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动画风格的差异

合集下载

论各国动画风格的差异

论各国动画风格的差异

论各国动画风格的差异动画艺术是一门比较年轻的艺术,现代动画是从十九世纪才初具雏形的。

然而,就在这短短一百多年的发展中,动画却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魅力与蓬勃的生命力。

不同国家和地域的动画作品都具有不同的特征。

从塑造形象开始直至一部动画作品的完成,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动画是创造梦幻的王国,但同时也不能脱离实际。

随着制作技术的进步和艺术潮流的演进,世界各国的动画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样风格。

迪斯尼风格的美国动画,决定了美国动画片作为大众娱乐工具的发展方向,建立了鲜明风格。

美国动画最大的特色就在于浓厚的幽默感。

美国动画片遵循情节中心主义,以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将观众逗得前俯后仰,从而被带入美妙的动画世界。

美国动画以幽默的形式负载开放的美国文化的自由精神。

而幽默是通过直接刺激视觉和听觉的感官娱乐实现的。

动画角色是视觉元素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

个性化的造型是美国动画成功的首要因素。

而且美国动画的各种造型非常夸张,充满了喜剧色彩。

美国迪斯尼动画电影《怪物公司》讲述了一个虚拟性极强,幽默、风趣的故事,在奇特的怪兽世界中,有着现化的城市和工厂,怪兽之间也有着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各种情感,喜剧性的情节让整个故事的美术风格轻松、随意,角色造型古怪而又有趣,极富幻想性的场景和色彩饱和、浓烈的画面,营造出一个儿童化的游乐园式的世界。

美国向来是个喜欢依赖电脑搞特技的国家,美国动画因此有着人物形象细腻逼真,场景设计恢弘壮观的特点。

在此动画片中怪物的造型设计与影片的美术风格非常协调,虽说是“吓人”的怪物,但是他们的外形都十分可爱,影片采用了电脑三维的制作方式,使得那些怪兽更加玩具化,另外也借鉴了现实中存在的一些生物的形体,带给观众一定的亲切感。

在美国动画片中动物形象大都作了大幅度的夸张与变形处理:大头、大眼、大手、大脚,极富拟人化的情态与造型风格,成为被世界各国广泛借鉴的动画造型模式。

绿毛怪物沙利文类似熊的身躯,高大、强壮,毛发上点缀着硕大的紫色斑点,虽然是恐吓专家,但是两只明亮的眼睛却充满了爱心,头顶上的两只犄角让人产生亲近感。

中外影视动画民族艺术风格比较研究

中外影视动画民族艺术风格比较研究

中外影视动画民族艺术风格比较探究起首,我们来比较中外影视动画的绘画风格。

中国影视动画作品重视线条的运用和颜色的鲜亮对比。

例如中国经典动画《大闹天宫》中的画面以线条勾画出奇特的人物形象,颜色饱满而富有层次感。

而在日本的影视动画中,绘画风格鲜亮,颜色饱和度较高。

例如《龙猫》中通过丰富的颜色表达出浓重的季节感以及奇特的自然景观。

而在西方影视动画中,线条较为简洁,颜色饱和度相对较低,例如迪士尼的经典动画《狮子王》中的画面色调以黄、橙、棕等暖色调为主,呈现出一种沉稳而暖和的氛围。

其次,中外影视动画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也存在差异。

中国影视动画作品在人物形象刻画上偏向于夸张和寓意。

例如,中国电影动画《大鱼海棠》中的主要角色以超现实的方式呈现,表达出主题的思想哲理以及人物心里的情感冲突。

而日本影视动画中的人物形象则更加重视细腻和真实。

例如《千与千寻》中的主人公千寻的形象塑造分外细腻,通过她的面部表情和行为举止,呈现出一个平凡女孩在面对逆境和成长中的顽强与英勇。

西方影视动画则更加重视角色的可爱性和幽默感,例如《冰雪奇缘》中的艾莎和安娜两个角色形象塑造分外可爱,成为全球观众的心头好。

此外,中外影视动画在故事情节和题材选择上也存在差异。

中国影视动画作品重视传递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例如《大闹天宫》、《白蛇传》等作品都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并通过故事情节传达出正能量的价值观。

日本影视动画则更加重视对当代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探讨,例如《怪物史莱克》中的幽默和讽刺将更多元素融入故事情节中,反映出当代社会的现实和时事。

