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州市STD高危人群性行为特征及艾滋病梅毒感染率的调查结果分析
2015年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与管理现状调查情况

建议
行政部门
规范医疗服务机构网络注册与维护工作。 加强对传染病报告管理的组织领导,组织辖区的传染 病报告督导检查,统筹规划和规范电子病历系统建设 。
疾控机构
提高传染病报告管理的业务指导水平,加强信息系统 网络直报用户和账户安全管理。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建议 医疗机构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薄弱环节 医疗服务机构网络维护工作有待完善
全省在册3191家相关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网络系统标准编 码登记和维护率为76.59%(2444/3191)。其中,深 圳市的55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为纳入网络系统标准 编码登记和维护。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疾病防控工作的网底机构,进行 网络系统标准编码登记和维护不仅仅是为传染病报告 提供便利,同时,也是整个疾病信息管理网络的需要
”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卫生事业发展指标
,要求在“十二五”期间实现“法定传染病报告率
(%)≥95%”的目标。 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法定传染病 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调查方案的通知》(国卫办疾
控函„2015‟648号)要求。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调查方案 2015年8月~9月,组织对珠海、中山、江门、韶关 、清远、广州等6个地市进行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 管理现状的现场调查。 对21个地市网络直报系统报告单位登记和维护情况 开展了核查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薄弱环节 医疗机构对传染病报告路径亟待理顺
部分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系统缺乏传染病查询、统计、 提醒报告和实验室结果反馈等基本功能; 部分医疗机构未建立检验和影像部门的阳性结果登记 制度,和异常检验结果的反馈机制; 疾病诊断例如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急 性出血性结膜炎和流行性感冒不够规范; 个别医疗机构为规避患者工作单位的填写,患者的职 业多填写散居儿童和不详,乙肝、丙肝报卡未填写急 、慢性,或者出现其他病种填写急、慢性的情况; 个别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培训的内容没有及时更 新,仍沿用5年前的课件,部分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培 训课时短,内容不全面、针对性不强。
安康市汉滨区艾滋病高危人群调查结果

安康市汉滨区艾滋病高危人群调查结果周华莉;陈晓玉;钱信黎;张世荣【期刊名称】《职业与健康》【年(卷),期】2006(22)23【摘要】目的了解吸毒者、女性性工作者和性病门诊初诊者3类艾滋病高危人群艾滋病感染情况、行为学特征和防治知识知晓情况。
方法在社区、娱乐场所、戒毒所、性病门诊集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HIV血清学检测,并通过问卷了解有关行为因素及防治知识知晓情况。
结果100例女性性工作者中未检出HIV感染者,60%的人从不或有时使用安全套,50%以上的人半年内可能得过性病,多数人治疗不规范。
96例吸毒者,HIV感染率1.04%,81.2%注射毒品,29.2%共用注射器吸毒,60.4%有商业性性行为,不使用安全套的占84.4%。
122例性病门诊初诊者中49.2%有商业性性行为,其中48.3%从未使用过安全套。
3类人群艾滋病传播途径及防治知识知晓率60%~85.4%。
结论3类高危人群存在自身感染或感染给他人性病、HIV的诸多危险因素,应开展综合干预措施。
【总页数】2页(P2095-2096)【关键词】高危人群;行为特征;防治知识;HIV【作者】周华莉;陈晓玉;钱信黎;张世荣【作者单位】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81.3【相关文献】1.2015年广州市STD高危人群性行为特征及艾滋病梅毒感染率的调查结果分析[J], 梁容娇;叶兴东;汤少开;何婉苹;庄锦填;林壬娇2.安康市汉滨区旧宅基地腾退复垦项目投资预算对比分析——以汉滨区2019年度17个镇办腾退项目为例 [J], 王捷;王志超;李杨;南庆伟;蔡彤彤3.安康市汉滨区山地辣椒栽培技术 [J], 梁静娜;贺佰成;叶淄;颜复美4.安康市汉滨区香菇产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 [J], 章波;王海燕;蒋晓琰;郑清芳;李云鸿;李欢;赵强;彭锐;王玲;徐信霞;张艳;汪德义5.昆明市2006年艾滋病高危人群规模调查结果分析 [J], 李琳;车忠民;张婉筠;刘俊;张燕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女性性服务者性病、艾滋病认知状况调查

女性性服务者性病、艾滋病认知状况调查戚桂平;周霞;闫红静;喻荣斌;胡晓抒【期刊名称】《中国公共卫生》【年(卷),期】2007(23)7【摘要】目的了解娱乐场所女性性服务者性病/艾滋病(STD/AIDS)知识知晓情况、相关态度及行为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为干预并评价实施效果提供依据。
方法对南京市某区娱乐场所的女性性服务者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
