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的总体框架与典型案例

合集下载

智慧城市案例

智慧城市案例

智慧城市案例智慧城市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城市的各个领域进行数字化、智能化、互联化的集成,实现城市运行的高效、便捷和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成为了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智慧城市的典型案例,以展示智慧城市的实践成果。

一、深圳——智慧交通深圳作为中国的经济特区之一,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其中,智慧交通是深圳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圳在城市交通管理方面运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智能交通系统实现了交通信号灯的智能控制和交通拥堵预测,有效缓解了城市的交通压力。

此外,深圳还引入了移动支付技术,推动了电子收费系统的使用,提升了交通支付的便捷性和效率。

二、新加坡——智慧环境新加坡是全球知名的智慧城市典范。

在智慧环境建设方面,新加坡运用了大数据分析和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对城市环境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例如,新加坡通过网络传感器对空气质量、噪音水平以及温度湿度等环境指标进行监测,并将数据实时传输到城市管理中心。

这些数据被用于城市规划和环境改良,使城市居民能够享受更加清洁、舒适的居住环境。

三、芬兰赫尔辛基——智慧能源芬兰的赫尔辛基在智慧能源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赫尔辛基能源公司利用智能电网技术,将城市的电力供应与需求进行智能调控,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供应的可持续性。

赫尔辛基还与城市居民合作,通过智慧电表和能源监测系统,提供实时的能源使用信息和建议,帮助居民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

四、日本东京——智慧治安日本的东京市在智慧治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东京市采用了视频监控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技术,实现了对城市的全方位监控与预警。

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和行为分析算法,东京市能够实时监测和识别可疑行为,提高了治安防控的效率。

此外,东京市还利用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数据,进行情报分析和事件应对,确保城市的安全和稳定。

五、美国洛杉矶——智慧医疗美国洛杉矶市在智慧医疗领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洛杉矶市通过建立电子病历系统和互联医院网络,实现了医疗信息的共享和医疗资源的高效利用。

智慧城市典型案例

智慧城市典型案例

智慧城市典型案例
案例一:广州市,智能交通
广州位于华南经济圈中心,是西南地区发展最快的政治、经济、文化
和金融中心。

随着城市化和人口规模的扩大,交通问题成为城市发展的痛点。

为了改善交通状况,广州市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并积极投资智能交通
技术,实现了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进展。

首先,广州采取了高效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从多项层面,实施智能
运营和调度技术,以满足城市交通运营的需求。

