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闻价值的学术思考

合集下载

对新闻价值判断的认识

对新闻价值判断的认识

对新闻价值判断的认识福建广电集团电视综合频道强北林2007.11.6新闻价值的规范定义: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

关于新闻价值的定义,学术界曾有不同主张。

素质论者认为,新闻价值的定义:构成新闻的事实和材料本身所具有的能够满足社会对新闻需要的素质。

功能论者认为,新闻价值的定义:新闻机构发布的新闻,在群众中受到重视的程度。

笔者以为:无论那种主张,都不应否认“非常”或者“反常”才是新闻价值所在。

正确认识社会上的“非常现象”与“反常现象”,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之一。

在新闻工作者的视野中,哪些社会现象应该被视作是正常现象?笔者以为:普遍存在着的、常见的社会现象,均属于正常现象,不具备新闻价值。

例如:在反映时代主流的积极因素中,属于一般意义上的绝大多数积极因素,应被新闻工作者客观地视为“正常现象”。

再如:多数群众还不觉悟、缺乏正确认识的情况下,其保守的言行,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些消极因素,也应被新闻工作者客观地视为“正常现象”。

首先从概念上谈谈个人的两点思考。

一、非常,是正常基础上的提炼与升华。

事物的一般规律告诉我们,非常现象总代表着正常现象的未来发展,它的存在价值、典型意义,都需要人们努力提高认识。

例如:一批批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后,其中有少数人又重新犯罪被收监,这一事实就属于正常现象。

正像病人旧病复发一样,司空见惯,没有新闻价值。

假如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后,不仅重新做人,还见义勇为,制止他人犯罪,那就是一种非常现象,它以生动、鲜活的事实向全社会证明,悔过自新的人群中,也能涌现出时代的先锋战士,极具新闻价值。

又如:新时代,全社会同情、帮助弱势群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好人好事蔚然成风,其中捐钱、捐物者不计其数,一般说来,这些事实均属于正常现象。

因为社会风气正,弱者得到四面八方的救助,是常见的事,没有多少新闻价值。

而弱势群体帮助弱势群体的事实,或者变帮助“输血”为帮助“造血”的事实等,就属于一种非常现象。

新闻价值的多义性诠释

新闻价值的多义性诠释

关键概念 : 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 一书 , “ 价值 ” 和可 能 。也就 是— — 新 闻 活动 既不 会 发 展 等编撰 的《
一 , 成为 日益 蓬勃 的新 闻事业 ,文化 及 学 术研 究 中也 被 称 作 “ 部 别 开 生 面 的传 播 学 经 典 ” 全 书 集 合 8 更谈 不上 产生什 么 新 闻学 。 以 , 于新 闻价值 的 了传 播 学 以及 文 化 研 究 中 的 2 0多 个 重 要 概 念 , 所 关 将 其 统 称 为“ 键 概 念 ” 并 从 一 个 个 具 体 概 念 出 关 , 问题 虽然 已经是 一个 老 而 又老 的 问题 ,却 在 我 们 而 范 问题 、 点 等 观 的新世 纪 的新 闻学 研 究 以及 新 闻理 论 的建 设 中仍 发 , 把 传播 学 中 的有 关理 论 、 畴 、 关键 概 然具有 不可 忽略 的地 位 。本文试 图从 2 世 纪这 样 等 进行 立 体 交叉 式 地 全 面研 究 。 既然 是 “ l , 新 这 的历史 性 的高 度 ,全 方位 地 回顾 和考 察新 闻学 诞 念 ” 自然 就 少不 了 “ 闻价值 ” 一概 念 。而 在 关
焦 第 人情 味 。 人 术语 而探究 这一 完整 概念 的。”1 然 , 里用 到 的 重 要 的新 闻首先 就是 热点 、 点 。 五 , [ 1 显 这 “ 不胜 数 ” “ 乎 其 难 ” 数 和 难 这些 形 容 词 , 实非 常 情 味 的 因素 主要 指 : 常 、 确 反 冒险 、 性 、 突 等 , 两 冲 这