结果共调查76家娱乐场所209名女性性服务者,女性性病症状总知晓率为32.7%,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81.0%,不同文化程度对STD/AIDS知识正确知晓率有差异;最近一周平均每天接待1~3个客人的占81.9%;与固定性伴和与客人最近一次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40.1%和85.6%;3个月内更换场所和更换城市的女性性服务者分别占53.4%和24.3%;有性病症状时,57.4%女性性服务者选择正规综合性医院性病门诊就医。
结论娱乐场所性服务者的STD/AIDS相关知识仍偏低;女性性服务者高危性行为发生频繁且流动性强;娱乐场所行为干预应通过外展服务和同伴教育等方式有针对性开展,鼓励正确并坚持使用安全套预防STD/AIDS的传播。
【总页数】3页(P860-862)【关键词】女性性服务小姐;性传播疾病;艾滋病【作者】戚桂平;周霞;闫红静;喻荣斌;胡晓抒【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南京市六合区疾病预防控制分中心;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卫生厅【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9【相关文献】1.流动妇女性病艾滋病认知状况调查 [J], 毛京沭;宗占红;尹勤2.低龄女性性病患者艾滋病认知状况调查 [J], 沈悦3.桂西山区女性性服务者性病/艾滋病筛查及相关认知行为调查 [J], 林明环;简华慧;梁旭;蒙安定;班丽芬;黄永通4.450名公共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性病/艾滋病认知行为和患病状况的调查分析[J], 李初升;周志珊;邝西金;朱永坚;马励斌5.桂西山区女性性服务者性病/艾滋病筛查及相关认知行为调查 [J], 林明环;简华慧;梁旭;蒙安定;班丽芬;黄永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吸毒人群HIV感染情况及高危行为调查

共对 3 2名在 押 吸毒 人 员进 行 了 HI 抗 体 检 9 V 测 , 成《 完 吸毒者监测 调查 表 ) 7 2 8份 , 调查 对 象 全部
为男 性 。年 龄最 大 5 4岁 , 最小 1 7岁 , 均 3 . 平 2 7岁 。 婚姻状 况 : 婚 1 4例 ( 3 . ) 已婚 1 9例 ( 未 0 占 74 , 3 占 5 ) 离异 或丧偶 3 例 ( 1 . ) O , 5 占 2 6 。均 为本 省户
全 凯锋 谢 小艳 ,
( . 昌市青 山湖 区疾病预 防控 制 中心 , 1南 南昌 3 0 2 ; . 建县疾 病预 防控 制 中心 , 昌 3 0 0 ) 30 9 2 新 南 3 1 0
摘 要 :目的 : 深入 了解 吸毒 人 群 HI 相 关 高危 行 为 的发 生 情 况 , 针 对 吸 毒 人 群 开展 艾 滋 病 宣 传 干 预 提 供 科 学 依 V 为 据 。方 法 : 用 现 场 调 查 和 HI 采 V检 测 的方 法 了 解 吸 毒 人 员 HI 感 染 情 况 以 及 相 关 高 危 行 为 。结 果 : 某 戒 毒 所 V 在 3 2名 吸毒 人员 中检 测 出 1 例 HI 感 染 者 , 9 5 V 阳性 率 为 3 8 , 出 梅 毒 感 染 者 6例 , 性 率 为 15 % 。对 其 中 .2 检 阳 .3 2 8名 吸毒 者 进 行 问 卷 调 查 , 7 以静 脉 注 射 方 式 吸毒 和共 用 注射 器 的 比例 分 别 为 9 . 6 和 6 . 8 , 乱 发 生 率 和 13 3 3 性 最 后 一 次 性 行 为 的 安全 套使 用 率 分 别 为 7 . 6 和 1 . 6 。结 论 : 毒 人 群 HI 感 染 率 和 高 危 行 为 的发 生率 均 2 6 3 3 吸 V 很 高 , 加 大 对 吸 毒 人 群 进 行 艾 滋病 防治 知 识 宣 传 和 行 为 干 预 的力 度 。 应
现代性传播疾病研究报告

现代性传播疾病研究报告性传播疾病(STD)是一组主要由性行为接触或类似性行为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严重危害人群身心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包括以往所谓的性病主要是指梅毒、淋病、软下疳、及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等四种,亦称经典性病,STD还包括:艾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细菌性阴道炎、性病性盆腔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阴道念珠菌病、阴虱病、传染性软疣、乙型肝炎等30余种,其病种多,发病率高,危害大,已成为世界性的严重社会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被认为是当今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
一、传染源性病病人及其病原携带者是STD的主要传染源。
他们通过直接性接触或其它性行为感染他人。
性病病人有典型症状、体征,在生殖器损伤部位形成含有病原体的特有病变:粘膜病变出现浅表性炎症,及粘膜深部病变形成糜烂和溃疡,表面含有大量病原体的分泌物。
但是能够得以及时被发现的病人只是少数,大多数病人或因不去就诊或因被漏诊、漏报、误诊而未被及时发现。
尤其是那些症状不典型或无明显临床症状的患者及其病原携带者更易被忽略,或因未被发现,或因不肯就医,或因密而不告性伴而未被人所察觉,成为最为危险的传染源。
STD的高危人群包括下列一些,他们是主要的传染源来源。
1、妓女妓女卖淫是STD流行的主要原因。
妓女因其频繁从事卖淫活动常被感染,生殖道内含有大量病原体,有的感染后出现明显症状、体征而发病,也有的不出现症状,而成为更危险的传染源。
2、性乱者青少年未婚性乱者,离婚者,无业游民,长途汽车司机,采购推销员,特殊服务人员,归国劳务人员等性乱者多,感染机会也多。
3、吸毒者尤其是静脉药瘾者是AIDS及乙型肝炎主要感染者。
