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率高的原因分析及措施
剖宫产率上升的临床分析及应对措施

Li i q n u i X
Ab ta t Th sa tce s l h aa e p o u to a e l r e rs n v e o h e e ty a st e p e e tst a i n, a r e n t e r v e ma e r d c i n r t a g ie i iw ft e r c n e r h r s n i t t u o c ri d o h e i w t ra —
的首 要 因素 。
3 应对 剖 富 产率 升 高 的措 施
1 至 20 O月 08年 5月 , 国剖腹 产 率 高达 4 . , 中 6 2 是世 界 卫 生组 织 推举 上 限 的 3 以上 , 倍 其他 9个 国 家 的 平 均 值 为 2. 。 随 着 剖 宫 产 率 的 升 73 高, 由剖宫 产 引起 的 孕 产妇 及 婴 儿 的近 、 期 并 发症 亦 日益 增加 , 围生 远 且 儿 病死 率 及孕 产妇 死 亡 率并 未 随 剖宫 产 率 的 升 高 而 降低 , 多 不 必 要 的 很 家庭 及社 会 的经 济 负担 Ⅲ 。对 我 院剖 宫产 进 行 了 数据 调 查 , 下 : 如
7 0
按摩 与 康复 医学
2 1 . 2 下) 00 1 (
C ieeMaiuai hns n lt n& R hb i t nMein 2 1 。 . 6 p o eait i d ie 00 No3 la o c
剖 宫产 升 的临床分 析及 应对措 施 率上
刘 书琴 李 秀芹
n l sst o r y r e rf r f u e rc s fi n s t ra , o c r e ts l h l c r d ci n r t a g iet er a o O c r y o h n l — a y i o my c u t a d n a o o ry a a eo l e sma e il t u r n p i t epaa ep o u t a el r e rs h e s n t a r n t ea a y l t o ss a d a me ts l s t e p lc r d c i n r t h s e so 0 p o o e t ec r e p n ig me s r . i , n i d a p i h a a e p o u to a e t e a c n i n 1 r p s h o r s o d n a u e t Ke wo d : p i h aa e p o u t n r t Pr s n iu to n l ss y r s S l s t e p l c r d ci a e t o e e tst a i n a a y i C r s o d n a u e or e p n ig me s r
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原因分析与干预措施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在一些地区,医疗资源不足,剖宫产可能成为解决医疗资源短缺的应急手段。
经济水平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加,对分娩方式的选择也可能更加 倾向于剖宫产。
文化教育因素的影响
孕期保健意识不强:部分地区和文化背景下,孕妇的孕期 保健意识相对较弱,可能导致孕期管理不足,增加剖宫产 的风险。
传统观念影响:在一些传统文化中,可能存在对分娩方式 的特定观念和偏好,影响孕妇对分娩方式的选择。
针对以上社会因素导致剖宫产的原因,可以采取以下干预 措施
1. 加强孕期保健宣传和教育,提高孕妇的孕期保健意识 。
2.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分布,降低因 资源短缺导致的剖宫产。
3. 提倡自然分娩,加强对自然分娩的宣传和教育,减少 不必要的剖宫产。
CHAPTER 03
剖宫产的医学原因与干预措 施
医疗机构层医疗机构应建立规范的剖宫产评估机制,确保只在医学必要的情 况下进行剖宫产。
提高医疗水平
通过培训和进修,提高产科医生的医疗水平和技能,增加孕妇对自 然分娩的安全感。
促进多学科合作
鼓励产科、儿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合作,为孕妇提供全面的分娩支 持和服务,降低剖宫产的风险。
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原 因分析与干预措施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剖宫产概述 • 社会因素导致剖宫产的原因分析 • 剖宫产的医学原因与干预措施 • 社会因素剖宫产的综合干预措施
