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组胚考试内容

合集下载

组胚及组胚实验历年考题

组胚及组胚实验历年考题

【试题】2009-6-13/山东大学/医学院/2008级/临五/组织胚胎学/组胚一、选择题(60个,每个0.3分)《应试指南》上都有涂在卡上;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应试指南》上都有考了三个屏障;二、填图(一空1分,共12分)第一个、骨骼肌;第二个羊膜囊;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英语出题,汉语答题) 1、间皮 2、骨单位 3、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4、滤过膜 5、胎膜 6、法氏四联症五、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英语出题,汉语答题)1、请描述化学性突触的结构和功能;2、请描述肝小叶的细微结构;3、请描述月经周期第20天时子宫内膜的结构特征及激素调节;4、请描述原始心室的分隔及相关的畸形。

【试题】2009-6-14/山东大学/口卫/2008级/组织胚胎学名词解释(一个3分)间皮、骨单位、粘液屏障、滤过膜、胎膜、法洛四联症简答:1.化学突触结构功能2.肝小叶的细微结构3.月经周期20天时子宫内膜结构特征和周期性变化及其激素调节4.原始心室内部飞鸽及相关屏障【试题】2009-12-26/山东大学/医学院/临七/2008级/组织学与胚胎学/组胚一、填图题:1、有髓神经纤维那一块2、子宫胎儿二、名词解析:1、isogenous group2、Purkinje fiber3、chromaffin cell4、nephron5、tetralogy of Fallot三、问答题:1、Try to compare the microstructure of skeletal and cardiac muscle.2、Describe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gastric gland cells and small intestine.3、Describe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secondary follicle.4、Describe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 of the bilaminar germ disc and three germ disc briefly.【试题】2008-06-30/山东大学/医学院/2007级/临床五年制/组织胚胎学/组胚一、选择题60个,每个0.3分(中文出题)二、填空题每个0.6分,共18分(中文出题,英文答题)三、填图题两个,第一个是胚胎及子宫的结构,第二个可能是小肠的(有待更正)四、名词解释好像是六七个的样子,分子筛,法洛四联征,突触,窦周间隙,滤过屏障(有待补充)(英文出题,中文答题)最后是简答题,第一个是骨骼肌和心肌光镜和电镜结构的区别,第二个是肺的导气部的变化规律,第三个是胃底腺的细胞和功能,第四个是室间隔的形成及其缺损的形成机制(英文题目,中文答题)【试题】2009-01-14 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2007级/组织与胚胎学/组胚名词解释1.osteon2.sarcomere3.intestinal villus4.herring body5.气血屏障简答1.骨骼肌与心肌的光镜结构和超微结构的差异2.球旁复合体的结构和功能3.胚盘的结构和功能4.肝小叶和胆小管的什么结构之类的……【试题】2009-01-14/ 山东大学/医学院/2007级/七年制/组织与胚胎学名词解释:骨单位肌节小肠绒毛Herring body法洛斯四联症气血屏障大题:骨骼肌和心肌的区别肝小叶的大体结构和胆小管的精细结构球旁复合体的结构和功能胎盘的结构和功能【试题】2008-07-01/山东大学/医学院/2006级/口腔护理预防/组织胚胎学/组胚读图:肾,三个胚层(05医学院卷子上有)问答:肝的结构(肝小叶),房间隔缺损类型及原因,比较平滑肌和骨骼肌(多方面)名解:缝隙连接,致密斑,法络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黄体,ovulation(排卵),还有一个忘记了:)【试题】2007-12-26/山东大学/药学院/临药七/2006级/组织学与胚胎学/组胚名解:肌节(sacomere)尼氏体(Nissl body)胎盘膜(placental membrane)唇裂(cleft lip)填图:两个,肌节和三胚层的简答:1、描述化学性突触的结构和功能。

(完整版)组织学与胚胎学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组织学与胚胎学试题及答案

组织学与胚胎学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紧密连接2、三联体3、血脑屏障4、血窦5、桑椹胚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胰岛的A细胞能分泌_____.2、消化管的粘膜由______、_____、____组成。

