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集备计划
初一语文上册教学计划进度表

初一语文上册教学计划进度表日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第一周课文《我的学校》 1. 了解课文内容2. 能够流利朗读课文课文《开学第一课》1. 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2. 能够独立完成课后习题第二周诗歌《秋思》 1. 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意义2. 能够朗读诗歌课文《钱钟书的童年》1. 了解钱钟书的童年生活2. 理解文章的写作技巧第三周课文《读书》 1. 理解读书的重要性2. 学会提取文章中的关键信息课文《追梦》 1. 了解梦想的重要性2. 理解梦想实现的路径第四周课文《文言菩萨蛮》1. 学会理解古代文言文2. 了解该文的背景和作者课文《转贴之本》 1. 了解网络文化的特点2. 学会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第五周课文《促膝谈心》 1. 学会进行有效的交流2. 了解家庭沟通的重要性课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 理解人生的困惑与迷茫2. 掌握该文的主题与结构第六周课文《李商隐的诗》1. 了解李商隐的诗歌创作背景与特点2. 学会赏析古代诗歌课文《桃花源记》 1. 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流传与影响2. 掌握该文的主要内容第七周课文《鲁迅先生》 1. 了解鲁迅的生平与思想2. 掌握该文的主题与写作风格课文《猜不透的人》1. 学会理解人物的心理变化2. 掌握文中的推理技巧第八周课文《诗意布册》 1. 了解电子书的特点与优势2. 学会对比传统书籍与电子书的利弊课文《黄金时代》 1. 掌握该文的主要情节与主题2. 理解现代文学作品的特点第九周课文《古诗十九首》1. 学会鉴赏古代诗歌作品2. 掌握古诗词的基本修辞手法课文《国学典籍》 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作2.学会读懂古文第十周课文《有鹿》 1. 能够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2. 学会运用寓言故事解决现实问题课文《做我自己》 1. 理解个人成长与价值观的重要性2.掌握辨别与坚持自我第十一周课文《过五关斩六将进大宫》1. 了解中国古代传说故事2. 掌握传说故事的基本结构课文《移情自鉴》 1. 学会感悟并改进自己2. 了解散文的特点与写作手法第十二周课文《读史使人明智》1. 掌握读史的重要性2. 了解历史的教育意义课文《言者无罪》 1. 理解言论自由的重要性2. 了解言论自由的限制第十三周课文《老舍先生》 1. 了解老舍的生平与创作成就2. 学会分析戏剧作品课文《种豆南山下》1. 理解课文中的丰富意象2. 能够描绘自然景物第十四周课文《胡人语》 1.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性2. 学会宽容和尊重不同文化课文《鸟儿的葬礼》1. 理解生命和死亡的意义2. 学会感受自然与生命第十五周课文《大雁》 1. 了解迁徙动物的生活方式2. 学会观察和记录自然现象课文《在办公室里》1. 了解办公室文化的特点与问题2. 学会有效的沟通和协作第十六周课文《登上了北极》1. 能够体会探险家的勇气和毅力2. 学会向成功者学习课文《时间与生活》1. 理解时间的价值和利用2. 学会合理安排时间第十七周课文《思乡》 1. 了解离乡背井的人们的感受2. 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课文《两只蝴蝶》 1. 学会绘画与创作2. 掌握寓言的写作技巧第十八周课文《孔庙谈古》 1. 了解孔子的思想与教育成就2. 学会崇尚传统文化课文《桥》 1. 理解文学作品的隐喻意义2. 学会赏析隐喻的运用第十九周课文《亲情》 1. 学会发现身边的亲情故事2. 表达对亲人的感激之情课文《鸸鹋》 1. 掌握写动物的描写技巧2. 了解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第二十周课文《读死书》 1. 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关系2.学会读懂古代文献课文《停云》 1. 理解诗的意境和抒情2. 学会欣赏与创作诗歌以上是初一语文上册教学计划进度表,根据实际情况可能会有一些调整,具体教学进度以教师的安排为准。
七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记录

七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计划_七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记录七年级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为落实学校和教研组工作计划,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语文教师的业务素质,构建有效课堂,依据本学期学校总的工作方针特制订我七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计划如下:一、本学期七年级语文教学指导思想以新修订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以阅读和写作为重点,加大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力度,努力创设良好的语文教学环境,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课内外知识的结合,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树立科学的、民主的、开放的、以人为本的语文教育观念,不断地探索能适应学生发展和学生实际需要的新教法,在语文教学中有步骤地落实语文组的人文化的语文教育理念。
二、具体工作及主要措施1、深入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是学习了解新修订版与试行稿的区别,加强新的教育理论和语文教学研究的新成果、新经验的学习,力求改变课堂教学中陈旧的、过时的方法,把语文教学同素质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要在教学之余,利用一切时间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2、备课组内加强集体备课:坚持进行集体备课,找出疑惑点,着力搞好二次备课,把集体的智慧和个人的特色有效地结合。
解决单元教学的要点、难点,并且及时反思上一阶段的教学。
七年级语文备课组的集中备课时间是:每个周三的下午4、加强老师之间的教学交流,同年级老师之间互相听课,互相学习与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5、认真对待学校每学期组织赛课活动,学科组同备同上一堂课,把集体备课的成果展示出来,接受学校语文组的监督评价。
6、做好关于命题的工作,从拟卷到考试分析再到试卷分析,尽可能提高大家的命题能力。
徐州市普通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初中学科教学进度表

