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类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1)

合集下载

机械类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机械类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机械类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机械类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机械工程是一门应用科学,通过设计、制造和维护机械设备来满足人类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机械工程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我深知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它是对我们四年学习成果的综合展示,也是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机械领域的机会。

本次毕业设计的选题是基于对现实问题的观察和分析而来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机械设备的故障,比如家用电器的损坏、汽车的故障等。

这些问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因此,我决定选择一个与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相关的课题,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次毕业设计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

通过对机械设备故障的分析和诊断,可以找出故障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这不仅可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还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节约资源。

在研究过程中,我将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对于不同类型的机械设备故障,需要采用不同的诊断方法。

我将研究和比较各种故障诊断方法的优缺点,选择适合特定情况的方法。

2. 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根据研究结果,我将设计一个故障诊断系统,用于对机械设备进行故障诊断。

该系统将结合传感器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分析。

3. 故障诊断实验的设计与实施:为了验证故障诊断系统的有效性,我将设计一系列实验,模拟不同类型的故障情况,并使用故障诊断系统进行诊断。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比较,评估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在本次毕业设计中,我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和步骤:1. 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和资料,了解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 理论研究: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常用的故障诊断技术和工具。

机械开题报告范文精选5篇_学习总结_

机械开题报告范文精选5篇_学习总结_

机械开题报告范文精选5篇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

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

开题报告要怎么写呢?小编精选了一些关于开题报告的优秀范例,一起来看看吧。

机械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理论力学创新应用ZME型多功能实验台单自由度振动系统的测试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科学和经济的发展,人才聘用的市场化,都对毕业生的实际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培养和训练毕业生的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课题研究的基本目的。

机械振动是在日常生活和工程实际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也是整个力学中ZUI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机械振动指机器或结构物在平衡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复运动”。

在工程中,存在着很多振动现象。

如飞行器与船舶的振动、机床与刀具的振动、各种动力机械的振动等。

机械振动降低了机器的动态精度和性能,机械振动会使机器产生交变载荷,这将导致机器使用寿命的降低甚至酿成灾难事故。

共振现象是工程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共振区内振动都很强烈,会导致机器或结构过大变形,造成破坏。

因此有效地进行振动隔离或减振设计,消除和抑制振动的消极影响,是机械振动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研究机械振动的意义体现在发展振动理论、防范有害振动和利用有益振动等方面。

机械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现代化程度极大地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水平。

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交通等各个领域的发展要求设计出性能更好的机械设备,由此导致机械振动力学的发展和研究。

研究机械振动学的理论与方法,解释机械结构系统中各种复杂运动现象,实现大型复杂装备振动与噪声的有效控制,充分利用振动现象,是提升机械装备性能的重要手段,而机械振动系统测试是研究机械振动的重要手段。

机械振动测试是研究和解决工程技术中许多动力学问题必不可少的手段,可以用来求解机械结构的动力学参数:阻尼、固有频率等。

其目的:一是寻找振源,减少或消除被测量设备和结构所存在的振动;二是测定结构或系统的动态特性以便改进结构设计,提高抗震能力。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本次毕业设计选题为《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化装配系统设计与实现》,该选题旨在结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最新技术,探索利用机器视觉技术提高装配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选题意义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人工装配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而机器视觉作为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手段,可以实现对产品进行高效、精准的检测和定位,从而提高装配系统的自动化水平,降低人力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三、研究内容机器视觉技术在自动化装配中的应用通过对机器视觉技术在自动化装配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提高装配精度、加速装配速度等方面的优势和局限性。

自动化装配系统设计结合机器视觉技术特点,设计一套适用于自动化装配的系统架构,包括硬件设备选型、软件算法设计等方面。

系统实现与性能评估搭建实际的自动化装配系统原型,并进行性能评估实验,验证系统在装配精度、速度等方面的表现。

四、研究方法文献综述对机器视觉技术在自动化装配领域的应用进行广泛调研,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理论分析结合文献综述结果,分析机器视觉技术在自动化装配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为系统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实验验证设计并搭建自动化装配系统原型,开展一系列实验验证系统的性能,并根据实验结果对系统进行改进优化。