3、唾液腺的腺细胞有______、_____两种类型。

4、肾小体由_____、____两部分组成。

5、生精细胞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

6、黄体由两种细胞组成,即:_______、_______。

7、组织切片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_____。

8、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特殊结构有____、______、_____。

9、能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的细胞是_______。

10、能感受压觉和振动觉的神经末梢是______。

11、受精一般发生在排卵后_______以内。

12、外胚层细胞在_______诱导下,形成神经板。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甲状腺滤泡细胞能分泌()。

①甲状腺素②甲状旁腺素③降钙素④促甲状腺激素2、能够分泌胃蛋白酶原的细胞是()。

①主细胞②壁细胞③颈粘液细胞④内分泌细胞3、嗅细胞是()。

①支持细胞②感觉上皮细胞③分泌细胞④神经细胞4、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细胞是()。

①Ⅰ型细胞②Ⅱ型细胞③肺泡巨噬细胞④clara细胞5、需要抗体介导起杀伤作用的细胞是()。

①T细胞②B细胞③K细胞④NK细胞6、T细胞主要分布在淋巴结的()。

①皮质浅层②副皮质区③髓索④髓窦7、产生肾上腺素的是肾上腺的()。

①髓质②皮质球状带③皮质束状带④皮质网状带8、过碘酸雪夫氏反应(PAS法)是显示细胞内的()。

①蛋白质②多糖③核酸④酶9、被覆在体腔浆膜表面的上皮是()。

①单层扁平上皮②单层立方上皮③单层柱状上皮④复层扁平上皮10、形成纤维和分泌基质的细胞是()。

①肥大细胞②成纤维细胞③巨噬细胞④脂肪细胞11、纤维软骨内的纤维是()。

①胶原纤维②弹性纤维③网状纤维④胶原原纤维12、神经元的轴突内不含有()。

《组织学与胚胎学》组胚名词解释及论述题

《组织学与胚胎学》组胚名词解释及论述题

第一章绪论参考答案3.名词解释(21)HE(hematoxylin and eosin)染色法(21)HE染色法是采用苏木精和伊红对组织切片进行染色的最常用的方法。

苏木精可使细胞核和胞质内的嗜碱性物质染成紫蓝色,伊红使细胞质基质和嗜酸性物质以及细胞间质内的胶原纤维等染成红色,以便观察组织细胞结构。

(22)组织(tissue)(22)组织是由细胞和细胞间质共同构成的群体结构。

一般可分为四种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23)组织化学(histochemistry)术(23)组织化学术是应用化学或物理反应原理, 显示组织或细胞内某种化学成分,进行定位、定量及其与功能相关研究的方法。

(24)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术(24)免疫组织化学术是应用抗原与抗体结合的免疫学原理,检测细胞内的多肽、蛋白质及膜表面抗原和受体等大分子物质的存在与分布。

(25)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术(25)原位杂交术是一种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用来检测细胞内某种蛋白质的基因(DNA片段或mRNA片段)表达和定位与定量研究。

4.论述题(26)简述电镜下粗面内质网丰富的细胞, 在光镜下其胞质HE染色的特点。

①粗面内质网是由内质网及其外表面附着的核糖体构成。

②粗面内质网丰富的细胞质, 其核糖体的数量一般也随之增多。

③核糖体是嗜碱性物质, 易被苏木素染成紫蓝色。

因此, 光镜下其细胞质呈现嗜碱性染色。

(27)比较免疫组织化学术和原位杂交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意义。

①免疫组织化学是应用抗原与抗体结合的免疫学原理;②检测细胞内的多肽、蛋白质及膜表面抗原和受体等大分子物质的存在与分布③原位杂交是应用核酸分子互补原理, 即两条单链核酸分子的碱基序列是互补的, 用已知碱基序列并具有标记物的RNA或DNA片段, 即核酸探针(probe), 与组织切片中的细胞内待测核酸(RNA或DNA片段)进行杂交;④通过标记物的显示, 可观察到细胞内被检测的mRNA和DNA的存在和分布。

