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选修3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测试题(含答案)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选修3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测试题(含答案)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选修3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中,化学式能准确表示该物质分子组成的是( )

A .SiO 2

B .MgO

C .Ar

D .C 2.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固态不导电而熔融状态导电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B .具有正四面体结构的晶体,可能是共价晶体或分子晶体,其键角都是109°28′

C .熔点是10.31),液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的晶体一定是分子晶体

D .金属晶体中一定含有金属键,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3.下列关于金属键、离子键的叙述中不.

正确的是( ) A .金属键与离子键类似,也是一种电性作用,其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B .在化学键中,有阳离子必有阴离子

C .金属的导电性、延展性、导热性均与金属键有关

D .构成金属键的自由电子在整个金属内部的三维空间中做自由运动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F 3和NCl 3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B .金刚石和石英晶体的熔点差别大的主要原因是共价键键长不同

C .NaOH 熔化的过程中,既破坏了离子键又破坏了共价键

D .常温常压下,H 2O 是液态,H 2S 是气态,说明H 2O 的热稳定性更好

5.下列各组物质中,按熔点由低到高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 .O 2、I 2、Hg

B .Na 、K 、Rb

C .CO 2、KCl 、NaCl

D .HF 、HCl 、HBr

6.萤石(CaF 2)晶体属于立方晶系,萤石中每个Ca 2+被8个F -所包围,则每个F -周围最近距离的Ca 2+数目为( )

A .2

B .4

C .6

D .8 7.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 .水很稳定(1000℃以上才会部分分解)是因为水中含有大量的氢键所致

B .由于NaCl 晶体和CsCl 晶体中正负离子半径比不相等,所以两晶体中离子的配位数不相等

C .碘易溶于四氯化碳,甲烷难溶于水都可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

D .MgO 的熔点比2MgCl 高主要是因为MgO 的晶格能比2MgCl 大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SO2、SO3都是极性分子B.在NH4+和[Cu(NH3)4]2+中都存在配位键

C.元素电负性越大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D.原子晶体中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具有键能大、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9.下列各组物质中,按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O2、I2、Hg ②PH3、AsH3、NH3③Na、K、Rb④Na、Mg、Al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下列关于金属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金属单质不都以金属晶体形式存在

B.金属键在一定外力作用下,会因形变而消失

C.钙的熔、沸点高于钾

D.温度越高,金属的导电性越弱

11.O2(PtF6)是离子化合物,其中Pt为+5价。正确判断是

A.常温下为固体B.不存在共价键

C.属于极性分子D.由O+、PtF6-构成

12.下列晶体熔化时化学键没有被破坏的是()

A.NaCl B.冰醋酸C.金刚石D.Al

13.已知C3N4晶体具有比金刚石还大的硬度,且构成该晶体的微粒间只以单键结合。下

列关于C3N4晶体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该晶体属于原子晶体,其化学键比金刚石中的碳碳键更牢固

B.该晶体中每个碳原子连接4个氮原子,每个氮原子连接3个碳原子

C.该晶体与金刚石相似,碳原子个数与碳氮单键之比为1:2

D.该晶体中碳原子和氮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

二、填空题

14.(化学一一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有A、B、C、D、E、F六种元素,A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C的2p轨道中有三个未成对的单电子,F原子核外电子数是B与C核外电子数之和,D是主族元素且与E同周期,E 能形成红色(或砖红色)的E2O和黑色的EO两种氧化物,D与B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E元素原子基态时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2)A2F分子中F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

(3)C元素与氧形成的离子CO2-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___;写出一种与CO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分子式________;

(4)将E单质的粉末加入CA3的浓溶液中,通入O2,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深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从图中可以看出,D跟B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若离子化合物晶体的密度为ag·cm-3,则晶胞的体积是(写出表达式即可)。三、推断题

15.我国从国外进口某原料经测定主要含有A、B、C、D、E五种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A、B、C、D、E的原子结构等信息如下:

元素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A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B原子核外有三种不同的能级且各个能级所填充的电子数相同

C最外层P轨道半充满

D位于短周期,其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3倍

E位于ds区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A的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用A、B、C、D、E所对应的元素符号作答)

(1)B、C、D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E的二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2B2D4常用作除锈剂,该分子中B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1 mol A2B2D4分子中含有σ键数目为________。

(4)与化合物BD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化学式为________等。

(5)B2A6、C2A4分子中均含有18个电子,它们的沸点相差较大,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6)BD2在高温高压下所形成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一个该晶胞中含________个D原子。

16.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E是过渡元素。A、B、C同周期,C、D同主族,

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是同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C的最

外层有三个成单电子,E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64s2。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式表示上述五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

(2)用元素符号表示D所在周期(除稀有气体元素外)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

__________,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_。

(3)D的氢化物比C的氢化物的沸点高,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4)E元素在周期表的第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已知元素周期表可按电子排布分为s区、p区等,则E元素在_______区。

(5)B、C最高价氧化物的晶体类型是分别是______晶体、______晶体

17.铜及其化合物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铜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基态铜原子有________种运动状态不相同的电子。

(2)单质铜是由_____________键形成的晶体。

(3)Cu2+能与多种物质形成配合物。

①CuSO4溶液与氨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Cu(NH3)4]SO4?H2O晶体,该晶体中杂化轨道类型为sp3的原子为_____________。

