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的性能测定与评价
表面活性剂的介绍与分析方法

表面活性剂的介绍与分析方法摘要:近年来,随着石油化工的高速发展,为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是表面活性剂的产量和品种迅速增长,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之一。
由于表面活性剂具有润湿、乳化、分散、增溶、起泡、消泡、均染、洗涤、抗静电、防腐、杀菌等一系列独特的作用和功能,表面活性剂对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节约能源、提高生产率、增加附加值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有“工业味精”和“工业催化剂”之称。
关键字:表面活性剂;一、简介自然界存在着大量既亲水又亲油的所谓“两亲性”分子。
这类物质通常都具有亲水性链段和亲油性链段两个部分,从而使其具有“两亲”功能。
1930年Freundlich 将加入少量时就能使水的表面张力或者液-液界面张力大为降低的两亲物质称作表面活性剂。
随着人们对这种“两亲”结构物质研究的深入,表面活性剂这一概念从降低表面张力这一表面现象扩展到所有表面性能上,将少量使用即可使表面或界面的一些性质(如乳化、增溶、分散、渗透、润湿)发生显著变化的物质都叫表面活性剂。
近年来,随着石油化工的高速发展,为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是表面活性剂的产量和品种迅速增长,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之一。
由于表面活性剂具有润湿、乳化、分散、增溶、起泡、消泡、均染、洗涤、抗静电、防腐、杀菌等一系列独特的作用和功能,表面活性剂对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节约能源、提高生产率、增加附加值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有“工业味精”和“工业催化剂”之称。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表面活性剂的应用领域从日用化学工业扩展到食品、农业、环保、医药、石油加工、采矿等一切生产及技术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两亲分子的设计赋予表面活性剂新的功能及应用,成为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的钥匙。
二、特点及分类1常见表面活性剂的种类任一种表面活性剂的分子都是由两种不同性质的基团所组成,非极性的亲油基团和极性的亲水基团。
也就是说,表面活性剂既具有亲水性,又具有亲油性,形成一种所谓“两亲结构”的分子,如图1-1所示。
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表征及性能测定——油田化学专业综合实验

以 对 c 图可得 一直 线 , 作 由直 线斜 率可 求得 厂 , 再根 据式 ( ) 2 计算 口 :
0 =1 ( F / L ) () 2
式 中 £为 阿伏伽 德 罗常 数 。 酸 化是 油气 田增 产增 注 的重要 措施 之 一 , 在石 油工 业 中得 到 了广泛 的应 用 。酸化 使 用 的 酸液 注 入 地 层 的过程 会严 重腐 蚀地 面管 道及 井筒 管 壁 , 而且 F n 对地层 产 生永 久损 害 , 以酸 液 中必须加 入 缓 e会 所
活性剂 ; ④ 特殊 结构 阳离子 型 G mii 面 活性 剂 的合 成 : e n表 联接 基 团结 构 特 殊 、 疏水 基 团特 殊 、 非对 称 阳离 子 型 G m n 表 面 活性剂 、 e ii 多烷基 多季 铵盐型 G m n 表 面活性 剂 的合成 。 e ii 本 实 验 采 用 第 一 种 方 法 , 』, 一 甲基 十 二 烷 基 叔 胺 和 l 4二 溴 丁 烷 反 应 , 备 双 季 铵 盐 型 以 vJ 二 7 v ,一 制 G mi 表面活性 剂 B A 。 e n i Q S 表面 张力 的测 定方 法通 常有 : 金板法 、 铂 铂金 环法 、 滴体积 法 、 大气 泡压力 法 等 。本 实验采 用铂金 最
板法 测定表 面活性 剂水 溶液 的表面 张力 。
基金资助 : 长江 大 学 教 学 研究 项 目( Y 0 0 2 ) J2 10 1
第 3期
赖 璐 等 : e ii 面 活 性 剂 的 合 成 、 征 及 性 能测 定 — — 油 田化 学 专 业 综 合 实 验 G mn表 表
6 3
主或i _ i i_
1 实 验 目的
兰 :
实验6__表面活性剂CMC值的测定——电导法

实验6 表面活性剂CMC值的测定——电导法一、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表面活性剂CMC值的电导测定方法;2、了解表面活性剂的性质与应用;3、学习电导法测定十二烷基硫酸钠的cmc,了解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及胶束形成原理;4、掌握DDS-11A型电导率仪和恒温槽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具有明显“两亲”性质的分子,既含有亲油的足够长的烃基,又含有亲水的极性基团。
由这一类分子组成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见图1(a)。
