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培实验报告
植物器官培养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包括消毒、接种等。
3. 学习植物器官培养的过程,包括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以及再生植株的形成。
4. 观察并分析植物器官培养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加深对植物生长发育机制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植物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通过无菌操作将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在人工控制的培养条件下进行培养,使其生长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实验过程中,植物激素的添加和培养条件的调控对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器官分化起着关键作用。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小麦种子、香蕉叶片、胡萝卜块根。
2. 试剂:70%乙醇、氯化汞、MS培养基、2,4-D、6-BA、蔗糖、琼脂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无菌操作:将实验材料用70%乙醇和氯化汞消毒后,用无菌水冲洗干净,放置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接种。
2. 愈伤组织诱导:a. 将小麦种子接种于MS培养基中,添加2,4-D和6-BA,置于培养箱中培养。
b. 将香蕉叶片切成小块,接种于MS培养基中,添加2,4-D和6-BA,置于培养箱中培养。
c. 将胡萝卜块根切成小块,接种于MS培养基中,添加2,4-D和6-BA,置于培养箱中培养。
3. 愈伤组织分化:a. 当愈伤组织形成后,调整培养基中激素比例,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成根和芽。
b. 将分化出的芽和根接种于新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
4. 再生植株形成:a. 当芽和根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将其移植到土壤中,培养成完整的植株。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愈伤组织诱导: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植物材料中,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不同。
小麦种子和香蕉叶片的愈伤组织诱导效果较好,而胡萝卜块根的愈伤组织诱导效果较差。
2. 愈伤组织分化:在调整培养基中激素比例后,愈伤组织分化成根和芽。
小麦种子愈伤组织分化出较多的根和芽,香蕉叶片愈伤组织分化出较多的芽,而胡萝卜块根愈伤组织分化出的根和芽较少。
3. 再生植株形成:将分化出的芽和根移植到土壤中,大部分植株成功生长。
植物组培实验报告

植物组培实验报告植物组培技术是指利用植物体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能力,通过体外培养的方法,使其成为整株植物的过程。
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植物育种、遗传工程、植物繁殖等领域。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植物组培技术对不同植物品种的影响,探究其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价值。
实验材料:本次实验选用了四种不同的植物品种,分别为玉米、小麦、水稻和大豆。
实验所需的试剂包括MS培养基、植物生长素、植物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
实验步骤:1.植物材料的准备将四种植物的种子经过消毒处理后,将其在无菌条件下播种在MS 培养基上。
2.植物细胞的分离将培养基上生长的植物幼苗取出,进行细胞分离。
将其放入含有植物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震荡培养。
3.植物组织的培养将分离出来的细胞放入含有植物生长素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
待组织生长出来后,再将其移植到含有植物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
4.植物的生长与繁殖将培养好的植物幼苗移植到含有适量营养物质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生长。
当植物幼苗长大后,可以进行繁殖试验,检测组培植物在遗传性状上的变化。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发现不同植物品种对组培技术的适应性不同。
在四种植物品种中,水稻和大豆的组培效果最好,生长速度较快,成活率较高;而小麦的组培效果较差,生长速度较慢,成活率较低。
在遗传性状上,我们也发现组培植物与自然生长的植物有一定的差异,但并不影响其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结论:植物组培技术是一种高效、快速的植物育种方法。
通过本实验,我们发现植物品种对组培技术的适应性不同,需要根据具体品种加以调整。
虽然组培植物与自然生长的植物在遗传性状上存在差异,但并不影响其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植物组培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将会对植物育种和植物繁殖领域带来更多的变革。
组培实验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植物组织培养二、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2.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植物繁殖、遗传改良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验原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通过无菌操作将植物组织(如茎尖、叶片、愈伤组织等)在特定的培养基上诱导分化,从而实现植物繁殖、遗传改良和资源保护等目的。
四、实验材料1. 植物材料:柳树茎尖、紫玉兰叶片。
2. 培养基:MS培养基、1/2MS培养基、1/4MS培养基。