CHAPTER 01
剖宫产概述
剖宫产的定义
定义
剖宫产是一种通过手术切开腹部和子宫,以取出胎儿的分娩 方式。
与自然分娩区别
不同于自然分娩,剖宫产需要在手术条件下进行,通常需要 在医院手术室进行。
剖宫产率升高原因分析及对策

剖宫产率升高原因分析及对策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孕产妇也能够获得更为精准,安全,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剖宫产已经成为当今临床应用的一种常见的分娩方式之一。
剖宫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母亲和婴儿的风险和痛苦,但是相应的,剖宫产率也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殖健康和社会发展。
因此,本文将会深入分析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对策,以期降低剖宫产率,保障孕产妇的健康安全。
一、剖宫产率升高的主要原因1.医疗科技的进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医疗技术实现了快捷、安全、有效的产程管理,使得剖宫产手术变得更加便捷和安全,同时也增加了医生和产妇选择剖宫产的意愿。
2.孕产妇个人身体素质的下降。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大量的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等因素影响产妇的身体状况,个体离婚率、再婚率增高,年龄的提前进入生育期及生育期的推迟都会趋于剖宫产,“高龄产妇”剖宫产率明显提高。
3.产科医生的观念和行为的变化。
由于剖宫产手术变得越来越安全、便捷和安全,且能够更好的保障产妇和胎儿的安全,许多医生会倾向于选择剖宫产手术,特别是在分娩方式不确定的情况下,更加容易进行剖宫产。
同时大量的剖宫产手术给孕产妇提供的卫生保健可能是一个挑战,医生可能会有选择剖宫产作出的自然反应,尤其是在面对时间、影响效率等种种复杂的因素。
二、针对剖宫产率升高的对策1.安全、科学助孕。
随着孕产妇的年龄的晚婚、晚育趋势,孕前检查非常重要,通过适当的营养和运动,提高孕妇身体锻炼和素质,减少出现难产等漏诊情况。
对于已有妊娠或怀孕的女性,在积极追踪产检、做到平安妊娠的前提下,鼓励顺产。
2.科学产程管理。
在分娩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科学化的护理措施和规范操作流程,建立起全面的病例记录,实时掌握孕妇与新生儿的状况,提高孕产妇产前、产时、产后的管理质量和分类准确率,能更好的降低孕产妇和胎儿的风险。
3.进一步提高产科医生的技能和专业水平。
在剖宫产的选择上,医生不宜仅就自身的经验和感觉做出决定,而需要根据孕妇在妊娠、产程、分娩的过程中的各项指标来确定,是否考虑剖腹产,是减少剖宫产率的重要关键。
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调查及干预

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调查及干预引言剖宫产作为一种常见的分娩方式,近年来其比例逐渐上升,成为医院产科工作中的一大难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提高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更多的孕产妇选择剖宫产进行分娩。
与此同时,剖宫产率的上升也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这给母婴的健康和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带来了不良影响。
针对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本文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第一部分: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调查1. 非医疗因素a.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包括妇女的年龄、婚姻状况、工作情况等。
随着女性自我意识和社会经济状况的提高,很多女性已经不再过度强调生育行为本身,而是更多地考虑分娩的方式和时间。
剖宫产在社会上被视为一种安全、快捷、不痛苦的办法,尤其是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的孕产妇,他们可能会因其高风险和意外情况而选择剖宫产。
