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 化学平衡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精品PPT课件

①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②体系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③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④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⑤反应速率v(A):v(B):v(C):v(D)=m:n:p:q;
其中,能肯定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 A)
A 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考点3 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方法
速率 如改变固体的量或容器不 不变:变时充入惰性气体
CO和H2O浓度变化如右图,则0~4min的平均反应速 率v(CO)=__0_._0_3___mol/(L·min)
(2)t℃(高于850℃)时,在相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 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下表。
①表中3~4min之间反应处于_平___衡___状态;C1数__大__于____
0.08mol/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B)数值上υ(NO2生成)=2υ(N2O4消耗) (C)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减少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物增加
的分子数
(D)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E)混合气的平均分子量不变
5.在一定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
反应:mA(g)+nB(g)
pC(g) +qD(g),当系
数为任意正整数时,下列状态:
①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 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单位时间生成nmolZ,同时生成2nmolY
②X、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江苏)哈伯因发明了由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的方法
而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现向一密闭容器中充
入1molN2和3molH2,在一定条件下使该反应发生。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优秀PPTppt课件

原平衡体系―充―入―惰―性―气―体→体系总压强增大―→体系中各组 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
②恒温、恒压条件:
原平衡体系――充―入―惰―性―气―体―→ 容器容积增大,各反 ―→ 应气体的分压减小
(3)同等程度地改变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时,应视为压 强的影响。
典例剖析
1.对可逆反应 2A(s)+3B(g) C(g)+2D(g) ΔH<0,在一定条件下
2HI(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 ()
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不变的反应,无论是否达到平衡,只要温 度不变,其混合气体的压强就不会改变,A 错误;C 项没有给出表示的化学 反应速率是正反应速率还是逆反应速率,不能确定是否达到平衡,C 错误; 浓度具体比值还与投入起始量有关,不能作为平衡建立的标志,D 错误;由 于三种气体中只有 I2 是有颜色的,颜色不变说明 I2 的质量分数不变,已达到 了平衡,B 正确。
④在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B,同时消耗q mol D,二者变化均表示v(逆)
不一定
典例剖析
1.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 H2(g)+I2(g) 标志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C.反应速率 v(H2)=12v(HI) D.c(H2)∶c(I2)∶c(HI)=1∶1∶2
②各物质的质量或各物质的质量分 数一定
③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一定
平衡状态 平衡
平衡 平衡
类型
判断依据
平衡状态
①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m mol A,同时生
平衡
成m mol A,即v(正)=v(逆) 37、让我们享受人生的滋味吧,如果我们感受得越多,我们就会生活得越长久。——法朗士
10.伟大的人物都走过了荒沙大漠,才登上光荣的高峰。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件化学平衡移动

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
点时,Y的转化率最大 点的正反应速率等于M点的正反应速率 C.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 D.温度一定,平衡时充入Z,达到新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时大
[解析]由图可知,Q点X的体积分数φ(X)最小,则最低点Q为平衡点,Q点后升高 温度,φ(X)增大,平衡逆向移动,Y的转化率降低,故Q点时Y的转化率最大,A正确; W、M两点的φ(X)相同,但M点的温度高于W点的温度,故M点的正反应速率较 大,B错误; 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C错误; 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温度一定,平衡时充入Z, 达到的新平衡与原平衡是等效的,故达到平衡时 平衡移动图像分析
