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原文及翻译

合集下载

《论马》的文言文阅读与答案

《论马》的文言文阅读与答案

《论马》的文言文阅读与答案阅读下面两段文字,答复小题。

(共17分)【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缺乏,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乙】臣有二马,故常奇之。

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那么宁饿死不受。

介①而驰,其初假设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liè)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

褫②鞍甲而不息、不汗,假设无事然。

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

致远之材也。

(节选自岳飞《论马》)注:①介:披上战甲。

②鬣(liè):颈上的长毛. ③褫(chǐ):解除。

【小题1】解释以下句中划线的词。

(4分)(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其真不知马也()(4)故常奇之()【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4分)(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然非精洁那么宁饿死不受【小题3】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只标一处。

(2分)安求其能千里也【小题4】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

(1分)【小题5】这两段文字外表谈马,实际都是在议论如何对待人才的。

这两段文字表达了怎样的人才观?(3分)【小题6】“伯乐”和“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开展方面谁更重要?请畅谈你的看法。

试举历史或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3分)答案【小题1】(共4分,每个1分)受屈辱;同“饲”喂养;表推测语气,恐怕;以……为奇【小题1】(1)况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还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且”“欲”“常”“等”“安”没有翻译出来的,每个扣0.5分)(2)然而不是精好而干净(的食料)就宁愿饿死也不吃。

韩愈《马说》和岳飞《论马》文言文比较阅读及译文

韩愈《马说》和岳飞《论马》文言文比较阅读及译文

韩愈《马说》和岳飞《论马》文言文比较阅读及译文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节选自韩愈《马说》)【乙】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臣有二马,日啖①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②而驰,其初若不甚疾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③,犹可二百里。

褫④鞍甲而不息、不汗然。

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节选自岳飞《论马》)注:①啖:吃。

②介:披上战甲。

③自午至酉:相当于现在从中午11时到晚上7时。

④褫(chǐ):解除。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一食或.尽粟一石( )(2)才美不外见.( )(3)故常奇.之( )(4)比.行百余里(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解/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B.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C.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D.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4.岳飞认为自己过去两匹马“奇”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甲乙两文作者都借论马来表达对__________的看法,他们都希望___________。

【答案】1.(1)有时(2)通“现”,表现、显现(3)对……感到奇怪、以……为怪(4)等到2.C3.(1)想要它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可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良马不以它的力气出名,而以它的品质出名。

4.吃得多却不苟且随便接受食物,力气充沛却不追求逞能炫耀人才优秀人才能够被识别和重用(意思对即可)【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词语的意思。

做题时要疏通文意,先把句子翻译正确,再解释字词意思,所要注意的是,在字词本义与句中意思有所差别时,最好本义和句中意都要写出来。

岳飞《论马》文言文翻译

岳飞《论马》文言文翻译

马者,国之宝也,士之器也。

古之善用马者,无不兴国富民,致治称霸。

故马者,国之干城,士之乘骑,不可不重也。

夫马之性,刚毅而疾速,不畏难而勇往直前。

其耳如簪,其目如电,其蹄如铁,其尾如扫。

此四者,马之所以为马也。

故马之才,非独其形之美,亦在其性之刚。

马之用,大矣哉!驾之车,驰之野,御之军,骑之战。

车驰野,则千里可至;御军战,则锋不可当。

是以,马之用,无方而不宜。

然马之养,亦不可不慎。

马之食,必得精料;马之饮,必得清水;马之居,必得安宁。

此三者,马之所以为马,而人之所以养马也。

夫养马之道,有三。

一则养其气,使之调适;二则养其筋,使之强健;三则养其神,使之清明。

此三者,养马之要也。

马之病,有五。

一则寒,一则热,一则伤,一则痛,一则瘧。

此五者,马之所以病也。

故医马之病,必先识其病,而后施以药。

药之不中,则马病益甚。

马之骑,亦有法。

法者,所以养马之道也。

马之骑,必先调其性,使之驯顺;次则教之步,使之稳当;再则教之驰,使之疾速;终则教之战,使之勇敢。

此四者,骑马之法也。

夫马之能,非一日之功也。

养之有方,骑之有法,然后马之能乃大。

故马之才,非独其性之刚,亦在其养之得法,骑之有术。

今夫马,国之宝也,士之器也。

欲兴国富民,致治称霸,必先养马,而后用之。

养马之道,在乎识其性,审其用,慎其养,严其骑。

如是,则马之用,必能兴国富民,致治称霸。

翻译如下:马,是国家之宝,士兵之器。

古代善于使用马的人,无不使国家兴盛、民众富裕,达到治理有序、称霸一方的境地。

因此,马是国家的干城,士兵的乘骑,不可不重视。

马的习性,刚毅而迅捷,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它的耳朵像簪子,眼睛像闪电,蹄子像铁,尾巴像扫帚。

