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广东各地模考语文作文题
广东省广州中学2024届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广州中学2024届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丝绸之路以丝绸为名,却不以丝绸贸易为限,包含着更丰富的内容,但物质文化交流是其重要内容,互通有无、利益诉求,让道路穿越沙漠绿洲、跨过崇山激流,让不同区域、不同语言、不同肤色的人群分享同一品质的物质文明。
丝绸无疑是唐朝与吐蕃物质交流中的代表和大宗。
《旧唐书·吐蕃传》记载:“高宗嗣位.授弄赞(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封西海郡王,赐物二千段。
”公元719年,“吐蕃遣使求和”,唐玄宗“因赐其柬帛,用修前好,以杂彩二千段赐赞普”(《册府元龟·外臣部·通好》)。
这不仅展现了丝绸作为赏赐物的特殊地位,而且也反映了在吐蕃地方受赐者的身份地位。
茶叶是仅次于丝绸的稀罕之物。
藏文史书《汉藏史集》记载了一个美妙传神的故事,飞鸟衔来树枝,浸泡杯中,为不思饮食的赞普祛除了疾病。
赞普叹为神奇,派人在汉藏交界地区找到了名为茶的植物,饮茶之风在吐蕃渐次兴盛。
唐人李肇《国史补》记载:“常鲁公使西蕃,烹茶帐中。
赞普问曰:‘此为何物?’鲁公日:‘涤烦疗渴,所谓茶也。
’赞普曰:‘我此亦有。
’遂命出之,以指曰:‘此寿州者,此舒州者,此顾渚者。
”’由此可见,该赞普俨然已是一位茶叶鉴赏专家。
此外,唐朝中原地区的瓷器,连同制造工艺也传到吐蕃地区,并形成种类繁多的系列,乃至地方特色产品,在高原地区的百姓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汉藏文资料记载来看,文成公主进藏、唐蕃古道畅通是丝绸、茶叶和瓷器等中原地区出产的物品进入西藏地区的重要时机,但是,近年来西藏阿里故如甲木墓地的发现,改变了我们对青藏高原地区丝绸之路的认识。
广东省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3

广东省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阅卷人一、现代文阅读(35分)得分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数千年的中国思想发展史中,我们几乎看不到从根本上把客观世界当作镜子来反观自己、发现自己、认识自己的努力,而总是看见把人的内心当作平静的湖水,认为真正的本心是“虚静”“无事”“空”。
中国人更多地用镜子来比喻人心而不是外界对象,镜子的作用不是用来认识自我,而是用来反映世界、“玄览”万物、呈现宇宙本体的,即是说。
镜子(人心)本身是看不见的,在镜子里看见的都是外界事物:人们从镜中反映的外界事物得知镜子的存在,但却不能把握那独立于一切外界事物的镜子实体的形象。
进入现代,我们热烈地讨论“自由”“人性”和“独立人格”,但看上去轰轰烈烈的时代思潮如果不涉及“人之镜”的根本颜倒,终将只是过眼烟云。
所谓根本的频倒是指:不再仅仅把人心看作被动而平静地反映外界的“明镜”,而是要能动地从外部世界中去获得自我的“确证”。
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通过“洞喻”,以理性贯通人性和对象世界,认为人只要运用他的“理性之光”反观自身,对自己的固有本性加以“回忆”(洞中囚徒回转头,发现了真实事物),就能触及并把握客观的世界本体。
从这里产生了西方哲学源远流长的“反思”学说。
“反思”(reflexion),也就是反映、反射,它与中国古代“吾日三省吾身”的那种反省不同,不是直接检查自己干净的心地上沾染了哪些灰尘,而是从对象上回过头来思索自己的本性。
中国传统的反省是以人的“心性”为出发点的,人心被假定为已知的、人人相同的、平静一色的,但这恰好使人心本身成了视觉上的一个“盲点”。
西方的反思则是从对象出发的,人心被看作有待于认知的,这就使得人不断地从外面转回头,不是为了“返本归原”,而是要对人性、人心做步步深入的探索。
这种从外向内不断深入的过程表明,人先要认识对象,然后才能认识自己,才能对自己的心性有真正的“自我意识”。
这样形成的自我意识,就会不再只是孟子所说的“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而是要从旁边来看看这个“自己”或“我”的真实内涵,从而客观地认识和把握这个“我”的丰富的可能性,这才能使自己的人格立体化。
广东模拟考 语文 作文

广东模拟考语文作文
城市的喧嚣仿若甚至阻隔了我的思绪,笔尖在纸上翻滚,却只留下来一片空白。
参加考试的压力幽灵一般,耳边耳边耳边回荡着老师的叮嘱,父母的期盼,也有自己内心的焦灼。
窗外,阳光灿烂,却没能照向四周我的心房。
记忆中,三个关於故乡的画面,如电影般在脑海中现出。
青翠的竹林,清澈的溪流,至于那熟悉的泥土气息,都让我总觉得道十分的安定。
我仿似又双叒回到自己自己了那个开心的东方云的童年,在乡间的小路疾奔,在田野里躲抓蝴蝶,张狂地摇摇手,追逐着自由的梦想。
但,现实却将我拉回去了考场。
试卷上的题目,像一个个精密的设备的陷阱,再耐心地静静的等待着我去全力攻击挣断。
我深吸一口气,只有努力再只有努力让自己平静下了,脑海中一闪而逝出老师的教诲,父母的鼓励,有几个那一次长期熬夜去怎莫怎么学习的画面。
一股道劲气的动力,劲气之力着我奋笔疾书。
窗外,夕阳西下,鲜血染红了半边天空。
我渐渐地的微微抬起右手头,望向远方,心中蕴满了叹息一声。
人生的道路,透露出出出了未知,但我们总要你坚强勇敢地朝前方踏出,一路追寻自己自己的梦想,去所创造出的一类什么自己的很精彩点。
考试,但是一个过渡,一段旅程,它没能符号它表示法人生的绝大部分的。
用处不是很大的是,我们要短短一颗积极乐观的心,不断学习,不断成长,去迎出未来的挑战。
2024年广东省高三下学期高考二模语文作文导写含答案

2024年4月广东高三二模作文导学案模考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包浆”是中国文物鉴赏中的术语,指器物经过人的反复揩磨,并在长久的时间之后形成的光泽。
包浆富有韵味,深得文物爱好者的喜欢。
包浆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读材料:材料由两句话构成,第一句话解释了“包浆”术语的含义,指器物经过人的反复揩磨,并在长久的时间之后形成的光泽。
