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章末测试(无答案)(新版)粤教版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 4.4 化学方程式(2)学案(无答案)(

2本文档仅供文库使用。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 ,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 (.docx )、.ppt(.pptx )、.xls (.xlsx )、.pot 、.pps 、.vsd 、.rtf 、.wps 、.et 、.dps 、.pdf 、.txt 文件格式。
4.4化学方程式(2)【学习目标】1、学习常见的配平方法2、能正确书写常见的化学方程式【难点突破】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1)配平原则: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原子种类相同,个数相等)(2)常用的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求出某一种原子(通常为氧原子)在反应前后的最小公倍数;使该原子总数在反应前后都为所求出的最小公倍数;在配平其他原子。
例题:P + O 2 P 2O 5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为1也要填入___内): (1)___Al + ____O 2__Al 2O 3 (2)___ Fe +___ O2 ___Fe 3O 4 (3)___KClO3__KCl +__O2 (4)__C + ___Fe 2O3 ___Fe + ___CO 2 (5)___H 2+WO 3 ___W +___H 2O (6)___Al+___Fe 3O 4___Fe+__Al 2O 3 归一法:选择较为复杂的化学式为配平起点,假定其化学计量数为“1”,据此配平该化学式中各元素原子,若出现分数,去分母。
例题:___C 2H 6+___O 2___CO 2+___H 2O用“归一法”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为1也要填入___内)(1)___C 2H 6O+___O 2___CO 2+___H 2O (2)___C 2H 2+___O 2___CO 2+___H 2O(3)__Al+___H 2SO 4 ___Al 2(SO 4)3+__H 2↑(4)__CH 4 + __O 2___CO 2 + _ H 2O 观察法:通过观察,从化学式比较复杂的一种物质推求有关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配平其他化学式的计量数。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 4.1 我们的水资源学案(无答案)(新版

第四章生命之源—水4.1我们的水资源【学习目标】1、知道地球上水存在和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并了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状况;2、认识水体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3、掌握水的净化、纯化方法,了解硬水与人体健康关系、硬水的软化以及与软水区别。
【课前预习】一、人类离不开水1.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根本,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2.水的用途:在工业上要用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在农业上要用水___农田;生活中用水洗衣、做饭等。
二、珍惜水资源1.地球是水球,水资源的总储量很大,但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较少。
2.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等三、水污染及其防治1.工厂生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城镇垃圾的随意堆积,航舶的航行,________、________的过度施用,都会造成水污染。
2.水体富营养化最显著的特征都会是水中的________、________等营养物质含量过高,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
四、水的净化和纯化1.自然水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甚至可能有某些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物质,一般不宜直接饮用,需要经过净化处理才能饮用。
2.净水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沉淀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作用是:。
3.过滤操作:(阅读学案)4.自来水厂的净水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环节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
五、硬水及其软化1.含有较多的________、________的水叫做硬水,不含或少含________、________的水叫做软水。
2.鉴别软硬水的物质:________,方法是:。
3.硬水有害。
工业锅炉用硬水,引起锅炉爆炸;硬水洗衣服,降低肥皂的起泡能力;饮用硬水口感不好,且有害健康。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生命之源2020水4.4化学方程式学案(无答案)(新版)

