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1

合集下载

专题研究报告范文

专题研究报告范文

专题研究报告范文1:生物有机肥是我国新型肥料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产品之一。

有机肥的作用,除了供给土壤微生物活性,有利于形成土壤团粒结构外,还能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等肥力因素,增强土壤保肥供肥能力,为作物的高产优质创造条件。

近来以其特有的促进生长、防病抗病效果得到认可,据研究生物有机肥产生明显作用的关键因素是“活的+具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菌种”,因其技术太强,一般肥料“行政监管部门”检测技术跟不上,导致市场鱼目混珠,农民分不清,为此我根据经验设计了一套辨别方法。

辨别方法2.1看包装,是否规范2.1.1.产品登记证:具有农业部微生物肥料登记证证号(注:省级部门无登记权),正确方法:“微生物肥(登记年)临字(编号)号”或“微生物肥(登记年)准字(编号)号”;2.1.2.产品技术指标:有效活菌数(CFU)≥0.2亿/克,登记时农业部只允许标注≥0.2个亿/克、0.5个亿/克(严格规定,在保存期的最后一天必须要达到这个数值)。

一些企业为了迎合市场,刻意标成几十个亿,这是不科学的(目前的技术很难达到)、是错误的。

2.1.3.产品有效期:国家规定大于6个月。

随着生物有机肥产品的保存时间延长,有效活菌数会不断下降,把有效期标注太长都是不负责任的。

2.2是否均匀2.2.1.产品含水量太高或太低均不利于菌种存活,判断方法:抓一把肥料在阳光下观察,阴潮呈团、干燥呈灰都非正常产品。

2.2.2.适合特殊功能菌种生长的“有机肥营养”应是套餐型,由多种有机营养物质组成(如:菜粕、黄豆粉等发酵制成),在光线下能看到原料的痕迹,或者能闻到原料的特殊气味。

3.1看效果,是否高效试验方法:加少量水将生物有机肥调成团状,放在冰箱里冻成冰块,第二天拿出来溶化,反复三次,肥料中的菌种将会冻死或大幅度减少;这时用它和将原产品进行比较试验、在相同的田块里观察差异,差异明显好肥料,差异不明显,表明该产品有问题,建议放弃使用。

4.1实验法4.1.1.泡水法取一水杯,把有机肥样品泡在水里,然后用手把泡在水里的有机肥碾碎,搅一下能直观的看出有机肥的原料;再放置一段时间,如果有机肥与水短时间内分层的话说明有机肥比重大,含土较多。

陕西方言研究报告(1)

陕西方言研究报告(1)

方言词调查身为一个地道的人,曾经为自己生活在这片热土上而自豪,耳闻目睹,方言粗旷豪迈,倍感亲切。

历史上,方言曾经作为官方通用语被长期推广和普及,其容博大精深。

相传汉字为文字处补祖,仓颉所创造。

仓颉是人,出生于五帝时代,距今已有 4000 多年历史了。

方言划分更是细致,关中方言东府话包括市、市、市、市、市;陕北的宜川、黄龙、洛川、宜君、黄陵、富县,宁县。

关中方言西府话包括市。

关中方言区乃炎帝故土,母为炎帝属的周族语言,即是炎帝语言。

炎帝语言与炎黄融合的夏语近似,又由于地理近似,沟通频繁所以关中方言与方言同属中原官话。

由于我家在关中一带,所以我将着重介绍关中的方言,比方许多独特读音的字,与许多词语。

众多方言中的字词都有其历史依据,古今诸多名著量运用方言充分的表达了话语的准确性。

关中方言的许多词都蕴含着我国古代的文化、制度等。

首先介绍一些方言的词语:举些例子,一、两个人在外地碰面会冲动地说“咱俩是乡党〞这样的话在别人看来定不理解,其实“乡党〞就是老乡的意思,为什么这么说呢?乡党方言来历。

