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七年级的学生在进行语文期末复习的时候,多做一些复习试卷能够帮助我们巩固知识点,有效应对考试,店铺为大家力荐了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以及参考答案,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3分)1.默写填空。

(5分)(1) , 若出其中; , 若出其里。

(2) ,风正一帆悬。

(3)小明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但他刚转到这个班,不为同学所了解,因此在班干部竞选中落选了。

李老师引述了《论语(十二章)》中的两句话:“ , ”帮他解开了心中的疙瘩。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静谧(bì) 枯涸(hé) 啜泣(zhuì)B.骸骨(hé) 玷污(diàn) 清洌(liè)C.梦寐(mèi) 泯灭(mǐn) 分歧(qí)D.禀告(bǐng) 厄运(è) 迸溅(bìng)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留连忘返屈径通幽险象迭生恍然大悟B.瘦骨嶙峋黯然缥缈随声附合苦心孤诣C.小心翼翼精疲力尽各得其所嫦娥奔月D.一丝不苟得意忘形引人瑕思水波粼粼4.下面的连接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A.《绿色蝈蝈》——散文——法布尔——德国B.《西游记》——小说——吴承恩——中国C.《皇帝的新装》——童话——安徒生——丹麦D.《济南的冬天》——散文——老舍——中国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项是( )(2分)A.语文老师每每讲到精彩处,会情不自禁地把衣袖越捋越高,连下课时间也忘了。

B.他知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大家保持一致,然而他不肯做一个随声附和的人。

C.《西游记》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又一个神通广大、除恶灭邪、大快人心的英雄梦!D.2013年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神舟”十号,这是多么骇人听闻的消息!6.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图书馆是书籍的宝库,那里贮藏着无数的人类智慧的结晶。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悠然自得、悠然自得B. 惊心动魄、惊心动魄C. 依依不舍、依依不舍D. 一帆风顺、一帆风顺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从不骄傲自满。

B. 我相信他一定能完成这项任务。

C.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D.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很有趣。

3. 下列词语中,形近音同的一组是:A. 悲伤、悲凉、悲壮B. 欢乐、欢快、欢腾C. 安静、安详、安宁D. 懒惰、懒散、懒洋洋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 这本书像一座宝库,蕴含着丰富的知识。

B. 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C. 这场雨下得很大,就像瀑布一样。

D. 他跑得很快,像风一样。

5. 下列词语中,属于成语的一组是:A. 一帆风顺、一帆风顺B. 随遇而安、随遇而安C. 鱼目混珠、鱼目混珠D. 畸形怪状、畸形怪状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 他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做出了贡献。

B. 这本书内容丰富,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C. 她美丽、聪明、善良,是大家公认的好学生。

D. 这场雨下得很大,把大地洗刷得干干净净。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 那朵花在阳光下翩翩起舞。

B. 这本书像一位智者,向我传授了许多知识。

C. 那只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D. 这场雨把大地浇得绿油油的。

8. 下列词语中,属于形容词的一组是:A. 悲伤、快乐、美丽B. 学习、努力、奋斗C. 老师、学生、学校D. 阳光、雨露、空气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 你知道这是什么吗?B. 这本书好在哪里?C. 这场雨下得有多大?D. 你喜欢这首歌吗?10. 下列词语中,属于动词的一组是:A. 学习、努力、奋斗B. 老师、学生、学校C. 阳光、雨露、空气D. 悲伤、快乐、美丽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观书有感》的作者是______,这首诗描绘了______的情景。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一、积累运用。

(共47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A. 秩.序(zhì) 澎湃.(pài) 亘.古(gèng) 深恶.痛绝(wù)B. 污秽.(huì) 校.补(jiào) 憎.恶(zēng) 海市蜃.楼(shèn)C. 粗拙.(zhuō) 田垄.(lóng) 门框.(kuāng) 心有灵犀.(xī)D. 凛.冽( lǐn ) 契.约(qiè) 猥.琐(wěi) 怏怏..不乐(yāng)2.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3分)A. 调羹绞肉锋芒毕露妇儒皆知B. 筹画怅惘巧妙绝伦物竟天择C. 晶莹哀掉自顾不瑕沥尽心血D. 愧怍旁骛杂乱无章颠沛流离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句是 ( )(3分)A. 三星堆1、2号坑中曾出土多件青铜人头像。

