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生命之源_水4.2水的组成课件

合集下载

科粤版初中化学九上 4.2 水的组成 课件 _24ppt

科粤版初中化学九上  4.2  水的组成  课件 _24ppt
4.2 水的组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 了解水的组成 ②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它的化 学符号为H2O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和运用知识等能力
教学重、难点
• 实验探究认识水的组成及水分子的组 成是本课题的重点;
•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是本课题的难点。
17、一个人无法改变世界,世界也不会因为你而改变。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适应这个世界,不要成为一个角质,不要对现状不满意,不与他人 相比。
6、做人不会责怪天堂和人民,不会遭受苦难。路在你脚下,自己走!没有人会成为您的障碍,只有一些不会确定! 10、您偷走的每个懒惰都会为您自己挖一个坑。在未来的日子里,您必须付出很大的努力来填补所挖的漏洞。您现在吃的所有苦味都是为了 未来。有所作为。将来,您将享受痛苦带来的快乐。
3 、水不属于( ) A、纯净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 D
、混合物
4 、电解水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之比 约为( )
A、2:1 B、 1:2 C、8:1 、 D、 1:8
再见
17、在这个人的一生中,有时春风得意,有时步伐艰难,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应保持一颗宁静的心,轻描淡写。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情况 突然改变时的损失和痛苦,我们可以嘲笑人生的坎坷。
23、如果您不明白,那就放手吧。并非所有的努力都会有结果,而且并非所有的过程都是没有意义的。您不必为不值得的人感到难过,也不 必为不爱您的人感到冤屈。
11、要评论一件事,只有处于正确的位置,您才能用语言说话和轻蔑。在评估一个人时,只有先衡量自己,才能使自己内心贤惠并仁慈。 23、不要对任何人太了解,不要以为开始时的主题是一样的,并且有很多共同点。您是见面和恨晚的朋友。语言经常是假的,我们在一起经 历的确是事实。

粤教版九上化学第四章+生命之源—水第2节《水的组成》说课课件 (共25张PPT)

粤教版九上化学第四章+生命之源—水第2节《水的组成》说课课件 (共25张PPT)

水的组成探究
科 学 探 究
提出问题 猜想 设计并进行实验 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交流与反思
提出问题
水的组成究 竟怎样呢?
下面我们就沿 着前人的足迹 去追寻吧水是由Fra bibliotek种元素组成的吗?
18世纪末以前
水被看作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
水不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 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
(二)实验探究过程


我们这节课通过一个实验来探究一下水的组成。首先通过多媒体演示实验过程, 让学生对水的电解有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再实际做实验。 取水电解器,加入电解用水,接通直流电源,观察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电 极上和试管内发生的现象。先让学生观察,并产生疑问,进而提出自己不明白 的问题。
行实验探究,共同验证实验,使知识有说服力。最后
进行讲解总结,关注差生,将重要知识直观化,系统
化。
§学 法 指 导
教学过程不仅需要教师的活动,而且需要学生的活动。 学生的学习方法有:
1.探究学习
学生在观察演示实验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分析现象得出结 论的方法。
2.讨论交流合作法
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引导下,都有自己不同的思维方法, 通过交流 讨论总结出结论,取长补短,印象更深刻。
假设与结论
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
设计并验证实验
电解水的实验
提醒学生注意: 1.提示学生观察两电极产生气 体的体积有何差异。 2.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加 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 实验完毕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 上,得出现象: ①通电后,两根电极上都出现气 泡,即产生气体,气体都是无色 的。 ②一段时间后,与电源正、负极 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 约为1:2。
§教材分析——教学重点、难点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2 水的组成课件 (共15张PPT)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2 水的组成课件 (共15张PPT)

请你分析
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 理论值为2∶1,但实验中氢气与氧气的体 积比却大于2∶1,为什么? (可结合气体溶解能力及化学性质等)
①在水中,氧气的溶解能力比氢气强; ②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一部分与电 极反应了。
议一议
关于水的组成,你还能从什么不同角度 设计实验来探究?
谢 谢谢 指谢 再 导合 见
1:2 【现象3】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 燃、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微观探究——电解水试验
H O
H 水分子
H O
H 水分子
通电
氧分子 氢分子
氢分子
水分解微观示意图
通直流电