这得从古代的民户编制说起。

“乡〞和“党〞。

都是我国古代的民户编制。

据我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记载,“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

〞“乡〞“党〞二字连用,指乡里,也就是同乡的人,随着时代的推移,乡、党这样的农村行政区域单位再也不使用,但“乡党〞这一称呼却延用下来了,泛指居住地距离相对较亲的人。

目前,用“乡党〞几乎成为了人的专利。

往往有人称人是“乡党〞。

二、“屋里人〞。

关中人,常把已婚妇人叫“屋里人〞。

如:“你屋里人这几天咋没见"〞“俺屋里人这几天熬娘家去咧!〞把妇女叫“屋里人〞,其渊源虽无法考证,但在很大程度上与劳动分工、“男耕女织〞的浮现有关。

过去的农家,男的在田间劳作,女的在家中纺线织布,外清晰,各执其事。

长此以往,关地上便浮现了把男人叫做“外头人〞、把女的叫“屋里人〞的称谓。

社区商业研究报告(一)2024

社区商业研究报告(一)2024

社区商业研究报告(一)引言概述:社区商业作为一种充满活力且不断发展的经济形态,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社区商业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对社区发展的影响。

本文将从社区商业的概念及特点、社区商业的发展模式、社区商业的盈利模式、社区商业的风险及挑战以及社区商业的前景展望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正文:1. 社区商业的概念及特点1.1 社区商业的定义1.2 社区商业的特点1.3 社区商业的分类2. 社区商业的发展模式2.1 线下社区商业模式2.1.1 传统商业模式2.1.2 现代商业模式2.2 线上社区商业模式2.2.1 电子商务模式2.2.2 社交媒体平台模式3. 社区商业的盈利模式3.1 商品销售盈利模式3.1.1 线下实体店销售3.1.2 电子商务平台销售3.2 广告与推广盈利模式3.2.1 广告投放3.2.2 租赁广告位3.3 服务与订阅盈利模式3.3.1 社区服务收费3.3.2 会员订阅收费4. 社区商业的风险及挑战4.1 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4.2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4.3 用户需求的多元化4.4 社区商业平台的信任问题4.5 法律法规的限制5. 社区商业的前景展望5.1 科技发展与社区商业的融合5.2 个性化需求与社区商业的结合5.3 社区商业的可持续发展5.4 未来社区商业的创新模式5.5 社区商业对社区发展的积极影响总结:社区商业作为一种新兴发展模式,在当今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从社区商业的概念及特点、发展模式、盈利模式、风险及挑战以及前景展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通过深入研究社区商业的相关内容,我们对社区商业的重要性及其对社区发展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社区商业将在未来展现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通用10篇)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通用10篇)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课题研究工作报告(通用10篇)在不断进步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

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课题研究工作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篇1一、研究工作情况分析:本学期,我班开展了微型课题《幼儿音乐教育生活化的开发与研究》,在研究方面,我们加强了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使课程能有效的开展。

1、教师方面:在以前的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以教授结果为主要目的,往往忽视了音乐在生活中的教育。

2、幼儿方面:我们引导幼儿利用日常生活物品丰富音乐表现形式。

丰富幼儿生活经验,提高音乐学习质量。

通过环境优势,让幼儿渗透到一日生活中。

感受地域文化生活中的音乐内容。

3、在我们的课题研究中,积累了音乐生活教育的资料,在进行教育实验课的同时,积极进行理论上的研讨,并及时总结。

二、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1、在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幼儿对音乐非常感兴趣,幼儿对于生活中的各种物品充满好奇,对什么东西都想去动一动,敲一敲,可生活中的物品实在太多了,幼儿都是无意识进行活动,对于生活中渗透的音乐无所知。

2、由于本课题设计到家长,知识面较广,有些资源需要家长配合完成,有些生活中的渗透教育也需要家长带动,部分家长对于音乐教育不是很了解,尤其是生活中的音乐教育,无从下手,且很少有时间和精力指导及带动孩子。