表面活性剂为了使自己成为溶液中的稳定分子,有可能采取的两种途径:一是当它们以低浓度存在于某一体系中时,可被吸附在该体系的表面上,采取极性基团向着水,非极性基团脱离水的表面定向,形成定向排列的单分子膜,从而使表面自由能明显降低,见图1(c);二是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当溶液浓度增大到一定值时,表面活性剂离子或分子不但在表面聚集而形成单分子层,而且在溶液本体内部也三三两两的以憎水基相互靠拢,聚在一起形成胶束。
胶束可以成球状、棒状或层状。
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CMC),如图1(b)。
(a) (b) (c)图1CMC是表面活性剂的一种重要量度,CMC越小,则表示这种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所需浓度越低,达到表面(界面)饱和吸附的浓度越低,只有溶液浓度稍高于CMC时,才能充分发挥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比如图2的洗涤去污过程。
目前表面活性剂广泛用于石油、纺织、农药、采矿、食品、民用洗涤等各个领域,具有润湿、乳化、洗涤、发泡等重要作用。
图2 表面活性剂的洗涤原理图由于溶液的结构发生改变,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许多物理化学性质(如表面张力,电导.渗透压,浊度,光学性质等)都会随着胶团的出现而发生突变,原则上,这些物理化学性质随浓度的变化都可以用于测定CMC,常用的方法有表面张力法、电导法、染料法等。
本实验采用电导法来测定表面活性剂的CMC值。
在溶液中对电导有贡献的主要是带长链烷基的表面活性剂离子和相应的反离子,而胶束的贡献则极为微小。
表面活性剂HLB值与浊点的分析测定与计算

表面活性剂HLB值与浊点的分析测定与计算表面活性剂之所以能得到广泛的应用就是因为它的两亲性,其两亲性的相对大小称为HLB 值,是选择和应用表面活性剂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有关表面活性剂HLB 值的分析和计算已有不少报道,但缺乏完整系统的资料,特别是不同方法的适用性尚未见综合分析比较, 不利于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应用, 作者对有关资料进行了归纳整理, 并对有关分析测试和相应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范围进行了分析。
1 乳化法乳化法的原理是用表面活性剂来乳化油相介质时, 当表面活性剂的HLB 值与油相介质所需的HLB 值相同时, 生成的乳液稳定性最好。
对于一般的水性表面活性剂, 可以使用松节油( 所需HLB 值为16) 和棉籽油( 所需HLB 值为6) 配制一系列需要不同HLB 值的油相,每15 份油相中加入 5 份待测表面活性剂,然后加入80份水,搅拌乳化,其中稳定性最好的试样中油相所需的HLB值就是表面活性剂的HLB 值。
对于油性表面活性剂,可以固定油相为棉籽油,用另外一种水溶性较大的表面活性剂如司盘60( 所需HLB 值为14.9) 与待测表面活性剂配制成不同比例的系列复合乳化剂, 根据上述相同的方法。
也可测出表面活性剂的HLB 值。
在应用乳化法时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混合表面活性剂的HLB 值的计算,现在基本上都采用重量加和法,是一种粗略的算法;二是当待测表面活性剂的乳化力较强时,测得的HLB 值是一个范围。
一般的表面活性剂都可以采用乳化法测出HLB 值。
对于特殊新型结构的表面活性剂,采用乳化法也可以得到可靠的结果,此法的缺点是比较繁琐、费时。
2 浊点法/浊数法浊点法的原理是聚氧乙烯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HLB 值与它的水溶液发生混浊的温度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通过测定浊点可以得知它的HLB 值。
浊点测定时可将1% 左右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置于大试管中,液面高50mm, 在甘油浴中边搅拌边缓慢加热,当溶液透明度降低而变混浊时,试管内的温度就是表面活性剂的浊点。
柠檬酸酯类表面活性剂的性能测试

体 系粘度 。所选 用 的常 用表 面活 性剂 是脂肪 醇 聚氧 乙
烯醚硫 酸 钠 ( S 、 油 酰 胺 丙 基 氧 化 胺 ( A0) 复 AE ) 椰 C ,
均 高 于 5 5mL, 沫稳 定性 均 大 于 0 9 5 用 Na 1 复 配体 系 增稠 , 系 的 粘 度 变化 是 一 个 突 变过 程 , a l M A 6 泡 .5 ; C 对 体 NC 对 E E _ a复 配体 系粘 度 的 影 响 最 大 。 CN
关 键 词 : 檬 酸单 酯二 钠 盐 ; 檬 酸 酯 钠 盐 ; 面 张 力 ; 沫 性 能 ; 度 ; 配体 系 柠 柠 表 泡 粘 复 中 图分 类 号 : 2 TQ 4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2 5 2 ( 0 2 O — 0 8 -0 1 7 — 4 52 1 ) 7 o 6 3
MAEG・ EC- AEG・ Na EC- MAEO, E Na Na - C- AEO,EC- - Na
位 面积分子 数 量 增 多 , 致 C 导 MC增 大 ;2 由于 柠 檬 ()