种更 加 科 学 的思 路 和方 法 ,以进 一 步推 进 新 闻
步发 展成 为 一种 文化 事业 ,从 而进 一 步产 生 关 于 价 值研 究 的学 术进 程 。 新 闻与传 播 的专 门 的科学 即新 闻学 及 传播 学 。反 之 , 果 新 闻 原本 就 不 具 有 “ 如 价值 ”那 么 显 然 , , 此 后 的与此 相 关 的一 切 ,也就 全 都 不再 具 有存 在 的 上 个 世 纪 9 代 初 ,美 国学 者约 翰 ・ 斯 克 0年 费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新闻”的认识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新闻”的认识

老年马克思( 1882年) 和老年恩格斯( 1891年)
至少在以下五 面思考过新闻、新闻传播的问题:
东南传播2013年第9期( 总第109期)
紧目丁前沿理论 透折传播实践
ONGNANCHUANBO特别推荐一百家讲坛一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术研究
( 一) 变动产生新闻 事实的变动是自然发生的,因而新闻并非均量产生,它 存在淡季和旺季。1 842年,恩格斯作为<莱茵报>的柏林通讯 员,就曾向报纸编辑部报告:因为大学放假,“这里实在没有 什么可报道的。上帝可以作证,现在,正如这里人们所说的, 已经进入通讯员的淡季。什么新闻也没有,确实没有! ”1849 年1月,恩格斯从巴黎步行两个星期到达瑞士,他作为<新莱 茵报>的编辑,他苦恼写不出新闻,原因 就如他对马克思讲 的:“在这个讨厌的瑞士,哪怕发生一点什么可以写的事情也 好f 然而没有,全是些无聊透顶的地方上的争吵。”“地方上的 争吵对瑞士来说也许算得上新闻,但对于德国和欧洲来说,人 们早 就了 解瑞士 的这 一特点 ,过 于一 般而无 法对 外成为 新闻 。 马克思 把事实的 变动影响产 生新闻,视 为一种规 律。 18 59 年,他以<纽约每日论坛报>柏林通讯员的身份,向报纸 编辑部解释最近一段时间为什么没有寄出新闻通讯的原因, 写道: “德国有 句谚语:‘ 如果周围空 无一物, 皇帝也失去 自己 的权力’。既然连皇帝这样的大人物都受这条空无一物的规 律的支配,本报通讯员当然更无法逃避这条规律了。如果没 有事件,就没有什么可说的。这就是那迫使我好几个星期停 止从‘精神之都’、从这个即使不是世界力量的中心至少也是 ‘世界 精神’的中心 寄发通讯的极 重要的原因 。”吲类似的 话, 马克思与恩格斯互相交流新闻时经常谈到,他们都把“事实 的变 动” 视为新 闻的源 泉和 新闻的 特征 。 ( 二) 新闻的层次 生活 中不大的 事实变动 居多数, 一旦出现 较重要的 新 闻,那些较小的事实变动便会被人们忽略。恩格斯曾谈到过 他生活的英国城市曼彻斯特的新闻层次变化:“我们这里刚 刚发生盗窃,铁路上火车碰撞,血肉横飞。这里的庸人们被最 近一星期来的一些非常事件吓呆了。幸好棉花跌价,因此交 易所里没有发生什么事,公众得以专心议论这些重大事 件。”[ 61由于贸 易正常,人们较为清闲,于是把 一些社会新闻当 作大事来议论,这些事相形之下变得“重大”了;如果经济危 机来临 ,这样的 新闻会被忽 略。 马克思进一步认为,事实的重大变动是报纸的财源,因 为那时会产生集中、大量的重要新闻以吸引读者。他在谈到 《泰晤士报>时写道:“这家报纸……利用法国革命、德国起 义、意大利暴动和匈牙利战争,利用法国的枪杀和奥地利的 绞刑,……制造了多 少篇社论和弄到了多少金镑啊! 如果大 陆没有‘暴徒’,那它就只好每天靠斯密斯菲尔德市场的劣等 货色、伦敦烟囱的煤烟、泥泞粗暴的马车夫、太晤士河上的六 座桥梁、市区内的出殡、感染鼠疫的墓地、肮脏的饮水、铁路 上的灾祸、伪造的尺子和天秤以及其他在大陆平静无事的时 候成为这家报纸的经常货品的有趣题材来勉强度日了”。m在 这里,马克思说明了新闻的层次因事实具有的新闻价值的差 异而出现的转换。报纸是每日出版的,但在一天之内具有新 闻价值的事实发生的频率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于是有 的时候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事实发生得很密集,以致一些平