改进措施:1、继续加强音乐教育生活化的理论学习,请有关领导和专家。

2、在开展课题活动中时,改掉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应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引导地位,而幼儿为学习的主体地位,发挥幼儿主体能动性。

3、认真做好家长工作,及时让家长了解我们的课题研究方向,请家长能在园外对幼儿进行这方面引导。

三、下阶段研究计划:1、我们将继续加强自身的文化素质,利用更多的教学手段,让幼儿了解及喜欢更多的生活中的音乐活动。

2、结合课题,合理提供操作资料,创设幼儿喜爱“我行我秀”等活动区域。

地铁商业研究报告(一)2024

地铁商业研究报告(一)2024

地铁商业研究报告(一)引言概述:地铁商业是指在地铁车站及周边区域开展商业活动的一种商业模式。

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地铁商业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篇报告将从地铁商业的现状、市场规模、商业模式、运营策略和发展趋势等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正文:一、地铁商业的现状1. 地铁商业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2. 地铁商业的特点和优势3. 地铁商业所涉及的行业和商家类型4. 地铁商业的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5. 地铁商业的主要挑战和问题二、地铁商业的市场规模1. 地铁商业的市场潜力和需求2. 地铁商业市场的分布情况和竞争状况3. 地铁商业市场的规模和增长趋势4. 地铁商业市场的消费者群体和消费行为5. 地铁商业市场的地域差异和发展前景三、地铁商业的商业模式1. 地铁商业的主要商业模式概述2. 地铁商业的商业模式的特点和优势3. 地铁商业的商业模式的案例分析4. 地铁商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和发展趋势5. 地铁商业的商业模式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四、地铁商业的运营策略1. 地铁商业的运营目标和定位策略2. 地铁商业的租赁和招商策略3. 地铁商业的品牌推广和营销策略4. 地铁商业的服务质量和管理策略5. 地铁商业的投资与风险管理策略五、地铁商业的发展趋势1. 地铁商业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2. 地铁商业的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趋势3. 地铁商业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趋势4. 地铁商业的国际化和跨界合作趋势5. 地铁商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总结:通过对地铁商业的现状、市场规模、商业模式、运营策略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地铁商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机遇。

然而,地铁商业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相关行业和政府部门共同努力寻找解决方案。

未来,地铁商业将继续呈现出市场需求增长、技术创新、环保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化合作等趋势。

对于相关行业和企业来说,应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合理调整经营策略,不断创新发展,以迎接地铁商业的未来挑战和机遇。

研究报告第1章MH-Ni电池概述

研究报告第1章MH-Ni电池概述

充 电 放 电第1章 MH-Ni 电池概述1.1 MH-Ni 电池的发展概况MH-Ni 电池是继Cd-Ni 电池之后的新一代高能二次电池,由于它具有高容量、大功率、无污染等特点而倍受人们的青睐,是当今二次电池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与Cd-Ni 电池相比,MH-Ni 电池的容量提高50%以上,消除了Cd 对环境的污染,可以实现快速充电;MH-Ni 电池的工作电压为1.2V ,可与Ni-Cd 电池互换使用;MH-Ni 电池比Cd-Ni 电池有更高的能量贮存能力,高能型MH-Ni 电池的比能量可达到95Wh•kg -1,高功率型镍氢电池的比功率达到900W•kg -1,循环使用寿命超过1000次,工作环境温度为-40℃~+55℃,高低温工作容量损失小。

MH-Ni 电池是一种绿色环保电池,由于贮氢合金材料的技术进步,大大的推动了镍氢电池的发展,而且淘汰Cd-Ni 电池的步伐也已加快,MH-Ni 电池发展的黄金时刻已到来。

MH-Ni 电池的技术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末为可行性研究阶段;第二阶段即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末为实用性研究阶段;1984年开始,荷兰、日本、美国都致力于研究开发储氢合金电极。

