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813地质与地貌学考研试题

合集下载

地貌学考精彩试题A卷和B卷及问题详解.doc

地貌学考精彩试题A卷和B卷及问题详解.doc

黄冈师范学院2011— 2012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考试课程:地貌学考核类型:考试 A 卷考试形式:闭卷出卷教师: XXX考试专业:地理科学考试班级:地理201101、02 班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 4× 5=20 分)1、冰斗:2、黄土塬:3、雪线:4、河漫滩:5、雅丹地貌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地貌学是研究地表的形态特征、、分布及其的科学。

2 地貌学是介于学与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3、天然河道中的水流具有环流和流两种方式。

4、一个被抬升起来的石灰岩高原,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区域Karst 地貌的发育将经历如下几个阶段:幼年期、期、期和老年期。

5、黄土的主要矿物成份是、和。

6、滑坡的三要素为、、和。

7、坡面侵蚀坡面侵蚀只出现在降雨和冰雪融水时期,有两种主要的作用过程。

一是 _____ 作用,二是 _____________作用。

8、岩石的可溶性主要取决于岩石的与岩石。

9、冰川运动的速度为每年几十到几百米不等,速度大小主要取决于冰床或冰面与冰川。

A卷【第1页共2页】10、未改变自然地貌基本形体的人工地貌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另一种是。

三、填图题 ( 每一小题 1 分,共 10 分 )下图为滑坡纵切面示意图,请根据图示滑坡的特征,指出下图中1-10 所指的名称。

图 1 滑坡纵切面示意图1—2—3—4—5—6—7—8—9—10—四、简答题(每 1 小题 8 分,共 24 分)1、简述地貌形成与演化的动力类型。

2、简述河流阶地的与主要特征。

3、简述黄土的主要特征五、论述题(每 1 小题 13 分,共 26 分)1、论述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2、分析湖北省地貌的特征及其成因。

A卷【第2页共2页】黄冈师范学院2011— 2012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考试课程:地貌学考试形式:闭卷考试专业:地理科学考核类型:考试 B 卷出卷教师:何栋材考试班级:地理201101、02 班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 4× 5=20 分)1、河漫滩2、风沙流3、新月形沙丘4、黄土梁5、断层崖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西南大学自然地理考研真题00-17打印版

西南大学自然地理考研真题00-17打印版

西南⼤学⾃然地理考研真题00-17打印版西南⼤学⾃然地理考研真题2000年1、季风在海洋和⼤陆之间的⼴⼤地区,以⼀年为周期,随季节变化⽽⽅向相反的风系。

季风是海陆件季风环流的简称,它是由⼤尺度的海洋和⼤陆件的热⼒差异形成的⼤范围热⼒环流。

夏季由海洋吹向陆地的风为夏季风,冬季由⼤陆吹向海洋的风为冬季风。

⼀般来说,夏季风由暖湿热带海洋⽓团或⾚道海洋⽓团构成,冬季风则由⼲冷的极地⼤陆⽓团构成。

2、厄尔尼诺为西班⽛⽂,意为“圣婴”,秘鲁渔民⽤以称呼圣诞节前后南美沿岸海温上升现象,⽓象学家和海洋学家则⽤以专指⾚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现象。

在有的年份,由于⼤⽓环流变异,亚热带环流周期性南移,东南信风减弱,引起⾚道逆流南下,热带暖⽔淹没了较冷的秘鲁寒流,海温升⾼,上涌海⽔与沿岸冷⽔消失,导致海洋⽣物和寄⾷鸟类死亡、腐烂,并释放⼤量H2S 进⼊⼤⽓,⾚道东太平洋秘鲁流的这种变化,如果⽔温增加超过0.5℃,持续时间达6个⽉以上,称为厄尔尼诺。

3、准平原准平原是在温润的⽓候条件下,地表经过长期的风化和流⽔作⽤形成的接近平原的地貌形态。

作为⼀种⼤规模的夷平⾯,也可因构造上升⽽成为⾼原⾯或发⽣变形、或被切割后仅保存⼭岭顶部成为峰顶⾯。

是在湿润⽓候条件下,地表经长期风化和流⽔作⽤形成的接近平原的地貌形态。

假设⼀个原始⾯经过侵蚀和堆积,经历幼年期、壮年期、和⽼年期的地貌,就是准平原,也就完成了⼀个侵蚀循环,此后如果再度出现地壳抬升或基准⾯下降,便进⼊了另⼀个侵蚀循环。