其中两个条件尤为重要:反复揩磨,时间沉淀。
第二句话“包浆富有韵味,深得文物爱好者的喜欢。
”这个韵味是什么?人们的启示又是什么,联系第一句话中“包浆”的含义“反复揩磨,时间沉淀”,就明白了。
立意时必须紧扣这个两个条件。
这是一道一元关键词作文,考生要围绕“包浆”这个关键词展开思考和写作。
引导语说“包浆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说明考生不能只停留在文物鉴赏领域来探讨“包浆”,应该由此及彼,想到其他领域中的“包浆”现象,比如个人的发展、企业的壮大、国家的发展等等。
从材料来看,要形成“包浆”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反复揩磨”,一个是“长久时间”。
由此引申出来,“反复揩磨”可以理解为不断磨砺,不断打磨,“长久时间”说明“包浆”的形成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完成,要经过时间的沉淀。
综合来说,就是只有不断打磨、不断磨砺,并经过时间的沉淀,才能形成“包浆”。
文物是如此,一个人的成才、一个企业的发展,一个国家的壮大亦是如此。
岁月的打磨让人生更丰富,国家也在时光的激荡中,更加波澜壮阔。
立意参考:【立意一:时光磨坊,成就非凡】有包浆之物,无论是自然形成,还是人之腐砺,都会进入人的视野,为人所用、所赏,递相延传,于是就有了时间刻度一作伪者是无法做出时间的。
它们是古物,是老物,也是“时间之物”。
这象征着只有通过时间的考验和不断的努力,才能成就非凡【立意二: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从包浆作为文物盛赏中的术语出发,探讨精益求精的精神和对完美的追求,文物爱好者喜欢包浆的韵味。
高三语文广东一模试卷

高三语文广东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ú)徜徉(cháng)蹉跎(cuō)踽踽独行(jǔ)B. 叱咤(zhà)蹉跎(cuō)踟蹰(chú)踽踽独行(jǔ)C. 踌躇(chú)徜徉(táng)蹉跎(cuō)踽踽独行(jǔ)D. 叱咤(zhà)蹉跎(cuō)踟蹰(chú)踽踽独行(jǔ)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经过这次培训,同学们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B.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C.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经验丰富,深受领导和同事的好评。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能力强,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
B. 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
C. 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
D. 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A. 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
B. 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
C. 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
D. 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B. 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
C. 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
D. 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A. 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
B. 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
C. 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
D. 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
B. 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
C. 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
D. 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A. 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
B. 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
C. 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
D. 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
广东省2022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 语文

高考(ɡāo kǎo)模拟考试高三语文(yǔwén)注意事项1.本试题(shìtí)共150分,考试(kǎoshì)时间150分钟2.答卷(dá juàn)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与宁静的乡村相比,城市是一种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矛盾组合体。