B. 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C. 石子入浅水,水花四溅,虚张声势,石子入深潭,悄无声息,不动声色。

D.我市文联创作并推出了川剧“萤火”、杂技剧“出彩中国”等一批红色文艺精品,推动红色精神进一步传播开来。

4. 下列说话得体的一项是 ( )(3分)A.你已经交了作业,课代表仍在追要,你说:“难道要我交两遍不成?”B.同学邀你到他家去玩,你说:“行,届时我一定光临寒舍。

”C.你对比赛得了名次的同学说:“祝贺你,有什么好经验向我介绍介绍,好吗?”D.你去办公室问老师问题,你说:“老师,我来不耻下问了,请给我讲讲这个题。

”5. 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

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B.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C.对于作文中的错字和病句,很多同学不以为然,认为这些问题不必太较真,长大了自然会注意。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A.殉职(xùn)啜泣(cuò)狭隘(ài)B.佩服(pèi)热忱(chén)嘶哑(sī)C.坍塌(tān)纯粹(cuì)瞬间(sùn)D.慷慨(kānɡ)滑稽(jì)禁锢(ɡù)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炫耀俯冲大相径廷惊慌失措B.惩戒怂恿畏罪潜逃篷篷勃勃C.决别烂漫花团晶簇油然而生D.庇护缥缈漠不关心人声鼎沸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第54届世乒赛男子团体决赛中,半决赛淘汰了瑞典队的中国队卷土重来,成功卫冕。

B.在这片劫后重生的土地上,人人各得其所,各展其长,满满的生活。

C.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的纽带作用,可以让历史背景不同的亚欧各国息息相通,共同繁荣。

D.《经典咏流传》以崭新的形式推介古典诗词,对弘扬传统文化具有不容置疑....的作用。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屠呦呦科研团队研究出了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方法,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B.针对近来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几个学校的领导进行了深刻反思。

C.家长要让孩子接受“吃苦教育”,以此提高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和独立自主的精神。

........怀信心创造幸福美....D.一堂堂看似普通的体育课,不仅影响青少年的体育价值观,更直接地关系到他们的身体健康。

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

B.我那坚如磐石的信念被震开了一道细微的裂痕。

C.看着身边熟悉的风景,我仿佛回到了久违的故乡。

D.骤雨过后,荷叶上留下一颗颗珍珠。

6、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①人为什么要读书呢?②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

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

湖北省天门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天门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天门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本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第1页装订线内和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核准姓名和准考证号。

2. 选择题的答案选出后,必须使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区域内,写在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积累与运用(22分)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嫩绿的草,芳香的花,摇曳的风筝,是làn漫无比的春;滚烫的太阳,喧嚣的蛙鸣,急促而至的暴雨,是热烈粗犷的夏;丹桂飘香,层林尽染,天高云淡,是静mì悠远的秋;北风呼啸,白雪皑皑,天寒地冻,是令人又爱又惧的冬。

四季总有变换的风景,而我们也应该有缤纷的心情。

A. yì浪kuàng秘B.yè烂guǎng谧C.gē浪kuǎn谧D.yì烂guǎn秘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天门市以精益求精的服务,将本次蔬菜产业大会办成了展示形象、扩大开放、加强合作、推动发展的盛会。

B.以社交为导向的阅读,可能导致“浅阅读”现象,使部分读者不求甚解,只把读书当作社交的“必要成本”。

C.新雪初霁的黑龙江牡丹江镜泊湖风景区,绵延数里的冰挂披洒着阳光,与碧空云絮交相辉映,玉树琼枝,神采奕奕。

D.在日本福岛核电站港湾捕获的海鱼体内放射性物质已经超标180倍,世人的担忧和质问绝不是杞人忧天。

3.下列表述不合理的一项是(2分)A.《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世说新语》中的《方正》篇。