浅析邵飘萍新闻价值理论

浅析邵飘萍新闻价值理论

第三次研究热潮
2 世纪 3 年代至 4 年代初 O 0 0
方汉奇、王中等
三 、 “ 实 ” 。真 实 是 新 闻的 第 一性 ,是 新 闻 的核 心 事 价 值 ,此处 无 需赘 言
邵 飘 萍在 引述西 方 学者 提 出 的新 闻价 值测 定 标 准 时还 指 出 , 出于 种种 原 因 ,新 闻价 值 可 以减 少 。减少 在 这里 并 非 单指 新 闻价 值缺 失,惟 因部 分瑕 疵 而减 少整 体价 值 。其减 少 的评 判标 准有 : 1 兼 软 广 告 之 意 味 。 “ 谓 广 告 性 质 者 , 不 仅 在 商 品 上 用 . 所 之 , 医生 律 师之 名誉 ,文 学家 艺 术家 之作 品, 军人 之 战功 ,官 僚 之 治绩 ,是 皆广 告而 已” , “ 外交记 者如遇 半含广 告之材 料 ,可 削 去其 广告 ( 有作 用 )之 部分 ,若系全 有作用 者 ,则直弃之 如遗 ,绝 勿受 人愚 弄转 以愚 弄读 者 ,否者 即 大损 害新 闻之 价值 。 ” 2 揭 他 人 之 阴 私 。 “ ( 纸 ) 若 与 国 家社 会 无 关之 个人 私 . 报 事 ,竞 为 揭发 于 报纸 乃违 背 德 义 ” , “ 犯个 人 私事 ,不 问其 善 故 恶 , 皆不得 用作 新 闻之 材料 ;否 则 即大损 新 闻纸价 值 。 ” ” 3 有 害社会之 风俗 。 “ . 报纸 为社 会之教师 ,其 感化力之 大 …… 故凡有 害社 会风俗 之事 ,不可作 为新 闻而任意 披露之 。所谓 有害社 会风俗 者 ,最当注 意之 点,为秽 亵与残 忍 ,淫 书画淫 戏之禁 止 。与 夫刑 法进步 行刑秘 密 ,无 非恐有 害于 社会风俗 ,而增 长其淫 乱性 与 残忍 性耳 。然则报 纸上又 安可违 反此义 而不加检 点乎? ” 在 当 时 , 邵 飘 萍 能 够 以犀 利 的专 业 主 义 目光 洞 悉 制 约 新 闻 价值 的潜在 因素 ,认 识到 无 独立 经济 为保 障 的报 业经 营要 坚 持新 闻专 业 主 义操 守儿 乎 不可 能 等一 系 列 问题 的认 识 上 ,这在 我 国新 闻事 业 史上 具 里程 碑 意义 。当下 ,记者 的 职业 道 理一 再受 到 名利 挑衅 ,囚此 保 护媒 介 公信 力 ,加 强 新 闻从 业人 员 抵御 经济 诱 惑意 识 、拒 绝一 味猎 奇 , 泄人 隐 私等 不 良行 为刻 不 容缓 。 由于 当时独 特 的社 会历 史背景 、 邵飘 萍 本人 的人 格 魅 力和 他本 人 与各 方权 势 关系 的微妙 把 握 ,当 时 的 《 京报 》在 不 影 响办 报 宗 旨的前 提 下也 收受 部 分 官僚捐 赠 ,为报 社 的 资金运 作 提 供经 济 上 的补给 。这不 再本 文 重 点讨 论 的范 围之 内,但 出于学 术 严密 性 考虑 ,此 处 一 并

受众关注度是新闻价值的最大体现

受众关注度是新闻价值的最大体现

受众关注度是新闻价值的最大体现摘要受众是一种广泛性、客观性的存在,也是传播活动的起始点与最终归宿的对象。

新闻价值的体现有很多个方面,但是我们应以受众为出发点,从受众的角度来看新闻,只有受众去关注然后主动的深入了解才是对新闻价值最大的肯定。

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发挥新闻传播的作用。

影响受众对新闻关注程度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从受众的心理、身份、以及情绪的表达等方面来研究与关注度的关系。