西方影视动画则更加重视故事情节的魔幻和奇幻性,让观众体验到充盈幻想的世界,例如《哈利·波特》系列中的奇幻故事以及《疯狂动物城》中动物们建立的友谊与合作。

综上所述,中外影视动画在民族艺术风格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与共通之处。

中国影视动画作品重视线条勾画和颜色的鲜亮对比,强调夸张和寓意的人物形象,以传递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优秀的价值观。

介绍各国动画电影的特点

介绍各国动画电影的特点

介绍各国动画电影的特点
不同国家的动画电影有着不同的特点,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特点:- 美国动画电影:以幽默、搞笑和冒险为主要特点,通常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和震撼的音乐。

美国动画电影的角色形象通常比较夸张,形象设计也比较鲜明,如《冰雪奇缘》《狮子王》等。

- 日本动画电影:以其精美的画面、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主题而闻名。

日本动画电影通常注重细节和人物刻画,并以其独特的动画风格和故事情节吸引观众,如《千与千寻》《你的名字》等。

- 法国动画电影:以其浪漫、奇幻和幽默为主要特点,通常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视觉效果。

法国动画电影的角色形象通常比较优雅,如《美女与野兽》《小王子》等。

- 中国动画电影:以其传统文化元素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

中国动画电影通常注重历史、神话和民间故事的改编,如《大鱼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等。

- 韩国动画电影:以其温馨、感人的故事情节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而受到观众的喜爱。

韩国动画电影通常以家庭为主题,强调家庭、友情和爱情的重要性,如《鸡妈鸭仔》《五岁庵》等。

中外动画比较分析

中外动画比较分析

中外动画比较分析动画是一种通过连续显示静态图像来呈现动态效果的艺术形式。

在全球范围内,中外动画一直以来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本文将对中外动画进行比较分析,以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首先,中外动画在创作风格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动画注重表现传统文化,倾向于使用手绘技术和传统水墨画风格。

例如,《大闹天宫》和《老鼠爱大米》等中国动画作品,都尽可能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而西方动画则更加注重现实主义和幻想主义的结合,通常采用计算机生成图像和三维动画技术,如迪斯尼和皮克斯的作品《狮子王》和《玩具总动员》。

其次,在受众群体上,中外动画的目标群体也存在差异。

中国动画更多地面向中国国内观众,尤其是儿童观众。

中国动画的内容普遍偏向于教育和娱乐,力求在娱乐中传递正能量,例如《小猪佩奇》和《喜羊羊与灰太狼》。

而西方动画则更加注重全球市场,旨在吸引不同年龄段的观众。

迪斯尼和皮克斯的作品通常具有更多的情感和成长主题,可以吸引不同年龄段的观众。

例如,《冰雪奇缘》和《飞屋环游记》。

另外,在动画行业的发展上,中外动画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西方动画产业发达,技术实力强大,投资规模庞大,例如迪斯尼和皮克斯等动画制作公司拥有雄厚的资金支持和先进的技术设备。

而中国动画产业相对较为薄弱,制作水平和市场影响力都有待提高。

然而,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动画开始崭露头角,如《大鱼海棠》和《白蛇:缘起》等。

最后,在主题和故事性上,中外动画也存在差异。

中国动画更注重教育和传统文化,而西方动画更注重情感和成长主题。

中国动画通常具有浓厚的寓意和道德教育,通过故事情节和角色塑造传递正面价值观。

而西方动画虽然也有教育意义,但更加注重情感和个人成长。

例如,《头脑特工队》和《寻梦环游记》等西方动画作品,通常通过角色成长和情感冲突展现主题。

总体而言,中外动画在创作风格、受众群体、产业发展和主题故事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方动画更注重传统文化和教育,面向国内儿童观众,而西方动画更注重全球市场,面向不同年龄段观众。