②CuCl2溶液与乙二胺(H2N-CH2-CH2-NH2)可形成配离子:

;Cu2+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__,乙二胺沸点高于1,2﹣二氯乙烷(Cl-CH2-CH2-Cl)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铜与氯形成化合物的立方晶胞如图所示(黑点代表铜原子)。

①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②已知铜与氯的电负性分别为1.9和3.0,则铜与氯组成的化合物属于_______(填“共价”或“离子”)化合物。

③已知该晶体的密度为ρ g/cm3,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 A,该晶体中铜原子和氯原子之间

的最短距离为体对角线的1

4

,则该晶体中铜原子和氯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

___________cm(列计算式即可)。

四、实验题

18.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测定手段越来越多,测定精确度也越来越高,现有一种简单可行的测定方法,具体步骤为:

(1)将固体NaCl研细、干燥后,准确称取mgNaCl固体并转移到定容仪器A中。

(2)用滴定管向A仪器中滴加苯,不断振荡,继续加苯至A仪器的刻度线,计算出NaCl 固体的体积为Vcm3。

①步骤(1)中A仪器最好用__________(仪器名称)。

②步骤(2)中用酸式滴定管好还是碱式滴定管好,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

③能否用胶头滴管代替步骤(2)中的滴定管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已知NaCl晶体的结构如上图所示,用X射线测得NaCl晶体中靠得最近的Na+与Cl-间的平均距离为acm,则用上述测定方法测得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表达式为:

N A=______mol-1。

五、计算题

19.K2S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中K+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S2-的配位数为

___________;若晶胞中距离最近的两个S 2-核间距为acm ,则K 2S 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 -3(列出计算式,不必计算出结果)。

20.已知单质钒的晶胞为如图所示,则V 原子的配位数是___________,假设晶胞的边长为d cm ,密度为ρg·cm -3,则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

21.金属钨晶体晶胞的结构模型如下图所示。实验测得金属钨的密度为19.303g cm -?已

知钨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3.8。回答下列问题:

)1)在钨晶体中每个晶胞占有的钨原子数为__________个。

)2)钨晶体晶胞的边长为a =__________cm )

)3)钨原子的半径为__________cm )

参考答案

1.C 2.B 3.B 4.B 5.C 6.B 7.A 8.A 9.D 10.B 11.A 12.B 13.C

14.(1)3d 104s 1

(2)sp 3

(3)V 形 O 3或SO 2

(4)2Cu +8NH 3·H 2O +O 2= 2[Cu(NH 3)4]2++4OH -+6H 2O

(5)CaF 24×78g?mol ?1ag?cm ?3×6.02×1023mol ?1

15.N >O >C 1s 22s 22p 63s 23p 63d 9 sp 2 7×6.02×1023 CN - N 2H 4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16

16.HNO 3 NaOH F F 因为NH 3分子间形成氢键 四 Ⅷ d 离子 分子

17.3d 104s 1 29 金属 N 、O 、S 4 乙二胺分子间存在氢键 CuCl 共价

4

18.容量瓶 酸式滴定管 苯能溶解碱式滴定管的橡皮管 不能 实验中需要准确量取苯的体积 -1329.25 mol V ma

19.4 8

20.8 12

ρd 3N A 21.2 3.16×10-8 1.37×10-8

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练习题

选三第一章练习题 1.下列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中,由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 ) A.半导体材料砷化镓 B.吸氢材料镧镍合金 C.透明陶瓷材料硒化锌 D.超导材K3C60 2、某元素原子的核外有四个能层,最外能层有1个电子,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可能为() A. 24 B. 18 C. 19 D. 29 3.有关核外电子运动规律的描述错误的是() A.核外电子质量很小,在原子核外作高速运动 B.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与普通物体不同,不能用牛顿运动定律来解释 C.在电子云示意图中,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绕核作高速圆周运动 D.在电子云示意图中,小黑点密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机会多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因为p轨道是“8”字形的,所以p的电子走“8”字形 B. K能级有3S,3P,3d,3f四个轨道 C. 氢原子只有一个电子,故氢原子只有一个轨道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5、同主族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的差值可能是() A. 6 B. 12 C. 26 D. 30 6、已知R为ⅡA族元素,L为ⅢA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且R、L为同一周期元素,下列关系式错误的是() A. n=m+1 B. n=m+10 C. n=m+11 D. n=m+25 7、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排布分别为nS1、3S23P1和2S22P4,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 A. XYZ2 B. X2YZ3 C. X2YZ2 D. XYZ3 8.气态中性基态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发生如下变化,吸收能量最多的是( ) A.1s22s22p63s23p2→1s22s22p63s23p1 B.1s22s22p63s23p3→1s22s22p63s23p2 C.1s22s22p63s23p4→1s22s22p63s23p3 D.1s22s22p63s23p64s24p2→1s22s22p63s23p64s24p1 9.A、B属于短周期中不同主族的元素,A、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中,成对电子和未成对电子占据的轨道数相等,若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则B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为() ①a-4②a-5③a+3 ④a+4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10.下列电子排布图中能正确表示某元素原子的最低能量状态的是(D) 11.下列各组表述中,两个微粒不属于同种元素原子的是() A.3p能级有一个空轨道的基态原子和核外电子的排布为1s22s22p63s23p2的原子 B.2p能级无空轨道,且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5的原子 C.M层全充满而N层为4s2的原子和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4s2的原子