组织学与胚胎学标本考试

组织学与胚胎学标本考试

组织学与胚胎学标本考试组织学与胚胎学标本考试是医学生在学习组织学和胚胎学课程后的一项考试。

该考试主要通过观察和描述显微镜下的组织切片和胚胎学标本,来测试学生对组织结构、细胞学和胚胎发育等方面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以下将对该考试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在组织学部分,考试会要求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种类组织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例如,肌肉组织的切片标本会要求学生根据特定形态结构,比如纤维束和细胞排列,来区分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此外,还需要了解组织的特殊功能,如神经组织中的突触传递等。

此部分的考试还可能涉及到组织修复和再生的相关知识。

其次,在胚胎学部分,考试内容主要围绕人类和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展开。

学生需要观察并描述胚胎的各个发育阶段、组织的形成和器官的发育。

对于人类胚胎,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器官系统的发育序列,如心脏、神经系统和肢体等。

同时,学生还需要了解胚胎发育中的常见异常和相关的术语,如畸形和神经管闭合缺陷等。

此外,考试还可能涉及到与组织学和胚胎学相关的实验技术和方法。

例如,学生可能需要根据给定实验流程和标本,进行染色、显微镜观察和图像分析等任务。

此部分测试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对结果分析的理解。

在考试进行之前,学生需要事先做好准备。

首先,学生需要复习和掌握组织学和胚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这包括各种组织的结构和功能、胚胎发育的不同阶段和特征等。

其次,学生需要对常见的组织标本和胚胎样本进行练习观察和描述,以提高对显微镜下结构的辨识和理解能力。

此外,学生还应练习解答与组织学和胚胎学相关的题目,加强对知识的应用和理解。

在考试过程中,学生应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仔细观察标本,注意显微镜下的细节,并进行准确的描述。

其次,理解题目要求,确保回答完整和准确。

同时,要注意时间分配,合理安排答题顺序,以充分展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总结起来,组织学与胚胎学标本考试是医学生在学习组织学和胚胎学后的一种考核方式。

通过观察和描述组织切片和胚胎标本,考察学生对组织结构和功能、胚胎发育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资料组胚复习资料

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资料组胚复习资料

组织学与胚胎学习题一、选择题【A型题】1、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B )A 大分子B 细胞C 组织D器官2、细胞外基质产生于(B )A器官B细胞C组织D系统3、最常用的光镜制片技术是( B )A冰冻切片术B石蜡切片术C涂片术D铺片术【X型题】1、细胞的组成成分是(ABC )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核D细胞外基质2、组织学的研究水平包括( ABCD )A分子B亚细胞C细胞D组织3、能被苏木素染成紫蓝色的是( ACD )A细胞质内的核糖体B高尔基复合体C细胞核D粗面内质网二、填空题1、基本组织一般分为四大类,即(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 肌组织)、( 神经组织)。

2、HE染色法的染料是(苏木素)和(伊红),组织切片中与前者亲和力强的着色结构具有(嗜碱)性,与后者亲和力强的着色结构具有(嗜酸性),与两者亲和力均不强者具有( 中性)。

三、名词解释1、H-E染色是光镜技术中最常用的一种染色方法,苏木素染液为碱性,主要使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与胞质内的核糖体着紫蓝色。

伊红是酸性染料,主要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着红色。

2、免疫组织化学术是根据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用带有标记物的特异性抗体与待检抗原结合,并依据标记物的特性予以显示,从而检测组织中肽和蛋白质分布部位的一种组织化学技术。

四、问答题1、试述H-E染色的基本原理。

答:即为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苏木精染液为碱性,主要使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与胞质内核糖体着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主要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着红色2、试述石蜡切片的制作步骤①取材和固定,常用甲醛固定新鲜的组织块;②.脱水和包埋,把固定好的组织块用酒精脱尽其中的水分;由于酒精不溶于石蜡,再用二甲苯置换出组织块中的酒精;然后将组织块置于融化的石蜡中,让蜡液浸入组织细胞,待冷却后组织便具有了石蜡的硬度;③切片和染色,将组织蜡块用切片机切成5~10um的薄片,贴于载玻片上,脱蜡后进行染色,以提高组织成分的反差,以便观察。

组胚试题及答案

组胚试题及答案

组胚试题及答案1. 组织胚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 简述胚胎发育的三个主要阶段。