水分子
氧分子
氢分子
至此,对于水的组成、分子构成、物质变化 等你有什么结论?
通电分解水的结论
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
第二节 水的组成
一、水的物理性质
(1)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 (2)在101.3KPa时,沸点是 100℃,
凝固点是 0 ℃; (3) 4 ℃时密度最大,为1g/cm3 。
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所以冰的密度小水, 能浮在水面上。
1、高原地区烧水煮饭为什么要用高 压锅?这和水的什么性质有关。
【设计并验证实验】
电 解 装 置
电解水实验
氢气-----
-----氧气
正极 负极
观察并思考:
1.哪个电极产生的气体多?两管中 气体的体积比大约为多少?
2.你认为两管中产生的是什么气体? 怎样验证?
3.通过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实验现象
【现象1】两极都产生无色气体。 【现象2】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科粤版(2012)初中化学九上 4.2 水的组成 课件 _41

科粤版(2012)初中化学九上  4.2  水的组成  课件 _41

2、 下图是某同学自己设计的装置:用大 塑料瓶子截去瓶底,留瓶口一段约8cm~ 10cm,瓶口配一胶塞由里往外塞紧。A、 B两极是用镀铬曲别针伸直做成,由塞子
露头处连接导线。试回答:
(1)其所用电源为 直流 电,由
图可知A端为 正
极。
(2)当A端相连按的试管中得到的气体 是 氧气 ,可用 带火星的木条 来检验。
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
新的分子。

聚集一起

氧 气
原物质分子 分解 原子 重新组合 新分子 构成 新物质
中考题
1. 通电使水分解,当在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
管中得到10mL氧气,同时在与电源负极相连
的试管中得到氢气( D )
A、5mL B、10mL C、15mL D、20mL
2. 101kPa时,下列情况中分子之间间隔最小的是(B )
生命之源
4.2 水的组成
黄龙水电站 水产养殖场
水 的 用 途
喷灌 海滨浴场
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 水曾经被看作是一种元 素。直到18世纪末,在前 人探索的基础上拉瓦锡 通过对水的生成和分解 实验的研究,确认水不 是一种元素色 无 味
A、0℃的水 B、4℃的水 C、30℃的水 D、100℃时的沸腾的水
3. 下列关于水的物理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A )
A、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B、水的沸点是100℃ C、水的密度是1g/cm3 D、水的凝固点是0℃
二.填空题
1、在下列粒子中(H、O、H2、O2、 H2O),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 粒子是____H_2O_______。电解水变化 过程中的最小粒子是___H__. _O____, 电解水反应后生成新物质的粒子是 ____H_2_、__O_2___,当水变成蒸气时 __H_2_O______粒子没有发生变化.

科粤版初中化学九上 4.2 水的组成 课件 _15ppt

科粤版初中化学九上  4.2  水的组成  课件 _15ppt
• 3. 4 ℃时密度最大为1g/mL
二、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1. 水的电解实验
仪器、装置
现象:1、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 火星的木条复燃。
2、 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 3、 正、负极的气体体积为1:2
实验分析
正极管内的气体 1体积
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负极管内的气体 2体积
能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
通电
3 、水不属于( ) A、纯净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 D
、混合物
4 、电解水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之比 约为( )
A、2:1 B、 1:2 C、8:1 、 D、 1:8
板书设计
课题1 水的组成
一、电解水实验
现象: ①两极都产生无色气体。
②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 积比约为1:2。
6、没有人会终身帮助您,因此您必须学习战斗。 11、要评论一件事,只有处于正确的位置,您才能用语言说话和轻蔑。在评估一个人时,只有先衡量自己,才能使自己内心贤惠并仁慈。 18、别人是否喜欢你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可以喜欢自己。不要折磨自己,不要伤心自己,不能控制别人的嘴,只能控制自己的心。走自 己的路,做自己。
13、如果不是你的,不要保留它;如果让您感到不舒服,请不要停止。如果人在寒冷中行走,他的心脏会保持温暖;如果不可避免地聚集在 一起,他将独自享受世界的欣喜。不要回顾过去,不要回顾未来。这就是你应该拥有的生活。
13、没有多少钱可以阻止死亡,无论它看起来多么美丽,它都不能使国王满意,无论它有多著名,它都会经历生死。因此,生活不要太贪婪 ,生活也不要太累。
物进行实验,证实了普利斯特里的发现,并断定 生成的液体是水。 • 在氧元素被确认后,卡文迪许用纯氧代替空气, 从而确认2体积的“可燃气”与1体积的氧恰好化 合成水。 • 虔诚的“燃素学说”信徒,还始终认为水是一种 元素,没有做出正确的解释。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4.2 水的组成(共25张PPT)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4.2 水的组成(共25张PPT)
7
4.2 水的组成
知识点二 水的组成
(一)电解水实验 1.仪器:水电解器(如图4-2-1所示) 2.电源:直流电源 3.药品:蒸馏水、稀硫酸或烧碱(作用: ___增__强__水_的__导_电__性___________)。 4.实验现象 (1)通电后,两个电极的表面都有气泡放出。
8
4.2 水的组成
9
4.2 水的组成
6.实验结论
(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文字表达式:水―通―电→氢气+氧气
(H2O)
(H2) (O2)
(2)水是由___氢_元__素__和__氧__元_素___组成的。
(二)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
10
4.2 水的组成
1.从宏观看:氢气是由__氢__元_素___组成的,氧气是由__氧__元_素___组 成的,水是由__氢__、__氧_两__种_元__素________组成的。 2.从微观看: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2∶1。同温、 同压下同体积气体分子中分子数相等,且氢气、氧气都是双原子 分子,可得出一个水分子是由___2_个__氢_原__子___和__1_个__氧_原__子____构成 的,水的化学式为___H_2O____。
24
4.2 水的组成
知识点3 从微观角度认识电解水的实质
3.从微观上看,电解水发生变化的是( A ) A.水分子 B.氢原子、氧原子 C.氢元素、氧元素 D.氢分子、氧分子组成
[核心应用] 核心 水的组成 例 用如图4-2-3所示简易装置探究水的组成,下列有关说法中 错误的是( C )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B.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1∶2 D.正极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0