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 1.有关乙炔(H-C=C-H)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两个碳原子采用sp杂化方式 B.两个碳原子采用sp2杂化方式C.每个碳原子都有两个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D.两个碳原子形成两个π键 2.下列物质中,难溶于CCl4的是 A.碘单质 B.水C.苯酚 D.己烷 3.下列分子或离子中,含有孤对电子的是 A.H2O B.CH4 C.SiH4 D.NH4+ 4.氨气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甲烷是正四面体形,这是因为 A .氨气分子是极性分子而甲烷是非极性分子。 B.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不同,NH3为sp2型杂化,而CH4是sp3型杂化。 C.NH3分子中N原子形成三个杂化轨道,CH4分子中C原子形成4个杂化轨道。 D.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 5.对充有氖气的霓虹灯管通电,灯管发出红色光。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A.电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B.在电流的作用下,氖原子与构成灯管的物质发生反应 C.电子由基态向激发态跃迁时吸收除红光以外的光线 D.氖原子获得电子后转变成发出红光的物质 6.若某原子在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外围电子排布为4d15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原子中共有3个未成对电子 B.该元素原子核外共有6个电子层 C.该元素原子的M能层共有8个电子 D.该元素原子最外层共有2个电子 7.σ键可由两个原子的s轨道、一个原子的s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及一个原子的p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而成。则下列分子中的σ键是由一个原子的s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构建而成的是 A.H2 B.HF C.Cl2 D.F2

化学选修三测试题

化学选修三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合符要求,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C.第一电离能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2.下列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中,正确的是( ) 3.已知下列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其中不一定能表示该元素为主族元素的是( ) A.3s23p3 B.4s2 C.4s24p1 D.3s23p5 4.下列晶体熔化时不需破坏化学键的是 A.晶体硅B.食盐C.干冰D.金属钾 5.某元素原子3p能级上有一个空轨道,则该元素为( ) A.Na B.Si C.Al D.Mg 6.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A.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1s22s22p63s23p6 B.N 2 的结构式: :N≡N: C.NaCl的电子式: D.CO 2 的分子模型示意图: 7.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 A.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B.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 C.CH 4、SiH 4 、GeH 4 、SnH 4 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D.水结成冰体积膨胀 8.下列分子和离子中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几何构型为四面体且分子或离子空间的构型为V形的是( ) A.NH 4+ B.PH 3 C.H 3 O+ D.OF 2 9.下列不能形成配位键的组合是( ) A.Ag+、NH 3 B.BF 3 、NH 3 C.NH 4 +、H+ D.Co3+、CO 10.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不存在sp3杂化类型的是: A、SO42- B、NH3 C、C2H6 D、SO2 二、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选项,共30分) 11.水星大气中含有一种被称为硫化羰(化学式为COS)的物质。已知硫化羰与CO 2 的结构相似,但 能在O 2 中完全燃烧,下列有关硫化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硫化羰的电子式为· ·S ·· ·· · ·C · ·O ·· ·· · · B.硫化羰分子中三个原子位于同一直线上 C.硫化羰的沸点比二氧化碳的低 D.硫化羰在O 2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 2 和SO 2 12.下列各组原子中,彼此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Y原子 B.原子核外M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N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Y原子 C.2p轨道上有三个未成对的电子的X原子与3p轨道上有三个未成对的电子的Y原子 D.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的X、Y原子 13. 下面的排序不正确的是() A.晶体熔点由低到高:CF4碳化硅>晶体硅 C.熔点由高到低:Na>Mg>Al D.晶格能由大到小: NaI > NaBr> NaCl> NaF

(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期末测试题2含答案

高二期末检测试题 化学10.7.8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0:16 P:31 S:32 Na:23 N:14 CI:35.5 Mg:24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51分) 1.在物质结构研究的历史上,首先提出原子结构有核模型的科学家是()A.汤姆生B.玻尔C.卢瑟福D.普朗克 2.以下能级符号不正确的是()A.3s B.3p C.3d D.3f 3.在多电子原子中决定电子能量的因素是 A.n B.n、l C.n、l、m D.n、l、m、m s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共价化合物的分子晶体中不可能存在离子键 B.在离子晶体中不可能存在非极性键 C.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晶体一定是原子晶体 5.下列各组中,元素的电负性递增的是 A.Na K Rb B.N B Be C.O S Se D.Na P CI 6. 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一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 B.冰、水和水蒸气中都存在氢键 C.DNA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是通过氢键来实现的 D.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 7.下列物质的溶、沸点高低顺序正确的是()A.MgO>H2O>O2>N2 B.CBr4>CI4>CCI4>CH4 C.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 D.金刚石>生铁>纯铁>钠 8.氮化硼是一种新合成的结构材料,它是超硬、耐磨,耐高温的物质,下列各组物质熔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的作用与氮化硼熔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作用相同的是 ( ) A.硝酸钠和金刚石B.晶体硅和水晶 C.冰和干冰D.苯和酒精 9.氨气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甲烷是正四面体形,这是因为 A.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不同,NH3为sp2型杂化,而CH4是sp3型杂化。