3. 细胞分化在胚胎发育中的作用是什么?4. 什么是胚层?请列举并简述三种主要胚层的功能。

5. 何为神经管?其在胚胎发育中的重要性是什么?6. 描述胚胎期心脏的发育过程。

7. 胚胎期肾脏的发育过程是怎样的?8. 简述胚胎期肺的发育过程。

9. 什么是胚胎期的畸形?请举例说明。

10. 胚胎发育过程中,哪些因素可能导致畸形的发生?答案1. 组织胚胎学主要研究生物体的组织和器官的形成、发育过程,以及它们在成熟个体中的功能和结构。

2. 胚胎发育的三个主要阶段包括:胚前期(受精到植入前)、胚胎期(植入到主要器官形成)和胎儿期(主要器官形成到出生)。

3. 细胞分化是胚胎发育中的关键过程,它使得原始细胞逐渐转变为具有特定形态和功能的成熟细胞,从而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4. 胚层是胚胎发育早期形成的三层细胞层,包括:- 外胚层:主要形成皮肤、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 中胚层:形成肌肉、骨骼、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

- 内胚层:形成消化道、呼吸道的内层和相关的腺体。

5. 神经管是胚胎发育中形成的一条管状结构,最终发展成为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对胚胎的神经系统发育至关重要。

6. 心脏的发育过程开始于心管的形成,随后心管弯曲并分隔成心房和心室,最终形成四个腔室的成熟心脏。

7. 肾脏的发育从肾原基开始,逐渐分化为肾小管和肾小球,最终形成成熟的肾脏结构,负责排泄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

8. 肺的发育从肺芽开始,逐渐分支形成支气管树,最终分化为肺泡,负责气体交换。

9. 胚胎期的畸形是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遗传或环境因素导致的结构或功能异常。

例如,神经管缺陷(如脊柱裂)。

10. 胚胎发育过程中可能导致畸形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母体疾病、药物影响、环境毒素等。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示例,实际的组胚学试题和答案可能会更加详细和复杂,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进行调整。

组织学与胚胎学组胚考试重点内容

组织学与胚胎学组胚考试重点内容

一.绪论组织分为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组织。

人体组织的四大类型染色即苏木精—伊红染色。

HE二.上皮组织排列紧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细胞外基质1. 上皮组织的基本特征:明显极性 2.有游离面和基底面3.大多无血管,有丰富神经末梢4.主要分布(选择、名解)上皮类型内皮:心、血管、淋巴管单扁间皮:胸膜、腹膜、心包膜肾小管、甲状腺单立胃、肠、胆囊、子宫单柱呼吸管道假复未角化:口腔、食管、阴道复扁角化:皮肤表皮眼睑结膜、男性尿道复柱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变移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分布于呼吸管道,含有柱状细胞(最多)、锥形细胞、梭形细胞、杯状细胞。

矮柱状,增殖分化- 复层扁平上皮:基底层多边形细胞中间层-梭形或扁平细胞浅层-外分泌腺有导管,内分泌腺无导管。

微绒毛和纤毛的区别:微绒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纤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粗而长的突起,具有节律性定向摆动的能力。

上皮细胞侧面四种连接名称:紧密连接,缝隙连接,中间连接、桥粒。

基膜分基板和网板,基板靠近上皮,网板与结缔组织相连。

三.结缔组织细胞少,种类多,无极性1.:结缔组织的基本特征细胞外基质由纤维和基质组成 2.起连接、支持、保护、储存营养和物质运输的作用 3.起源于胚胎时期的间充质 4.:致密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网状组织、脂肪组织。

结缔组织的分类疏松结缔组织组成:1.细胞—成纤维细胞、浆细胞、白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