这四者,是马之所以为马的原因。

所以马的才能,不仅在于其形态之美,更在于其性格之刚。

马的作用,重大啊!驾着它拉车,驰骋于田野,驾驭它于军队,骑它于战场。

车在田野驰骋,则千里可至;驾驭军队于战场,则锐不可挡。

因此,马的作用,无方而不宜。

然而,马的饲养,也不可不谨慎。

(文言文阅读题)岳飞《论马》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题)岳飞《论马》阅读答案

岳飞《论马》阅读答案文言文阅读题论马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臣有二马,故常①奇之。

日啖②豆数升,饮泉一斛③,然非清洁宁饿死不受,介胄④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比⑤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⑥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值复襄阳,平杨么,不幸相继以死。

今所乘者不然。

日所受不过数升,而秣⑦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

此其为马,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

(节选自南宋岳飞《金陀粹编》)【注释】①故常:过去常常。

②啖:吃。

③斛:量器名,古代一斛为十斗。

④介胄:介:甲衣。

胄:头盔。

这里作动词。

⑤比:及,等到。

⑥褫(chǐ):解除。

⑦秣:吃饲料。

【译文】良马不是凭借它的力气受称赞,而是凭借它的品质受称赞。

我有两匹马,过去常常认为它们很奇特。

它们每天吃豆好几升,喝水十斗,然而不是精细的饲料洁净的水宁愿饿死也不吃,披甲戴盔奔驰,一开始好象不是很快。

等到跑了将近一百里后,才开始挥动鬣毛长声鸣叫,奋起四蹄迅速奔跑,从午时到酉时,还可跑两百里;解除鞍甲也不喘息、不出汗,就好象没有事的样子。

这马,吃的多却不苟且随便接受食物,力气充沛却不追求逞能炫耀,是能够到达远路的良材啊。

到了返回襄阳,平定了杨么的叛乱,两匹马却不幸相继死去。

现在我所骑的马就不一样了。

每日所吃不超过几升,吃饲料也不挑拣粟米,喝的也不选择泉水,抓紧缰绳人还没坐安稳,它就跳跃起来迅速奔跑,刚到一百里,力气竭尽,汗水淋淋,气喘吁吁,几乎是要死去的样子。

这样的马,吃得少容易满足,喜欢逞能容易力量枯竭跑不动,这是资质低劣的马啊。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然非清洁宁饿死不受(2)比行百余里(3)而秣不择粟(4)甫百里(5)殆欲毙然(6)寡取易盈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2)此其为马,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