1988年,美国Ovonic 公司,1989年,日本松下东芝三洋等电池公司先后开发成功MH-Ni 电池。

第三阶段即九十年代初至今为产业化阶段。

我国于80年代末研制成功电池用贮氢合金,1990年研制成功AA 型MH-Ni 电池,截止2005年底,全国已有数一百多家企业能批量生产各种型号规格的MH-Ni 电池,国产MH-Ni 电池的综合性能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国家“863”计划的推动下,MH-Ni 动力电池是十五计划我国电池行业重点之一,MH-Ni 电池作为动力在电动汽车和电动工具方面应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目前MH-Ni 电池逐步向高能量型和高功率型双向发展。

1.2 MH-Ni 电池的基本原理1.2.1 MH-Ni 电池的工作原理MH-Ni 电池是一种碱性电池,负极采用由贮氢材料作为活性物质的氢化物电极,正极采用氢氧化镍(简称镍电极),电解质为氢氧化钾水溶液,其电化学式可表示为:(-)M/MH ︱KOH(6M)︱Ni(OH)2/NiOOH(+)式中M 代表贮氢合金;MH 代表金属氢化物。

一份病毒危害的研究报告

一份病毒危害的研究报告

一份病毒危害的研究报告引言:病毒是一类微小的传染性病原体,它们可以感染生物体,如人类、动物和植物,并导致各种疾病。

病毒的存在和危害已经对全球的人类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报告将重点研究病毒的危害,并探究其对健康、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将讨论预防和控制病毒传播所需的有效措施。

健康危害:病毒感染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各种病毒感染,如流感、艾滋病和乙肝等,都可能导致严重的疾病或死亡。

病毒感染不仅会对个人健康产生影响,还会对公共卫生系统造成巨大的压力。

传染性病毒的快速传播可能导致大规模的流行病甚至是全球性的大流行病,对世界范围内的健康状况构成严峻挑战。

经济危害:病毒感染不仅对个体和家庭经济状况产生影响,还对整个国家和全球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失。

病毒感染导致的疾病和死亡会降低劳动力的生产力,增加医疗费用,并对医疗资源产生巨大需求压力。

此外,病毒传播还会对旅游业、商业运营和全球贸易等领域造成严重的冲击。

例如,在一次大流行病爆发期间,旅游业收入可能大幅下降,而疫情引发的贸易限制也会导致经济活动的萎缩。

社会危害:病毒感染不仅对个人和经济造成了危害,还对社会结构和运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病毒传播可能导致公共场所的关闭、学校停课和大型活动的取消,从而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互动。

此外,病毒感染还可能引发社会恐慌和焦虑情绪,加剧社会不稳定因素。

因此,预防和控制病毒传播对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至关重要。

预防和控制措施:为减少病毒的危害,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措施:1. 接种疫苗:疫苗是预防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定期接种疫苗可以增强免疫系统,降低感染的风险。

2. 保持个人卫生:正确洗手、避免接触可能感染病毒的人群和物体,以及遵守咳嗽和打喷嚏的礼仪,都可以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3. 强化公共卫生系统:完善的公共卫生系统可以提供快速的监测、诊断和隔离措施,以便在病毒爆发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

汽车行业碳排放研究报告(一)2024

汽车行业碳排放研究报告(一)2024

汽车行业碳排放研究报告(一)引言概述:本报告旨在对汽车行业的碳排放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汽车行业是全球最重要的碳排放来源之一,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重要影响。

在本报告中,我们将通过综合文献回顾、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探讨汽车行业碳排放现状、原因和解决方案。