中西动画艺术风格比较

中西动画艺术风格比较

西方动画主要以美国迪斯尼动画为代表。它从最初的 唐老鸭、米老鼠到后来众多的经典动画形象,美式动画形 成了 自己的风格和样式 。动画形象大都夸张:头大 、眼 大 、手大 、脚大,但线条流畅 、柔美且不失严谨 ,如早 期 的“唐 老 鸭”“米老鼠”形象由几个基本的圆形来构 成 ,这种“圆弧型”造型 是美国动画造型的典型运用。 随着时代的变化,高科技的技术被运用于画当中从而形式 也发生了变化,如《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虫虫 危机》《冰河世纪》等片 ,就运用先进的设备突破了音 乐片的风 格,做了新的尝试,动画形象也从传统的手绘 到运用不同工具来 塑造动画角色。
中国动画在选材上也是多种多样的, 《大闹天宫》《天书奇谈》《宝莲灯》取 材于我国古典小说;《神笔马良》《哪咤 闹海》等取 材于神话故事 《阿凡提的故事》 取材于民间传说 《东郭先生与 狼》《骄傲 的将军》是根据成语改编的故事;《九色 鹿》取材于壁画 佛教教义故事;还有取材 于科普知识的动画《蓝猫淘气三千 问》 等。 这些作品都是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经典之 作。
中国动画大多对传统色彩有成功运用 ,在中国某些 颜色是有 约定俗成的意义的。如 :红色是权力权威的 象征;白色是纯洁高尚 的象征;黑色是神秘邪恶的象 征;黄色明度高,有着活泼之意等。 在 《大闹天富》 《哪咤闹海》中,人物色彩运用了中国传统的颜 色— —中国红,红色代表了他们的权力 ,更说明了其中人 物的身份和骄横。
中国动画作品 的题材内容 都 有教导热爱集体 、邪不压 正 为人要向善等教化内 容。 我们所有的题材都是反映我们 民族自身的,很少像迪斯尼那 样主要改编自外 国故事,在 这点上,中国动画和西方动画 在取材 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中西动画艺术风格中动 画形象 、色彩运用、选用题材 几方面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 出,不管是西方动画还是中 国 动画,最经典的作品都是那些 最具有民族特色,在本土文化 当 中汲取养料的作品。由此可 见民族文化与传统文化是动画 这一 综合艺术成长和发展的土 壤,将民族文化与传统文化融 人其中 是动画艺术不断创新的 源泉和动力。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比与研究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比与研究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比与研究动画角色造型是动画作品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到观众对作品的审美感受和情感连接。

而不同国家的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在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值得我们进行比较与研究。

本文将对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进行对比与研究,探讨其差异与共同点。

一、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差异1. 角色形象中外动画角色在形象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动画中,角色形象常常偏向于夸张、可爱的设计风格,例如《熊出没》中的熊大和光头强等角色,他们的造型都非常夸张,让人一眼就可以认出来。

而在西方动画中,角色形象更加多样化,既有夸张可爱的形象,也有更加写实的形象,例如《冰雪奇缘》中的公主艾莎和安娜。

2. 表现手法中外动画角色在表现手法上也存在差异。

中国动画角色的表现手法常常以夸张、搞笑为主,例如《熊出没》中的熊大和光头强经常会有夸张的动作和表情,让人感到非常活泼可爱。

而西方动画角色的表现手法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和角色性格的深化,例如《疯狂动物城》中的兔子朱迪和狐狸尼克,他们的表现更加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和性格的深化。

3. 设计理念在角色造型设计理念上,中外动画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动画角色的设计理念常常以儿童为主要受众,因此角色造型更加可爱活泼,符合儿童的审美和喜好;而西方动画角色的设计理念更加多元化,既有儿童喜爱的可爱形象,也有成年观众喜爱的写实形象,因此角色造型更加丰富多样。

1. 表达情感无论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角色的情感和个性。

无论是中国动画中的熊大和光头强,还是西方动画中的艾莎和安娜,他们的造型设计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他们的情感和个性,让观众更加容易地理解和感受到角色内心的世界。

3. 吸引受众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都是为了更好地吸引受众,让他们对角色产生共鸣和喜爱。

无论是中国动画还是西方动画,角色造型设计都是为了吸引受众的目光和情感,让他们喜爱并关注这些角色,为动画作品的成功播下种子。

1. 善于吸收借鉴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在形象、表现手法、设计理念上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也正是可以互相借鉴和吸收的地方。

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对比分析报告

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对比分析报告

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对比分析报告动画作为一种全球性的艺术形式,跨越国界和民族文化的差异,具有广泛的受众群体。

然而,东西方动画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本报告旨在对比分析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的特色及差异,探究其背后的文化因素和社会影响。