4、同性恋或双性恋者同性恋是当今STD急剧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性恋者相互间的性接触可引起AIDS、乙型肝炎、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疱疹感染等多种STD,是重要的传染源。
5、性病患者的性伴与配偶也是STD的主要高危人群。
6、供血者有些STD感染者血液内有病原体存在,若以这些人的血做血源,可传染给他人。
艾滋病高危人群的HIV、HBV、HCV和TP感染状况分析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年6月第6卷第17期DOI :10.19347/ki.2096-1413.202117006作者简介:陈利红(1983-),女,汉族,陕西汉中人,主管检验师,学士。
研究方向:免疫学检验。
*通讯作者:李姝霖,E -mail :237511297@.Analysis of infection status of HIV,HBV,HCV and TP in high-riskpopulation of AIDSCHEN Lihong 1,LI Shulin 2*(1.Hanzhong Second People's Hospital,Hanzhong 723000;2.Hanzho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Hanzhong 723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ection statu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hepatitis B virus(HBV),hepatitis C virus (HCV)and treponema pallidum (TP)in high-risk groups of AIDS.Methods From January 2018to January 2020,300cases of AIDS high-risk subjects with high -risk of AIDS were selected.The antibodies of HIV,HBV,HCV and TP were detec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and the infection of HIV,HBV,HCV and TP were counted,and whether the infection of HIV related to HBV,HCV and TP infection were analyzed respectively.Results Among 300AIDS high-risk subjects,the HIV infection rate was 11.67%,HBV infection rate was 13.67%,HCV infection rate was 42.67%,TP infection rate was 16.00%,double infection rate was 4.67%,triple infection rate was0.67%.The HIV infection rate of mal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female (P <0.05);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the infection rates of HIV,HBV,HCV and TP among different age groups (P >0.05).HIV infection was closely related to HBV,HCV and TP infection in AIDS high -risk subjects (P <0.05),and all of them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Conclusion The risk of HIV,HBV,HCV and TP infection in AIDS high-risk population is high,and multiple infection is easy to occur.The HIV infection in AIDS high-risk population is related to HBV,HCV and TP infection.Therefore,in clinical practice,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IV,HBV,HCV and TP infection in AIDS high-risk population should bestrengthened to elimate the potential risk of HIV transmission.KEYWORDS:AIDS;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epatitis B virus;hepatitis C virus;treponema pallidum;infectious diseases艾滋病高危人群的HIV 、HBV 、HCV 和TP 感染状况分析陈利红1,李姝霖2*(1.汉中市第二人民医院,陕西汉中,723000;2.汉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汉中,723000)摘要:目的分析艾滋病高危人群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乙型肝炎病毒(HBV )、丙型肝炎病毒(HCV )、梅毒螺旋体(TP )的感染状况。
吸毒人群HIV、HCV和梅毒感染调查

吸毒人群HIV、HCV和梅毒感染调查了解在金牛区范围内活动的吸毒人群HIV、HCV、梅毒感染现况,评价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实施3年的效果。
方法以哨点监测结合主动监测的方法,对辖区内吸毒人群进行综合监测和问卷调查,对抽样人群采取自愿采血检测HIV病毒。
结果共采样监测调查1 200人,总体HIV阳性率3.50%,梅毒阳性率0.58%, HCV阳性率23.50%。