八年级
期中: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八年级上册第至第单元
期末: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八年级上册第至第单元
九年级
期中: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九年级上册第至第单元
期末: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九年级上册第至第单元
数学
七年级
期中完成七(上)前三章。期末完成七(上)全册。
八年级
期中:八年级上册:第、、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前四首,大作文不少于篇,小作文每周篇。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
期末:八年级上册:第、、单元,“课外古诗词背诵”后四首,大作文不少于篇,小作文每周篇。名著阅读为《昆虫记》。期末测试的内容为全册。
九年级
期中:九年级上册:第、、、单元,“课外古诗词背诵”全部,大作文不少于篇,小作文每周篇。
徐州市普通中学-学年第一学期初中学科教学进度表
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年月日
学科
年级
教学进度和要求
语文
七年级
期中:七年级上册:第、、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前四首,大作文不少于篇,小作文每周篇。名著阅读《朝花夕拾》。
期末:七年级上册:第、、单元,“课外古诗词背诵”后四首,大作文不少于篇,小作文每周篇。名著阅读为《西游记》。期末测试的内容为全册。
八年级
期中完成八(上)前三章。期末完成八(上)全册。
九年级
期中完成第、、章。期末完成第、、、章。
物理
八年级
期中完成第三章;期末完成八(上)和八(下)第七章。
九年级
期中完成第十三章;期末完成九(下)第十五章。
化学
九年级
期中教完“上教版”第章。期末教完“上教版”第章第节。
政治
七年级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参考范本(三篇)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参考范本学生基本情况学生刚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部分学生可能学习兴趣不高,应付学习;也有能较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劲头十足,因此学生差异较大。
尽管如此,生物是新学科,从基础而言,可以说他们在同一起跑线上,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好生物的信心,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
新的学校,新的班级,新的知识,新的方法,好比一张崭新的白纸,最容易设计最精美的画面,对于我们正在推行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洋思教学模式,是很好的机会,孩子们收获多多,我们很有信心。
教材内容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
本学期的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一、认识生物,包括奇妙的生命现象、严整的生命结构和生物的生活环境,共三章;二、形形色色的生物世界,主要内容是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动物、微生物和生物的分类。
教学目标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5、学生能将生物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教学的措施和方法1、加强集体备课与教研,把握课标与教材,摸清学情,有的放矢,高效备课。
2、改进教法,用好“先学后教,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构建高效课堂。
3、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课堂的一切活动围绕学生的学展开。
4、严格要求独立完成作业,严禁抄作业现象。
5、努力限度地组织课堂“兵教兵”,更好地发挥集体的力量,以达到培优补差。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部编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优秀3篇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部编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优秀3篇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将带着新的期许奔赴下一个挑战,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做教学计划头疼,以下是编辑给大伙儿整理的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优秀3篇,仅供借鉴。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篇一一、指导思想: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
以学校和教导处工作计划为中心,围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为目的,大力推进课程改革,深入贯彻语文新课标,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增强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对新教材的培训、研究,寻求实施新课程的策略;深入课堂,适时反思和总结,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学情分析: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七(2)、七(4)班语文教学。
七二班有学生52人,七四班有学生54人。
经过上学期的学习锻炼,突出的特点是:1、学生对语文课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拓展。
2、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
3、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有浓厚的兴趣。
4、课堂上有能带头的好学生,课堂教学开展能顺利进行。
5、七(2)班的学生学习的活跃性稍高,敢于大胆展示自己,七(4)班的学生整体情况略好一些,女生学习的踏实、稳定远高于男生,较能起到一定的带领作用。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写作水平低下,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语文学习惯不是很好,如能坚持写日记的同学、能搞好课外摘抄的同学不是很多。
3、学习探究的趣味并不能持久,有些浮躁,只有少部分同学能踏实去做。
4、这两个班的学生爱读书但却不会读,这一点需要去培养。
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教材有所变动,设立了成长、爱国、名人、道德修养、科幻探险、动物与人六个单元主题,不仅对课文的篇目进行了小幅度的调整,同时将作文从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独立出来,有了明确的要求。
改变的篇目大多为原人教版语文科目,只是调整了存在顺序与位置,少部分科目为新添内容,阅读部分,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语言文字两个方面作了整合,并以整体感悟、品味语言、理清思路、把握意蕴、抓住要点、发表见解为阅读能力的实践环节,全面考虑、组织单元;综合性学习由原先的六个更改为三个,第二、四、六单元为三次规模比较大的综合性活动。
初一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5、秋天的怀念 教案