化学选修三高考专题练习

○ B ● F 化学选修3专题练习 1、A 、B 、C 、D 、E 、F 、G 七种元素,除E 为第四周期元素外,其余均为短周期元素。A 、E 、G 位于元素周期表的s 区,其余元素位于p 区。A 、E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A 的原子中没有成对电子;B 元素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C 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层排布式为ns n np n+1;D 元素的电负性为同周期元素第二高;F 的基态原子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成单电子数的3倍;G 的基态原子占据两种形状的原子轨道,且两种形状轨道中的电子总数均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D ,G 。 (2)原子序数比D 小1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高于D 的原因是 。 (3)由A 、B 、C 形成的ABC 分子中,含有 个σ键, 个π键。 (4)由D 、E 、F 、G 形成的E 2DF 4、GDF 4的共熔体在冷却时首先析出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原因 是 。 2.[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现有六种元素,其中A 、B 、C 、D 为短周期主族元素,E 、F 为第四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1)A 的基态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 个方向,原子轨道呈 形。 (2)E 2+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3)A 、B 、C 三种元素的最简单氢化物的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A 、B 、C 三种元素中与AC 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结构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4)BD 3 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其分子空间构型为 。 (5)用晶体的x 射线衍射法对F 的测定得到以下结果:F 的晶胞为 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如右图),又知该晶体的密度为9.00g/cm 3,晶 胞中该原子的配位数为 ;F 的原子半径是 cm ;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要求列式计算)。 3.【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已知A 、B 、C 、D 、E 、F 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元素,A 与B ;C 、D 与E 分别位于同一周期。A 原子L 层上有2对成电子, B 、C 、D 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简单离子可形成一种C 3DB 6型离子晶体X,,CE 、FA 为电子数相同的离子晶体。 (1)写出A 元素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 ;F 离子电子排布式 。 (2)写出X 的化学式 和化学名称 。 (3)写出X 涉及化工生产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4)试解释工业冶炼D 不以DE 3而是以D 2A 3为原料的原因: 。 (5)CE 、FA 的晶格能分别为786 KJ/mol l 、3401KJ/mo ,试分析导致两者晶格能差异的主要原因 是: 。 (6)F 与B 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F 与B 形成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该离子化合物晶体的密 度为a g/cm 3,则晶胞的体积是 (只要求列出算式)。 22.【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A 、 B 、 C 、 D 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按C 、D 、B 、A 顺序逐渐减小。A 、C 同主族,B 、

高中化学选修3综合测试题

1 / 3 罗城中学高2013届化学学科第二次模块考试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蒋艳 第I 卷(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合符要求,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B .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C .第一电离能呈周期性变化 D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2.下列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中,正确的是( ) 3.已知下列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其中不一定能表示该元素为主族元素的是( ) A .3s 2 3p 3 B .4s 2 C .4s 2 4p 1 D .3s 2 3p 5 4.下列晶体熔化时不需破坏化学键的是 A . 晶体硅 B .食盐 C .干冰 D .金属钾 5.某元素原子3p 能级上有一个空轨道,则该元素为( ) A .Na B .Si C .Al D .Mg 6.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 A .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 1s 2 2s 2 2p 6 3s 2 3p 6 B .N 2的结构式: :N ≡N : C .NaCl 的电子式: D .CO 2的分子模型示意图: 7.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 A .HF 、HCl 、HBr 、HI 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B.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 C .CH 4、SiH 4、GeH 4、SnH 4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D .水结成冰体积膨胀 8.下列分子和离子中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几何构型为四面体且分子或离子空间的构型为V 形的是( ) A .NH 4+ B .PH 3 C .H 3O + D .OF 2 9.下列不能形成配位键的组合是( ) A .Ag + 、NH 3 B .BF 3、NH 3 C .NH 4+ 、H + D .Co 3+ 、CO 10.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不存在sp 3 杂化类型的是: A 、SO 42- B 、NH 3 C 、C 2H 6 D 、SO 2 二、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选项,共30分) 11.水星大气中含有一种被称为硫化羰(化学式为COS)的物质。已知硫化羰与CO 2的结构相似,但能在O 2中完全燃烧,下列有关硫化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硫化羰的电子式为··S ···· ··C ··O ···· · · B .硫化羰分子中三个原子位于同一直线上 C .硫化羰的沸点比二氧化碳的低 D .硫化羰在O 2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 2和SO 2 12.下列各组原子中,彼此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 ) 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 的X 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 2s 2 的Y 原子 B.原子核外M 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X 原子与原子核外N 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Y 原子 C.2p 轨道上有三个未成对的电子的X 原子与3p 轨道上有三个未成对的电子的Y 原子 D.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的X 、Y 原子 13. 下面的排序不正确的是 ( ) A.晶体熔点由低到高:CF 4碳化硅>晶体硅 C.熔点由高到低:Na>Mg>Al D.晶格能由大到小: NaI > NaBr> NaCl> NaF 14.已知CsCl 晶体的密度为ρg c m /3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相邻的两个Cs 的核间距为a cm ,如图所示,则CsCl 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表示为( ) A . N a A ··ρ3 B .N a A ··ρ36 C . N a A ··ρ 34 D .N a A ··ρ38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NO 2、SO 2、BF 3、NCl 3分子每没有一个分子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满足了8电子稳定结构; B .P 4和CH 4都是正四面体分子且键角都为109o 28ˊ; C .NaCl 晶体中与每个Na +距离相等且最近的Na +共有12个; D .原子间通过共价键而形成的晶体一定具有高的熔、沸点及硬度 16.最近科学家成功制成了一种新型的碳氧化合物,该化合物晶体中每个碳原子均以四个共价单键与氧原子结合为一种空间网状的无限伸展结构,下列对该晶体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晶体类型是原子晶体 C .晶体中碳原子数与C —O 化学键数之比为1∶2 B .晶体的空间最小环共有6个原子构成 D .该晶体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 17.若a A m+与b B 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不. 正确的是 A .b=a -n -m B .离子半径A m+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和性质》检测题(有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和性质》检测题(有答案) 1 / 7 《原子结构与性质》检测题 一、单选题 1.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 ①1s 22s 22p 63s 23p 2;②1s 22s 22p 63s 23p 3;③1s 22s 22p 4;④1s 22s 22p 3。 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③>④>②>① B .第一电离能:④>③>②>① C .最高正化合价:③>④=②>① D .电负性:④>③>②>① 2.下列关于价电子构型为4s 24p 4的原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其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64s 23d 104p 4 B .其价电子排布图为 C .其4p 轨道电子排布图为 D .其电子排布式可以简化为[Ar]3d 104s 24p 4 3.下列关于元素第一电离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钾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故钾的活泼性强于钠 B .因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故第一电离能必依次增大 C .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 2np 6(当只有K 层时为1s 2)的原子,第一电离能较大 D .对于同一元素而言,原子的电离能I 1Na +>Mg 2+ D .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Mn>Si>Cl 6.下列有关碳原子排布图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化学选修三综合练习题