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

2.基质—蛋白多糖、纤维黏连蛋白、组织液。

3.纤维细胞是静止状态的成纤维细胞。

于单核细胞,具有趋化性。

来源巨噬细胞—病原微生物易于入侵的部位以及慢性炎症部位。

淋巴细胞,主要位于浆细胞—来源于B合成和分泌抗体(即免疫球蛋白)1. 功能:参与体液免疫2.结缔组织和小血管修复。

参与:形态似纤维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肥大细胞:易染,水溶。

组胚组织学与胚胎学试题库

组胚组织学与胚胎学试题库

组胚试题库第三章上皮组织一、A型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上皮组织的特点?A.分被覆上皮和腺上皮B.分布于有腔器官的腔面C.含丰富血管、神经D.具有保护作用E.有些具有感觉功能答案:C2。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分布于A.消化道B.呼吸道C.泌尿道D.循环管道E.生殖管道答案:B3.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的特点是A.组成细胞包括锥体细胞、梭型细胞及柱状细胞三种B.上述细胞基底部位于基膜上、游离面达到腔面C.游离面均有纤毛结构D.组成细胞的核高低不等、不在同一平面上E.分布于消化和呼吸管道的腔面答案:D5.以下关于微绒毛的描述中,哪一项正确A.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突起B.散在分布于细胞的游离面C.构成光镜下所见的质膜内褶D.表面为细胞膜,内有微管E.能向某一方向规律摆动答案:A6.以下有关纤毛和微绒毛的叙述,哪一项错误A.纤毛较粗、微绒毛较细B.纤毛光镜下可分辨、微绒毛不能C.纤毛可摆动,微绒毛不能D.纤毛表面无细胞膜,微绒毛有E.纤毛内含微管,微绒毛内含微丝答案:D7.以下对于质膜内褶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A.位于上皮组织的基底面B.是细胞膜向内折叠而成C.内褶间分布着较多的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D.此结构可扩大细胞基底面的接触面积E.此结构与离子及水分运输有关答案:C第四章结缔组织一、A型题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固有结缔组织A.致密结缔组织B.脂肪组织C.网状组织D.骨和软骨组织E.疏松结缔组织答案:D2.关于疏松结缔组织、哪一项错误A.是来源于胚胎时期间充质的组织B.细胞间质多、细胞少种类多C.细胞间质的成分与其他固有结缔组织相同D.无定形基质和纤维组成细胞间质E.广泛分布在细胞、组织和器官之间答案:C3.以下哪一种细胞不参与机体的防御保护或免疫反应A.单核细胞B.淋巴细胞C.成纤维细胞D.肥大细胞E.浆细胞答案:C4.以下哪一项不是成纤维细胞的特点A.细胞呈扁平多突状B.细胞核大、呈卵圆形、染色浅C.细胞质均匀一致、微嗜酸性D.细胞质内含PAS阳性的反应颗粒E.处于静止状态时称纤维细胞答案:C5.关于巨噬细胞特点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A.形态多样、一般为圆形或卵圆形;活跃时,可伸出伪足而呈多突形B.细胞核较小、呈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较深C.细胞质较丰富、通常内含有许多颗粒或空泡D.具有变形运动和强烈的吞噬能力E.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答案:C6.对于浆细胞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B.细胞核圆形,常偏于细胞一侧,核内染色质丰富,成辐射状排列C.细胞质呈强嗜碱性,近细胞核处有一着色较浅而透明的区域D.电镜下可见胞质内含大量的滑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E.可产生抗体,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答案:D7.以下哪一项不是肥大细胞的特点?A.细胞较大,圆形或椭圆形B.细胞核圆形且小,染色浅C.胞质内充满了异染性颗粒D.颗粒内含免疫球蛋白E.多位于血管周围,主要参与机体的过敏反应答案:D8.关于巨噬细胞功能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趋化性定向运动B.吞噬作用C.参与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D.合成和分泌溶菌酶E.合成和分泌抗体答案:E血液一、A型题1.红细胞的平均寿命是A.2~3天B.10~15天C.12~48小时D.120天左右E.半年到一年答案:D2.对于红细胞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呈双凹扁圆形,中央较薄,周边较厚,直径7~8umB.呈双凸扁圆形,中央较厚,周边较薄,直径7~8umC.新鲜的血液,常见红细胞结合成红细胞缗线D.大量红细胞肉眼观察时呈猩红色E.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细胞质中充满了血红蛋白答案:B3.成熟红细胞,不正确的是A.双凹圆盘状B.有一个核C.胞质内含有血红蛋白D.能运输O2和CO2E.直经约7~8μm答案:B4.以下对于网织红细胞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是一种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B.数量很少,只占成人外周血红细胞总数的0.5%~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绪论组织分为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

