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程育德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修订稿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课程育德课题研究

开题报告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黔江区2017年度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小学课程育德研究

开题报告

城南小学课程育德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现状

追求德育实效高效的突破口之一是在学科课程教学中加强育德。学科课程育德其内涵可以分为德育课程育德、非德育课程的学科育德,本课题研究中涉及到的学科课程育德是指第二类非德育课程的学科育德,即以传统学科课程方式,如语、数、外、音、体、美等课程的育德。为什么学科课程育德的实效老生常谈的问题没有得到改善?课题组通过对我校课堂大练兵49堂学科课程的课堂观察与分析,对其中的问题、原因及其应对举措做出如下分析:

1、课堂教学现场中没有更好地把握、创生育德时机

新课改倡导积极地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用动态的生成观点看待教学,改革传统教学中过分强调预设并强制进行的现象。在课程育德中,育德设计与过程一一对应,不管是教师传授式的育德,还是引导学生感悟式育德,最终在教师的迫不及待地提示下都会得出理想的标准答案,对生成的育德问题的发现、显性化并及时抓住教育契机,触发学生自我、灵魂、深刻深入的反思探讨极少。

2、忽视德育对象主体性的发挥

德育效果不仅仅通过测试掌握德育知识量的多少来衡量,最重要的评价是看受教育者对道德有没有自觉地内化并且转化为自己的行动。主体性德育就是按照人的特性在德育的组织和实施中尽量发挥人的自觉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培养主体性人格的过程。

3、多角度挖掘育德素材明显不够

从课程的德育内容来看,教师们对教材的知识点的德育信息做了充分挖掘,但挖掘的角度主要来源于知识点。德育素材的来源有着广阔的空间,就学科课程育德而言,除了知识点上蕴含的德育素材,如语文学科中涉及的爱人、爱国、爱自然的情怀,数学学科中涉及的辩证思维、探索精神等之外,还可以从学生、教师、环境等角度进行挖掘。教师可以随时从中挖掘出合适的德育素材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育德。

4、德育信息传递载体的丰富难掩教学层次的肤浅

在学科课程育德中,教师很重视德育信息载体的选择,尽量丰富载体的运用,如直观教具、阅读材料、辅助读物、艺术作品、电子媒介手段及其运用、计算机网络及其运用等。选用育德载体的丰富,其积极效果是引起了学生德的关注、好奇、有兴趣或者是发现,这只是育德的第一步。更重要的工作是,教师需要重重地助推一把,让学生将德的理论、观点与自己已有的认知、体验、情感对接、碰撞起来,通过交流、分析和探讨,促进认识的同化和顺应,这才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才是教学的深度所在。综上所述,本课题组提出“课程育德研究”这一课题,具有现实的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

(一)《重庆市中小学课程育德指导纲要》指出:“课程育德工作是落实德育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新时期课程改革和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实施过程中,建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育人机制。”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

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三)小学学科课程标准更是明确指出:“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的培育民族文化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

三、课题研究目标、内容及创新假设

(一)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课程育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学科教学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的主体,占学生大部分时间,如果学科老师缺乏课程育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就意味着学生德育工作在这大部分时间里被忽略了,使得学生的德育工作处于一个间断的、不连续的过程中,就会造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难养成,道德品质难提高这样一种局面,不利于学生持续全面的发展。育德与知识的传授同样重要,甚至比机械的知识传授更重要,因为育德是确定人的方向和态度问题。如果学生的人生方向和人生态度确定了,道德品质提高了,学习态度就会发生质的改变,也就更有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

2.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自身的师德水平和育德能力。

教师对学生最直接的道德情感影响就是教师自身的道德行为践行。相比于班主任来说,学科教师本身对德育心理规律的理论知识比较缺乏,育德经验和方法相对不足,育德能力水平不高,在学科中的育德行为也仅仅是凭经验来进行,缺乏理论指导。因此只注重一些外在形式显性的德育,对一些隐性德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如自身人格、习惯对学生的影响、师生关系等等。

3.提高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把握育人契机,注重学科课程育德的生成性的能力。

即使有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有进行和完成德育的教学任务,但也往往只是按照课程的预设,将我们成人的德育理解直接灌输给学生。好的德育机会可能就来源于课堂情境中生成的一些偶然因素,如学生学习行为不当、言行中反映出的观念不当等,当课堂教学中有这样的偶然因素出现时,我们一定不能放过,要及时发现、主动引导创生出育德的情境,把握好育人的契机。

4.建立各学科课程育德评估体系,形成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

(二)研究内容及创新假设:

1.课题组和广大教师要增强课程育德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课程管理、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过程中实施德育。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平和育德能力。

2.建构并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文化,让良好的课程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3.通过课程育德工作形成德育工作合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特别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要使“关爱、诚信、尊重、包容、合作”等基本道德品质在学生中得到传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