一方面,它是理性的,人们必须遵守的法规、程序等不胜枚举;另一方面,它又是感性的,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色彩、声音、味道以及不透明的心理活动。
这两方面既相互交织,又相互排斥,使城市不断陷入困境,同时也激发出城市特有的活力。
依托于听觉并同心理、意识紧密相连的声音,是人在城市中每时每刻都不能既离的感性工具和桥梁。
在异常清晰、稳定的空间、政治、经济、文化等城市符号背后,还存在着大量以感性方式存在、不断生成又不断流失、主要同人的感觉打交道的东西,尽管它们长期被热无睹,但作为域市有机体成长和变化最直接的记录和呈现,其价值和意义开不亚于各种显性表达。
尽管声音和图像同属城市的感性存在方式,但由于听觉和人的意识、心理联系密切,而视觉更加宫能化和欲望化,特别是在视频和图像日渐成为霸权文化的当如千,研究和重建基于听觉的城市声音系统,有助于构建一种更加均衡和协调的城市文化生态。
城市声音作为一种城市的感性符号和活动,在城市研完中长期缺席或可有可无,恰好说明为什么当代域市越来越缺乏文化特色,域市精神越来越干瘪空洞,城市生活越来越单调贫乏《乐记》曾指出(zhǐ chū)“声音(shēngyīn)之道与政通”,在今天也可以(kěyǐ)说声音之道即城市之道。
广东省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2

广东省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35分)现代文阅读Ⅰ材料一:似乎在一夜之间,周围不少朋友都在讨论一款名为ChatGPT的人工智能聊天程序。
有人用它即兴创作诗歌,有人试图用它设计小说大纲,还有程序员用它解决工作问题……根据多家媒体引述的调查结果,89%的美国大学生在用ChatGPT写作业——这个数据恐怕是言过其实了,但至少说明该程序在解答问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并不新鲜。
比如,不少网络平台使用的人工智能客服。
不过,很多人工智能客服带给人的感受实在一言难尽,机械重复的话术、“礼貌”而毫无信息增量的反馈等,都让人“想摔手机”。
ChatGPT诞生及其给人留下的“惊艳”印象,未必是因为它使用了许多具有突破性的技术,而是它搜集了更多的素材,因此能够更加“聪明”地回答用户的提问。
对此,一些行业的从业者不乏“本领焦虑”。
有人让ChatGPT写一篇时评,它洋洋洒洒写了几百字,用户评价称“虽然不算特别出彩,但也中规中矩”。
有自媒体运营者试图让ChatGPT分析某国产车品牌能否打败国外竞品,结果程序输出了一篇有观点和简要论述的分析短文。
对于一些大学课程的作业,ChatGPT也能“应对自如”。
它的出现让人不得不承认: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回答“客观题”,还可以有模有样地回答一些“主观题”了。
但是,大可不必就此认定ChatGPT是某些行业的“终结者”。
目前,机器对于各类问题的理解,并非真正的“理解”,而是基于海量素材的整理归纳。
例如,有人用杜撰的学术概念“镜像等离子规范场”提问,结果发现人工智能不懂装懂地卖弄“学识”。
而在回答一些社会问题时,尽管人工智能输出了看似结构完整的文章,但不少答案依然“驴唇不对马嘴”,或者充满了“正确而无用的废话”。
对于重复性的、记忆性的问题,人工智能确实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之所以大学生很快“爱上”这款程序,是因为大学里不少作业并不真正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只要重复教科书中的现成理论,再加上一点网络上能搜到的案例即可。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材料作文广东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材料作文广东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小故事,大智慧——我们的汉字朋友》你知道吗,小朋友们,我们每天都在打交道的汉字,它们其实就像我们的朋友,每一个字都藏着一个小故事,充满了智慧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2011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动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人的成长同样需要营养。
既需要物质的营养,更需要精神的、思想的,道德的营养。
有依照那个营养对人的成长至为重要,那就是苦难、失败和屈辱,这种营养能使人坚强无畏,有所作为。
对这个问题你是怎样认识的呢?请以“营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内,立意自定,除诗歌外,不限文体,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深圳高级中学2010—2011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测试语文试题2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先”与“后”相对,总是在前。
走在前面为“先行”;进步较快是“先进”;遇事有预见被誉为有“先见之明”;做事占先一步被喻为“先我着鞭”;就是想要取得有利的地位和效果,也要“先下手为强”。
可见,“先”字蕴涵的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敢闯敢试的精神。
请以“先”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广东省韶关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主导的社会中,互联网、广播、电视、书报、户外广告、人际交往、各种讲座……都会向我们传递大量的信息。
