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概论考试题目
美术概论题目汇总资料

下面关于白描表达正确的一项是:(B)(20分)A、它的传播与印刷术有关B、早先是草稿的一种形式C、最早的有确切年代可考的作品是《金刚经》D、在唐代时墨分五色(改正:是宋代的时候)2、“三百石富翁”指的是下面哪一位画家:(C)(20分)A、徐悲鸿B、张大千C、齐白石D、吴冠中3、中国画的装裱材料主要是(C)(20分)A、木质(错)B、金属C、丝绸D、纸判断题(40分)1、写意的绘画方式出现在宋代。
(A)(20分)A、是B、否中国画可以通过装裱的样式来判断年代(B)(20分)A、是B、否第二集选择题(60分)1、版画最早出现在下面哪一个国家:(A)(20分)A、中国B、日本C、法国D、德国2、下面关于“界画”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20分)A、是山水画的一种B、擅长画建筑、桥梁C、“界”就是范围的意思D、借助尺子画画3、中国画的装裱材料主要是(C)(20分)A、木质B、金属C、丝绸D、纸判断题(40分)1、写意的绘画方式出现在宋代。
(A)(20分)A、是2、中国画可以通过装裱的样式来判断(A)(20分)A、是B、否第三集选择题(60分)1、下面关于剪纸表达正确的一项是:(B)A、主要出现在南方江浙一带B、有装饰窗子的功能C、材料复纸的主要产地是日本D、用剪刀剪出来是其唯一的制作方式,可以批量制作2、《骑士、死神和魔鬼》是哪个国家的版画(A)A、德国B、法国C、美国D、日本3、“三百石富翁”指的是下面哪一位画家(C)A、徐悲鸿B、张大千C、齐白石D、吴冠中判断题(40分)1、中国陵墓前的石龟和石兽发源于中国本土(B)A、是B、否2、铜版画盛行于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时期,代表作品有《利比亚女巫》(B)A、是B、否第四集选择题(60分)1、石窟艺术主要存在地不包括:(D) (20.00分)∙ A.阿富汗∙ B.印度∙ C.中国∙ D.欧洲2、下面关于艺术的功能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C) (20.00分)∙ A.传达信息∙ B.人际交往∙ C.集体表现∙ D.娱乐3、“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是下面哪一位的观点:(A) (20.00分)∙ A.张彦远∙ B.齐白石∙ C.唐寅∙ D.吴道子判断题(40分)1、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的开采背景是皇家开采。
美术概论考试答案

美术概论82.0分选择题50分1、“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是下面哪一位的观点: 1.00分A.韩干C.齐白石D.王维2、后期山水画与早期山水画相比独有的特点是: 1.00分B.勾C.染D.描3、林泉高致中提到的“四类山水”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1.00分B.可行者C.可望者D.可居者4、不属于中国画存在方式的是: 1.00分A.册页B.卷C.轴5、芙蓉锦鸡图的作者是: 1.00分A.黄筌C.汤垕D.边鸾6、下面哪一位不是宋代山水画第二阶段的代表画家: 1.00分A.文同B.李成D.郭熙正确答案: B 、7、“明四家”不包括下面哪一位: 1.00分A.沈周B.仇英D.唐寅8、唐代人认为早期山水画存在的问题不包括: 1.00分A.比例不合适B.人物为主D.景物沦为陪衬9、山水画展示作者才艺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 1.00分A.技术才艺B.情趣C.诗意10、华亭派的开创者是下面哪一位: 1.00分A.沈周C.唐寅D.仇英11、中国画中字的作用是: 1.00分A.构图的一部分B.展示书法C.写诗表现内容12、以下关于元代书画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1.00分A.复古C.出世D.冷落、空荡荡13、关于珊瑚网一书说法错误的是: 1.00分A.着于明代C.汪柯玉撰D.十八描14、康定斯基的作品重视的是: 1.00分A.点B.线C.色彩过多15、南宋画家刘松年的山水深受下面哪一位的影响: 1.00分A.李成B.范宽D.郭熙16、在摄影作品中拍摄出光的流动效果采取的手段是: 1.00分A.开闪光灯C.短时曝光D.使用长焦镜头17、着名的巨石阵出现在下面哪一个国家: 1.00分A.法国B.中国C.美国18、以下有关委拉斯贵兹说法不正确的是 1.00分A.西班牙画家B.代表作有菲利普四世像C.是红极一时的画家19、关于画家委拉斯贵兹说法错误的是: 1.00分A.宫廷画家B.画风平和D.