五、预期成果完成一篇符合学术规范的毕业设计论文;设计并实现一套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化装配系统原型;在装配精度、速度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技术突破和创新。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将进一步提升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机械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机械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机械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机械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模板(精选8篇)作为机械设计专业的同学,我们要学会书写自己专业的开题报告。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机械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模板,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机械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篇11.设计(或研究)的依据与意义十字轴是汽车万向节上的重要零件,规格品种多,需求量大。

目前,国内大多采用开式模锻和胎模锻工艺生产,其工艺过程为:制坯→模锻→切边。

生产的锻件飞边大,锻件加工余量和尺寸公差大,因而材料利用率低;而且工艺环节多,锻件质量差,生产效率低。

相比之下,十字轴冷挤压成形的具有以下优点:1、提高劳动生产率。

用冷挤压成形工艺代替切削加工制造机械零件,能使生产率大大提高。

2、制件可获得理想的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

冷挤压十字轴类零件的精度可达ITg---IT8级,表面粗糙度可达Ra O.2~1.6。

因此,用冷挤压成形的十字轴类零件一般很少再切削加工,只需在要求特别高之处进行精磨。

3、提高零件的力学性能。

冷挤压后金属的冷加工硬化,以及在零件内部形成合理的纤维流线分布,使零件的强度高于原材料的强度。

4、降低零件成本。

冷挤压成形是利用金属的塑性变形制成所需形状的零件,因而能大量减少切削加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从而使零件成本大大降低。

2.国内外同类设计(或同类研究)的概况综述利用切削加工方法加工十字轴类零件,生产工序多,效率低,材料浪费严重,并且切削加工会破坏零件的金属流线结构。

目前国内大多采用热模锻方式成形十字轴类零件,加热时产生氧化、脱碳等缺陷,必然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并且后续的机加工不但浪费大量材料,产品的内在和外观质量并不理想。

采用闭式无飞边挤压工艺生产十字轴,锻件无飞边,可显着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1)不仅能节省飞边的金属消耗,还能大大减小或消除敷料,可以节约材料30﹪;由于锻件精化减少了切削加工量,电力消耗可降低30﹪;(2)锻件质量显着提高,十字轴正交性好、组织致密、流线分布合理、纤维不被切断,扭转疲劳寿命指标平均提高2~3倍;(3)由于一次性挤压成型,生产率提高25%。

机械类开题报告

机械类开题报告

机械类开题报告机械类开题报告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

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机械类开题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机械类开题报告1一、拟选定学位论文的题目名称沥青搅拌楼的楼架结构分析二、选题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选题的科学意义:大型机器的支撑基础,承受着由机器的不平衡扰力引起的振动和机器的自重等,如其振动过大,将会影响机器的加工要求或无法正常运转,甚至损坏机器和影响邻近的设备、仪器和人员的工作和生活,严重的还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

因此动力机器的基础结构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对于动力机器基础正式研究起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八十年代主要编制成了国家标准《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和《设计手册》,这对于动力机器基础设计和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考。

近年来对于动力机器基础结构的研究,往往集中于对压缩机、压力机、运输机、配料机等机器基础的设计和结构分析。

对于工业上应用的更复杂的设备,像由振动筛、搅拌器等多个动力机器组成的大型沥青搅拌楼,对于这种往往由多个动力机器组合的大型设备的楼架问题研究的几乎没有。

另一方面研究人员仅仅采用单一理论计算方法计算扰力值,振动幅值等,计算方法和参数的选择并不统一,或考虑不够全面造成结果各不相同或不接近实际。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拟考虑多台设备共同作用时的振动合成,如考虑搅拌机的振动扰力和振动筛的扰力,并考虑如风载、静载、动载多种载荷情况下楼架的承载和振动情况。

同时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楼架进行模态分析,获得结构的频率和振型,然后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优化楼架设计,并再次进行有限元计算,验证改进方案的可行性。

选题的应用前景: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是沥青路面机械化施工的关键设备,近20年来,我国公路交通事业发展迅猛,公路机械化施工因此获得巨大进步,特别是对参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工程建设的企业来说,拥有大型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已是市场准入条件之一。