化学方程式〔1〕【学习目标】1、理解化学方程式及意义和书写原那么;2、领悟化学方程式中各符号意义;3、能正确书写常有的化学方程式【课前预习】一、化学方程式1.什么是化学方程式?用________表示________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意义例:C+O2点燃CO2练习:S+O2点燃SO2定性的角度:表示反应表示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表示: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氧化碳定量的角度:表示反应C+O2点燃CO2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123244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表示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总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气完整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即:反应中碳、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3:8:1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表示参加反应的碳原子、氧分子和二氧间的微粒个数比化碳分子的个数比为1:1:1〔化学计量数之比〕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读法练习:C+O2点燃CO2质的意义:读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量的意义:读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得质量关系4.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书写原那么:以为依照,认为依照。
〔2〕书写步骤:写:依据实验事实,在左侧写出_________的化学式,右侧写出 ________的化学式;配:配平化学方程式,使反应物前后各元素相等;标:注明和状态〔“↑〞“↓〞号的使用范围:在反应物中无气态物质参加反应,假如生成物中有气体,那么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侧要注“↑〞号;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反应物无难溶性物质参加反应,假如生成物中有固体难溶性物质生成,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
〕等:将连结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短线改为等号。
化学方程式所用符号符号+=△↓↑意义【自我检测】1、写出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木炭在氧气中充足焚烧的化学方程式;〔2〕硫在氧气中焚烧的化学方程式;〔3〕磷在氧气中焚烧的化学方程式;〔4〕镁在氧气中焚烧的化学方程式;〔5〕铝在氧气中焚烧的化学方程式;〔6〕铁在氧气中焚烧的化学方程式;〔7〕在空气中加热铜的化学方程式;〔8〕加热高锰酸钾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9〕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淆物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10〕过氧化氢溶液中参加二氧化锰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氢气焚烧的化学方程式;(12)电解水;在上边的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 4.4 化学方程式(2)素材 (新版)粤

化学方程式1.化合反应 (“多变一”A+B=C )2、铝在空气中222272 === 2CuO210、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CO 22CO (吸热反应) 1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 2 2CO 21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CO 2+H 2O==H 2CO 3(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2.分解反应 (“一变多”C=A+B)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反应原理13、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 2O 22H 2O+O 2↑ 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 4 K 2MnO 4+MnO 2+O 2↑15、.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KClO 32KCl+3O 2↑ 1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 2O2H 2↑+O 2↑17、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 2CO 3==H 2O+CO 2↑18、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 3 CaO+CO2↑(二氧化碳工业制法)3.置换反应(“单换单” AB+C=CB+A)⑴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置换反应)19、锌和稀硫酸Zn+H2SO4==ZnSO4+H2↑(实验室制备氢气)20、铁和稀硫酸Fe+H2SO4==FeSO4+H2↑21、镁和稀硫酸Mg+H2SO4==MgSO4+H2↑22、铝和稀硫酸2Al+3H2SO4==Al2(SO4)3+3H2↑23、锌和稀盐酸Zn+2HCl==ZnCl2+H2↑24、铁和稀盐酸Fe+2HCl==FeCl2+H2↑25、镁和稀盐酸Mg+2HCl==MgCl2+H2↑26、铝和稀盐酸2Al+6HCl==2AlCl3+3H2↑⑵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27、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28、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CuSO4==ZnSO4+Cu29、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Cu+2AgNO3==Cu(NO3)2+2Ag30、铝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2Al + 3CuSO4 === 3Cu + Al2(SO4)3(3)碳、氢气和金属氧化物的反应(还原反应)31、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 2Cu+CO2↑32、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 Cu+H2O4.非基本反应类型3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 Cu+CO23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2Fe+3CO235、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36、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 2 CO2+2H2O2。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 4.4 化学方程式(2)素材 (新版)粤教版