b. 家庭因素家庭因素指的是孕产妇自身的个人意愿和家庭宝宝的意愿。
如果一个家庭已经有了一两个婴儿,并且彼此之间有了过多的担心和恐惧,那么他们可能会选择剖宫产,这能够降低他们心理上的负担和焦虑。
此外,许多孕产妇也因为恐惧分娩过程中的麻烦、疼痛、流血等肉体疼痛而选择剖宫产。
c. 因素因素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它包括国家对于剖宫产的支持和监管。
方面的支持可能会有所变化,的调整可能会因为疾病流行、经济发展等原因而产生变化。
此外,对于医疗机构生产剖宫产率的监管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有助于消除不必要的剖宫产手术,确保安全性和适宜性。
2. 医疗因素a. 临床因素临床因素是指孕产妇既往病史、身体情况、胎儿情况等对剖宫产的影响。
临床因素对于剖宫产的选择以及剖宫产率的上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剖宫产的常见适应症包括骨盆狭窄、胎儿宫内窘迫、双胎妊娠等,而对于其他妊娠期并不需要剖宫产的情况,医生应该给予充分的考虑和权衡。
b. 职业因素职业因素是指医院产科医生、护士等人员和他们的经验、知识、技能和态度对于剖宫产率的影响。
医院产科人员对于产妇合理的分娩方法选择和妊娠风险的正确评估非常重要,比如说对于相对不必要的剖宫产手术应当给予否定,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率。
浅谈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及其降低措施

( 文编辑 : 本 张 红)
作 者 简 介 : 亚林 (9 7 ) 男, 李 1 5 一 , 山西 省 阳泉 市 人 , 治 医 师 , 要 从 事 耳 鼻 咽 喉 科 临床 工 作 。 主 主
文 章 编 号 :6 1 6 12 1 )1 02 -0 1 7 —8 3 ( 0 2 0 — 0 0 3
标 的实 现 需 要 全 社 会 的共 同关 注 和 努 力 。
关 键 词 剖 宫 产 率 ; 因 ; 低 措 施 原 降
中 图分 类 号 : 1 R7 3 文 献 标 识 码 : B 表 1 分 娩 方 式 构 成
剖宫产 率是衡 量卫 生水 平和 人 口素质 高低 的重
要 指标 。 目前 , 国剖 宫产 率居 高不下 , 到 了世 界 我 达 卫 生 组织 提 出 的剖 宫 产率 控 制 目标 的两倍 以上 , 成
・2 ・ 0
P o e dn fCl ia e ii e,a . 0 2, l2 . r c e ig o i c l n M d cn J n 2 1 Vo 1No 1
的结果 。我 们认 为“ 咽症 ” 意 的病 因主要 是反 复过 度 的吞 咽 动作 使局 部 产 生疲 劳 , 惯性 的吞 咽动 作 又 而 进 一 步加重 了疲 劳 , 治疗 的难 度很 大 , 以局部 的 故 所 疾 病应 局部 治疗 , 尽量 减少 其 内服 , 祖 国医学宝 库 在 中 , 辈们 总结 了不少 的治 疗经 验和方 剂 , 在治 疗 先 但 耳鼻 咽喉及 口腔疾病 的药 物 中 , 大部分 为寒 凉性 , 内 服后 首 先 给 胃肠带 来 一定 的刺 激 , 时增 加 了肝 肾 同 解毒 代谢 功能 的负担 。常言道 :是药 三分 毒 ” 内服 “ ,
关于就我院剖宫产率过高的原因说明及整改措施

关于2014年度上半年“市考县”民意调查就我院存在妇产科剖腹产太多,住院收费高、群众就医负担太重的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蒲城县卫生局:根据蒲卫办发【2014】7号,蒲城县卫生局关于2014年度上半年“市考县”民意调查通报的有关问题整改意见,我院针对民意调查过程中存在的妇产科剖腹产太多,住院收费高、群众就医负担太重的问题,院领导高度重视,亲自部署安排此项工作,迅速开展内部自查整改活动,积极查找、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现就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做如下汇报: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剖宫产术已为广大妇产科医师熟练掌握,为提高孕产妇安全做出很大贡献。
近几年来,剖宫产率逐渐上升。
但剖宫产毕竟是一种非生理性分娩方式,剖宫产较阴道分娩更易引起出血、感染、脏器粘连等并发症,特别是目前医疗行为中,许多社会因素的介入使剖宫产指征发生了相应变化。
剖宫产是处理高危妊娠和异常分娩,挽救产妇及胎儿生命的重要手段。