3. 试剂:琼脂、蔗糖、葡萄糖、活性炭、硝酸铵、硝酸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硼酸、氯化钙、氯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盐酸、氯化钠、硫酸铁、硫酸锌、硫酸铜、抗坏血酸、维生素B6、吲哚丁酸、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
4. 实验器具:超净工作台、高压蒸汽灭菌器、培养皿、移液器、剪刀、镊子、酒精灯、酒精棉、无菌水等。
五、实验步骤1. 材料准备:将柳树茎尖和紫玉兰叶片洗净,用75%酒精消毒30秒,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
2. 培养基配制:按照实验要求,将不同浓度的MS培养基、1/2MS培养基和1/4MS培养基分别配制。
3. 接种:将消毒后的柳树茎尖和紫玉兰叶片接种到培养基上,每个培养基接种3个材料。
4. 培养条件: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入培养箱中,温度设置为25℃,光照强度为2000勒克斯,光照时间为12小时/天。
5. 观察记录:每隔7天观察一次培养材料的生长状况,记录其生长速度、颜色、形态等变化。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柳树茎尖培养:在MS培养基和1/2MS培养基上,柳树茎尖生长速度较快,颜色为绿色,叶片形状正常;在1/4MS培养基上,柳树茎尖生长速度较慢,颜色为淡绿色,叶片形状较小。
2. 紫玉兰叶片培养:在MS培养基和1/2MS培养基上,紫玉兰叶片生长速度较快,颜色为绿色,叶片形状正常;在1/4MS培养基上,紫玉兰叶片生长速度较慢,颜色为淡绿色,叶片形状较小。
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无菌操作的植物组织培养方法。
2. 通过配置MS培养基母液,掌握母液的配置和保存方法。
3. 通过诱导植物细胞形成愈伤组织,学习愈伤组织的建立方法。
4. 了解植物细胞通过分裂、增殖、分化、发育,最终长成完整再生植株的过程,加深对植物细胞全能性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在人工条件下实现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再生为完整植株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包括:1. 脱分化作用:原本已经分化停止生长的细胞,在人工培养基的诱导下,重新进入分裂状态,形成没有特定组织结构的细胞团,即愈伤组织。
2. 再分化作用:愈伤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为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组织,如根、茎、叶等,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3. 植物激素:在组织培养过程中,植物激素如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CK)等起着关键作用,调节细胞分裂、分化和器官形成。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植物外植体:如叶片、茎段、芽等。
2. MS培养基母液: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物、维生素和植物激素等。
3. 灭菌剂:如乙醇、HgCl2(或次氯酸钠)等。
仪器:1. 培养室2. 高压灭菌锅3. 水浴锅4. 解剖刀5. 三角烧瓶(100mL)6. 烧杯7. 量筒8. 培养皿9. 超净工作台10. 分析天平11. 镊子12. 剪刀13. 橡皮筋四、实验步骤1. 外植体消毒:将外植体放入含有乙醇、HgCl2(或次氯酸钠)的消毒液中浸泡5-10分钟,然后用无菌水冲洗干净。
2. 愈伤组织诱导:将消毒后的外植体接种到含有不同激素浓度和比例的MS培养基中,置于培养室内培养。
3. 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待愈伤组织形成后,将其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培养,以扩大愈伤组织数量。
4. 再分化培养:将愈伤组织转移到含有不同激素浓度和比例的培养基中,诱导其分化为根、茎、叶等器官。
5. 生根与移栽:待植物分化出根、茎、叶等器官后,将其移栽到土壤中,进行正常生长。
培养植物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和过程。
2. 熟悉植物生长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了解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生理变化。
二、实验材料1. 实验植物:小麦种子、大豆种子、花生种子2. 容器:塑料盆、玻璃瓶3. 培养基:腐殖土、河沙、珍珠岩4. 肥料:复合肥、尿素、磷酸二氢钾5. 仪器:温度计、湿度计、光照计、剪刀、镊子、天平三、实验方法1. 种子处理(1)将小麦、大豆、花生种子分别浸泡在温水中,浸泡时间分别为12小时、8小时、6小时。
(2)将浸泡好的种子用剪刀剪去种皮,然后用镊子取出种子。
2. 培养基准备(1)将腐殖土、河沙、珍珠岩按比例混合均匀。
(2)将混合好的培养基过筛,去除杂质。
3. 植物种植(1)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撒在培养基表面。
(2)覆盖一层薄薄的培养基,用喷壶喷水,使种子与培养基充分接触。
4. 培养条件控制(1)将植物放置在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中。
(2)保持温度在20-25℃之间。
(3)保持湿度在60%-80%之间。
5. 施肥与浇水(1)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每隔10天施一次复合肥。
(2)浇水要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保持土壤湿润。
6. 观察与记录(1)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植株高度、叶片颜色、生长速度等。
(2)定期对植物进行施肥、浇水、修剪等管理。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小麦生长情况(1)播种后第3天,小麦种子发芽。
(2)播种后第7天,小麦植株高度达到2cm。
(3)播种后第14天,小麦植株高度达到5cm,叶片颜色翠绿。
2. 大豆生长情况(1)播种后第5天,大豆种子发芽。
(2)播种后第10天,大豆植株高度达到3cm。
(3)播种后第20天,大豆植株高度达到7cm,叶片颜色深绿。
3. 花生生长情况(1)播种后第4天,花生种子发芽。
(2)播种后第8天,花生植株高度达到2cm。
(3)播种后第15天,花生植株高度达到4cm,叶片颜色淡绿。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和过程,掌握了植物生长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实验报告组培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习植物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及其在植物繁殖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