符合古典要求20、中国画的主要存在方式是 1.00分A.册页B.卷C.轴正确答案: C 、21、“介绍西洋美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作时代艺术”是下面哪一位的观点: 1.00分B.齐白石C.徐悲鸿D.张大千22、“在我们这个艺术颓废的年代;与其把希望放在那些没有天分的信徒身上;不如指望那些没有宗教信仰的天才”是谁的名言 1.00分A.毕加索B.马蒂斯D.达利正确答案: D 、23、以下不属于中西方画作的不同之处的是 1.00分A.对光的强调程度不同C.西方画比中国画更立体D.西方画不交代空间的存在方式24、以下是中国白描、线条的代表性作品是 1.00分A.唐人宫乐图B.溪山行旅D.早春图25、英国的巨石阵是用来: 1.00分A.祭祀B.居住C.繁殖26、关于徐悲鸿说法错误的是: 1.00分A.调和中西艺术B.绘画干预社会D.曾出国留学27、图画中最常出现的三种人物不包括: 1.00分B.烈女C.英雄D.孝子28、孝孙原谷作于下列哪个年代 1.00分A.三国B.五代C.两汉29、下面关于徐渭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1.00分B.明代戏曲家C.以画泼墨着称D.明代画家30、关于游丝描说法错误的是: 1.00分A.早期画家常用B.没有明显的转折C.较为柔软31、下面关于文徵明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1.00分B.字徵明C.绘画技法全面D.曾任官方画院的待诏32、以下不属于山水画功能的是 1.00分A.标记环境B.叙事配景C.神山与仙境崇拜33、下列有关色彩说法错误的是 1.00分B.色彩是一种光波C.色彩是服从人类需要的对自身的感觉D.色彩干预人工环境34、元代山水画的特点不包括: 1.00分A.复古C.文人画D.表现出世思想35、下列有关达利说法不正确的是 1.00分A.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和版画家B.以探索潜意识的意象着称C.与毕加索、马蒂斯一起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三个画家36、中国山水画在宋代之后最为关注的是: 1.00分A.用笔的技法C.对场景的还原D.对色彩的运用37、徐悲鸿在法国学习的主要是哪一个流派 1.00分A.野兽派B.古典主义C.浪漫主义正确答案: B 、38、中国画的装裱材料主要是 1.00分A.木质B.金属D.纸39、摄影师斯潘塞·图尼克以拍摄哪类图片知名 1.00分A.风景照B.野生动物照C.植物照40、下面关于王维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1.00分A.唐代画家B.着名诗人D.他是官人41、下列有关洛可可的说法错误的是 1.00分A.从此以后艺术的中心转到了法国B.是上层的、优雅的C.华托是其中的代表人物42、马家窑尖底瓶的功用是什么 1.00分A.装饰B.祭祀C.储存43、对于文殊菩萨的信仰始于 1.00分B.唐朝C.三国D.秦汉44、研究西方绘画历史应该从哪个时代开始 1.00分A.古巴比伦C.中世纪D.文艺复兴45、文艺复兴三杰不包括: 1.00分A.达芬奇B.米开朗基罗D.拉斐尔46、历代名画记中记载唐代的主要颜料有几种: 1.00分A.8C.11D.1247、光的三原色是 1.00分B.红色黄色和绿色C.红色黄色和蓝色D.黄色蓝色和绿色48、超现实主义分为两类;即 1.00分A.无机的和有机的B.无机的和自然主义的C.有机的和自然主义的正确答案: C 、49、国画家随身携带水的原因是下面哪一项: 1.00分A.饮用C.洗笔D.调颜色50、下面关于“巨石阵”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1.00分A.用来居住C.存在于法国D.用来祭祀判断题50分。
美术概论考研真题试卷

美术概论考研真题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术的定义是:A. 一种视觉艺术B. 一种听觉艺术C. 一种表演艺术D. 一种文学艺术2. 下列哪项不是美术的基本功能?A. 审美功能B. 教育功能C. 娱乐功能D. 语言功能3. 印象派绘画的代表人物是:A. 达芬奇B. 米开朗基罗C. 梵高D. 毕加索4. 中国传统绘画的“六法”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气韵生动B. 骨法用笔C. 应物象形D. 色彩鲜艳5. 以下哪位艺术家不属于现代艺术运动?A. 马蒂斯B. 杜尚C. 莫奈D. 卡拉瓦乔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色彩的三要素包括色相、_______和明度。