机械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机械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机械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本次毕业设计选题为《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制造系统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研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智能制造系统在机械加工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课题旨在探讨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机械加工过程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目标研究内容:本课题将重点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制造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包括机器学习算法、深度学习技术在机械加工控制中的应用等方面。

研究目标:通过对智能制造系统的研究,旨在提高机械加工的自动化水平,优化加工过程,实现智能化生产,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研究方法:本课题将采用文献调研法、实验分析法和数学建模等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验证。

研究步骤:调研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制造系统中的应用现状;设计实验方案,搭建智能制造系统实验平台;进行实验数据采集和分析,验证人工智能技术在机械加工中的效果;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总结研究成果并提出展望。

四、预期成果完成一篇符合学术规范的毕业设计论文,包括选题背景、研究内容、方法与步骤、实验结果等内容;提出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制造系统中的应用建议,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五、进度安排第一阶段(2022年3月-2022年5月):完成文献调研,明确研究方向;第二阶段(2022年6月-2022年8月):搭建实验平台,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第三阶段(2022年9月-2022年11月):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并进行修改完善;第四阶段(2022年12月):答辩并提交毕业设计论文。

以上为本次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内容,希望能得到指导老师和专家们的指导和支持,在指导下顺利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机械类开题报告

机械类开题报告

机械类开题报告学了机械类的同学要做机械类的开题报告,要怎么做更好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机械类开题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机械类开题报告范文篇1题目:四开胶印机着墨机构三维设计专业:印刷工程(设备)班级:印051班学生学号:******学生姓名:付**指导教师:江**完成时间:**年3月一、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来源这次毕业设计的课题是根据自己的专业所长和自己的兴趣选定的,属于设计绘图类题目,在江祖勇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课题属于开发设计型。

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印刷工艺过程是借助印刷压力将涂布在印版上的油墨转移到印张上的过程。

作为传递油墨和涂布油墨的着墨装置,无论对哪种印刷机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获得清晰的印品,油墨涂布要适量、均匀,没有性能良好、工作正常、结构合理的着墨装置,任何印刷机都不能印出令人满意的印品。

三、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在早期的胶印机上不存在完整的供墨系统,由人工方式向版面提供和补充油墨,随着胶印机的不断改善,供墨系统从无到有,并发展到今天的自动化程度,成为胶印机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目前的目标是在一些基本技术上取得突破,具体是:控制方式的智能化,在高速胶印机上研发远程诊断功能。

提供远程服务与工作流程,针对具体机器的故障点设计系统解决方案;设备功能多元化,在大环境的变革下多元化、弹性化,且具有多种切换功能的包装印刷设备,才能不断满足市场的需求;结构设计标准化、模块化,利用原有机型模块化设计,可在短时间内转换新机型;机构运动高精度化,通过应用马达、编码器及数字控制(NC)、动力负载控制(PLC)等高精度控制器来完成,并适当做好产品延伸,朝高科技产品的方向进行研发;无轴传动技术。

用“电子齿轮”代替传统的机械齿轮,去掉传动轴,其优点在于避免由于传动轴的扭曲以及齿轮间隙对印刷机张力及套印造成的影响,可实现更高程度的同步运转,真正实现印刷机组模块化;针对特殊应用的混合技术和通过连线生产增加附加值;为了适应上述发展,输墨机构也必须同步发展。

机械专业开题报告(精选3篇)

机械专业开题报告(精选3篇)

机械专业开题报告(精选3篇)机械专业篇11课题提出的背景与研究意义1.1课题研究背景在数控机床移动式加工中移动部件和静止导轨之间存在着摩擦,这种摩擦的存在增加了驱动部件的功率损耗,降低了运动精度和使用寿命,增加了运动噪声和发热,甚至可能使精密部件变形,限制了机床控制精度的提高。

由于摩擦与运动速度间存在非线性关系,特别是在低速微进给情况下,这种非线性关系难以把握,可能产生所谓的尺蠖运动方式或混沌不清的极限环现象,严重破坏了对微进给、高精度、高响应能力的进给性能要求。