化学方程式1.化合反应 (“多变一”A+B=C )2、铝在空气中222272 === 2CuO210、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CO 22CO (吸热反应) 1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 2 2CO 21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CO 2+H 2O==H 2CO 3(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2.分解反应 (“一变多”C=A+B)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反应原理13、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 2O 22H 2O+O 2↑ 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 4 K 2MnO 4+MnO 2+O 2↑15、.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KClO 32KCl+3O 2↑ 1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 2O2H 2↑+O 2↑17、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 2CO 3==H 2O+CO 2↑18、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 3 CaO+CO2↑(二氧化碳工业制法)3.置换反应(“单换单” AB+C=CB+A)⑴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置换反应)19、锌和稀硫酸Zn+H2SO4==ZnSO4+H2↑(实验室制备氢气)20、铁和稀硫酸Fe+H2SO4==FeSO4+H2↑21、镁和稀硫酸Mg+H2SO4==MgSO4+H2↑22、铝和稀硫酸2Al+3H2SO4==Al2(SO4)3+3H2↑23、锌和稀盐酸Zn+2HCl==ZnCl2+H2↑24、铁和稀盐酸Fe+2HCl==FeCl2+H2↑25、镁和稀盐酸Mg+2HCl==MgCl2+H2↑26、铝和稀盐酸2Al+6HCl==2AlCl3+3H2↑⑵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27、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28、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CuSO4==ZnSO4+Cu29、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Cu+2AgNO3==Cu(NO3)2+2Ag30、铝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2Al + 3CuSO4 === 3Cu + Al2(SO4)3(3)碳、氢气和金属氧化物的反应(还原反应)31、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 2Cu+CO2↑32、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 Cu+H2O4.非基本反应类型3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 Cu+CO23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2Fe+3CO235、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36、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 2 CO2+2H2O2。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 4.4 化学方程式(1)素材 (新版)粤教版

化学方程式
1.化合反应 (“多变一”A+B=C )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 2
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 2
Fe 3O 4 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 2
2A l 2O 3 4、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 2
2P 2O 5 5、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O 2
SO 2 6、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 2
CO 2 7、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 22CO
8、铜在空气中加热:2Cu + O 2 === 2CuO
9、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 2+O 2
2H 2O 10、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CO 2
2CO (吸热反应) 1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 2 2CO 2
1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CO 2+H 2O==H 2CO 3(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分解反应 (“一变多”C=A+B)
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反应原理
13、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 2O 2
2H 2O+O 2↑ 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 4 K 2MnO 4+M nO 2+O 2↑
15、.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KClO 3
2KCl+3O 2↑ 1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 2O 2H 2↑+O 2↑。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 4.4 化学方程式(1)教案 (新版)粤教版

体
意Hale Waihona Puke 见课后反
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的质量的实验测定,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要尊重客观事实,在学习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体会化学用语的方便。
3、认识定量研究化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感悟化学学习的重要性
重点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难点
[板书]例如:
CuSO4+2NaOH===Na2SO4 +Cu(OH)2↓
[小结]书写化学方程式具体步骤(韵语)
左边反应物,右边生成物
写好化学式,方程要配平
短线 改等号,条件要注明
生成气体或沉淀,上下箭头来分清。
强调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关键和难点是方程式的配平,并要注意其规范化。
[板书]三、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和读法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课型
新授课
教法
演示—激趣—阅读
教
学
过
程
[过渡]我们 已经知道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在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出反应物和生成物是 什么,又能反映出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呢?回答是肯定的,这就是化学方程式。
〔板书〕一、什么是化学方程式
(一)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例如,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O2
[设疑]化学方程式的 写法是否只要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就可以呢?请看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
〔板书〕磷+氧气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改成化学式)
P+O2P2O5
〔组织讨论〕这个式子能称为化学方程式吗?为什么?(由学生回答。)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 4.3 质量守恒定律(3)学案(无答案)(新版)