一、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的总体差异1.形态特征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的形态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西方动画中,人物形象往往具有修长的身形、大大的眼睛和夸张的面部表情。

这种设计风格突出了人物个性和情感表达,强调动态和视觉效果。

相比之下,东方动画中的人物形象则更注重平衡和和谐的构图,身材较为匀称,面部表情较为含蓄。

这种设计风格强调意境和内敛的表达方式。

2.色彩运用东西方动画在色彩运用方面也存在差异。

西方动画的色彩往往较为鲜艳、对比强烈,强调对比度和视觉冲击力。

而东方动画则更倾向于柔和的色彩和淡雅的色调,注重色彩的情感表达和象征意义。

3.表现手法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各有特色。

西方动画善于运用夸张、幽默和戏剧性的表现手法,强调动作和表情的表演力。

而东方动画则更注重叙事和情感表达,情节较为内敛,强调意境和留白。

二、文化因素对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的影响1.文化传统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对动画人物形象的塑造产生了重要影响。

西方文化注重个体主义和自我表达,因此西方动画中的人物形象更加个性化,强调个人情感和自由的追求。

而东方文化更强调集体主义和社会责任,因此东方动画中的人物形象更加内敛和谦逊。

2.价值观念东西方的价值观念差异也对动画人物形象的塑造产生了影响。

西方文化注重实证主义和理性思维,因此西方动画中的人物形象更加注重科学和逻辑推理。

而东方文化更强调直觉和感性认知,因此东方动画中的人物形象更加注重直觉和情感表达。

三、社会影响对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的影响1.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的塑造产生了影响。

在西方社会中,个人主义和竞争意识较为强烈,因此西方动画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独立和竞争意识强。

国漫日漫不同的艺术风格鉴赏

国漫日漫不同的艺术风格鉴赏

国漫日漫不同的艺术风格鉴赏国漫和日漫是两种不同的动漫艺术形式,它们在艺术风格上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从画风、角色设计和故事情节三个方面介绍国漫和日漫的不同艺术风格,并通过具体的案例来展示它们的特点。

一、画风国漫通常以写实的风格为主,追求画面细腻和传神。

国漫的画风多样化,有的采用浓墨重彩的手法,有的使用清新柔和的色彩,画面风格更贴近现实。

例如,在《大鱼海棠》这部国漫电影中,影片呈现出绚丽的画面效果,细腻的色彩展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韵味,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相比之下,日漫的画风则更加夸张和夺目。

日漫的画面风格常常采用大眼睛、高耸的发型、夸张的肢体比例等特点来塑造角色形象。

例如,在《火影忍者》中,角色们的眼睛非常大,表情丰富多变,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此外,日漫的画风还常常强调背景的细节,打造出一个独特的虚拟世界。

二、角色设计国漫的角色形象多数以真实人物为原型,注重体现人物的情感和内在的心理特征。

国漫角色的塑造注重个体的内心世界,强调角色发展的思索与成长。

例如,在《百变布鲁可》这部国漫动画中,主人公布鲁可是一个拥有神奇力量的小女孩,她的形象是活泼可爱、充满冒险精神,这一形象吸引了众多观众。

而日漫的角色设计则更注重形象的可爱和卡通化,角色们的外貌特征常常与现实世界有所区别。

比如在《哆啦A梦》中,哆啦A梦的外形是圆滚滚的,带有一对明亮的大眼睛,给人一种可爱的感觉。

这种角色设计让观众很容易产生亲近感,特别受到年轻观众的喜爱。

三、故事情节国漫的故事情节往往是以历史传说、民间故事或现实生活为题材,注重情感描写和内涵的表达。

国漫的故事往往寓意深刻,关注现实社会问题,强调故事背后深远的意义。

例如,国漫《三体》中的故事设置在未来世界,涉及到人类与外星文明的交流和冲突,探索了科技与人类文明的边界。

相比之下,日漫的故事情节更加注重幻想和奇幻元素的运用。

日漫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剧情发展脉络吸引了众多观众。

比如在《进击的巨人》中,故事背景设置在一个被巨人支配的世界,人类与巨人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充满了紧张刺激的情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国动画风格的差异
关于各国动画风格的差异的论题动画是一门幻想艺术,更容易直观表现和抒发人们的感情,可以把现实不可能看到的转为现实,扩展了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早期,中国将动画称为美术片;现在,国际通称为动画片。