《物质结构与性质》练习题2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N-14 Ca-40 Fe-56 Na-23 Cl-35.5 F-19 Si-28 P-31 一、本卷包括18个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且键角为60°的物质为 A.金刚石B.SiO2 C.白磷D.石墨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熔化时,分子中H—O键发生断裂 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熔点就越高 C.分子晶体中,共价键键能越大,该分子的熔沸点就越高 D.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则分子越稳定 3.具有以下结构的原子,一定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A.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原子B.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 s2的原子 C.次外层无未成对电子的原子D.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 4.有关晶格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晶格能是气态离子形成1摩离子晶体释放的能量 B.晶格能通常取正值,但是有时也取负值 C.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不稳定 D.晶格能越大,物质的硬度反而越小 5.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一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B.冰和水中都存在氢键 C.DNA双螺旋的两个螺旋链不是通过氢键相互结合的 D.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 6.长式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从左到右排为1-18列,即碱金属为第一列,稀有气体元素为第18列。按这种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9列中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B.只有第二列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 C.第四周期第9列元素是铁元素D.第10、11列为ds区 7.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在每一层内;每一个碳原于都跟其他3 个碳原子相结合,如图是其晶体结构的俯视图,则图中7个六元环 完全占有的碳原子数是( ) A.10个 B.18个 C.24个 D.14个 8.下列有关金属晶体的判断正确的是

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全部教案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原子结构:(1小节) 一、原子结构理论发展 从古代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一般原子说到现代量子力学模型,人类思想中的原子结构模型经过多次演变,给我们多方面的启迪。 现代大爆炸宇宙学理论认为,我们所在的宇宙诞生于一次大爆炸。大爆炸后约两小时,诞生了大量的氢、少量的氦以及极少量的锂。其后,经过或长或短的发展过程,氢、氦等发生原子核的熔合反应,分期分批地合成其他元素。 复习:必修2中学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1)核外电子总是尽量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 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能量最低原理)。 (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乘以n平方个电子。 (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电子 (4)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18个(K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倒 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32个。 说明:以上规律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例如;当M层是最外层 时,最多可排8个电子;当M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18个电子 2、能层与能级 由必修2的知识,我们已经知道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由内而外可以分为: 第一、二、三、四、五、六、七……能层 符号表示 K、 L、 M、 N、 O、 P、 Q…… 能量由低到高 例如:钠原子有11个电子,分布在三个不同的能层上,第一层2个电子,第二层8个电子,第三层1个电子。由于原子中的电子是处在原子核的引力场中,电子总是尽可能先从内层排起,当一层充满后再填充下一层。理论研究证明,原子核外每一层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如下: 能层一二三四五六七…… 符号 K L M N O P Q…… 最多电子数 2 8 18 32 50…… 即每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 但是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就好比能层是楼层,能级是楼梯的阶级。各能层上的能级是不一样的。 能级的符号和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如下: 能层 K L M N O ……

