的对比,根据它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成不同特点划分出来的类。

17.语境:语境是语言单位出现时的环境。

一般分为语言语境和情景语境(又叫社会现实语境)。

语言语境一般是指口语中的前言后语和书面语中的上下文。

情景语境是指说话时牵涉的人或物、时间处所、社会环境,以及说听双方的辅助性交际手段(包括表情、安态、手势等非语言因素)。

18.基本词汇:基本词汇是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它和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

基本词汇具有稳固性、能产性、全民常用性三个特点。

19.外来词:外来词也叫借词,指的是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词,包括音译词、音意兼译、音译加汉语语素、借形四大类。

20.熟语:熟语是人们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是一种特殊的词汇单位。

由于熟语具有凝固定型的性质,人们常常把它当作一个语言单位来用。

熟语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精练的形式,概括了人们的认识成果,大都源远流长,运用普遍,极富表现力。

熟语主要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

第四章语法(无)第五章修辞(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