其次,该市在运营路段利
用最新的智能交通技术,如检测和识别技术、监测和诱导技术以及信息技
术等,改善了道路交通状况。

同时,广州还采用了GIS技术,建立了实时
路况地图,为居民出行提供准确的实时信息参考,解决了拥堵问题。

最后,该市在运营过程中还实施了智能交通技术,如GPS定位技术、车联网技术、自动驾驶和移动支付技术等,以及智能信号灯系统,帮助智能车辆实现准
确和安全的出行。

案例二:深圳市,智能医疗
深圳市是一座智慧城市,也是一个智能医疗的示范城市。

它拥有规模
宏大的医疗机构、各类专业医疗机构和社会医疗机构。

全国智慧城市建设典型案例

全国智慧城市建设典型案例

全国智慧城市建设典型案例一、杭州——城市大脑让交通不再“堵心”杭州那可是出了名的智慧城市建设先锋。

就拿交通来说吧,以前啊,一到上下班高峰期,那马路上就跟停车场似的,喇叭声此起彼伏,司机们一个个都愁眉苦脸。

后来有了城市大脑这个“超级智慧管家”。

它就像一个拥有无数双眼睛的大管家,把城市里各个角落的交通数据都收集起来。

什么路口的车流量啊,每条道路的车速啊,全都看得一清二楚。

然后呢,根据这些数据,它就能智能地调整信号灯的时长。

比如说,某个路口突然车多了起来,城市大脑就会迅速让绿灯时间变长一点,让车辆能够快速通过。

这可不得了,现在杭州的交通拥堵情况改善了好多,大家在路上花费的时间明显减少了,心情也跟着舒畅了。

二、上海——智慧医疗让看病更轻松。

上海的智慧城市建设在医疗方面那也是相当厉害。

以前去医院看病,那叫一个折腾。

挂号要排队,看病要排队,缴费还要排队,有时候光排队就得花上大半天时间。

现在可不一样啦。

上海搞了智慧医疗系统。

你可以在手机上提前预约挂号,想挂哪个专家的号,轻轻一点就行。

到了医院呢,有自助服务机,缴费、打印报告都不用再去窗口挤来挤去。

而且啊,医生看病的时候,能随时调阅你的电子病历,你之前在其他医院做过的检查、吃过的药都一目了然。

这样医生能更快更准确地诊断病情,患者也能得到更高效的治疗。

就像给医院的各个环节都加了个智能小助手,让看病这个麻烦事儿变得轻松多了。

三、深圳——智慧安防守护城市安全。

深圳可是个充满活力的大城市,人多车多,安全保障可不容易。

不过人家的智慧安防做得特别棒。

在深圳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有智能摄像头。

这些摄像头可不是普通的摄像头,它们就像一个个警惕的小卫士。

它们能自动识别异常行为,比如说有人在大街上突然奔跑或者聚集,摄像头就会把这个情况及时反馈给安防中心。

而且啊,还能识别车牌,如果有可疑车辆进入某个区域,也能迅速被发现。

同时呢,深圳还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各类安全隐患进行分析预测。

智慧城市创新案例

智慧城市创新案例

智慧城市创新案例智慧城市(Smart City)是指利用信息技术、物联网和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以城市为载体,以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优化资源配置、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打造智能化、绿色低碳、宜居宜业的新型城市。

智慧城市的发展旨在提高城市的生活品质、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居民生活的便利性。

以下是一些智慧城市创新案例的介绍。

一、无人驾驶交通系统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无人驾驶交通系统是最具创新性的案例之一。

通过激光雷达、传感器和人工智能技术,无人驾驶交通系统可以实现车辆自主导航和智能交通管理。

例如,Waymo无人驾驶汽车项目在美国凤凰城进行了大规模测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无人驾驶交通系统有望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事故风险。

二、智能能源管理智慧城市建设还涉及到智能能源管理。

通过利用传感器和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能源使用情况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例如,芬兰的赫尔辛基市已经采用了智能电网系统,可以对市区的能源消耗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

智能能源管理系统有助于降低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智慧医疗系统智慧城市中的智慧医疗系统也是一项创新案例。

通过整合医院、医生、患者和医疗设备的信息,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医疗服务的智能化管理。

例如,新加坡的“智慧家庭医疗”项目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医疗设备、家庭环境和医生之间实现连接,以提高居民的医疗服务质量。

智慧医疗系统可以提高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和便利性,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四、智能安防监控智慧城市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智能安防监控系统是应对挑战的创新解决方案。

利用视频分析和智能监测技术,可以实现对城市中的重点区域和场所进行全天候、无人值守的监控。

例如,中国的“天网工程”通过安装摄像头和建立分析系统,有效提高了公共安全管理的能力。

智能安防监控系统可以提高城市的治安水平,减少犯罪事件发生。

总结:智慧城市创新案例的涵盖范围广泛,从交通系统、能源管理、医疗服务到安全监控等各个领域都可以看到智慧城市的创新成果。

智慧城市建设案例分享

智慧城市建设案例分享

智慧城市建设案例分享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智慧城市的建设正在全球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

智慧城市旨在利用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理念,优化城市的运行和管理,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智慧城市建设案例,看看它们是如何通过智慧化的手段改变城市的面貌和居民的生活。

一、新加坡:智慧国度的典范新加坡一直以来都是全球智慧城市建设的先驱者。

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政府的强力推动和全面的规划。

在交通领域,新加坡通过智能交通系统(ITS)实现了交通流量的实时监测和优化。

道路上安装了大量的传感器和摄像头,收集车辆行驶数据,通过智能算法预测交通拥堵情况,并及时调整信号灯时间和道路限行措施。

此外,新加坡还推出了电子道路收费系统(ERP),根据不同时段和路段的交通状况收取费用,有效地减少了高峰时段的交通流量。

在能源管理方面,新加坡致力于提高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通过智能电网技术,实现了电力的高效分配和监控。