通过这些内容,我们希望能为汽车行业碳减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汽车行业碳排放现状1.1 全球汽车碳排放趋势分析1.1.1 汽车行业在全球碳排放中的占比1.1.2 汽车碳排放的增长趋势1.2 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汽车碳排放情况1.2.1 发达国家的汽车碳排放状况1.2.2 发展中国家的汽车碳排放问题1.3 主要汽车类型和碳排放特点1.3.1 传统燃油汽车的碳排放1.3.2 电动汽车的碳排放特点2. 汽车行业碳排放的原因2.1 能源结构与碳排放2.1.1 汽车燃料对碳排放的影响2.1.2 可再生能源在汽车行业的应用2.2 车辆技术与碳排放2.2.1 发动机技术进步对碳排放的影响2.2.2 车辆重量与碳排放的关系2.3 车辆使用与碳排放2.3.1 驾驶行为对碳排放的影响2.3.2 交通拥堵对碳排放的影响3. 汽车行业碳排放的影响3.1 环境影响3.1.1 大气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3.1.2 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3.2 人类健康影响3.2.1 尾气排放对人类健康的危害3.2.2 噪音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4. 汽车行业碳排放的解决方案4.1 车辆技术改进4.1.1 推广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技术4.1.2 开发更高效的传统燃油汽车4.2 能源结构调整4.2.1 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应用4.2.2 收紧行业碳排放配额及碳交易4.3 减少车辆使用4.3.1 鼓励公共交通和非机动出行4.3.2 优化交通管理措施5. 总结本报告对汽车行业碳排放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通过对碳排放现状、原因和解决方案的分析,我们认识到汽车行业碳排放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为了实现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减少碳排放,各方应加强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政策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性学习报告关于将华南虎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研究报告(康杰中学554班)小组成员:路栩指导老师:余承刚时间:2009年5月2日一、研究目的一百年前,地球上还有8个老虎亚种(还有一种神秘的虎种,只产于我国却没有确切证据的黑蓝虎),而今三个已经消失了。

他们是:巴厘虎, 爪哇虎, 里海虎(即西亚虎,也称波斯虎;新疆虎是其的一个分支,也已灭绝)。

剩余的5个亚种是:西伯利亚虎(东北虎)、孟加拉虎、苏门答腊虎、印支虎(东南亚虎)和华南(中国虎)虎, 但这几个虎种目前都处在极其濒危的境地。

中国虎是剩下的这5个亚种中最濒危的,而他又是所有虎亚种的祖先。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有约4000只中国虎。

但由于人类的捕猎和栖息地的破坏,如今地球上只剩下不到100只了!对于保护濒危动物,我们现在还无能为力。

但是我们要认清现状,对这些濒危动物的处境加以了解。

二、研究途径网页搜索三、资料来源百度图片百度百科四、目录1、分类 (3)2、外形特征 (3)3、生活习性 (3)4、保护级别 (4)5、起源、分化与变迁 (4)6、种群现状 (5)7、华南虎的悲惨命运 (7)五、正文1、分类:界:动物界Animalia门:脊索动物门Chordata亚门: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纲:哺乳纲Mammalia目:食肉目Carnivora科:猫科Felidae属:豹属Panthera种:虎P. tigris亚种:华南虎P. t. amoyensis2、外形特征华南虎亦称“中国虎”,是中国特有的虎种,生活在中国中南部。

识别特点:头圆,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较长,胸腹部杂有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黄色并布满黑色横纹。

在亚种老虎中体型较小的(苏门答腊虎最小)。

雄虎身长约2.5米(加头),重约150公斤。

雌虎身长约2.3米,体重约110公斤。

尾长80-100厘米。

毛皮上有既短又窄的条纹,条纹的间距较孟加拉虎、西伯利亚虎的大,体侧还常出现菱形纹。

3、生活习性主要生活在森林山地。

多单独生活,不成群,多在夜间活动,嗅觉发达,行动敏捷,善于游泳,但不能爬树。

以草食性动物野猪、鹿、狍等为食。

一般来说,一只老虎的生存至少需要70平方公里的森林,还必须生存有200只梅花鹿、300只羚羊和150只野猪。

4、保护级别华南虎是虎所有种类中最为濒临灭绝的一种,估计世界上少于20至30只野生华南虎,在中国的19个动物园中还有70只圈养的华南虎,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996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的十大物种之一。