随着手术方式的改进、麻醉技术的提高及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剖宫产的安全性已有极大提高,而且在事实上已成为可供孕妇选择方式之一。
当前剖宫产手术指征已远远超过单纯医学指征的范围,社会因素为近年来剖宫产率升高的主要原因。
社会因素外亦称非临床因素,系指无明显医学指征,孕妇和家属要求手术。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惧怕疼痛及精神紧张: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舒适度也随之提高,人们往往难以承担痛楚,尤其是初产妇对阴道分娩产生的恐惧更为强烈,从而导致临产者精神紧张,自我感觉分娩过程过于漫长,不能忍受生产过程中的疼痛和煎熬,于是更愿意选择剖宫产。
2.高龄初产女性的增加: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水平的增高,城市职业女性晚婚晚育等原因,高龄初产妇比例明显升高,随着年龄的增加,高龄产妇正常分娩往往存在更多不确定因素,为求稳妥往往也会选择剖宫产。
3.巨大儿的出现:现代生活的舒适,往往使得孕妇在孕期因营养过剩以致胎儿过度肥胖巨大儿增多。
分娩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可知的意外,为求稳妥,往往也会选择剖宫产。
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及对策

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及对策剖宫产术是妊娠达28周以上,剖腹切开子宫,取出胎儿的手术,是解决异常分娩和挽救胎儿的重要手段[1]。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世纪80年代即提出了把剖宫产率降到15%以下的目标。
当前国内大部分城市医院剖宫产率在40%以上,少数已超过60%,某些医院已上升至70%以上。
我院2008~2011年共出生新生儿3428例,其中剖宫产率由2008年的43%逐年提高到2011年的71%,并有继续提高的趋势。
如此高的剖宫产率严重违背了医学科学和自然规律,这一关系到母婴健康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1 资料来源利用本院2008~2011年“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登记系统”对分娩方式进行统计如下列表:2 高剖宫产率的原因2.1 对产前教育和围生保健的不重视,使孕产妇及其家属不能充分知晓剖宫产的利弊。
2.2 合理的剖宫产指征也在不断增加,如高危妊娠如先兆子痫、子痫、妊娠合并心脏病、糖尿病、肾病等,逐渐改用剖宫产来结束分娩,确实降低了孕产妇及围生儿的病死率。
以往使用的高、中位产钳已基本被剖宫产术所代替,臀位分娩完全被剖宫产术所替代。
2.3 胎心监护仪存在着“过度诊断”问题,单凭胎心监护出现的胎心异常而行剖宫产占到剖宫产率的10%左右。
另外,经B超诊断为“脐绕颈”、“羊水过少”者要求剖宫产的占到2%左右。
2.4 产妇普遍营养过剩,胎儿较大,目前8斤以上的巨大儿占20%,9斤甚至10斤都屡见不鲜,这导致头盆不称的发生率上升,难以顺产。
2.5 年轻的产科医师及助产士处理难产经验不足及阴道助产能力下降,把剖宫产术当作处理一切困难情况的唯一“法宝”,也是剖宫产率增高的原因。
2.6 产科质量控制体系并没有有效地把剖宫产率作为产科质量指标,注重经济收入,客观上引导医务人员通过放宽手术指征争取更多的经济收入。
此外,专职助产人员严重缺编,对助产培训不重视,服务水平低下,也是孕妇选择剖宫产的重要因素。
2.7 因孕妇对分娩的恐惧和对剖宫产缺乏正确认识,对阴道分娩缺乏信心,怕产程长、难产,担心产后阴道松弛影响性生活,或不能忍受宫缩痛而要求剖宫产,或怕试产后再剖宫产是“吃二遍苦,遭二茬罪”等,产妇无任何手术指征情况下,主动要求剖宫产。
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及改善措施

当前,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功能日益完善,人们面对越来越复杂繁重的工作和生活,高龄孕产妇人数也越来越多,另外随着国家单独二孩政策的放开二次剖宫产的孕产妇人数也越来越多,这样导致许多孕产妇在分娩前倾向于选择剖宫产,这也是导致剖宫产率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主要体现在一下几方面:①晚婚晚孕不断增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居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许多女性的婚育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对晚婚、晚孕开始关注,这样就导致当前社会许多女性推迟了生育年龄,因此社会上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高龄产妇。孕产妇在怀孕期间,过度的关注自己的身体,摄入大量的营养,这样体现的胎儿就会出