4.3质量守恒定律(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学习目标】能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相关问题类型五: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质量、数目不变。
例3: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则该反应()A.是化合反应B.有单质生成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4:1练习:1、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D.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A+B=A2B2、已知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示中共有3种分子B.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C.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3、下图为某物质甲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化学式为HOB. 物质的元素组成相同,分子构成可能不同C. 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D. 生成物中都是氧化物4、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B.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C.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 D.反应前后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5、下列模型能表示化合反应的是()A .B .C .D .6、以下是氯气与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示意图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B.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发生改变C. 氯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D. 每个氯气分子是由两个氯原子构成的7、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反应条件已省略),根据该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四种物质中只有丁属于氧化物B.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C. 反应前后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D. 丙物质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88、为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成的两种物质都属于单质B. 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2C. 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9、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某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子及数目的变化,其中“”、“”、“”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分子,则参加反应的A、B、C的分子数之比为( )A. 4∶1∶3B. 3∶1∶2C. 1∶3∶2D. 4∶1∶210、下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X、Y、Z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原子,据图回答问题:(1)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2)由X原子构成的物质在该反应中_____(填“是”或“不是”)催化剂;(3)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是;(4)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_____种单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章末测试
1.下列有关电解水的说法有悖科学的是()
A.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能支持燃烧
B.电解水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C.水中加入少量NaOH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D.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2.新一代广谱、高效、无污染的饮用水消毒剂二氧化氯(ClO2),据报道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基本采用,用电解法制备(ClO2)的装置在我国已经成功地批量生产,下列有关二氧化氯(ClO2)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氯由氯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一个二氧化氯分子由一个氯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C.二氧化氯是混合物
D.二氧化氯是化合物
3.碱式硫酸铬[ Cr(OH)SO4],其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 +2
C. +3
D. +5
4.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含有氮元素,它们是按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①NH3;
②N2;③NO;④X;⑤N2O5,根据排列规律X不可能是()
A、N2O3
B、N2O4
C、NaNO2
D、NaNO3
5.对下列符号含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O2——1个氧分子
B. 3Fe——3个铁元素
C. 2H2——4个氢原子
D. Cu2+——铜元素显+2价
6.下列化学式写法错误的是()
A.氧气:O2 B.氯化钾:KClO3 C.氧化铁:Fe2O3 D.氩:Ar
7.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水结冰前后质量不变
B.1升芝麻和1升大米混合,总体积小于2升
C.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氧气变为淡蓝色液体
D.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和与分解了的水的质量相等
8、如图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某化学反应,则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其中“●”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A.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B.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变化
2
D.甲、乙、丙均为化合物
9.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 .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2H 2O 2
2H 2O+O 2↑ 分解反应
B .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 3CO+Fe 2O 3 2Fe +3CO 2 置换反应
C .用铁制容器盛放稀盐酸
2Fe+6HCl 2FeCl 3+3H 2↑ 置换反应 D .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Cu+AgNO
3
CuNO 3+Ag 置换反应
10.小华在一次探究实验中将一小粒金属钠投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发现反应剧烈并生成大量气体,则该气体可能是( )
A .H 2
B .CH 4
C .He
D .NH 3
11.某种有机化合物R 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R+3O 2 点燃 4H 2O+2CO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R 的化学是( ) A.CH 3COOH B.C 2H 5OH C.CH 3OH D.CH 4
12.在用C 3H 4(丙炔)合成C 5H 8O 2(2-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过程中,欲使原子的利用率达到100%(即反应物中所有原子均转化为产物),在催化剂作用下除需要H 2外,还需要其他的反应物可能是( )
A .CH 4O
B .CO 2
C .H 2O
D .CH 4
13.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
A .表中m 为1g
B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 .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9:8
14、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数据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中甲和丙两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1:1
B 、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丙一定是化合物
D 、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15.已知2A +3B = C +3D ,用足量的A 和49 g B 恰好完全反应,其生成57 g C 和1g D ,若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16
B. 27
C. 44
D. 56
16.高速铁路的无缝钢轨的连接发生了铝热反应:Fe 2O 3 + 2Al====2Fe + Al 2O 3。
关于这个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Fe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B .这个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Fe 2O 3与铝的质量比为1︰2
D .反应中每一个铝原子得到3个电子 17.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硝酸根离子______(2)体温计中的金属是____(3)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 (4)3个氮分子_____(5)+5价的磷的氧化物_____;(6)硫酸亚铁的化学式_______。
18.利用已知化合价的元素,按要求书写化学式
单质 氧化物 含三种元素的化合物
19.几种常见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每个字母各代表一种物质,每个箭号各表示一个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略去)。
已知五种物质均由C 、H 、O 中部分元素组成,A 和B 所含元素相同,D 和E 所含元素相同,X 为单质,A 为有毒气体,B 和D 可以发生化合反应。
(1)E 的名称是________,B 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X →D 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现A →B 转化的化学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属于化合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