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

B.《荷叶·母亲》的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其作品风格与泰戈尔有相似之处。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美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美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美版)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答案:B改写:下列词语中,注音错误的是B选项。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答案:C改写:下列各组词语全部书写正确的是C选项。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答案:B改写:下列句子中,使用加点词语不恰当的是B选项。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答案:D改写: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D选项。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答案:B改写:下列句子中,分析修辞手法不正确的是B选项。

6、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②③④①改写: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②③④①,分别是可观石上生云、可看水中腾雾、可听月下虫鸣夜鸟梦、田园牧歌就不再是画上的风景。

1.读书要细,这是阅读的基本功之一。

但是,要做到细读并不容易。

那么什么是细读呢?是指像头发丝那样细?还是指跟随文字的每一个细节都能看到?多读几遍就能做到细读吗?其实,要想做到细读,需要通过举例来说明。

2.XXX小时候就表现出了对知识的渴望。

他在XXX的时候,偷偷溜进学堂听课,每次都能默默地记下所听到的内容。

他的母亲则理解他的想法,支持他去寺庙里研究。

在寺庙里,他每天晚上都会溜出来,坐在佛像前面,拿着书籍读到天亮。

这种对知识的渴望和不断研究的精神,展现出了XXX的优秀品质。

3.细读的好处在于,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吸收所读内容。

通过仔细阅读,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思想,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和思考能力。

因此,细读是阅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的基本功之一。

已故作家XXX的短篇小说《鉴赏家》或许可以启发我们从阅读的角度来思考。

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XXX的乡村水果贩子和城市画家XXX的交往。

每年四季,XXX都会送时令水果给XXX,两人相处非常熟悉。

有一次,XXX送水果时看见XXX正在画一幅紫藤花,画面上满是紫色的花朵。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是:A. 狡猾(jiǎo huá)B. 应和(yìng hè)C. 塑料(sù liào)D. 憔悴(qiáo cuì)答案:C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有误的是:A. 滋润B. 狼藉C. 眩耀D. 纤细答案:C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是:A. 小明学习很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这个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C. 这座山巍峨壮丽,游客络绎不绝。

D. 老师的话语重心长,让我们深受启发。

答案:C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是:A. 小明考试得了满分,他欣喜若狂。

B. 这个问题很难,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

C. 老师的话语重心长,让我们深受启发。

D. 他做事总是半途而废,很难成功。

答案:B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词性有误的是:A. 她的笑容很甜美。

B. 这个故事很感人。

C. 他的性格很开朗。

D.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

答案:A二、判断题1. “狼狈为奸”这个成语中的“狈”字读作“bèi”。

()答案:×2. “慷慨激昂”这个成语中的“慨”字读作“kǎi”。

()答案:√3. “莫名其妙”这个成语中的“名”字读作“míng”。

()答案:×4.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个成语出自《红楼梦》。

()答案:×5. “精卫填海”这个成语出自《山海经》。

()答案:√三、填空题1.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答案:王安石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答案:李白3.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句诗出自《长歌行》。

答案:长歌行4.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这句话出自《孟子》。

答案:孟子5.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一、积累运用(30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4分)江南的春天真是一个美妙的季节。

江南仿佛是一位含情脉脉的妙龄女子,轻盈娇柔楚楚动人神彩飞扬;江南仿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xù( )的杨柳风拂过,人们欣欣然、如痴如醉。

江南的水晶莹明彻,没有沾染一点尘埃;江南的山秀丽妩媚,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着各种草木、花朵的气息,你不禁会吟唱着风月无边的清词丽句。

你看着姹紫嫣红的花朵、青翠欲滴的新绿,会感到赏心悦目。

(1)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分)(2)找出文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分)(3)请你仿照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结合语境在文中横线上再续写一句。