岳飞论马文言文翻译

岳飞论马文言文翻译

夫马者,国之宝也。

自古以来,兵法有云:“马者,甲兵之足。

”故马之优劣,关乎国家之兴衰,战争之胜负。

今观岳飞之论马,实为兵家之瑰宝,可资后世借鉴。

岳飞,字鹏举,南宋名将,忠勇盖世。

其论马,独树一帜,见解独到。

曰:“马者,兵中之灵物也。

其性勇猛,其行疾速,其力强大,故能助人战胜。

”此言可谓一针见血,揭示了马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岳飞论马,首重其性。

马之性,勇猛也。

勇猛者,能敌强敌,能战必胜。

故岳飞曰:“马之勇,胜于人,故可用之。

”马之勇,非一日之功,需驯养、锻炼。

岳飞又言:“马之驯,必先以德,次以力,终以术。

”此言告诫后人,驯马之道,德、力、术三者兼备。

其次,岳飞论马,看重其行。

马之行,疾速也。

疾速者,能追敌,能突袭,故能助人取胜。

岳飞曰:“马之行,速如风,故可用之。

”然而,马之疾速,非一日之功,需调养、训练。

岳飞又言:“马之速,必先以养,次以练,终以战。

”此言告诫后人,养马之道,养、练、战三者并行。

再者,岳飞论马,看重其力。

马之力,强大也。

强大者,能负重,能驰骋,故能助人成事。

岳飞曰:“马之力,大如山,故可用之。

”然而,马之力,非一日之功,需调养、锻炼。

岳飞又言:“马之力,必先以养,次以练,终以战。

”此言告诫后人,养马之道,养、练、战三者并行。

岳飞论马,尚有其他要旨。

其一,马之品。

岳飞曰:“马之品,有良、有中、有下,故选马之道,必先观其品。

”其二,马之用。

岳飞曰:“马之用,有攻、有守,故用马之道,必先审其用。

”其三,马之养。

岳飞曰:“马之养,有草、有料、有医,故养马之道,必先知其养。

”总之,岳飞论马,可谓详尽无遗。

其论马之性、行、力,以及品、用、养,无不体现出其对马之深刻理解。

今人读岳飞之论马,不仅可以领略兵家智慧,更可以从中汲取养马之道,以资借鉴。

夫马者,国之宝也,养马之道,亦为国家之道也。

愿后世子孙,珍视马之宝,传承岳飞之论,使马之宝为国家之强盛,为民族之复兴,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岳飞论马文言文翻译答案

岳飞论马文言文翻译答案

岳飞论马,曰:“马者,国之重器也。

故能任重致远,执节守约,虽风波之险,而不能动其志;虽豺狼之暴,而不能夺其节。

此马之所以为贵也。

夫马之性,疾走如飞,驯良则安,暴戾则难驯。

故马之良者,必选其色纯、形壮、蹄坚、毛密者。

色纯则心静,形壮则力大,蹄坚则步稳,毛密则耐寒。

此四者,马之良也。

马之用,大矣哉!昔者,齐景公使马,马奔逸不制,景公惧,乃令止之。

马不听,景公乃命勇士追之,勇士逐马,马奔山涧,马足陷石,勇士乃止。

马虽逸,而景公得免于难,此马之功也。

又闻之,楚霸王项羽,乘乌骓马,破釜沉舟,以报父仇,遂霸诸侯。

此马之力也。

马之勇,非独在于力,亦在于智。

故马之智者,能知人主之意,能避敌之锋,能识途之远近,能审敌之强弱。

此马之智也。

吾观古今英雄,无马不能成其业者。

故马者,英雄之良伴,国家之干城也。

今世之人,轻马如草,不知马之贵也。

吾愿世之君子,善养马,善用马,则国家之幸,民之福也。

”翻译:岳飞谈论马,说:“马,是国家的重要器物。

因此它能承载重物,远行千里,坚守节操,即使面临风波险恶,也不能动摇其志向;即使遇到豺狼凶猛,也不能夺取其节操。

这就是马之所以珍贵的道理。

马的习性,疾驰如飞,驯服则安宁,凶暴则难以驯服。

所以马中的良马,必须选择那些毛色纯正、体型健壮、蹄子坚硬、毛发密集的。

毛色纯正则心性平和,体型健壮则力量强大,蹄子坚硬则行走稳健,毛发密集则耐寒。

这四点是马中的良马。

马的作用,非常重大!昔日,齐景公驾驭马匹,马匹奔腾不受控制,景公害怕,于是命令停止。

马匹不听,景公就命令勇士追赶,勇士追逐马匹,马匹奔向山涧,马蹄陷入石头,勇士才停下。

马虽然奔跑,但景公得以免于灾祸,这是马的功效。

又听说,楚霸王项羽,骑乘乌骓马,破釜沉舟,以报父仇,于是称霸诸侯。

这是马的力量。

马的勇猛,不仅在于力量,也在于智慧。

所以马中的智者,能理解主人的意图,能避开敌人的锋芒,能识别道路的远近,能审时度势敌人的强弱。

这是马的智慧。

我看自古以来英雄豪杰,没有马匹就不能成就其事业的人。

韩愈《马说》和岳飞《论马》文言文比较阅读

韩愈《马说》和岳飞《论马》文言文比较阅读

韩愈《马说》和岳飞《论马》文言文比较阅读阅读韩愈《马说》(节选)和岳飞《论马》(节选),完成题。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节选自韩愈《马说》)臣有二马,故常奇之。

日啖①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

介②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③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④,犹可二百里。

褫⑤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节选自岳飞《论马》)注:①啖:吃. ①介:披上战甲。