同时,鼓励居民和企业安装太阳能板,并提供相应的补贴政策。

在城市规划上,新加坡利用大数据和仿真模型,对城市的发展进行预测和规划。

例如,在新社区的建设中,充分考虑到人口增长、交通需求、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等因素,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巴塞罗那: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巴塞罗那以其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理念而闻名。

在公共服务方面,巴塞罗那推出了智能公交候车亭。

这些候车亭不仅能够提供实时的公交信息,还配备了免费的 WiFi、充电设施和环境监测传感器。

市民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查询公交的到达时间,合理安排出行。

在城市管理上,巴塞罗那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垃圾桶、路灯、下水道井盖等城市设施连接到网络。

垃圾桶能够自动监测垃圾的填充程度,当达到一定容量时,会自动通知垃圾清理车前来清理。

路灯可以根据光线和人流量自动调节亮度,节省能源。

此外,巴塞罗那还注重市民的参与和互动。

通过开发城市应用程序,鼓励市民报告城市问题,如道路损坏、路灯故障等,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

智慧城市运营典型案例

智慧城市运营典型案例

智慧城市运营典型案例
智慧城市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优化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城市形态。

智慧城市运营的成功案例反映了城市管理者对城市运营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几个智慧城市运营的典型案例:
1.新加坡智慧城市:新加坡是全球最具有智慧城市特征的城市之一,其成功之处在于政府与市民、学术界、产业界的合作共荣。

政府在城市规划、技术创新、数据分析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而市民则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决策制定。

新加坡智慧城市的成功也受益于该国政府对数字化和信息技术的大力支持和投资。

2.芬兰赫尔辛基智慧城市:赫尔辛基是全球最具创新能力的城市之一,其智慧城市运营的成功在于政府与市民、学术界、产业界的协同合作。

政府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实现了城市交通、垃圾处理、能源利用等方面的高效管理,而市民则通过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参与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决策制定。

赫尔辛基智慧城市的成功也受益于芬兰政府对创新和科技的持续投资和支持。

3.中国深圳智慧城市:深圳是中国最具有智慧城市特征的城市之一,其智慧城市运营的成功在于政府与产业界的合作共赢。

政府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实现了城市交通、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方面的高效管理,而产业界则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和创新。

深圳智慧城市的成功也受益于中国政府对数字化和信息技术的大力支持和投资。

智慧城市运营的典型案例表明,政府与市民、学术界、产业界的合作共赢是智慧城市运营的关键因素,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也是智慧城市运营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智慧城市的建设和运营需要政府和市民的共同努力和创新思维,才能实现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新型智慧城市十大典型示范案例

新型智慧城市十大典型示范案例

新型智慧城市十大典型示范案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慧城市已经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

智慧城市的建设旨在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城市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居民生活的便利化。

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涌现出许多典型的智慧城市示范案例。

本文将介绍新型智慧城市的十大典型示范案例。

1. 新加坡作为亚洲智慧城市的典范,新加坡在城市规划、智慧交通、智能能源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新加坡通过全面覆盖的感知网络,实现了对城市各类设施和资源的实时监测,从而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

2. 东京东京作为日本的首都,以其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慧城市建设而闻名。

东京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了智慧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建筑等方面的突破。

城市的各个领域都实现了高度的信息化和自动化。

3. 伦敦伦敦是欧洲智慧城市的典范之一。

伦敦的智慧城市建设主要集中在城市交通网络的改善和智能化管理。

智能交通系统和智能停车系统的应用,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了居民的出行效率。

4. 纽约作为美国的主要城市之一,纽约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就。

纽约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城市的智能化监测和管理。

通过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和智能楼宇管理系统,提高了城市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5. 上海上海是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领军者之一。

上海的智慧城市建设主要体现在城市交通、智慧能源和智能楼宇方面。

上海通过建设智慧公交系统和智能能源网络,提高了城市的交通运输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

6. 迪拜迪拜作为中东地区的智慧城市示范案例,以其奢华的建筑和前沿的科技而著名。

迪拜利用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实现了智慧交通、智能治安和智能旅游等领域的创新。