人体组织的四大类型: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组织。

HE染色即苏木精—伊红染色。

二.上皮组织上皮组织的基本特征:1.排列紧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细胞外基质2.明显极性3.有游离面和基底面4.大多无血管,有丰富神经末梢(选择、名解)上皮类型主要分布单扁内皮:心、血管、淋巴管间皮:胸膜、腹膜、心包膜单立肾小管、甲状腺单柱胃、肠、胆囊、子宫假复呼吸管道复扁未角化:口腔、食管、阴道角化:皮肤表皮复柱眼睑结膜、男性尿道变移上皮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分布于呼吸管道,含有柱状细胞(最多)、锥形细胞、梭形细胞、杯状细胞。

复层扁平上皮:基底层-矮柱状,增殖分化中间层-多边形细胞浅层-梭形或扁平细胞外分泌腺有导管,内分泌腺无导管。

微绒毛和纤毛的区别:微绒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纤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粗而长的突起,具有节律性定向摆动的能力。

上皮细胞侧面四种连接名称:紧密连接,缝隙连接,中间连接、桥粒。

基膜分基板和网板,基板靠近上皮,网板与结缔组织相连。

三.结缔组织结缔组织的基本特征:1.细胞少,种类多,无极性2.细胞外基质由纤维和基质组成3.起连接、支持、保护、储存营养和物质运输的作用4.起源于胚胎时期的间充质结缔组织的分类:致密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网状组织、脂肪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组成:1.细胞—成纤维细胞、浆细胞、白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

2.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

3.基质—蛋白多糖、纤维黏连蛋白、组织液。

纤维细胞是静止状态的成纤维细胞。

巨噬细胞—来源于单核细胞,具有趋化性。

浆细胞—来源于B淋巴细胞,主要位于病原微生物易于入侵的部位以及慢性炎症部位。

功能:1.合成和分泌抗体(即免疫球蛋白)2.参与体液免疫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形态似纤维细胞,参与结缔组织和小血管修复。

肥大细胞:易染,水溶。

脂肪细胞:胞质内含一大脂滴纤维—1.胶原纤维:新鲜呈白色,故又名白纤维。

粗细不等,韧性大。

2.弹性纤维:新鲜呈黄色,故又名黄纤维。

弹性强,韧性差。

EM下—弹性蛋白+胶原纤维3.网状纤维:又名嗜银纤维。

致密结缔组织:特点--以纤维为主要成分而细胞较少(主要为成纤维细胞),纤维粗大,排列致密。

三种类型—规则致密结缔组织,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弹性组织。

网状组织:由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组成。

四.血液血液组成:45%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55%细胞外基质—90%水+血浆蛋白(血浆)红细胞:简称RBC形态—1.双凹圆盘状,直径约7.5um。

2.无细胞核和细胞器。

3.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Hb)平均寿命为120天。

网织红细胞:1.未成熟的红细胞2.含少量核糖体白细胞:分类 1.有粒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2.无粒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最多,大,含细小均匀的嗜天青颗粒,核分叶。