强化孕产期的妇女保健工作,减少孕产期并发症的出现
大力开展产时全过程、全方位助产活动,倡导家属全程陪伴分娩。一方面要按照程序保障产检次数,另一方面要细化产科检查项目确保工作质量,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孕产期合并症。从孕产妇快要生产时到生产后的这一段期间,孕产妇的家属要全程陪伴着产妇,从心理到生理都是对产妇的最大支持,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全程陪伴可以增强孕产妇对分娩的各个阶段的认知,从而增强孕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使孕产妇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产痛有足够的耐受水平,让产妇安全感倍增,在自然分娩过程中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和应激能力,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关键词:剖宫产;原因;措施
一、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因素
1.医学技术进步的因素
当前,医学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医疗手段的日新月异,麻醉技术、抗生素的使用等医疗技术得到进一步改良。如今剖宫产手术治疗技术的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孕产妇在分娩时选择剖宫产手术,使得剖宫产率近年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并且随着一些临床辅助检查手段的进步,医生能够及时发现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的脐带绕颈、宫内窘迫、羊水过少、胎儿过大等不良情况,及早采取剖宫产手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剖宫产率高的原因分析及措施
剖宫产原本是作为解决难产及母婴并发症挽救母儿生命的一种手段,随着围产医学的进展及麻醉、剖宫产技术的提高,以及抗生素的发展,其安全性已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实践证明,应用恰当的剖宫产是挽救母儿危难的重要措施,确实为降低孕产妇病死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人们的观察意识变化及医疗行为中诸多因素的介入,导致剖宫产率越来越大。
一、剖腹产居高不下的原因
1 医源因素
①高龄产妇比例增多,加上一些孕妇营养过剩导致新生儿体重超标,采取顺产的风险较大。
②由于彩超和胎儿监护仪的广泛应用,胎儿窘迫、羊水过少、脐带绕颈、巨大儿、臀位、剖宫产的主要因素,巨大儿、羊水过少、脐带绕颈并非剖宫产的绝对指征,绝大多数可顺产,而孕妇、家属多不同意试产,臀位几乎都是在孕妇、家属的要求下进行剖宫产。
③有反复流产、死胎的产史,婚后多年不孕,经多方面治疗得以妊娠的珍贵儿、试管婴儿,不愿意顺产分娩。
④产妇及家属不愿让胎儿有任何围生期缺氧及产伤的风险。
⑤许多孕妇对正常分娩存在认识误区,有人认为剖宫产的孩子更健康、更聪明,还有人认为剖宫产是有利于产妇和新生儿的最安全的生产方式,甚至有些孕妇担心自然分娩会影响形体。
⑥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产生分娩的恐惧、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而要剖宫产。
⑦年轻的医生处理难产的经验不足、顺产助产能力下降,剖宫产就成了解决问题的捷径。
2 社会因素
①产妇对自然分娩有恐惧的心理,认为剖宫产比顺产疼痛轻、安全,顺产会使阴道松弛而影响夫妻性生活,对剖宫产缺乏正确的认识。
②由于计划生育的开展,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准婴儿的地位尤显重要。
部分孕产妇及其家属担心在自然分娩过程中胎儿的头颅受产道挤压而变形,影响胎儿的智力。
③为求吉利,要求择日择时剖宫产分娩。
④产妇受家庭、同事和亲朋好友的影响。