酸单 酯二钠 盐带 二价 正 电 , 子 间 的排斥 力 大 于 带 一 分 价正 电的二 酯和 不 带 电荷 的三 酯 , 单 位 面积 内排 列 故
积表示 泡 沫 的稳 定性 。
醇 醚糖苷柠 檬 酸 单酯 二 钠 盐 ( MAE - C NaE GE - ) "、 醇 醚糖苷 柠檬 酸酯钠 盐 ( G- C Na [ 醇醚 柠 檬 酸 AE - - ) E 引、
基 金项 目 : 国家 科 技 部科 研 院 所技 术 开 发 专 项 资 金 资 助 项 目( O 1 G 12 O 21E 113) 收 稿 日期 :0 2 0 — 1 21- 4 3
表面活性剂的性能测试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表面活性剂的性能测试实验报告篇一:表面活性剂性能与测试方法表面活性剂性能与测试方法1表面活性剂主要包括三方面的性能表征:产物结垢表征(或叫产品分析,用来验证合成的是否为目的产物)、产品表面化学性能测定(用以了解产物的结构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产品应用性能测定(实际应用效果)1.1产物结构表征:红外、质谱(分析相对分子质量)、x射线衍射光谱、扫描电镜、固体核磁共振、差示扫描量热法、透射电镜、动态光散射、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元素分析)、酸碱滴定;1.2产品表面化学性能测定: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胶束聚集数、c20(表面张力作图可得)、krafft点、胶束尺寸及分布、胶束形态、电导率、分散力、增溶能力、耐硬水能力、亲水和亲油的平均值、润湿作用测定(接触角法)、溶液的流变性(和粘度有关系)和动态变频扫描测定;1.2.1性能测试方法1.2.1.1表面张力表面张力的测试方法包括:吊环法、拉起液模法、最大气泡法、线圈法、滴体积法;采用bZY-A型自动表面张力仪,用拉起液膜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温度为(20〒0.2)℃,溶液配制后静置30min,使表面活性剂溶液达到平衡,测量时铂金板应充分被溶液润湿。
表面张力数据为测量3次的平均值。
1.2.1.2电导率的测量用二次蒸馏水配置一系列不同浓度的gemini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于超级恒温槽恒温(25℃)静置分散均匀,用DDs-11A型电导率仪分别测量其电导率,以电导率对浓度作图,曲线的转折点所对应的浓度即为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
1.2.1.3临界胶束浓度(可通过电导率或者表面张力,均是采用作图法)作表面张力(γ)-浓度对数(lgc)曲线,曲线上转折点的相应浓度即是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
1.2.1.4胶束聚集数以芘(py)为荧光探针物质(p),二苯甲酮(DpK)为猝灭剂(Q),对样品在浓度为10倍的cmc胶束聚集数(nm)进行测定。
表面活性剂洗涤剂的成分及性能研究

2021| 02基础研究当代化工研究Modern Chemical R esearch ^表面活性剂洗漆剂的成分及性能研究*丁小龙祝緩緩(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湖北430000)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较之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卫生条件以及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而卫生条 件得到改善的背后,洗漆剂无疑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
通过对表面活性剂洗济剂的成分和性能研究,我们将知道表面活性剂在生活中的广 泛应用的原因,并确保其高效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关健词:表面活性剂;成分;应用性能中图分类号:TQ文献标识码:AResearch on Composition and Properties of Surfactant DetergentDing Xiaolong,Zhu Yuanyuan*(School of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Zhixing College,Hubei University,Hubei,430000)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society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of s cience and technology level, compared w ith the initial s tage of reform and o pening up, China's s anitary conditions and q uality of l ife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ehind the improvement ofsanitary c onditions, detergents have undoubtedly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hrough studying the composition and p erformance of s urfactant detergent, we will know the reason why surfactant is widely used in our life, and ensure its high efficiency, safety and reliability.Key words:surfactant;composition^ application p erformance身处21世纪的今天,我们在市场上能搜寻到的洗涤剂 品种更加丰富性能也更加全面,表面活性剂洗涤剂更是在其 中举足轻重。