7. 抽象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是_______。
8. 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中的“意境”指的是_______。
9. 雕塑艺术的三种基本形式是浮雕、圆雕和_______。
10. 20世纪初,_______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现代艺术的开始。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
12. 描述立体主义对20世纪艺术的影响。
13. 阐述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的主要区别。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美术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15. 分析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异同,并举例说明。
结束语本试卷旨在考察考生对美术概论的基本理论、历史发展、艺术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掌握程度,以及对美术现象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希望考生能够通过本试卷的练习,加深对美术学科的认识,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请注意,以上内容为模拟试卷,实际考试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
考生应以官方发布的考试大纲和指南为准进行复习。
美术理论专业试题及答案

美术理论专业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印象派绘画的特点是什么?A. 强调线条的清晰和精确B. 强调光影效果和色彩的运用C. 强调形式的抽象和几何化D. 强调社会现实和批判性2. 以下哪位艺术家不属于立体主义?A. 毕加索B. 布拉克C. 达利D. 马蒂斯3. 抽象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谁?A. 杰克逊·波洛克B. 马奈C. 莫奈D. 梵高4. 以下哪项不是现代艺术的特点?A. 反传统B. 强调个人表达C. 重视社会功能D. 探索新的表现手法5. 艺术史中,"文艺复兴"一词的原意是什么?A. 艺术的复兴B. 科学的复兴C. 宗教的复兴D. 哲学的复兴6. 以下哪种绘画技法是文艺复兴时期发展起来的?A. 点彩B. 透视画法C. 抽象画D. 印象派7. 以下哪位艺术家被认为是表现主义的代表?A. 米开朗基罗B. 卡拉瓦乔C. 埃德瓦·蒙克D. 伦勃朗8. 波普艺术的特点是什么?A. 强调自然主义B. 强调大众文化C. 强调宗教主题D. 强调历史题材9. 以下哪位艺术家不属于超现实主义?A. 马格利特B. 达利C. 毕加索D. 米罗10. 以下哪项是后现代艺术的特点?A. 重视传统B. 强调艺术的客观性C. 反对艺术的商业化D. 强调艺术的多样性和解构性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达达主义的艺术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描述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的主要区别。
3. 列举并解释现代艺术中的三个重要流派。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印象派对20世纪艺术发展的影响。
2. 分析并讨论抽象表现主义在当代艺术中的地位和意义。
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A4. C5. A6. B7. C8. B9. C10. D二、简答题1. 达达主义是一种反艺术的艺术运动,它反对传统艺术的美学和价值观,强调无意义和随机性。
达达主义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艺术的重新定义,以及对艺术创作自由的强调。