化学选修3期末测试卷A(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化学选修3期末测试卷A(含答案)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一、单项选择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水分子与其他水分子间只能形成2个氢键 B.含氢键的分子熔、沸点一定升高 C.分子间作用力包括氢键和范德华力 D.当H2O由液体变为气体时只破坏了氢键 2. 下列各组物质中,按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O2、I2、Hg②CO、KCl、SiO2③Na、K、Rb④Na、Mg、Al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 下列有关石墨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石墨晶体导电,所以它是金属晶体 B.由于石墨的熔点很高,所以它是原子晶体 C.由于石墨质软,所以它是分子晶体 D.石墨晶体是一种混合晶体 4. 已知某元素+3价离子的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5,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正确的是()A.第三周期Ⅷ族,p区B.第三周期ⅤB族,ds区 C.第四周期Ⅷ族,d区D.第四周期ⅤB族,f区 5. NH3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CH4是正四面体形,这是因为() A.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不同,NH3为sp2杂化,而CH4是sp3杂化 B.NH3分子中N原子形成3个杂化轨道,CH4分子中C原子形成4个杂化轨道 C.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D.NH3分子中有3个σ键,而CH4分子中有4个σ键 6. 下列不属于影响离子晶体结构的因素的是() A.晶体中阴、阳离子的半径比 B.离子晶体的晶格能 C.晶体中阴、阳离子的电荷比 D.离子键的纯粹程度 7. 下面关于SiO2晶体网状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存在四面体结构单元,O处于中心,Si处于4个顶角 B.最小的环上,有3个Si原子和3个O原子 C.最小的环上,Si和O原子数之比为1∶2 D.最小的环上,有6个Si原子和6个O原子 8. 下列各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①SiO2和SO3②晶体硼和HCl③CO2和SO2④晶体硅和金刚石⑤晶体氖和晶体氮⑥硫黄和碘A.①②③B.④⑤⑥ C.③④⑥D.①③⑤ 9. 下列分子中键角最大的是() A.CH4 B.NH3 C.H2O D.CO2 10. 下列性质的递变中,不正确的是() A.O、S、Na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B.LiOH、KOH、CsOH的碱性依次增强 C. NH3、PH3、AsH3的熔点依次增强 D.HCl、HBr、HI的还原性依次增强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乙醇或CCl4可提取碘水中的碘单质 B.NaCl和SiC熔化时,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相同 C.24Mg32S晶体中电子总数与中子总数之比为1∶1 D.H2S和SiF4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 12. 相邻两周期的两个同主族元素,其质子数相差的数目不可能为() A. 2 B. 8 C. 18 D.16 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乙醇分子中含有6个极性键 B.乙烯分子中不含非极性键 C.电子云表示电子在核外单位体积的空间出现的机会多少 D.苯分子是单键和双键交替的结构 14. 已知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晶体,其晶胞如图所示,则下面表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正确的是()

最新化学选修3第一章测试题

高二化学选修3第一章测试题 1.下列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中,由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 ) A.半导体材料砷化镓 B.吸氢材料镧镍合金 C.透明陶瓷材料硒化锌 D.超导材K3C60 2. 下列能级中轨道数为3的是() A.S能级B.P能级C.d能级D.f能级 3.有关核外电子运动规律的描述错误的是() A.核外电子质量很小,在原子核外作高速运动 B.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与普通物体不同,不能用牛顿运动定律来解释 C.在电子云示意图中,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绕核作高速圆周运动 D.在电子云示意图中,小黑点密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机会多 4.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A.Al 1s22s22p63s23p1B.S2-1s22s22p63s23p4 C.Na+ 1s22s22p6D.F 1s22s22p5 5.排布为1s22s22p63s23p1的元素原子最可能的价态是() A. +1 B.+2 C.+3 D.-1 6. 基态碳原子的最外能层的各能级中,电子排布的方式正确的是() A B C D 7.气态中性基态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发生如下变化,吸收能量最多的是( ) A.1s22s22p63s23p2→1s22s22p63s23p1 B.1s22s22p63s23p3→1s22s22p63s23p2 C.1s22s22p63s23p4→1s22s22p63s23p3 D.1s22s22p63s23p64s24p2→1s22s22p63s23p64s24p1 8.下列是几种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电负性最大的原子是( ) A.1s22s22p4 B.1s22s22p63s23p3 C. 1s22s22p63s23p2 D.1s22s22p63s23p64s2 9.A、B属于短周期中不同主族的元素,A、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中,成对电子和未成对电子占据的轨道数相等,若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则B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为() ①a-4②a-5③a+3 ④a+4 A.①④ B.②③C.①③ D.②④ 10.下列电子排布图中能正确表示某元素原子的最低能量状态的是(D)

(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测试

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测试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微粒:①质子②中子③电子,在所有原子中不一定含有的微粒是() A.①②③ B. 仅有② C.①和③ D.①和② 2、某元素原子的核外有四个能层,最外能层有1个电子,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可能为() A. 24 B. 18 C. 19 D. 29 3、下列四个能级中,能量最高,电子最后填充的是() A. 3s B. 3p C. 3d D. 4s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因为p轨道是“8”字形的,所以p的电子走“8”字形 B. K能级有3S,3P,3d,3f四个轨道 C. 氢原子只有一个电子,故氢原子只有一个轨道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5、下列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最多的是() A. C B. O C. N D. Cl 6、下面是某些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各组指定的元素,不能形成AB2型化合物的是() A. 2S22P2和2S22P4 B. 3S23P4和2S22P4 C. 3s2和2s22p5 D.3s1和3s23p4 7、同主族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的差值可能是() A. 6 B. 12 C. 26 D. 30 8、已知R为ⅡA族元素,L为ⅢA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且R、L为同一周期元素,下列关系式错误的是() A. n=m+1 B. n=m+10 C. n=m+11 D. n=m+25 9、下列化合物中阳离子半径与阴离子半径比值最小的是()