1.对于可逆反应:2A(g)+B(g) ⇌ 2C(g) ΔH<0,下列图像不正确的是 ( B )
A
B
C
D
当压强相同时,温度较高时,A的平衡转化率较小,且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A
的平衡转化逐渐增大,故C正确;
两曲线交点表示该条件下的平衡状态,继续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
(3)“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①恒温、恒容条件
原平衡体系
体系总压强增大 →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 →
平衡不移动
②恒温、恒压条件
原平衡体系
容器容积增大,各反应气体的分压减小 →体系中
各组分的浓度同等倍数减小
(等效于减压)
(4)同等程度地改变反应混合气体中各物质的浓度时,应视为压强的影响。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由图像可知反应在60 s及80 s时总反应都是正向进行,这两个时刻都是正反 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又由于t=80 s时比t=60 s,生成物浓度大,反应温度升 高,所以NO2速率:v正(t=80 s时)>v逆(t=80 s时)>v逆(t=60 s时),C项正确; 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的正反应方向移动, 根据图像可知:在绝热恒容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SO3的浓度为0.33 mol·L-1, 所以反应若在恒温恒容的容器内进行,反应达到 平衡后SO3的浓度大于0.33 mol·L-1,D项正确。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课件(人教版):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简答题

2.原因分析类 (1)依据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原理,分析造成图像曲线变化的原因。 (2)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不同反应的选择性问题是这类题目的难点,解题时要多加 关注,不同的条件会有不同的选择性。 (3)这类题目一般都是多因素影响,需要多角度分析原因。
热点 专练
题组一 曲线上特殊点的分析 1.用(NH4)2CO3捕碳的反应:(NH4)2CO3(aq)+H2O(l)+CO2(g) 2NH4HCO3(aq)。为研 究温度对(NH4)2CO3捕获CO2效率的影响,将一定量的(NH4)2CO3溶液置于密闭容器中, 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保持其他初始实验条件不变,分别在不同温度下,经过相 同时间测得CO2气体浓度,得到趋势图: (1)c点的逆反应速率和d点的正反应速率 的大小关系为v逆(c)_<___(填“>”“=” 或“<”)v正(d)。
N点时,
(g)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
(g)完全消耗,
(g) 和
(g)的物质的量分数相等,即
(g)
和
(g)物质的量相等,设起始
(g)、NH3(g)物质的量依次为
2 mol、15 mol,平衡时
(g)物质的量为x mol,
反应Ⅰ生成的
(g)和H2O(g)的物质的量均
为2 mol,则反应Ⅱ消耗的
(g)和NH3(g)、
生成的H2O(g)和
(g)物质的量都为x mol,
则2-x=x,解得x=1,平衡时
(g)、3(g)、
(g)、H2O(g)、
(g)物质的量依次为1 mol、14 mol、1 mol、3 mol、1 mol,气体总物质 的量为20 mol,
物质的量分数依次为210、1240、210、230、210,N 点对应 反应Ⅱ的平衡常数 Kx=210× 2102×30× 1240210=2380。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常数与平衡图像复习讲义

授课主题化学平衡常数、转化率及反响方向的判断教学目的可以写出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可以计算出物质的平衡转化率;教学重难点判断反响是否到达平衡状态;反响物平衡转化率的变化判断;焓变、熵变及化学反响方向的关系教学内容本节知识点讲解1.化学平衡常数〔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响到达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响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响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用K表示。
〔2〕表达式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响:m A(g)+n B(g)p C(g)+q D(g),K=(C)(D) (A)(B)p qm nc cc c⋅⋅。
〔3〕应用①判断反响进展的限度K值大,说明反响进展的程度大,反响物的转化率高。
K值小,说明反响进展的程度小,反响物的转化率低。
K <10−510−5~105>105反响程度很难进展反响可逆反响可接近完全②判断反响是否到达平衡状态化学反响a A(g)+b B(g)c C(g)+d D(g)在任意状态时,浓度商均为Q c=(C)(D) (A)(B)c da bc cc c⋅⋅。
Q c>K时,反响向逆反响方向进展;Q c=K时,反响处于平衡状态;Q c<K时,反响向正反响方向进展。
③利用平衡常数判断反响的热效应假设升高温度,K值增大,那么正反响为吸热反响;假设升高温度,K值减小,那么正反响为放热反响。
对于一般的化学反响:a A+b B c C+d D,到达平衡时反响物A的转化率为α(A)=A AA的初始浓度-的平衡浓度的初始浓度×100%=0(A)(A)(A)c cc×100%[c0(A)为起始时A的浓度,c(A)为平衡时A的浓度]反响物平衡转化率的变化判断判断反响物转化率的变化时,不要把平衡正向挪动与反响物转化率进步等同起来,要视详细情况而定。