①比:等到。

①自午至酉:相当于现在从中午11时到晚上7时。

①褫(chǐ):解除。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才美不外见()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①日啖豆至数斗()①褫鞍甲而不息、不汗()2.与例句中的“然”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若无事然A.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B.影布石上,佁然不动C.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D.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3.用“/”划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安求其能千里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第二段文字中,直接描写作者的马“才美”“外见”的句子是。

6.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

它们都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同“现”,显现,显露。

①等同,一样。

①每天。

①流汗。

2.B3.然/ 非精洁/ 则宁饿死不受。

岳飞《论马》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岳飞《论马》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论马岳飞(宋代)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臣有二马,故常奇之。

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宁饿死不受。

介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

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

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值复襄阳,平杨幺,不幸相继以死。

今所乘者不然。

日所受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

揽辔未安,踊跃前驱。

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

此其为马,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驾钝之材也。

译文良马值得赞美的不是力量,值得赞美的是素质。

我有两匹马,过去曾经感到它们令人惊叹。

它们每天要吃几斗豆,喝十斗泉水,但如果不是精细的饲料、洁净的水,那么宁愿饿死也不吃喝。

给它们披上盔甲骑上奔驰,起初好象不太快。

等到跑了一百多里,才抖动马鬃长声嘶叫,加快速度显示出骏马的神速。

从正午到傍晚,仍能跑二百里路。

御掉马鞍、护甲,它们气不喘、身无汗,像没有跑路一样。

这样的马,食量大但不随便接受,体力足但不逞能,是能跑千里的良马。

在收复襄阳、讨平杨幺的时候,不幸先后死去。

现在我所骑乘的马却不这样。

每天吃的不超过儿升,而且不择马料精粗,喝水也不择泉水清浊。

我跨上马还未掌牢缰绳,它就蹦跳着快速奔跑。

才跑一百里路,就跑不动了,喘着粗气,浑身淌汗,就像要倒下去了一样。

这样的马,吃的少,容易满足,喜欢逞能,但很快就跑不动了,是资质低下的驽马。

注释本文见《金陀粹编》卷七,有题作《良马对》,前且有这么一段:“(绍兴七年)春正月,入见。

上从容与谈用兵之要,因问先臣目:‘卿在军中,有良马否?’先臣日”,系岳珂口气,故删去。

亦有题作《论马》。

一般认为录自绍兴七年三月应召时与高宗的谈话。

邓广铭《岳飞传》独认为考诸其他史料,乃岳珂所作溢美乃祖之作。

骥:良马。

称:值得赞美。

故常:即故尝,过去曾经。

奇:感到惊奇。

啖:吃。

斛:量器名,古代以十斗为一斛。

精洁:精细洁净。

受:饮食。

介胄:铠甲头盔。

此作动词用,披铠甲戴头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马原文及翻译
古人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也就是说,时间是检验真理的最
好的标准。

时至今日,看到短文:岳珂的《论马》(节选)深有感触,作此文。

岳飞《论马》
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臣有二马,故常奇之。

日瞰豆数升,饮泉一斛,
然非清洁宁饿死不受,介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
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值复襄阳,平杨么,不幸相
继以死。

今所乘者不然。

日所受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

此取为马,寡取易盈,好逞易穷,
驽钝之材也。

--节选自南宋·岳飞《金陀粹编》
译文
好马不以它的'力气为出名,而以它的品质出名。

我有两匹马,过去经常认
为它们是奇特的。

每天它吃几升豆,喝十斗水。

但如果不是精良的饲料、干净
的泉水,它宁可饿死都不接受,披甲戴盔奔驰,一开始好像不是很快。

等到跑
了一百多里后,才开始挥动鬣毛长声鸣叫,奋振四蹄迅速奔跑,显出俊逸,从
午时到酉时,还能跑两百里;脱下鞍甲不喘息、不出汗,就好像没有事的样子。

这马,吃的多却不苟且随便接受食物,力气充沛却不追求逞能炫耀,是到达远
路的良马啊。

到了返回襄阳,平定了杨么,(两匹马)不幸相继死去。

现在我所骑的就不一样了。

每日所吃不超过数升,饲料不挑拣粟米,喝的也不选择泉水,缰绳没收紧就开始不安,跃跃欲试,迅速奔跑,刚到一百里,力气竭尽,
汗水淋淋,气喘吁吁,几乎死去的样子.这马,少吃容易饱,喜好逞能容易竭尽,是愚钝的马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