1.课文标题是“秋天的怀念”,请问文中怀念的是谁?文中有几次写到秋天?为什么是秋天的怀念? 明确:文中怀念的是“母亲”。两次写到秋天。之所以是“秋天的怀念”,一是因为母亲是秋天病逝的,秋天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二是因为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三是因为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课文以此为题,是为了更好地抒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二)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教师有选择地出示下面的习题共学生练习。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加强知识的运用拓展,老师也给大家设计了一些习题,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请看:课文最后一段为什么详写各种颜色的菊花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结尾重复母亲“好好儿活”的话,有什么深意?
明确:这段话中的一连串排比句表面上是在描写北海菊花的美丽,实际上是用象征的手法,赋予菊花深刻的含意。作者之所以浓墨重彩地写菊花,恰恰是对母亲生前那句“好好儿活”的觉悟解读,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菊花象征作者对生命的渴望与眷恋。结尾重复母亲“好好儿活”的话,揭示了主旨。“我”说“要好好儿活”,体现出了心中的坚强与自信,我明白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找到了自我,感悟到了生活的真谛。
明确:动作、语言描写。“扑”、“抓”两个动作,说明母亲非常在意“我”的内心感受,害怕儿子禁不住打击,失去生活的勇气;“忍”写出了母亲尽管十分悲痛,却抑制悲伤鼓励、安慰儿子的痛苦心情。母亲说“好好儿活”,带着几分无奈,几分顽强,母亲知道自己的生命也许不长了,却仍在不屈地与病魔搞争,不希望看到身怀病痛的儿子失去与病魔抗争的信心,推动生活下去的勇气。
2.(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明确:动作描写。“悄悄”出去是为了让“我”尽情发泄心中的苦痛,期待“我”能恢复平静和理智,也突出了母亲的谨慎小心,说明母亲怕让儿子痛苦,让儿子伤心;“偷偷”表现了母亲不放心“我”,关注着“我”,表现了母亲的慈爱和细心。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集体备课计划与记录解析

官墩九年制学校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七年级语文)
集
体
备
课
计
划
官墩九年制学校教科室
二零一七年八月三十日
官墩九年制学校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计划
备注:本计划表在学期初一周内上交教科室存档。
官墩九年制学校教科室制
(七年级语文)
集
体
备
课
记
录
官墩九年制学校教科室
二零一七年八月三十一日
七年级语文第1次集体备课记录
备注::1:本次集体备课活动结束后请附本次详细导学案一份
2:本记录表在集体备课结束一周内上交教科室存档。
官墩九年制学校教科室制。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进度表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安排
备注
1
9.2—9.7
开学第一课《春》
1+3
开学
2
9.10—9.14
《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
3+2
3
9.17—9.21
《古代诗歌四首》热爱写作
2+2
4
9.24—9.28
《秋天的怀念》
3
24号中秋节
5
10.1—10.5
国庆节
6
10.8—10.12
《散步》《散文诗二首》
2+2
质量检测
7
10.15—10.19
《世说新语》二则写作:学会记事
3+2
8
10.22—10.26
综合性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3
9
10.29—11.2
《再塑生命的人》《论语》十二章
2+2
10
11.5—11.9
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名著导读
1+2
11
11.12—11.16
1+2
质量检测
17
12.24—12.28
《寓言四则》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
2+1
18
12.31—1.4
《西游记》精读与跳读
3
元旦节
19
1.7—1.11
课外古诗词诵读期末复习
2
20
1.14—1.18
期末复习
2
期末调研
课外古诗词诵3
《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
2+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集备计划
集备组长:
组员:
本期语文教学仍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的教学工作为依据,“以教带研,以研促教”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落实常规工作,夯实基础,使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
通过倡导和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情感、高效的语文课堂,有效落实素质教育,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现对本学期教学集备工作计划如下:
1、认真备课,每周集备二次。
时间为周二第三节、周四的第四两节。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
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做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2、积极开展读书活动。
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每周做二至三篇的读书笔记,写在摘抄本上,周一检查。
3、配合教材内容有选择地做周记。
本学期加强片段作文训练,可从人物描写、场面描写、景物描写等角度有计划的进行。
每二周写一篇作文。
教会学生自批作文。
4、每周2-3节课要求学生利用10分钟写一页的钢笔字,计划本学期开展硬笔书法比赛。
5、坚持课前三分钟训练,按座位号轮流,要求学生选择美文到讲台大声流利地朗读,还可利用早读课朗读课文或课外古诗词,培养学生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感打下基础。
6、每周一节校本课程课,本期学习《朱子文化与修养》中的《修身篇》,反复诵读,熟读成诵。
定期举行朗诵比赛、背诵比赛、书写心得体会,形式多样,既让全体学生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的滋养,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7、本学期教学目标:
在期末统考中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均为全县第一。
培扶措施:
1、课外辅导,利用晚修,自己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2、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发挥优生的优势,指名让他带一名差生,介绍方法让差生懂得怎样学,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3、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
4、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课堂上有意识给他们制造机会,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吃得好。
5、对差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
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并安排课外作品阅读,不断提高做题和写作能力。
6、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尤其是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气。
7、充分了解差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8、重视中等成绩学生,保持其成绩稳定和提高。
9、必要时与家长联系,协助解决差生的学习问题。
10、优生要鼓励他们多做创新的事情,在知识的运用上多下功夫。
集备进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