常见有以下几种情形:反响类型条件的改变反响物转化率的变化有多种反响物的可逆反响m A(g)+n B(g)p C(g)+q D(g) 恒容时只增加反响物A的用量反响物A的转化率减小,反响物B的转化率增大同等倍数地增大〔或减小〕反响物A、B的量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响物转化率不变恒温恒容条件下m+n>p+q反响物A和B的转化率均增大m+n<p+q反响物A和B的转化率均减小m+n=p+q反响物A和B的转化率均不变只有一种反响物的可逆反响m A(g)n B(g)+p C(g) 增加反响物A的用量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响物转化率不变恒温恒容条件下m>n+p反响物A的转化率增大m<n+p反响物A的转化率减小m=n+p反响物A和B的转化率不变3.化学反响进展的方向一、自发过程1.含义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借助外力作用就能自动进展的过程。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夯实基础知识1.一个模式——“三段式”如m A(g)+n B(g)p C(g)+q D(g),令A 、B 肇始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 mol·L -1、b mol·L -1,抵达均衡后消耗A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x mol·L -1。
m A(g)+n B(g)p C(g)+q D(g) c 始/mol·L -1 a b 0 0c 转/mol·L -1 mx nx px qxc 平/mol·L -1 a -mx b -nx px qxK =(px )p ·(qx )q(a -mx )m ·(b -nx )n。
2.明确三个量的干系(1)三个量:即肇始量、变化量、均衡量。
(2)干系①敷衍联合反响物,肇始量-变化量=均衡量。
②敷衍联合生成物,肇始量+变化量=均衡量。
③各转化量之比即是各反响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3.掌握四个公式(1)反响物的转化率=n (转化)n (肇始)×100%=c (转化)c (肇始)×100%。
(2)生成物的产率:实际产量(指生成物)占理论产量的百分数。
一般来讲,转化率越大,原料利用率越高,产率越大。
产率=实际产量理论产量×100%。
(3)均衡时混合物组分的百分含量=均衡量均衡时各物质的总量×100%。
(4)某组分的体积分数=某组分的物质的量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100%。
深度思考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产生下列反响:①NH4I(s)NH3(g)+HI(g),②2HI(g)H2(g)+I2(g)。
抵达均衡时:c(H2)=0.5 mol·L-1,c(HI)=4 mol·L-1,则此温度下反响①的均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九章第3讲化学平衡移动课件新人教.ppt

H2(g)+Br2(g)
2HBr(g) ΔH<0,平衡
时Br2(g)的转化率为a;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
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bA。
a与b的关系是
()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解析 由于该反应ΔH<0,即该反应为放热反
应,绝热条件下,反应过程中放出的大量的热
③转化率=
×100%。
特别提醒 ①同一个反应中,反应物可以有多种,但不同反 应物的转化率可能不同。 ②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可以提高其他反应物 的转化率,工业生产中常常提高廉价原料的比例, 从而增大昂贵原料的利用率,如工业合成氨 中增大氮气的浓度,从而提高氢气的转化率。 ③对于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温度一定,平衡常 数只有一个,与浓度大小无关,但是平衡常数与平 衡转化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用平衡常数可以 计算平衡转化率,用平衡转化率也可以计算平衡 常数。
(4)判转化率:根据条件改变对化学平衡的 影响,可以判断达到新平衡时某反应物转化率 的提高或降低以及平衡体系中某组分百分含 量的变化。(5)调控反应:根据影响化学反 应速率和平衡的条件以及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可调控工业反应使之效益最大化。
4.典型实例分析
反应实例
条件变化与 平衡移动方向
达新平衡时 转化率变化情况
④
v′(正)_v′(逆)
答案
条件变化
增大c(A)
增大c(D)
m+n>p+
增
q
大 m+n=p+
压
q
强 m+n<p+
q
改变条件瞬 间
v(正) v(逆)
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课件

mol/L,则a、b、c的大小
②强若增平大衡到体P2系,的此压时强平为衡P向1 —,正—之—反—后应—缩—方小向反移应动体,系达体到积新使平压
衡——后—P—1体<—系—P—的3—<压——P强2—为—;P3 ,则P1 、 P2、 P3 的大小为————
③时为若平T3平衡,衡向则体—T逆—1系、—反的—T应—温2—、度方T为向3 的移T1大动,小,之为达后—到将T—新温1—<—平度—T衡升—3<—后高—T到体—2—系T。2的,温此度
正、逆速率减小
气体系数和不变 的可逆反应
气体系数和变化 的可逆反应
平衡不移动
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 向移动
四、同—等效平衡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不论是从正反应还是逆反应开
始,还是正逆反应同时开始,只要起始浓度相当,均可
以建立相同的化学平衡。即平衡的建立与途径无关。
v
v
V正
V逆 0
to
V正=V逆 t
0
2
的③ 1
0.5 1
SSOO22x2mol SSOO2x22mmooll OO22ym1molol OO22y1mmooll SSOO33z0mmooll SSOO33z0mmooll
平①衡① 平①衡①
相当于增压,平衡正移
量④ 4
SO2 xmol O2 ymol SO3zmol
2
0
SO2 <2xmol
模型1:合成氨(全部为 气体,△n(气体)≠0
恒温恒容:①②④⑤⑧⑩( ⑩与初始投料量有关)
恒温恒压:①④⑤⑧⑨⑩( ⑩与初始投料量有关)