为此,把消除或减少摩擦的不良影响,作为提高机床技术水平的努力方向之一。

该课题提出的将磁悬浮技术应用到数控机床加工中,即可以做到消除移动部件与静止导轨之间存在的摩擦及其不良影响。

对提高我国机床工业水平及赶上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具有重大意义,且社会应用前景广阔。

1.2课题研究的意义机床正向高速度、高精度及高度自动化方向发展。

但在高速切削和高速磨削加工场合,受摩擦磨损的影响,传统的滚动轴承的寿命一般比较短,而磁悬浮轴承可以克服这方面的不足,磁悬浮轴承具有的高速、高精度、长寿命等突出优点,将逐渐带领机电行业走向一个没有摩擦、没有损耗、没有限速的崭新境界。

超高速切削是一种用比普通切削速度高得多的速度对零件进行加工的先进制造技术,它以高加工速度、高加工精度为主要特征,有非常高的生产效率,磁悬浮轴承由于具有转速高、无磨损、无润滑、可靠性好和动态特性可调等突出优点,而被应用于超高速主轴系统中。

要实现高速切削,必须要解决许多关键技术,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高速切削主轴系统,而选择合理的轴承型式对实现其高转速至关重要。

其中,磁悬浮轴承是高速切削主轴最理想的支承型式之一。

磁悬浮轴承可以满足超高速切削技术对超高速主轴提出的性能要求。

但它与普通滑动或滚动轴承的本质区别在于,系统开环不稳定,需要实施主动控制,而这恰恰使得磁悬浮轴承具有动特性可控的优点磁悬浮轴承是一个复杂的机电磁一体化产品,对其精确的分析研究是一项相当困难的工作,如果用实验验证则会碰到诸如经费大、周期长等困难,在目前国内情况下不能采取国外以试验为主的研究方法,主要从理论上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软件对磁悬浮控制系统进行仿真是一种获得磁悬浮系统有关特征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文献综述防锈技术是防止金属制品裸露面在加工、储存、运输过程中因受环境影响而锈蚀的技术。

对保证金属制品表面质量和使用性能有着重大意义。

工业发达国家每年腐蚀造成的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4%。

美国年腐蚀损失约1700亿美元,我国年腐蚀损失至少达100多亿元。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对防锈材料的研究不够,整体水平不高,各介质之间不能互用,脱脂困难之外,一个主要的原因是防锈工艺装备差,自动化程度低,造成防锈油的涂覆严重不均匀。

另外各行业防锈技术发展不平衡,许多生产大型板、带材的钢厂,防锈技术比较落后,仍沿用传统的涂油方式进行涂油,防锈效果差,污染环境。

与不涂防锈油相比,钢板表面防锈油涂覆不均,会促使暴露点更严重的腐蚀,从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综上所述,开发出高质量的防锈介质涂覆设备是提高防锈技术的关键。

1.1 国内外研究概况20世纪70年代初英国学者Donald R.Henry提出静电涂油的概念,利用高压静电使油液加速并雾化,然后喷涂在钢板上,这样可以使涂油设备与钢板不直接接触,涂油后的油膜薄而且均匀,防锈效果好。

利用这一技术,英国的Peabody公司和德国的DUMA公司开展了静电涂油机的研制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果,研制了多台静电涂油机,在德国、英国的钢厂应用,并出口到世界各地,效果良好。

美国UAS公司与日本TRINITY公司也于90年代初着手研制静电涂油机,先后造出多台静电涂油机用于本国钢铁企业并少量出口。

从报道看,发达国家的各种金属板、带材连续生产线如酸洗线、平整线、重卷线、热镀锡线、电镀锌线、连续退火线、横切线、纵切线、冲裁冲压线等,都有应用静电涂油机的报道。

因为静电涂油机涂油质量好,经济效益显著,国内多家冷轧薄板厂为提高产品质量,急需使用静电涂油机。

有些厂家从国外购进了几台静电涂油机,但设备价格太高,加上要用价格很高的进口油,会大大增加产品生产成本。

因此,国内用户迫切希望有质量好、价格低的国产静电涂油机面世。

武汉科技大学冶金设备研究所静电涂油机课题组(以下简称武科大课题组)从89年开始静电应用方面的研究。

武科大课题组经过无数次的实验,于93年成功研制出静电涂12油机的核心部件— 涂油刀梁,掌握了静电喷涂的关键技术。

通过随后的实验室研究,于1995年成功试制出第一台具有自己特点的国产静电涂油机,安装在上海宝钢益昌薄板有限公司纵切线上,使用效果良好,得到厂家充分肯定,填补了国产静电涂油机的空白。