其中2007年、2008年、2009年HIV阳性率分别为4.00%、4.75%和1.75%;2010年梅毒阳性率为1.75%, HCV阳性率为70.50%。
结论金牛区辖区范围内HIV感染控制措施整体效果较好,应在加强监测控制力度的同时做好对易感人群的健康教育,控制AIDS的传播,确保医疗输血安全和社会稳定。
艾滋病在中国正进入前所未有的空前快速增长期,正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逐步扩散和发展[1],已经引起国家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2]。
艾滋病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异常常并发其它病毒感染,而这些病毒通常与艾滋病病毒(HIV-1)有着相同的传播途径[3]。
目前全世界约有两亿HCV感染者,34OO万HIV感染者,HCV感染者中HIV感染率因传播途径、地区和人群的不同而变化较大,从0%~94%不等[4]。
静脉吸毒人群是我国艾滋病病毒(HIV)传播的主要人群[5,6],注射吸毒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方式[7]。
静脉毒瘾(IDHs)者中HIV合并HCV感染率要远远超过性传播、母婴传播和其他途径传播者的感染率。
为加强HIV病毒感染的预防与控制,2007-2009年成都市金牛区开展了中法降低危害项目,建立了吸毒者清洁针具交换健康咨询中心和美沙酮门诊,依托这2个机构,在吸毒人群中开展降低毒品危害健康教育活动,为了评价这些防治措施的效果,金牛区疾控中心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接受调查人群来自各社区介绍的社区吸毒者(主要)、戒毒所内吸毒人员、安康医院美沙酮门诊就诊者、社区健康咨询中心来访者,基本覆盖全区。
广州市男男性行为者的异性性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242中国艾滋病性病2021年3月第27卷第3期Chin J A丨DS STD Vol.27 No.3 Mar 2021 DOI: 10.13419/ki.aids.2021.03.06•论著•广州市男男性行为者的异性性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谭芷敏\黎静\陈晓滨、程伟彬2,江洪波、杨翌1(1.广东药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广州510310; 2.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州510317)摘要:目的了解广州市男男性行为者(MSM)近半年异性性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_方法2017年6月至 2018年4月,通过MSM社区组织招募丨8岁及以上MSM进行匿名电子问卷调查,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性行为特征、艾滋病知识、内化同性恋嫌恶(IH)和近半年异性性行为发生情况采用;r’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不同 特征的MSM近半年异性性行为发生情况;基于叉生分析法,分别评价IH和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间的相乘与相加交互作用结果568名MSM平均年龄为(27.58 ±5.94)岁,近半年发生异性性行为比例为19.37%。
非未婚[调整比值 比U0/?) =9.38,95%可信区间(67):4.7、18.42]、非同性恋性向(aOi?=2.50,95%CJ: 1.51〜4.15)和有IH者U〇i?= 1.81,95%C/: 1.07〜3.07)近半年发生异性性行为的风险较高;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W)/?=0J8,95%a:0.22〜0.64)和知晓艾 滋病知识者U〇/?=0.40,95%C/:0.23〜0.69)近半年发生异性性行为的风险较低叉生分析结果显示,丨H与婚姻状况、性向存在影响MSM近半年发生异性性行为的联合作用,但未观察到统计学意义上的交互作用;未发现IH和文化程 度、艾滋病知识存在联合作用结论广州市MSM近半年异性性行为发生率较高,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性向、艾滋 病知识和IH是影响因素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异性性行为;影响因素;内化同性恋嫌恶中图分类号:K 51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5662(2021)03-0242-05Heterosexual behavior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amo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in Guangzhou TAN Zhimin',LI Jing', CHEN Xiaobin1, CHENG Weibitr, JIANG Hongbo1, YANG Yi1.(/.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andBiostatistics, School o f Public Health,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310, Guangdong, China;2. Guangdong Second Provincial General Hospital, Guangzhou 510317, Guangdong)Correspondingauthor:YANGYi,Email:****************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81703282);the Project of the "13th Five-Year" Plan for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zhou (2018GZGJ67)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eterosexual behavior amo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 in Guangzhou. Methods Between Jun 2017 and April 2018, an anonymous electronic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was implemented among MSM aged 18 years and over through community organizations.Information on sociodemographic and sexual characteristics, knowledge of AIDS, internalized homophobia (IH) and heterosexual behaviors in the past 6 months were collected. Chi-squared tests and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s were performed to analyze the above different information of heterosexual behaviors in the past 6 months among MSM. Themultiplicative and addic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IH an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variables were evaluated based on the bifurcation analysis method. Results A total of 568 MSM aged (27.58士5.94) years old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The rate of heterosexual behavior among MSM was 19.37%. The MSM with unmarried (aO/?=9.38, 95%C/: 4.77-18.42), self-identified as non-homosexual (aO/?=2.50, 95%C/: 1.51-4.15) and IH (aO/?=l.81, 95%C/: 1.07-3.07)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heterosexual behavior in the past 6 months, while college education or above (aO/?=0.38, 95%CI:0.22-0.64) and awareness of AIDS knowledge (aO/?=0.40, 95%C/: 0.23-0.69) were less. The results of bifurc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IH and marital status and sexual orientation could jointly affect the heterosexual behavior of MSM. However, no statisticalinteractions were observed. No jointly actions affecting heterosexual behavior of MSM were found between IH and education level and knowledge of AIDS. Conclusion Relatively high rate of heterosexual behavior was noticed among -------------------------------MSM in Guangzhou. 丁he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收稿日期:2020-()6-06;修回日期:2020-10-20 education level, marital status, sexual orientation, AIDS基金项目:国家A然科学基金(81703282);广州市竹学社会科学 发展“十二•五”规划2018年度共建课题(20丨8GZGJ67)第一作者简介:谭芷敏(1994一),女,广东省茂名市人,硕士 在读,从事传染病流行病学丁.作Em ail: 9234463丨4@(丨q.rom 通信作者:杨翌,教授,硕士生导师,Em ail: y angyigz@丨63.c.(m i knowledge and IH.Keywords: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heterosexual behavior; influencing factors; internalized homophobia中_艾滋病性病2021年3月第27卷第3期Chin J AIDS STD Vo丨.27 No.3 Mar 2021243我国男男性行为者(M S M)社区内的艾滋病病毒 (H1V)感染例数一直在持续增加,M S M已成为各类 高危人群中感染率最高的人群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及梅毒抗体 。结果: 共调查 1 0 9 1 人, 其中调查 F S Ws 5 9 1 人、 M S M 3 0 0人、 D U S 2 0 0人, 三类高危人群梅 毒艾滋 病知 晓率 由高到 低依 次 为 D U S ( 7 3 . 5 %) 、 M S M( 6 2 . 3 %) 、 F S Ws ( 5 9 . 4 %) 。M S M 人 群 的梅 毒 感 染率和 H I V感染率均最高, 分别是 9 . 3 %和 2 . 7 %, 三类高危人群梅毒感染率和 H I V抗体感染率的组间 差异均 有统 计学 意义 ( P值均 < 0 . 0 5 ) 。结论 : 广州 市 高危 人 群 的性 病 艾滋 病 疫情 严 峻 , 危 险 因素 广 泛 存在 , 仍需 要加 大干 预控制 力度 , 严格 监测 和控 制高危 人群 性病艾 滋病 发病率 , 提高 性病 艾 滋病 防治 工 作 的效 果 。