二、实验原理植物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通过离体培养技术,将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培养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具有再分化形成完整植株的潜能。
在适宜的培养基和条件下,植物细胞可以分化成各种器官,进而形成完整的植株。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拟南芥种子、MS培养基、琼脂糖、无菌水、消毒液等。
2. 实验仪器:超净工作台、显微镜、恒温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器、移液器、剪刀、镊子等。
四、实验步骤1. 种子消毒:将拟南芥种子用70%的酒精消毒30秒,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
2. 种子萌发:将消毒后的种子接种于含有1/2MS培养基的培养皿中,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3. 营养组织分离:待种子萌发后,选择生长良好的幼苗,用无菌剪刀将幼苗的茎尖和叶片剪下。
4. 培养基制备:将MS培养基加入琼脂糖,溶解后高压蒸汽灭菌,制成固体培养基。
5. 培养基接种:将分离得到的营养组织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6. 观察与记录:定期观察培养皿中植物组织的生长状况,记录生长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种子萌发:经过消毒和萌发处理后,拟南芥种子成功萌发,长出幼苗。
2. 营养组织分离:成功分离出拟南芥的茎尖和叶片。
3. 培养基接种:接种后的植物组织在适宜的培养基和条件下生长良好。
4. 生长情况:接种后的植物组织逐渐分化出根、茎、叶等器官,形成完整植株。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实现了拟南芥的组织培养,证明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殖植物,提高植物繁殖效率。
3. 本实验为植物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有助于推动植物育种和繁殖技术的发展。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种子消毒和培养基制备是关键环节,需要严格控制无菌操作。
2. 在培养过程中,注意观察植物组织的生长状况,及时调整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植物组培实验报告

植物组培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植物组培技术培育出按需选择的完整植株,并探究植物组培技术的应用。
二、实验材料试验材料:百香果种子、消毒酒精、无菌培养基、干燥器、灭菌器、显微镜、组织培养器具。
三、实验方法1.种子外壳处理将百香果种子先用消毒酒精处理5min,再用盐酸(1~2mL/L)处理1min,最后用净水清洗3~5次,使种子壳子软化。
2.种子表面消毒将处理后的种子放入75%乙醇,浸泡2mins,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消毒处理。
然后在滤纸上用双倍浓度的漂白粉水溶液进行消毒2~4min,之后用无菌水洗3次,每次20~30s。
3.种子萌发将消毒处理好的种子放入含有生长调节剂的MS培养基中进行培育。
培养条件为25℃,光照强度为1500lx,每天进行16小时的光照和8小时的黑暗,培养30天之后,进行观察和筛选。
4.植株分化将萌发出来的幼苗转移到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培养素的组织培养基上。
在培养的过程中,由于组织培养的原理是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培养素激活其分裂能力,以实现大规模繁殖,因此在培养时一定要注意调节生长调节剂和培养素的浓度。
5.植株转化和生长将组织培养出来的未成熟小植株转移到含有特定基因和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上进行转化培育,并在之后进行细胞壁硬化,以使小植株具备专门应用的性状。
之后,将已转化和生长成熟的植株经过移栽成功地种植到土壤中。
四、实验结果分析1.种子处理是组织培养成功的关键处理好了种子,百香果的发芽率可达65%~80%。
可见,用酒精消毒、盐酸处理和漂白粉消毒的方法可有效控制种子的杀菌,同时软化外壳,达到提高发芽率的预期目的。
2.多种因素会影响百香果的组培成功率影响百香果组培成活率的因素很多,包括培养条件、培养液质量、培养基配方、营养成分等。
调整不同参数来探究其合理性,比如控制不同光照强度,不同的基质等。
3.尝试不同的分化方法以提高分化率在组织培养出来的小植株进行分化时,可以通过一些策略来提高分化度,如预处理再接种、生长调节剂和营养因子酵素等,以及锌、铜等金属元素。
组培实验报告

一、实验简介实验名称:植物组织培养实验目的: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了解植物细胞生长、分化和再生的过程,掌握组培技术的操作方法,并应用于植物繁殖和遗传改良。
二、实验原理植物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通过特定的培养基和外界条件,使植物组织在体外进行生长、分化和再生,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植物繁殖、遗传改良、基因工程等领域。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植物外植体(如叶片、茎段、愈伤组织等)培养基(MS培养基、改良MS培养基等)诱导培养基(1/2MS培养基、添加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等)细菌培养基(如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灭菌剂(如75%酒精、1%次氯酸钠溶液)其他:超净工作台、接种针、酒精灯、移液器、培养皿、培养箱等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高压蒸汽灭菌器移液器超净工作台培养箱显微镜四、实验步骤1. 材料预处理: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植物材料,用流水冲洗干净。
将外植体浸泡在1%次氯酸钠溶液中消毒5-10分钟,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5次。