迪拜的智慧城市建设为中东地区的其他城市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7. 首尔作为韩国的首都,首尔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

首尔的智慧城市建设主要集中在智能交通、智慧环保和智能医疗等领域。

通过智慧交通系统和智能环保系统的应用,首尔大幅提高了城市的交通效率和环境质量。

8. 墨尔本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的一座先进智慧城市示范案例。

智慧城市典型案例

智慧城市典型案例

智慧城市典型案例智慧城市是指借助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全面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城市智能化、便捷化、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概念。

在全球范围内,有许多典型案例成功地实现了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

本文将介绍几个典型案例,帮助读者深入了解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1. 新加坡新加坡是全球智慧城市建设的典范之一。

作为东南亚最先进的城市,新加坡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于是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引入了大量的智慧技术。

例如,新加坡通过智能监控和分析,实现了交通拥堵的实时监测和调度,提高了交通运输效率。

此外,新加坡还大力推进智慧能源管理和环境保护,通过智能电网和智能垃圾处理系统,有效地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质量。

2. 东京东京是亚洲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行者。

日本政府与企业合作,利用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致力于数字化城市管理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例如,东京建立了全面智慧化的公共交通系统,通过智能支付和导航系统,提供便利的交通服务。

同时,东京还发展了智慧建筑和智慧医疗等领域,提升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

3. 芬兰赫尔辛基赫尔辛基是芬兰的首都,也是欧洲智慧城市建设的典范之一。

赫尔辛基借助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推动了城市交通、环境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智能化发展。

例如,赫尔辛基建立了智能交通管控系统,实现了交通信号的智能调整和交通数据的实时监测。

赫尔辛基还通过智能城市监测系统,实现了对城市环境和公共设施的全面监控和管理。

4. 纽约纽约作为全球最大的都市之一,一直致力于将传统城市转型为智慧城市。

纽约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了城市的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

例如,纽约利用智能传感器和智慧路灯系统,实现了对城市交通和能源消耗的精确监测和调控。

此外,纽约还通过智能教育和智慧医疗等领域的创新,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综上所述,智慧城市典型案例的发展表明,借助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城市的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慧城市的总体框架与典型案例党安荣张丹明许剑佟彪(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100084)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信息时代,并正在悄然走向智慧时代。

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所发展的“数字地球”和“数字城市”,已经逐步被“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所取代,这不仅直接推动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且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与行为模式,人们不仅可以在赋有“智慧”的数字化的环境中工作、学习、游览、体验等,而且可以借助于赋有“智慧”的信息技术进行精细化管理、决策支持、为可持续发展服务。

本文主要解读智慧城市的内涵、探讨智慧城市的总体框架,并展示我国智慧城市的示范建设。

1. 智慧城市的基本内涵1.1 智慧地球的提出2008年11月6日,IBM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彭明盛先生在纽约市外交关系委员会做了一次重要的演讲,题目是“智慧地球:下一个主导议程”(A Smarter Planet: The Next Leadership Agenda)。

彭明盛所提出的“智慧地球”勾勒出世界智慧运转的三个重要维度:第一,我们需要更透彻地感知和度量客观世界及其变化;第二,我们的世界正在更加全面地互联互通;第三,在此基础上所有的事物、流程、运行方式都将更加智能化。

与数字地球相比,“智慧地球”具有3个方面的突出特征:一是更透彻的感知,就是通过构建分布广泛的传感器及传感网,去感知自然界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二是更全面的互联互通,就是借助于物联网和新一代互联网,使得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的全面互联;三是更深入的智能化,就是借助于云计算及智能化技术,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智慧。

可以认为:“智慧地球”的建设目标是让整个世界更加智能化,涉及个人、组织、政府、自然和社会之间的高效互动,为人类社会提供更好的发展契机。

1.2 智慧城市的概念智慧城市(Smart City)是数字城市(Digital City)发展的新阶段,是赋予智慧的数字城市。

IBM公司首席执行官彭明盛认为,智能技术正在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智慧交通、智慧电力、智慧医疗、智慧基础设施,并共同构成智慧城市。