动画发展到现在,分了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两种,用 flash 等软件制作成的就是二维动画,而三维动画则主要是用 maya 或3D MAX 制作成的。

现在许多国家都在大量的制作动画,每个国家也都他自己独特的风格。

就以日本、美国和中国三个国家的动画风格来看:日本拥有动漫界巨头——吉卜力工作室。

以宫崎骏等为代表的老一辈和以新海诚、大友克洋等人为代表的新一辈动画人都以他们杰出的优秀作品向世界展示了日本作为动画强国的不俗实力。

日式动画多以悠久的积累,精美的画风,精彩的剧情吸引多数读者的眼光。

日本动画,更是有许许多多积极向上, 教育青少年努力奋斗,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作品。

也从思想上使青少年更开放,更具有想象力,更具创新精神. 像日本动画《穿越时空的少女》这部动画讲述的是:17 岁少女绀野真琴是一个活泼跳脱的少女。

在一次普通值日工作中,真琴不小心摔倒了,自此她发现自己拥有了穿越时空的能力。

她兴奋不已,掌握了穿越时空的方法后,她经常用这个方法去解决生活中许多令她困扰十分的事。

喜欢棒球的真琴与同班的两名男生千昭与功介有着共同爱好。

一天,与她本是好朋友的千昭突然向她表达爱意,手足无措了她再次穿越时空希望可以躲避这件事的发生。

但没想到,千昭会跟同学友梨在一起了,而友梨也是一直喜欢千昭的。

此时,暗恋功介的果穗误以为真琴是功介的女友。

为了帮忙解决朋友的问题,真琴不断以同样的方法回到过去。

她突然发现自己手臂上的数字原来是穿越时空的次数,次数变得越来越少,与此同时她也发现了千昭的秘密。

这部动画也将日本动画的风格展现的淋漓尽致。

美国动画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搞笑动画(一般是全年龄,但也有些是成人向的),另一种是基于美国个人英雄主义而产生的诸多超级英雄动画(包括蝙蝠侠、超人一类),画风不是夸张到极点就是比较写实。

一般搞笑动画采用前者,超级英雄动画采用后者(一般还严格遵守黄金分割,男主角基本上都是肌肉男加紧身衣)但在这两者并存的同时,也有少量根据童话、名著一类改编的高质量作品。

而美国的剧场动画要丰富多彩的多。

题材也是现有题材和原创都有。

基本上,美国人把动画电影和电视动画区分开来,将前者脱离了动画的范围。

其运作方式也和其对电影的运作方式更接近些。

《怪物公司》就是其代表风格之一,讲述的是:苏利文是一只蓝紫色皮毛、长着触角的大块头怪物,它面目狰狞,是怪物有限公司里赫赫有名的顶级恐吓专家之一;苏利文的专属恐吓助理,同时也是它的好朋友的麦克是一只绿色的独眼怪物,别看个子比苏利文小好几号,脾气可不小,常常喜欢自做主张。

此外,公司里还有各式各样性格各异的成员, CEO(是不是应该叫“首席恐吓官”)亨利;长着蛇头、爱开玩笑的接待员希莉娅;还有专门和苏利文对着干,互相不服气的鲍格斯……各类怪物各司其职,运作得一点不比人类开办的公司差。

不过随着小孩子们对怪物们的恐吓把戏越来越习以为常,想得到他们的尖叫也成了一件异常困难的事,阴险狡诈的鲍格斯在怪兽们下班后擅自把通向人类世界的门启动了。

不过这一切全被苏利文看在眼里,他带着好奇走了进去,无意中却把一个两岁的人类小女孩阿布带回了怪物世界。

几千
年来,只有怪物到人间,还从来没有发生过人类来到怪物世界的先例。

这下可麻烦大了,精力无比充沛的阿布将怪物世界折腾了个天翻地覆,鸡飞狗跳,连自问神勇的苏利文也拿她束手无策,而麦克本来就是绿色的脸急得更加绿了。

在他们准备送阿布回家的这段时间里,他们与阿布产生了深厚的友谊,这种友谊迫使苏利文冒着生命危险与老板争夺阿布。

最终的结局是美满的,老板被抓,苏利文接替了老板,受阿布的启发,他把公司改叫欢笑电力公司,用笑声来发电。

中国动画片从1926年万氏兄弟创作的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起,就显示出了浓郁的民族特色。

