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中药熏洗流程
中药熏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

中药熏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引言: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出生后,出现皮肤黄疸。
中药熏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步骤和方法来治疗新生儿黄疸。
本文旨在观察中药熏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并提供实际的案例作为证据。
方法:我们选择了100名新生儿黄疸患者进行观察,其中50名患者接受了中药熏洗法治疗,另外50名患者接受了常规的治疗方法,如光疗和药物治疗。
中药熏洗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中药材:我们采用了黄芩和生地黄作为主要的中药材料。
将两种药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沸后熬煮20分钟。
然后将药汁过滤,保留药水。
2.熏洗过程:将药水倒入浴盆中,使新生儿的身体完全浸泡在药水中。
熏洗的时间大约为15分钟,频率为每天一次。
3.皮肤护理:用柔软的毛巾轻轻地擦拭患儿的身体,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
观察结果:在经过2周的治疗后,我们对两组患者的黄疸指数进行了检测和比较。
黄疸指数是衡量黄疸严重程度的指标,数值越高代表黄疸越重。
结果显示,接受中药熏洗法治疗的患者的黄疸指数明显降低,平均下降了50%。
而常规治疗组的黄疸指数下降的平均值为30%。
这说明中药熏洗法对治疗新生儿黄疸有着明显的优势。
此外,在观察期间,接受中药熏洗法治疗的患者呈现出更快的黄疸消退速度,平均时间为5天,而常规治疗组的平均时间为10天。
讨论:中药熏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可能与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有关。
黄芩和生地黄都有一定的解毒和肝保护作用,可以促进黄疸物质的排除,加快黄疸的消退。
此外,熏洗的过程中,中药成分可以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内,进一步发挥疗效。
中药熏洗法还具有简单、安全和无副作用的特点,适用于各种程度的黄疸。
实例:我们观察到一个新生儿黄疸患者的个案,这个患者接受了中药熏洗法治疗。
这名患者出生后2天出现黄疸,黄疸指数高达18、治疗开始后,黄疸指数每天都有明显的下降,并在第5天降至正常范围内。
该患者在经过10天的治疗后完全康复,不再出现黄疸。
中药熏洗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评价
(10分)
1.病人和家属能理解操作的目的、积极配合。
2.关心病人,注意保暖,维护隐私。
3.病人感觉舒适,局部无烫伤,被服、床单元无潮湿。
3
3
4
2.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治疗部位,注意保暖,,必要时遮挡。
3.核对熏洗部位,根据需要垫好一次性中单。
4.熏洗:将药液倒入熏洗盆内,加热水至所需容量,测量水温至所需
温度(50℃~70℃),先熏蒸患处,至水温降至适宜温度时(40℃左右),再用药液淋洗患处或浸泡患处,熏洗过程中注意水温不可过低,防止受凉。
5.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局部皮肤情况,随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及时
检查药液的温度,温度过低时应给予加热。
6.熏洗完毕,协助患者清洁并擦干皮肤。
7.妥善安置患者,协助衣着,安置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
8.进行必要的健康指导。
9.整理用物Biblioteka 进行终末处理。10.洗手记录。
2
3
4
20
10
3
3
10
3
2
提问
(10分)
中药熏洗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考核日期:考核组成员:2012年5月14日修订
姓名
流程
评分标准
分值
评估
(10分)
1.核对医嘱,评估患者一般情况、相关病情、既往病史、发病部位、
伴随症状及局部皮肤情况。
2.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合作程度,告知其操作
的目的和配合要点以及使用药物的作用等,取得合作。
3.病室的温度、环境是否适宜,是否需要遮挡。
3
4
3
准备
(10分)
1.护士:衣帽整洁,态度和蔼,洗手,戴口罩。
中医医院熏洗疗法操作指南