(2分)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每句话,每个举动,每个眼神,甚至看不见的精神世界,都会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B.国家禁止在面粉中添加“面粉增白剂”,其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C.对浪费水的现象,我们不能轻而易举地放过。

D.似乎天空本身也在和我们酬唱,四周的海洋也情不自禁地战栗起来。

3.在文段中的“□”内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分)在观看3D电影时,观众通常会经历两件事情一是本来很普通的故事情节,却显得很壮观二就是需要戴一副专业眼镜,令人生厌。

而近日科研人员发明的一项新技术则可以帮助观众解决第二个问题无需戴眼镜即可享受3D电影。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不少城市的道路不断地扩修,然而却没有真正改变道路拥堵的现状。

(在“交通拥堵”后面加上“的问题”)B.随着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把“提高”改为“改进”)C.在每年暑假来临之际,省美术馆都会精心策划开展生动多样、精彩有趣的“暑假,我们做客美术馆”系列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学校XX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本答题卷共4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A.喑.哑 (yīn) 狩.猎(shǒu) 伶.仃(líng) 头晕目眩.(xuàn)B.菡萏..(hàndàn)匿.笑(nì)收敛.(liǎn)莽莽榛榛.(zhēn)C.枯涸.(hé) 伫.立(chù) 泯.灭(mǐn)水波粼粼.(lín)D.静谧. (mì) 啜.泣(chuò)酝酿.(niànɡ)踉踉跄跄.(chànɡ)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变化无常海枯石烂暮色沧茫举世无双B.小心冀冀恍然大悟各得其所弱肉强食C.抖擞精神花团锦簇苦心孤诣美不胜收D.更胜一筹津津有味惊慌失错骇人听闻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A.李华同学获得了演讲比赛的第一名,面对鲜花和掌声,她激动地心惊肉跳....。

B.今天因为要出去游玩,奶奶特意梳洗了一下,打扮得花枝招展....,煞是好看。

C.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眼泪。

D.2013年3月全国“两会”上,“舌尖上的安全”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一丝不苟....守住食品安全防线应成为食品企业的首要任务。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2分)A.她不但知道这件事,而且全班同学都知道了。

B.经过老师的细心讲解,使他终于弄懂了这道题目。

C.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加快发展基础教育,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

D.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是学生能否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B.《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文学家泰戈尔,他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C.《绿色的蝈蝈》的作者是德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他著有《昆虫记》。

D.《世说新语》是南朝人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6.根据语境,填入下边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走进这片树林,每一株树都是我的知己,A.向我打着青翠的手势。

B.我打着青翠的手势走去。

C.它打着青翠的手势欢迎我。

D.每一株树都打着青翠的手势。

7.名著阅读(2分)(1)《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

(2)在《繁星》《春水》中,冰心把视为最崇高最美好的东西,反复加以歌颂。

8. 古诗文默写(8分)①______ ,禅房花木深。

②,江春入旧年。

③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 。

④无可奈何花落去,。

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通过描写花草来体现西湖早春生机勃勃景象的句子是:,。

⑥《 <论语> 十二章》中,论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两个句子是:,。

9.综合性学习(6分)一手漂亮的字能让人赏心悦目。

写好字既是语文课的要求,也是同学们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硬笔书法的知识,提高书写水平,班上决定开展“走进硬笔书法”的主题活动。

(1)如果你是本次活动的策划人,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两项活动项目。

(2分)[示例]项目:硬笔书法比赛项目一:项目二:(2)为了帮助同学们明确练习硬笔书法的意义,营造人人参与活动的氛围,请你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分)(3)班上的小王是你的好朋友,可他平时书写潦草。

得知你荣获书法比赛一等奖,他向你表示祝贺:“你的字写得太漂亮了,要是我也能写得这么漂亮,那该多好!”你该怎样回答呢?请写在下面。

(2分)二.阅读理解(共4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14分)有你的冬天不会冷①我小时候到全乡唯一的一所小学读书,要通过一条小路,小路两旁是空旷的麦田。