关键词受众关注度价值每一则新闻都必然有其学术上的价值,但抛开其学术价值,新闻价值的最大化就是受众都主动去关注、去深入了解并发自内心的接受新闻。

受众从来都不会去关注一则新闻题材是否重大、事件是否典型、叙述是否完整、结构是否完美……受众所关注的重点从来都是跟自己是否有关,跟自己的利益会不会有冲突。

尤其现在人们生活节奏飞快的情况下,人们对新闻的选择更是苛刻,也对媒体人在新闻的选择上有一定影响。

受众作为一种广泛性、客观性的存在,同时也作为传播活动的起始点与最终归宿的对象,任何媒介自诞生之始就必须面对受众、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媒体的存亡其实是取决于受众。

如果受众不接受所报道的新闻,那就意味着这个传播活动就已经终止了,更不要去谈它的最终归宿了。

可以说受众不仅决定了媒体的存活,也决定了它到底能走多远。

一则没有受众关注的新闻、不被受众理解和接受的新闻是必然发挥不了新闻的作用的,也会使其失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在媒介面前,受众是受教育的对象。

媒介的内容如同课堂上的教科书,要给受众以丰富的知识和先进的思想,媒介肩负教导受众的责任。

媒介工作者的角色就像学校的教师,其职责为尽可能要确保媒介内容是严肃的、负责的,媒介发表的每一句话最好都是有教育意义的。

由此可见,受众也可以称作是“学生”。

那么,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这是教师价值的最大化。

如果类比到受众和传播者身上,那就是受众真正的对某一新闻事件感兴趣并且去关注,从新闻事件中了解到一些丰富的知识和先进的思想,开阔了视野得到其他方面不一样的收获。

作为一名记者,你认为最重要的新闻价值是什么?

作为一名记者,你认为最重要的新闻价值是什么?

作为一名记者,你认为最重要的新闻价值是什么?
一、新闻价值是指新闻呈现出来后所具有的社会影响力。

作为一名记者,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传递准确的信息,确保公众获得真实而全面的新闻。

真实性和客观性是新闻报道不可替代的核心价值,通过客观的报道,我们可以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并做出明智的判断。

二、新闻的社会价值在于引发公众的关注和讨论。

新闻不仅仅是为了报道,更是为了唤起公众对某一事件的关注和思考。

通过深入、独到的观点,我们可以引导公众对重要议题的思考,推动社会进步。

有时候,某一事件或者某种现象需要我们敲响警钟,唤起公众对问题的关注,这是新闻价值的又一层面。

三、新闻的时效性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闻的时效性成为了判断一项新闻价值高低的重要标准。

我们需要敏锐地洞察社会变化,及时报道并分析事件的影响,以求获取最新、最独家的信息。

只有掌握时效性,我们才能更好地满足公众对新闻的需求。

四、新闻应当关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随着世界各地环境问题的加剧和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关切。

作为一名记者,我们应当积极报道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事件,唤起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推动社会向着更加可持续的未来发展。

以上是本文对于“作为一名记者,你认为最重要的新闻价值是什么?”的几个分析。

作为一名记者,我们肩负着报道真实、客观的责任,同时也应当拥有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为公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观点。

只有通过不断努力,我们才能更好地履行我们的使命,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注意力模式下新闻价值选择的思考

对注意力模式下新闻价值选择的思考

这种专一 性 , 它又是不可兼 得 、 不可 复 性。在以获得受众注意力为要 务 , 获得 用 、 有益 、 有效 的信息 。 制的稀缺性 资源 , 因为你关 注此就意味 注意力 经济效益为 目标的注 意力模 式 着排斥其他 , 这也就是我们 通常所说 的 下 , 闻媒体对新闻价值 的嬗变 表现 在 新
模 式 所 带来 的新 闻价 值 选 择 的嬗 变 , 并 乎 自己传播信息所带给受 众的影响了。 ( ) 态 的 趣 味性 三 变
新 闻媒体为 了迎合受众 , 获得受众
带给我们一些关于 “ 新闻价值选择” 的 旁观者的受众概念上 已经趋于 中性 , 我 的注意 力,一味追求趣味和耸人听闻 ,
媒体 、 闻、 新 受众三者的内涵 。
向性和集 中性 。 其说明了我们对某事物
二、 注意 力模式下新闻价值选择的 这里 的新闻价值我 们不妨 以刘建 明教
新 闻价值 就是事实 本身包含 的引 受众有用 、 有益 、 有效。 但在 注意力模式
心理 学中 , 注意有 两个特 性 , 即指 嬗 变
有益思考。 关 键 词 :注 意 力 模 式
们不免会发 现这样一种图景 , 媒体 和受 不少媒体更是将“ 新奇 ” 放大作为卖点 ,
新 闻 价 值 众在这 种传播模式 下只不过 是相互 的 来满足受众 的猎奇和窥探心理 , 而获 从
媒介责任
满足和利用。 媒体从受众那获得注意力 得注意力后 面现 实的经济利益 。 资源 , 而受众在媒介上消磨 自己的时间
的关注总是有所指 向的 , 当我们 的心理 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 。 良荣 下 , 李 媒体却摒弃 了原有 的这一议程设置 活动选择 了某个对象 , 势必是 以忽略另 教授认 为这些素质包括五个“ ” 即时 方式 , 性 , 选择更能吸引受众注 意力 的新 闻