中医医院熏洗疗法操作指南
将药物煎汤,乘热熏洗患处的方法,称熏洗疗法。
具有疏通腠理、流畅气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风除湿、杀虫止痒等作用。
一、适应症
疮疡、筋骨疼痛、目赤肿痛、皮肤病、阴痒带下、肛门疾病等。
二、物品准备
治疗盘、治疗碗、中药液、镊子、毛巾、橡皮单、纱布、面盆或坐浴盆、坐浴架、大浴巾(根据熏冼部位选用以上物品)
三、操作方法
(一) 四肢熏洗法
1、将煎好之药液倒入盆内,加热水至所需容量。
2、橡皮单垫于盆下,患肢架于盆上,用浴巾围盖
患肢及盆,使药液之蒸气熏蒸患部。
3、待药液不烫时揭去浴巾,将患部浸入药液中泡洗。
(二) 眼部熏洗法
1、将煎好之药液乘热倒入治疗碗中,碗口围一纱布,中间露一小孔。
2、患眼对准小孔,接受熏蒸。
3、待药液不烫时,用镊子夹纱布蘸药液轻轻擦冼患眼。
(三) 坐浴法
1、将煎好之药液倒入坐浴盆内,加热水至所需容
量,置盆于坐浴架上,盖上有孔木盖。
2、患者暴露臀部坐在木盖上,使患部对准盖孔,
进行熏蒸。
3、待药液不烫时,拿掉木盖,臀部坐于盆内泡洗。
四、注意事项
(一) 注意保温,室内应温暧避风,暴露部分尽可能加盖衣被。
(二) 熏洗时药液不可过热,防止烫伤皮肤。
(三) 有包扎之病变,熏洗时应揭去敷料,熏洗完毕,应更换消毒敷料,重新包扎好。
(四) 孕妇及月经期禁用坐浴法。
中药熏洗操作流程

中药熏洗操作流程中药熏洗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草药的熏蒸和水洗来治疗皮肤疾病和促进身体健康。
本文将介绍中药熏洗的操作流程,帮助大家正确使用这种疗法。
1. 准备草药。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需要使用的草药。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症状,选择适合的中药材,可以是单味草药,也可以是复方草药。
常用的中药材有黄芪、当归、川芎、白芷等,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搭配使用。
2. 熏蒸。
将准备好的草药放入熏蒸器中,加入适量的水,然后点燃熏蒸器,让草药开始熏蒸。
在熏蒸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火候,避免草药烧焦或者熏蒸过度。
3. 热敷。
当草药开始熏蒸后,可以将患者的患部暴露在熏蒸器的热气中,进行热敷。
热气能够促进患部的血液循环,加速草药的渗透,有助于治疗皮肤疾病。
4. 按摩。
在热敷的同时,可以进行适当的按摩。
按摩可以帮助草药更好地渗透到皮肤深层,同时也能够舒缓患者的疼痛感,促进身体的放松。
5. 水洗。
熏蒸一定时间后,将熏蒸器中的草药取出,然后使用温水对患者的患部进行水洗。
水洗的过程中,要注意水温的控制,避免烫伤患者的皮肤。
6. 擦干。
水洗结束后,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患者的患部。
避免用力擦拭,以免刺激患部的皮肤。
7. 注意事项。
在进行中药熏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控制火候,避免草药烧焦或者熏蒸过度;注意水温,避免烫伤患者的皮肤;患者在熏蒸和水洗的过程中,要保持舒适的姿势,避免受凉或者受伤。
中药熏洗是一种疗效显著的中医疗法,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正确使用中药熏洗,促进身体健康。
中药熏洗的评分标准-操作流程(口述)-注意事项