美术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术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一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A. 达芬奇B. 米开朗基罗C. 拉斐尔D. 所有选项2. 印象派绘画的特点是什么?A. 强调线条和轮廓的清晰B. 强调光影效果和色彩的运用C. 强调宗教和历史题材D. 强调社会现实和批判3. 抽象艺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A. 以具象事物为表现对象B. 以抽象形式和色彩为表现手段C. 以现实主义为创作方法D. 以写实为艺术追求4. 以下哪一项不是现代艺术的特点?A. 反传统B. 反现实C. 重视个人情感的表达D. 强调社会功能5. 中国传统绘画中,山水画的代表人物有?A. 张大千B. 徐悲鸿C. 齐白石D. 吴道子6. 以下哪一位是现代艺术的代表人物?A. 毕加索B. 梵高C. 莫奈D. 马奈7. 立体主义是由哪两位艺术家发起的?A. 毕加索和马蒂斯B. 毕加索和布拉克C. 马蒂斯和布拉克D. 梵高和高更8. 以下哪一项不是艺术的功能?A. 审美功能B. 教育功能C. 娱乐功能D. 政治功能9. 波普艺术的特点是什么?A. 强调大众文化和商业广告B. 强调自然主义和写实C. 强调个人情感和内心世界D. 强调历史和宗教题材10. 以下哪一位是20世纪初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A. 马蒂斯B. 蒙克C. 毕加索D. 达利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特点。
2. 什么是现代主义艺术?它与传统艺术有何不同?3. 请列举三种不同的艺术流派,并简要介绍它们的特点。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抽象艺术对现代艺术的影响。
2. 分析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在表现手法和审美观念上的异同。
美术概论期末考试答案一、选择题1. D2. B3. B4. D5. A6. A7. B8. D9. A10. B二、简答题1.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特点包括对古典文化的复兴、对人文主义的强调、对自然和人体的精确描绘、对透视法和光影效果的探索等。
美术概论试题及答案

美术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是我国代四大书法家。
A 汉B 晋C 唐D 宋2、《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的油画作品。
A 米开朗琪罗B 拉斐尔C 达·芬奇D 提香3、郭沫若的著名作品《凤凰涅槃》的体裁是。
A 诗歌B 散文C 小说D 戏剧文学4、陈钢、何占豪创作的《梁祝》是著名的协奏曲。
A 小提琴B 中提琴C 钢琴D 二胡5、青铜雕塑《思想者》的创作者是。
A 菲狄亚斯B 亨利·摩尔C 马约尔D 罗丹6、清代画家郑板桥所说的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形象地描述了过程的基本特征。
A 艺术发生B 艺术创造C 艺术欣赏D 艺术批评7、电影《英雄》是我国著名导演的作品。
A 陈凯歌B 张艺谋C 冯小刚D 黄建新8、长诗《浮士德》是诗人的作品。
A 歌德B 席勒C 拜伦D 雪莱9、小说《茶花女》是法国作家的作品。
A 雨果B 小仲马C 福楼拜D 乔治·桑10、话剧《雷雨》是我国剧作家的作品。
A 洪深B 田汉C 曹禺D 夏衍11、享誉世界的卢浮宫是的艺术博物馆。
A 美国B 英国C 德国D 法国12、“三吏”、“三别”是唐代大诗人的作品。
A 王维B 李白C 杜甫D 白居易13、国画家以画虾而著称于世。
A 吴昌硕B 齐白石C 潘天寿D 李苦禅14、《孔雀舞》是我国族的代表性舞蹈。
A 苗B 彝C 傣D 瑶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22个空,每空1分,共22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5、艺术概论是一门研究基本规律的学科。
16、根据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可以将艺术分为五大类别,即、、、语言艺术(文学)和综合艺术,17、关于艺术发生的学说主要有摹仿说、游戏说、、和五种。
18、从总体上讲,七月可分为乐、乐、弹拨乐、打击乐和键盘乐等。
美术概论复习真题

D .《论崇高》 C .达 ?芬奇 得来全不费A .塞尚 B .凡 ?高 13、 “踏破铁鞋无觅处, A . 艰难探索的过程 B .天赋 14、典型是 —— 。
A .概括化与个性化的统一 C .鲜明的个性化 15、下列不是灵感的特征 —— 。
A .突发性B .超常性16、 “得心应手 ”讲的是——。