于1981年被列入CITES 公约附录Ⅰ保护名单。

5、起源、分化与变迁华南虎不仅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且其起源及扩散以及分布区的变迁过程在研究虎的起源和演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科学价值。

我个人比较支持虎起源于我国华南区域的观点(即华南虎原始分布区域),然后沿着两个主要方向扩散,即虎沿西北方向的森林和河流系统进入亚洲西南部;沿南和西南方向进入东南亚及印度次大陆,一部分最终进入印度尼西亚群岛,扩散和辐射适应过程中,虎演化出了8个亚种。

现代虎类的化石首次现在于陕西蓝田公王岭。

估计时间为中更新世初期,亦即距今大约60万年。

1998年,IVPP的邱占祥院士认为在我国已经发现的化石中,时代最早的虎化石可能是距今约200万年前(含化石的岩性是红土)的古中华虎(Panther a tigris palaeosinensis),Panthera tigris palaeosinensis是瑞典古生物学家Zdansky于1924年所建的,这个标本出土于河南渑池兰沟第三十八地点,最近在甘肃又出土了新的标本,目前这个种的标本非常稀少,全世界仅有3个头骨,一个在国外,其余2个保存于北京。

(Mazak,2006)。

1967年,著名猫科动物学家,德国古登博格大学的Hemmer教授著论文详细讨论了这个种的性质,Hemmer教授非常详细地研究后认为绝大部分特征与虎接近,但部分特征也是美洲豹特有的。

他也认为古中华虎应为虎的一个亚种(Panthera tigris palaeosinensis)。

有人说华南虎头骨是8个公认虎亚种中最原始的,这个说法缺乏根据,目前还没有人拿过古中华虎的头骨与华南虎头骨详细比较过。

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华南虎)这个学名是1905年由德国动物分类学家Hilzheimer依据5个产自汉口(今武汉)的虎头骨标本后所定名的。

amoyensis这个名字是amoy(厦门)的拉丁化名词,这是因为华南虎最早被美国一生物学家发现于厦门岛而定名的。

华南虎的头骨要明显的小于东北虎和印度虎,雄虎头骨的平均长度仅为318mm(Mazak,2004)。

6、种群现状20世纪50-60年代:根据我国皮毛市场每年虎皮收购量的不完全统计,1956年全国收购虎皮1750张。

20世纪50年代江西省有20多个县发现有虎,该省1955-1956年捕虎171只。

20世纪50-60年代,在川东的万县,以及陕、川、鄂交界的大巴山地区已经发现不到虎的踪迹。

湖南省1952-1953年共捕虎170只。

1964年,寿振黄先生根据各地虎骨和虎皮收购数量估计当时华南虎每年约被猎捕800只,显然有“放卫星”的嫌疑。

1966年在安徽也都捕到过虎。

50年代初广东省猎虎50多只,60年代约为20只。

195 8年在贵州中部的清镇,1959年在贵州西部的威甯都曾捕到过虎。

秦岭地区的虎于灭绝60年代。

1960-1963年河南省至少捕杀虎60多只。

1964年陕西佛坪山一山民猎杀过一只野生华南虎迄今,就再也没有人看见过成年华南虎的身影。

20世纪70-90年代:到1970年后,江西的华南虎年捕猎量少于10只,1975年后再没捕过虎。

河南省在70年代初期每年捕虎7只,浙江省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每年捕虎3只。

70年代广东省猎虎猎捕不足10只。

湖南最后捕到野生虎是在1976年。

20世纪70年代末估计全国野生华南虎的数量为40-80只。

山西省最后捕获的虎在1974年1月,在原平县收到一副虎骨后再为发现过虎。

197 9年我国全年只收到一张虎皮。

20世纪80年代后野生华南虎数量已极少,有人估计我国野生华南虎的总数为30-80只。

湖北最后捕到的野生虎是1983年,在利川市百户湾林场发现1只幼虎,之后送到重庆动物园。

1987年5月的统计显示广东省境内活动的华南虎有成年虎4只,幼虎12只。

1990-1992年,原林业部与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开展的华南虎及其栖息地调查估计当时我国广东、湖南、江西、福建交界处华南虎有20-30只。