4、雪线某地某⼀海拔⾼度上,可能存在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这⼀⾼度带称为固态降⽔的零平衡线,通称雪线。

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之间的界线叫雪线。

⽓温、降⽔量和地形是影响雪线⾼度的三个主要因素。

冰川分布⾼度受雪线的严格控制,任何地区如果地表没有⾼出雪线就不可能形成冰川。

5、⾃然综合体在地球表层由彼此密切联系的各⾃然地理成分有规律地组合⽽成的统⼀整体。

包括⾃然区划和⼟地类型的各级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813土力学考研真题题库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813土力学考研真题题库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813 土力学题库(二)
一 、 填空题 (1) 土的粒径级配曲线的特征可用不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来表示,当不均匀系
数 ≥5 、曲率系数 1~3 ,土的级配良好。
(2) 塑性指数 IP=ωL-ωP ,表示 土处于可塑状态时土的含水率可变化
幅度 ;

p
液性指数 IL=
l
p
土样的破坏面与最大剪应力面是一致的。(√ ) 8.墙后填土的固结程度越高,作用在墙上的总推力就越大。( × ) 9.一般压缩性小的地基土,若发生失稳,多为整体剪切破坏形式。(√ ) 10.地基土受压时间越长,变形越大,孔隙水压力也越大。( × )
七、名词解释
1.流网 答:由流线簇与等势线簇相互正交形成的网格,称为流网。 2.流土与管涌 答土体渗透破坏的两种形式。由渗流产生的土体的整体浮扬或隆起称流土。渗 流时较小土颗粒被渗流沿土体孔隙带出土体的现象称管涌。 3.固结快剪试验 进行土样的抗剪强度指标实验时,先将试样固结,然后以较快的速度对土样 进行剪切。 4.简化毕肖普条分法 计算边坡稳定时,将滑动土体分条,假定土条间只有法向力的作用,即忽略 条间切向力的作用。 5.前期固结应力(先期固结应力) 土体在历史上受到过的最大有效固结应力称为前期固结应力。
八、简答题
1.粘性土的压实性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在工程中,对粘性土进行压实时, 为何要严格控制含水量(率)?
答:粘性土的压实性与压实功能和含水量有关,还与土体本身性质(如颗粒 级配等)有关。——4 分
在压实功能一定时,土的压实干密度与土的含水量有关,当土在某一含水量
下土的压实干密度达到最大值时,这时的干密度称为最大干密度,此时所对应的 含水量为最优含水量。土体在压实的过程中要控制在最优含水量附近,才能保证 碾压最密实。——6 分

西南大学考研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真题(2000-2012)

西南大学考研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真题(2000-2012)

人文地理学部分(2001年)一、名词解释(15)1、中东2、地理大发现3、大洋洲4、尼罗河5、巴黎盆地二、简述题(20)1、世界地理环境结构的地域分异规律。

2、战后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分布的影响。

三、填图题(图略)在图上填出:(15)1、统一后的德国国界和国名;(1)2、鲁尔区的大致范围;(2)3、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中德(部)运河、基尔运河;(各1)4、城市:不莱梅、汉堡、柏林、波茨坦、波恩、法兰克福、慕尼黑;(各1)四、论述题1、对比分析北美和拉美的经济发展条件和特征。

(30)2简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20)(2002年)一、名词解释(20)1、中国经济地理2、人口构成3、华南农业区4、京津唐工业地带5、经济地带二、分析论述题(80)1、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2、说明我国农业生产地域分异的基本态势。

3、说明新中国工业布局演变的特点。

4、说明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基本内容。

5、结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说明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和方向。

(2003年)一、名词解释(6*5=30)1、国民生产总值GNP2、第三次科技革命3、后发优势4、涓滴效应5、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6、点—轴开发模式二、填图题(25)在日本地图上填绘日本八大地方(区)、十三个经济地域(要求划出各地方、各经济地域的大致界限并在相应位置写出其名称),并在相应位置填出东京、大阪、北九州、札幌四个城市。

三、简答题(3*15=45)1、简述中国西南区农业地理特征。

2、浅述基本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和动因。

3、简析现代科学技术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四、论述题(2*25=50)1、试析当代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基本功能。