美术概论复习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 2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最早提出艺术的摹仿发生说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 。
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赫拉克利特D .苏格拉底2、历史上关于艺术发生有多种学说,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提出的是A .表现发生说B .媒介说C .有意味的形式说D .情感符号说3、美术起源于 —— 。
A .人脑意识B .社会实践活动C .游戏D .巫术4、在我国,提出 “以美育代替宗教 ”这一思想的是 —— 。
A .王国维B .鲁迅C .胡适D .蔡元培5、《清明上河图》是我国 —— 朝的绘画作品。
A .唐B .宋C .元D .明6、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美学著作是 —— 。
A .《诗艺》B .《诗学》C .《诗品》7、美术在整个社会结构中从属于 —— 。
A . 政治B .道德C .上层建筑D .意识形态8、弗雷泽关于原始美术的著名论述出于 —— 一书。
A .《艺术起源》B .《金枝》C .《艺术论》D .《神话》9、美术活动的社会功能有 ——A .审美心理功能C .审美欣赏功能10.形象思维离不开一一 A .严密的逻辑推理C .具体可感的形象 B .审美教育功能D .审美理解功能 B .判断推理.论证D .抽象单一的个体11、《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词》主要运用的构思方式为A .整合B .变形C .移情D .意蕴的凝结12、《向曰葵》是 —— 的代表作D .米开朗基罗,说明灵感的到来和出现还需 —C .顺其自然D .偶然得到B .高度的概括化,揭示事物本质规律D .模仿和创新C .易逝性D .永恒性C.艺术技巧 D .艺术构思17、从创作客体来看,艺术创作离不开D 政治 B 美术决定政治 D 二者相互影响 C 宗教的方式 D 实践 —— 精神的18、被喻为 “艺术作品的陵墓 ”的是A .艺术博物馆B .艺术展览馆 D .艺术出版社19、 “艺术世界 ”不包括A .艺术主体C .艺术接受B .艺术机构 D .艺术规则和制度 20、下面哪一个不属于审美期待视野 A .文体期待C .意蕴期待B .价值期待 D .意象期待 21、审美直觉的特点是直观性和 A .愉悦性C .直接性B .经验性 D .偶然性 22、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是——评王维的诗画。
美术理论考试题目及答案

美术理论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印象派的代表人物是以下哪位?A. 达芬奇B. 米开朗基罗C. 梵高D. 毕加索答案:C2. 以下哪幅作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A. 《蒙娜丽莎》B. 《星夜》C. 《最后的晚餐》D. 《格尔尼卡》答案:A3. 现代艺术运动中,立体主义的代表人物是?A. 马蒂斯B. 毕加索C. 杜尚D. 达利答案:B4. 以下哪位艺术家是抽象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A. 杰克逊·波洛克B. 马克·罗斯科C. 爱德华·霍普D. 弗里达·卡洛答案:A5. 以下哪个术语是指通过色彩、线条、形状等视觉元素来表达情感或思想的艺术风格?A. 写实主义B. 抽象主义C. 表现主义D. 超现实主义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绘画中的“三原色”是指红、黄、____。
答案:蓝7. 雕塑艺术中的“大卫像”是由意大利雕塑家____创作的。
答案:米开朗基罗8. 印象派画家通常在户外进行创作,这种创作方式被称为____。
答案:写生9.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种以表现内心世界和情感为主要特征的艺术风格被称为____。
答案:表现主义10. 艺术作品的“构图”是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画面的____、____和____的安排。
答案:布局、平衡、比例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什么是“透视法”?答案:透视法是一种在二维平面上模拟三维空间深度感的绘画技巧,通过物体大小、角度和位置的变化来表现空间的远近和深度。
12. 描述一下“色彩理论”在绘画中的应用。
答案:色彩理论在绘画中的应用包括色彩的对比、和谐、情感表达等。
艺术家通过色彩的选择和搭配来增强作品的视觉效果,传达特定的情感或主题。