表面活性剂性能及相关参数影响因素

表面活性剂性能及相关参数影响因素1.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与应用关系表面活性剂分子是同时具有亲水基和亲油基的两亲分子,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和亲油基是不同的,其亲水亲油性便不同。
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可以用亲水亲油平衡值(hydrophile and lipophile balance ,values,HLB)来衡量,HLB 值是表示表面活性剂亲水性大小的相对数值,HLB值越大,则亲水性越强;HLB 值越小,则亲水性越弱,亲油性越强。
表面活性剂的HLB值直接影响到它的性质和应用。
在应用时,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应用对象选择具有不同HLB值的表面活性剂。
例如,在乳化和去污方面,按照油或污的极性、温度的不同选择合适HLB值的表面活性剂。
下表列出了具有不同HLB值表面活性剂的适用场合。
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与应用关系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HLB值可能不同,根据应用的需要,可以通过改变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得到不同HLB值的产品。
对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以通过亲油基碳数的增减或亲水基的种类的变化来调节HLB值;对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则可以采取一定亲油基上连接的环氧乙烷链长或经基数目的增减来细微地调节HLB值。
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可以由计算得到,也可以测定得出。
常见的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可以从有关手册或著作中查得。
2.表面活性剂溶解性与温度的关系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低温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一般较小。
如果增加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浓度,达到饱和状态,表面活性剂便会从水中析出。
但是,如果加热水溶液,溶解度将会增大,当达到一定的温度时,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溶解度会突然增大。
这个使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溶解度突然增大的温度点叫克拉夫特点(Krafft point),也称为临界溶解温度。
这个温度相当于水和固体表面活性剂的溶点,故临界溶解温度为各种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特征常数,并随烃链的增长而增加。
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特别是聚乙二醇型)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正好相反,在低温时易与水混溶,将其溶液加热,达到某一温度时,表面活性剂会析出、分层,透明的溶液会突然变浑浊,这一析出、分层并发生浑浊的温度点叫该表面活性剂的浊点(cloud poin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一定温度、压力下纯液体的表面张力是定值。但在纯液体中加入溶质,表 面张力就会变化。若溶质使液体的表面张力升高,泽荣指在溶液相表面层的浓度 小于在溶液相内部的浓度;若溶质使液体的表面张力降低,则溶质在溶液相表面 层的浓度大于在溶液相内部的浓度。这种溶质在溶液相内部和溶液相表面浓度不 同的现象叫吸附。
物时,曲线中出现最低点。
吊环法
把一圆环平置于液面,测量将环拉离液面所需最大的力,由此可计算出液
体的表面张力。假设当环被向上拉起时,环就带起一些液体。当提起液体的质量
mg 与沿环液体交界处的表面张力相等时,液体质量最大。再提升则液环断开,
环脱离液面。设环拉起的液体呈圆筒形,对环的附加拉力 P 为:
P=mg=2πRγ+2π(R+2r)γ=4π(R+r)γ+4πRγ