2、试析城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基本功能。

(2004年)一、名词解释(5×6=30)1、经济区位2、网尼克指数3、“三湾一海”地区4、霍尔木兹海峡5、温带海洋性气候6、区际商品率二、简答题1、主导产业有哪些基本特征?选择主导产业的判断指标主要有哪些? (15)2、试述城市化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

《地貌学》练习题

《地貌学》练习题

《地貌学》练习题一、选择题1、详尽叙述我国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分布、成因及区域特征的著作是()A、《禹贡》B、《水经注》C、《梦溪笔谈》D、《徐霞客游记》2、下列地貌类型不属于断裂地貌的是()A、单斜山B、掀斜山C、断层谷D、断层崖3、下列风化壳类型属于岩浆岩化学风化早期阶段的是()A、硅铝一碳酸盐型B、硅铝粘土型C、高岭土型D、铁铝型4、下列地貌类型不属于褶皱地貌的是()。

A单斜山B掀斜山C背斜山D猪背山5、下列风化壳类型属于岩浆岩化学风化中期阶段的是()。

A硅铝---碳酸盐型B 高岭土型C砖红壤型D铁铝型6、工程建设上一般采用块体的稳定系数K值是()。

A K=1B 1<K<2C 2<K<3D 3<K<47、坡地重力地貌的触发因素最主要的是()A、重力和生物B、重力和水C、风和人类活动D、冰川和地震8、下列哪组地貌类型全属山区河床地貌()A、石质浅滩、沙波B、石质深槽、心滩C、岩槛、壶穴D、边滩、江心洲9、在喀斯特水的垂直分带中有利于垂直和水平地下溶洞发育的地带是()A、垂直渗透带B、季节变动带C、水平流动带D、深部滞流带10、三角洲位于河口的哪段()。

A近口段 B河口段C口外海滨段D后滨11、对碳酸盐岩石溶蚀最强的溶蚀因素是()。

A大气中CO2B有机成因CO2C无机成因CO2 D有机酸12、在喀斯特水的垂直分带中有利于蜂窝状小洞穴发育的地带是()。

A垂直渗透带B季节变动带C水平流动带D深部滞流带13、符合下列地貌特征,属于喀斯特地貌的哪种类型()①地表喀斯特地貌以干谷为主②地下喀斯特地貌以溶隙、溶孔及溶洞为主A、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型B、地中海型C、温带型D、干燥型14、风沙流搬运的沙量主要集中在离地面的距离()A、0—10cmB、10—20cmC、20—30cmD、30—40cm15、《汉书·地理志》中“白龙滩,乏水草,沙形如卧龙”所描述的是哪种地貌类型()A、沙丘B、风蚀谷C、风蚀雅丹D、风蚀残丘16、符合下列地貌特征,属于喀斯特地貌的哪种类型()。

考研地质学综合考研复习题

考研地质学综合考研复习题

1、岩石圈:软流圈上部的地球部分称为岩石圈。

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固体物质。

2、地壳:是固体地球的最外圈层,由岩石组成,是相对刚性的外壳。

其下届为莫霍面与地幔分开,平均厚度16km3、矿物:是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4、岩石结构:反映岩石中矿物本身的特点及颗粒之间的组构特点,如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粗细及均匀程度等。

5、岩石构造:指岩石中不同矿物、矿物集合体之间或与其它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充填方式等所反映出来的外貌特征。

6、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7、层理构造:是由于沉积物的成分、结构、颜色等的不同而在垂向上显示的成层性质8、标准化石:指那些演化速度快、地理分布广、数量丰富、特征明显、易于识别的化石。

利用标准化石不仅可以鉴定地层的时代,也可以用于地层的年代对比9、地层层序律:是指在岩层形成后,如未受到强烈地壳运动影响而颠倒,那么先沉积的在下,后沉积的在上,并保持近于水平状态的现象。

简单地讲:未经构造变动而倒转的地层具有下老上新的规律。

10、化石层序律:不同时代的地层含有不同的化石,含有相同化石的地层其时代相同,古生物化石或其组合形态结构越简单,地层时代就越老,反之越新11、地层切割律:指岩层、侵入体、断层之间的穿插和切割关系。

利用这些关系可以确定相互切割地质体的相对时代,基本原则是切割者新,被切割者老12组:岩石地层的基本单位,组的含义在于具有岩性、岩相和变质程度的一致性。

组或者由一种岩石构成;或者以一种岩石为主,夹又重复出现的夹层;或者由两三种岩石交替出现所构成。

13地质作用: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与发展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14构造运动:由于地球内部原因引起组成地球物质的机械运动。