13. 解释“装置艺术”的特点。
答案:装置艺术是一种将多种材料和物品组合在一起,创造出具有特定主题或概念的艺术形式。
它通常具有互动性、空间性和观念性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与政治的关系?政治对艺术有很大的影响,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
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因为,艺术与政治都是经济的反映,它们之间是同根相连的,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处于同等的地位,承受相同的作用,发生相同的反作用;但艺术与政治从与经济的距离来说,“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是最近的,在全部上层建筑中处于主导的地位;而艺术与经济的关系却不是直接的,它必须通过政治、法律、道德等中介,才能达到为经济基础服务的目的。
艺术与政治的关系,实质上就是艺术与经济关系的体现。
艺术归根结底是要表现人的,而政治生活渗透到了人的各个生活领域,给人以重大的影响,并突出强烈地显示出人的本质和特征。
一定的经济通过政治,决定着艺术的性质和发展;一定的艺术,又反过来通过政治,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
艺术与政治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方向是相同的,如资本主义政治与资本主义艺术,都是朝着同一个经济基础的目标发生作用的,它们之间也是相互保护的。
而产生于不同经济基础之上的艺术与政治,如社会主义艺术对资本主义政治,则会互相排斥甚至互相打击,反之亦然。
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同一阶级内部发生矛盾冲突,这种激烈的矛盾斗争反映到艺术上,就会出现同一阶级内部艺术与政治的矛盾。
过去,我们曾提出过“艺术为政治服务”的口号,这个口号在历史上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艺术为政治服务”的口号曾被夸大并且将它绝对化,将“艺术”与“政治”等同起来,将艺术的其他社会功能忽略甚至取消了,这是一种简单化的表现。
现在不再提这个口号,但艺术必须沿着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发展,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政治大方向是不能偏离的。
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艺术是生活的客观反映,生活是艺术的创作源泉。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生活又得益于艺术反馈而进步、文明。
人类的艺术史证明,艺术绝不能与生活脱节,否则艺术会失去生命的养分与光华;而生活永远是艺术可参照、借鉴和推陈出新的动力与灵感的来源。
人类生活正是因为有艺术的存在,才丰富了精神世界,思想变得愈加文明、充实,而艺术的审美观念,在推进着社会向更高的文明层次发展。
一现代艺术的开放性概念艺术是高于生活,一般是要引起美感的。
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普通的物件,如一把椅子、衣帽钩甚至是无法登大雅之堂的小便池都会出现在艺术家的作品里面。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来源于自然。
自然是变化无穷的,生活是千姿百态的,因此,艺术是丰富多彩的。
人类的自我意识、审美意识组成了人类艺术的永恒主题,艺术作品的主题,是一个艺术家主体性的概念;二艺术对生活的影响.艺术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深地根植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艺术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之广泛、存在之深入、作用之微妙,往往使我们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三关于艺术教育在当今人类社会中,艺术的显著地位有目共睹,它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至于难以想象,倘若没有了艺术,我们生活该怎么运转。
因此,必须把我们的儿童从小引向参与艺术的道路,沿着这条道路走向终身的艺术学习和发展。