g r o u p s , f e m a l e s e x w o r k e s( r F S Ws ) , m e n w h o h a d s e x w i t h m e n( MS M)a n d d r u g u s e r s( D U S )
L I A N G - j i a o , Y E 一 d 0 , T A N G S h a o — k a i , H E W a n  ̄i n g , Z HU A N G J i n — t i a n , L I N R e n - j i a o ( G u a n g z h o u I n s t i t u t e o fD e r m a t o l o g y , G u a n g z h o u 5 1 0 0 9 5 ,C h i n a )
we r e s u r v e y e d b y f a c e — t o — f a c e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t h e n v e n o u s b l o o d we r e c o l l e c t e d t o b e u s e d t o d e t e c t HI V a n d s y p h i l i s a n t i bo d y. Re s ul t s:A t o t a l o f 1 0 91 p e r s o n s we r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d,i n c l u di n g 5 91 F S W s,3 00 MS M ,2 0 0 DUS,t h e a wa r e n e s s r a t e o f s y p h i l i s a nd HI V/AI DS i n t h r e e h i g h — is r k g r o u ps we r e 73 . 5% o f DUS ro g u p,MS M 6 2. 3 % ,a n d FS Ws 5 9. 4%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Th e s y ph i l i s i n — f e c t i o n a n d HI V i n f e c t i o n r a t e i n MSM g r o u p we r e t h e h i g h e s t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we r e 9.3% a n d
Co r r e s po n d i n g a u t h o r : Y E - d 0 , E— mai l : x i n g d o n g y e @ 21 c n . c o m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 T o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h i g h - r i s k p o p u l a t i o n o f H I V / A I D S a n d s y p h i l i s i n f e c —
( 广州 市皮肤病 防治所, 广东 广州 5 1 0 0 9 5 )
[ 摘要 ] 目的 : 了解广州 市高 危人群 艾滋 病及 梅毒感 染状 况 , 分析相 应人 群 的艾滋病 及梅毒 流行趋 势 , 为制定艾 滋病 防治 策略 和干预 措施及 效果 评价 提供依 据 。方法 : 2 0 1 5年 5 ~1 0月对 广州市 女性性 工 作 者( F S Ws ) 、 男男 同性 恋者 ( M查 , 采 集静 脉血 检 测 H I V
性病
学 杂志 2 0 1 6年 1 0月 第2 3卷 第 5期
3 4 1
公 共 卫 生
・
2 0 1 5年 广 州 市 S T D高 危 人 群 性 行 为 特 征 及 艾 滋 病 梅 毒 感 染 率 的调 查 结 果 分 析
梁容娇 , 叶兴 东, 汤少开 , 何婉 苹 , 庄锦 填 , 林壬娇
[ 关键 词 ] 高 危人群 ; 性行 为特 征 ; 艾 滋病 ; 梅 毒 ; 感 染 [ 中图分 类号 ] R 7 5 9 [ 文献标 识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8 4 6 8 . 2 0 1 6 . 0 5 . 0 1 4
t i o n s t a t u s i n Gu a n g z h o u,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t o t h e c r o wd o f HI V/AI DS a n d s y p hi l i s e p i d e mi c t r e n d a - n a l y s i s,a n d t o p r o v i d e t h e da t a f o r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HI V/ AI DS pr e v e n t i o n a n d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me a s u r e s a n d e f f e c t e v a l u a t i o n .M e t h o d s :F r o m Ma y t o O c t o b e r ,2 0 1 5,i n G u a n g z h o u,t h r e e
I nv e s t i g a t i o n a nd Ana l y s i s o f S e x ua l Be ha v i o r a l C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HI V/ AI DS /Sy p hi l i s n- I f e c t i o n Ra t e a mon g STD Hi g h- r i s k Po pu l a t i o n i n Gua ng z h o u,2 0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