论受众需求与新闻价值的实现

论受众需求与新闻价值的实现

内容提要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我们应该追求最大的新闻价值的实现程度,以求得最好的宣传效果。

影响新闻价值实现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从受众的角度出发进行探讨。

因为受众是新闻价值系统中的决定性因素,尤其是受众需求,它同新闻价值的要素有着兼容关系,决定了人们接不接受新闻,接受什么样的新闻,影响着传播者的思考和选择,因此对新闻价值的实现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在市场经济逐步确立.社会文化发生变革的新形势下,受众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意识增强,对新闻信息由过去的被动接收转为现在的主动需求,且这种需求呈多元化趋向。

所以处于新时期的传媒要积极了解受众的需求并认真思考如何将这些需求渗透到实践的传播活动中,也就是说在实践中要重视以受众为中心,努力满足受众需求,即要根据受众需求来选择和挖掘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这是实现新闻价值最有效的途径,也是赢得受众最有效的办法。

/但是,以受众为中心,并非唯受众独尊:满足受众需求,并非是要什么给什么,要充分重视新闻舆论引导的作用和艺术,最好地体现新闻价值。

\~hipuThABSTRACTThe1eve]oftherealizationofnewsvalUeshouldghlybliCappreciatedinordertopursueabesteffectlty0reareduringtheactuallybe0factivitiasofmasseommunicationmanyfactorsthatcaninfluencetherealizationofnewsvahle,andthispaperwilldiSCUSStheminthean91ef'actoramongot’audienee,ofcudience.thesystemofwhichhasotherfactorsofnewsvalaudiencewi11acceptthepreferto,andwhichselectionofimportantroleInthenewBecausecudienceiSthedeciSionnewsvalue,especiallythedemandacompatiblerelationshipwithHe,whichdecideswhetherthenews,orwhatkindofnewswilldeterminesthespeculationandtransmitter.Therefore,audioncedoesplayanintherealizationofnewsvaluetrendofthegraduatingestablishmentofmarketeconomyandtheinvolutionofSOCialculture,theinitiativeandindependentconseiousnessofaudioncehasshift.edfrompademand,whichdriftsmediLImshouldnotethespoon1atehowtopervad.communicationactivities,focnsselectontheandcudienceandssiveacceptancetonowactivetodiversity.Accordingly,thedemandof'audionceactivelyandethedemandintothetealthatiStosay,themeditimshouldtryhardtosatislythe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价值是新闻记者衡量和选择事实是否可以成为新闻 予新闻价值以结构上的分析。杨保军的主客体效应说,与关
的标准”。①“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 系范畴说有类似的东西,但他在强调关系的时候,同时注重
即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素 关系和效应并重。我以为,要想真正理解新闻价值,单从主、
费,成了信息传播者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角点;
新生事物、重大典型等措施,1981 年习仲勋在新华社成立
其三,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决定了新闻价值的意义多元 50 周年纪念会上提出新闻报道的所谓“五字方针”,即:一
化。
是真,新闻必须真实;二是短,新闻通讯、文章都要短;三是
这样一些变化,构成了我国当下新闻媒体最重要的挑 快,新闻报道要快,不快就成了旧闻;四是活,要生动活泼,
其一,新闻报道的事实必须真实;
公元前 350 年,亚里士多德就知道力可以表示成矢量,且两
其二,对新闻报道事实的概括必须真实;
个力的组合能用著名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来得到。向量运算,