四、生活与艺术的关联生活与艺术有一种浪漫的关联,就像地铁的两极,一个在路上,一个在归程,有时遥相呼应,有时又重合在一点上。
一位热爱艺术的文学家说过:艺术让人更接近神性。
美术的主要类型?绘画(景观装置,陶瓷设计,公共雕塑,玻璃造型艺术,中国画人物,中国画山水,中国画花鸟,油画,壁画、漆画,综合艺术,新媒体)书法学;雕塑;美术学,艺术设计,平面设计, 书籍设计,染织设计, 服装设计,综合设计,会展设计,工业设计,艺术设计学,建筑艺术,城市设计,艺术设计,景观设计,美术教育,美术学,影视广告,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编导,动画(网络游戏美术)(插画与漫画)多媒体网页设计.艺术与宗教的关系?宗教与艺术像携手并进的孪生兄弟。
在原始社会,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是混沌未分的混合体。
在东方和西方的历史上都曾有一个宗教艺术的时代。
在中国,从魏晋南北朝到现在,在敦煌、龙门、云冈等石窟中曾创造了佛教艺术的辉煌。
在欧洲,整个中世纪,建筑、雕刻、绘画及书籍插图等构成了基督教艺术的精华。
宗教对艺术起影响作用1、宗教阻碍艺术的发展。
宗教对艺术否定。
宗教是对社会生活的歪曲的反映;而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真实的反映。
宗教要求对彼岸世界的心灵感悟,而艺术要求对现实世界和世俗感情的形象表现。
宗教的对象是神;艺术的对象是全面的社会生活。
宗教是麻醉人们的心灵的;艺术是生活的教科书。
宗教相信自己的对象超自然实体即神灵的真实存在;而艺术却不相信自己创造的对象的真实存在。
2宗教促进艺术的发展:宗教与艺术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
艺术与宗教都蕴含了情感与幻象的成分。
艺术与宗教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全面的反映。
艺术与宗教都能使人的精神得到抚慰,产生愉悦与希望。
3宗教推动艺术的发展:宗教促使艺术突破教义的局限从而得到发展。
宗教为艺术提供题材。
欧洲许多以宗教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名垂史册。
宗教对艺术来说,既有阻碍、否定的一面,又有促进、肯定的一面。
简述历史上关于艺术发生的几种主要理论?1游戏说由十八世纪德国思想家席勒和十九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艺术史家曾把这种学说称之为"席勒――斯宾塞理论"。
席勒认为,艺术发生的真正原因是以外观为目的的游戏冲动。
游戏就是过剩精力的发泄。
当人摆脱了实用的功利目的,才能产生自由的游戏,正是这种无功利的、无目的的自由游戏,推动了艺术的发生。
喜悦的无规则的跳跃逐渐成为舞蹈,发之于情的声音逐渐成为歌曲。
斯宾塞近一步发挥了席勒的理论。
他认为游戏与审美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两者都不能直接有助于维持生命,都于功利无关。
游戏虽然没有实际的功利价值,游戏对个人和整个民族都具有生物学上的价值。
2巫术说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原始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而原始巫术根植于原始人万物有灵的世界观,他说:"野蛮人的世界观就是给一切现象凭空加上无所不在的人格化的神灵的任性作用……古代的野蛮人让这些幻象来塞满自己的住宅、周围的环境、广大的地面和天空。
"3劳动说.沃拉斯切克、毕歇尔、希尔恩都强调音乐、舞蹈的特征是节奏,而音乐、舞蹈的节奏又来源于劳动的节奏,因而劳动是艺术发生的直接动力。
普列汉诺夫赞成艺术发生于劳动的观点。
他说:"原始人在劳动时总是伴着唱歌。
音调和歌词完全是次要的。
主要的是节奏。
歌的节奏恰恰再现着工作的节奏,――音乐起源于劳动。
"哲学与艺术的关系?哲学就是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和关爱,就是思维的智慧和乐趣。
哲学不是宗教却能够给你信仰;哲学不是艺术但能够赋予人美感;哲学不是科学亦能启迪人以真理;哲学不是道德也能劝导人向善。
艺术是人类运用的一种特殊方式,她以情感和想象为特性来把握和反映世界,并表示对世界和自身及二者关系的看法。
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表现情感和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及客体的相互对象化。
艺术的发生基础是人类的语言.人类语言有许多种形式,如口头语言、文字语言、绘画语言、形体语言等等。