趋化作用和吞噬功能。

核左移—细菌感染时,杆状核与2叶核的细胞增多。

核右移—骨髓造血功能发生障碍时,4-5叶核的细胞增多。

嗜碱性粒细胞:0%-1%,内含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嗜碱性颗粒,染成蓝紫色。

核呈S形或不规则形。

嗜酸性粒细胞:0.5%-3%,内含粗大,分布均匀的嗜酸性颗粒,染成鲜红色。

具有特征性的双叶核。

单核细胞:体积最大,含嗜天青颗粒。

淋巴细胞:25%-30%,核大呈圆形,一侧常有浅凹。

胞质嗜碱性,天蓝色,有嗜天青颗粒。

血小板:双凸圆盘状,直径约2-4um。

无核。

骨髓巨核细胞脱落下来的胞质小块。

功能—止血与凝血。

五.软骨和骨(名解)软骨陷窝—软骨组织内的小腔隙,被软骨细胞占据。

同源细胞群—由一个幼稚软骨细胞分裂而来的同群细胞。

软骨的类型:透明软骨—最常见,新鲜呈半透明。

分布于肋软骨、关节软骨、呼吸道软骨等。

弹性软骨—大量弹性纤维,耳廓、会厌及咽喉等处。

纤维软骨—大量胶原纤维,椎间盘,关节盘,耻骨联合等处。

骨组织中的细胞:1.骨祖细胞小,胞质少,核椭圆或细长。

2.成骨细胞骨质表面,有基质小泡,对类骨质的钙化有重要作用。

3.骨细胞骨陷窝—骨细胞胞体所在的腔隙。

骨小管—骨细胞突起所在的腔隙。

4.破骨细胞巨大的多核细胞骨干环骨板:密质骨在骨干的内外表层形成环骨板,外厚内薄。

哈弗斯系统:又称骨单位,密质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中央管+哈弗斯骨板(同心圆排列)间骨板:填充于骨单位之间,无中央管。

六.肌组织分类:骨骼肌(有横纹,随意肌)心肌(有横纹,非随意肌)平滑肌(无横纹,非随意肌)肌细胞又称肌纤维。

骨骼肌 LM—长圆柱状核多有明暗相间的周期性横纹(明带又称I带,暗带又称A带)(常考)肌节—1.明带中央有一条深色Z线,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肌节。

2.由1/2 I带+A带+1/2 I带组成。

3.是骨骼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EM—1.肌原纤维:粗肌丝和细肌丝。

只有细肌丝的地方就是明带,出现粗肌丝就是暗带。

(名解)2.横小管: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小管。

三联体—每条横小管与两侧的终池组成。

(调节钙离子浓度)3.肌浆网:滑面内质网。

心肌(考比较):LM—1.短圆柱形,有分支,互联成网2.多为1-2核,居中3.有闰盘4.有横纹,不如骨骼肌明显平滑肌:LM—1.细胞长梭形2.单核居中3.无闰盘4.无横纹七.神经组织神经元的形态:胞体、树突、轴突。

轴突无尼氏体。

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结构。

也是一种细胞连接方式。

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

化学突触以神经递质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是一般所说的突触。

EM—突触前成分(神经元的突触终末,称突触小体)突触间隙突触后成分突触前成分含许多突触小泡,小泡内含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

含乙酰胆碱的突触小泡多是圆形的清亮小泡;含单胺类递质的则为小颗粒型小泡;含含氨基酸类递质的则为扁平清亮小泡;含神经肽的往往是大颗粒型小泡。

突触小泡表面附有一种蛋白质,称突触素。

神经胶质细胞一.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1.星形胶质细胞:最大的神经胶质细胞。

胶质界膜—-胞体发出的突起末端扩展形成脚板,在脑和脊髓表面形成胶质界膜。

血—脑屏障---胞体发出的突起末端扩展形成脚板,贴附在毛细血管壁上,构成血—脑屏障。

(选择)2.少突胶质细胞: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形成细胞。

3.小胶质细胞:最小,血液单核细胞形成,神经系统受损后可转化为巨噬细胞。

二.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1.施万细胞:功能—(1)参与周围神经系统中神经纤维的构成。

(2)促进受损神经元存活及其轴突再生。

2.卫星细胞神经纤维组成:神经元的长轴突及包绕它的神经胶质细胞。

郎飞结:有髓神经纤维的施万细胞呈长卷筒状一个接一个的套在轴突外面,相邻施万细胞之间不完全连接处有一狭窄,称郎飞结。

感觉神经末梢:1.游离神经末梢—参与冷、热、轻触和痛觉。

2.触觉小体—参与产生触觉。

3.环层小体—参与产生压觉和振动觉。

特点(1)表面背囊。

(2)有神经末梢。

(3)中央有一条均质状圆柱体。

4.肌梭九.眼和耳角膜特征:1.透明圆盘状,中间薄周围厚。

2.无血管和淋巴管。

分为5层:角膜上皮(未角化的复扁)前界层(不含细胞)角膜基质后界层角膜内皮(单扁或立方上皮)视网膜(视部)分为四层:色素上皮层(单立上皮)视细胞层双极细胞层节细胞层视细胞层含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视杆细胞感弱光,分布于周围;视锥细胞感强光和颜色,分布于中间,有三种功能类型,分别含红敏色素,蓝敏色素,绿敏色素。