其三,新闻报道的事实与这类事实的总体发展要一致,
均可使用加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以及减法和乘法。
实际上这是一种趋势真实、规律真实,这是一种大真实。
首先,新闻价值有方向。借助物理学上的“矢量”来解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我们十分强调新闻的自在性价值,
释新闻价值的矢量意义,形象、生动、易于理解。从新闻价值 但在任何新闻实践中,都不可能有绝对的、纯客观的自在性
的方向上来说,其指向性是非常明确的,且直接反映在 3 个 价值。因为我们今天所了解到的新闻事实,实际上只是一种
的先后关系,表现在文本前后。
关系,说到底是一种传者对事实的认可度和受者对信息消
通常我们讲的新闻价值,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应该有一 费的影响力。美国一位著名报人在其《报纸的良知》一书中
个层次和先后的问题,但以往人们很少注意到这一点。我把 是这样解释的,他认为报纸的影响力取决于它的两个未知
这种先、后关系分别区分为文本前价值和文本后价值。我曾 品质和两个变量,“一个是力量的源泉—— —报纸本身,一个
方面:一是宣传意义,二是引导意义,三是教育意义。这 3 个 新闻语境下的新闻事实。比如汶川大地震以后,除了亲自到
方面集中到一点,都是一个上对下,主对从的方向定势。实 灾区去的人外,其他受众所能听到、看到、了解到的地震情
际上,2000 多年前的孔子就已经注意到这种矢量的方向意 况,全部或主要是媒介传播后的一种事实。因此,它只能是
因此,我们所主张的传播意义构建论的观点,实际上从 基础理论上拓展了传播学研究的视野和领域。我们认为,对 传播问题的研究,不仅要着眼于具体的信息传递的过程,还 要放眼于传播对人类整个社会文化意义的构建;不仅要着 眼于以大众传播为核心的理论视野,还要将人类所有的传 播活动视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从而探究其内在的规律和特 征。不管采取哪种研究路径,只要我们本着面向事实本身、 探究问题的精神,摆脱唯我独尊的态度,任何探索和思考应
何为价值?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对主、客体之间利益关
其四,能量说 。“所谓新闻价值,就是新闻信息在传播过
系的一种描述,是一种关系意义,实际上是一种主、客体的互 程中激发出来的适应社会创新需要的能量。”⑥这种观点突出
为有用性。一般讲,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概念,大都反映了主客 的是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影响力,与“效应说”有一致性。
25
产的细节如何,他都是通过传播、通过符号与社会结构的 整合关系,社会(或我们最熟悉的事物)才得以创造、维系 与改变。”⑥凯瑞认为传播是社会文化整合的基本途径和 手段。因此,他所主张的传播的“仪式观”,也正是坚持了 传播的意义构建的观点。通过传播的意义构建,人的社会 文化关系才得以建立,这也是从整个人类社会活动的视野 中考察传播现象的。
该是有它的意义的。□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邮编:200240
参考文献:
①[美]斯蒂芬·李特约翰著,史安斌译:《人类传播理论》(第 7 版),清 华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7 页。
②[美]理查德·韦斯特、林恩·H·特纳著,刘海龙译:《传播理论导引:分 析与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7 页。
的“德风”就是引导力、影响力、身传言教的问题。对新闻价 媒介成为公众了解现实世界的最好工具。但是,大众媒介并
值来说,是一个传播主体对受众客体的引导、教育、影响力 不能完全还原真实的客观世界,它呈现给公众的只是一个
问题,是主体对客体的方向问题,传与受的关系问题。因此, 模拟的世界,即媒介所建构的“拟态环境”。这是由于大众
③[美]查尔斯·霍顿·库利著,包凡一、王源译:《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 华夏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149 页、128 页。
④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352 页。 ⑤[美]米德著,赵月瑟译:《心灵、自我与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123 页。 ⑥[美]詹姆斯·W.凯瑞,丁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 集》,华夏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63- 64、84 页。
是能够使实事成为新闻事实的那部分东西。哲学意义上的
新闻价值的矢量意义