我很怕冬天,尤其怕在冬日的清晨走上那条小路。

干冷的北风迅疾地窜进我的袖管裤管,畅通无阻地一寸寸割过我的皮肤,那种寒冷的感觉我清楚地记得。

②学校,同样让我感到寒冷。

同学拒绝带我一起玩,他们常常把老师布置的作业一股脑地扔给我,留我一个人在教室里搓着冻僵的手一本一本地做。

我知道我穷,衣衫破旧,又不会说话,很不讨人喜欢。

说实话,我那时真是自卑。

感觉自己就像是田埂边上的那一丛枯茅草,卑微地匍匐在凝满寒霜的泥土上,了无生机。

③那个冬日的清晨,阳光似乎格外灿烂。

靠窗坐着的孩子“来了来了”地喊着时,我看见一个微胖的中年男子一颠一颠地从阳光里走进教室。

这是我们新来的数学老师,姓杨。

那节课他提问同村卖豆腐家的二虎子:两点之间,线段短还是曲线短?二虎子抓耳挠腮答不出来。

杨老师嗓门一下子大起来:在麦地里丢一块骨头,放开狗,那狗肯定是笔直地飞窜过去。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狗都懂的道理……我一下子想起了家里养的小黑,每次我扔出一块饼子,小黑总是箭一般地窜过去。

这个例子竟让我对杨老师生出一些崇拜,尽管他脸上少有笑容,我却在他身上感受到了一股子亲切。

④我于是第一次喜欢上一个老师,连带着喜欢上了他教的数学。

当伙伴们又把本子扔给我时,我心里竟充满了快乐。

我快乐地一本本地算来算去,算着算着,我的数学就突飞猛进。

我成了全班的焦点。

伙伴们不再把本子随手扔给我,他们央求我把作业借给他们抄,然后把家里带来的好吃的塞在我的手里。

清晨上学,二虎子主动在村口等我,常常会递给我一张煎饼,里面夹着几块豆腐。

我咬着豆腐和二虎子在小路上一溜小跑,天气似乎不是那么太冷了。

⑤快要放假时,下雪了。

雪很大,一脚踩下去,齐到脚脖子。

中午时我带了干粮,杨老师办公室有一个煤炭炉子,我可以在那上面热着吃。

那天我走进办公室,炉子上正搁着一个小铝盆,满满一盆的白菜,还有牛肉;已经煮开了,几片红艳艳的牛肉在白菜间一跳一跳的,发出快乐的“咕噜咕噜”声。

我的嘴里不知从哪一下冒出了那么多口水,我艰难地咽下去,听见喉间“咕咚”一声。

⑥办公室的老师见我来了,把小盆端下来放在旁边的凳子上。

我拿着干邦邦的煎饼在炉子上烤,尽量不去想旁边小盆里的牛肉。

可是,那牛肉的香气却始终缠绕着我眼角的余光。

我忽然为心中这强烈的渴望难为情,那刚刚散去的自卑又重新笼上心头。

就在我站起身想要离开时,杨老师走了进来,办公室的那位老师招呼他:老杨,正等你呢。

杨老师看了一眼我手里的煎饼,很随意地问了一句:怎么没带菜呀?我的脸“腾”地一下热起来。

我任他从我手里拿过煎饼,任他在煎饼里裹了几筷子菜,然后我感觉到他拍着我的肩膀,说了句:好样的,好好学,长大肯定会有出息的……⑦那个冬日的中午,我坐在校园的一处墙角根下,用我尖利的小牙齿咬着渐渐变冷变硬的煎饼,咀嚼着杨老师的那句话。