0, 1.0101 , 1.0102 , 1.0103 , 1.0104 , 1.0105 mol / L 的 SDBS 溶液各 10ml,分别用滴管准确加入原油(或煤油)10ml,盖上试管塞子,每支试管 上下震荡 30 次。 (2)将震荡后的试管立即垂直放在试管架上,同时开始计时,并每隔 3min 记录一次试管中分出水的体积(若分出水的速度较快,可每 1min 记录一次),共 记录 30min。 (3)取乳化最稳定的直观重新震荡 30 次,用分散法判别乳状液的类型。
力与溶质浓度的关系,则可作出 -c 曲线,并在此曲线上任取若干个点作曲线
的切线,这些曲线的斜率即为浓度对应的 d /dc,将此值代入公式可求出此浓度
时的溶质吸附量。 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是表面活性剂非常重要的性质。若使溶液的表面
扩大,需对体系作功,增加单位表面积,对体系做的可逆功称为表面张力或表面
在一定温度、压力下,溶质的表面吸附量与溶液的浓度、溶液的表面张力之 间的关系,可用吉布斯吸附等温式表示:
Γ= 式中 Γ-吸附量(mol/L)
c-吸附质在溶液内部的浓度(mol/L) -表面张力(N/m)
R-通用气体常数() T-绝对温度(K) d /dc<0,溶质为正吸附;反之,溶质为负吸附。通过实验若能测出表面张
自由能。他们的单位分别是 N·
,在因此上是相同的。
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能够形成胶束时的最小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在形成
胶束时,溶液的一系列性质都发生突变,原则上,可以用任何一个突变的性质测
定值,
但最常用的是表面张力-浓度对数图法。该法适合各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
准确性好,不受无机盐的影响,只是当表面活性剂中混有高表面活性的极性有机
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将以胶束的形式存在,溶解度会急剧增加,所以离子型 表面活性剂存在克拉夫特点。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水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剧, 氢键将被破坏,溶解度降低,溶液出现浑浊,所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浊点。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渗透剂 OT),若无渗透剂 OT,可用其他磺酸盐 或硫酸酯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代替,但需水溶性的。
四、实验步骤
1、吊片法 用吊片法首先测定蒸馏水的表面张力,对仪器进行校正。然后从稀至浓一次
测定 SDBS 溶液,并计算表面张力,做出表面张力-浓度对数曲线,拐点处即为 CMC 值。如希望准确测定值,在拐点处增加几个测定值即可实现。 具体步骤如下: ① 将仪器放在不受震动和平稳的地方,调节仪器下面的螺丝把仪器调到水平状
得: 0mol/L:
=10;
L: =;L: =;
L: =;
;L:
=;
六、思考与讨论
1、为什么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存在克拉夫特点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浊点,
在实际应用中应该如何考虑这些特点? 答: 克拉夫特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温度较低时溶解度很小,但随温度升高而
逐渐增加,当到达某特定温度时,溶解度急剧陡升,把该温度称为克拉夫特点。 克拉夫特点对应的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临界胶束浓度,随着温度的升高,离
二.实验原理
表面活性剂分子是由亲水性的极性基团和憎水性的的非极性基团所组成的 有机化合物,当它们一低浓度存在于某一体系中时,可被吸附在该体系的表面上, 采取极性基团向着水,非极性基团脱离水的表面定向,从而使表面自由能明显降 低。 1、 表面活性剂类型的鉴别
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具有不同的性质,因此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将它们鉴别 出来。离子表面活性剂可利用他们的离子反应来鉴别,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则利用 其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颜色来鉴别。
图 2 液管中高速旋转,呈椭球形,椭球的长轴 直径为 L,短轴直径为 D 当 L/D≥4 时,界面张力按下式计算:
2r3 IFT
4 式中: ?ρ─油水密度差,kg/m;
ω─样品管转动的角速度,rad/s; r─油滴短轴半径,m。 5、表面活性剂的乳化张力的测定 表面活性剂分子具有亲水基和亲油基,可分别在油水界面上,这些表面活性 物质可使原油乳化形成水包油(O/W)乳状液。水包油乳状液的形成与稳定对于 化学驱和稠油乳化降粘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化学驱中的乳化-携带,乳化-捕集, 自发乳化等机理的发生,稠油乳化降粘中原油乳化分散机理的发生都是以水保乳 状油液的形成为前提条件的。因此表面活性剂是提高石油采收率和原油集输中十 分重要的一类添加剂。表面活性剂的乳化能力可用不稳定系数法进行评价。 乳状液的稳定性可用不稳定系数(USI)表示,不稳定系数按下式定义:
T