21世纪初:2000-2001年的华南虎及其栖息地调查搜索过程中没有看见一只野生虎的身影,国外一些学者认为野生华南虎已经灭绝。

7、华南虎的悲惨命运华南虎的濒临灭绝,实在是一个历史大悲剧。

建国初期,野生华南虎的数量还有4000多头。

经过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持续进行的大规模捕杀,华南虎种群遭受重创,一蹶不振。

当时,政府宣布华南虎为“四害”之一,除虎如同剿匪,大打人民战争,还组织专门的打虎队,由解放军和民兵协同作战,赶尽杀绝。

例如,1956年冬,福建的部队和民兵捕杀了530只虎、豹。

在这场运动中,江西的南昌、九江、吉安以及抚州捕杀了150多只老虎。

1959年冬,贵州有30多头虎、豹遭猎捕。

1963年广东北部共捕杀了17只老虎,雷州半岛也有17只被捕杀。

1953年至1963年,有一个专业打虎队在粤东、闽西、赣南共捕杀了1 30多只虎、豹。

在围歼华南虎的战役中,涌现出许多打虎英雄。

不知什么原因,同属老虎,命运很不相同。

东北虎一开始就进入了政府的保护名单,而华南虎长期以来列名黑名单,格杀勿论。

1959年2月,林业部颁发的批示里,把华南虎划归到与熊、豹、狼同一类有害动物,号召猎人“全力以赴地捕杀”;而东北虎被列入与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同一类的保护动物,可以活捕,不能杀死。

1962年9月,国务院颁布指示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列出19种动物为严禁捕猎动物,并在一些地区受到保护。

华南虎再度被排斥在外。

还在中国政府号召大规模猎杀华南虎时,国际社会就着急了。

1966年,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在《哺乳动物红皮书》中就将华南虎列为E级,也就是濒危级。

1973年5月,国务院在《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条例》(草案)中,把华南虎列为三级保护动物。

也是在1973年5月,农业部禁止猎捕东北虎和孟加拉虎,却仍然允许每年控制限额捕猎华南虎。

每年控制的数量以当地农业部门按"有计划地保证数量持续增长"为原则。

1977年农业部修改了规定,终于将华南虎从黑名单转移到红名单。

东北虎仍然是保护种类的首位,华南虎和孟加拉虎属于禁捕的第二类。

1979年,农业部将华南虎列为一级保护动物。

不过,这些措施似乎已经晚了。

据估计,1981年,野生华南虎大约只剩下150只到200只。

最担心华南虎灭绝的,似乎还是外国人。

1986年4月,在美国举行的“世界老虎保护战略学术会议”,急急忙忙把中国特产华南虎列为“最优先需要国际保护的濒危动物”。

到了1989年,我国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终于将华南虎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名单。

对于这一濒临灭绝的物种,合法生存权姗姗来迟,仿佛是临终关怀。

也许是多余的关怀。

因为从此之后,野生华南虎从我们的世界完全消失。

许多人声称发现了它们的踪影,无非是只闻其声,只见其迹,都是证明力较弱的间接证据。

1996年,联合国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发布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公约》将华南虎列为第一号濒危物种,列为世界十大濒危物种之首,最需要优先保护的极度濒危物种。

华南虎,这一悲剧性的物种,终于成了举世瞩目的明星。

只是聚光灯下空空落落,主角缺席。

我们不知野生华南虎身在何处,甚至,不知道它们是否永远告别了这个世界。

六、总结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认识了华南虎的悲惨现状,人类的大肆破坏环境的行为,如果不加以收敛的话,最终的受害者将会是人类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