在智慧地球概念框架下,智慧城市被认为是以物联网和云计算为重要基础,赋予各类物品感知功能,使各类物品产生“智慧”、为人所用,并依托于互联网、电信网、电视网、无线宽带网等多网组合,实现更全面的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的互联互通和相互感知、更有效的数据整合、更好的业务协同和更强的创新发展能力的城市。

当然,目前对于智慧城市概念的理解还不一致,上述智慧城市的表述可谓是狭义的智慧城市概念,或者说是从城市信息化的视角理解智慧城市。

与此有区别的另一种智慧城市概念就是广义的智慧城市,是指以“发展更科学、管理更高效、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为目标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是以“自上而下、组织完善、结构强健、运行安全”的信息网络体系为基础,以“功能齐全、精细管理、个性服务、支持决策”的智慧应用体系为核心,整个城市具有比较完善的感知、认知、学习、发展、创新、决策能力和行为意识的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状态。

据报道,我国从2009年开始由科技部开展智慧城市试点工作以来,先后有住建部、工信部、发改委、标准委等开展了与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的试点示范工作,2013年,仅住建部就公布了两批193个智慧城市示范点(包括市、区、县、镇等)。

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近300个城市开展了智慧城市规划工作,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目标或行动方案,涵盖城市经营与管理、城市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

可以看出,科技部的示范更关注城市的信息化,与侠义智慧城市关系更密切;而住建部的示范更关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全面发展,更偏向于广义智慧城市。

2. 智慧城市的总体框架基于上述智慧城市的内涵,从信息化的视角拟定智慧城市的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可以概括为“信息感知与传输平台、信息管理与计算平台、资源共享与服务平台、经营管理与服务系统、决策支持与服务系统、以及综合运维与保障体系”等六个组成部分。

下面分别予以说明:2.1 智慧城市信息感知与传输平台信息感知与传输平台主要包括信息感知设施与信息传输设施两个部分。

信息感知设施是指位于城市信息化体系前端的信息采集设施与技术,如遥感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GNSS 终端、传感器以及摄像头视频采集终端等信息采集技术与设备。

信息传输设施主要是指有线及无线网络传输设施,包括通讯光纤网络、3G/4G无线通讯网络、重点区域的WLAN网络、微型传感网等,以及相关的服务器、网络终端设备等,简而言之就是构建泛在的城市物联网。

2.2 智慧城市信息管理与计算平台信息管理与计算平台主要包括数据集成管理与信息计算服务两个方面。

数据集成管理主要是借助于数据仓库技术,分类管理组成智慧城市的数据库系统,涉及基础地理数据库、资源环境数据库、社会经济数据库、人口数据库、法人数据库、城乡规划管理数据库、遥感影像数据库、视频资料库、以及面向应用的主题数据库;在数据管理的基础上,借助云计算技术,通过资源共享与服务平台为智慧城市经营管理与服务系统及决策支持与服务系统提供数据信息与计算服务。

图1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框架示意图2.3 智慧城市资源共享与服务平台智慧城市的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是基于SOA和云计算的共享服务中心,平台集成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导航诶性系统(GNSS)、虚拟现实技术(VR),面向智慧城市的经营管理与服务系统及决策支持与服务系统提供分析技术、软件服务、平台服务、设施服务等资源服务,可以实现整个城市的资源管理、流程管理、应用请求响应、应用服务提供等任务。

2.4 智慧城市经营管理与服务系统智慧城市经营管理与服务系统包括智慧政府、智慧商务、智慧社区、智慧服务等四个方面。

智慧政务是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主要涵盖政务管理信息化及城市经营网络化,涉及城市资源管理、规划管理、环境保护、旅游经营等各种职能;类似地,智慧商务是电子商务的智能化发展,主要实现企业生产管理的信息化及商业活动的网络化;而智慧社区是数字社区的进一步深化,实现市民日常生活的信息化与行为决策的网络化;智慧服务则是面向广大民众开展的智能化服务,涉及到科普教育的信息化、日常生活的智能化、以及信息获取的网络化。

2.5 智慧城市决策支持与服务系统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存在综合决策的问题,需要科学的决策支持服务。