艺术的发生在形式上就相应地会出现故事、绘画、舞蹈、音乐和电视剧等艺术形态.哲学是人们理性的思考,她思辩着人们心灵感兴趣的一切问题,是介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无人之域;艺术是人们对世界的直观感觉,艺术的历史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历经了沧桑巨变,在外部的影响下,一次又一次地展开,书写着人的情感。
显然,哲学与艺术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二者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有很明显的区别。
在哲学中,人们的思想是通过文字语言来进行的,而文字语言的结构又把它客观化和固定化了。
艺术同哲学的区别,比之于它同科学的区别显然要小得多。
这个区别不在于哲学是抽象思维而艺术是形象思维,而在于哲学借助于文字语言为中介,艺术则不完全是这样。
通过文字语言的中介,哲学力求使情感概念化、明确化,于是情感在哲学中变成了思想,感性动力在哲学中凝固为理性结构,但艺术则不一定要依赖文字语言这个中介。
哲学成于思,成于煎熬的思;艺术源于美,源于共鸣的美。
哲学以主观意识感悟客观世界,艺术用外在表现体现主观感受。
艺术接受的性质与特征?艺术接受是指一定时代、社会的人们按照一定的审美、文化和心理要求在鉴赏、读解、阐释和评论艺术作品过程中,对艺术作品的选择性认同和创造性实现。
这种接受是主动而非被动的,它包含着欣赏者的感知、体验、理解、想象及再创造等心理活动。
按照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接受美学观点,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两极:一极是艺术的,即创造主体生产的文本,未经读者鉴赏的艺术家的“一度创造”的产品;另一极是审美的,即接受主体对文本的具体化或实现,经过读者阅读、品评、鉴赏等检验的作品,它是接受者在“一度创造”基础上进行“二度创造”的产物。
接受者对“文本”进行“二度创造”并现实地鉴赏作品和实现作品的过程就是艺术接受。
性质:一是艺术接受具有不可穷尽性。
艺术作品的创作意图是很难确定的,而且,艺术家的自白也不能成为阐释艺术作品创作意图的惟一根据;二是艺术接受具有不可言传性。
艺术作品的独特艺术价值和美学意义具有不可言传性,艺术作品中的情感也具有不可言传性,因为艺术作品传达的情感是极其微妙、复杂和丰富的;三是艺术接受具有主观差异性。
艺术接受的主体由于审美兴趣、思想感情、生活经验的差异,对同一艺术作品可能具有不同的艺术感受,并作出不同的补充和发现。
艺术发展过程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1在艺术发展的各种因素中,继承和创新是一对重要的范畴和基本的规律2艺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其内在结构是有继承性的,这种继承性,反映着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连续性3艺术的历史继承性,首先表现为对本民族艺术遗产的吸收和接受,以及对其他民族和国家优秀文化和艺术成果的吸纳。
艺术的历史继承性,在艺术的形式与技巧、内容、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等方面均有突出的表现4艺术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除旧布新、推陈出新的过程5在艺术发展过程中,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6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
为了创新,就要坚持批判的原则,对过去的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造出新鲜的艺术品,以适应新时代的人们对于审美文化和艺术的要求。
艺术审美教育的意义?艺术以其种植之本性,在审美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开展各式各样的艺术教育,对于生活意义的发现,进而实现人性的培育都是十分必要的。
不同于科技教育,也不同于道德教育,艺术教育具有自身的独特品质。
因此,“作为整体教育的组成部分,一切艺术的作用都是不可取代的。
”在这里,对作为审美教育的艺术及其意义的揭示,是教学研究与教育工作极其重要的思想任务。
艺术是基于种子、幼苗的一种培育,正是艺术的这种种植本性,使艺术作为审美教育成为可能。
其实,艺术自身就是不同于科技教育、道德教育的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