从国内各大中型钢铁企业的生产应用状况来看,除少量几台进口涂油机外,所使用的静电涂油机全部由武汉科技大学研制生产。

该校产品由于具有较高的质量价格比,倍受国内用户喜爱。

1.2 静电喷涂技术的发展趋势静电喷涂技术已经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现在随着该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 已经开发出由计算机控制的能复杂运转的自动喷涂装置、机器人携带用的静电喷涂装置等。

而且随着在静电喷涂中对静电雾化技术的不断探索, 利用静电雾化技术, 先后研究了静电喷墨技术、液体燃料的静电雾化技术、电推进技术、荷电水雾除尘技术、静电农药喷洒技术、电喷雾电离质谱技术、悬浮体溶液的静电调制技术、静电微粒化技术、荷电水雾消雷技术、水雾灭火技术等等。

研究液体或粉末状固体的实验原理和雾化机理也就成为静电喷涂技术研究的重点,所以在研究静电喷涂技术的同时, 今后应将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合适的喷涂介质和喷涂器械。

针对不同的喷涂对象选择合适的固体或液体喷涂介质, 而针对不同的喷涂介质又要研究出不同的喷头或者是喷嘴形状, 其结构将影响喷嘴附近的电场强度和喷涂介质的荷电量,从而影响雾化效果和整个喷涂的质量, 所以良好的喷涂介质和喷涂器械是保证优越的喷涂技术的前提条件。

(2)继续完善静电喷涂中雾化机理的研究,这是整个静电喷涂技术的核心所在。

通过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分析静电场对喷涂粉末或液滴厚度、表面张力和黏附强度的影响,回归出数学公式,从理论上找出影响喷涂介质的静电雾化的主要因素。

(3)加强静电喷涂中实验原理和实验现象的研究,采取先进的实验手段和实验方法,对喷涂微粒的厚度、均匀性、沉积效率等主要雾化指标进行测量,为喷涂技术提供微测试技术,这样可更好地从实验中论证理论的正确性。

(4)不断完善静电喷涂技术的工艺流程,使得喷涂作业线简单、高效。

同时确定最佳的喷涂效果参数,譬如电压、喷涂距离、喷涂介质的流量或压力等等,这样从宏观上对研究静电喷涂技术大有裨益。

1.3 静电涂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武科大课题组研制的静电涂油机借鉴、吸收了国外多台静电涂油机的结构长处,对涂油室内喷油梁、导板做了重大改进,增加了喷油梁接油盘与外壳集油槽;对供油系统管路也做了较大改进,增加了给喷油梁冲洗、给循环加热油箱补油的功能;在高压电路上增加了放电限制装置与油液加速雾化装置,生产出的涂油机具有低油耗、低故障、低价格、高质量等优点,受到厂家的充分肯定。

武科大课题组所研制的静电涂油机主要由涂油室、供油系统、高压直流电源、低压电控装置四部分构成。

涂油室内装有喷油梁及其支吊小车、导板等部件,供油系统包括供油泵站、循环加热泵站、回收油箱等部件,高压直流电源由高压控制柜与变压器组成,低压电控装置由低压控制柜与操作台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供油系统依据控制系统所给信号将源源不断的防锈油定量地供给涂油室内的涂油刀梁涂油刀梁与高压发生器的负极相接,行进中的带钢(或钢板、钢辊等)接正极。

涂油刀梁的刃口沿梁身开有很长的缝隙供防锈油流出。

当高压发生器无高压翰出时,供油系统供给涂油刀梁的油液会从刀梁的狭缝中滴落(上刀梁)。

随着高压发生器输出的直流电压的增高,涂油刀梁和带钢之间将建立由弱变强的直流高压静电场,油液将从滴落变为喷射。

一旦高压达到某一电压值,涂油刀梁的刃口部位将产生尖端放电,涂油刀梁中的油液受高压静电场的作用和尖端放电的影响,会从刃口间隙喷出并迅速雾化,吸附于钢材表面而形成匀薄的油膜,以使钢材达到防锈的目的。