新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 4.2 水的组成 教学课件

新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 4.2 水的组成 教学课件
C.电解水实验表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目前通过电解水获得氢能,成本高、效率低
解析:电解水实验表明,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1个氧原 子构成的,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第十六页,共二十六页。
新课讲解
三、物质的简单分类
1.单质与化合物
单质
定义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不同点 相同点
同种元素 纯净物
新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 4.2 水的组成 教学课件
科 目:化学 适用版本:新科粤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
4.2 水的组成
第一页,共二十六页。
学习目标
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推断水的元素组成。 3.通过观察实验,结合分子、原子的知识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水 分子的微观构成,得出水的化学式,培养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 分析能力。 4.巩固“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 却不能再分”的认识。
气体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解释 能使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 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的是氢气
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
(H2) (O2)
实验结论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第十三页,共二十六页。
新课讲解
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
水分子
+
氧原子
氢原子
氧分子
氢分子
第十四页,共二十六页。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
第二十页,共二十六页。
课堂小结
电解现象 氢气

电解产物
单质
氧气

实验结论
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水 化合物
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六页。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2 水的组成》参考课件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2 水的组成》参考课件
水的组成
水的组成
说教材
说教学过程
说教法
说练习
说学法
说板书设计
1.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 展开,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和分 析介绍了水的组成,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 成的。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又学习了一种 新的物质——氢气,并结合前一单元所学氧气的知 识,从组成上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在 课题之后还提供了稍详细些的资料——水的组成揭 秘,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系统知 识。
养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 ②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从而启发学生
的思维 ③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
习化学的兴趣
3. 教学重、难点
实验探究认识水的组成及区分单质和化 合物是本课题的重点;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是 本课题的难点。
4.教具准备
直水电木火酒小投课
流电解条柴精试影件
B、H2和空气 D、N2和O2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板书设计
课题1 水的组成
一、电解水实验
现象:①两极都产生无色气体。
②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 积比约为1:2。
结论:1.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2.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一种新的气体 叫氢气。
水(H2O)
氢气(H2)+氧气(O2)
既然氢气可以平静地 燃烧,那能不能作为 一种新的能源呢?
设计目的:
因新教材对氢气性质的要求只作初 步的了解,所以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现 象得出氢气的性质,在此基础上讲解氢 气验纯的方法和它的爆炸极限,归纳出 可燃性气体在燃烧前要验纯的结论,从 而拓展学生的视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 水的组成
知识点二 水的组成
(一)电解水实验 1.仪器:水电解器(如图4-2-1所示) 2.电源:直流电源 3.药品:蒸馏水、稀硫酸或烧碱(作用: ___增__强__水_的__导_电__性___________)。 4.实验现象 (1)通电后,两个电极的表面都有气泡放出。
4.2 水的组成
(2)经过一段时间后,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刻度管内产生的气体和 与电源负极相连接的刻度管内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大约为1∶2。 5.气体的检验 (1)正极一端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这种气体是 ___氧_气____。 (2)负极一端产生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证明 这种气体是___氢__气___。
4.2 水的组成
互动探究
探究点一 水的物理性质
[情景展示1]
4.2 水的组成
[问题探究] 为什么冰会浮在水面上?