① 体系中气体物质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② 系统的总压强不发生改变 ③ 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N2的同时生成2molNH3 ④ 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N2的同时消耗2molNH3 ⑤ 当有1molN≡N键断裂时有6molN-H键断裂 ⑥ 3V正(H2) = 2V逆(NH3) ⑦ 当c(N2): c(H2) : c(NH3)=1:3:2的状态 ⑧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发生改变 ⑨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发生变化 ⑩ N2的体积分数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
A( s)+2B(g) C(g)+D(g)
(11上海)在地壳内SiO2和HF存在以下平衡:
SiO2(s) +4HF(g)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 a.2v正(HF)=v逆(H2O) c.SiO2的质量保持不变 d.反应物不再转化为生成物 SiF4(g)+ 2H2O(g) 如果上述反应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
进行相关操作且达到平衡后(忽略体积改变所做的 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等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各反应速率不变 B.等容时,通入z气体,y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C.等压时,通入惰性气体,c的物质的量不变 D.等压时,通入z气体,反应器中温度升高
2、对于反应2A+B 2C,在反应过程中 C的百分含量随温度变化如图,则
C%
a b
0
T0
T
(1)T0对应的V正与V逆的关系是 相等 。 (2)正反应为 放 热反应。 (3)a、b两点正反应速率的关系是 b>a 。 (4)温度T<T0时,C%增大的原因 是 反应未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
(一)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依据:
1.组成不变:浓度、n、m、各种百分数 方向相反 2.速率 同种物质表示,速率相等
数值
不同种物质表示,速率之比等于系数比
3.“变量”不变
①气体n总 、P总适用于气体系数和不相等的反应 ②气体m 或ρ适用于有非气态物质参加的反应
考点一、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 (1)V正=V逆
升高温度
减小压强
使用催化剂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 度、压强、温度),平衡向减弱这种改变
的方向移动。
①此原理只适用于已达平衡的体系 ②移动的结果只能是减弱外界条件的改变量, 但绝不能抵消。
例题.下列事实不能用勒· 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溴水中加入少量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B.升高温度能够促进水的电离 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D.工业上合成NH3的反应,为提高NH3的产率,理 论上应采取相对较低温度的措施 E.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 SO2的利用率 F.对CO(g)+NO2(g) CO2(g)+NO(g),平衡体 系增大压强可使颜色变深 G. 对2NO2 (g) N2O4 (g)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可使 颜色变深 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 CO (g)+H (g)
√
一定温度下,反应(Ⅱ)N2O4 (g) 2NO2 (g) 的 焓变为ΔH。现将1 mol N2O4 充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下 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d
CH4(g)+2NO2(g)=N2(g)+CO2(g)+2H2O(g) △H<0在绝热、恒 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在进 行到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bd
FG
分析下列两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当改变压强平衡是否
移动?怎样移动?
①H2
(g)+
I2(g)
2HI
(g )
②CO2 (g)+ C(s)
2CO(g)
反应 ① ②
增大压强
不移动
减小压强
不移动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 反应:xA(g) + yB(g) zC(g),达到平衡后测得 A气体的浓度为0.5mol· L-1,当恒温下将密闭容 器的容积扩大到2倍再达到平衡后,测得A的浓 度为0.3mol· L-1,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C的体积分数降低 B、 x + y = z D、B的转化率提高
√
√ √
(2)各成分浓度或百分含量不变 N2(g)+3H2 (g) 2NH3(g) 投料比1:3
①氮气、氢气浓度(或百分含量)比=1:3
②氮气的浓度(或百分含量)不变
√
将3molN2和5molH2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氮气、 ③ 氮气、氢气浓度比=1:3,且保持不变 氢气浓度比保持不变
√√
④ 氮气、氨气气浓度比=1:2,且保持不变
(3)变量不变(气体物质的量、气体密度、压强、 气体质量、气体平均分子量、温度、颜色)
化学平衡判据 气体总 物质的 量(n) 不变 平均分子 量(M) 不变 恒温恒 恒温恒 容下总 容下, 压不变 气体密 度不变
N2(g)+3H2 (g) 2NH3(g)
2HI(g) H2(g)+I2(g)
√
√ ×