十.循环系统心壁从内向外分为心内膜,心肌膜和心外膜三层。

大动脉又称弹性动脉,中膜很厚,含40-70层弹性膜和大量弹性纤维。

中动脉又称肌性动脉,中膜较厚,含10-40层环形平滑肌纤维,其间有少量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

毛细血管结构:内皮、基膜、周细胞分类特点分布连续毛细血管 1.连续内皮 2.完整基膜结缔组织,肌3.紧密连接4.大量吞饮小泡组织,外分泌腺,神经系统,胸腺和肺。

有孔毛细血管 1.许多内皮窗孔胃肠粘膜,某2.小孔有隔膜些内分泌腺3.完整基膜和肾血管球等。

血窦 1.有窗孔,无隔膜肝、脾、骨髓2.管腔大,不规则和某些内分泌3.内皮细胞间隙大腺。

4.基膜连续或不连续或无十一.皮肤一.表皮表皮细胞分两大类:角质形成细胞和非角质形成细胞。

角质形成细胞分五层: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

非角质形成细胞种类: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梅克尔细胞。

二.真皮由结缔组织构成,分乳头层和网织层,无明确界限。

乳头层:紧靠表皮的薄层疏松结缔组织。

网织层:乳头层下方较厚的致密结缔组织,深部常见环层小体。

汗腺:分为分泌部和导管部。

分泌部由一层锥形细胞组成,导管部由两层较小的立方细胞构成。

十二.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由淋巴器官、淋巴组织和免疫细胞构成。

淋巴细胞可分为B细胞、T细胞和NK细胞三类。

巨噬细胞:血液单核细胞传出血管进入结缔组织后分化形成的。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包括单核细胞以及由其分化形成的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

1.结缔组织和淋巴组织的巨噬细胞2.骨组织的破骨细胞3.神经组织的小胶质细胞4.肝巨噬细胞5.肺巨噬细胞淋巴组织分为弥散淋巴组织和淋巴小结两种。

淋巴小结 LM—1.圆形,边界清楚2.主要由B细胞构成,含少量Th细胞3.分为初级淋巴小结(无生发中心)和次级淋巴小结(有生发中心)4.抗原刺激可增大和增多胸腺:皮质(大量胸腺细胞)髓质(少量胸腺细胞,含胸腺小体)血—胸腺屏障结构: 1.连续毛细血管内皮2.连续内皮基膜3.血管周隙,内含巨噬细胞4.上皮基膜5.连续的胸腺上皮细胞淋巴结的结构: 1.被膜:输入淋巴管2.门部:血管和输出淋巴管3.小梁4.淋巴组织和淋巴窦脾的结构: 1.红髓2.白髓3.被膜和小梁十三.内分泌系统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功能:合成和分泌甲状腺素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的功能:降低血钙浓度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盐皮质激素束状带—分泌糖皮质激素网状带—分泌性激素(主要为雄性激素)腺垂体远侧部的5种细胞:1.嗜酸性细胞—生长激素细胞、催乳激素细胞2.嗜碱性细胞—促甲状腺激素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促性激素细胞3.嫌色细胞十四.消化管消化管壁(除口腔和咽外)自内向外分为黏膜、黏膜下层、肌层与外膜四层。

舌乳头:丝状乳头—最多,锥形,舌背,无味觉菌状乳头—较少,蘑菇状,舌尖与舌缘,有味蕾,鲜红色轮廓乳头—十余个,舌界沟前方,有环沟胃 1.上皮特征:(1)单层柱状,表面粘液细胞组成。

(2)椭圆形核位于基底部。

(3)顶部胞质内有黏原颗粒。

(4)细胞间紧密连接。

2.固有层含大量胃腺—胃底腺、幽门腺、fen门腺(愤右边那个,我打不出来)胃底腺:又称泌酸腺。

含主细胞、壁细胞、颈黏液细胞、干细胞、内分泌细胞主细胞:又称胃酶细胞。

LM—多,柱状,核椭圆于基部,强嗜碱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