在构造运动的影响下,岩石的原始层位发生变位和变形。

15地质构造:在构造运动的影响下,岩石发生构造变动形成的各种形态的几何形体称地质构造。

16平行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间产状一致,但有明显的沉积间断、地层时代不连续。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813土力学考研真题题库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813土力学考研真题题库
答:
第2页
f

1 2
bN

0 dN q
cN c
当基础宽度 b 和埋深 d 增加,极限承载力增加 当土的γ、C、Φ增大,极限承载力增大
四 、 计算题 1.已知土粒的比重为 2.7,土的密度为 1.75g/cm3,含水率为 40%。求土的干密
度、孔隙比、孔隙率和饱和度。(12 分)
解:干密度
主动土压力:
Ea

1 (H 2
Z 0 ) ah

1 41 (10 1.77) 2
168.7KN / m
作用点:l=(H-Z0)/3=(10-1.77)/3=2.74m
4.一地基剖面图如图所示,基底上作用着竖直均布荷载,在粘土层中引起的附
加应力的大小和分布如图。若粘性土层的初始孔隙比为 0.72,压缩系数为 6.5 ×10-4kPa-1,渗透系数为 1.0cm/a。求加荷一年后,基础中心点处粘土层的沉降
在压实功能一定时,土的压实干密度与土的含水量有关,当土在某一含水量 下土的压实干密度达到最大值时,这时的干密度称为最大干密度,此时所对应的 含水量为最优含水量。土体在压实的过程中要控制在最优含水量附近,才能保证 碾压最密实。——3 分
(2) 土层固结过程孔隙水应力和有效应力是如何转化的? 答:土体中的总应力是由有效应力和孔隙应力组成。当总应力不变时,有效
(3) 地基发生剪切破坏的类型有哪些?其中整体剪切破坏的过程和特征怎 样?
答:地基发生剪切破坏的类型有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和冲剪破坏。 -2 分 整体剪切破坏分为三个典型阶段:弹性(直线)变形阶段,弹塑性变形阶段和破 坏阶段。弹性变形阶段:当基础上荷载较小,基础沉降随基底压力的增加近似成 线形关系;当荷载增加,基底压力大于临塑荷载 pcr 时,地基土处于弹塑性变形 阶段,基础边缘开始出现塑性区,随着荷载增大,塑性区的范围不断增大;当基 底压力大于极限荷载时,塑性区连成一片,地基极速下沉,侧边地基土向上隆起, 地基形成连续滑裂面而破坏 3 分

考研专业课西南大学自然地理真题

考研专业课西南大学自然地理真题

西南大学(自然地理)历年考研真题(2000)一、名词解释(2.5×8=20)1、季风2、厄尔尼诺3、准平原4、雪线5、自然综合体6、生物指示作用7、河槽集流8、波浪二、简述题(10×4=40)1、影响气温的分布和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的?2、什么是风化壳?简述其特征及其基本类型和分布。

3、什么是土地结构?在农业用地结构研究中应注意哪些问题?4、简述河谷的发育过程。

三、论述(20×2=40)1、请叙述一下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2、目前我国正在实施中西部开发战略,请就西部地区(陕甘青宁新)和西南地区(云贵川渝)两大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及自然环境条件来论述一下在区域开发(以农业为主)中的有利和不利自然因素,即人地关系突出矛盾在哪里。

(2001)一、解释下列名词及概念(3×10=30)1、气团和锋2、哈德莱环流与沃克环流3、河流、水系和流域4、崩塌与滑坡5、准平原与山麓面6、生物的适应与指示作用7、生态农业与城市生态系统8、地域分异规律9、风化作用与风化壳10、土壤与土地二、简述(10×4=40)1、什么是行星风系?全球行星风系包括哪三个盛行风带?各自的特点是什么?2、简述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3、影响气候形成的主因子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现阶段气候的形成?4、简述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各类型的主要特征。

三、论述(15×2=30)1、以我国为例,试述土壤的成土因素与主要成土过程。

2、根据你所掌握的资料,结合一些具体情况,试分析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2002)一、名词解释(3×10=30)1、地壳2、萨王纳(热带稀树草原)3、生态系统4、河流阶地5、对流层6、潮汐7、坡立谷8、土地评价9、钙化过程10、生物多样性二、简答(10×4=40)1、简述河川径流的形成和集流过程。

2、简述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的主要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