A. NaF B. LiI C. MgCl2 D. KBr 10、已知A n+,B(n+1)+,C n-,D(n+1)-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A. C>D>B>A B. A>B>C>D C. D>C>A>B D. A>B>D>C 11、在前三周期的元素中,原子最外层A. 6种 B. 5种 C. 4种 D. 3种 12、A、B属于短周期中不同主族的元素,A、B原子最外层电子中,成对电子和未成对电子占据的轨道数相等,若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则B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A. a-8 B. a-5 C. a+6 D. a+4 13、按照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n为电子层数,其中,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1999年已发现了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其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是() A. 2,8,18,32,32,18,8 B. 2,8,18,32,50,8 C. 2,8,18,32,18,8 D. 2,8,18,32,50,18,8 14、碘跟氧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一种称为碘酸碘,在该化合物中,碘元素呈+3和+5两种价态,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 I2O3 B. I2O4 C. I4O7 D. I4O9 15、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A>B>C>D B. 原子序数d>c>b>a C. 离子半径C3->D->B+>A2+ D. 单质还原性A>B>D>C 16、下列叙述中,A金属的活泼性肯定比B金属强的是() A. 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 A的氢氧化物为两性化合物,B的氢氧化物为弱碱 C. 1molA从酸中置换出H+生成的H2比1molB从酸中置换出H+生成的H2多 D. A元素的电负性比B元素的电负性小 根据下列5种元素的电离能数据(单位:kJ.mol-1)回答17和18题

高中化学选修3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章教学设计

选修3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章教学设计 东莞市第一中学刘国强 一、本章教材体现的课标内容 1、主题:第一节晶体的常识 了解晶胞的概念,会计算晶胞中原子占有个数,并由此推导出晶体的化学式。 2、主题: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知道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3、主题:第三节金属晶体 知道金属键的涵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能列举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模型。 知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与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的区别。 4、主题:第四节离子晶体 能说明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知道离子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与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的区别。 了解晶格能的应用,知道晶格能的大小可以衡量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强弱。 二、本章教材整体分析 (一)教材地位 本单元知识是在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以及化学键等知识的基础上介绍的,是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知识的延伸和提高;本单元知识围绕晶体作了详尽的介绍,晶体与玻璃体的不同,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离子晶体,从构成晶体的微粒、晶胞、微粒间的作用力,熔沸点比较等物理性质做了比较,结合许多彩图及详尽的事例,对四大晶体做了阐述;同时,本单元结合数学立体几何知识,充分认识和挖掘典型晶胞的结构,去形象、直观地认识四种晶体,在学习本单元知识时,应多联系生活中的晶体化学,去感受生活中的晶体美,去感受环境生命科学、材料中的晶体知识。 “本章比较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晶体结构和性质,作为本书的结尾章,与前两章一起构成“原子结构与性质、分子结构与性质、晶体结构与性质”三位一体的“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基本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结合前两章已学过的有关物质结构知识,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认识物质的结构及结构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内容体系 本单元知识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节简单介绍晶体的常识,区别晶体与非晶体,认识什么是晶胞:第二部分分为三节内容,第二节“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分别介绍了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结构特征及晶体特性,在陈述分子晶体的结构特征时,以干冰为例,介绍了如果分子晶体中分子问作用力只是范德华力时,分子晶体具有分子密堆积特征;同时,教科书以冰为例,介绍了冰晶体里由于存在氢键而使冰晶体的结构具有其特殊性。在第三节“金属晶体”中,首先从“电子气理论”介绍了金属键及金属晶体的特性,然后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描述了金属晶体的四种基本堆积模式。在第四节“离子晶体”中,由于学生已学过离子键的概念,教科书直接给出了NaCl和CsCl两种典型离子晶体的晶胞,然后通过“科学探究”讨论了NaCl和CsCl两种晶体的结构;教科书还通过例子重点讨论了影响离子晶体结构的几何因素和电荷因素,而对键性因素不作要求。晶格能是反映离子晶体中离子键强弱的重要数据,教科书通过表格形式列举了某些离子晶体的晶格能,以及晶格能的大小与离子晶体的性质的关系。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含综合测试题1套,共4套)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在多电子原子中,轨道能量是由以下哪些因素决定() ①能层②能级③电子云的伸展方向④电子自旋状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下列关于微粒半径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层数少的元素的原子半径一定小于电子层数多的元素的原子半径 B.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单核粒子,半径相同 C.质子数相同的不同单核粒子,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D.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 3.下列能级中可容纳电子数最多的是() A.6s B.4p C.3d D.4f 4.已知某元素+2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该元素在周期表中属于() A.ⅤB族B.ⅡB族C.Ⅷ族D.ⅡA 族 5.下列符号中表示电子云伸展方向的是() A.K、L、M、N B.s、p、d、f C.p x、p y、p z D.↑、↓ 6.下列各项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依次减小的是() A.H、Li、Na、K B.I、Br、Cl、F C.Na、Mg、Al、Si D.Si、Al、Mg、Na 7.主族元素A和B可形成组成为AB2的离子化合物,则A、B两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分别为() A.n s2和n s2n p4B.n s1和n s2n p4 C.ns2和ns2np5D.ns1和ns2 8.某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是另外两个电子层电子数之差,该原子核内质 子数为() A.18B.16C.8D.6 9.外围电子排布式为4f75d16s2的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应是()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电子云是在空间各个方向上伸展程度相同的对称形状 B. p电子云是平面“ 8”字形的 C. 2p能级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一定为1s22s22p5 D. 2d能级包含5个原子轨道,最多容纳10个电子 2. 下列图示中横坐标是表示元素的电负性数值,纵坐标表示同一主族的五种元素的序 数的是() 5. 下面有关“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各原子轨道的伸展方向按p、d、f的顺序分别为3、5、7 B. 只有在电子层、原子轨道、原子轨道伸展方向及电子的自旋状态都确定时,电子的运动 状态才能被确定下来 C. 原子核外可能有两个电子的运动状态是完全相同的 3.若某元素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价电子排布式为 A. 该元素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原子中共有 B. 该元素原子核外共有5个电子层 C. 该元素原子的M层共有8个电子 D. 该元素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 3个未成对电子 4. 下列各微粒中,各能层电子数均达到2n2的是( A. Ne, Ar B . F ,M(2+ C Al,『D . Cl ,Ar