[思考交流]
4.2 水的组成
[归纳提升]
在水的物理性质中,密度大小的变化与水的存在状态有关。水在常 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 ℃, 沸点是100 ℃。温度为4 ℃时,水的密度最大,为1 g/cm3。高于 或低于此温度时,密度都将小于此值,固体冰的密度小于液体状态 的密度,所以冰会浮在水面上,这一特殊性,恰好给水中的生命体 创造了一个自然的生存环境,否则,严冬到来时水中的生命现象将 难以维持。
[核心应用] 核心 水的组成 例 用如图4-2-3所示简易装置探究水的组成,下列有关说法中 错误的是( C )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B.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1∶2 D.正极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4.2 水的组成
[解析]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和结论进行分析判断。电解水正极产 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电解水实 验说明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4.2 水的组成
课堂反馈
•知识点1 水的物理性质
1.能准确描述水的物理性质的是( B ) A.水不能燃烧 B.在101.3 kPa下,水在4 ℃时密度最大 C.水的沸点是100 ℃ D.电解水可得到氢气和氧气
4.2 水的组成
•知识点2 水的组成
2.如图25-1为验证水的组成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 A.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2 B.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 D.该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为氢分子和氧分子
4.2 水的组成
探究点二 水的组成
[情景展示]
4.2 水的组成
[问题探究] 如何通过实验验证水的组成呢?
[思考交流]4.2 水的来自成[归纳总结]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通过水的电解产物,进而 推断水的组成,水在通电的条件下,水电解器的正、负两极均 有气泡冒出,且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为氧 气,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为氢气。由此 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课堂速记]
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
4.2 水的组成
问题导学 互动探究
新知学习 课堂反馈
4.2 水的组成
问题导学
4.2 水的组成
新知学习
知识点一 水有哪些物理性质
1.在通常情况下,水是无色、无气味的透明液体。 2.在压强为101.3 kPa时,水的凝固点为__2._0__℃____,沸点为 __10_0__℃___。 3.4 ℃时密度最大,为__1_._0__g/_c_m_3_。
[方法点拨]电解水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将水分解,通过对生成物的鉴
定,体积数的分析,推断水的组成。该实验可简记为“正氧负氢,氢二 氧一”,可根据产生的物质的种类判断电极,也可根据电极判断物质的 种类。
4.2 水的组成
水的物理性质 宏观组成:水有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水的组成
微观组成: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4.2 水的组成
探究点三 从微观角度认识电解水的实质
[情景展示]
4.2 水的组成
[问题探究] 通过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可得到哪些启发?
[思考交流]
4.2 水的组成
[归纳总结] ①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②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 氢分子, 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③大量的氢分子和 氧分子分别构成了氢气和氧气;④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 的;⑤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⑥化学变化中原 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课堂速记]
4.2 水的组成
[课后反思] 1.电解水实验时,现象是否明显?若采用了改进装置,现象是 否明显?还存在哪些问题? 2.在电解水的过程中观察到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 略大于2∶1的原因是什么?能否直接用燃着的木条来检验正、 负两极产生的气体? 3.是否理解能通过氢气的燃烧来探究水的组成?
4.2 水的组成
4.2 水的组成
6.实验结论
(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文字表达式:水―通―电→氢气+氧气
(H2O)
(H2) (O2)
(2)水是由___氢_元__素__和__氧__元_素___组成的。
(二)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
4.2 水的组成
1.从宏观看:氢气是由__氢__元_素___组成的,氧气是由__氧__元_素___组 成的,水是由__氢__、__氧_两__种_元__素________组成的。 2.从微观看: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2∶1。同温、 同压下同体积气体分子中分子数相等,且氢气、氧气都是双原子 分子,可得出一个水分子是由___2_个__氢_原__子___和__1_个__氧_原__子____构成 的,水的化学式为___H_2O____。
4.2 水的组成
3.从化学反应看:电解水生成___氢__气_____和___氧_气____;化学反应 的实质是__原__子____的重新组合;反应前后__原__子_的__种_类______、 ___原__子_的__数_目_____不变;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在化学反应中, ___分__子___可分而___原_子____不可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4.2 水的组成
•知识点3 从微观角度认识电解水的实质
3.从微观上看,电解水发生变化的是( A ) A.水分子 B.氢原子、氧原子 C.氢元素、氧元素 D.氢分子、氧分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