具有民族风格的动画艺术片的产生是由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所决定的,在中国动画史上,动画影片以民族风格为创作形式的第一个高峰是新中国刚刚成立之时。

20 世纪的50年代,上海美术电影厂厂长特伟提出了“探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从此开始了中国动画的民族风格建设。

中国动画艺术家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汲取营养,为己所用,力求表现出中国独有的风格,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从第一个动画片创作高峰后经过30余年的发展,中国动画片已经形成独特而鲜明的民族审美特征:内容上,大多取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创作手法上,吸取了我国民间艺术的多种表现手法:木偶戏、皮影戏、中国水墨画、剪纸、折纸艺术;结构上,大多采用中国文学惯用的线性结构,线索单一清晰、情节简单;人物造型上,塑造被肯定、歌颂的正面形象,重视教育性;电影语言方面,长镜头多,画面平稳、节奏舒缓,很少以画面表现人物的意识及心理活动,色彩明丽。

由此形成了中国动画片简洁、明快,有浓郁抒情色彩和含蓄意境美的独特风格。

如《功夫熊猫1》讲述的是:熊猫阿波是鸭子父亲一直以来的期望,这个血液里都流淌着面条的家族,自从祖先从一头猪手里赢来了面馆后,就靠它发家致富。

然而阿波好吃懒做,不理会父亲苦心。

一天小镇举行比武,为求选出龙战士学习秘笈来对抗残豹太郎,阿波鬼使神差成为了龙战士,得到龟仙人带领,前去跟浣熊师傅学艺。

然而师傅手下的盖世五侠悍娇虎、灵鹤、快螳螂、毒蛇、猴王的绝技已让阿波瞠目结舌,不仅他对自己没信心,浣熊师傅对他的能力和潜质也深表怀疑。

那边残豹逃脱千名动物看守越狱来抢夺武林秘笈,一路势如破竹。

阿波能否保卫和平谷,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在那卷秘笈上。

各国的动画之所以其风格不同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文化的不同,由于两次文明开化,日本文化里面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

一次是“大化改新”而得的“唐化”;一次是“明治维新”而得的“欧化”。

“唐化”,既是被中国唐朝文化所化,唐朝尚武的精神,不付侵略性。

在唐朝衰落后,日本文化开始了潜移默化的转折。

当近代欧洲进入了帝国主义时代,极具扩张性的文化在日本文化里膨胀起来,使日本的“大和魂”意识得到增强,此时正为“欧化”。

就这一点来看,日本的很多动画都多少带有神话幻想色彩,有别与中国动画之寓言神话的慢条斯理,日本的科幻动画来得更野性、霸道、有冲劲。

在“欧化”思想的影响下,日本动画打破了“唐化”传统道德上的束缚,在取材和编撰上就比中国动画的内容形式开阔得多,美国也不例外。

商业角度的不同:美国和日本动画更考虑到了高中生和低年级大学生的精神需求。

所以,其动画就应其所想,通过动画中的情节或人物,从视觉,听觉等直观、快捷的满足他们在现实世界中无法满足的各种幻想,亦达到一种精神依托。

而这一点恰恰是美国和日本动画抓住的重要商机所在。

这些方面,中国就很薄弱。

中国动画更多的是走低龄教育路线,注
重动画的教育意义,面对低龄儿童,不论是内容情节、叙事结构或画面精细度都不会有太深入的追求。

因而中国动画成为儿童的专利,更多的大龄观众市场则被日本动画所占有。

近年来中国的动画的副产品也开始有所发展,但是仍挣脱不出低龄市场的束缚。

近年来,我国动画片产量大幅度增长。

2006 年,国产动画片产量已达到了 8.2 万分钟,远远超过1993 年至 2003 年的生产总和——4.6 万分钟。

而数据显示:我国存在着大约 150 亿元人民币的动画片市场。

动画产量的增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使它成文化产业中的一个亮点通过以上可以看出,虽然我国动画产量在逐渐增长,但在技术和其他方面还与美国和日本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距离,所以还要更好的去发展动画业,使我国的动画风格更加多姿多彩,使我国的动画业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