N2(g)+3H2 (g) 2NH3(g) 投料比1:3 ①3V氮气=V氢气 ②V正(N2)=V逆(H2) ③V正(N2):V逆(H2)=3:1 ④V正(N2):V逆(H2)=1:3 ⑤断裂3molHH键的同时,生成6molNH键 ⑥生成1molNN键的同时,断裂3molHH键 ⑦消耗3mol氢气的同时,消耗1mol氮气 ⑧消耗3mol氢气的同时,消耗2mol氨气
改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应条件
增大反应物浓度 ① 减小反应物浓度
平
衡 移
动 平衡移动结果 反应物浓度减少 反应物浓度增大
压强减小 压强 增大
正向移动 逆向移动 向气体体积缩小 的方向移动
增
②
大
压 强 强
度 度
减 小 压 ③
升 高 温 降 低 温
向气体体积增 大的方向移动
向吸热方向移动 向放热方向移动
温 度降低 温 度升 高
2. 将E和F加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 应:E(g)+F(s) 2G(g)。忽略固体体积, 平衡时G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 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
恒温加压,平衡左移,G%减小
>
增大:吸热反应
>
3.在一个不导热密闭反应器中,只发生两个反应: a(g)+b(g) 2c(g) △H1<0;放热 x(g)+3y(g) 2z (g) △H2>0 吸热
bc
b.v(H2O)=2v(SiF4)
非平衡状态判断
恒温恒容条件下: ①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③B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④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⑤2v正(B)=v逆(C) ⑥υ(B):υ(C):υ(D)=2:1:1 ⑦n(B):n(C):n(D)=2:1:1 ⑧混合气体的总体积不变 (1)能判断反应A(g)+2B(g) C(g)+D(g)已达到 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 ③ ④ ) (2)能判断反应A(s)+2B(g) C(g)+D(g)已达 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② ③ ④ )
不变 , 不变,NO2的平衡转化率____ 气体的颜色____
不变 。 NO2的体积分数_______ (4)恒温恒容再充入少量NO2,新的平衡状态混合气
增大 体的颜色____ 加深 ,NO2的平衡转化率____ 减小 NO2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
(二)化学平衡的移动:
增大N2或H2的浓度
④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 速率,因此对平衡无影响。但能增大反 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提高单
位时间内产量。
1.在密闭容器中充入N2和H2均1mol, N2(g)+3H2(g) 2NH3(g) △H= -92.4kJ/mol 其它条件不变,改变下列条件,平衡移动方向? (1)压缩容器_______ (2)恒容充入N2 ______ 正向 正向 (3)恒容充Ar______ (4)恒压充Ar 逆向 ______ 不移动 (5)平衡后,再充入N2和H2均1mol, 增大;H 转化率____ 增大 N2转化率____ ; 2 2.2HI(g) H2(g)+I2(g),平衡后再充入HI, 不变 HI转化率____ C(g)+D(g)平衡后再充入B,
判断:
(1)当条件改变时,平衡一定会发生移动
(2)当速率发生变化时,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3)当平衡发生移动时,速率一定发生变化
(4)当平衡正向移动时,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 增大 (5)当平衡正向移动时,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 定增大
√
(二)、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决定性因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外界影响因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
化学平衡状态和平衡移动
1、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将一 定量NO2(g)和N2O4(g)的混 合气体通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 器中,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 质的量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关 系如右图所示。 ①abcd四个点中,化学反应处 于平衡状态的是 bd 点。 ②25min时,增加了 NO2 (填 物质的学式) 0.8 mol。 ③abcd四个点所表示的反应体系中,气体颜色由深到 浅的顺序是 cdba (填字母)
3.A(s)+ B(g)
B的转化率____ 减小
例1:向密闭容器中加入NO2,一段时间后形成平 衡2NO2 N2O4; △H<0. 不变 (1)恒温恒容充入少量Ne,气体颜色_____
(2)恒温恒压充入少量Ne ,气体颜色先变浅后变深 __________
(3) 恒温恒压充入少量NO2,在新的平衡状态混合
1.恒温恒容下: NH4HCO3 NH3 ↑ +H2O ↑ +CO2 ↑ 下列可以作为平衡判定标志的是 ①③ ① NH3的浓度不变 ② NH3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变 ③混合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④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⑤ n(NH3):n(H2O):(CO2) =1:1:1 保持不变
2.某温度CO(g)+H2O(g) 2 2 的平衡常数为1 保持温度不变n (CO2) : n (H2) : n (CO) : n (H2O)=1: 1: 1:1时该反应一定达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