将消毒后的外植体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
2. 培养基制备:称取适量的培养基粉末,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
将溶解后的培养基过滤除菌,加入适量的琼脂和生长调节剂。
将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待凝固后备用。
3. 外植体接种:在超净工作台中,用无菌接种针将外植体接种到培养基上。
每个外植体接种3-5个,确保接种密度适宜。
4. 培养与观察:将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入培养箱中,控制适宜的温度、光照和湿度。
定期观察外植体的生长情况,记录愈伤组织形成、芽生长和根生长等过程。
5. 培养基调整与继代培养:当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或芽生长到一定长度时,可进行培养基调整和继代培养。
将愈伤组织或芽切割成小块,重新接种到新的培养基上。
根据生长情况,适时调整培养基成分和生长调节剂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愈伤组织形成:在适宜的培养基和条件下,外植体可形成愈伤组织。
愈伤组织是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基础,是组织培养成功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班级学号实验日期科目植物生理学实验实验名称Effects of Hormones on Morphogenesis in Plant Tissue Culture 合作者指导教师成绩Effects of Hormones on Morphogenesis in Plant Tissue Culture IntroductionThe technology of plant tissue culture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totipotency which means the capacity to generate a whole plant from any cells or an explant.During the plant tissue culture,the hormones affect largely on morphogenesis,such as Auxin and Cytokinin.And the content and ratio of these hormones can make different results.NAA is the routine reagent of auxine and6-BA is the reagent of cytokinin.For the tissue culture,we prepare the Murashige and Skoog’s medium(MS medium).The MS medium contains hormones,macronutrients and micronutrients(detailed ingredients are in Table 2-1).The pH in the medium will be adjusted with1M NaOH.We should prepare10MS media with hormones.During the whole operation of tissue culture,six potential source of contamination are air,water, growth media,equipment,explant and people.We use the laminar flow hood to remove most of microbes from air flow.The water and the media have been autoclaved.The tools should be kept sterile in the70%alcohol and flamed by alcohol burner.And we sterilize the explants with Ca(ClO)2and70% ethanol and sterile water.We use the NAA to induce the callus to generate root.MaterialsFresh young leaves of tobacco(Nicotiana tabacum)MS medium:NH4NO3,KNO3,CaCl2,MgSO4,KH2PO4,MnSO4•H2O,ZnSO4•7H2O,KI,Na2MoO4•2H2O,CuSO4•5H2O,CoCl2•6H2O,Na2EDTA,FeSO4•7H2O,Nicotinic acid,Pyridoxine HCl(VB6), Thiamine HCl(VB1).Glycine,Mesoinositol.Agar,HgCl2,NAA,6-BA.2%Ca(ClO)2,sterile distilled water,70%ethanol,Beaker,Balance,10 Bottles,pH test strips,Laminar flow hood,Tween-80,Scissor,Forceps,Scalpels,Alcohol lamp. MethodPart1:Prepare10bottles of culture.1.Wash10bottles and dry them for a group.2.Our group’s task:Weigh50mg6-BA and mix with sterile distilled water to be50mL1mg/ml solutionin a bottle and mark the stock solution name,the date,and our group number.3.Other groups prepare the MS medium culture,agar,NAA and sugar.In Table2-1,MS=100ml A+1ml B+10ml C+5ml D+10ml E.Every3group prepare1L medium=MS+1mg/ml6-BA+0.2mg/L NAA+3%sugar+0.7%agar.Boil the solution with induction cooker to mix thoroughly.4.Adjust the pH of medium to5.8with1M NaOH or HCl.5.Repackage the1L medium to the bottles of3groups.10bottles of each group,30ml for each bottle.6.Sterilize the culture bottles by autoclaving at115℃for30min.Store them at room temperature. Part2:Operation of plant tissue culture.1.The space in the laminar flow hood has been sterilized by UV light for15min.We place all items inwell order to start working.2.Rinse4young