1.4 涂油刀梁对油液雾化的影响当高压电源输出电压一定时,涂油刀梁与钢带(板)之间的距离越大,油液雾化能力越低,从涂油刀梁刃口喷出的油线越稀疏,吸附于钢带(板)上的油粒直径越大,油粒之间的距离越远但均匀性越好。

此时,若想获得较好的雾化效果,应相应的提高电压值,但太高的电压不利于高压系统的稳定和整个涂油机的安全使用;涂油刀梁与钢带(板)之间的距离越小,油液雾化能力越高,从涂油刀梁刃口喷出的油线越密集,吸附于钢带(板)上的油粒直径越小。

但是太近的距离具有以下弊端:(1)易造成高压闪烁和不稳定;(2)从涂油刀梁刃口喷出的油液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电离、碰撞、扩散就吸附于钢带(板)上,会在钢带(板)上形成条状油粒,不可能获得好的雾化效果。

因此,涂油刀梁与钢带(板)之间的距离应根据试验确定一较佳值。

(1)参考文献:[1].田中捷,乔沙林,板带涂油机的发展与应用及国产静电涂油机的研制,《机电一体化》,1997.1[2].王哲,王家青,高全杰等,静电涂油机中油液荷电雾化实验研究及雾化机理讨论[J],机床与液压.2004. (7): 81-82[3].欧阳克诚.静电涂油技术研究.冶金设备,1999 (4):13一l6[4].静电涂油机中下刀梁斜喷技术计算机模拟及实现,王家青,高全杰《机床与液压》2004.No.5[5].基于有限元分析的静电涂油室设计的结构优化研究,高全杰,王家青,汪朝晖,3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6]. 金晗辉,王军锋等.静电喷雾研究与应用综述[J]. 江苏理工大学学报,1999.20(3):16-19[7].高全杰,静电涂油机的研究开发,《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P291-293[8].余泳昌,王保华.静电喷雾技术综述[J]. 农业与技术,2004,24(4):190-193.[9].鲍重光.静电技术原理.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203[10].欧阳克诚. 静电涂油机工作机理研究[J ] . 重型机械,1999 , (1) .[11]Richard WLalimer ,William E Schnitgen ,James J Pallard.Application of an Electrostatic Oiler to a Continuous Pick2 ling Line[J ] . Iron &Steel Engineer ,1981(6)[12].Donald R. Henry, et al. New elect-tic spraying telhmlogies Iron& SteelE raineer.1992,V ol.69,N o.2[13]. Lai—Kow Chan and Ming-Lu Wu.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A literature review.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Vo1.143,Issue 3,2002,P.463—497.[14]. Liang—Hsuan Chen and Ming-Chu Weng.An evaluation proach to engineering design in QFD processes using fuzzy goal programming models.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In Press.[15].Gao Quanjie.Analyzing on Mechanism of Oil Atom-ization[Z].DALIAN:The4thint.Conf.Appl. Elec-trostatics,2001.[16].Steven.Ashley .Design for Environment Mechanic Engineering [J].Machine Design,1993,(3):54-56.2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对静电涂油机的涂油室进行总体的设计,同时对相应的零部件进行设计,对核心部件刀梁进行设计。

对刀梁的移出机构进行设计,移出机构增加了对刀梁进行检修的方便性;刀梁采用悬挂的方式,因此要对刀梁两端的挂板进行强度计算,以选择合适的设计尺度。

因为涂油室内部的工作电压高达30—70kv,因此从安全角度考虑,要在涂油室内增加绝缘护板。

在整体的设计中,还要考虑内部电缆的线路以及油路的设计等。

刀梁是涂油机的核心部件,也是涂油室设计的重点。

在对刀梁进行设计时,要考虑供油口的位置。

其可设计的位置有两种,一种可以开口在刀梁的一端,另一种则开在中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