有些可能是我们需要的、感兴趣的,有益于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启迪人生;而有些可能是与我们无关的、让我们厌烦的甚至是有害的,它可能成为我们的负累,毫无价值……信息社会如何学会利用信息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生存智慧的重要标准。
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以“信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不少于800字。
广东省广雅中学、佛山一中、汕头金山中学2011届高三下学期2月联考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生活中,一句话,一篇文章,一本书,一件事,一个细小的动作……都可成为经典。
请你以“经典”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定立意。
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3、自拟题目。
4、不少于800字。
广东省东莞市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24.现代政治学认为,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制度以及国民素质和形象等“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国家如此,企业、团体、个人莫不如此。
面对竞争激烈的未来社会,你认为一个现代青年应该具备怎样的“软实力”。
请就这个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说说你的经历、感受或看法。
题目自拟,自选角度,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60分)华南师大附中2011届高三综合测试(三)24.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60分)CCTV-2《第一时间•天气预报》栏目有一句耐人寻味的广告语:“分享阳光,分担风雨。
”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感悟?请以“分享与分担”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广雅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开学测试2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俄国作家契诃夫说:“有大狗,有小狗,小狗不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乱。
所有的狗都应该叫,就让它们各自用上帝给它的声音叫好了。
”蛤蟆日夜不停地叫,可就是没人听;公鸡黎明按时啼叫,人们听到它的叫声后,就开始了新的一天。
鸡狗蛤蟆都要叫,人也是每天都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是最普通的现象,也是最复杂而耐人寻味的现象。
请以“发出自己的声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0学年上学期广雅中学高三期中测试语文试题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人”字,只有两笔,撇在上,捺在下,相互支撑,字形虽然简单,内涵却非常丰富。
从“人”字的字形出发,你有怎样的人生感悟?请以“从‘人’字看人生”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题目自拟;文体自定(诗歌除外);不得抄袭。
作文【导引】从“人”的字形看,它简单,没有偏旁,没有繁体,一撇一捺,“人”字可谓简单;它正直,笔画尽管不直,但是所构成的“人”字却是顶天立地的;“人”字虽然有两只脚站在地上,但是作为一个整体,它却呈现一种独立;“人”字孤独,两只脚,孤零零站在那里,就构成了一个“人”,“人”字互助,一撇一捺,相互支撑,构成了“人”字,也构成了人类社会相互关怀、相互帮助的大背景。
从“人”字的字形出发,还有很多别的人生感悟,但所写内容一定要揭示“人”的字形特点,及其所反映的人生特点。
从“人”字到人生的联想要自然、合理,观点要有启发性。
广州市执信中学2010-2011学年度高三第二学期2月考试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秀”是当今社会的流行语,意思是“表演、演出”,如“时装秀”、“达人秀”;也可以是指“展示、表现”,如“秀风采”、秀才艺”。
当今社会上有各式各样的“秀”,有人参加比赛秀歌艺,有人写文章秀才学,也有人上网秀学历,更有人发帖秀身家……对于形形色色的“秀”,社会上众说纷纭,认为有的“秀”是为了展示自己,有的“秀”是为了哗众取宠……你对“秀”有何看法?怎样秀才是真精彩?请联系实际,以“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和感受,不少于800字。
广东省执信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古兰经》上有这样一个故事:人们听说有位大师几十年来练就一身移山大法。
一天,有人找到这位大师,求他当面表演一下。
大师在一座山的对面坐了一会儿,就起身跑到山的另一面,然后说表演完毕。
众人大惑不解,大师微微一笑说:“事实上,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移山大法,唯一能够移动山的方法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世界上很多人在处理很多事情的时候,往往如此。
不同的人在处理相同的事情,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其结果大不相同……请以“事情的难易与方法的变通”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