USI 0 V (t)dt T
式中 USI─不稳定系数(mL); V(t)─乳化体系分出水体积与时间的变化函数; T─乳化体系静止分离的时间。
从定义式可以看出,不稳定系数越小,乳状液的稳定性越差。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
1、仪器
表面张力仪、Texas-500 型旋转液滴界面张力仪、WZS-1 型阿贝折光仪、密 度瓶、温度计、25ml 具塞刻度试管、大试管、搅拌器、500ml 烧杯、150ml 烧杯、 50ml 烧杯、15ml 移液管、50ml 容量瓶、100ml 量筒、滴管、试管架、秒表、电 炉、电子天平。
送入样管内,将枕头贴在样管内壁病转动,使油滴粘在试管内壁,然后迅速 拔出针头,盖上样品帽。 ③测定 A·仪器达到设定的温度后,将样品管装入旋转轴内,拧紧压紧帽。 B·将观测显微镜调整到合适的位置,以利于观测。 C·按下电机开关,调整转速,选择测定软件的“数据菜单”,然后打开“数 据”菜单,点击“开始采集”,程序开始采集数据。 3、 表面活性剂乳化能力的测定 ( 1 ) 取 25ml 具 塞 刻 度 试 管 10 支 , 分 别 加 入 浓 度 为
中国石油大学(油田化学基础实验)实验报告
班级:石工 同组者:
实验日期: 学号:1302 姓名: 教师:
成绩:
表面活性剂的性能测定及评价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用指示剂和染料通过显色反应鉴别表面活性剂类型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克拉夫特点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浊点的测定方法 及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的性质; 3、学会一种表面活性剂的界面张力的测定原理和方法,并掌握由表面张力 计算临界胶束浓度(CMC)的原理和方法,学习 Gibbs 公式及其应用; 4、学会表面活性剂溶液与原油的油水界面张力的测定原理和方法,并掌握 超低界面张力在三次采油中的作用机理; 5、学会观察表面活性剂溶液与原油混合后的乳化现象,并掌握不稳定体系 数法评价表面活性剂的乳化能力。
五、实验数据处理
1、整理所测得的表面张力数据,绘制
曲线,根据曲线求出 CMC
值 表 1 吊环法测量表面张力实验记录表
溶液浓度 mol/L
最大拉
0
力值,mN/m
1 2 3
平均值
图 3 γ 与 logC 关系曲线
由图 3 可得,CMC 值为
。
2、整理所测得的界面张力数据,绘制界面张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γ-t 曲线。 界面张力随时间变化曲线如下图: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温度较低时溶解度很小,但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加,当 到达某特定温度时,溶解度急剧陡升,把该温度称为临界溶解温度又称克拉夫特 点。
浊点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一个特性参数,其受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和共 存物质的影响。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当温度升到一定值时,溶液中出现浑浊, 而不完全溶解的现象,此时的温度称为浊点温度。 3、 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及 CMC 的测定
式中:m─拉起来的液体重量;
R─环的内半径;
r─环丝
半径。
4、表面活性剂的油水界面张力的测定
在地层温度下,表面活性剂溶液与原油的界面张力在 ~ mN· 范
围,可用旋滴法测定该体系的油水界面张力,为选择各种与原油形成低或超低界 面张力的驱油剂溶液提供基础依据。
该方法是将有地悬浮在水中,再告诉绕水平轴旋转下将有地拉成柱形,柱体 的直径和界面张力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油柱直径越小,界面张力越低。
亚甲基蓝属阳离子型有色物,在容量分析中可作指示剂使用,当它遇阴离子 表面活性剂时,生成不溶于水而溶于氯仿的产物,使氯仿层色泽变深;如果实验 液中含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由于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结合,使亚甲基蓝脱离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而从氯仿中重新回到水中,使氯仿色泽变浅。 2、 表面活性剂克拉夫特点和浊点
2、药品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聚氧乙烯辛基苯酚 醚-10(OP-10),脱水原油/煤油,蒸馏水。
浓硫酸(AR)、无水硫酸钠(AR)、氯仿(CP)、渗透剂(磺酸盐或硫酸酯 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亚甲基蓝溶液;称取亚甲基蓝,用水调匀,加入 12g 浓硫酸和 50g 无水 硫酸钠,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 1000ml;
浓度 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