科室:姓名:考核时间:分数:项目内容分值扣分标准扣分将中草药熙汤,趁热在患处皮肤进行熏烝、淋洗、浸泡6少_点-2目的以达到疏筋活络、消肿止痛的目的。
用物治疗盘、熏洗盆及药液、温度计、一次性治疗巾、一次准备性手套、纱布、弯盘、毛巾、手消剂5少一样-0.5素质仪表大方,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5少_点-1要求环境要求:清洁安静光线充足,温湿度适宜,使用隔帘4少一点-11.核对医嘱。
3未核对-32.核对床号、姓名、诊断,做好介绍解释,取得配合。
10评估不全面酌情3.嘱排空大小便,取适宜体位,关闭门窗,使用隔帘。
4少一点-14.测温度:测药液温度55 C,适宜熏蒸治疗。
2温度/、适宜-25.熏蒸:卷裤脚,双脚放在熏洗架上,围治疗巾,注意6沾湿衣物-2保暖,询1可有无不适。
未围巾-2操未询问-26.观察:熏蒸5~10分钟,随时观察皮肤情况。
4时间不适宜-2未观察-2作7.熏蒸时间到了,解开治疗巾,放黄色垃圾袋。
2用物放置错-18.再次测温度:测温度40 C,适宜熏洗。
4温度/、适宜-2药量不适宜-2步9.淋洗:将双足轻轻放入药液中,询问温度是否适宜。
6手法错误-4未询问-2戴手套用纱布淋洗双足,询1可有无不适。
4未戴手套-2骤10.淋洗10~15分钟。
放纱布到弯盘里,取毛巾擦干双足,8时间不够-4毛巾放治疗车下层。
未擦干-2用物放置错-211. X待注意事项:6少一点-2①熏洗后双足注意保暖,避免风寒。
②平时要多休息,避免久站。
③要穿一些宽松舒适的鞋袜。
12.整理: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感谢配合。
3少一点-113.处理用物,洗手,脱口罩。
3少一点-114.记录:部位、皮肤清洁情况、患者感受、疗效,签名。
5少一点-1技能操作正确、熟练、轻巧。
5酌情扣分理论理论回答全面正确。
5中药熏洗操作流程(口述)自身准备:衣帽整齐,指甲已修剪,洗手核对医嘱:1床王红女50岁中药熏洗部位:双足评估患者:核对床头卡和腕带,1床王红女50岁①王阿姨,最近是不是双足有点肿痛?(是)您的医生下了一个中药熏洗的医嘱。
中药熏洗流程

中药熏洗流程
手术后第二天
排以个
将臀部浸入水中,内层填塞敷料软化后轻轻拔出
排例后将温开水半盆(1500-2000ml)+中药一袋倒入盆中患者暴露臀部,坐到坐浴椅上,双手扶椅支撑身体重力让药液蒸汽熏外阴、肛门
部位,注意避免烫伤
待药液温度降至38-42℃时(以皮温不烫为度)用小毛巾醮药液清洗
伤口5-10分钟
洗净擦干后到换药室换药
手术后第三天起
每次换药前将温开水半盆(1500-2000ml)+中药一袋倒入盆中,使用
上述方法进行熏洗
注:1、手术后第二天是指以手术日为开始计算的第三天。
举倒:3号为手术日,5号则视为术后第二天。
2、坐浴小毛巾(自备),要每天清洗、晾晒,保持清洁卫生。
3、每次熏洗衣时间总计10-15分钟.4、如术后第一天要解大便,请按第二天流程进行熏洗换药。
新生儿中药熏洗流程