⑤产妇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提高,但对剖宫产分娩的创伤认识不足。
⑥由于剖宫产手术技术熟练、时间短,有些产科医生为避免长时间观察产程的辛苦和承担医疗风险的压力,在适应证的掌握上尽量放宽标准。
⑦有一些医院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论孕妇是否有剖宫产指征都进行剖宫产手术。
⑧目前产科医疗纠纷和诉讼增加,产科医务工作者从业压力加大,正在成为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3 指征因素
3.1 危及胎儿
①血氧含量降低②胎儿心率过低或过高③子宫异常:子宫过小、瘢痕子宫或子宫畸形④多胎妊娠⑤子宫颈异常:宫颈口过松、孕妇患活动期生殖器疱疹感染⑥胎盘及脐带异常:前置胎盘、胎盘早剥⑦发育异常。
3.2 危及孕妇
①头盆不称:胎儿头过大,不能通过骨盆②产程过长,如第二产程延长③胎位不正:臀位、横位④高龄产妇:年龄大于40岁⑤孕妇处于危急状态:妊娠毒血症、先兆子痫、子痫、高血压。
4 剖宫产的缺点
与顺产相比,剖宫产存在以下缺点:
①剖宫产不仅容易导致产妇术后伤口感染,还容易造成肠损伤、腹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死亡率为正常分娩产妇的5倍。
②剖宫产后远期并发症(如盆腔炎、月经不调、腰痛)明显高于顺产分娩
③剖宫产对孩子的健康也有潜在影响,一些剖宫产的新生儿由于缺少旋转和必要的产道挤压过程而导致动作协调能力差,而且剖宫产的新生儿有可能发生湿肺、呼吸系统并发症,严重的会影响生长发育。
④剖宫产引起多种并发症和后遗症,如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术后盆腔粘连、邻近器官损伤(膀胱、输尿管、肠腔等)、胎儿损伤(皮肤损伤、骨折等),产褥感染
⑤过高的剖宫产率不但不能进一步降低围产儿的病死率,反而使新生儿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病率升高
⑥剖宫产术后产妇住院时间长,费用较高。
我们应全面、客观地评价剖宫产术,既知其利,也知其弊。
由以上分析和对比可知,目前剖宫产率居高不下是不正常的,因此,采取措施降低剖宫产率就成了当务之急。
二、降低剖宫产的措施
为了减少对母婴的不利影响,通过以下措施降低剖宫产率:
①医疗卫生机构和媒体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产前教育,普及科学分娩知识,充分说明剖宫产分娩利与弊的关系,正确认识分娩是一个正常、自然、健康的过程,纠正人们认识上的误区。
②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无痛分娩、导乐分娩、家庭式产房,清除孕妇的恐惧心理,增加孕妇顺产分娩成功的信心,避免社会因素的干预。
③医务人员更要有服务观念,提高产科整体质量,正确掌握剖宫产的适应证,以孕产妇及胎婴儿为主体,实施人性化服务,合理选择分娩方式,取得孕产妇及家属的理解。
④医疗卫生机构应提高助产技术质量,规范医务人员行为,把剖宫产率作为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指标,制订和完善各种相应制度、操作规范、质量标准、评价机制等。
⑤医疗卫生机构要为医务人员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要从以医生为中心转变为以产妇为中心,变“医疗化分娩”为“人性化分娩”,让分娩回归自然。
⑥提高产科医生的责任心、理论水平和临床经验,使之能够对产妇系统细致的观察,及时、正确地判断有关指征。
力求做到不盲目增加手术率,又不延误治疗,这样,以胎儿因素为手术指征的剖宫产率可以明显下降。
⑦提高产科质量,加强围产保健、孕期监测,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指导孕妇合理膳食、合理运动,增进孕期保健知识,减少巨大儿的发生率。
总之,剖宫产只是一个助产手术,是解决难产和母婴并发症的一种手段,正确使用可挽救母婴生命,保证母婴安全,但终究不是一种理想和完美的分娩方式,而且剖宫产率上升使母婴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的危险性增加。
因此,降低剖宫产率是实施保证母婴安全的重要措施,只有通过医患双方、社会的共同努力,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才能更好地降低剖宫产率。
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使剖宫产率逐渐下降,让我们的生育活动真正回归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