广东省佛山市2011年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2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非诚勿扰》中的女嘉宾马诺说:“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
”她的这个说法,引起了现场有关人士以及网友的激烈争议。
有人支持,认为追求金钱、追求优越的物质生活没有什么值得非议的,她说出了一些人不敢说的话;有人反对,认为她把金钱、把优越的物质生活摆在第一位,这突破了传统道德的底线。
请你以“比金钱更重要的” 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4.(1)本题为话题作文,意在鼓励考生积极思考,调动积累,运用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作文。
(2)立意应当导向积极:快乐、工作、科学、亲情、思想、诚实、自信、友谊、智慧、健康、生命、道德等等都可以是比金钱更为重要,如学生有新创意,要注意其表述是否合理,是否围绕话题。
(3)话题可直接围绕马诺的人生观、价值观展开;也可联系考生自己的经历、体会来写。
不要求直接引用话题材料。
广东省中山市高三级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个中年人买了一套房子,隔壁邻居是个老太太。
为了表示友好,他对老太太很客气,每天看见她总要朝她微笑,对她招手,可老太太的神情却总是霜一般的冷冽。
春天到了,家园前的草坪里露出了红红绿绿的生机。
那一天中年人回家时,不忍心践踏那片草坪,便绕了点路。
没想到刚上楼时,老太太微笑着迎了上来,一番话让中年人颇感意外:“我整个冬天都在想,也有点担心,新来的邻居是个什么样的人?”顿了一下,老太太又说:“当你刚才绕过那片草坪时,我想我已经了解了你,也知道我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有人认为生活就是这样:刻意为之往往不一定能够缩短彼此的距离,而偶尔发生的一个“细节”,一个举动,却会在人与人之间架起美丽的心灵桥梁。
你赞成这一看法吗?请以“缩短心灵的距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
④题目自拟。
⑤不少于800字。
⑥不得抄袭。
广东省惠州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现代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是1.435米,为什么采用这个标准呢?原来,早期的铁路是由建电车的人所设计的,1.435米正是电车所用的轮距标准。
而电车的轮距标准来自马车,马车的轮距标准来自古罗马战车的宽度;整个欧洲,包括英国的长途老路都是由罗马人为他们的军队所铺设的。
而古罗马战车的轮距是根据牵引一辆战车的两匹马的屁股的宽度确定的。
美国航天飞机燃料箱的两旁有两个火箭推进器。
因为这些推进器造好之后要用火车运送,所以火箭助推器的宽度受限于铁轨的宽度。
这就是说,今天世界上最先进的运输系统的设计,在两千年前便由两匹马的屁股宽度决定了。
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很难轻易走出去。
这种现象被称为“路径依赖”。
请以“路径依赖”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
2.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3.不得抄袭。
命题作文及半命题作文广州市花都区2011届高三年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24.请以“总有柳暗花明时”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文体自定,诗歌除外。
③不得套作和抄袭广东省珠海市2010年9月高三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24.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按照要求作文。
CCTV—2“第一时间•天气预报”栏目有一句耐人寻味的广告语:“分享阳光,分担风雨。
”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感悟?请以“分享和分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010—2011学年度第一次六校联考语文试卷24. 请以“你是一部书”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一、命题意图:本题为直接给出标题的作文,没有导语和材料。
侧重考查记叙文写作能力。
二、题目解读:“你”,限定所写对象是一个人或一个事物,不能写成“我”或“他”,也不能写成“你们”。
如果以“你”指代不同的对象,从局部看没有问题,但从全文看,就变成了“你们”,不符合题意。
“书”可以实指书籍,可以用做比喻,一般而言,以后者为宜。
用作比喻,所写人物或事物应该具有“书”的特点,如内容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给人教益等。
华南师大附中2010—2011学年度高三综合测试(一)2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田野里、山坡上、道路旁、花园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朵朵鲜艳的花,不管脚下的土地是否肥沃,也不管是否有人停下来欣赏,它们总是悄然绽放。
其实,从这些绽放的花儿身上,我们能得到很多生活的启示。
请以“绽放”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广东省惠州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2010.10)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