新生儿中药熏洗流程首先,选择适合的草药。
根据新生儿的体质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草药进行熏洗。
常用的中药材包括百部、女贞子、柴胡、金银花等,可以起到舒筋活络、消肿止痛、消炎杀菌的作用。
根据需要,可以选择单味草药或草药组合。
接下来,将选好的草药进行熏蒸。
将草药放入熏蒸器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然后点燃火源开始熏蒸。
熏蒸时可以选择慢慢熏蒸,或者加大火力迅速熏蒸。
一般来说,熏蒸20-30分钟即可。
然后,将熏蒸好的草药过滤出来,以便加入洗澡水中。
在洗澡水中加入适量的草药水,通常是1-2份。
将草药水与洗澡水充分混合,使其均匀分布。
接下来,开始为新生儿进行中药熏洗。
在洗澡前,先将新生儿身体的温度调整到适宜的范围。
然后将婴儿放入加入草药水的洗澡盆中。
家长可以用手或柔软的海绵对新生儿进行轻柔按摩,同时可以适当进行一些搓揉动作,帮助草药水充分渗透新生儿的皮肤。
按摩的力度要适中,不宜过重。
在洗澡的过程中,注意保持水温的适宜。
通常为37-38摄氏度,以保持新生儿的体温平稳。
同时,也要注意加水保温,以确保水温不会过冷或过热。
洗澡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适量增加草药浓度可以延长洗澡时间。
洗澡后,用温水将草药水清洗干净,以免残留在皮肤上。
然后用干净的毛巾将新生儿的身体轻轻擦干,注意不要擦伤婴儿的皮肤。
最后,将新生儿穿上干净的衣物,保持室温适宜,避免感冒。
中药熏洗一般每天进行一次,可以根据需要适量增加或减少次数。
熏洗法操作流程

如何进行熏洗法操作流程
熏洗法是目前广泛运用于中医治疗与保健的一种传统方法,该方法主要利用中草药的芳香成分,在“指定”或舒适的距离内将其烟雾喷洒到人体穴位上,以达到清热解毒、祛风散寒、调和气血、润燥解毒等作用。
下面是具体的熏洗法操作流程:
1. 选择适当的中药材:根据不同的病症和人体特点,选择适合熏洗的中草药,可以是单品也可以是复方。
注意,必须是新鲜或者干燥完好的中药材。
2. 加水煮沸:将适量的中草药加入水中,然后将水加热至沸腾,这样可以使草药的芳香成分完全挥发。
3. 维持距离:熏洗时需要保持距离,不可太近,也不可太远,一般建议距离在半米到一米。
4. 贴合穴位:根据需要,将中草药烟雾贴合在身体特定穴位上,例如背部、手臂、脚部等等。
可以选择多种穴位,不同穴位对应不同病症。
5. 保持时间:熏洗的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时间过长或者过短都会影响疗效。
需要留意身体反应,以及对熏洗的舒适度。
6. 注意安全:熏洗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问题,特别是避免过度火力和熏洗过程中不得操作电器开关等操作。
总之,利用熏洗法可以改善人体气血不畅、风寒湿邪、感冒发热等症状,具有良好的保健和辅助治疗效果。
熏洗法操作流程需要科学有序,同时剂量和药物选择也非常重要。
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适量使用熏洗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中药熏洗流程
适应症
出生满24小时的新生儿
禁忌症
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肺炎等心肺功能差、易发生呼吸循环衰竭以及皮肤有破损者。
设施
1、新生儿沐浴室30平方面积每日常规消毒,调节室温26至28摄氏度。
2、将具有清热解毒,褪黄疸,去胎毒等药性的中药煎制滤渣后备用。
3、其他用品:新生儿抚触台、温度计、浴巾、脐贴、消毒液、棉签、植物润肤油等。
4、工作人员:执业医师、执业护士、
操作流程
1、调节室温26-28摄氏度并准备好用物。
2、将一次性水疗袋套洗浴池上放热水于水池约三分之二,将煎制好的中药倒入水池内与热水充分调匀,使热水温度达38-42摄氏度。
沐浴时间为15-20分钟。
注意事项
1、沐浴熏洗室应当每日消毒,保持空气流通。
2、保证一人一巾一袋一药。
3、不要在婴儿饥饿时及精神状态不佳时进行药浴,药浴前应常规喂奶。
4、药浴过程中操作者不能离开婴儿,并随时观察婴儿面色、呼吸等。
如有异常应立即将婴儿抱出水面,报告医师进行处理。
5、注意保暖,防止新生儿受凉产生不适症状。