D. 原子轨道伸展方向与能量大小是无关的 6. 当镁原子由1s22s22p63s2跃迁到1s22s22p63p2时,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A. 镁原子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这一过程中吸收热量 B. 镁原子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这一过程中释放热量 C. 转化后位于p能级上的两个电子的能量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D. 转化后镁原子与硅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7. 下列各组原子中彼此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A.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丫原子 B. 原子核外M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N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丫原子 C. 2p轨道上有一对成对电子的X原子和3p轨道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的丫原子 D. 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的X、丫原子 8. 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元素的原子序数。表中数字所对应的元素与它们在周期 表中的位置相符的是() N4J L上 Ji r— \]16\ C A. 答案A B . 答案B C . 答案C D . 答案D 9. X、丫、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Z同族,丫、Z同周期,W与X、丫既不 同族也不同周期;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丫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丫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YQ

高中化学选修三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三章第3章常见晶体结构晶胞分析归纳整理总结

1 1. 金刚石晶体结构(硅单质相同) 1mol 金刚石中含有 mol C —C 键, 最小环是 元环,(是、否) 共平面。 每个C-C 键被___个六元环共有,每个C 被_____ 个六元环共有。每个六元环实际拥有的碳原子数为 ______个。C-C 键夹角:_______。C 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__ SiO 2晶体中,每个Si 原子与 个O 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 每个O 原子与 个Si 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晶体中Si 原子与 O 原子个数比为 。 晶体中Si 原子与Si —O 键数目之比 为 。最小环由 个原子构成,即有 个O , 个Si ,含有 个Si-O 键,每个Si 原子被 个十二元环,每 个O 被 个十二元环共有,每个Si-O 键被__个十二元环共 有;所以每个十二元环实际拥有的Si 原子数为_____个,O 原子数为____个,Si-O 键为____个。硅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__,氧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_. 2 . 在NaCl 晶体中,与每个Na +等距离且最近的Cl -有 个, 这些Cl -围成的几何构型是 ;与每个Na +等距离且最近的 Na +有 个。由均摊法可知该晶胞中实际拥有的Na +数为____个 Cl -数为______个,则次晶胞中含有_______个NaCl 结构单元。 3. CaF 2型晶胞中,含:___个Ca 2+和____个F - Ca 2+的配位数: F -的配位数: Ca 2+周围有______个距离最近且相等的Ca 2+ F - 周围有_______个距离最近且相等的F ——。

2 4.如图为干冰晶胞(面心立方堆积),CO 2分子在晶胞 中的位置为 ;每个晶胞含二氧化碳分子的 个数为 ;与每个二氧化碳分子等距离且最 近的二氧化碳分子有 个。 5.如图为石墨晶体结构示意图, 每层内C 原子以 键与周围的 个C 原子结合,层间作用力为 ; 层内最小环有 _____个C 原子组成;每个C 原子被 个最小环所共用;每个 最小环含有 个C 原子, 个C —C 键;所以C 原子数和C-C 键数之比是_________。C 原子的杂化方式 是__________. 6. 冰晶体结构示意如图 ,冰晶体中位于中心的一个水分子 周围有______个位于四面体顶角方向的水分子,每个水分子通过 ______条氢键与四面体顶点上的水分子相连。每个氢键被_____个 水分子共有,所以平均每个水分子有______条氢键。 7. 金属的简单立方堆积是_________层通过_________对 _________堆积方式形成的,晶胞如图所示:每个金属阳离子的 配位数是_____,代表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金属的体心立方堆积是__________层通过 ________对________堆积方式形成的,晶胞如图: 每个阳离子的配位数是__________.代表物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