新闻事实,可以从 3 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二是符号再现的事实,三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
最初的“矢量”是被应用于物理学的,如力、速度,位移 事实。新闻真实性至少应在 3 个方面得到充分体现:
以及电场强度、磁场感应强度等,矢量有方向和大小。早在
新闻传播研究 COMMUNICATION S
关于新闻价值的学术思考
○方延明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22(2009)02—0025- 3
【内容提要】新闻价值是新闻学理论和实践的最重要议题之一,以往人们大都从标准、效应、关系范畴、能量、主客体关 系等方面界定新闻价值。本文在维度视野的框架下提出新闻价值的矢量意义,指出这种矢量意义是有方向、有大小、有先后 顺序的。基于这个前提,又分析了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主体与客体、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关系。
M 为整个事实传播的价值总和,即我们所讲的信息传播的 境界。文本后价值,是受众消费新闻的具体体现,是新闻作
增殖效应。
品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
上面这个序列告诉我们,信息传播遵循马太效应。
媒体是最直接的现实生产力。
其三,新闻价值有先后。新闻价值的矢量意义所体现来
如何理解新闻价值的这种方向关系、大小关系和先后
义。论语《颜渊》中记,“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 一个文本事实,语境事实。诚如沃尔特·李普曼在他的传世
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 名著《舆论学》中提出的“拟态环境”一样。该说认为,现
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里 实环境复杂巨大而又稍纵即逝,人类根本不可能直接获知,
提出过一个新闻文化的三元结构的价值体系,即图 1 所示。 是它的对象,接受者,即读者。”⑧诚如亚伯拉罕·林肯在评
图 1 新闻文化的“三元结构”
价报纸影响力时说的,“有公众意愿的支持,没有什么会被
击败;没有公众的支持,没有什么能成功。因此,塑造公众意
自在性价值
愿的人能比颁布法令或下达命令的人走得更远。”⑨这应当 说是对新闻价值矢量性特点的最深刻阐释。如何塑造公众
2009 年第 2 期
C O NTE MP O RARY 新闻传播研究
作为一个概念性极强、指向明确的新闻学概念,我们至
所谓自在性价值,就是指文本前价值,是存在决定意识
少可以从 3 个方面去分析理解其价值意义:其一是矢量意 的那个“存在”的东西,是源价值。文本前价值是事实本身,
义,其二是主、客体关系,其三是内容与形式。
【关键词】新闻价值;矢量意义;主客体关系;内容与形式
对“新闻价值”的学术研究,始终是新闻学理论和新闻 大;社会效应小,其新闻价值就小。”③“新闻价值就是新闻
实践最主要的议题之一。自从人类有了传播活动,新闻实践 机构发布的新闻在群众中受到重视的程度”。④这种观点所
与新闻学的学术研究就一直是相依发展的,而“新闻价值” 强调的是新闻传播的社会效果和作用。
大。如果这个事实价值小,那这个半径就短,圆就小,影响力 世界的解释方面来看,可能是一种认知价值和信息价值,因
自然也就小。在事实价值既定的前提下,如果传播速度快 为它把真理告知人们,把事实告知人们,给人们提供认知世
捷,新闻的事实价值就会得到更大程度的复制或放大,反之 界、认识人类的资讯服务;从政治学的视野来看,可能是一
质的级数越丰富越高,价值就越大。”②这种观点把新闻价 客体的关系、效应还不够。这是因为,新闻活动中的主、客
值看成是选择新闻事实的依据和衡量标准。
体,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都是一种既定的关系,而是呈一种
其二,效应说。以甘惜分教授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 动态或者说角色不断转换的模式。而这样一些关系,大多时
为最,“一则新闻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强烈,其新闻价值就越 候是非线性的、间断的。
也就成了一个常谈常新的问题。本文试图就新闻价值的一般
其三,关系范畴说。“新闻是一关系范畴,是指新闻事
概念,特别是在维度空间的架构下,对新闻价值的矢量意义、 实(客体)的素质对受众(主体)的需要的满足”。⑤这种观
主客体关系、形式与内容等,提出一些看法,以就教于同行。 念强调的是传者与受众之间的利益需求,基于实用与满足。
传播主体对事实价值的认定和选取,首先考虑的是方向明 媒介的传播活动要经过选择、加工。但是,由于公众的认知
确架构下的“传”的效果。
能力有限,他们往往把媒介构建的“拟态环境”直接当作客
其次,新闻价值有大小。在方向的前提下,新闻价值是 观世界来对待。
有大小的,而这种大小充分体现在以新闻事实的价值为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