智慧城市决策支持与服务系统,主要是在上述四个城市经营管理与服务系统的基础上,结合专家知识、数据挖掘、知识发现、情景分析、决策模型等,对城市经营管理中的重大事件进行综合决策,为综合决策提供技术和信息支撑,满足智慧城市的智能化经营管理需求,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2.6 智慧城市综合运维与保障体系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是一项涉及城市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以及广大市民的系统工程,是城市信息化发展中的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

为确保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的有序开展,应当在相关政策、运行机制、资金投入、技术支撑、人才拍样、安全防范等六个方面予以保障,建立与健全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的运维与保障体系,为城市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保驾护航。

3. 智慧城市的试点示范3.1 科学技术部的智慧城市试点科学技术部于2009年启动了智慧城市相关调研和立项工作,并将武汉和深圳作为全国智慧城市建设试点。

据报道,武汉智慧城市建设计划用3-5年时间,实施八项智慧应用体系,发展七个支撑性智慧产业,促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城市管理方式和发展模式上突破,建成高度信息化、全面网络化的智能互联武汉,使武汉智慧城市建设整体水平跻身全国先进行列。

八项智慧应用体系包括“智慧低碳环保经济体系、智慧城市管理体系、智慧交通体系、智慧环境监控体系、智慧食品安全溯源体系、智慧生活服务体系、智慧文化教育体系”等。

2011年2月,武汉市在政府采购网发布招标信息,计划出资1000万元面向全球公开招标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智慧深圳建设就是要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城市形态。

建设的具体措施包括:建设电子商务支撑体系,深入普及电子商务应用;制定信息通信技术(ICT)产业发展规划和应用推进计划;支持推广应用企业信息化示范项目;大力推进光纤接入网、下一代互联网建设等。

特别是深圳以智能卡综合应用为基础,建立面向全市统一的政府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和建立具有现代服务特征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将公用事业系统、社会保障系统和金融支付系统等各行业融合互通,提升深圳整体信息化应用水平,实现社会公共领域智能卡综合应用和信息资源共享。

2013年9月,科学技术部和国家标准委下发通知,将在南京等20座城市开展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工作。

科学技术部和国家标准委将组织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与各试点城市对接,开展为期3年的试点示范工作。

试点城市的成果将凝聚形成我国智慧城市技术与标准体系,并向全国其他城市推广应用。

3.2 住房城乡建设部的智慧城市试点2012年1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召开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会议,在全国正式启动智慧城市试点工作。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范围为设市城市、区和镇,形成智慧城市、智慧城区和智慧城镇三种类型的示范。

住房城乡建设部成立智慧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组织实施工作;组建国家智慧城市专家委员会,负责试点评审、智慧城市创建的技术指导和验收评定工作;在住建部的支持下,成立了以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为理事长单位,相关企业参与的“国家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技术、资本、运营等支撑。

所制定的《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包括保障体系与基础设施、智慧建设与宜居、智慧管理与服务和智慧产业与经济等4类一级指标,11类二级指标和57类三级指标。

2013年1月和8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先后公布两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列入试点名单的城镇共有193个,其中省会城市和地级市76,城区、县级市及县75个,新区34个,镇8个,例如:北京市的房山区长阳镇,天津市的武清区、内蒙的呼伦贝尔市、黑龙江的齐齐哈尔市、山东的烟台市、河南的许昌市、江苏的徐州市丰县、安徽的黄山市、浙江的宁波市、江西的新余市、湖北的宜昌市、广西的南宁市、贵州的贵阳市、四川的绵阳市、西藏的拉萨市、陕西的延安市、新疆的伊宁市等,分布较为广泛和均衡。

试点工作分为立项、创建和验收3个阶段。

经过3∼5年的创建,住房城乡建设部将组织进行验收评估。

两批试点名单公布的时间间隔仅有半年多,可以看出住房城乡建设部推进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决心。

住房城乡建设部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整体思路是从解决城市实际问题入手,通过综合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智慧地规划和管理城市,智慧地配置城市资源,优化城市宜居环境,提升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增强市民的幸福感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服务各方面的均衡发展,实现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的跃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