leaves as explants in tap water for10-30min.The next operations are all aseptic.3.Take the leaves into70%ethanol for90s and gently agitate the explants.4.Pour out the ethanol and add some2%Ca(ClO)2with a drop of Tween-80,gently agitate for6min.When submerge for about6min,we found that the leaves are lightly wilting,so we stopped submerge without continuing to15-30min.5.Decant the disinfectant.Rinse with sterile distilled water4times.6.Transfer the leaves on a sterile metal plate,and cut out the edges of all leaves.Excise the leaves into5mm×5mm sized blocks and clamp the leave blocks into the medium bottles,1or2leaf blocks per bottle.The lower surface of leaf block should cover the medium.Because some leaves we used are lightly wilting,we choose several leaves of germfree tobacco bleedings to excise into blocks and cultivated them directly.7.Place the10bottles in the light growth chamber,where has light intensity of2000-3000lux for16h at25℃and8h-dark period at20℃.8.Observe them every week for6weeks,and record their growth.Part3:Callus differentiation or Rooting.1.Prepare the culture medium for callus differentiation(4bottles per people).The composition of themedium is as below:1/2MS+NAA0.5mg/L+2%sugar+0.7%agar(pH=5.8)2.Choose some good-looking callus from the5bottles.In the laminar flow hood,cut four pieces of stemswith leaves and insert them in the prepared agar bottles,flame the bottles to sterilize.And seal them to incubate at37℃for several weeks.3.Record the root growing situation every week.Results:pared with the leaves blocks in the bottle in zero week,09/10/2015(figure1),the callus in the3rdweek have some protuberances,which means the tissue have begun to differentiate(figure2).Since the 4th week,several young leaves came into being(figure3),and since the5th week,the young stems appeared(figure4).Finally,in the7th week,the callus had become bigger(figure5),while the callus ina bottle almost didn’t grew up since the3rd week(figure6).2.In the7th week,20/11/2015,we began to rooting cultivation(figure7),and in the4th week,18/12/2015,we observed that the parts we plant in the bottles had generated white slender roots(figure8). Discussion:1.During the tissue culture,the callus in a bottle just finished the preliminary differentiation,and since the3rd week,they almost didn’t continue to differentiate.We think there may be two potential reasons.The first reason is that the leaves blocks in this bottle is very weak,because we said there several leaves is wilted,which made them couldn’t furtherly differentiate.The second one is the bottle was contaminated by microbes that weaken the tissues.I think the first reason is most possible.2.During the rooting culture,the lower leaves became yellow and wilted(figure8),which maybe anormal apoptosis process,we think.Distribution:In the tissue culture operation,we separately prepare5bottles of leaves blocks.And in the rooting culture,I made my3bottles of samples while my partner made4bottles.Figures:Figure1.The leaves blocks(0week)Figure2.Callus tissues(3rd week)Figure3.Callus tissues(4th week)Figure4.Callus tissues(5th week)Figure5.Callus tissues(7th week)Figure6.Weak callus tissues(6th week)Figure 7.The young branch just planted (7thweek)Figure 8.The 3bottles after 4-week rooting culture.第4页Yellow and wiltedlower leavesWhite young ro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