学期结束前的全校大会上,校长给单科和综合成绩优秀的学生发奖,我一趟一趟地上去领奖。

杨老师用他那特有的大嗓门在班里狠狠地把我表扬了一番。

我还拿到了三块钱奖金,我用这三块钱给自己挑了一本数学应用题集,给家里买了一斤肉,还买了一大堆花生、瓜子。

那天我拎着一大堆东西走在那条小路上,我一边走一边用脚踢着路边的积雪,忽然间发现积雪覆盖下的枯茅草的根部竟泛出了一丝新绿,我蹲下身仔细地看了好一会,然后很快乐地自个儿笑起来……⑧有时候,一句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我一直相信。

很想告诉杨老师,因为他,我的冬天不再寒冷。

1.仔细阅读文章的第①②段,“我”为什么很怕冬天?(2分)2.体会画线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4分)①那个冬日的清晨,阳光似乎格外灿烂。

②忽然间发现积雪覆盖下的枯茅草的根部竟泛出了一丝新绿。

3.第四段中“当伙伴们又把本子扔给我时,我心里竟充满了快乐”的原因有哪些?(2分)4.你觉得杨老师哪些特征值得敬佩?试举例说明。

(3分)5.阅读选文第②③④段,结合下面的链接文字,具体说说你的感悟。

(3分)【链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2分)秋叶的思念①深秋的早晨,打开房门,满地都是金黄的落叶,厚厚的、柔柔的,轻轻踏上去,犹如走在绒毯上,细细体会,如仙如梦,让我一时忘掉周围的一切。

我爱极了这情这景——这秋叶。

②微风清荡,落叶如万只彩蝶飞舞,在朝霞的映照下,红如玛瑙,黄如玉片,艳丽极了;树上的枝丫沙沙作响,像在深情地为离开的叶子[甲]();落下的叶子[乙](),那么安详,毫无悲怨。

此时我总会小心翼翼地拾起她们中的一片,痴痴地欣赏,幻想着把她们串起来,缀成金色的衣裳,穿在身上,也许会显得特别美丽。

我经常捡些形状好看的叶子带回我的小屋,小心地夹在厚厚的书本里,过些日子取出来,她们便成了很好的标本。

或者,我会用彩线在标本上系一个小蝴蝶结,做成漂亮的天然书签;或者仔仔细细地把她们用透明胶带贴在墙上,拼成美丽的图形。

③有人喜欢嫩叶,[丙]();有人喜欢绿叶,[丁]()。

我却偏偏喜爱这秋天的落叶,她们从不自耀,不求赞美,无声地来,无声地去,走完了自己该走的路,做完了自己该做的一切,或化为灰烬,或为明天的绿树成阴而甘于融入泥土,而她们依然是一片沉默、安详……④啊,好思念你——秋天的落叶!1. 第①段画波浪线一句中的“这情这景”是指哪情哪景?(2分)2.请你选出最恰当的选项填入第②、③段的甲、乙、丙、丁处的括号里。

(4分)A.欣赏她带来的浓浓春意 B. 吟唱着一支送别的歌C.赞美她蓬勃盎然的生机 D. 含着微笑静静地躺着[甲]() [乙]() [丙]() [丁]()3. 最后一段的表达方式是:(1分)4. 作者热爱秋天的落叶、思念秋天的落叶的原因是什么?(2分)5. 这篇文章在语言上很有特色,修辞手法大量使用。

请从文中摘出你最喜欢一句话,从修辞角度赏析一下它的表达效果。

(3分)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赏析:(三)文言文阅读(共12分)虽有嘉肴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1.解释下列加点词。

(4分)(1)虽有至道..()(2)教然后知困.()(3)学.学半()(4) 教学相长.()2.翻译下列句子。

(4分)(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3.文章中哪两句运用了类比的手法?(2分)4.说一说自己对“教学相长”的理解。

(2分)(四)诗歌鉴赏(4分)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 诗中哪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2分)2. 第三句中“留连”改成“翻飞”好不好?为什么?(2分)三、作文(50分)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1.题目:那一刻,我长大了2.题目:想起这件事,我真要求: 1、请不要在作文中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